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彼岸变天-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德思无奈,只好吩咐两个徒弟带杨思辰去休息,自己则和夏忠一起离去了。
………………………………

第八十章 杨家铁厂(续)

    见夏忠拉着杨德思走了,方才笑着问杨德思的那两个徒弟:“请问两位小哥怎么称呼?”

    其中一个个子稍矮的少年回答道:“回少爷的话,小的姓曹,叫曹素,这是我的师兄,姓陶,叫陶庄,他这人就是一锯嘴葫芦,几棒子下去也打不出一个屁来!不过手艺比我好,师傅的手艺他已经学了九成了,而我才学了七成不到。”

    杨思辰见曹素身边的那大块头涨红了脸,于是笑着说道:“陶庄,我知你师傅是跟着我祖父的老人了,祖父曾提起过,他用的兵器都是你师傅打的,曹素说你学了你师傅的九成本事,那你可会打些兵器?”

    陶庄瓮声瓮气地回答道:“只要有好钢,少爷您能画出图形,那俺就能打得出来。”

    杨思辰从袖袋里掏出了一叠纸,展开后递给了陶庄。陶庄接过纸看去,见纸上画的是一把刀。这刀刃长一尺九寸,阔仅有两寸,厚度大概只有两分半不到,前端还有三寸长的反刃(刀背前端有刃),刀尖两面开锋,利于刺杀;刀身狭长,前端逐渐收窄,劈砍有力;两侧还各开着一条血槽,利于刺击,一旦刺中敌人,将会迅速放血,造成致命的伤害,同时使刀可以很容易拔出,不耽误下步行动。刀柄长度在七寸五分左右,可以很方便的双手握持。

    陶庄皱了皱眉头说道:“这刀有些像倭刀,但刃口不像倭刀那样宽,而且还带有很长的反刃,挑扫剔刺皆宜,只是这刀身上凹进去两条是做什么的?”

    杨思辰笑着回答道:“这是血槽,一旦刺中敌人,将会迅速放血,造成致命的伤害,同时使刀不易被碎骨烂肉吸附,可以很容易拔出,不用担心影响持刀人继续迎敌,另外还可以使刀轻便些。刀头沉重虽利于劈砍,但中途变向困难,一旦一劈不中收刀不及,反倒会给对方可乘之机,进而步步受制于对方。”

    陶庄点点头说道:“少爷所说的确很在理儿,可这血槽俺以前没打过,也不知道怎么打,少爷可不可以告诉俺怎么才能打出这血槽。”

    杨思辰挠挠头说道:“这个我也不清楚,毕竟我不是打铁的,不过我有个想法,你可以试一试,究竟成不成我也说不准。”

    陶庄好奇地问道:“是什么法子?给俺说说看。”

    杨思辰说道:“待你把这刀打出形状后再把它放到炉子里烧至红热,然后用扁头凿子凿出血槽的印子来,然后再用砂轮慢慢打磨,开刃的时候再把血槽四周磨光滑。这法子是我想的,具体成不成还得你自己去试了以后才知道。”

    陶庄眼前一亮,然后点点头说道:“少爷您说的是,这法子的确得试一试的。那俺现在就去试试?”

    杨思辰说道:“不急不急,你先去把我的东西从马车上搬下来,送到我住的房间里,然后去寻你师傅,把这图给他看看,倘若他觉得可行,那你就去打吧。”

    陶庄听罢,朝杨思辰点了点头说道:“少爷,那俺这就去了?”

    杨思辰点点头说道:“去吧,我和你师弟在铁厂里转转。”

    陶庄听杨思辰这么一说,转身就朝马车跑去了。

    曹素见状赶紧陪笑道:“少爷您别介,小的这师兄就是一个刀痴,见了好兵刃就像壮汉见了窑姐儿似的,不上去耍一把是绝对不会安心的。”

    杨思辰也看出来那陶庄就是一个技术痴。于是笑着对曹素说道:“他毕竟不是你师傅,陶庄这人将来可以成为这铁厂的大匠师,但却不能和你师傅那样把整个铁厂管的井井有条。倒是你学得了你师傅的几分手段。”

    曹素讪笑道:“因小的在诸位师兄弟之中是年纪最小的,诸位师兄都宠着小的,师傅对小的也不像对其他师兄那样严厉,所以小的平时也就仗着那几分小聪明,壮着胆子在师傅面前撒泼打诨,搏师傅和师兄们一笑罢了,真要让小的管这偌大的铁厂,小的还不跟那黑瞎子掰棒子似的――捡起这个丢了那个。”

