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雄-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深觉不妥。
如今征伐高丽,看样子又要兴师动众一番了。
而天下粮仓,以位于河南的兴洛仓为首,那里到底存有多少粮食,他清楚的很,足够百万大军靡费。
但却还要从马邑这等边塞重地调粮,李靖想想都牙疼的厉害,他离京日久,消息不通,真的是有点不明白,京中的那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就算皇帝。。。。。就没人劝一劝从马邑雁门调粮,是不是还要调人就不怕突厥人趁此时机,大举南下
。。。
………………………………
第39章上籍
穷尽天下之力,以供一人所驱。
自魏晋以来,很多皇帝,诸侯皆是如此,而那位至尊,正是其中之佼佼者。
李靖在心中毫无敬意的想着皇帝登基后之种种,已然给那位万乘之尊下了评语。
从此也可以看的出来,他是典型的门阀子弟,对皇帝并无多少忠心可言,他们敬畏皇帝的权柄,却并不会将皇帝真的当做什么天之骄子。
李靖懒懒的站起来,唤人进了书房,穿上外袍,披上披肩,这才从书房中信步而出。
当李靖来到正厅时,刘别驾正在饮茶,旁边相陪的,是一个年轻人。
如果李破在这里,一定会吃惊的认出,这个年轻人,正是一直呆在城门口,让他吃了不少苦头的税官。
见李靖到来,都整了整衣冠,给李靖见礼。
李靖回礼,走了几步,大袖一笼,坐于榻上。
刘别驾颇为羡慕的瞅着,每次见到李太爷,他都会有一种关西世阀,名不虚传的感觉。
他有很多事要与李郡尊商量,一定也不是一时半晌的功夫,所以也就不急了。
李靖也心知肚明,瞅了一眼自己的妻侄,微带歉意的看了看刘别驾,才正色道:“你去北城巡查,可有所得”
年轻的税官姓陈,要唤李靖一声姑父,如今任职于马邑户曹,官儿不大,权责却不小。
因北城建起了流民营地,李靖命其巡于城北,以防流民生事。
当然,这也是因为他来马邑时间不长,又是年纪轻轻,所以也有着几分关照的意思在里面。
毕竟,城北最为安宁,接下来,还有流民上籍之事等着,这么下来,年轻人会很快在马邑站稳脚跟。
如此也能看的出来,李靖对这个妻侄着实不错。
见李靖问起,年轻人赶紧起身,肃手而立,不过还是颇为为难的看了一眼刘别驾,见姑父没有什么表示,这才道:“回禀郡尊,暂居于北城的流民。。。。。。。已不需郡府赈济,依下官看,可以立即上籍,以安流民之心。”
李靖微微颔首,“此事吾已知之,失所之民得以安居,功莫大焉,你做的甚好,便依了你,回去户曹,可除北城流民旧籍,上马邑正籍便是。”
刘别驾眨巴着眼睛看着这两位演戏,到是起了些仿效之心,家中丁口也不少,大人娃子都没大没小的,气的人恨不能宰上几个,看看人家这里,长幼有序的模样,实在比不了啊。。。。。。。
当然,说的这事一点都不新鲜,属于题中应有之义。
因为四城流民,北城流民最少,来历也最为单纯,都是马邑郡本地人,网开一面也就是了,不能和雁门流民等同对待。
而且,马邑居户本来就少,如此还可增加些丁口,让大家的政绩好看些,何乐而不为呢
那边李靖夸了两句,却是话锋一转,训斥道:“你做事尚有分寸,但失之于傲慢急躁,自负太过,往往得不偿失,回去自省三日,再来与吾说话。”
年轻人亦喜亦惧的灰溜溜走了。
李靖这才跟刘别驾歉意的笑笑,“年轻人不知世事多艰,行止不稳,让刘兄见笑了。”
刘别驾脸上瞬间笑的起了褶皱,道:“郡尊大才,眼界自非常人可及,有郡尊这等长辈指点,陈从事将来必定受益匪浅。”
“刘兄过奖了。。。。。。刘兄今日登门,靖不胜乐之,略备薄酒,咱们不如便饮便谈”
