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复兴梦-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仲霍看着那个白人离去的背影,心里直嘀咕,这洋鬼子找上门会有什么事情。

    马仲霍一边吩咐自家老婆关门,一边拆开信封,拿出电报纸,上面只有寥寥数语,让马仲霍呆立当场。

    “朝廷钦差即ri起宣慰新加坡、瑞天咸港、槟城,望兄预备,事关宿务。吴益亭。”;
………………………………

第三十六章 星洲

    ()  左秉隆接到美国领事馆的友情通报时候,这多少让他有些惊讶,聂缉椝居然要来新加坡宣慰华侨,于是心里不由地叹息一声,该来的麻烦终归还是来了。

    在朝廷发给各国外交文件中,只是提到聂缉椝宣慰宿务并参与各国会谈,行程并未涉及南洋其余各地。

    所以从公务角度,大清帝国驻新加坡领事官的左秉隆就没有前去宿务,其原因在于清廷驻新加坡领事职权范围仅为新加坡一地,甚至都无权处理左近的瑞天咸港和槟城的事务,但更深的原因则是左秉隆于ri前接到的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密信,其中提到严禁左秉隆参与宿务事务,避免外交冲突。

    但素来钦差就有便宜从事的权利,只要不擅生事端,在安抚宿务之后,再去南洋其它华人聚居地宣慰一二,也在情理之中。

    而且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都没有反对,而且在通报中都声明,将会在各自的城市里尽力配合聂缉椝,那么左秉隆自然也就开始着手召集华社领袖,积极地准备迎接事宜,因为从内心来说左秉隆是很希望与聂缉椝在南洋见上一面的。

    一艘千吨级的铁胁木壳战舰正展开近千平米的风帆,借助风力航行在南中国海上。第二次开始海上航行的聂缉椝又晕船了,这回的程度似乎超过上次,这一整天都几乎没吃下东西。

    但是让聂缉椝心里多少有些安慰的是,林瑞也是同样如此。

    尽管两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晕船反应,但客舱内气氛倒是显得非常融洽,聂缉椝不时地向林瑞打听着欧美的见闻,林瑞则搜肠刮肚地努力回忆历史书上看到19世纪西方的历史,不让自己露出马脚,而且尽量将话题转到自己熟悉的方面。

    有时候,林瑞则向聂缉椝讨教关于朝堂、各省督抚的一些轶事,努力让自己尽快熟悉这个时代,以及这个时代的清帝国,以便为今后计划做一些资料储备。

    两人交谈中彼此获益良多,聂缉椝知道了西方列强中也有强弱之分,也经常为各自的利益发生摩擦甚至冲突。

    而林瑞则了解到,目前以汉族官僚为首的地方实力派已经形成了隐隐与清廷抗衡的局面,而厘金成为地方督抚们的财政来源,厘金收入几乎已经占到正税地丁的一半,这让林瑞对未来又多了一份憧憬。

    看到钦差大人在林瑞力劝下,再次搭船出海宣慰南洋,吴敬荣心里是又喜又忧。

    这次跟随聂缉椝来到宿务,在港口停泊几ri里,因为钦差住在岸上,所以当地华商前来巴结天朝水师将领就在行事方面就便利了许多,对广甲号上的官弁又是捐钱又是捐物,让包括管带吴敬荣在内的广甲舰上下都着实欣喜了一把,每个人的腰包都鼓了起来。现在又要随钦差大人宣慰其它城市,那么按照此前状况估算,所有的水师官兵还要发几次小财。

    但唯一让吴敬荣忧心的是这次宣慰安排的时间太过紧促,从出发到返回宿务港,只至多二十ri。

    吴敬荣细细估算了一下,算上航行的时间,每个港口最多只能停留两ri,那么每到一个港口,所有人都必须忙着补水补煤,没有任何时间上岸游玩,更别说钻烟花柳巷,与那些风情迥异的南洋女子一亲芳泽了,这多少让吴敬荣有些遗憾。

    时近正午,林瑞正兴致勃勃地给聂缉椝讲解西方殖民历史,其间还夹杂着个人见解,聂缉椝听的津津有味

    就在刚刚说到美国du li战争的时候,吴敬荣满脸兴奋地进来,向聂缉椝禀报道:“启禀大人,我们已经进入马六甲海峡,快到新加坡了。”

