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雄-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即便是亲附于她的贵族们,在这个时候也大多不会为她的野心出力,更不会像阿史那埃利佛一样,能动用大军,准备进驻王庭。
可始毕可汗已经油尽灯枯,李破回到马邑郡城的时候,这位在位八年,一手将突厥汗国带入盛强的突厥可汗,终于撒手人寰,去见他的天神了。
始毕可汗在位的这几年,可以说是北方草原上的突厥人生活最为安稳的时节,隋人的内乱,也让突厥人的外部战略环境得到了最好的改善。
可以说,对于突厥人而言,始毕可汗是一个伟大而英明的王者,他带给突厥人的是安定和繁荣,其实这才是最为难得的一种王者品质。
而两次南征的失败,无疑给这位可汗带来了污点,没办法,君王们谙于内事,败于外敌的例子不要太多。
而且,他给突厥人留下了非常严重的隐患
始毕可汗一死,突厥人汗位继承的程序立即就被启动了,因为他没有指定汗位继承人,所以必定是由大贵族们共选。
其实,在强者为尊的突厥汗国,这种选举没什么必要,如今汗位继承人只有一位,那就是东方汗阿史那埃利佛。
他部下的部族最多,他的身份最为尊贵,他麾下的勇士最为勇猛善战,而已经得到阿史那咄苾的支持的他,更是当仁不让的汗位继承者。
而他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说服那些贵族们,而是准备续娶义成公主为妻。
女人没有隐瞒的意思,也隐瞒不了什么,大利城中的事故发生的非常突然,在极短的时间内便改变了局面。
义成公主许诺的一切,在这个时候,都做不得准了。
就像女人所说的那样,“殿下已准备下嫁阿史那埃利佛,这是天神的意志,无法违背,将军的心意,殿下心领了,若将军有意,殿下会向新的可汗举荐,封将军为南方汗”
这无疑是无奈之举。
李破听了这个,也是嗤之以鼻,南方汗说的好听,不定就是突厥进攻中原的一把刀了。
他李破虽非什么顶天立地的英雄,却也对此不屑一顾。
根本不用怎么思量,李破便笑了起来,道:“殿下是想让我就此回军”
女人的姿态,和之前其实也有了很大的不同。
在突厥汗位已定的今天,和义成公主之前做的很多准备一样,这支奇兵也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女人垂下眼帘,道了一句,“殿下说来日方长,还有倚重于将军的时候,请将军不要为这小小的挫败而失望殿下还说,请将军将伽蓝公主送归王庭。”
李破的笑容一下就又灿烂了几分,显示出他已经恼火到了极点。
他挥军攻晋阳,又聚兵于马邑,这些事情,在短短两个月间完成,这要耗费多大的精力,流淌多少鲜血,岂能在这个时候回军代州
“你回去告知殿下,已经射出去的弓箭,没有收回来的道理,突厥可汗父子,皆娶我大隋长公主为妻,辱我甚矣,身为隋人,恨不能剜其心肝,食其骨肉,今殿下有心称王于草原,我必鼎力相助,奈何殿下竟生委曲求全之意”
“回去让殿下拭目以待,我会率兵杀了克鲁护,阿史那博羽等人,铲除阿史那埃利佛的鹰犬,到了那时,什么东方汗西方汗,岂不就都在殿下掌握之中了”
带着些钦佩,却又有着些对这种不自量力的行为的不屑,心情复杂女人踏上了归程,回望那密密麻麻立于原野的骑兵大军。
女人想着那些有些自大,却坚定无比的话语,心里终于浮现出一个念头,这样的英雄,我们突厥人中间有几个呢
这一天,大军不再前行,就地扎营。
李破召众将于中军大帐。
简单的说了说当前局势,便让众将相议。
众将惊讶之余,也是忧虑重重,要知道,此时突厥没有了内乱之忧,而失去了义成公主相应,那么挥军北上便非常危险了。
议论来去,以步群为首的人认为,此时进军云中,凶险之余也得不偿失,因为攻击阿克南部的话,他们也许就会被突厥人围在定襄郡,即便是击败了阿史那必吉,若不能打开大利城的城门,也是枉然。
