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彼岸变天-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提前做了罢了。俗话说:糟糠之妻不可弃。将来无论荣光做了走到什么地步,他都不会轻易抛弃你的。况且荣光本来就是个重情义的,把你交给他我也放心。”杨思辰摆摆手说道。
“少爷您放心,奴婢今后一定回合荣光好好地过日子的。”流岚点点头说道。
“流岚,你是个精明的丫头。”杨思辰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嫁过去之后若是只顾着相夫教子可就太屈才了,将来我这摊子铺大了你可得帮我管着点。至于那些产业,将来就归拢在你名下好了,也算是我给你的报酬了。万一你和荣光闹离合,也能保你衣食无忧。”杨思辰狡黠一笑。
“若是真有那日,奴婢就还回到少爷您身边来,您到时候可别嫌弃奴婢人老珠黄。对了,今晚上还要哭嫁,姐妹们还在闺房等着呢。”流岚见状也笑着说道。
“好了好了,哭嫁完了以后你就早点睡吧。明日出嫁可得折腾一整天的。成亲之后我准你们俩一个月的假,你们俩也该独处一阵子才好。”杨思辰摆摆手说道。
“是,少爷。就算折腾上三五日奴婢也认了,奴婢这辈子就嫁这一次呢!”流岚笑着说道,眼里流露出掩不住的喜悦。
看着流岚眼里流露出掩不住的喜悦,杨思辰有些迷惘了,不知道自己将来会遇到什么样的女孩子。可转念一想,自己也该知足了——身边已经有三个了,哎~思想是越来越腐朽了。
…………
第二天天还没亮,碧波院就热闹起来了,不过并没有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这是因为杨老太爷事先吩咐过不许在府内放鞭炮,说是怕郑氏受了惊吓动了胎气。
不久,杨思辰便听到卧房里传出来了歌谣:“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再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二梳梳到尾;比翼共双飞;三梳梳到尾;永结同心佩。有头有尾;富富贵贵……”这是流岚在梳头上妆了。
过了三刻钟,流岚一切打理妥当了,按照规矩应该先去拜见父母,然后再去府上地位最高的女主人住处听训。杨府地位最高的女主人无疑就是郑氏了(王太姨娘辈分虽然高,但其毕竟是妾,在府上的地位不如郑氏),流岚在拜见完父母之后便由喜娘扶着走进了安澜苑。
流岚蒙着盖头由喜娘扶着进了正屋,郑氏已经端坐在罗圈椅上等着了,杨思辰则为了应景穿了一身玫瑰红色的衣裙侍立在郑氏身侧。
待流岚福身行礼之后,郑氏笑着说道:“今日是你的大喜日子,我若是板着脸讲一通大道理岂不是大煞风景?要不这样吧,辰儿,你为流岚写幅字吧。”
杨思辰点点头上前说道:“是,母亲。”说完便走到一侧的台案前,待婢女研好墨后,便挥笔写了一副对联:
白首齐眉鸳鸯比翼;
青阳启瑞桃李同心。
横批则是:百年好合!
喜娘替流岚将对联收了起来,流岚则福身致谢,然后便退出了正屋,回到闺房等着荣光来迎亲……
又过了半刻中,杨府门外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赵嬷嬷听到声响便知道是荣光来迎亲了。于是立马吩咐流岚的堂兄将流岚背起朝府门口走去。
与此同时在杨府门口迎亲的荣光则被流岚家的亲戚拦在了杨府门外,别看杨家一脉人丁稀少,但是由于杨老太爷和杨老爷一人做官一人经商,二者相辅相成,二十多年过去以后杨家的产业自然是非常庞大,所需人手自然也不少。流岚的祖父是最早跟着杨老爷跑商的护卫之一,算得上是“嫡系人马”,大树下面好乘凉,流岚家的亲戚自然是大多在杨府做事。这回流岚出嫁,七大姑八大姨的全来凑热闹了。
荣光正在试图摆脱流岚家的众多亲戚的纠缠,还没理出个头绪便看见流岚被其堂兄背了出来,于是只好将红包发给众人。众人得了红包,也不好再做纠缠,于是纷纷闪到一边,任由流岚的堂兄将流岚背上花轿。
随后荣光在前领着轿子去了新置的宅子。带到了宅子门口,轿帘被掀开,流岚被喜娘搀了出来,随着旁边人的提示跨火盆,拜堂,进了洞房。
流岚刚被人搀坐在了铺着花生大枣粟子的床上,旁边就有人起哄:“三哥,掀盖头!”