刘别驾拱手道:“但随郡尊之意。”
。。。。。。。。。。。。。。
大年初六,郡府户曹上值。
这一天,户曹小吏便寻了上门,旁人不找,专找李破说话。
李破一听小吏来意,不由喜上眉梢。
将小吏请入屋内,生意也不做了,让人立即准备纸笔,又让李春带着几个人去将流民营地中住着的流民都叫过来。
两个小吏吃着热气腾腾的宝汤,嚼着酥软的面饼,还能吃上几个怪模怪样,味道很是不错,据说叫饺子的东西,一时间,对李破好感大增。
心里也都道着,果然和陈从事吩咐的差不多,找见了这人,也不用大动干戈,只需他们两个,就能把事情办了。
李破也只是打问了两句,便也知道,此事又是城门口那税官出力,原来那家伙还是个什么从事,也不知是多大的官儿。
流民一个个自然也是兴奋难言。
上的是马邑正籍,这样的户籍,可是大有好处。
不但会有宅地发下,之后也可在马邑城内任意行走谋生了,如果有意,尽可到郡府,加入府兵,那样一来,又会多出不少好处。
这在他们看来,是福及子孙的天大事情,而且,还是从流民转变而来,就更增添了几分戏剧性,几乎是一步天堂一步地狱的区别。
对李破,他们只能是感恩戴德。。。。。。。。
当然,坏处也不是没有,正籍人家,必然在民役之列,而家中老的老小的小,不堪劳役之苦的人家,在大业年间,几乎没有任何活路。
官府一般都会以免役为名,征取一定的税赋,一年两年下来,就足以使这样的贫民人家家破人亡。
从流民,到正籍,再从正籍到流民,在之后的几年中,会在各地反复上演。。。。。。。。
所以说,此时争取到马邑正籍,看上去不错,其实在长远看来,也不过如此罢了,没多大的分别。
录完各人名姓,两个小吏怀揣着些铜钱,施施然的走了,留下一屋子的人,惊喜交加。。。。。。。。。。
再等两天,大家就都是马邑郡丞的居民了,这一天,大屋里一片欢腾,李破也在暗自琢磨着,该有一处自家的房子了。
之前问了问两个小吏,流民必然会是分散安置,这样也好,领着一大帮人找活路,真是把他累的不轻。
之后看各人的缘法吧,他也不想造反,就算造反,看看这一屋子人的模样,聚起来也没用啊。
都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但大业七年初,对于李破来说,却是好事连连。
隔了不几日,罗三终于又露面了。
。。。
………………………………
第40章卖底
罗三心思就是少,寻到大屋这里,屋宅没看在眼里,反而是连吃了三大碗宝汤,加上六个面饼,拍着鼓起的肚皮,对宝汤是赞不绝口。
“哥哥,李二呢”
也许是同龄人的关系,罗三来李破这里,一般都会跟李春说上几句,当然,两个孩子都以斗嘴为主。
“她忙着呢。”
罗三撇撇嘴,嘟囔着,“那般瘦小,又没多大气力,能干什么活儿”
李破现在像个地主老爷似的,坐在椅子上,漫不经心的看着店里人来人往的客人和小打,现在他气色已经差不多缓了过来。
面色红润,腮旁也有了肉,和之前的凄惨模样已经是天差地远了,连罗三来了,都打量他好长时间,听他口音,才算确定,这就是以前的流民李大。
此时,李破问道,“你这些时日做什么去了几个月都不见人影。”
罗三哀嚎一声,开始倒起了苦水,不过可能被人叮嘱过,所以声音压的很低,“哥哥可不知道,南城那边出大事儿了。”
“也不怪他们,吃的太少,天气又冷,死的人是一个接一个,要是换了俺,俺也要趁着有力气,拼出个活路来。。。。。。。”
“这不,有人把施粥的几个给活活打死了,又说要进城抢粮仓,军营里的兄弟,都被派去了南城。。。。。。。杀了不少。。。。。然后俺们就守在那里了。”
说到这里,这单纯孩子竟也有了些黯然,“一个冬天啊,那边死的没剩几个了,后来俺也看不下去了,跟着黑厮去了东城,他娘的,其实也差不多,那边儿也在死人,埋人埋的俺都要吐了。。。。。。”