刘敬升则以为,这么回去大家都不会甘心,不如陈兵于长城沿线,看看时机再做定夺。
罗士信有点无所谓,这家伙尽出馊主意,认为先去打阿克南部,杀了阿史那必吉,然后回军再跟克鲁护厮杀一场,等斩了克鲁护,再去打阿史那博羽
嗯,这是比较找死的行为,阿史那埃利佛的亲信们,正在纷纷率兵往大利城靠拢过来,去攻击阿克南部,也就算是一头扎进突厥人的包围圈中了。
再跟克鲁护相并,代州这点人马,非得全都扔在云中草原不可。
实际上,还是尉迟恭说的有道理。
“我等乘势而来,靡耗粮草无数,却无功而返,将士必有怨心,而阿史那埃利佛继承汗位之后,一旦挥兵南下,我腹背受敌之下,局面将不可收拾。”
“总管率我等北来,志在消除北方边患,如此,怎能轻易生出率兵南返之心”
这话有道理吗肯定是有的,而最重要的是这话很合李破心意。
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开弓没有回头箭,他率大兵北来,不达目的怎能轻易回军
要是没有任何的机会,那也就算了,毕竟不能率兵自蹈死地。
可机会还是有的,突厥人明显对南边儿没什么防备,各部分散,易于各个击破。
而且,这次的敌人,只能算做突厥一部,而非是整个突厥汗国,在兵力上,并没有太吃亏。
于是,思量许久,李破一锤定音。
“无须再议了,难道等突厥内里安稳,顺势给其俯首称臣突厥虎狼之邦,已两次出兵攻我代州,有这样的邻居,难以让人安心。”
“今天我就是要破门而入,先砸了他家祠堂再说,传令,让斥候向东边探,我要知道克鲁护的两万精骑到了哪里,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咱们恐怕要见识一下突厥精骑在草原上到底有着怎样的威风了。”
这还是李破头一次临时改变作战目标,对于分外注重作战计划的李破来说,必然也很是难受。
可战事就是这样,很多时候都不可能照着你的计划走,那样的话,世间也就没有那么多所谓的名将了。
一直以来,李破都能找准作战时机,用出其不意的进攻,来粉碎他的敌人。
而这一次,还会是如此吗
月票月票,写的不满意,旁边家里有人装修,从早上开始,等阿草回家,电钻的声音还在响,太讨厌了,弄的阿草脑仁而都疼,勉强码一章,阿草要出去走走,等旁边家里歇了,再码下一章。未完待续。
………………………………
第366章急躁
这一晚,黄旗海西北二十余里处,点点篝火像繁星一样,散布在草原之上,浓郁的酒香,漂浮于夜晚的空气中。
这是一个嘈杂的夜晚,两万余突厥骑兵在这里扎下了营地。
他们在篝火旁边载歌载舞,以相互角力为乐,酒囊被卸下马背,如果流水一般进入突厥勇士们的喉咙。
这无疑是一场狂欢,因为他们终于得到了消息,他们的突利汗就要等上突厥可汗的王座了。
作为追随于阿史那埃利佛马后的他们,将会轻易得到更多的荣耀和财富,这和汉人的从龙之功相仿,在突厥人这里却更加的直接。
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会得到丰厚的奖赏。
所以,在得到消息的那一刻,军中从上到下,都弥漫着狂喜的气氛。
将领们在想着,这是他们进入突厥王庭,并成为其中显贵的最好机会。
突厥战士们,则觉着大群的牛羊,奴隶,甚至是更加丰美的草场在向他们招手。
他们离开黄旗海,向王庭进发的头一个晚上,便迫不及待的庆祝了起来。
战士们喜笑颜开,将军贵族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而这支大军的领兵将军,克鲁护设,则在他的帐篷中,宴请阿史那埃利佛派来的亲信,也就是他的儿子,阿史那可丰。
阿史那埃利佛成年的儿子只有两个,阿史那可丰是他的次子,很受他的宠爱。