流岚就听到荣光老娘的声音:“掀什么盖头,这里是乡间闾巷吗?都给我出去!”
“三哥,三哥可是答应过的,是你成亲,就让我们闹洞房的。”说话的很年轻穆清隐隐听着有些耳熟。半晌她才想起,这说话的人就是那天在她家屋外问人家“看到新娘子没有”的荣光家的小十三了。
“她胆子小,你们别吓着她了!”荣光的声音很温柔,带着笑意,“等过几天,过几天我让你三嫂亲自下厨招待你不好?”荣光的声音很轻柔,像是在哄小孩子似的!
流岚听到有人讪笑,接着又有声音传来:“三哥,你不能只请十三,还有我们呢?”
“都请,都请!”荣光小声安抚着。
大家又是一阵笑,然后就听到有人外走的声音:“算了,算了今天我们就暂且放过三哥。”
有人应好,有人大笑,不一会儿,屋子里就变得很安静了。
在全福太太念完了“一把花生一把枣,大的跟着小的跑”之类的吉祥话后流岚眼前一亮,头上的盖头被掀了下来。
她瞪大了眼睛,就看见荣光帽上簪花、身上披红角含笑地望着她。
流岚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有一种“事情终于快要结束”了的如释重负。
有头上插小红石榴花的妇人端了合卺酒过来。
流岚和荣光并肩而坐,喝了合卺酒。随行的三姑打了赏,几个妇人笑脸盈盈地给两人行礼道贺贯着退了下去。
两人婚前虽然认识很久,并且互相之间都有好感,但独处的时候却几乎没有。现在屋里只剩下他们两人,流岚按着规规矩矩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荣光却有几分的不自在。
荣光沉默了一会,笑望着流岚轻声地道:“你要不要梳洗一下!”
按规矩新娘子和新郎官要在无人的屋子呆上半个时辰,叫做坐床。完成了这个仪式,男女双方就算是成亲了。
等坐完了床,女方家请的全福太太就会来给新娘子扯脸、梳髻,标志着新娘子从此以后就是结了婚的妇人了。到时候自然会洗脸梳头。
流岚就摇了摇头说道:“不必了,按规矩来就行了。”
屋子里又安静下来,显得有些冷清。
“呃~”流岚就思忖着要不要找个话题和荣光说些什么,冷不防荣光却先开了口:“今天这么热闹,怎么也不见幼惠。”
坐床都没有结束,幼惠做为小姑子怎么会出现。必然属于无话找话,但荣光这种态度还是缓和了流岚的情绪,流岚微微一笑,说道:“呃~荣光,你长点脑子好不好。这坐床都没有完,幼惠做小姑子的怎么会出现?”
“呃~也是,待会儿三舅母会过来给你净脸上妆,你不用怕……”荣光小声道。
有了这番交谈,两人之间自然多了。
“还有没有什事我要注意的?”流岚请教荣光。
“也没什么。”荣光笑道,“他们上有长辈。下有小辈。只要别强拿强做地出风头就行了。”
流岚突然就有人隔着窗户轻声地提醒:“荣光,还有事情没说。要敬酒!”
半个时辰这么过去了……
之后荣光去外面应酬宾客,流岚重新上好妆之后则由荣光的娘领着认了荣光家的女性亲戚。荣光他祖父在杨家尚未被抄家之前就在杨家做活,杨家被炒之后他也跟着倒了霉被卖到了别家,后来杨老太爷重新做回了松江水师提督,在松江府落了户,那家人不知出于什么顾虑居然又将他连同他的三个儿子一起送回到杨家。
荣光应酬完已经是日落西山了,回到洞房,小夫妻俩自有一番亲热……
………………………………
第一百四十章 船回来了
六月初八,正值盛夏时节,整个江南均是闷热难耐,松江码头一如前几日那样平静,远处的江面上有几只水鸟正在觅食,几条不大的客舟停在栈桥的尽头,船上的伙计有气无力地吆喝着,试图招揽过江的渡客。近处的码头上则停着几条大小不一的货船,百十个汉子喘着粗气不停地往返于船上和不远处的空地,或抬或扛地将船上的货物卸下来。
离此不远的一个大场院门口,一个半大小子正骑在半丈高的土坯院墙上单手搭棚朝着远处的水面望去,一边望着,一边小声嘀咕道:“都过去快半年多了,那两条船怎么还没回来?”
