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雄-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秀宁既是一个聪明人,酒量又不太好,如果是两军征战的话,那么她就算是一败涂地了。
“我的丈夫,又有女人想要走进你的帐篷了”
红眼珠儿还是那般,每一句话都真实而又锋利的像她腰间的利刃,挥出去的时候总是那么致命而有准确。
一直在自斟自饮,看着两个女人拼酒的李破,矫情的瞪了她一眼,因为他同样是个聪明人,对于红眼珠儿的“可怕”之处也更为了解。
“送她回去,谁若敢打问,不需太过客气。”
红眼珠儿还和往常一样,对他的话奉若金规玉律,直接上前将李秀宁轻松抓起来抗在肩膀上大步走了。
看着她的背影,李破也有点羡慕,能多年如一日,不曾有何改变的人,足以让人佩服,而能一直保持简单的思维的人,才会让他来羡慕一番,因为他当年也曾在追求一种简单的生活。
一夜无话,第二天李破便见到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这人可和简单没有任何的关联。
这人无疑是李破比较反感的人当中的一个,因为他是个和,会让李破想起马邑城中那个圆润的施粥佛徒。
这个和年纪不大,却也绝对不年轻了,脸上带着风吹日晒的痕迹,身上到处也都是旅途困顿之色。
和那个“慈悲”的让人无话可说的马邑僧人比起来,他就足可以说是宝相庄严了。
他叫慧圆,一个在李破听来很有趣儿的名字,而他的来历也很有趣儿,不然也不可能贸贸然来到李破面前。
和煞有介事的跟李破说着,“贫僧自西方来,路经此地,观施主府中有华贵之气腾于霄汉”
观风望气?李破当即就笑了,那可是道家的本事,你个和不讲灵山,不讲地狱,却来跟我讲气运,真的好吗?
李破毫不犹豫的将这和归入了江湖骗徒之列,比马邑那个僧人还要低上一等。
当然,这个和肯定是有着来历的,李破也不怎么奇怪,这年头的人们笃信佛教者多,各家几乎都豢养了一些僧人在府中。
就拿他家来说吧,李碧自小就读佛经,虽说没受多少佛法熏染,生出什么向善之心,可对佛徒着实是很不错。
前些时还请了一个尼姑供养在了后宅,李破倒也没说什么,毕竟那尼姑他也见了,通晓医术不说,人也安静,没有将大家都变成佛祖信徒的意思,只是隐隐约约劝了他们夫妻几句,莫要妄杀
那样一个尼姑虽也贪恋人间富贵,可看着吧总归不会太讨人厌。
可这个秃头李破暗自厌恶的摇头,干脆的打断了和那神神道道的话语,“你拿的是长安路引,报的是长安左骁卫府的家门,如今唐使就在我府中,再若废话,要不要请他们过来验一验你的身份?”
和晃了晃秃脑壳,“施主有大机缘,还不自知若送贫僧于刀下,贫僧自可成佛矣,有大欢喜,可施主机缘尽失,许有大悲苦啊”
李破笑容一下灿烂了起来,道:“我这人向能成人之美,这就送和去见佛祖,佛祖见了欢喜的你,定也会对我照抚有加,来个皆大欢喜岂非美事?”
和低头念了一声佛号,怕是在给自己壮胆儿,当然,走这样一个捷径去见佛祖,估计他也不愿意,所以之后也就没再撩拨于面前这个早该下十八层地狱的家伙。
“施主之机缘还是施主自专为上,贫僧只是代人传话于施主,贵人欲与施主共谋大事,只是不知施主意下如何。”
“是长安的贵人?”电光火石间,李破将自己所知道的英雄谱捋了一遍,可长安城中的贵人太多了些,真的是猜不到啊。
其实,他头一个想到的就是李世民。
李渊的几个儿子应该已经闹起来了,李世民派人过来那是一点都不奇怪。
可转念一想,又有些不对,因为窦三郎就在此间,何必再鬼鬼祟祟的派这么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和过来?
僧人点了点头,却又开始摇头,李破真想上去把他的脑袋拧下来,他最讨厌秃头了。
和还没意识到危险,依旧答的含糊,“贵人自是长安城中之人,可如今嘛,已至蒲坂”
李破当即就皱了皱眉头,蒲坂?
