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夺隋-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从那场大战后,将军就昏迷不醒,已经三天了,急坏了大伙!若你再不醒来,我……我都不知该如何了……”安蓝公主微低着头,两只淡蓝眼睛红红的,眼帘下还挂着两**大的黑眼圈。

    “自从将军昏迷后,公主从未离开过你身边半步,衣不解带地照顾你,还让小婢每过一刻钟便将这碗粥端出去热热,好让将军醒来第一时间就能吃上热粥。为了照顾将军,公主整整瘦了一圈……”

    一道清脆如铜铃的声音响起,李玄这才注意到安蓝公主身边还站着一个模样娇俏的亲兵,正是安蓝公主的贴身侍女云萝。

    “云萝,休得胡说!”安蓝公主面色一板,低声喝斥。

    “我哪有胡说?”云萝撅了撅小嘴,想要反驳,被安蓝公主凤目一瞪,登时就闭了嘴。

    “谢谢!”李玄朝着安蓝公主微微一笑。

    虽然只是最简单的两个字,但从李玄嘴里说出来,分量却重愈千钧,让安蓝公主觉得她这几日来所做的一切都值了。

    在安蓝公主和云萝的帮忙下,李玄很快就穿好了衣甲,从榻上起来。

    “你扶公主下去好好睡上一觉,我还要去找几位将军商量一下接下来的事情!”李玄往外走了几步,突然想起了什么,转过身来朝着云萝吩咐道。

    云萝撅着嘴,哼道:“现在整座山上,只有将军一人有单独的营帐,我们这些当兵的都是和别人挤在一块,哪有地方睡觉?”

    “这样啊!”李玄摸着头尴尬一笑,想了想,突然大步走到安蓝公主面前,在二女错愕的目光中将安蓝公主拦腰抱起,放到了自己的榻上,顺手替她盖好被子。

    安蓝公主面色一红,便要挣扎着从榻上起来。

    “莫非嫌我的卧榻臭?”李玄面色一沉,问道。

    安蓝公主摇了摇头。

    “那就什么也别想,在这安心地睡上一觉!”李玄笑了笑,替她掖紧被角,不待她回答,便大步离去。

    李玄刚走,云萝便拍着手欢叫起来:“恭喜公主,成功俘获将军的心,即将成为将军夫人!”

    “小蹄子乱说什么,再敢胡说看我不撕烂你的嘴!”安蓝公主娇颊布满了红晕,挥舞着小拳头,恶狠狠地威胁道。

    “咯咯咯……”营帐里响起了二女欢快的嬉笑打闹声。

    白茫茫的天地之间,李玄对着辽河方向跪了下去,眼眶中泪花涌现,任凭片片雪花洋洋洒洒地飘落在自己身上,他的思绪飞到了三日之前。

    那一战,他率领着冠军营的兄弟从千军万马中杀出了一条血路,最终成功杀出了重围,并且占据了一个险峻的山头扎下了营。

    高句丽人被冠军营杀怕了,不敢逼得太紧,同样在山下扎了一座营地,决定困住这支魔鬼一样的军队,围个十天半月,待他们粮草告罄,饿得四肢发软,再不费吹灰之力拿下这群魔鬼。

    如今,辽河上的浮桥已被烧毁,虽然现在是初冬,但辽河要结出厚冰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所以,高句丽人完全不担心这支兵马会有什么生路。

    没了任何担忧后,高句丽主将渊世荣自信满满地率着五万大军回了辽东城,留在山下冰天雪地中驻守的是泉木贵率领的三万大军。

    那一战,李玄和他的冠军营将士浴血奋战,一共斩杀了将近两万高句丽人,使得高句丽人的部队一下子由十万锐减到了八万。

    那一战,冠军营三千多位兄弟战死了九百八十一名,可谓冠军营成立以来经历过最为惨烈的一战,也是伤亡最为惨重的一战!

    当闻之这个噩耗,李玄怒火攻心,一头从千里一盏灯上栽落在地,昏死了过去。

    这九百八十一位将士都是铁骨铮铮的好汉,几个月以来他们立下了无数的功劳,李玄还没来得及为他们请功,却皆葬送在这里。

    是他对不起这些战士!

