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雄-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靺鞨人确实是有,但大举南下之说真是抬举他们了。

    靺鞨诸部成为一个整体,是十分遥远的事情。

    现在的靺鞨人,比契丹人还要松散的多,很大程度上,他们中间许多部落,就是被别人送了个靺鞨人的称呼,实际上自己都没意识到,他们原来是靺鞨人中的一员。

    而屡屡到辽东掳掠围猎的靺鞨部族,更是其中很典型的一部分,他们隶属于各个部落,不时的为了猎场和放牧的草原相互厮杀吞并,仇恨来的比外人还要深上许多。

    不过,靺鞨人到也不是没有大举南下辽东过,当然,那也是十几二十年前的事情了。

    那会儿高句丽王觉着国势正昌,被突厥人鼓动的脑袋一热,兵攻打大隋。

    这也是高句丽人最后一次主动进攻中原帝国。

    结果就不用说了,直接在野战中,被隋军打的落花流水。

    文帝杨坚震怒,派兵欲伐高句丽。

    不过因为种种原因,高句丽幸运的逃过了一劫,然后便也有了辽东粪土臣的典故。

    实际上,当时不论是大隋,还是高句丽,都处于蒸蒸日上之时。

    不说大隋,只说高句丽,对契丹和靺鞨人的征伐,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不过等高句丽人入侵大隋营州惨败,辽东的形势也就迎来了一个转折点。

    契丹人和靺鞨人的反抗也猛然激烈了起来,在高句丽人长期的压迫下,那一次,他们找准了时机,对高句丽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攻击。

    虽然,被高句丽人所击败,但很多契丹和靺鞨部落,也都脱离了高句丽人的掌握。

    至此,高句丽的边患。就再没停止过。

    契丹人受到大隋和突厥的双重压制,还要老实一些,但靺鞨人的一些部落,就成了高句丽人最主要的一个敌人。??。??‘c?om

    他们几乎每年。都会从高句丽西北和北方的草原以及崇山峻岭中冒出来,对高句丽的边地进行烧杀掳掠,严重的消弱了高句丽的国力。

    不过,和当年那一次到底是不一样了,他们现在只是出来觅食的狼群。而非狼灾。

    七八天的时间,找到了两支靺鞨人的队伍,收获嘛,勉勉强强,最大的好处就是,因为马匹渐多,隋军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了。

