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雄-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他们能够清晰的看清这些同族的打扮的时候,他们也并没有产生怀疑。

    隋军将士的穿着和长相,都有着很多的漏洞,这个没法弥补,但突厥只是统称,他们和以前或者以后的草原部族,并没有太大的分别,他们是部落联盟形成的草原帝国。

    他们有着众多的部族,甚至于,风俗都是南辕北辙。

    就像隋人很难分得清进入隋地的商人,是不是突厥人一样,突厥人同样分不太清楚,进入他们疆界的家伙是不是隋人。

    这是中原数百年战乱,以及北方部族不断的崛起崩溃造成的在这个特殊的时段,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当接近到一定的距离,突厥人在呼喊着,打问李破等人从哪里来的时候。

    李破已经一踹马腹,顺手摘下弓箭,狂吼了一声,“杀了他们,弓箭手,杀了他们。”

    十几个突厥斥候,毫无防备之下,在而来的箭矢之下,纷纷栽落下马,成为了冰冷的尸体。

    这场诱杀短暂的很,再次显示出了李破过人的应变能力。

    但没等他稍微得意一下,自家的斥候就闷头冲了回来,还带回了一连串的尾巴。

    和突厥人的第一次结束,对于双方来说,都太不美妙了。

    斥候们表现出来的愚蠢,简直就是惨不忍睹。

    于是,隋军的卑鄙的行径,被人逮了个正着。

    “几千人,都是突厥人金狼旗,是突厥可汗”

    尼玛,本来觉着躲不过,就停下来跟突厥人拼一下,试试突厥人成色的李破,顿时后背的寒毛都立起来了。

    幸运值急剧降低的李破,想都没想,立刻传令,“掉头,向东,快,向东走。”

    这个时候,他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等人跑的够快了。

    隋军慌而不乱,掉头逃走的时候很干净利落,这得益于他们平日里的训练,以及李破渐高的威望,所以他们并没有产生不可控的混乱。

    在他们的身后,低沉的号角声响了起来,这是突厥斥候表示遇敌的声音。

    在更远的地方,号角声回应着他们。

    十几个突厥骑兵,像尾巴一样,坠在了隋军身后。

    更为可怕的是,周围号角声不断响起,黑影在不断浮现,那是突厥人分散在周围的斥候正在聚集。

    分散出去的隋军斥候,纷纷归队,并和突厥人产生了交集。

    箭矢开始在空中飞舞,轻轻碰撞了一下的结果是,平分秋色。

    突厥人的箭术精准一些,马术也更加娴熟一些,但他们没有像他们的后辈一样,占据绝对的上风。

    隋军士卒的强悍,同样不输于他们太多,而且他们的弓箭也更加的精良。

    小碰了一下,两方的斥候们都付出了鲜血的代价,尸体滚落在草原上,伤者惨叫着翻滚下马。

    于是,隋军吃了点小亏,他们不可能再去顾及伤者,李破只是不断的催促士卒们向前纵马奔驰未完待续。
………………………………

第180章厮杀(一)

    隋军在李破带领下,逃的是干净利落而又气势磅礴。  ‘

    李破对于逃窜也非常熟悉了。

    他回到大隋的时候是逃回来的,进入马邑之后,又拼了命的逃离了留民营地。

    在辽东的时候,他逃的照样完美之极。

    如果此时李破能回想一下,一定会觉着自己特倒霉,每一次,他躲来躲去,却总是能巧妙的站在悲剧的一边儿,将自己弄的狼狈无比。

    这一逃就是小半天,李破根本没去管后面到底追了多少人。

    其实也不用太关心这个了,草原上号角声不断在身后响起,那是突厥斥候在指示他们的方位。

    夜晚终于来临,虽然知道,草原部族一般不会在夜晚动攻击,但他不敢让人停下来宿营。

    因为那样一来,突厥人很可能在这一晚形成对他们的包围。

    嗯,包围这个词在草原战争中也不太常用,除非两边人数相差巨大,才会让包围成为现实。

    所以,草原部族战争当中,几乎不会生歼灭战,总会有些漏网之鱼。

    这也是突厥可汗们一旦失败,还能跑到大隋寻求庇护的原因所在,不是他们的对手不想杀死他们,而是根本无法做到赶尽杀绝。

    当然,被人黏住了,你同样很难甩脱。

    就像现在,突厥骑兵好像跗骨之俎般,追在了他们身后。

    李破估计,想要将他们帅脱掉,得连续跑上个两三天才成,这还是因为隋军的战马现在能够保证一人双马或者三马,不然的话,就等着一直跑到辽东吧。

    至于突厥可汗的金狼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见鬼去吧,想那么多也没用,谁知道突厥人抽什么风,也不怕有人过来把可汗干掉先。

    突厥汗账护卫,应该叫附离吧?应该不会太好对付。‘娘的,这不和皇帝身边的骁果差不多了?