    杨思辰听曹素这么一说,心知他没这份心思。不过他的口音和本地的不太一样,倒有点后世的京片儿的味道,于是试探着说道:“听你这口音好像是京城那边的吧。”

    曹素点点头说道:“少爷您还真是见多识广呐!小的的确不是松江本地人,小的祖上是山西五台山的。后来小的的祖爷爷改行做贩米的生意到了通州,小的这一房就在通州定居下来了。小的的娘亲生了小的兄弟四个,小的排行老三。五年前师傅曾去京师干活,因为是同乡,所以在小的家借宿了小半年,小的的爹就让小的跑里跑外伺候师傅,顺便跟着师傅学些手艺。后来师傅就起意要收小的做徒弟,爹顺水推舟就同意了。于是小的就跟着师傅来到了松江。去年刚刚回去过,姨娘又生了个妹妹。”说到这里曹素神se有些黯然了。

    杨思辰问道:“可是家里的生意做得不太顺当?”

    曹素点点头说道:“是,这些年南方运往京师的米是越来越贵了,而京师的米价却几乎没变过,于是家里的生意就越来越难做了,五年前小的离家时,每卖出一石米,可以赚到一百二十文钱,去年小的回去时,同样卖出一石米,却只能赚到七十文钱了。扣除商税户税役捐这些,所得利钱也就三十来文了。还好铺子是自家的,不要交租金,否则真是没法活了。”

    杨思辰心知这是土地兼并造成的――以前都是些自耕农,卖粮人多而收粮人少,粮价自然就低,现在这些地都集中在地主手里,地主为了保证利益最大化,限制粮食的流通量,进而抬高了粮价。于是皱着眉头问道:“你家里没地吗?”

    曹素愁眉苦脸地回答道:“有是有,不过不到十亩,算上宅子才十亩五分。家里人多,我们一家八口,外加八个下人,四个店铺上的伙计,统共二十来口人,十亩地根本养不起。京师不比别处,附近的好地都被那起子皇亲国戚分去了,留给咱这些平头百姓的地又能好到哪去?一年辛苦下来能收个二百来斤就算是烧高香了。若不是有铺子撑着,定是过不下去的。我大哥今年都二十四了,都还没娶亲呢。二哥前年好不容易有个相好的,也给拖没了。爹的那个姨娘还是七年前纳的,那时候家里还挺宽裕的。谁能料到这ri子是越过越差呢?”

    杨思辰听罢没再继续问下去了,而是说道:“罢了罢了,瞅着这天se尚早,不如你带我在这铁厂里四下转转,顺便给我说说这铁厂的近况。”

    曹素点点头说道:“是,少爷。”然后就领着杨思辰在铁厂里转悠起来了。

    杨思辰随口问道:“这杨家铁厂建起来有几年了?”

    曹素一边走一边回答道:“听师傅说,这铁厂自打老太爷做了松江水师的提督就建起来了,起初是为了安置那些随老太爷投诚过来的工匠,后来这些工匠渐渐地在其他地方谋到差事离开了,这铁厂就荒废下来了。我来这里五年了,从来没听说过老太爷划银子用于为铁厂购置什物,不过却一直没短过我们师徒的薪资。我们师徒外出谋活计老太爷肯定知道些的,不过老太爷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没看见。”

    杨思辰心知:这个时代能够大量炼铁就能够大量制造兵器,在旁人看来也就有造反的嫌疑。朝廷那帮子人本来就把杨老太爷视为另类,千方百计地要挑杨老太爷的错,如果再听说杨家名下的铁厂大肆炼铁铸器,那还不起疑?一旦派人来查,再有些看不顺眼的从中做些手脚,那原本没有问题的也变成有问题了。

    曹素带着杨思辰在铁厂四下走了一圈,杨思辰对杨家铁厂又有了新的想法――这杨家铁厂就建在一条的大水渠边,这条水渠的沟通着两条落差大概有一丈二尺左右的河流,为了使水渠中的水流速不致太快,进而影响行船,水渠并不是直的,而是呈“s”形状,杨家铁厂刚好就在这个“s”形水渠的一个弧的内侧。如果能修渠引水的话,完全可以利用水力来代替人力来完成一些动作,比如矿石的破碎,鼓风,铁锭的锻打等等。