“还是哥哥这边好,死的人少,不如一直呆在北边了,尉迟那厮也是,总要乱走,连带着俺也要吃苦头。”
说着说着,就开始夹杂不清。
李破听明白了,南城流民作乱,这小子是随人镇压去了,听到最后,心里却道,不管南城还是北城,流民都是流民,性命一钱不值。。。。。。
罗三摇头晃脑,感慨了半天,情绪低落没一会儿,就又兴奋了起来。
“哥哥可是上籍了”
“嗯,上了,马邑正籍。”
罗三高兴的一拍巴掌,“天大的好事啊,却需喝酒贺上一贺。”
李破痛快的道:“好,哪天找一家酒好的,哥哥请你喝个痛快。”
罗三更痛快,丝毫也没记起自己要请酒好几次了,“嗯,叫上程家哥哥一起,哦,对了。。。。。。。。”
说到这里,一拍脑袋,好型才想起了正事。
眉飞色舞的跟李破道着,“差点忘了,还有好事要跟哥哥说呢,程家哥哥说了,能给你在郡府找个事做,只是不知哥哥所长,说过上几日要来这里跟哥哥你见见。”
说着说着,表情就变得贼兮兮的,眼珠儿也转了起来。
李破一看就知道,这孩子保准是提前偷着过来打个招呼,对于朋友,这孩子真是掏心掏肺的。
李破不由笑笑,“总听你说程家哥哥,程家哥哥的,就是不知道叫什么,又是如何的英雄气概。”
李破说的话,总是让罗三听着特别顺耳,不然的话,这孩子也不算傻,这么短的时日,怎么会跟李破如此交心
只见他一拍桌子,笑道:“程家哥哥叫程咬金,在俺们山东,那是一等一的豪杰,后来改了名,叫程知节了,没办法,大家跟着他弄了些盐来买卖,失了风,有几位哥哥被捕快捉去了。”
“程家哥哥这才改了名字。。。。。。。要俺说啊,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改什么名字嘛,俺们在山东呆不下去了,这才来了西边儿。”
“到了马邑,就剩了咱们两个,那会儿啊,和哥哥你差不多,没吃没喝的,但俺们可比哥哥兄弟两个强,俺们进了城,从城西一路打到城东。。。。。。”
“哈哈,于是便有人看上了俺们兄弟,程家哥哥去了郡府,本来俺也要去的,但他跟俺说,俺嘴不严,去的又是官家的地方,怕俺惹了麻烦,这才让俺从了军。”
“要俺说,到了哪儿,还不是得靠拳头硬要不是俺确实打不过尉迟那黑厮,现在俺就是伍长了,比程家哥哥也差不到哪儿去。”
好家伙,李破一句话,这位唏哩呼噜,把底子都给掀了,活生生两个官府通缉的人犯。
又是一个鼎鼎大名的家伙,不过李破心里只骂了一句,他娘的,还真是人比人气死人,这两个愣头青横冲直撞的,竟然还受了人赏识。
自家这里,进了马邑城,也没想着作奸犯科,多好的人啊,竟然被弄进了流民营地,差点没死在里面,你说这到哪儿去说理去
罗三说的高兴,声音也渐渐高了起来,这孩子的嘴巴,确实没把门的东西。
李破既然没想着去告官,将这两个家伙弄进大牢里去,便也不会看着不管,伸手狠狠拍了下罗三的脑袋,打的他脑袋一晃悠。
“说什么呢,被人听了去,还要命不要了”
罗三摸了摸脑袋,傻笑了起来,“这不就跟哥哥你说说嘛,不然等程大来了,要是打起来,岂不伤了兄弟和气”
“以后说话小心些。”
李破无奈的叮嘱了一句,但他觉着,没什么毛用,那位程家哥哥也许都不知叮嘱这位多少次了,但你看看这会儿,人家说的这叫个大气啊。。。。。
“程家哥哥长的什么模样,说来听听。”
“比俺高上许多。”罗三卖人,从来很彻底,站起身来就比量了一下,“长了很多胡子,哎,不用说了,哥哥一见人,准能认出来。”
“到郡府做事,做什么”
“这个俺不知道,他没说啊,不过程大在郡府里,领着十几个护宅丁勇,很威风,哥哥去了,定也不差。”