    李玄虎目含泪,眺望着辽河方向,一拳拳用力捶打着地面,面目一片悲凉。

    “九百八十一名优秀的将士,整整九百八十一名!他们本能回到家中,与妻儿团聚,与家人团聚,却因为那把火全部毁了!”李玄胸中怒火无处发泄,一拳轰出,身前一棵碗口粗的榆树当场断裂,横飞而出,坠入那深不见底的山脚。

    刚好有一队高句丽士兵在山下巡逻,正在互相吹嘘他们在战场上是多么的英勇,当头便被这天外飞木砸了个正着,惨死当场者无数。

    “那些兄弟的仇我们一定会报,罪魁祸首是高句丽人,将军不必自责!”苏烈的声音从李玄背后响起。

    “没错,高句丽人全都该死,这个仇我们一定要报!”张天宝悲恸地怒吼。

    “既然上天让我们留在了这辽东大地,定是让我们杀光这些高句丽人。但我们不仅要杀光高句丽人,我们还要成为这片土地的主宰!”宇文成星眸亮起,寒声道。

    李玄回头望去,不知何时,苏烈、宇文成、张天宝、杨炎、李青云等一众将领都悉数站在了自己的背后,他们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十分沉重。

    是啊,有这些兄弟在,什么样的仇不能报?!

    李玄重新站起,漆黑的双眸从一众将领脸上缓缓扫过,重重地点了下头,沉声道:“这个仇我们要报,辽东这片土我们也要取!”

    “但,害死这九百八十一位兄弟的不仅仅是那高句丽人!”李玄在说出这句话时,眸子冷冽到极点,让在场所有人都感觉到不寒而栗。

    “将军,李将军烧毁浮桥也是为了阻拦高句丽大军过河,属于情非得已!”苏烈急声说道。

    “是啊将军,李将军他这么做,从大义上来说并无过错!”其他将领也纷纷替李世民说好话。他们倒不是对李世民有什么好感,只是皆不想看到李玄与李世民间兄弟相杀,若真演变到那种局面,对李玄来说是一件极为残忍的事。

    “不必替他说话,从浮桥被烧毁的那一刻起,我就与李家彻底断绝了关系。从今往后,我更名李玄,原先的那个李玄霸已经死了!”李玄的声音冷到了骨子里,但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出了一种落寞,一种悲凉。

    “可是将军……”

    “我自有分寸!”见苏烈还要再说,李玄挥手打断他,冷冷道:“烧毁浮桥一事我不会向他追究,但日后他若再来犯我,我必不再留情!”

    闻言,众人皆松了一口气。
………………………………

第八十三章 占据新城

    因为军中的粮草已经告罄,所以,在接下来的五天时间里,李玄每天都尽全力生产食物。一共生产出五万斤大米、蔬菜、肉类等粮食,存在军中。

    这些粮食够两千将士食用一段时间了,军中缺粮的问题算是解决了。

    这次,苏烈他们都没有再问食物是怎么来的,他们相信李玄,也相信只要有李玄在,军中将永远不会缺粮,这是他们对李玄的一种无条件信任。

    接下来摆在众人面前的是如何脱困的问题。

    虽然有李玄在,军中不会缺粮,但一直被困在山上终究不是个事,而且天气越来越冷,将士们的衣物明显不够用了,必须想办法尽快脱围,然后在这辽东大地上夺取一座城池,作为冠军营的安身立命之处。

    躺在床上修养的这五天,李玄脑海中也转过千般念头。有杀下山去,与高句丽人决一死战;有装作全军体力不支,引高句丽人上山然后突然杀出;有派人潜入敌营,暗杀掉敌军主将,待敌军大乱再杀下山去等等。

    但这些想法最后都被李玄一一否定了。

    因为,虽然这些想法都可行,但对他和一众将士达成的那个占据一座城作为根据地的目标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容易打草惊蛇。若让高句丽的每座城池都有了戒备,他们想要凭这点人马攻下一座城将会困难许多。

    攻城可不比野战,若是被敌人察觉到了你的意图,闭紧了城门,面对那冰冷的城墙和铁门,即便你拥有再无坚不摧的骑兵,也只能是束手无策。

    要想在辽东大地上轻易地攻取一座城,最大限度减少麾下将士的伤亡,便需瞒过山下的高句丽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出击,夺取一座毫无戒备、城门大开的城池。

    就在李玄苦思无辙之际,安蓝公主无意中说的一句话却提醒了他。

    “这峭壁间要是有一条路就好了,咱们就可以偷偷溜下山,让这些可恶的高句丽人守一座空山,气死他们!”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玄脑子终于开了窍,决定在这山背面修建一条栈道,直通山脚。

