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复兴梦-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陶模一番言论,着实让林瑞心中有些不快,但仔细想想,一则陶模是文人出身,无行伍经验,只从人数上判定优劣,也属正常,再则,自己的瑞字营只有过两次小规模交火的经历,没经历过大阵仗,在外人来看,远远算不上是一支强军…

    所以林瑞也不强辩,只是略略说道:“朝廷军费窘迫,事前无一分饷银拨付,加之南洋新军草创,规模甚小,所以前来援疆人数确实不多…

    …但我部上下均为二十岁左右之青年人,血气方刚,纪律严明,应算得上是jing锐之师,其次,瑞字营所用均为五子快枪,远较俄人武器先进,所以应该可以一战,如今毕竟是火器的天下么…”

    陶模自知有些失语,老脸一红,但随即便转移话题道:“信之可知,为何俄人劫掠记功碑后,却不夺取帕米尔?”

    林瑞略知一二,便疑惑地问道:“难道是因为英国人?”

    陶模赞许道:“信之果真做过功课,这是原因之一,英国人占据印度斯坦,俄人占据中亚,而帕米尔地处中间,更有高屋建瓴之势,所以无论谁占据此地,必然对另一方有地利之便…”

    “…我也曾研究过西洋列强,这俄国必然不是英国的对手,所以他们在帕米尔的伊西洱库尔淖尔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不过是想吸引我们的兵力齐聚喀什噶尔,他们好占据这里不还…”

    陶模突然起身走到侧墙边,指着上面挂着的一副xin jiāng全境图,食指点着“巴尔鲁克山”的位置说道。

    林瑞猛的一惊,因为巴尔鲁克山正处于塔城与伊犁之间,距迪化不过七百余里,如此要害之地怎么会在俄国人手里?

    见林瑞一脸惊诧,陶模也表情严肃地说道:“光绪十年,朝廷与俄国签了《中俄会订塔城哈萨克归附条约》中有‘自光绪九年九月初三ri起,将巴尔鲁克山、额敏河以南之地,暂行借给俄国所属之哈萨克居住十年,所借地方皆由俄国官员承管防守’的条文…

    “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额尔庆额今年初,便与俄人商议,想领人在巴尔鲁克山勘察一番,为ri后接管做好准备,但遭到俄人塔什干总督的拒绝,并且似乎透露出不想归还之意,所以,这一次他们在南边闹出事情,大概就是准备长期占据巴尔鲁克山…”

    林瑞微眯双眼,看着巴尔鲁克山的位置,说道:“这么近,南边是伊犁,上面是塔城,说不得要打上一仗,要不我先把这个地方拿回来?”

    陶模脸sè大变,赶紧摇手道:“这可不行,既然签了条约,后年才归还,要是你现在用兵,不但师出无名,而且朝廷必然会怪罪,安个擅开边衅的罪名,那就……”

    “俄国人敢在南边挖走高宗记功碑,我们就不能在北边做做动作?他玩声东击西,我们就不能来个避实就虚?再说,万一是俄国人先开枪呢?”林瑞淡淡地说道,没有丝毫惧意。
………………………………

第一百一十七章 马匪

    ()  靖北,从你的营头里挑六七十人,让老湘营的人带着,去廖国雄的辎重营那里去挑马,换衣服,换枪…”中军大帐内,林瑞对一营长刘靖北命令道。

    “遵令!”经过德式训练的刘靖北自然下意识地服从。但随即便换上平时那副嬉皮笑脸的模样,凑到林瑞跟前,问道:“我说,信之大哥,这是要做什么?您就明说了。”

    林瑞有些哭笑不得地看着刘靖北,这小子能吃苦,也能带兵,可是那公子哥儿的痞气就是改不了,于是便正sè道:“挑人得挑些机灵些的,你们去辎重营以后,便往南三里,单du li营,有特殊军务。”

    刘靖北一听便高兴地一跳三丈,高高兴兴出帐门而去。

    林瑞看着刘靖北的背影,想着为了这次计划,自己挑的人究竟对不对。但就几个入疆的部将来说,除刘靖北外,其余均是南洋班底,对西北情形完全不熟,确实无法担当。看来只得如此了,林瑞轻轻叹了口气。

    ……………

    “什么?廖国雄,你就给我手下这些装备?”刘靖北一见到那些从迪化城内淘来的老湘营的旧火枪,就立即火冒三丈,“这不行,看看这些破枪,都是单打一的,这还不算,你瞧,这支枪的准星都锈蚀了,还怎么瞄准?还有这把破刀,这都是哪儿弄来的…”