尧君素死了,据说是个叫王行本的家伙取代了尧君素,然后
王行本,吕崇茂这两个名字在李破脑海之中划过,顿时有些恍然。
李破转着眼珠儿问道:“那你所说的贵人又是哪个呢?现在能到蒲坂城中的可没几个吧?”
这样说来的话,其实结果也就不令李破意外了,所以当独孤两个字从和嘴里艰难的道出,李破也只是眯了眯眼睛。
名声赫赫,传遍天下的独孤氏也要出来兴风作浪了吗?
独孤怀恩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事儿有几分是假几分是真?
沉吟当中,和还在像念咒一般在念叨着,独孤家贵无可言,独孤怀恩他也瞧过了,头顶上有真龙盘旋护佑,就差说此人就是佛祖指定的真龙天子了。
这种和好吧,求富贵的和依旧是和,只是和窦诞等人比起来,这和和个苍蝇一样让人厌烦。
当然,这只是对李破而言,其他人可就未必了,隋末战乱至今,一些人身边总能隐约看到佛徒的身影呢。
“这就是和所说的机缘?未曾示好,就先乱我河东,这是何道理?”
蒲坂夏县的叛乱一直让李破有点摸不着头脑,他觉着就算脑子再不够数的人也不会在大军驻于绛郡的时候,还敢于咫尺之处掀起风浪。
而现在看来,一切也就差不多明白了。
这么看来,独孤氏还真不是吹嘘出来的名声
和又被噎住,于是他终于发现,眼前这个人对佛祖也许根本没有一点的敬畏,他的那些鬼神之说也就没了什么用武之地。
常年靠着这些吃饭的和很不适应,于是这位密使转头又开始吹嘘起了独孤氏的辉煌家世。
他自信满满,蒲坂的王行本等人,夏县的吕崇茂,正是在他的游说之下投身于独孤氏,眼前这位应该也不会例外吧?
李破终于不耐烦了起来,稍稍瞪起了眼睛,“和,我若要想知道独孤氏家谱,自有人前来详细告知,不用你来废话”
“独孤书乃李氏外戚,又份属臣下,如今却派你前来如何取信于人?”
说到这里,本还想进逼一下的李破转了转眼珠儿,当即改口,声音也渐转温和,“独孤氏百年豪族,英雄辈出,向为世人所敬,天下大阀能如独孤者,凤毛麟角”
“李氏比之独孤,差之远矣,怀恩公今欲自立,正是理所当然,可关乎众人性命之事,不得不慎,我冒昧的问一句,公家已富贵至极,今欲行非常之事,有志于帝位乎?”
和缓了一口气,这才是他熟悉的节奏嘛,同时他心里道了一句废话,之前所言你都当耳旁风了不成?
他是真没听出这话的意思来,李破根本不是在问他独孤怀恩想不想做皇帝,而是在问他为什么独孤怀恩有了反意,而造反不算什么,和我联合,你总得拿出点实质上的好处来吧?
可李破真的是想多了,人家独孤氏反唐自立,还真就没给他准备什么现成的好处,人家凭的就是独孤氏的家世在吃饭,再加上和的忽悠,这就是人家的依仗了。
这边儿和见家谱没什么作用,又搬出了突厥可汗,告诉李破那可也是独孤家的人呢。
说了半天,李破算终于明白了,能派来这样一个使者,独孤怀恩恐怕也就那么回事儿。
说的李破都不想再开口了,和才提起了事成之后的奖赏,会封李破为晋公
一点也不诱人,你那个晋公还是拿去自己用吧,现在便有人称呼咱为李河东了,帮你攻入长安,也只封个晋公,还真是小气的不行。
再者说了,我脑子进水了,无缘无故会帮你攻打长安扶你登上帝位?
怨不得自己婆娘一提起独孤氏来,说的管保就是独孤家的三个女儿,其他儿孙一概不论,像独孤怀恩这样办事让人摸不着头脑,还野心澎湃的人,论个屁啊?