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嗯,对了,大业六年,程知节应该在家乡,不是蹲监牢,就是拉起了一帮人,还在贩卖私盐,美其名曰,保护乡里,其实就是个恶霸头儿,阿草为了情节需要,安排在了马邑,较真的书友,不要喷俺。
。。。
………………………………
第41章大汉
用个被通缉的罪犯,做护院家丁
李破怎么想都有点玄幻,因为这和他南下时的小心翼翼相比,差的太远。
不过他到也清楚,别看他在草原上呆了几年,几个老军跟他也说了许多大隋地界的趣闻轶事,他的口音也学的很纯正。
但说实话,他觉着自己要想融入周围的人群,还需要一段时间,因为听说是听说,到了一处陌生的地方,光听说不行,一些风土人情,还得去自己体会。
就像罗三和他那位程家哥哥,就知道进了马邑城,只要挥拳头,就能打出一条出路,这也许并不是横冲直撞,而是一种独特的生存法则。
这和他固有的观念,形成了冲突,但并不表示,人家做的就莽撞,自己做的就正确。
结果也是这般,人家顺利的进了郡府,当了府兵,自己则在流民营地中挣扎了几个月,才算勉强站住了脚。
当然,类似于哲学命题的东西,李破一般不会想太多,太深,因为他觉着那是自寻烦恼,有些事,你觉着对,就去做,觉着做错了,下次就改,这才是他的行事准则。
所以,他很快想到了接下来的生活。
本来,他还想着,遣散了身边这些人之后,他会弄一栋房子,不需要太大,但后面或者前面要有个院子,而人市的这家小店,也要留着,等等等等。
现在,突然间,选择多了一个,去郡府。
其实,很容易就能做出选择,不是吗
年节过后,天气开始逐渐转暖,当然,马邑这地方,想要让冰雪融化下来,还需要等上一两个月。
小店的生意是越来越好,白巡市听说李破上了正籍,也是力邀李破留在人市,这样的店面,一年赚的,也许不会比人市各家商户少了。
食肆能够在开始时,就做到这样一个地步,非常的不容易。
如果再等上几天,也许李破更多的选择会摆在李破面前,要不怎么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呢,李破就是这般了。
张二来的时候,也隐约提了提,若是没事可做,可以去他那粮仓,当个看守什么的。
给李破最大的感慨,其实只有一个,有了户籍,就是他娘的不一样,那种无所不在的歧视,好像一夜之间,就没了踪影。
这一天,李破正在后院指挥着人,将水池拆了。
不是因为别的,只是怕时间长了,污染水源,因为水池不远处,就是一个水井,当日也是没办法,才这么弄,为了是取水方便,又能联通外面的水沟。
现在嘛,白巡市又在大屋后院的后面,给弄了一块地方,所以水池就能挪一挪了。
后面的几间屋子,在之后也不会再住人了,都改为仓房,白巡市准备悄悄在那里弄些米面存上,以备灾年之用。
实际上,张二也在借着小店的名义,倒腾一些陈粮出来,和白巡市可谓是一拍即合。
显然,米面价格的上涨,已经开始让这些小吏们感受到压力了。
李破理所当然的在其中占了一份,经过流民营地的洗礼,只要是能吃的东西,在他心目中的地位,那是直线上升。
“李大,有人来找你。”
一个半大娃子跑到李破跟前,表功似的嚷嚷着。
李破正跟人干的起劲儿,全当是锻炼身体了,一身的土,虽然天气还冷,脑袋上却是热气腾腾的。
拍了拍身上的尘土,问了一句,“谁啊”
“不晓得,一个大胡子,长的可高壮了。”
李破一听,心里就有了谱,就着水,洗了洗脸,又让人帮着掸了掸袍子,这才不紧不慢的去到了前面。
好一条大汉。
这是程知节给李破的第一印象,确实长的威猛,不说那一脸的络腮胡子,就说那身板,尉迟那黑大个也要逊色三分。
这人好像将所有的彪悍和横蛮都露在了外面,毫不掩饰的张扬着自己强大的气场,好像在告诉所有人,俺不好惹,又好像在告诉所有,来啊,跟俺来打一架啊。
程知节看着有点老相,但其实此时的他,也才二十出头年纪。