    周围正换衣服的兵士们,也一直在嘟囔着:“好好军服让换下,穿这些牧民的破衣衫干什么,一股腥膻味…”

    廖国雄也不生气,他知道,只要是真正的军人,便天生地钟爱新式武器,以新换旧自然可以,但要是把新家伙再从他手中换下,那就是万万不能的了。

    “刘营长,您瞧,虽然这枪是换差些的,但这马可是上好的伊犁马…这总比从内地带来的那些劣马强多了。”廖国雄陪着笑脸,指着不远处的一群正低头吃草的马匹,说道。

    刘靖北抬眼一瞧,眼睛一亮,说道:“哎,还真是,这可是上等的伊犁马,当年父亲大人从xin jiāng回乡时,可是带了不少,可惜水土不服,不久都病死了,真是可惜。”

    说着说着,刘靖北朝马群走去,然后一把揪住最近的马儿的鬃毛,轻轻抚摸着光滑如缎皮毛,手掌滑过颈部直至马背,显得极为温柔。这匹棕红sè的马只有三岁多,大概也是驯服了的,见有人亲昵地抚摸着自己,便也主动凑了过来,马鼻打着响儿,直直地拱到刘靖北怀里,不断地晃着脑袋。

    “这些都是军马场送来的,而且必然是惠远城出产的。”刘靖北笃定地说道。

    廖国雄翘起大拇指,赞道:“到底是将门虎子,对军马也有如此研究,这是巡抚大人早前就为我们准备的,到了xin jiāng,自然应该换成xin jiāng的马,这样才能先得地利…”

    “那是自然,你看这马,大眼明眸,头颈高昂,四肢强健,更难得是善走山路,而且在冬天,还能刨雪觅食…”刘靖北欣然接受了廖国雄的赞扬,心情也好了许多。

    傍晚时分,刘靖北率七十二名部下,一人双马,奔驰至大营以南三里扎营…夜里,林瑞与陶模亲至刘靖北营帐,三人密语良久…

    第二天清晨,在大营附近巡视的兵士们吃惊地发现,刘靖北等人已是消失无踪,只留下淡淡扎营的痕迹…

    当天正午,南洋新军第一团全体便接到出发的命令,随后除辎重队留少数人留守外,全军出动,在绕迪化城一圈后,便向着西南方向而去。

    南洋新军去增援喀什了,这消息如同西伯利亚刮来的寒风一般,顿时传遍了全城。

    ~~~~~~~~~~~~~~~~~~~~~~~

    九月初的xin jiāng,夜里已是非常寒冷,巴尔鲁克山麓下,塔斯尔海边,一个哈萨克人部落正宿营于此。他们都是从北方阿拉湖畔穿过数条峡谷,迁移过来的,这里有高大绵延的巴尔鲁克山的遮挡,是良好的冬季牧场,这些俄国塔什干总督治下的牧民们,早就习惯了来此过冬…

    营地里的篝火早已熄灭,忙碌一天的人们早已睡下,第二天还有头人的皮鞭,和干不完的活在等着…突然,趴在帐篷门口的猎狗叫了起了,随即整个营地便醒了过来,有几个帐篷里亮起了火光…

    有人低低嘟囔着:“难道白天见到的狼群又来了?真是一群杀不完的畜生。”

    当人们裹着皮袍,睡眼惺忪地手持刀棍走出帐篷时,却发现来的并不是四条腿的狼,而去一群装备着火枪和马刀的匪徒。

    “给我把他们围起来,除了女人和小孩,统统给我绑了,敢反抗的都杀了。”一名身材高大的黑衣男子抽出锈迹斑斑的弯刀,恶狠狠地对手下一众人说道。

    随着命令下达,一群身穿各式杂sè衣服的匪徒们点燃了火把,催促着胯下的坐骑,将营地里的牧民们驱赶到湖边的空地上,随后便挥舞着马刀,用不太熟练的哈萨克语,大声呵斥着,要将男人和女人们分开。

    早就丢掉武器的牧民们畏畏缩缩地挤在一起,迟迟不愿分开,求助的眼神汇聚到一个身穿绸缎,披着黑熊皮大衣的男子身上。有人小声说:“头人,该您出面了。”

    头人壮了壮胆子,走出人群,大声地对着马上匪徒道:“我是塔什干总督亲自任命的治民官,你们是哪里的马队?竟敢公然抢掠,不怕哥萨克的骑兵和他们手里的马刀么?”