    而安蓝公主从此也被李玄在心里打上了幸运星的称号,只要有什么难题解决不了,李玄都会找她聊天,从她的话中联想一些可能的办法,多有奏效。

    因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安蓝公主都会莫名其妙地被李玄拉到一角聊天,然后说了一会,后者就又莫名其妙地跑掉,搞的她很是费解。

    在山的背面修建一条栈道是可行的,因为,这座山三面都是峭壁,山虽险峻却不高,只在东面位置有条下山的路。

    高句丽人只在山的东面扎下了营,只要他们能成功在山的背面修建出一条栈道,便能瞒过这些高句丽人偷偷下山。

    他将这个想法和麾下将领一说,获得了他们的一致同意。

    而且,更令人惊喜的是,李青云就曾领导过他的族人在山间修建栈道,对建栈道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正好可以指导一众将士。

    最后摆在众人面前的问题是,他们能不能拿出足够的材料来修建一条通向山脚的栈道。

    一般的材料,像锤子,凿子,绳索,锁链,军中都有一些,这些都是行军常备的工具。因为行军打仗任何情况都会遇上,所以,这些东西每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一两样,凑在一起,足有一座小山大小。

    这座山虽然险峻,却并不怎么高,只有数百米,所以所需的绳索和锁链不会太多。李青云点头表示够了。

    剩下的材料便是木板,而山上有大量的榆树,木板问题也迎刃而解。

    万事俱备后,在李青云的指导下,修建栈道的工程秘密开工了。

    众将士腰间绑着绳索,攀在角度为四十五度的陡峭山壁中凿孔,口径拳头粗,深达一尺半,一排双孔,间距在两米,在石孔中插入粗木梁,并下加斜撑,用绳索或链条加固。梁上再铺厚木板,又于路之旁侧加构铁链或木栏。

    最后,经过十天的努力,一条数百米长,倾斜角度在三十度左右,道宽约一丈有余的栈道告成,人马皆可通过。

    当然,为了掩盖修建栈道的动静,李玄让空闲的士兵轮流在半山腰朝高句丽发出挑衅的喝骂,同时每天都会派出一队士兵,装作有气无力的样子在营地外巡逻,而且每天都虚弱上那么一分。

    高句丽人看到这,都认为山上这支魔鬼军队坚持不了多久,这才想要通过喝骂来激怒他们杀上山,他们都觉得隋军可笑,都没有上当。

    这天,天刚蒙蒙亮,山上的冠军营将士便悄悄的行动了起来,他们在山崖边迅速聚集。

    因为有过经验,都知道这时候山下的高句丽士兵睡得最死,再加上山间会有一层浓浓的雾遮挡视线,所以他们并不担心被发现。

    将士们牵着四蹄和马嘴都裹着布条的战马,小心翼翼地走上栈道。

    因为是第一次走,所以都显得格外小心,生怕脚下这条栈道断裂,一旦从这峭壁上跌下去,不死也得脱层皮,而他们的战马则是必死无疑。

    但脚下这条栈道远比他们想象的要牢固,走了一半后,将士们终于不再小心翼翼了,放开了步子向前走,队伍行进的速度顿时快了许多。

    就这样,李玄领着两千多位冠军营将士神不知故不觉,通过暗修的栈道,悄悄遁下山,走扶余道,往新城方向飞驰而去。

    新城是一座山城,三面环山,城墙高三丈,用三合土夯筑而成,极为坚固,是高句丽西北部的一座重城,其战略地位几乎与辽东城相当。

    因此,新城原先驻守的军队高达五万,是高句丽除了辽东城外兵力最多的城池。但泉木贵带走了大部分兵马,现在的新城驻军仅有五千。

    这天傍晚,李玄率领着一千轻骑悄悄从山林逼近了新城城墙,他们胯下的战马都是马蹄裹布,发出的声音极为轻细,但在距离城墙数百米远时仍然被城楼上负责警戒的士兵发现了。

    “敌袭!”城楼上响起一声疾呼。

    四名在城门前巡视的士兵急急入城,就要闭阖城门,但这时耳边呼啸声响起。

    “嗖,嗖!”

