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魂天下-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贼寇可以肆无忌惮,官军却有国法,军法的约束。

    听完段奇峰所言后,北凉军众人皆是沉默,他们难道真的可以攻打李庄,这样一来和剑南道的遍地贼寇有何区别呢?

    进退两难之境,所有人的目光不由自主的望向了轩辕宸。

    轩辕宸面色平静,望着眼中戒备森严的李庄,说道:“没有我的命令,所有人不准妄动。”说着,他纵马来到了李庄寨门前。

    左奎等人相互对望一眼,都没有出声阻止,轩辕宸的任何决定都是他意志的体现,对此北凉军众将士已学会了本能的服从。

    轩辕宸决定之时,李庄寨门前已经堆积了很多粮袋,粮袋都是从寨墙上扔下来的,看数量应该超过了五百石。

    李庄的决策很快,还加大了筹码,他们相信外面的官军即使不满意,也不会选择攻打。

    轩辕宸只是淡淡的扫了一眼粮堆,便喊道:“李老太爷,请出来说话。”他的声音不大,在寂静的黑夜中却显得无比的嘹亮。

    李庄寨门紧闭,无人应话。

    轩辕宸又一次喊道:“李老太爷,请出来说话。”声音不急不缓,听不出丝毫的波动,可正因为太过平静,反而让人感到心惊。

    李继忠从寨墙后站起身来,深深一拜道:“军爷,家父身体抱恙,真的无法出来相见,还请您务必见谅。”

    突然,轩辕宸的声音变得冰冷:“开门,我去看望李老太爷。”

    李继忠恨不得在寨墙上跪下去,丢脸不重要,怕的是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他万般可怜道:“军爷,你大人有大量,放过李庄吧,我们愿意再加五百石粮食。”

    轩辕宸眯眼上望,满脸寒霜,嘴里只有两个字:“开门!”
………………………………

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识

    一人一骑立在李庄的寨门前,仿佛一座无法抗拒的山岳,遮挡住了空中所撒下的微弱月光,只把阴影留给了李庄寨墙上的人。

    轩辕宸不再提三千石粮食的事情,他现在要做的只是让李庄开门。

    作为北凉军的统帅,他不允许自己部下们的尊严受到一丝侮辱。

    李继忠还在乞求,语气苦不堪言:“军爷,二千石,李庄愿意提供二千石的粮食,还请军爷放李庄二万多百姓一条生路。”

    如果李庄一开始就愿意拿出二千石的粮食,轩辕宸或许会直接答应下来。可是现在,已经不是多少粮食的问题。

    轩辕宸双瞳一缩,冷声道:“攻寨!”他没有留给李庄任何余地,转身拨马就走。

    李庄寨墙外响起了嘹亮的号角,三百北凉骑兵开始列阵,阵型十分松散,布成了一条长长的弧线,看来并非是用骑兵惯用的结阵冲锋。

    轩辕宸虽然气愤,但也不会愚蠢的以骑兵攻寨,他把骑兵散开,是为了充分发挥北凉军将士们单兵作战的优势。

    而优势的体现,则是北凉军每个将士手中的弓箭。

    三百骑兵,每个人除了战刀之外,还都配有一张强弓,弓箭破寨不行,可北凉军将士们所能发挥出的杀伤力足够震慑李庄的人心。

    李庄内有乡兵千余,可弓箭手绝非放下锄头的农夫可以代替的,而李庄里面除了几个擅弓的猎户外,很少有使得好弓箭的人。

    因此面对敌人的弓箭袭击,李庄只能被动挨打,几乎没有还手的能力。

    李继忠胡乱的拍打了下衣袖上的灰尘,在寨墙上小心翼翼的直起身子。他有些害怕,眼前的情况出乎了他的意料,但这也不是他首次面对的情形,从剑南道乱起之时,李庄除了用粮食买平安外,也经历过多次战斗,并且还在战斗中不断壮大。