    牛良晨搓了搓入疆后变得有些干裂的脸,将帽檐压了压,策马来到这个哈萨克头人旁边,接着火把的光亮,仔细端详了一下,然后沙哑着声音问道:“你好像不是哈萨克人?”

    高鼻深目的头人一愣,然后便说道:“我的父亲是尊贵的哥萨克,当然不会与黄皮肤的贱民一个摸样了。”

    牛良晨哈哈一笑,抽出弯刀直接劈向眼前的这个杂种,“咔嚓”一声,身首分离,一腔热血泛着热气,自脖颈处喷涌而出,如同冬ri的暖泉一般。

    牧民们见到如此惊恐的一幕,不由地集体向湖边又移动了几步。

    “还有没有老毛子的种?”牛良晨yin测测地问道。

    不过数息之后,人群又自动向后退去,有几个长相迥异的男子被排挤出来。很明显,这些混血者与那个头人一样,在牧民中的口碑并不好。

    在牛良晨示意下,几名骑士挥舞着弯刀径直冲了过去,几个男子举起手臂似乎想反抗,但随即便被砍翻,在地上哀嚎着打滚,但随即便被几匹围上来的战马来回踩了几脚,便很快断了气。

    天蒙蒙亮的时候,塔斯尔海边火光熊熊,帐篷、大车以及所有带不走的物品都在火焰中燃烧。

    男人们被捆绑在一起,无法动弹,女人们则无助地看着火光哭泣。刘靖北瞳孔一缩,命令道:“走!去下一个地点。”

    随着一声令下,七八十骑打着唿哨,自湖边蜂拥而过,每人的旁边还系着一匹或数匹骏马,这些马的马背上大都驮着金银、毛皮等贵重器物,看上去收获颇丰。

    离开湖畔,数百匹骏马奔策如电,马蹄击打着大地,声震隆隆……直至翻过几座山梁,队伍的速度才慢慢缓了下来。

    刘靖北大声地问众人:“弟兄们,怎么样?干这种事爽不爽?”

    “爽!杀高鼻子的洋人就是痛快,不过就是太少了,百多人里就那么几个,不够弟兄们分的!”牛良晨爽朗地回应道。

    “今后有你们打的,不过这回我们的任务就是sāo扰,把巴尔鲁克山附近的牧民全部抢光,把高鼻子、深眼窝的杂种们杀光,然后等俄国人追来。”刘靖北得意洋洋地说道。

    “不和他们打一仗?”有人问道。

    “当然要打,不过不是现在,到了真打的时候,你们一个个别怂了。”刘靖北一脸肃然。

    ………………………………………………

    整个九月,一支神秘的马队在巴尔鲁克山南地区横冲直撞,烧杀抢掠,所到之处马匹被掠走,牛羊被驱散,帐篷高车被焚毁,特别是俄国人派驻各个部落的治民官全被杀死,甚至包括那些有混血特征的人也没有逃过此劫…

    巴尔鲁克山所有的牧场都陷入恐慌之中,流言在四处散播,有一股匪徒在黑夜里出没,他们骑着伊犁马,挎着弯刀,背着火枪,洗劫所有碰到的部落,专杀那些高鼻深目的人…

    “那些该死的,不知道哪里来的马匪,让整个地区乱成一团,现在已经有数千牧民涌来哈拉不拉,寻求我们的帮助,可是冬天快到了,让我去哪里弄那么多的牛羊、帐篷来救济那些人?……。

    ………那些派驻在各个部落里的治安官都偷偷地溜了回来,这样下去,我们便无法实施有效地管辖。”俄罗斯帝国驻巴尔鲁克山地区民政官,弗拉基米尔维奇。别列科夫男爵恼怒地大声说道。

    随后便开始痛斥亚瑟・斯莫上校:“你们这帮哥萨克骑兵平时倒是威风凛凛,见到我时,都懒得下马行礼,只知道整天去勾引那些牧民女儿…到了需要的时候,你们在哪里?难道你们要在鞑靼女人的肚皮上厮混一辈子?”