见到李破,没等李破说什么,这位微微眯了眯眼睛,站起身来,就是一连串的大笑,声音分外的洪亮,也不管旁人诧异的目光,一把把住李破的胳膊,“贤弟让俺好找,来来来,随哥哥喝酒去。。。。。。。。。”
这样的热情,李破表示有点接受不能,做迷糊状道:“这位哥哥是。。。。。。。”
程知节笑声顿止,很不高兴的一撇嘴,黑乎乎颤动着的胡茬都好像在表示着蔑视。
“贤弟恁不爽快,俺就不信,小三没来给你通风报信。”
李破眨巴了一下眼睛,随即就笑,“哥哥让小弟可是好等。”
又是一阵震动耳膜的笑声,“没法子,小三没心没肺的,我叮嘱了他好几遍。。。。。。也不知道他忘没忘,这不,昨日里才跑去俺那,跟俺说贤弟在北城人市这弄了间铺子。”
“所以啊,俺也就放心了,别俺过来寻上一圈,让贤弟以为是仇家寻了上门,跟俺拳脚相向,那多不好,你说是不是”
李破连连点着头,心说,你还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特招人。
嘴上却是乐呵呵的道着,“哥哥这样的好汉,站在小弟面前,若是事先不知,也确实让小弟有些手痒。”
和罗三一般,程知节听了这几句,却是觉着句句入耳,魔性的笑声就没停过。
这会一边拉着李破往外走,一边道:“贤弟真是性情中人啊,俺就愿意跟贤弟这样的人结交。”
“前几个月,听小三说在流民里面认了个哥哥,俺还不以为然来着,苦哈哈的流民里能有什么好汉子了今日一见,才知道见识还是太少。”
李破道:“哥哥再这样夸下去,小弟可要不好意思了呢。”
如雷般的笑声,再次响起在大屋门外。
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
。。。
………………………………
第42章奸狡
不大个地方,散发着浓郁的酒气。
这就是程知节请李破喝酒的酒肆了。
走了不少时候,大冷天的,出了些微汗,又被风一吹,李破觉着滋味不大好受。
程知节还在解释,城里好酒的人不少,但酒肆却不多,而且大多是些果酿,喝着很不痛快,这家酿的酒还成,所以多走些路也值。
两人大步进了酒肆,里面没什么人,看着有些冷清。
刚坐下,店家就迎了出来。
不等人家说话,只见程大胡子将腰刀摘下来,啪的一声拍在桌上,瞪着眼睛就道:“给俺上两盘熟牛肉,弄坛酒来。”
店家估计是这才看清来的是这位“熟客”,立马一低头,有气无力的嚷了一声,“两盘熟牛肉,一坛老酒,两位稍等,马上就来。”
程知节大胡子抖着,估计是有些得意,嘴上还跟李破道着,“俺交的朋友多,钱存不下几个,要不一定请贤弟去有小娘的地方,喝个痛快。”
李破呲牙笑笑,心想,就你这个样子,还想去青楼吃霸王餐你就再能打,也得被人削成猪头扔出来。
“哥哥还是把刀收回去吧,三弟跟俺说了,哥哥是个仗义疏财的汉子,身上时常拮据,小弟不好交游,到是不短银钱,这顿酒,让小弟来请哥哥。”
“哥哥也别见外,等哪天,小弟给哥哥弄一桌好菜。。。。。。好叫哥哥知道,小弟别的本事也许平常,但做菜的手艺。。。。。。啧啧,哥哥到时候尝尝就知道了。”
程知节习惯性的眯了眯眼睛,接着又是大笑连连,一边将腰刀挂回去,一边道:“贤弟心肠还真是不错,也比俺本事,那会儿俺初来马邑,只能靠着拳头找口饭吃,贤弟过来也就几个月,却已有了自己的店铺。。。。。。好,那哥哥也就不跟贤弟客气了。”
到了这会儿,李破对程知节的印象,彻彻底底的转了个大弯儿。
他不喜欢这个人,因为这位名人,外表看着粗豪,实则有些奸诈,想想自己知道的一知半解的东西,李破到是觉着,这人还真就名不虚传。
要不是这样的心性,恐怕日后也不会位列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