    在第九天,隋军骑兵们进行了第一次成规模的战斗。

    歼灭了一支上百人的靺鞨人骑队,虽然逃走了一些,但隋军却虏获了上百匹战马。

    马邑隋军。也有了不小的伤亡。

    在这种追逐来去的战斗中,伤亡几乎不可避免。

    十几个隋军将士,又躺倒在了辽东的土地上,却也为这支隋军,带来了生还的希望。

    战马,食物,衣服,越来越是充足。

    而辽东的第一场冬雪,在终于到来了。

    北风卷着雪花,肆虐于辽东的山林草莽之间。将一切的一切,都染成银白。

    顺便,也将辽东大地最为凶恶的一面,展露了出来。

    一场不算大的雪。却让气温骤降。

    于是,按照李参军所说,所有人都哆哆嗦嗦的在靴子衣服里塞满了一种被李参军称之为乌拉草的东西,在辽东冰冷的天气中,挣扎着继续走上他们的旅程。

    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这个时候。隋军的远征,终于结束了。

    隋帝杨广不甘心的下达了班师的命令。

    大军上下,气势全消,三十余万大军,葬送在了这次远征当中,辽东城下,更是堆满了隋军将士的尸骨。

    百万大军,气盛而来,却徒劳无功而返。

    这个时候,隋帝杨广也就到了需要付出代价的时候,很显然,代价就是,将士离心,谁也不愿跟着这样一位皇帝,去白白送命了。

    无数人的血肉,无数隋军将士和大隋民夫的冤魂,在辽东上空嘶吼。

    大隋的统治根基,在这样一次远征中,随之剧烈动摇了起来。

    大厦将倾的呻吟声,在这一刻开始响起。

    山东打乱,河北糜烂,而这,也只是个开头罢了。

    也许是隋帝杨广也感觉到玩脱了,撤军途中,便先行一步,带着臣子们匆匆回去了东都洛阳。

    不过,付出的惨重的代价,在如何面对如许惨败上面,隋帝杨广还是和别人不同。

    他留下了大将军吐万绪,经营怀远镇。

    实际上,这个时候,第二次北征,已经被这位皇帝提得了日程之上。

    是的,不管是出于帝王的自尊心,还是有着其他的考量,他都决定,用再一次的战争,来弭平失败所带来的影响。

    他的耐心之差,由此可见一般。

    当然,不需过多的评论这位帝王的行事,因为常人是难以理解此时此刻,作为一国之君的杨广,到底有着怎样的心态的。

    也许,只有他身边的近臣明白,只是绝对不会有人将之宣之于口,所以后来人引经据典再多,也都只能说是猜测罢了。

    而此时此刻,一群幸存者,正跋涉在辽东的风雪之中。

    这个时候,已经进入了大业八年九月初。

    他们离辽东城已经越来越近了。

    能走到这里,他们做出了怎样的努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第一场雪落下之后,李碧却是严令二百骑兵,扩大了搜索范围,由此带来的意外损伤,她连眼睛都没眨一下,就冷漠的接受了下来。

    在这一刻,她表现出来的果断和冷酷,可以说,是一个领兵将领最为宝贵的品质。

    这个决定,也确实让他们的形成,变得更加顺利了。

    因为他们在为严寒,付出了十几条人命之后,终于找到了一处高句丽人的聚居点。

    那是一个几百人聚居的城堡。

    高句丽人的城堡,修的非常结实,就这一千多人,在没有攻城器械,又是在这样一个天气里,强攻肯定是不成了。

    这个时候,就又用得上李破了。

    此时,李碧很是觉得,带上李破来辽东,是她这辈子最为明智的一个决定,虽然那会儿有着赌气的原因,但结果,却带来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不然的话,也许这许多人,也都留在大江南岸的土地上,变成一堆堆尸骨了呢。

    为了性命着想,这种苦活累活,李破也是当仁不让。

    他只带了严闾人和陈圆,程知节三个人,都是这一千多人里最为凶恶的家伙,趁夜潜到了城堡边儿上。

    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了。

    直到第二日清晨,差点把几个人冻僵了的时候,城堡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虽然只是一道缝隙,但毫无防备的高句丽人,却是放进了几个恶鬼。

    也不怪他们缺乏警惕,因为大雪满山,冰封四野的时候,是一年当中,辽东最为平静安宁的时节。

    不再有厮杀,不再有兵患,除了城堡里的人每天出去渔猎,增加食物储备之外,就不会再有什么人出现了。

    当然,如果往年的话,也许还有人经过,他们这些聚居之地,本来也还充当着大隋驿站一类的职能。

    但现在嘛,隋人刚刚退去,辽东一片萧条,就更不会有人出现了。

    不过,明显他们想错了,还没等里面的人出来,从门缝里,一下就挤进一个人来。

    满脸胡茬,浑身腥臭,抡起手中的大斧子,横着一撩,就豁开了几个人的身体,献血一下就飚了出来。

    然后,在他身后,6续挤进几个人来,个顶个的凶神恶煞,守卒加上成年男子,一百多个。

    但这是清晨,冬天辽东的清晨,短暂的厮杀,并不足以整个城堡的人聚集起来。

    这是比较致命的一段时间,用不了几个呼吸,七八个准备出城的高丽人,就横七竖八的躺倒了一地,漏了一个,这人跑的比较快,一边歇斯底里的尖叫着,一边向城堡内跑去。

    不过没跑多远,就被李破一箭射倒在地。

    “快,你们两个,把门推开,在这里守着,你们死了,也不能让人关上大门,知道吗?”