    哥萨克人固有的好战勇猛的特xing一下被激发了出来,亚瑟・斯莫上校涨红了脸,大声说道:“我以我名誉保证,十ri内一定会将那群匪徒抓来,绞死在哈拉不拉的广场上。”

    十多分钟后,驻扎在哈拉不拉的数百哥萨克骑兵全部出动,他们每行八人八骑,头戴圆筒卷毛高帽,身披黑sè大氅,背上斜挎步枪,腰间悬挂马刀,冲出镇外,激起无数飞扬的尘土,向着南方而去……
………………………………

第一百一十八章 埋伏

    ()  在离迪化百里之后,林瑞便领着人马转向西北,经过艾比湖畔,来到巴尔鲁克山南麓,找了一个僻静的山谷驻扎了下来。

    而每天凌晨和傍晚,张振勋都要领着数百骑兵每ri沿着中俄划定的管辖界线,穿行于山谷、草场与河流,巡视哈萨克、蒙古族等大小游牧部落。

    但这巡视却只是张振勋的附属任务,每天傍晚,张振勋的队伍行至一处僻静山谷时,都会有数十骑离群而去,呼啸着越过边界…每天凌晨,还是在那个山谷,张振勋都在等候着他们的归来,同时归来的还有大群的骏马以及牛羊。

    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了十余ri,刘靖北骑兵队的活动越来越接近哈拉不拉,终于在一天凌晨,被哥萨克骑兵盯上了。

    “快,追上去,别让他们跑了……”这支八人组成的搜索小队,潜伏在一个部落附近已经整整三天三夜,终于等来了传说中的马匪。

    两名哥萨克骑兵立即调转马头,回去报信,余下六人则对刘靖北等人紧追不舍。

    负责断后的牛良晨跑了一阵,觉得有些不对,便放缓马速,朝后瞄了瞄,这才发现后面只有几个隐隐约约的身影,于是便打了个唿哨,随即前面的刘靖北也慢了下来,所有人都拨转马头,看着后面。

    “一。。。二。。。三。。。六个,他娘的,就六个人,还跑个鸟,直接灭了他们。”牛良晨有些憋气,七八十号人,居然被六个俄国骑兵追了好几里地,要是传回大营去,实在有些丢人。

    刘靖北yin沉着脸,骑着马缓缓行至最前面,说实话,在俄国人的地界内扮了这么多天的马匪,除了少数敢于反抗的头人以外,其余的牧民在火枪和弯刀震慑下,就像是待宰的羔羊一般

    。。。这样的烧杀掳掠一两天还有些新鲜感,但随着端掉的部落越多,这事情就变得越乏味。。。

    更令刘靖北有些隐隐不安的是,自己的队伍里有少数兵士,似乎已经被连续的烧杀抢掠激起了内心的暴戾,在昨晚的行动中,骑兵队不但杀了几个头人和他的爪牙,也砍翻了几个动作迟缓的牧民,甚至有几个小子还想将一个俊俏的牧羊女拖入帐篷里就地正法。。。

    在刘靖北及时阻止之后,那几个部下自然是不敢违背的,但他们眼神里泛着幽光,就像是被抢走到嘴食物的饿狼一般,让人不寒而栗。

    幸好,今晚鱼儿上钩了,但怎么就来了这么几个?刘靖北有些疑惑。

    见“马匪”停止了逃跑,反而调头缓缓迎了上来,两翼隐隐突出,做出包围的架势,对面的哥萨克骑兵也停下脚步,再英勇的哥萨克也明白,遭遇战中,以一当十是极不明智的行为,他们的任务只是盯着马匪,同时留下记号,引导大部队前来。

    凌晨的微光中,六个人与数十人便这么矗立在山谷的缓坡上,沉默而古怪地对峙着…

    刘靖北内心斟酌了一下,便对牛良晨道:“上去二十个,试试分量…”

    话音刚落,牛良晨做了一个手势,便带了十九名骑兵拔出弯刀,默不作声地冲了上去,六名哥萨克骑兵也拔出马刀迎了上来。

    双方的马速都是极快,瞬间接近又瞬间分开,只听到马刀撞击的声音,以及有人被利刃重创的闷哼声,期间还杂有重物坠地的声音。

    敌我双方的骑兵们勒住坐骑,缓缓转身,准备着下一次的冲击,这时刘靖北才发现,自己的二十名手下却只剩下十六名,而对方只倒下一人。

    第一回合,一比四!

    新兵,只有上了战场,见过血,才能成长为老兵…初生的瑞字营到底不是征战多年的哥萨克的对手。

    见这几个俄国骑兵死战不退,刘靖北似乎知道了对方的用意,便低声命令身边的传令兵,随即,便有两个骑兵立即调转马头向南疾驰而去…

    牛良晨忍着肩上的剧痛,感受着背上温热湿润的感觉,低低地嘱咐着周围的兄弟,“他们的马高,人也高,我们吃亏就在上面,待会儿再冲的时候,要突然弯下腰,砍他们的马…“杀!”牛良晨突然大喝一声,第一个举起弯刀,策马冲了上去…

    又是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双方再次狠狠地撞在一起,一阵刀剑相交之后,双方又彼此分开。此刻,已是摇摇晃晃的牛良晨身后,还有十二骑,而马上的哥萨克人却还剩了两个,而地上也正有两个黑影摇摇晃晃地起身。

    第二回合,三比三!