不过呢,话说回来了,这样的机会摆在面前,若不利用一下倒真是可惜了,这也是他大夸独孤氏的原因所在。
而且,独孤氏的招揽虽然不成样子,给出来的东西也寒酸至极,可却不是一点实质性的好处都得不到。
月票月票,昨天阿草在书评区请假了,说明一下。未完待续。
………………………………
第487章准备
刘文静因谋反事被诛,长安乱成了一团儿。
李世民破薛仁杲于扶风,斩薛仁杲,尽夺其地,大业年间因通商西域而盛的西北薛氏,在这一天的秋天族灭于秦州。
这两条消息没能从唐使口中听到半点,却在一个和口中听了个真切。
可以说,这是两条至关重要的消息。
李唐内部有了纷争,像刘文静这样的大将竟然被杀了,即便是从李秀宁口中知道了一些,可还是让李破吃惊不小。
玄武门之变的影子一下在他脑海中就清晰了起来。
而第二条李破倒是有所预料,李世民终究不亏是那个扫平天下的马上皇帝,在李唐最需要胜利来鼓舞人心的时候,得到了一场关键性的胜利。
然而李破掉头想了想,这个时机对李唐而言虽乃幸事,可刘文静被杀,夹杂着长安城中的那些倾轧,这场胜利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
齐王李元吉强闯秦王府拿人,这种激进的争斗发生在兄弟之间,李世民越是光环加身,这样争夺皇位的斗争越是无法缓解。
对于治政已算颇为谙熟的李破想象了一下,就问了一句,“李世民破薛仁杲后可有立即回长安?”
得到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李破略有遗憾的想,都是聪明人啊,这要是李世民立即率军东返,潼关的李建成也就呆不住了,说不定玄武门之变就此提前了呢。
和对长安城中之事如数家珍,只是他真是没长一个灵光的脑袋,也许神神道道的哄人高兴还成,说到这些乱纷纷的事情,他就像一个记事表,什么事都记着呢,就是没有自己的分析能力。
即便说出几句有见地的话来,也是从独孤怀恩的角度出发,显然是出自独孤怀恩或者他的幕僚的口中。
作为一个使者兼说客,他可就太失败了,因为他从没有想过从李破的角度来看问题。
他只是在努力的告诉李破,现下时机很对,正应该是投效明主,谋取富贵的时候,却丝毫也没察觉到已经泄露了太多的东西给李破。
其实,这就是李破得到的最好的礼物了
因为毫无疑问,李破起兵南下之后,李唐都将是他最主要也是最强大的一个敌人,王世充,窦建德等人都要排在后面。
所以,能够及时而准确的得到李唐内部的消息,对于李破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件事。
这样一来他便能够比较清晰的制定以后的战略了。
至于独孤怀恩,在李破看来,他只是夹在中间,却还要痴心妄想的一个人,下场绝对不会太过美妙。
什么独孤家的嫡子,什么曾经养在北周深宫,什么突厥可汗是他的表姐,没有兵权,没有辖地的独孤怀恩,只能是一个棋子。
在如今这样一个虎狼横行的世道,想像刘玄德一样只凭着一个家世和满嘴的胡言乱语,就到处去空手套白狼,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李破耐下心思,与这个和足足谈了两个多时辰。
神棍忽悠不了人,那就只能被人忽悠了,而李神通的亲弟弟李神符很可能出任陕州道行军总管,进军河东的消息,毫无意外的也到了李破耳朵里。
驻扎于龙门以及永兴大仓的两万多唐军,竟然有五千余人是皇帝禁卫,出自骠骑府和骁卫府,这显示出了唐军兵力以不足以反攻晋地。
那么唐军又如何进军河东?倚重于王行本和吕崇茂之流不成?