    “老严,跟我来,杀进去。”

    两人一左一右,直接冲进了聚居区。

    在李破看来,一起守门,是最愚蠢的决定,等敌人聚集起来,那么他们几个就会成为弓箭的靶子,也许不等外面的人冲进来,几个人就都作古了。

    所以,冲进聚居区,看似危险,却能最大程度造成混乱。

    等到隋军骑兵裹着风雪冲进大门的时候,严闾人已经从聚居区里杀了个来回,随后李破也钻了出来。

    这个时候,城堡里望楼上的高句丽人,喊破了嗓子,也没能让里面的人冲出来,被惊动的高句丽人,衣衫不整的出门观望的时候,不少都被李破和严三郎直接砍倒在地。

    剩下的人,都去追两个杀人凶手了。

    随后的事情,也就简单了,冲进城堡的骑兵,迅瓦解了高句丽人抵抗,随之到来的步卒,快的涌进了城堡之中。

    占据了城堡的隋军,终于可以喘口气儿了,而更多的好处,还在等待着他们。

    (快更新,还是让质量降低了很多,唉,阿草也没办法,写的不满意,但为了更新度,还是不能有太多的修改,琢磨剧情的时间也短了,大家要是看出哪里不足,告诉阿草一声,阿草在之后的写作中会努力避免。)(未完待续。)

    。。。
………………………………

第150章契丹

    一路风雪,这一部隋军,再没扔下过一个人。:3w。し

    他们几乎是用高句丽人的命,促成了这一个,在冬天里几乎横穿辽东大地的壮举。

    在捉到的,会说点汉话的高句丽人的带领下,一个个的高句丽定居之处,被他们甩在了身后。

    他们的心肠,被辽东的天气,冻的硬如钢铁,为了不泄露行踪,被前面的定居点事先察觉,当他们离开的时候,所有的定居点,都变得死气沉沉。

    所以,他们走的路也注定不会是直线了,曲曲折折,当他们来到辽水岸边的时候,辽东城其实已经在他们的南边很远的地方了。

    这次也不用再搭建什么浮桥,踩着厚厚的冰层,他们便渡过了辽水。

    实际上,这个时候,他们已经进入了属于契丹诸部的草原。

    队伍一路不停,向西而去。

    而怀远镇,燕郡,却都在东南方向。

    因为李碧和李破已经商量好,不去怀远镇了。

    因为应该有人活着回去了,这个不用怀疑,除了卫文升部,骑着战马的将领们,只要狠狠心,就能得到卫文升部的接应。

    像那些领兵的大将军,不管他们自己愿不愿意,到了紧急关头,他们身边的卫士们也会先把他们送离险地。

    他们一旦回去,会说些什么呢,这个可真没准儿,还是不要去自寻烦恼了,别要一进怀远镇,莫名其妙被捉起来砍了脑袋才好。

    再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则是进了怀远镇,很可能就被留下了。

    这一点李碧,李破都很清楚,以己度人,不管现在怀远缺不缺人,领兵的将军。都不会放轻易放他们离开。

    除非有另外的军令到达怀远,不然的话,他们也就会被留在怀远,成为守军中的一员了。

    另外。就算他们最终离开,经怀远,燕郡,到渝关,再进入河北。圈子绕的太大,那明显是大军行进才会选择的道路。

    他们人少,完全可以少走多一半的路程,因为他们的目的地,是马邑。

    当然,这也是两个家伙都有点做贼心虚。

    李碧想的是,得罪了皇帝,一入怀远,身不由己之下,不定又会发生什么。

    李破想的则是第二次北征在即。去怀远完全是在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

    两人这次算是有志一同,决定向东进入契丹诸部,奚部的草原,去飞狐口。

    这一路,可也不近,而且还是寒冬季节。

    如果换了旁人,进入怀远镇,那就是唯一的选择,在那里能够获得粮草,找到休息的地方。一路上也都是隋地等等等等。

    但这两位,磕都没打一个,就决定了率军西进,宁肯在风雪中跋涉。去和契丹人,奚部人打交道,也不愿直接回隋地了。

    其实,这也正是隋帝杨广率军第一次北征高句丽所造成的后果,最为直接的证明。

    他们没跟手下人等商量,这个时候。为了能一路回去马邑,不会节外生枝,他们也不会在此时放任何人离开。

    实际上,也没人愿意离开队伍。

    这支队伍,从死人堆里爬出来,跋涉千里,一路走出辽东,患难与共之下,早已渐渐结成一个非常牢固的整体,此时,就算放河北人和山东人南归,他们也是不愿意的。

    因为他们没有看见怀远镇的影子,眼前只有无尽的冰雪,他们根本不敢离开大队人马,独自前行。

    他们会下意识的,将自己的命运交给那两位,带着自己等人走出辽东的人的手中。

    山峦隐隐,但开阔的草原,渐渐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当中,当然,夏天里满目翠绿的青草是不会看到了,一切的一切,都埋在了厚厚的雪层下面。