“你这小子,自打上个月轮値到了这地方,每天都要这样看上大半日!你不烦我还烦呢!”冷不丁墙根底下传来了一个声音,将那半大小子吓了一跳。
“我说赵大脸,”那半大小子有些不乐意了,扭过脸皱着眉头说道,“你爹又不在船上,船出了事和你自是没多少关系。但是你别一天到晚拿这个挤兑我吧!”
“哟!米猴子,你脾气不小嘛!下来咱比划比划!”另一个高大些的小子站在门口,仰着头朝骑在墙头的小子勾了勾手指。
骑在墙头的小子顿时打了个哆嗦,兀自嘴硬道:“赵大脸,你不就是跟着你爹在铁厂打了三个月的铁练出一膀子力气吗?等我爹下次出海我也跟着去,回来再和你比划!”
“米猴子,你少说大话,就你那副没几两肉的身板,在海上一个浪头打来保准要把你掀到海里去喂鱼!哦,不对,到时候鱼说不定还嫌你太瘦呢!”高大些的小子说着一抬手便将一小块碎石子朝那骑在墙头的小子抛去。
“去去去!别打搅我!”骑在墙上的小子随手一拂,将小石子挡了下来。
高大些的小子还想再说话,骑在墙头的小子忽然大喊道:“船!咱杨家的船回来了!”
高大些的小子一听这话立马三下两下地爬上墙头,学着另一个小子的模样单手搭棚朝着远处的水面望去,只见远方水天相接处露出了一小截桅杆,紧接着下面隐约露出了一小点白色船帆,和其它船相比,这些帆显得非常宽大饱满。又过了一刻钟左右,两条漂亮的飞剪式帆船彻底从远方水天相接处跃了出来,劈波斩浪地朝码头方向驶来。
“一去就是半年,而且连去哪里都不知道,真不知道老太爷是怎么想的。”绰号米猴子的小子小声嘀咕道,不过脸上却是一副兴奋的表情。
“别家的船二月二出海去南洋,五月中旬返回,这会儿装了货正在海上漂着呢。咱杨家终于抢到了喝头汤的机会,想必这次的货物可以卖个好价钱。”另一个小子兴奋道。
…………
半个时辰后,杨思辰从杨老太爷那里得到了消息,正月里出海的两条船已经找到了离明洲并且平安地回来了,还带回来了一对似鼠非鼠,似鹿非鹿的动物,其中母兽腹前还有一个口袋,据水手们说小兽未长成之前会待在其间。
听到这个消息,杨思辰有种想哭的冲动——终于赶上了,大航海时代。这个波澜壮阔,怒海争锋的时代,本是在二百年前由中国人开启的,现在也该由中国人将其推向**!
华夏子孙的眼光不应该只盯着华夏这一亩三分地,该是到放眼看世界的时候了。华夏子孙早就该走出去了,澳洲,非洲,美洲,或许还有欧洲,今后但凡太阳所照耀的土地,皆是华夏子孙所及脚步之地……
明亡之后无华夏,在二十多年后的那场动荡以及接踵而至文明大清洗之中,华夏文明或许能在另一片土地上保留住一些血脉传承……
幸好约翰牛还在北海同荷兰人掐架,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经暮态尽显,太阳王还未出生,俄国的那位彼得大帝的老娘还不知道在谁的肚子里……
杨老太爷见杨思辰惊喜交加,脸上神色变换不断,于是轻咳一声说道:“咳!小辰子,我看你脸上神色变换不断,这是怎么了?”