    ………………………………………………………………………

    半个小时之后,广甲号的速度逐渐满了下来,此时林瑞已经可以看到港口码头上人如蚁cháo般涌动。

    等再靠近一些的时候,广甲号开始鸣放空炮,随后停泊在锚地上的英**舰开始回应施放礼炮,一共十五响,林瑞在心中默数着。

    新加坡的码头泊位很深,在吴敬荣亲自cāo舵下,广甲号直接靠上了码头,赢得了岸上的一片喝彩声。这让刚刚准备下舷梯的聂缉椝面上极为有光。

    聂缉椝抬着头,平视前方,在林瑞的虚扶下一步步走下军舰,就在靴子刚刚踏上陆地的时候,顿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海峡殖民地副总督罗伯特·范斯塔特爵士与左秉隆率着英国殖民地大小官员及新加坡的华社领袖迎了上来。

    在等待英国人的欢迎礼节完毕,左秉隆也上前行礼,等做完这些例行事宜,便立即亲热地上前抓住了聂缉椝的手,小声说道:“聂大人,欢迎来到星洲,黄公度在来往信件中常称大人是心若赤子,勇于担当,勤勉为公,今ri一见果真如此。”

    聂缉椝也用力挽起左秉隆的手,微笑着回道:“劼刚兄在世时,曾称赞你是同文馆通英文生之佼佼者,尤其熟悉英国情形,通晓西洋律例,如今一见,果真在新加坡如鱼得水一般。”

    原来,在出南洋之前,聂缉椝便留意到清廷在南洋地区唯一的领事官员便是左秉隆,左秉隆早年曾任驻英使馆三等翻译官,而自己的大舅子曾纪泽彼时正是驻英公使,而且正是曾纪泽向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推荐左秉隆为新加坡领事。

    所以论起这层关系,聂缉椝就已经对未曾谋面的左秉隆有所好感,而此时左秉隆又提起黄公度,聂缉椝则更为欣喜,因为他发现原来两人都是时任驻英国二等参赞黄遵宪的朋友,所以言语之间便立刻亲密了许多。

    左秉隆见聂缉椝提起刚刚过世的老上司曾纪泽,微微叹息道:“可惜天妒英才,才让劼刚兄驾鹤西去。”

    随即左秉隆又是话风一转,继续道;”聂大人看我如鱼得水,但不在其位哪得其味啊,新加坡领事馆是朝廷在南洋设立的唯一领馆,但大人可知除十年前设馆之时,朝廷曾划拨建馆经费,余下九年间户部无一两纹银拨付于我。”

    聂缉椝吃了一惊,略停住脚步问道:“那领馆如何维持运营?更何况还需同英人交涉各类侨务,迎来送往我国出洋公干的官员。”

    “那不是还是全赖南洋各地华人侨领捐赠!大人别小看这些南洋父老,他们在海外漂泊多年,深受洋人歧视压迫,只要我们能为他们争取一点点权益,那么别说承担一个领事馆运转耗费,就是十个,他们也是愿意的。”

    左秉隆感叹道,随即做出一个请的姿势,继续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还请大人先移步领事馆稍事休息,晚上华社领袖陈金钟及一班华商将在树林园设宴款待大人及随同人等。”

    ~~~~~~~~~~~~~~~~~~~~~~~~~~~

    夜晚的树林园内,去年刚在万国博览会会上展示的白炽灯被布置在周围,照耀着会场如白昼一般。

    有好事者大致数了数,有近三十盏至多,这让周围看热闹的人是咂舌不已。

    要知道,这种产自英国的原始的玻璃电灯,在利物浦的工厂生产,然后再装上船,经过十多天的航行,历经万里才来到新加坡,价格已经比在英国本土翻了几番,更不用说是华商购买使用,那些洋人卖任何东西给华人,价格都会比白人顾客高上一些。

    “这个玻璃灯可真漂亮,就跟小太阳似的。”一个短衣打扮的矮壮男子说道。

    “黄二,这玩意叫电灯,可是价值等重的银子,你就是干上一年苦力,都不一定买的起。”旁边一同来看热闹的华侨打趣道。

    “哼,听说吕宋宿务马上就是自治地了,据说那里华人还可以做什么议员,我再攒点钱买张船票过去那边,华人能说的上话的地方,咱的ri子就能好过一些,只要肯吃苦,还怕发不了财?到时候,一个电灯算什么,我也会买块大大的地,建座大房子,再娶个老婆,不是咱唐山的我还不要,再多生几个儿子,那ri子就…。”叫做黄二的男子突然想起了最近街巷里关于宿务的传闻,有些激动,就把自己这两ri在心中筹划的说了出来。