和他的父亲完全不一样,这是个强壮,而又精力充沛的年轻贵族。
他爽朗的笑着,接受克鲁护设等人的敬酒,并在饮酒之前,会先向天神进行虔诚的祈祷。
这也许正是他能受到克鲁护等人拥戴的原因所在吧,比起他父亲来,他显得更加的宽容和仁慈,如今他的父亲即将登上大可汗的宝座,那么他也就是突利汗之位的人选之一。
当然,他并不缺有力的竞争者。
头两位,便是始毕可汗的两个儿子,阿史那什钵芯和阿史那求罗,之外还有他的那位兄长。
这些都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在突厥可汗之位一定之后,小可汗的继承也就成了突厥汗国中的头等大事。
在厚实,宽敞的大帐中,阿史那可丰接受了克鲁护设等人的敬酒,终于第一次主动举起酒杯。
“天神终于挑选出了他最为勇武,智慧的儿子,成为了突厥人的可汗,我们应该为此欢呼,畅饮,我们突厥人,也必定迎来最为光明的未来,为了我们突厥的强盛,为了父汗的康健,为了我们的荣耀,我们喝了这一碗酒。”
众人听了,都大笑着高举酒碗,一同干了。
克鲁护抓挠着他的大胡子,嘴巴咧开就一直没有合上过,这是个长的分外敦实的家伙,面目有些扁平,细细的眼睛,粗重的毛发,都显示着,这个家伙有着纯正的铁勒部血统。
作为阿史那埃利佛汗账之中,最受信任,也最能打仗的将领,他身上的荣耀其实已经够多。
他曾经带领着勇士,杀死过北方蛮族的首领,他也曾带兵征服过不知多少契丹,靺鞨部落。
而现在他所憧憬的东西,未必比阿史那可丰少了。
随着突厥疆域的扩展,在他看来,东西两可汗的局面早晚要改变,他们的权力太重了,甚至于会时刻威胁到主部王庭。
对突利汗分外熟悉的他,觉得当他登上大可汗之位后,必定要消弱这些权力过重的小可汗。
这就是他的机会了,作为铁勒部族中有名的勇士,他很想去西边儿,统领那些铁勒部的勇士去占据富饶的西域。
他一脸“欣慰”的看着阿史那可丰,“雏鹰终于长大,要展翅飞向天空了,可您能与克鲁护说一说,您要飞向哪里呢”
贵族将领们一下都闭紧了嘴巴,竖起了他们的耳朵。
今天他们虽然都可以说是欣喜若狂,可他们同样也面临着选择,突厥王庭和突利汗汗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地方。
那里有着太多威名赫赫的大贵族,以前他们只能仰头张望,即便是现在,他们想要取代那些大贵族,在王庭中站住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们需要跟随强有力的人物的脚步,在这一点上,没有人去质疑什么。
因为血统是他们难以跨越的一个障碍。
阿史那可丰哈了一口酒气,他无疑很兴奋,仆人悄悄的又给他的酒碗斟满了奶酒,以往他觉得很低劣的奶酒,此时也变得美味了起来。
而突厥人也没有成大事不谋于众这句箴言,突厥人的权力争夺,大部分都粗糙而原始,这也意味着中间的血腥味儿要比南边儿浓重的多。
当然,突厥王庭中就不太一样了,在那里,想要生存下去,没有智慧的陪伴是不可能的。
阿史那可丰眯着眼睛,反问道:“克鲁护将军,您无疑是我最钦佩的人中间的一个,同样,我们也更知道对方的心意,那么,您又什么好的建议跟我说吗”
克鲁护抓着大胡子笑了起来,“雄鹰想要飞的更高,需要健壮的翅膀,马儿想要跑的更快,需要矫健的四蹄,您所拥有的,是最勇猛的战士们的忠诚”
“将军的忠诚,不容置疑。”
“如果我是您,就要快些回去王庭,那里才有权力可以分享而我想广阔的西方,也更能展现您的才能”
这无疑让阿史那可丰的预期相悖,他皱着眉头问,“为什么这么说呢,要知道,我的叔叔,阿史那咄苾帮助了父汗,他在西方”
克鲁护摇头道:“我想,可汗是不会放他离开王庭了,西方掀起的叛乱,也损害了王庭在西方的威严您若是能在西方重新传播可汗的威名,您想一想,天神会是怎样的欢喜呢”