杨思辰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祖父,离明洲今后三十年之于咱杨家而言甚于江南之于大明,大明若无江南国力立即十去六七,咱杨家将三宝颜一带经营得再好也不过是一方诸侯,制霸南洋勉强可以,欲逐鹿天下则有其心而无其力。离明洲地广人稀,足以容纳数千万百姓,且四面环海,易守难攻,实乃风水宝地。”
杨老太爷点点头说道:“谋万年者方能谋一时,谋全局者方能谋一域。三宝颜那块地方在你看来实在太小了,不过暂时作为起家之地还是可以的。”
杨思辰很识趣,没有再接下去,而是说道:“祖父,咱去码头看看可好?孙儿听说船上带了两只异兽,好奇得很。”
杨老太爷点点头吩咐夏忠道:“夏忠,备车去码头吧。他们在海上晃荡了小半年,咱们应该去看看。顺便让你见见你那五爷爷展舒。”
…………
半个时辰后杨思辰随杨老太爷来去了码头,还没到码头上,杨思辰就看见了那两艘船高大的桅杆,有点发黑的帆已经收起来了,看上去除了脏一点之外并无破损之处。杨思辰见此才将悬着的心放下大半。
杨老太爷刚下马车,一个五十出头的精瘦老者便迎了上来,抱拳行礼之后说道:“老大,展舒幸不辱命,找到了小辰子所说的离明洲,并且沿着海岸向东航行了一千五百余里,见陆地依旧绵延不断方才上岸。之后乘马车一路向南走了大概五十里,方才见到人影。之后我们便停了下来,待了一个多月才返回。”
杨思辰问道:“听说你们带回了两只异兽,可是在那里捉到的?”
“正是。”展舒回答道,“小辰子你有所不知,在那地方待了一个多月我可没少跑,那地方鸟兽与咱华夏大不一样,这次捉回来的异兽不会行走,只会双腿跳跃。不过其肉甚是好吃,尤其是那一根长尾,放在火上烤熟之后那味道简直妙不可言……”说到这里,展舒眯起眼睛,露出了一脸陶醉的神情。
杨思辰心道:能不好吃吗?袋鼠尾巴在后世一根起码能卖到一百一十澳元一根,而且是有价无市的那种。根据后世的银价,大概是七两银子左右,这他妈的都能买四头猪了。
杨老太爷见状笑骂道:“你这厮忒不像话了。当初在海上数你最会吃,可是过了这么多年你居然还瘦得跟麻杆似的!真不知道你吃的那些东西长哪儿去了?这一路上可还顺畅?”
“还算顺利,在海上遇到了几股海匪,但是两条船一个加速,那些海匪压根就追不上咱们,更别说打劫了,回来时按照小辰子所言从爪哇经三宝颜进入东洋,虽然路途远了近千里,但是顺风顺水,反倒比走近海提前了两天,就是东洋上有时候风浪较大,一般的船不敢走,这两条船虽然不大,但是吃水颇深,在东洋上倒也不怕一般的风浪。”展舒一边走一边说道。
杨老太爷有些惊讶地问道:“我记得这船吃水就比同等大小的福船深一尺不到,没想到在海上会有如此大的差别,难不成这其间还有别的关窍?”
“祖父,福船船底犹如一弯新月,两头小而中间大,而且其船底中段截面上大下小,一旦浪头过去必然会使浮力大减,进而导致受力不稳,船自是晃得很厉害。(说白了就是飞剪式帆船船体的方形系数大于福船,稳定性姣好)”杨思辰解释道,“不过飞剪式帆船也有不足之处,由于船体细长,在风浪中左右摇摆可能比福船更厉害。”
“这个我倒没什么感觉,在内海和福船一样稳当,东洋风浪是比内海大一些,但是之前我很少走,所以也不好说。”展舒说道,“不过这船确实比西洋人的船快不少,在爪哇时红夷人的一条炮船试图跟踪咱的船,可不到四个时辰就被甩得没影了。”
“船上的人可都安好?”杨老太爷忽然问道。
“都还行,”展舒点点头说道,“毕竟都是老水手了,在海上晃荡几个月还要不了命。那几个小子倒是有口福了,在离明洲可没少弄野味吃。”
“五爷爷,不带背后说人坏话的!人家几个不就是捉了几只跳鹿烤来吃了没给您留嘛,您都念叨了一路了。”候禄忽然从旁边窜出来嬉笑着说道。
“你这穿天猴!三天不收拾你你就闹翻天了!”展舒眉头一竖怒道,“在离明洲你们几个小子险些将人家罗逸部头人的小女儿拐走,为此人家罗逸部和对峙了一天多。”
杨思辰心知候禄兄弟几人都是十七八岁的少年,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外加经常出海实见识也不错,再加上身材匀称面目俊朗,寻常少女很容易对其动心。于是小声劝展舒道:“五爷爷,您老别生气,那几只小泼猴不值得您大动肝火。”
展舒见杨思辰出声相劝,也不好再借题发挥,恶狠狠地瞪了候禄一眼,回头继续同杨老太爷说话去了。
………………………………
第一百四十一章 候禄的**
候禄被展舒瞪得打了个哆嗦,显然在船上没少被展舒收拾。杨思辰向杨老太爷告了声罪,便拉着候禄离开了杨老太爷身边。
杨思辰见杨老太爷等人走远了,便随手在候禄肩上拍了一下,一脸暗昧地说道:“你这穿天猴!胆子确实不小啊!人家罗逸部头人的小女儿你也敢诱拐!还不从实招来!!”