    “别做梦了,那洋人有好事,会让咱们华人参合进来,那什么议会就是个幌子,让华人继续为他们卖力罢了。”又有人反驳道。

    “好了,好了,别争了,钦差大人过来了…”有人提醒道,于是所有人都闭了嘴,争相望向园门的方向。

    左秉隆正在门口给聂缉椝一一介绍着本地著名的华商领袖。

    “这位是陈金钟…这位陈明岩…李清渊…黄金炎…陈恭锡…”,聂缉椝都按照林瑞之前的吩咐一一同这些商人寒暄。

    其中尤其最让聂缉椝等人在意是已是年过花甲的陈金钟,此人身着簇新的四品云雁朝服,头上是青金石的顶子,如果不是在南洋,聂缉椝差点就会把他当成是苏锡一带的哪个候补官了。

    聂缉椝在悄悄地问过左秉隆后才知道,这位新加坡的巨贾陈金钟不但走了京城某位大佬的门路,花巨资买了个候补道的衔头,而且还是暹罗国的侯爵,新加坡的市zhèng fu委员。

    果然钱能通神,无论身在何地都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聂缉椝心里赞叹道。

    聂缉椝对众人的逐个寒暄问候,很是让这帮华商很是受宠若惊,都在心里赞叹,天朝宣慰南洋的钦差若是都如眼前这位该多好,去年水师到港时,那些提督将领个个都是趾高气昂,正眼都未曾瞧过自己一眼。

    林瑞心里所想的可是不同聂缉椝,他身着白sè长衫,紧跟左秉隆、聂缉椝,逐一打量着这些华社领袖,心里盘算着,这些人的家产都有几何,大约能捐出几何,这两ri能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

    在一片喧闹声中,宴会正式开始,左秉隆首先起身,朗声道,“各位父老,各位商会领袖,聂大人为感谢各位盛情,yu致答谢词。”

    聂缉椝整理下官服,起身朗声道,“本官此次奉皇命巡视南洋,安抚侨民,实乃自然之理,数百年来,天朝人口滋生繁多,田地不足,故有往海外谋生者,各位身在南洋,时刻不忘宗国,且多次向朝廷捐献纳贡,在此,本官就借花献佛,先敬各位一杯。”

    说完,聂缉椝便将杯中水酒一饮而尽。周围华人华侨一片叫好。

    接着场间响起了欢快的西式音乐。林瑞四下一看,原来是是陈金钟等华商花重金请来的英国乐队。

    林瑞不禁腹诽,如此看来,这些华商们家境确实殷实,吴辉曾说道,宿务吴家同新加坡的陈家相比,不过九牛一毛,看来确是事实。

    接下来,便是宾主互敬,按照林瑞的意思,聂缉椝又在左秉隆的陪同下,去到每桌敬酒,于是气氛是愈加热闹起来。

    一直到宴席快结束时,华社领袖陈金钟以敬颂中国大皇帝万寿无疆,英国大君主维多利亚女王身体康健,又一次将气氛推向高cháo。

    在这人人兴奋不已,意犹未尽的时刻,林瑞突然起身大声宣布道:“聂大人将于宴饮后,邀请以下华社领袖,于领事馆设茶代酒,再述乡情……………。;
………………………………

第三十七章 恶客

    ()  林瑞在诵读名录的时候,被提及的华商无不面上有光,并且会得意洋洋的向周围做一圈揖,以示承让之意。待近三十人的名字说完,没有在邀请之列的无不灰心丧气,如丧考妣。

    林瑞见状,连忙补充说明道:“因领馆场地狭小,故刚才所邀请的父老只是第一批,接下来我将念第二、第三批名单,后续茶会于明天上午、下午分别举行,今ri在场之人均能参与。”

    说完之后,全场欢声雷动,要知道,在场南洋的华商大都是贫苦出身,在异邦打拼多年,历经艰难才挣下这么大的家业,无不希望有一天能够光宗耀祖,荣归故里。

    但清廷尚未撤销的禁海令中规定,贸易外洋者多系不安本分之人,凡外出应定期限,若逾期不回者,是甘心流移外洋,无可悯惜,之后不许再回内地。这就从法理上断了这些身家丰厚的商人们回乡之路,更谈不上能够在家乡兴土木、建宗祠、光耀门楣了。

    即使有忍不住思乡之情而归者,也往往会被当地父母官狠狠地敲上一笔,然后才灰溜溜返回南洋。

    这次钦差大臣亲自在领馆举办茶话会,如能受邀参加,那就等于是受到朝廷的认可,以后返回内地或探亲或经商都会方便很多,当然,中国人好面子的思想也在其中作祟。

    自然今晚受邀的第一批人中有陈金钟、陈明岩、李清渊等华商巨贾。

    在进入领事馆那不大的会议厅时,一身四品候补道穿戴的陈金钟自然走在所有宾客的第一位,在受邀的华商中显得极为耀眼,而陈金钟也是颇为得意。

    就在此时,后面的李清渊轻轻拉了下陈金钟的衣袖,忍不住偷偷问道:“陈生,这次钦差聂大人设茶话会,我等该有如何表示?”