这个时候,李破甚至于有点后悔了,应该派兵夺下蒲坂,两个大的渡口在手,趁着李唐守军比较空虚的时候,夺下永兴大仓,今年也就不用愁什么粮食了。
当然,他也并不认为当初想错了,后方不稳之下,强渡黄河其实只能算是兵行险招,就像当年进攻幽州罗艺一样,若不能一战而胜,后患也就会随之而来。
后悔从来没什么用处,即便当初的决定完全是错误的,李破也能坦然受之,因为自从去岁北上草原之战过后,他就十分的明白,行险的时节彻底过去了。
能走多远,看的是一步走下去,扎的有多深,而非是去夺取一场场辉煌的胜利,而战争的目的也从来不是在战争本身身上。
能够深刻的反思到这样一个道理,那么他所做的一切也就都有了依据。
就像现在,后悔的情绪一闪即逝,随之他就想到李神符之类的人物难堪大任,说不定明年李世民就将出现在黄河岸边了。
这是一个推测,却很有可能成为现实。
因为李唐东边的压力明显在增大,无论是王世充,还是他李破,都对关西腹地形成了威胁,在击败薛仁杲之后,李氏的重心也必然随之东移。
那么,以李世民为首,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也就很可能在之后出现在他李破耳边儿。
那些李唐的从龙功臣们啊李破摸着下巴笑了起来,心说,他们又有几个还能活着见到天下一统呢?
随后,李破心满意足的修书一封让和带给独孤怀恩,并让心腹安排了和的行程。
这个插曲让李破的心意所有转变,不能再这么呆着等冬天过去了,明年也许又有战事发生,李世民的西北唐军又会是怎的一个模样呢?
这个时候,李破很想回去晋阳待几天,除了妻子即将临盆之外,也需要他回去露个面儿,处置一下并代两州的政事。
而这也正是他之前的行程安排,冬天休整,等来年用兵。
可现在他改了主意,当即传令于罗士信,刘敬升两人,各率兵五千入上党,务必在这个冬天平定上党乱事。
随后,他又派人传令给在介休,平遥等地驻扎的宇文镬各部,除了让他们在这个冬天不得怠慢军务,勤加操练,以待来年用兵之外,还叮嘱西河郡太守张云智,让他尽快完备府兵兵籍。
如果来年兵力吃紧,那就要征召各地府兵参战,当然,那是最糟糕的一种情况,说明并代大军很可能吃了败仗,已经不足以应付当前的战事了。
不得不说,李世民这个名字,对于李破而言,还是有着一定的压力的,这个名字上面带着的诸多光环儿,无须细数。
一个皇子能带兵屡战屡胜,并击败西北薛仁杲那样的强敌,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当然,如果李世民被胜利冲昏了脑袋,敢在这个时节挥兵东来晋地,李破也没什么惧怕,他不相信他麾下的精兵强将,会输给西北的强悍军旅。
如今的并代大军已经成型,这样的正规军事力量,绝对不会是那些乱七八糟的隋末乱军可以比拟。
这是他以隋军边军为班底打造出来的军事集团,也经历了诸多的考验,论起战绩以及战力来,天下间几乎没人能比得了。
在击败二十余万唐军之后,李破有着这样的自信,可以和任何人对阵于沙场并战而胜之,去到长安或者东都洛阳或者力有未逮,可谁要想在晋地与他贴身肉搏呵呵,李神通殷鉴不远,你真的想好了吗?
接着李破又修书晋阳,令陈孝意,苏亶,宇文歆,王禄等人筹集粮秣,待来年春天转运至西河郡。
命令从李破这里纷纷发出,实际上就是在为又一场大战做准备了。
说起来,来年是否有战事发生李破也不确定,李唐也没什么动静,这样如临大敌有些不妥。
可对于战争,李破从来都不会事到临头再想办法,不管明年是否有战事发生,他都要仔细准备一番,因为薛仁杲败了,李唐有了这样腾挪的空间。
而这些军令给众人的感觉也很耐人寻味,他这次没有解释太多,众人想当然的以为他要用兵于关西或者河南了。
很多人都在琢磨着进言之事,丝毫也没去想,这是李破准备防御的先兆。
实际上,李破的打算也很精细,即便明年李世民不至,上党,长平以及临河等郡,他就要加力梳理一番,因为他想保证明年的春耕。
乱匪要彻底剿灭,几郡官吏要清洗一番,如果明年没有战事的话,他会专注于内部,充分的利用这段喘息的时机,把整个晋地纳入掌握之中再说其他。