    此刻庄外的敌人只有三百,李继忠不认为对方能对李庄构成威胁。

    只不过李庄虽然实力要强于外面的敌人,却不敢有任何挑衅的行为,寨墙后面的乡兵都在等待,等待敌人发起进攻,他们不到最后一刻,不会主动与来犯的敌人对抗。

    寨墙下,寂静无声,杀意凛然。

    夜风之中,吹过的只有健壮的战马,蓄势而发的箭矢,盔甲鲜明的甲士,以及一张张冷漠无情的面孔。

    李继忠在寨墙上只是看了片刻,立刻感觉到外面的敌人与过去的龙王寨贼寇有所不同,甚至与他见过的剑南道其它的贼寇都有所不同。

    不知不觉间,李继忠开始紧张了,心中冒出了一个可怕的念头,坚固的寨墙可能挡不住外面的三百骑兵。

    轩辕宸不知李继忠的念头,但也不会自大到认为三百人就能攻下有千余乡兵,据坚固寨墙而守的李庄。

    他发动攻势,只是要证明决心,如果李庄依然选择抵抗到底,他会毫不犹豫的集结北凉军全部的八百人马,然后誓破李庄为止。

    上兵伐谋,攻城为下。

    轩辕宸不想看到与李庄乡兵恶战的那一幕,可是他要在剑南道生存下去,就必需要建立起令人畏惧的权威。

    至于所谓的国法约束,在弱肉强食的世道中,只能给强权让路。

    而强权靠的是铁血,是战斗!

    众人屏息,一片肃然,北凉军的攻心之战即将上演。

    轩辕宸缓缓举起右手,正要下达攻击命令之时,李庄内突然传出一阵琴音,让北凉军将士们所积聚的杀气瞬间为之一敛。

    琴音似乎很远,遥不可用,又似乎很亲近,缭绕耳际。

    渐渐的,琴音隐约由远到近,由小到大,一阵轻柔婉转的“序曲”过后,是无比强烈的颤音,一个个激昂的音符敲打着每个人的心叶,强有力的节奏感使人仿佛无法自抑的想要舞动起来一般。

    刹那间,随着一个扣人心弦的双音,琴音戛然而止,众人的心也随这一紧,在短短几瞬的停顿后,儒雅而轻柔的琴音再次响起,在缓慢低沉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丝的凄凉感,仿佛是一个离乡的游子正在轻轻地哭泣。

    轩辕宸望着李庄的方向,双目锐利而深邃,好像要穿透寨墙,寻找那个弹琴的人,过了半晌,他才低声问道:“是酒铺里那个人吗?”

    他问的是身旁的冷君傲,也只有冷君傲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然而冷君傲并没有立刻回答,只是低头沉思,像是在回忆,又像在品味,他似乎读懂了对方的琴音。

    那是生于黑暗,却不属于黑暗,但也不想脱离黑暗的琴音。

    他能读懂,是因为他从琴音中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的过去种种……

    轩辕宸见冷君傲没有回应,神色中稍有诧异,顿了片刻后,又问道:“冷兄,你不认为是那个人吗?”

    冷君傲抬起头来,脸色并无多少变化,淡淡道:“不,一定是那个人,这样的曲子,不是普通人可以模仿的。”

    二人说话间,李庄寨门豁然打开。

    寨墙上已经不见乡兵踪影,李继忠则跪拜在寨门前,大喊道:“小人有眼不识泰山,竟然一时糊涂,与北凉王为敌,真是死罪!”

    李继忠能知道轩辕宸北凉王的身份,那么刚才那一曲琴音必然是那人所奏。

    轩辕宸目光一凝,纵马来到了李继忠的面前,他没有问起弹琴之人,只是用带着一丝讥诮的口吻道:“愿意开门了?”

    李继忠仰头道:“愿意,当然愿意……”他一脸惶恐,急声道:“李庄还愿意给王爷准备五千石的粮食。”

    轩辕宸点头道:“很好!”

    寨门大开,三百北凉军将士先轩辕宸一步进入到了庄内,并在第一时刻控制了李庄的入口,以及寨墙的各个要害之处。

    短短半柱香的时间,李庄就像从一个誓死保护贞洁的少女,变成了主动张开双腿任人肆掠的浪荡妇人。

    轩辕宸跃下战马,语气变得平和,说道:“把李庄的乡兵人数,武器配备情况,百姓的数量,以及拥有的粮食清单给我报一份上来。”

    李继忠从地上爬起来,拱手弯腰答应:“小人遵命,请王爷入寨查收。”顿了顿,补充道:“王爷,小人在庄里备下了酒宴,请王爷尝尝当地的特产。”