    陈金钟有些不屑地微哼了一声,偏过脸,说道:“无非就是捐献一些银钱,你们看紧我就行,有什么好担心的。”

    李清渊一听,心中便有了谱,便缩回头去,亦步亦趋地跟着进入客厅,见陈金钟大摇大摆坐在中间过道左手第一张围椅上,便也毫不客气地坐下下首。

    左秉隆身为此间主人,自然不停地招呼着各位华商入座,吩咐佣人赶紧上茶。待所有宾客就座后,左秉隆轻轻拍了两下巴掌,一个小厮立即从侧门溜了出去。

    不多时,聂缉椝已是身着便服出现在厅门处,并笑盈盈地向厅内众人抱拳道:“诸位久等,下官来迟,多谢各位父老赏面。”

    众人随着声音望向门口,顿时眼前一亮,见到钦差大人只穿了一袭长衫,心中油然生出亲近之感。

    但唯一例外的是身着朝服的陈金钟,心里道,钦差大人都未着官服,显得极为平易近人,我此刻倒是官风凛凛,实在有些不妥,顿时觉得浑身上下如入针毡。

    聂缉椝行至主座,期间仍不忘与当面的每个宾客颌首示意,说来也怪,主人家穿着随意,谈吐亲切,整个会场气氛随即变得轻快起来。

    待到入座,与站立右手边的林瑞对视一眼,聂缉椝方开口说道:“今晚在场的都是自家人,都是华夏子民,无需拘礼,大家有什么话便可直言,确有商榷之事宜,我自当上奏朝廷,以解诸位父老之忧。”

    这一席话,说的在座华商们心里暖洋洋的,有如沐chun风之感,纷纷交头接耳,个个都言聂缉椝到底是“三代进士,两世翰林”,颇有望族之风。

    陈明岩之前在树林园也算是半个主家,在各桌之间周旋,已是喝了不少的酒,刚才一路行来,满是兴奋之意,这时又听聂缉椝这么一说,顿时有些按捺不住,便接着酒劲说道:“聂大人,小民不知道有些话当讲不当讲。”

    见聂缉椝点头示意,陈明岩又便继续道,“南洋华人历经数百年繁衍生息,现大都居于槟榔屿、马六甲、大小吕宋等地,人口不下百万,然朝廷却只与十年前在此地设立领馆,左大人得以上任,但领馆管辖范围只得新加坡一地,其余如数百里外的瑞天咸港、槟城的侨务都无法关注,更不用提庇护巴达维亚、西贡等地。不知聂大人有何见地?”

    陈明岩说完便拱手坐下,旁人听了都觉得今天陈明岩果真大胆,纷纷侧目而视,但看到他已是面sè酡红;醉态可掬,众人便恍然大悟,又纷纷调转视线,就看钦差大人如何应对了。

    聂缉椝其时早有准备,在与左秉隆的商谈中,早已知道,朝廷已有升格新加坡领事的意图,只是总领事人选暂时未定。

    所以聂缉椝便胸有成竹地说:“朝廷已经有意在新加坡一地设立总领事馆,管辖周边侨务,至于吕宋、巴达维亚、西贡等地,还需要同各国一一磋商才能确定,不过…”

    聂缉椝见自己提到会设立总领事馆,大家都竖起耳朵,席间气氛愈加活跃,便话风一转道,“提到设立领馆,庇护华侨,那么各位对近ri宿务事件可有耳闻?”