    两支雕翎箭穿门而过,两名正在拉闸门的士兵还未反应过来,便被射中喉咙,应声而倒。

    “冲!”李玄射完连珠箭,策马前冲,身后两千多骑兵迅如奔雷,往城门扑去。

    数百米远的距离,千里一盏灯迈开四条健美长腿,如离弦之箭向前飞射,短短数个呼吸便到,城墙上有人射箭,还有人抛下巨石,想要阻挡李玄入城。

    李玄大喝一声,一双金锤当空挥舞起来,叮叮当当声响起,金光四射中,无数箭矢被扫落在地,最后他右臂一挺,一锤砸向那块迎面飞来的巨石。

    “轰!”

    那块成人大小的巨石四分五裂,不能伤李玄分毫,他马不停蹄地冲入城门,一锤扫开四名正在合力拉闸门的士兵。

    高句丽守军见敌人只有李玄一人,立刻涌出数十名精壮士兵,挥舞着大刀向他扑去。

    一骑风驰般杀到近前,拦住了他们的去路,他犹如一尊魔神,傲立在城门前,一支金镗耍得如游龙闹海,漫天光芒闪烁,场上铿锵声不断。半晌后,宇文成收镗傲立,在他面前躺着一地的尸体,个个死相凄惨。

    看到这一幕,高句丽士兵皆胆寒,再无人敢上前。

    冠军营的其他将士赶了上来,个个神勇无敌,呐喊前冲,劈翻无数拦路的敌人,向城门中杀去。

    这时,守城的将军带着三千士卒赶来支援,和李玄杀在了一处。

    李玄一马当先,往前冲杀,他神威凛凛,一锤挑飞了守城将领,红白之物流了一地,当那滚烫的鲜血飞溅在身后高句丽骑兵脸上、身上,吓得他们双腿发颤,不敢上前。

    冠军营将士士气大振,冲入城门,杀得高句丽人丢盔弃甲,哭爹喊娘。

    有精明的高句丽士兵见情况不妙,立马放下了兵器,跪地投降,其他士兵见状,纷纷效仿。一时间,投降者无数。

    李玄接受了他们的投降,并用对待安市城守军同样的方法,坑杀了这两千高句丽降卒。

    对高句丽士兵,冠军营每一个将士都怀着滔天的仇恨,他们不容许自己的手中有高句丽降卒!这些人竟然选择了成为高句丽士兵,就该做好死的觉悟!

    李玄领着两千多骑兵,以极为少数的伤亡代价,迅速占领了新城各要处。

    虽然冠军营将士仇视高句丽人,但在李玄的严令下,将士们对城里的普通百姓秋毫无犯。

    新城百姓听着街道上的厮杀声,一家人战战兢兢地抱在一团,眼睛却死死盯着那紧闭的家门,生怕这群攻占了城池的隋军会突然破门而入。

    虽然他们家徒四壁,粮食粗糙,衣物单薄,但这却是他们一家人活下去的希望,不愿意被抢走。

    但他们的担心明显是多余的,外面的厮杀声很快便沉寂了下去,也没有破门而入的劫匪。新城百姓这才安心,逐渐进入了梦乡,他们都期待自己能做个好梦。

    现实生活的不如意,使得他们只是卑微的希望梦里能过得好些,起码在梦里,他们不用挨饿,不用受冻,也不用提心吊胆。

    次日,新城百姓打开了家门,涌上街道。

    此时,大街小巷上都贴满了用汉字和高句丽文字书写的两种告示。

    大意是说,隋军接管了这座本就属于中华的城池,但隋军对百姓将做到秋毫无犯,让他们安心过自己的日子。同时,鉴于今年新城百姓收成不好,隋军决定开仓放粮,新城百姓凭旧的户籍前往官衙换取新户籍的同时,每家每户都可以领到一斗大米。

    当新城百姓知道了告示上的内容后,纷纷欢呼雀跃起来。

    一斗大米啊,若是省着点吃,足够一家三口吃上大半个月。而有了这些大米做过度,他们的日子将越来越好!

    多少年了,官府都是变着法子剥削百姓,哪会管他们的收成好坏,哪会顾他们的死活?

    乱世中,人命如草芥。

    而这些普通百姓明显比草芥还不如,是官兵们任意欺压的对象,从来都是官兵管他们要钱要粮,哪有见过这些剥削者开口吐粮的。

    上苍听到了他们的心声,在这个寒冷彻骨的冬季给他们送来了一个青天大老爷。

    他们感谢上苍给了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青天啊!”