    轩辕宸不以为意,大步流星的走进李庄,他的心思已经随着刚才的那曲琴音,回到了彭城的那个夜晚,那家酒铺,还有那个神秘的弹琴之人……
………………………………

第四十七章 美人如玉

    夜黑如墨,星辰黯淡,李庄庄主李老太爷的宅院里,却是灯火通明,如同白昼。

    李家正堂内,火炉驱走了寒气,一桌丰盛的酒菜已经布置完毕。

    两个人落座其中,轩辕宸和冷君傲走进时,一眼就认出了其中一人正是彭城酒铺里,遇到的那个弹琴之人。

    另外一人是个老者,满头白发却梳理的十分整齐,他虽然是坐着,可从他宽厚的肩膀,粗壮的脖子上,依然能够让人感受到他无比魁梧的身躯。

    不出意外的话,这个能够坐在李家正堂里的老人,应该就是被外人尊称为李老太爷的李家家主,李宗望。

    李宗望笑眯眯的望着轩辕宸和冷君傲,笑容中透着慈祥和温和,像是在用长辈的眼光,审视着面前的两个晚辈。

    从古至今,固然有长者为尊的说法,可是轩辕宸贵为北凉王,皇族子孙,而李宗望只是一个乡野庄主,见了面后不起身,不见礼,这般作为显然很是不敬。

    对此,轩辕宸似乎并不在乎,坐下后目光就从弹琴之人身上收回,语气淡淡的对着李宗望问道:“为何避而不见?”

    李宗望笑容不减,拿起酒杯喝了一口,等他放下时,杯中已不剩一滴酒水,这位李庄庄主年纪虽大,可喝起酒来显然还如年轻时一般的豪迈,而面对轩辕宸的质问,他只是轻描淡写道:“老夫失礼了,还请北凉王不要见怪。”

    弹琴之人不作言语,眼中却有一丝笑意。

    轩辕宸目光闪烁,双眸一动不动的凝望着李宗望,他有些看不懂眼前的这个老人,或者说对方的表现与他现象中相差太远了。

    李宗望在李庄的各种作为,都是采用明哲保身,不得罪任何势力的策略,可是面对轩辕宸这个皇族子弟,他的表现不仅没有长子李继忠那般谦卑,反而可以用傲慢来形容,难不成他认为轩辕宸的实力还不如龙王寨的贼寇吗?

    绝不可能会是如此,仅从李宗望能和弹琴之人扯上关系这一点来看,他的身份恐怕就不是一个普通的地方豪强。

    而就在轩辕宸寻思之际,一个绕绕袅袅的女子从中堂后墙走出来,来到他面前斟上了一杯酒,晶莹剔透的酒杯夹在葱玉般的手指间,那女子声音清脆如珠玉落盘,弯身行礼道:“小女子给王爷敬上一杯酒。”

    美酒入杯,香气环绕,却不仅仅是酒香,还有比酒更醉人的女儿香。

    轩辕宸双眸清澈如水,上下打量敬酒的女子,见她形态拘谨,又透着几分风雅端庄,不像是一个卑微的婢女,微微侧首问向李宗望道:“她是何人?”

    李宗望微笑道:“是老夫的孙女,李媚儿。”

    轩辕宸转首再看那个女子,长相谈不上美艳动人,身上却散发出一股妖娆的风情。

    弹琴之人在李媚儿出现后,就一直盯着轩辕宸,他和李宗望一样,脸上一直带着笑容,只不过他的笑容中隐约多了一丝期颐。

    过了半晌,轩辕宸才把目光从李媚儿身上收回,他并不是一个好色之辈,女人在他眼里,甚至比不上冰冷的刀剑诱人。

    但若是有人把一个长不难看的黄花大闺女送到眼前,轩辕宸觉得自己要是拒绝了,别人可能会对他产生某种特殊的看法。

    美色当前,正常的男人不可能不心动。

    所谓坐怀不乱的君子,那根本就是伪君子,而轩辕宸是真男人,所以无需掩饰对李媚儿的欣赏,才多看了一会儿对方。

    当然,还真有人对李媚儿不屑一顾,神色永远都如千年寒冰的冷君傲似乎就属于非正常男人的范畴,从始至终他的眼睛就没有在李媚儿身上停留片刻。

    李媚儿没有注意冷君傲的无视,她的双眼已被轩辕宸完全占据,等她喝完酒后,垂头时下巴快要触及饱满的胸口,脸色殷红欲滴。

    她有些害怕,也有些期待,眼前的这个看起来有些老成的年轻人竟然是个王爷,这样的男人也许不如风流才子的温柔,却有着一双坚实可靠的肩膀。

    李宗望觉得时机差不多了,笑呵呵的出声说道:“王爷,我这个孙女自小就向往英雄豪杰,对您可是极为仰慕。”