    听到宿务,刚刚还嗡嗡的会场顿时安静下来,其实在座的每个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谁都知道聂缉椝是奉命下南洋参与各国在宿务的会谈,但为什么却突然巡视南洋其余各地,并不太知晓内情。

    有消息灵通者猜测是因为钦差大人在宿务问题上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因而愤然离开宿务,以示抗议,又或者是怕继续留在宿务折了面子,所以没有一人敢于在钦差面前提到宿务二字,但猜测总归是猜测,此刻聂缉椝自己提到宿务,自然个个都屏气静声,心道,关键的话终于来了。厅内沉默良久,但始终没人敢第一个答话。

    林瑞见场内突然静了下来,心道,果然个个都是老狐狸,便偷偷从后面用手指碰了碰聂缉椝。

    聂缉椝随即会意,便轻咳一声道:“诸位虽居南洋要冲之地,来往船只、商贾众多,消息也极为灵通,但与宿务毕竟相隔千里汪洋,加之宿务事件发生时ri尚短,其中过程又极为复杂曲折,所以各位可能知晓不多,故不敢言,无妨,本官今ri就请出一人为各位讲讲宿务究竟发生何事?”

    话音刚落,便侧身将林瑞轻推至众人面前,郑重介绍道:“此子姓林,名瑞,各位可有耳闻?”

    这是林瑞第一次正式地被介绍,自然束腰挺胸,昂首缓缓扫视会场,不知觉地散发出一种严正肃杀的味道,让一班商人感觉室内温度都降了几分,生出惴惴不安之感。

    一直做鸵鸟状的陈金钟不由地暗暗说道:传闻中,率数百华人击退土著暴民,俘获西人总督,阻西班牙人于滩头的林瑞竟然如此年轻,果真应了那句英雄出少年啊。

    或许也是传闻中将林瑞形容的太多离谱,众人一见不过是一身形硕长、外表俊朗、气宇不凡的青年,倒也符合心中所想。

    于是当下便有一人站起说道:“真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林少侠率众抗争西人暴虐,实在是令我等敬佩。”这人一时不知道如何称呼林瑞,便随口将说书人口中常用称呼按在了林瑞身上。

    聂缉椝听了有些发笑,但随即忍住说道:“林瑞实是我湘军宿将罗山公外孙,名门之后,只是早年同诸位一样,因故流落外洋,但老天眷顾,终于让他在宿务崭露头角,终显其名,现本官特简拔巡检,随我左右。”

    等待良久的陈金钟为减轻自己的尴尬,见这时是个讨好钦差的机会,便沙哑着声音道:“恭喜聂大人,新得一少年俊彦,此乃国家之福。老朽想问林司官当前形势究竟如何?传闻中有说英吉利人yu占领之,又有说美利坚人想独据,我等想林司官详加说明。”

    陈金钟这四品候补道到底不是白捐的,七品及七品以下无实缺者确实统称为司官,这一点到是比前面那位乱用称呼的人好上很多。

    林瑞略略清理下思路,缓缓说道:“多谢各位父老谬赞,林某自美利坚回国,遇风暴,误至宿务,正遇上西班牙人挑动土著士兵屠杀华人,一时激愤,便率众反抗,杀退土著,俘获敌酋,设埋伏于广场,大败西班牙陆军,又借力西洋各国商会,说动英、法、美等国介入,西班牙人方才退让,现经各国商定,宿务将脱离西班牙人管辖而自治。”

    说到这里,众人听的已是心旌激荡,自然知道尽管林瑞不过寥寥数语,但其中艰难险恶,非亲身经历,是极难理解的。

    当下就有人问道:“那么自治之后,华人地位又是如何呢?”这句话才是真真问到了所有华商的内心深处,南洋华人的低下地位始终是众人心中无法愈合的伤痛,无人不希望宿务的华人能够获得与西方人平等地位,给南洋华人一个希望,一个努力的方向。

    林瑞大声回答道:“这个问题提的好,在英国人的主持下,宿务将成立市议会,议员名额我们华人也是有份。”

    此刻,林瑞故意停住话头,看看大家有什么反应,果然在场所有人已经开始sāo动了。

    这可是破天荒的头一回,在新加坡,70%的华人中,不过只有陈金钟一个获得市zhèng fu委员的名号,而且仅仅是称号,没有任何实权,但是如果宿务的市议会中出现几个或者一批华人的面孔,那么对所有南洋的华人而言,是多么一件荣耀的事情,从此,白人将不敢再用鄙夷的眼光看待华人,华人将从此在南洋能够自豪地挺起胸膛说:宿务有咱中国人的一份。

    就在群情激奋的时候,林瑞又开口说道:“但是,占宿务九成九人口的我们,大约只能获得两成的席位。”

    席间顿时一片哗然。

    一个年轻的华侨站了起来,问道:“在下陈若锦,敢问为何只能拿到两成?”

    林瑞便将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