    新城街头上出现了极为壮观的一幕,无数百姓纷纷跪在了街上,对着官衙的方向磕起头来,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和喜悦。

    ,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
………………………………

第八十四章 大隋武王

    辽东城城主府。

    读完从新城方向传来的密报,渊世荣的一张脸完全青了,铿锵一声,他将腰中的宝剑拨了出来,一剑将身前的青玉案台斩为两段。

    他抬头大吼道:“来人!把泉木贵给我喊来!”

    半个时辰后,泉木贵匆匆而来,衣甲上还沾着些雪花,显然刚刚从外归来。

    “大人这么急召末将回来所为何事?山上的那支隋军快要坚持不住了,末将马上就能将他们斩尽杀绝!”泉木贵拱手抱拳,面上兀自挂着一抹不解。

    “斩尽杀绝?呵呵!”渊世荣转过头来,将手中的信纸丢在他身前,充满怒火的眸子逼望着他,冷冷一笑道:“自己看!山上的那支隋军真的还在吗?”

    泉木贵小心翼翼地捡起地上的信纸,匆匆扫了一眼,还未看望便面色大变,失声大叫:“不可能!这支攻占了新城的隋军万不可能是山上的那支隋军,末将每天都派士兵在山下巡逻,他们万不可能悄无声息的遁走,而且……”

    “而且什么?”渊世荣发出一声怒哼。

    “而且末将刚刚在来之前还亲自确认了下,确定山上有一队隋军在站岗。”泉木贵抱了下拳,回答得异常坚定。

    “好!你前面带路,我要亲眼看见这支隋军还在山上,我才放心!”渊世荣脸色稍缓,朗声说道。

    没多时,渊世荣和泉木贵领着一队骑兵来到了曾经困住冠军营将士的那座山的山脚。

    “大人请看,那支隋军可不正在站岗?”泉木贵手指着半山腰处,一脸兴奋道。

    渊世荣抬头看去,果然看到十几个隋军像雕塑一般静静地立在雪地里,一动不动。

    看到这,渊世荣悄悄松了口气,点点头道:“看来那支攻占了新城的隋军并非冠军营,如此我就放心了!”

    除了山上的这支冠军营,他不惧怕任何一支大隋兵马。

    渊世荣正要转身离去,但突然想到了什么,他停住了跨下战马,大吼道:“快,派兵上山看看,为何他们一动不动!”

    很快,便有高句丽士兵被派上山。

    他们都见识过山上这群魔鬼的厉害,战战兢兢地往山上走去,近了才发现,那立在雪地里的哪是什么隋军?

    不过是一个个披上了隋军军服的雪人罢了。

    高句丽士兵迅速下山,将这个发现报告给渊世荣。

    “废物,一群废物!三万人马竟然看不住一支两千人的兵马,还被他们从眼皮底下逃了出去,还被夺取了新城!全他妈是废物!”渊世荣彻底发狂了,策马在一众将领身前奔来奔去,指着他们一个个喝骂,此时的他再无任何风度可言。

    泉木贵以及一众将领皆一脸羞愧地低下头去,不敢辩驳。

    发泄完心中的滔天怒火后,渊世荣领着泉木贵等麾下将士迅速上山,他们在山崖上发现了一条栈道,栈道边上还挂着一条巨大的横幅,上面写着,“暗修栈道,奇袭新城,李玄到此一游!”

    “噗……”渊世荣怒火攻心,仰天喷出一口鲜血,直接从马背上栽落在地,昏死过去。

    大业十年十月,隋第三次征辽战争结束。

    大隋皇帝杨广对外宣称,大隋仁慈,不愿见高句丽小国覆灭,这才接受了高句丽的请降并撤军。至于后面发生的变故,那是高元小儿无耻无义,不守盟约,在隋大军撤退后在后面使绊子,派大军追杀,大隋这才折损了数万府军。即便如此,大隋也在此次征辽战争中斩杀了二十万高句丽人。

    因此,这次征辽,大隋可谓大获全胜,凯旋而归。

    为此,杨广决定对这次参与征辽的有功将士进行表彰。

    为了掩盖三十万府军战死前线的消息,杨广对在征辽战争中表现最为卓越耀眼的李玄几乎只字不提,只说大隋军中出了一个令高句丽人闻风丧胆的锤魔,但可惜,他最终战死在了辽河东岸,未能归来。

    那一场葫芦谷突围战,那场足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