    轩辕宸淡淡一笑,他可以无比肯定,在北凉军兵临李庄之前,李宗望的这个孙女从未听过自己的名字。

    显然,李宗望是一只老狐狸,而且还是一个够光棍的老狐狸。半个时辰前他还拒人于寨墙之外,半个时辰后就笑眯眯的把自己孙女奉上。

    只不过李宗望这般作为,到底是想拉拢,还是试探,目前而言尚不明了。

    轩辕宸没有立刻接李宗望的话,而是他又一次看向了李媚儿,入眼的女孩面带桃花,一半青涩,一半粉红,就像是个将熟未熟的苹果。

    这样的女孩,对于男人而言有着致命的诱惑力。

    这时,李宗望又开口道:“王爷,夜色已深,您不如早些安歇,老夫让媚儿随伺在旁,也可稍解您一路的辛劳。”说这话时,他的老脸上已显露出了毫不掩饰的暧昧之色。

    轩辕宸微微皱眉,没想到李宗望如此直接,简直就是为老不尊,他良久才说道:“不用麻烦小姐了,本王也没打算在李庄过夜。”

    李宗望笑容收敛,双眸微微眯起,问道:“真的不用吗?”

    轩辕宸无言,拿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朝李媚儿点头致意,算是刚才对方敬酒的回礼。

    李媚儿低下头,双目已然泛红,神色中透着难言的苦楚,对于任何一个女子,被人当众拒绝都是极大的难堪。

    李宗望沉吟片刻,语气带着一丝歉然道:“媚儿,你下去吧!”等到李媚儿离开正堂,他突然笑了,笑容中满是自嘲道:“真是让王爷见笑了,媚儿蒲柳之姿,哪能配得上您这样的英雄。”

    轩辕宸摇摇头,说道:“本王可算不上一个英雄。”

    李宗望悠悠的反问:“北凉城之战,王爷大破金军,斩首数万,难道还算不上英雄?”

    轩辕宸神情一肃,认真道:“本王不敢居功,全靠麾下将士用命!”

    李宗望闻言脸色微变,深深的看了轩辕宸一眼,嘴里发出一声莫名的叹息,随即缓缓的站起身来,竟然旁若无人般的走出了正堂。

    无比傲慢,却傲慢的无比自然。

    望着李宗望离去的身影,轩辕宸不认为他是在故意轻视自己,而想知道其中的缘由,除了李宗望本人外,恐怕只有从一人那里可以得知。

    不知何时,轩辕宸和弹琴之人的目光已经交织在了一起,无声的交织,伴随着的是激荡起伏的情感和交流。

    半晌之后,弹琴之人率先开口道:“北凉王,我们又见面了。”

    轩辕宸低垂着眼帘,幽幽道:“有我在的地方,似乎你也会在。”只此一句,却饱含万千,其中的质问最为清晰。

    弹琴之人犹豫片刻,缓缓道:“我知道你有很多疑问,可我同样也有很多疑问,只是你的疑问来自于我,而我的疑问却只有从你这里得到答案。”
………………………………

第四十八章 七星传说(上)

    无论弹琴之人到底是何身份,就目前而言,轩辕宸应该对他充满感激。

    因为是弹琴之人向轩辕宸示警南宫千岳心怀叵测,而且在彭城时,万小刀,左奎能够在轩辕宸深陷危急之时,及时带领北凉军前往万花楼救援,相信那个在军营外留信的人,也正是弹琴之人。

    可是不知为什么,轩辕宸此时见到对方,心中的忌惮要远远多于感激,他看向弹琴之人,语气中没有任何的委婉,开门见山道:“你想从我身上得到什么答案?”

    弹琴之人握着酒杯,目光显得有些迷离道:“七星合一,君临天下!”

    轩辕宸心头一颤,回忆过去,此刻已是他第三次听到这八字谶言,而不算弹琴之人所提到的这两次,仅从大金国主博尔觉罗口中说出的那一次,就可知道这八字谶言非同小可,草原上的雄主所言又岂会简单?

    弹琴之人见轩辕宸低头沉思,并没有出声打扰,过了半晌,才面露笑容道:“忘了告诉王爷了,鄙人复姓宇文,单名一个泪字。”

    泪水,总是伴随着伤感,弹琴之人的父母给他取名泪时,难道并无得子应有的喜悦,反而伤心惆怅吗?

    轩辕宸不想探究这些,他望向宇文泪,目光如炬道:“这八字谶言是何意思,又和本王有什么关系?”

    宇文泪悠悠道:“八字谶言玄机隐秘,蕴藏着天机命数,至于和王爷你的关系……”他眼中有分异样,嘴唇动了两下,但终究什么都没有说。

    轩辕宸双眸一凝,问道:“你不愿意说吗?”