“少爷……那老不死的话您也信?”候禄故意翻了个白眼,不屑地说道,不过微微发红的脸色却出卖了他的想法。
“哟~”杨思辰故意拉长了声音,“脸红了哟!你敢拍着胸脯说你和那女子清清白白吗?”
“怎么不敢?”候禄兀自嘴硬道,“我和那奈可儿只见了四次,在一起的时间才不到两个时辰,怎么会行那苟且之事?”
“哟~奈可儿叫得好亲哟!”杨思辰往候禄身边靠了靠,揽住他的肩调侃道。
“少爷,别听穿天猴的,他在离明洲可没少和奈可儿腻在一起!”旁边的一个瘦弱的小子见机起哄道。
“死炭头!亏我在离明洲天天给你烤野味吃!这会儿你竟然出卖我!”候禄听罢一把甩开杨思辰的胳膊,气急败坏地指着那小子骂道。
那小子倒也不怕,笑嘻嘻地说道:“穿天猴,你别急着否认,当初刚到离明洲之时咱几个谁都听不懂罗逸部那稀奇古怪的鸟语。不到一个月,你竟然不但能听明白了,而且还能和人家叽里咕噜地吵架了。而我们几人依旧听得一头雾水,其间没猫腻鬼都不信!”
杨思辰听罢心道:人比人得死啊,想当年老子为了四级头悬梁锥刺股地拼了大半年才有惊无险地过了关,他妈的你候禄倒好,一个月就无师自通了鸟语!不整你一顿老子心里不舒服!于是推波助澜道:“这就怪了,本少爷听说若无旁人悉心传授,要想学会一种语言至少要半年功夫,天赋好的也要两个月的功夫,不知候禄你是如何做到的?”
候禄讪笑道:“少爷,我只是天赋特别好罢了。真的没什么……”
“真的?”杨思辰故意拉长声音问道。
“少爷,别听穿天猴胡说!”又一个小子插话道,“我曾经亲眼看到穿天猴和罗逸部头人的小女儿一前一后在地里疯跑!”
“少爷,当初五爷爷带着我们在原野上连着走了三天,方才见到一群人……”
“少爷,穿天猴一见罗逸部头人的小女儿就呆立不动……”
“少爷……”
……
一群小子仗着杨思辰撑腰,你一言我一句地将候禄“出卖”得干干净净。
杨思辰看着候禄的脸色由红转青再变白,心知他已经到了暴走的边缘,于是打圆场道:“好了好了,眼见到了正午时分,我请大伙去附近的望江楼吃一顿可好?”
“好!最好多点些素菜,在海上天天不是豆芽就是大葱的,早就吃厌了!”绰号死炭头的小子兴奋地说道。
杨思辰心知黑炭头说的是实话,在这个一无防腐剂二无电冰箱的时代,在海上要想保存些新鲜蔬菜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船上种菜虽然说可行,但是产量有限,完全无法满足需要。所以对于远航归来的水手而言,上岸之后痛痛快快地吃上一顿新鲜蔬菜无疑是一桩美事。于是笑着说道:“好!就依你们了!”
“哇喔!!”众小子一阵欢呼,拥着杨思辰就朝望江楼方向走去,就连候禄也欢呼着跟了过去,显然不想错过这样的机会。
望江楼建于嘉靖初年,占地两亩有余,是一座临江而建的三层阁楼,其一楼为大堂招待的多是些贩夫走卒,二楼三楼则为雅间,专门招待文人雅士以及夫人小姐,当然了,若是出得起银子,乞丐也可以进雅间。
杨思辰自然是不差钱的主儿,进了店拿出一只五两重的银元宝往小二手里一塞,很嚣张地说道:“二楼雅间,你们这儿有什么好菜尽给小爷我端上来!!”
那小二也是个见多识广的,见杨思辰一副纨绔公子派头便知道这种人惹不起,当即点头哈腰道:“公子这边走。小店立马准备上菜。不知公子几位喝些什么?”
“青田香!!再多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