所以,不管如何,准备的充分一些,明年都会用的上
之后不出所料的,李破写了一封家书给妻子,冬天他回不去了,第一个孩儿的降生的时候他却不能陪在妻子身边,这让他心里很是愧疚,也有些恼怒,至于由此而生的怒火最终会发泄到谁的身上,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冬天里的第一场风雪终于来临,北风卷着雪花儿呼啸而过,天地一片萧条。
唐使好像到了家,在绛郡呆的特老实,李秀宁时常会来找李破说说话,谈的家国大事渐少,与李破比试弓马,相对饮酒的时候多了起来,偶尔喝的兴起还能弹上两曲,让李破开开眼。
韦节躲在屋中著述,他的俊美在绛郡却已有了名声。
窦诞来往的人日渐稀少,在和李秀宁争执了一次之后,也变得老实了起来。
月票月票未完待续。
………………………………
第488章秦王
窦诞和李秀宁的争执以窦诞挨了李秀宁一刀鞘为结束。
听上去有点夸张,可也没什么奇怪之处。
窦诞是驸马,也就是李秀宁的姐夫,可同样他也是李氏臣子,而李秀宁既为平阳公主,又是开府的将军。
别说大怒之下给窦诞一刀鞘,就算是操刀追杀窦诞一圈儿在关西世族当中,也算不得什么新鲜事儿。
关西大阀们的雍容华贵,是藏着凶狠和野蛮的。
可以这样说,大隋边地的彪悍和狂野大多数是表现在下层百姓身上,而关西以及河北山东这边儿的勇武,主要则体现在豪门世族这里。
而且,窦诞这一刀鞘挨的也不算冤枉。
李世民大破薛仁杲的消息他已知晓多时,就是没在李秀宁这里露上一点口风。
这里面的原因也很简单,这年头儿消息的延迟是让人很无奈的一件事,借此倒是可以做上一些文章。
若是李氏有心求和,此事倒可作为筹码,与李破分说一下。
可即无心真的两方休兵罢手,那此事也就成了机密,河东这边儿晚知道一天,也许就能给李氏带来一些好的机会。
那么李秀宁被瞒住也就是情礼之间的事情了
一番争执过后,李秀宁开始令人整理行装。
她是个要强之人,在绛郡呆的这些时日,虽说也不时的要动一动肝火儿,可说起来却是这几年间过的比较舒心的一段日子。
可惜,世间不如意事十常**,夹在中间不上不下的滋味儿并不算好受。
李破对她有所提防也就罢了,后边的亲族也靠不住的感觉实在让她揪心不比,于是权衡之下,李秀宁便也有了归意。
韦节无可无不可,窦诞支支吾吾,有主意的只剩下了一个,于是冬雪过后,李秀宁便来与李破道别。
李破也没挽留,率人送于郡城郊外。
这一对关系比较奇特的乱世男女也没弄出什么依依惜别的戏码出来,简单的互道珍重之后,李秀宁随即率人南去。
望着一行人的背影,李破也没什么特别的情绪。
唐使此来善意可不多,对他无有大损,却也没什么建设性的效果,所以说唐使是留是去,已无关紧要。
他之所以没有赶人,只是因为唐使之中有一个李秀宁罢了。
李家的儿女当中,终究是被他交到一个朋友,只是当年留下的一条后路,如今却是没多大意义了,反而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牵绊的效果,实在是令人所料未及。
李破望了望天空,对自己交“朋友”的本事有些自得,却又有些郁闷,因为如果交到的朋友是个女人的话,总能生出不少乱七八糟的麻烦,远不如男儿相交那般痛快干脆。
李破调转马头率人回城,在他看来,唐使南归也就象征着今年的大事小情差不多都结束了,就剩下了一点剿匪的事情。
他很想看到那个什么大盛皇帝的人头,因为这一年的后半段儿过的十分不舒坦,他心里总觉着憋了一团火焰,需要鲜血和生命来浇灭的火焰,当然,也许这也将是他杀死的第一个皇帝
长安。
龙首原上此时也是雪花飘零,北风卷着雪花从恢弘的长安城上空呼啸而过。
西城外十余里处,左武卫大将军姜宝宜顶盔掼甲,依马立于道左,在他身后,默然立着一群数十人,鸦雀无声,他们都是左武卫将军府中的将领军卒,看他们的样子就知道,他们是来接人的。
当然,能让左武卫大将军姜宝宜迎于道左的人并不多。
姜大将军名声不算太好,在晋地吃了一连串的败仗,可谓是威风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