这种掺杂了太多的私意的劝说,如果是在中原,肯定被人弃如敝履,太粗糙了,没有一点的技术含量。
出身铁勒部的这位克鲁护设,被人赶来了东边儿,估计做梦都想回去收拾那些仇家,来个衣锦还乡什么的。
而他也对那些被誉为铺满黄金的商道,垂涎欲滴。
可这里是突厥,年轻的突厥贵族心动了,他想要取得的是一如叔叔那样的威名和荣耀,平定铁勒部叛乱,进军西域。
将西域国王们的王冠,献到父汗座前,这将是怎样一种光明的未来啊。
阿史那可丰笑着再次端起酒碗,“好吧,那就让我们来试一试能不能成功,有你们作为我的翅膀,想来不会让父汗失望。”
克鲁护一下便大笑了起来,“放心吧,可汗对您的宠爱,连天神都知道呢,您的请求,他一定不会拒绝的,来,让我们敬将来的颉利汗一碗。”
“天神与荣耀同在。”
笑声重又占据了帐篷中的每一个角落,克鲁护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一个机会,一个重回西方祖地的机会。
阿史那可丰虽说年轻冲动了些,可他同样得到了克鲁护设的明确支持,而这本就是他此行最大的目的,所以他同样心满意足。
突厥人的权力争夺,在汗位差不多落定之后,进入了另外一个阶段,当初始毕可汗继承汗位之后,用了一到两年的时间,稳定住了突厥的权力架构。
又有了几年的时间,小心经营,将势力渐渐扩散到了西域和遥远的东方,并借助大隋内乱的机会,一举让突厥汗国来到了巅峰鼎盛时期。
而现在,新一轮的权力分配开始了,看上去一家独大的阿史那埃利佛,又会将突厥带往何方呢
反正,在这间帐篷中,是不会有人想这个问题的,他们都在为自己的将来做着努力。
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南边已经有人将凶狠的目光紧紧盯在了他们身上,他们回归王庭之路,已经遍布凶险。
就在这样一个时候,第二天,两万余突厥精骑在克鲁护设的命令之下,开始加速往王庭方向行进,他们显然是想在权力分配开始之前,抢占一个有利的位置。
按照这样的速度,他们用不了两天,就能进入定襄郡范围之内,并在日落之前,看到大利城巍峨的身影了。
归心似箭的突厥人,丝毫也不知道,在云中草原南部,大群的骑兵已经散布开来,黑压压的给草原制造了一大片阴影出来。
代州军骑军安静的驻扎在了这里,甚至没有像往常一样,设立营帐,他们露宿在了草原之上。
草原上寒凉的秋夜,也未能剿熄他们那蒸腾而上的杀气。
所有代州军士卒,包括那些突厥降人都明白,他们即将迎来一场惨烈的厮杀,很多人变得紧张而又焦躁。
战事来临之前的等待,是最难熬的一个时间段。
暴虐而躁动的气息,正在军中蔓延,常年带兵的将军们都明白,这种情绪是不用刻意压制的。
这不是怯敌畏战,更通俗的说法则是,士气可用。
探报在不停的传回来,两万突厥精骑奔驰在草原上,那动静简直就是惊天动地,这样的军事目标,就像移动的靶子一样明显。
随着探报的增多,本来也颇有忧虑的李破却是渐渐心安了起来。
月票月票未完待续。
………………………………
第367章猎物
“报,敌军离我三十余里,正在向西南行进。”
时当午后,李破不动声色的听着接连到来的探报。
三十多里,这对于骑兵大军来说,是个十分危险的距离,如果正常行军作战的话,应是在斥候探查范围的边缘处。
如果已经察觉到敌军就在附近,那么三十里的距离,根本无法躲过敌军斥候的视野。
李破略有紧张,这几乎是擦身而过了,想想在辽阔的草原上出现这种情形,真的很奇妙。
更奇妙的事情在后面,突厥精骑滚滚而过,没有半点减速的往西南大利城方向而去。
听着之后到来的探报,敌军和代州军的距离越拉越远。
李破一下就心安了下来,这是一支没有防备的骑兵大军,也许是即将登上突厥汗位的阿史那埃利佛严令他们快速去到大利城,也许是被好消息刺激的昏了头脑。