    因此,杨思辰对这个水渠很是在意,花费了一刻钟专门沿着这个水渠走了一遭。

    杨思辰发现绕过杨家铁厂的这段水渠大概有半里多长,二丈多宽,七尺多深,水渠里的水深大概在三尺左右,流速杨思辰不好估计,不过既然能行船,那就快不到哪儿去。

    杨思辰从曹素口中得知,这条大水渠是洪武末年挖的,原本挖渠的几家商户除了沟通那两条河之外,还打算在两侧建几座水转大纺车的,可水渠刚刚建好,成祖皇帝就发动了靖难之役……后来成祖皇帝迁都北上,这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二十多年前杨老爷看中这里,买下了沿渠的五百亩地,打算建座铁厂,再后来铁厂建了一半,炼铁炉都还没打地基,杨老太爷忽然下令停工,接着就变成现在这样了。

    杨思辰心知自己那便宜老爹相中这块地就是看中了这条大水渠,建铁厂只是目的之一,其实他买下沿渠的那么多地还是想建水转大纺车织布赚钱的。可杨老太爷的话他还是听进去了,于是这些地一直就租给佃户种,一年只收四成的租子,的确是浪费资源。
………………………………

第八十一章 铁厂的问题

    杨思辰站在大水渠边上,开始搜肠刮肚地想这个时代的水利机械,杨思辰首先想起的就是荣光先前无意间提到的水碓。

    水碓,又称机碓、水捣器、斗碓或鼓碓水碓,是脚踏碓机械化的结果。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有了雏形。

    到了魏末晋初杜预总结了前人经验,利用水排原理加工粮食的经验,发明了连机碓。水碓的构造大概是水轮的横轴穿着若干根短横木拨板,旁边的架上装着四根舂谷物的碓捎。其的动力机械就是这个大的立式水轮,轮上装有若干板叶,转轴上装有一些彼此错开的拨板,拨板是用来拨动碓杆的。每个碓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杆,杆的一端装一块圆锥形石头。下面的石臼里放上准备加工的稻谷。流水冲击水轮使它转动,轴上的拨板就会拨动碓杆的梢,使碓头一起一落地进行舂米。值得注意的是,立式水轮在这里得到最恰当最经济的应用,正如在水磨中常常应用卧式水轮一样。利用水碓,可以ri夜加工粮食。

    同理,利用水碓也可以完成铁矿石的破碎,可是铁矿石比粮食要硬得多,但这些没太大的问题,只是要把石制的碓头换成铁制的,另外还要把单排水轮,改成双排水轮,以带动更重的铁制碓头就可以了。

    至于高炉和炒铁炉,这些东西听曹素说已经很成熟了,杨思辰在后世只是或多或少知道点,并不算太熟悉,还得和杨德思商量着来办,最多能提点建议就不错了……杨家铁厂最大的价值就是搞技术验证,所以成本问题倒是次要的,现在在这里把该验证的技术验证了,出现的问题全部解决了,将来去海外重新建铁厂自然是顺当很多。

    还有水力锻锤,这玩意儿现在在欧洲已经出现了,基本原理就和水碓差不了多少。呃……就是块头大点,不过拨板式的锻锤能量利用率太差,还得改造……

    在后世,杨思辰大一时曾经去机械系旁听过一节课,那节课刚好讲的是锻锤的工作原理。因此杨思辰大致知道锻锤的打击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加载阶段。打击开始时锤头的速度为v1,砧座的速度v2=0。在此阶段,随着砧块(或模具)彼此接近而致使锻件成形。第一阶段结束时,锤头和砧座达到一致的下沉速度v,这时锻件变形最大,砧座及基础下沉,落下部件的动能转化为锻件的塑xing变形能、锤击系统内部的弹xing变形能和系统运动的动能。对击锤,上下锤头相互靠拢,这能改善打击时锻件的受力状况。

    第二阶段为卸载阶段。第一阶段末锤击系统所具有的弹xing变形能在第二阶段释放锻锤,导致打击终了后锤头和砧座或上下锤头的反向分离,其速度分别达到u1和u2,此时二者开始分离。有砧座锤砧座以初速度u2的初速度打击基础,严重的地面冲击振动由此产生,无砧座锤上、下锤头是在空中堆积之时,地面上基本上无冲击振动。

    说白了,锻锤这玩意的原理和打夯用的木头桩子一样一样的,只是下落速度更快,力量更大可以把钢铁捶变形罢了。

    如何把水轮机的旋转运动变成锻锤的往复运动,除了拨板之外,还有偏心轮杠杆等其他的机械,这些机械哪个更合适杨思辰目前还拿不准,还得回去找沈老头商量商量。

    杨思辰正想着,陶庄的声音忽然在背后响起了:“少爷,师傅说这刀有点像唐刀,但是却比唐刀更好使,和倭刀相比,这刀略短但更为轻便,更适合近身搏杀。”

    杨思辰转过身问道:“噢?那你师傅说了没,这刀能不能打出来?”