    刘靖北见时机也差不多了,便命令道:“左右两翼,包抄过去。”

    剩下的两名哥萨克骑兵见马匪大队出动,便立刻拨转马头,丢下地上站立的两个同伴,迅速离去…

    在已方大队靠近之前,已经浑身是血的牛良晨咬着牙,带着剩下的十二骑围着两个坠马的哥萨克骑兵便是一顿乱砍,终于这场小小的战事结束了

    刘靖北立即命令道:“把兄弟们都带上,不管是死的还是活的…”

    于是三名已经失去生命的遗体,以及四名受了伤的骑兵都随着刘靖北的马队迅速向南而去。

    ………………………………………………………

    “死了四个,却只砍掉他们七人?”亚瑟・斯莫上校恶狠狠地看着刚刚在路上遇到的老兵。

    “是的,他们很狡猾…他们骑的是本地马,没有我们的顿河马高大,所以马上拼杀,肯定不如我们,谁知道他们在第二回合中居然先砍我们的马脖子…”哥萨克老兵恨恨地说道。“否则,那二十个人一个都活不成。”

    “好了,别说了,你赶紧在前面带路,我们得赶紧追上去,否则又会让他们跑了。”亚瑟・斯莫命令道。

    他的哥萨克骑兵已经在整个地区搜索了多ri,却一直没有发现狡猾的马匪,似乎在白天的时间内,那些无恶不作的马匪们便消失了,而夜晚却又突然出现在某一处牧场,没有半点规律可言。

    那些派出搜索的骑兵小队,也曾经按照马匪留下的蹄印跟踪过,但蹄印总是消失在某一条河流或者小溪边,而对岸的草地上却没有半点踪迹。很明显,这些马匪是非常老到的,他们肯定是沿着溪流去了上游或者下游…令人无法继续追踪

    于是亚瑟・斯莫便用了最笨的方法――守株待兔。

    只要抓住对方的尾巴,死几个人还是值得的,于是在亚瑟・斯莫的命令下,数百名哥萨克骑兵沿着刘靖北撤退痕迹,迅速前行,无数的马蹄踩踏在大地上,如闷雷般震动…

    …………………………………………

    张振勋领着部下,一如既往地等在山口,经过数月的练习,和大多数瑞字营官兵一样,张振勋马术也娴熟了许多,虽然不能同那些马背上的蒙古人相比,但至少可以用双腿夹着马肚子打盹了。

    突然,闭眼假寐的张振勋听见远处马蹄阵阵,便立即睁眼,只见草坡上,两个骑兵策马狂奔,自北向南而来,背后拖起一串烟尘,“来了……来了……老毛子…上钩了”

    张振勋一个机灵,随即命令身边的士兵,“速速通报大人,就说俄国人来了,准备包饺子。”

    “遵令!”数名骑兵立即离队。

    果然,没过一袋烟的功夫,刘靖北的马队便也出现在了视线内。

    见到接应的部队,满身尘土的刘靖北立即下马,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对张振勋道:“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

    张振勋大笑着,拍拍刘靖北的肩膀,赞许道:“你这马匪当的真不赖,不但弄了几百匹马,上千头牛羊,这下还把俄国人的马队引来了…真是了不起,不过你得演完全套,让老毛子彻底上钩才行。”

    于是刘靖北一行人都下了马,将手中弯刀、火枪扔的到处都是,然后三三两两席地而坐,做出了一付休憩的架势。受伤的牛良晨等人则自有人接应回了大营
………………………………

第一百一十九章 激战

    ()  大队的哥萨克骑兵跟着斥候,经过刚刚发生小规模冲突的地点,未作半点停留,因为刘靖北等人逃跑的痕迹太过明显,每隔一段距离便有旧式火枪、弯刀、皮帽等物件丢在地上,让在前面搜索的斥候极为轻松。。。

    但经过半小时的行军,数百名哥萨克骑兵却在一处山坡处停了下来。亚瑟·斯莫上校有些恼怒,便下马,走到队伍的最前面,对着那个领路的老兵说道:“怎么停了下来?难道又跟丢了?”

    老兵用手中马鞭指指从坡底至坡顶的大量马蹄留下的痕迹,道:“他们翻过这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