    不用怎么费劲儿,李破就带人找到了一个不大的契丹人部落。

    在草原上生活了五年,他对草原人的习性已经把握的非常清楚了,这也正是他敢建议西来草原的底气所在。

    这支隋军,受到了部落中契丹人的热情款待。

    这些比较靠南的契丹人部落,都是大隋的附属部落,受到大隋的庇护,如果是东北方向的那些契丹人同族,可就不一定了。

    不过,一千多人的队伍,明显超出了这个部落的接待能力。

    而且,契丹人做出来的食物,及其难吃,将牛羊肉都给浪费了,八分熟,五分熟的牛羊肉,吃的人直犯恶心,酒就更不用提了。

    唯一的好处,可能就是让隋军有个温暖的帐篷,呆上一晚而已。

    而帐篷里,都塞满了人,要不是隋军上下都太累了,估计谁也不愿意进入这样的地方睡上一觉才对。

    于是,在这里歇了一晚,留下五匹战马,在一个会说汉话的契丹牧民带领之下,他们往这个部落的主部而去。

    这一走,就是两天,李破觉得,一辈子也不想看到雪了的时候,一个不小的部落终于出现在了他们视线之内。

    据向导说,这个部落的主人,是契丹八部之一,日连部首的后裔,身份很是尊贵,今年还曾派兵,去跟随大隋皇帝打架,现在去了的人都也回来了。

    李破可不知道契丹八部不八部的,听的有如天书,很快,他就跟契丹人向导,学起了契丹话,而且乐此不疲。

    李碧比李破强的多了,她鄙夷的告诉李破,这些契丹人和他们遇到的靺鞨人没什么区别。

    所谓的契丹八部,也在百年前,就被北齐打没了,契丹八部的后裔?哼,契丹各部首领都这么说,和汉人的诸侯一样,都是想表明自己的血脉如何高贵而已。

    而且,几年前,据说契丹人还曾组成联军,趁着先帝驾崩的时候,攻打营州,受到了边关将士的痛击。

    这些附属于大隋的部族,大多由此而来。

    你学他们说话,不但无用,一旦被人知晓,还会遭人鄙薄,对你可没任何好处。

    李破一听,别的都当了耳边风,只有那句几年前,才跟隋人见过阵仗的话,却是让他一下警惕了起来。

    虽说草原部族,侍奉强者,一直是他们的生存之道,没什么稀奇。

    但草原人的俗语还说,既然流了血,那么一定就会有仇恨生成呢,草原上的家伙们,交朋友快,翻脸可是更快。

    他娘的,不会刚离虎穴,就又进了狼窝吧?

    随即,李破就找来了旅帅,吩咐他们警醒些,吃的喝的不要同时下嘴,人要一直聚在一起,睡觉的时候,也要睁开一只眼睛云云,很是在隋军当中制造了点紧张气氛。

    这个拥有着数千人口(加上附属部落在内)的部落贵族们,显然是想交朋友的那种,在得到消息之后,他们很快就出了聚居所在,骑着马迎接了到来的隋军将士。

    隋军的到来,也为这个七八百人的部落,注入了无穷的活力。

    外来人比部落中的人要多,而且全是成年汉子,其实也让这个部落的主人们,感到了些恐惧。

    看着这些比他们还要肮脏,粗糙,却各个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危险气息的隋人军卒,最勇敢的契丹勇士,也选择先送上美酒和食物,而非上去引起口角或争斗。

    部落首领叫土厉古,他和他的儿子们以及亲戚们,款待了所有的隋军将领。

    语言不通,没法好好交流,只能不停的喝酒。

    虽然,这里人比之前的部落多,但酒却没什么长进,不过,人家受到了大隋皇帝的赏赐,有幽州和燕郡美酒在呢。

    首领肉疼的拿出了两坛,算是给足了面子,并自豪的在客人面前吹嘘着这酒有多珍贵,大隋皇帝有多慷慨。

    酒是不错,但从李碧往下,所有的隋军旅帅们,都觉着喝着不对味儿。

    契丹人受到了皇帝的赏赐,施施然的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而他们呢,却还在挣扎于生死之间,皇帝估计连想都不会想到他们一下。

    因为他们渡过辽水,就没看见一个人,等在那里,迎接他们的回归,也许,他们现在都上了阵亡名录了吧?