    陶庄回答道:“师傅说了,这刀比一般的刀难打一些,不过还是能打出来的。”

    杨思辰问道:“那么要多久才能打出来?”

    陶庄回答道:“倘若交给俺和曹师弟的话,得花上一整天,毕竟师弟的手艺不怎么熟练。”

    曹素苦着脸说道:“庄师兄,您还是另请高明吧,师弟我有几分手艺您心里是清楚的,莫废了那一块好钢。”

    陶庄虎着脸说道:“你这兔崽子,少在这儿瞎咧咧!若不是眼下实在找不到人,俺才懒得和你磨叽!再咧咧,俺让师傅撵你回家吃自个儿的去!这铁厂里谁不知道你家里是卖米的,多一张嘴少一张嘴不差那点米!”

    曹素赶紧讨好道:“好师兄!您消消气,咱跟您干还不成吗?您放心,咱一定都听您的。”

    陶庄冷哼一声,不再理会曹素,转过身恭恭敬敬地对杨思辰说道:“少爷,师傅在自己房间里置下了一桌子菜,请您过去吃饭,就算是为您接风洗尘了。”

    杨思辰朝陶庄点点头说道:“那就麻烦你带路吧。”

    陶庄点点头,然后转身领着杨思辰朝一座土坯房走去。

    杨思辰跟着陶庄进了那座土坯房,发现这里面的陈设十分简陋,仅有一张木板床、一张书案和一张圆桌,就连两只凳子的形制都不一样,估计是临时搬来的。墙角的一只木架上胡乱堆着一大摞书,那些书新旧不一,有的还掉了页,堆在那里看上去摇摇yu坠的,

    杨德思见杨思辰进了屋,赶紧从书案前直起身,迎上来说道:“少爷来了,老朽置了点酒菜,想和少爷聊一聊,不知少爷可否赏脸?”说着便示意陶庄出去。

    杨思辰也示意嫣红出去,然后笑着说道:“让杨伯您破费了,杨伯,您有什么话直说就行了,不用绕什么弯子。您是跟着祖父的老人了,说句老实话,我知道您对我不满,我一来就对铁厂指手画脚的,这事情换到是我,我心底也会有气。但这时间真的很紧,这铁厂必须建起来,倘若怕朝廷那起子官员起疑的话,大不了半年后把它卖给朝廷,我们的人掌握这些手艺就是最迫切的,厂子没了不要紧,只要我们的人掌握了这手艺,那我们就可以在别处再建。不过您放心,我只会把铁厂留下,至于炼钢那套东西,我是不会给朝廷的。”

    杨德思听了杨思辰这番话,笑着说道:“少爷心底有数就行,不过少爷打算炼的是什么钢,可否让老朽知晓一二?”

    杨思辰说道:“是汉钢。此钢自始于chun秋而盛于两汉,正是用此法炼出的钢铁制成坚固的鱼鳞甲、锋利的环首刀,才有了战无不胜的大汉天军,才有了“犯汉者,虽远必诛”的赫赫声威!后来也许是五胡乱华的动荡和屠杀,也许是其它什么莫名其妙的原因,此法在南北朝的时候在华夏失传了,反而墙内开花墙外香,唐末时在天竺得到发展,用此法炼制的乌兹钢,制作的大马士革军刀锋利无比,四百年前大食人曾经用此刀斩下无数敌人的头颅。现在此刀依旧是这天下最锋利的刀种之一。”

    杨德思听后眼前一亮,然后问道:“少爷,您真的把那法子琢磨出来了?”

    杨思辰回答道:“有思路了,但具体成不成,还不清楚,不过听说西洋人用这法子已经成功了。我这法子虽然土了点,但估摸着效果还不错,就是后续处理麻烦。这法子简单,一旦捅破了那层窗户纸可就一文不值了,希望杨伯能替我保密,将来铁厂招人时也要把把关。”

    杨德思兴奋地说道:“少爷,放心吧!这事情包在我身上!快坐下!咱俩边吃边聊。”

    杨思辰点点头,然后走到桌子前坐下。
………………………………

第八十二章 寝

    杨思辰从杨德思房里出来已经是一个时辰后的事情了。嫣红一直站在门口等着,见杨思辰出来,赶紧迎了上去说道:“少爷,怎么这么久才出来?”