    宇文泪舒了口气,缓缓道:“时机到了,你自然会知道,时机未到,知道了也只会徒增烦恼,王爷其实无需太过介怀。”

    轩辕宸目光本是锐利,但突然间带了分释然,他仰起头来,似乎要透过屋顶,望向浩瀚的苍穹,低声道:“八字谶言无论是何意义,就算再匪夷所思,本王都不会感到惊讶。”他原本极有个性的一张脸,突然带分畏惧和神秘。良久,他才梦呓一般说道:“本王所经历过的,你永远都无法想象。”

    宇文泪脸色微变,问道:“王爷可曾有过奇遇?”他声音急促,隐隐带着几分激动。

    轩辕宸目光一闪,嘴角勾出一道诡异的笑意,轻声问道:“如果本王说自己死过一回,你会相信吗?”

    宇文泪身形微颤,神色之中却没有丝毫的犹豫,目光灼灼道:“我信!”

    死而复生,本该是无稽之谈,宇文泪竟然说他信,那么其中原因相信只有一个,八字谶言中的隐秘比起死而复生更加的令人不可思议。

    轩辕宸深深的吐了口气,眼中熠熠生辉,说道:“看来八字谶言真不简单,让你连死而复生都信。”

    宇文泪苦笑道:“过去的我,从来不信鬼神天命之说,可当一个个事实摆在眼前时,那就由不得人不信了。”他叹了口气:“世间玄秘,确实不是普通人可以理解的。”

    轩辕宸缓缓点头,经历过死后穿越的他,不得不承认世间有太多解释不清的东西。

    二人说话之时,都没有回避坐在一旁的冷君傲。

    对于轩辕宸而言,冷君傲是他最为信任之人,因为无需对他有所隐瞒,而宇文泪似乎也没把冷君傲当成外人,也有可能是他故意想让冷君傲牵涉其中。

    冷君傲一直没有说话,只是安静的在旁倾听,不知何时起,他如剑刃般的眼中,也有了一层轻雾,久久不散。

    晚风透窗而来,风声有些飘忽,烛光随风而动,如同跳动的精灵。

    轩辕宸和宇文泪各怀心思,一时沉默不语,冷君傲却是不甘寂寞,突然出声道:“八字谶言,你是从哪里得知的?”

    宇文泪迟疑片刻,说道:“说出来,很难让人相信。”

    冷君傲眼中仿佛藏着根针,反问道:“你不说,又怎知我们不相信?”

    宇文泪闻言一愣,看了冷君傲一眼,又把目光转向了轩辕宸,才猛然意识到他面前二人皆非一般人。

    普通人总是本能的拒绝承认不可知的事物,因为他们惊怖,惊怖那些不可控制的神秘之力,掌权者为了担心自身权威遭受挑战,甚至直接用极端手段,毁灭不可知的事物,包括毁灭揭秘不可知事物的人。

    而除了勇于追寻真相,其余的做法都是人性中贪婪,脆弱,恐惧的表现,那么轩辕宸和冷君傲二人会贪婪,脆弱,恐惧吗?

    宇文泪摇头一笑,他向来自视甚高,却也不敢看低天下英雄,更不敢看低面前的这二人。片刻之后,他仿佛下定了决心一般,神色无比郑重道:“王爷,冷将军,你们可曾听说过七煞,贪狼,破军三星的传说?”

    轩辕宸点了下头,对于星宿之事,他并不十分精通,但也听说过七煞,贪狼,破军三星。

    在他的前世里,三大星宿最早出现在易经中,七煞代表搅乱世界之贼,破军为纵横天下之将,贪狼为奸险诡诈之士。

    关于三大星宿的传说很多,但其中有一点乃人所共知,那就是一旦三大星宿聚合,天下必将易主,无法逆转!而三大星宿往往都会在乱世降临。

    冷君傲不解道:“关于三星的传说,知道的人很多,但就算传说是真的,可八字谶言中说的是七星,难道除了七煞,贪狼,破军三星外,还有另外四星?”

    宇文泪双眸中有异光闪动,缓缓说道:“我也不知道,但如今若要改朝换代,聚齐三星已然不够。”

    轩辕宸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宇文泪沉咛片刻,话锋一转道:“大约六百年前,中原还在龙汉帝国的统治之下,龙汉建国百年后,内忧外患逐渐的走向衰败,北荒蛮族趁是入侵,攻陷了龙汉大半土地,眼看着龙汉即将亡国,突然情势逆转,蛮族的军队在兵临龙汉都城时,军中爆发了一场可怕的瘟疫,士卒死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