    但三十多万人啊,他们真能在三十多万人中间,找到一个位置?

    在这一刻,喝下去的美酒就变得毫无滋味可言了。

    不过,李破也是白担心了,没什么危险,契丹人显然忘记了几年之前,流下的鲜血,他们很快适应了在大隋庇护下的生活,并觉得很满意。

    他们现在可以去南边,跟隋人交易,这是他们北边的同族,不可能享有的优势,也让他们的部落,渐渐富足了起来。

    契丹贵族们问起了这支隋军的经历,问他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虽然翻译过来,有点词不达意,但李碧还是郑重的回答了一遍,嗯,虽然其中有些夸大的地方,但还算属实……

    于是,契丹贵族们开始愤怒的谴责高丽人,顺便,对这些死里逃生,一路杀回来的隋人,献上了最真诚的慰问和尊敬之意。

    于是,这支隋军也有了契丹名字,乌尔海,从鲜血和尸骸中走出来的武士。

    由此,乌尔海人的传说,在契丹人中间,竟然流传了很久。

    直到唐末,还有人自称为乌尔海人的后裔,在为大唐征战不休。

    不过,他们身上,也许真还流着隋人的血液,因为按照契丹人的风俗,是有妻客一说的。(未完待续。)
………………………………

第151章聚散

    (三更求月票,求订阅,求打赏,月票榜要掉第七了,这是非要阿草爆更的节奏啊。)

    在契丹人盛情邀请下,隋军在部落中呆了六天。

    不能再多了,对于隋军和契丹人,都是如此。

    契丹人的贵族,直言不讳的告诉李碧,他们很想留客人一直呆到春天,但部落中的食物,不允许他们这么做,如果客人往西北走,去到强大的阿克兰部,应该会得到更加令人满意的款待。

    而李碧也没想在这里多呆,因为手下们,正在和契丹人的女人勾勾搭搭,再这么下去,很可能有人会很乐意留在契丹人这里,等待春天的到来。

    尤其让她愤怒的是两件事,一件事是,有女人晚上的时候,竟然钻进了李破那小子的帐篷,要不是她去跟李破商量事情。

    说不定,那小子就和人成其好事了呢。

    这种愤怒,毫无来由,却又如此的强烈,出身大族的她,不可能不明白,这是源自于女人的嫉妒心。

    正因为明白这一点,于是也就更让她感到难堪和恼恨。

    没享受到艳福,却被李碧迎头浇了一盆凉水的李破,道德底线瞬间被拔高了许多,非常严肃的声明。

    自己不是好色之徒,对契丹人黑乎乎的女人也不敢兴趣,才算稍稍熄灭了李碧的怒火。

    当然,这家伙向来口是心非,被他挂在嘴上的原因,永远都是表象,他心里想的是,这一路走下来,苦头吃的可着实不小。

    以他现在的年龄,还是身体状况,都不允许他放纵,他要加紧的储存体力,去抵抗前面路程中的严寒和劳苦。

    一旦他病倒了。他并不认为自己会比之前那些家伙强上什么,说不定,一条小命也就没了。

    所以,饱暖思****这事。还是不要做为好,实际上,他的自制力,要比李碧以为的要强的多的多。

    如果说这件事,让李碧颇为恼火的话。那么,另外一件事,就是让她暴怒了。

    契丹人的首领土厉古,想要娶她为妻。

    这也不稀奇,契丹人喜欢强壮的女人,如果她的身份再高贵一些的话,就更好了。

    而李碧明显符合这样的特征,强悍之处,更是远超契丹人的期许之外。

    当契丹首领表露出自己的意思的时候,得到的回答可想而知。

    契丹首领觉得受到了侮辱。态度一下冷淡了下来,其实,他想不到的是,强忍着怒火回去的李碧,给李破下的军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