    杨思辰笑着说道:“炼铁炉事情和杨德思商量妥了。剩下的就等着祖父那边的音信了。倘若祖父同意了,明天我再和杨德思说一说具体的事项,后天我们就可以回去了。修炼铁炉的事交给杨德思去办就行了。少爷我只要把沈老头请来就行了,毕竟这修水车的事情他是行家,至于建房开渠的事情,交给韩夏明来做,这也是他的老本行。”

    嫣红正准备说话,忽然肚子不争气地“咕噜”响了一声,登时闹了个大红脸。

    杨思辰见嫣红那副迥样,心知嫣红是为了等自己才没去吃饭的,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于是说道:“赶紧带路吧,不是来之前带了不少点心吗?回去拿出来垫垫肚子。”

    嫣红不好意思地说道:“多谢少爷关心,陶庄中途来过一回,给奴婢送来了一个包子。”

    杨思辰皱着眉头说道:“一个包子挡个鸟事!!他不知道你饭量大,难道我还不知道吗?在府上哪顿饭你不吃上两碗米饭方才能吃饱的?”

    嫣红低着头说道:“可是少爷,奴婢真的不饿!”

    杨思辰一把拉起嫣红的手,拽着她朝前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还说不饿,看看你,这都开始说胡话了,定是饿得神志不清了!”

    嫣红红着脸挣脱杨思辰的拉扯,跺跺脚嘟起嘴说道:“少爷!奴婢这就带您回房间歇着。”

    杨思辰讪笑着说道:“姐姐莫生气了。你都饿成这样了,倘若再生气的话,指不定会昏过去的。到时候我指望谁来服侍我啊?这身衣服我一个人可是怎么着也穿不起来的。总不能让我衣冠不整去见人吧。到时候连同姐姐你都没面子了。”

    嫣红听杨思辰这话,脚下一顿,两只脚绊在一块,差点摔个狗啃泥,转过身来没好气地瞪了杨思辰一眼,说道:“少爷,也不知您这是跟谁学的,一张嘴比那些市井泼皮俗妇还厉害上几分。奴婢是个嘴笨的,自是说不过您,可您好歹给奴婢留点脸面。您是浑人一个,可以不在乎自个儿的脸面,但奴婢一个姑娘家的,身无长物,倘若再丢了脸面,可让奴婢今后怎么做人啊!”

    杨思辰见此赶紧说道:“姐姐莫恼了,弟弟这就给你赔不是了。”说着就朝嫣红作了一揖。

    嫣红满腹怨气被杨思辰这番做作憋得不得发泄,于是转过身哼了一声加速向前走去……

    不一会儿,嫣红就领着杨思辰来到一座石头垒的房子前站定。嫣红上前推开门,又拿出火折子点上,然后说道:“少爷,到了。咱们就住在这儿。”

    杨思辰进了屋,发现这屋子面积不大,就一间单屋,长宽都不过一丈半。陈设也十分简单就两张木板床、两只小椅子、一张书案和一个脸盆架,除此之外就只有杨思辰带来的那两只大包袱了。

    杨思辰朝床上看了看,不由地皱起了眉头――床上铺在床单底下的居然是稻草!除此之外床上什么都没有了。

    嫣红见杨思辰皱起眉头,顺着杨思辰的目光看去,待看见床上的稻草就明白了杨思辰心底的不满,瘪瘪嘴说道:“少爷,这里的条件就这样,刚才陶庄给奴婢说了,这里所有的床上铺的都是稻草。您就将就点吧。”说完就用火折子将油灯点亮了。

    杨思辰听嫣红这么说,哪里还不知道这丫头还在生气,于是走到那包袱跟前将包袱解开,从里面拿出一盒子点心递给嫣红,讪笑着说道:“姐姐先垫垫肚子,我出去看看能不能找些吃食来。”

    嫣红接过盒子,拿出一块点心塞进嘴里,然后含含混混地说道:“少爷,您就别费心思了。这儿不比杨府,过了饭点儿就没饭了。再说了,这荒郊野地的,附近也没个馆子。”说完,又拿出一块吃起来。

    杨思辰拉来椅子坐在嫣红面前,用手撑着下巴看着嫣红。

    嫣红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了,放下盒子问道:“少爷,您在干什么?”

    “看你。你这丫头吃东西的时候是最好看的。”杨思辰笑着说道。

    嫣红一听杨思辰这话,脸腾地一下就红了,扭扭捏捏地说道:“什么丫头不丫头的,奴婢可比少爷您大上三岁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