谁知道呢,反正这支潜伏于黄旗海的突厥精骑正在蜂拥赶往大利城,而且速度非常快,其实这样急速的行军,大意之处也就在所难免了。
“传令,全军上马,起行。”
军令一下,安静的大军立即骚动了起来,矫健的战士套上甲胄,检查钢刀,鞍具,翻身跳上战马,迅速排成一列列整齐的队列。
随之,大军开始涌动向前,先向西北,再向西南,几乎是沿着突厥精骑走过的地方,追了下来。
大军和突厥人一直保持着四五十里的距离,敌军的踪迹,几乎不用再探查了,他们的骑速很均匀,也不会无故停下来。
而沿着他们的足迹行军,也是最为安全的,如果说这支敌军还可能派出斥候向前探查什么的话,那么他们的身后,就是他们认为最不用担心的方向。
这个时候,李破再次证明了他寻找战机的能力。
而李靖留下的兵书上,也说的很明确,草原战事,寻找敌军踪迹而不为敌军察觉是其中最难的一部分,只要做到了,胜算便有八分,如果你率领的是一支大军的话。
现在就是这样,他很轻松的寻找到了克鲁护部的踪迹,敌军还不知道,他们后面跟上了一条粗长而又强壮的尾巴。
最为重要的一点则是,散布在草原上的部落,都不见了踪影,他们或者是感受到了草原上紧张的气氛而选择离开了放牧的草原,或者是体现避开了这支大军。
这也让代州军避开了散布在草原上的突厥耳目。
当然,寻找战机这种事情,往往还要看运气。
实际上,李破小心而又努力的避开了和这支突厥骑军正面交锋的可能,可如果此战不可避免的到来,李破也只能挥军迎上。
那么,和两万突厥精骑正面厮杀较量,胜败也就难以估算了,不过不管怎么说,那样一来,不管胜败,代州军都会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创。
这一点李破不会怀疑什么,他既不会高估代州军的战力,也不会因为屡屡获胜便低估突厥人在骑兵交战中的强悍能力。
无疑,和这次北上草原的行程一样,都是一场刺激的赌博。
这几乎是战争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领兵将领的每一个决定,其实都会或多或少的带有这种性质,而这也是考验一个将领领兵能力的最直接的途径。
胆子太大,胆子太小的人,或者运气实在太差的,都会在这一场场赌博中输光筹码,这对于将领而言,是比战事本身还要残酷的一个过程。
所以,也就有了胜败乃兵家之常事这句话,里面其实充满了领兵之人的无奈和自嘲,甚或是自我安慰。
很明显,李破赌赢了第一局,于是他在行军途中开始默默估算着突厥人今晚落脚的地方,同时也已有了一战而胜的信心。
战术选择一下就多了起来,而想要获得预期中的战果,也就决定了战术的运用。
傍晚,突厥人终于停了下来,这里已经是定襄郡边缘处。
如果再不发动攻击的话,这两万突厥精骑就将在明天到达大利城,他们的到来,会给阿史那埃利佛带来什么,那就不用说了。
他会迅速稳定住王庭的局面,并能按部就班的开始行使突厥可汗的权力。
草原上的秋风,带着透骨的凉意在草原上呼啸而过,这是冬天到来的前奏,同样,也意味着草原上的收获季节到了。
今年,云中草原上的突厥部落过的并不好。
年初的时候,很多部落的贵族都带着部落中最强壮的成年战士,跟随可汗南下进攻隋人去了。
于是,他们纷纷失望而归,一些部落还遭到了重创,为了供养大军,牛羊上的损失同样有些惨重。
这还不算,仁慈的可汗归天了,草原上开始动荡了起来,部落纷纷北移。
一来一去,可以想象的,一些部落将消失在寒冷的冬天当中,这是草原上不可更改,也最为残酷的一条法则。
克鲁护和阿史那可丰在帐篷中谈论着,可汗将发布怎样的汗令,来安抚云中草原上的部族。
这不是什么小事儿,这关乎突厥主部乃至于突厥王庭的稳定。
他们喝的醉醺醺的,抱怨着始毕可汗的一些举措,让突厥王庭陷入了虚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