    李破挥舞着手臂,让骑队慢慢停下来,因为他终于有了决定。

    “刘景。刘景呢,赶紧过来。”

    草原的夜晚黑乎乎的,月光洒下来,看着还算清亮,其实呢。黑暗连成一片,几乎看不见什么东西。

    这不是什么夜盲症,而是独属于草原的夜晚造成的效果。。

    很快,刘景这个草原马匪中厮混的狗头军师就挨了过来。

    “明天早上,分头走,你领两百人,笑个屁,让两个旅帅领兵,你是向导,咱们那天过的那片树林子知道在哪儿吧?咱们到了那里再汇合。先到的人,绕着林子先拖一拖,别乱走,知道吗?”

    “参军,咱们应该向南走才对吧?”

    “你傻啊,突厥人跟着咱们冲进长城算谁的?是你掉脑袋还是我掉脑袋?”

    “去,把旅帅们都叫过来。”

    五个旅帅,很快聚集到了李破身边。

    “后面追来的人不会太多,咱们分头走,一天多之后。在前面汇合,如果突厥人没追过来,也就罢了,如果追过来。还分兵追的,那我就率你们打一仗。”

    “去吧,两天两夜熬下来,可不容易,在马上养养精神吧……”

    隋军继续在黑夜前行,不论逃跑还是追击。在草原这个地方,都很艰难,所以意志会变得非常重要。

    李破也不知道,一天过后,这些隋军士卒还能不能跟敌人厮杀一番,还是先就自己垮掉了。

    这是对他领兵之能的一次考验,同样,也是对隋军上下的战斗意志的一次考验。

    熬过去了,便能脱胎换骨,熬不过去,只能如丧家之犬一般没命逃窜了。

    在李破看来,这简直就是自己在辽东之战中的所经历的那些战事的翻版。 ‘

    区别之处在于,那一次,是运气和求生**在支撑着大家走下去,这一次呢,最重要的则是求战**。

    第二天天色微明,突厥人的号角声此起彼伏的响起,李破小小的庆幸了一下,果然,突厥人想要趁夜将他们围住。

    后面的突厥斥候已经看不到影子了,但只要号角声还在,说明突厥人正在追击。

    突厥人的斥候,应该也会很快追上来。

    在这个时候,草原骑兵作战的一些特点,已经渐渐显露了出来,看不见的敌人,让广阔的草原看上去危机四伏。

    这是和河南战事以及辽东战事完全不同的作战模式。

    太阳还未露出面庞,草原还是慢慢变得光亮了起来,隋军的度随即加快了,而且,分成了两队,一队向着东北,一队向着东南,奔驰而去。

    李破虽然谨慎,从不愿意冒太多的风险,但这一刻,军人的直觉,和对形势的判断,让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分兵,并准备反击。

    用不了多少时候,李破就知道,突厥人分兵了,号角声分成了两拨。

    嗯,突厥人还是非常霸气的,他们好像同样有着,不问敌人有多少,只问敌人在哪里的自信。

    当然,李破并不知道,突厥人是被激怒了,而且,汗账卫士的骄傲,都是让他们对伤害了他们的敌人穷追不舍原因所在。

    没错,追在隋军身后的突厥人,正是突厥汗账的附离子,突厥人当中,最为精锐的军旅之一。

    随后,便是颇为枯燥而又漫长的单纯追逐,隋军划出一道弧线,奔向目的地。

    如果是单纯的行军,他们很可能会产生方向上的偏差。

    但这次不会,一天一夜过后,远方隐隐约约的号角声,让他们颇为准确的向汇合地点飞驰而去。

    突厥人显然没有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

    又是一夜的行军,连李破都感觉到了疲乏,吃喝拉撒都要在马上,那滋味是常人所想象不到的。

    后来的蒙古军,其实也正是靠着这种吃苦耐劳的作风席卷天下,无人能敌。

    当李破觉着屁股都快肿了的时候,一大片树林终于出现在了眼前。

    他们先到了一步,两个方向的号角声正在变得越来越清晰,突厥人好像这个时候,也明白了一些,正在逐渐的靠近准备汇合在一起。

    李破当机立断,没有像说好的那样在树林这里等待,而是直接带人迎了上去。

    突厥人的号角声,就像指路明灯一样。

    这可真是个好东西,回去之后要多弄些短牛角来用,之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隋军终于在一天一夜过后,在茫茫的草原上汇合在了一起。

    “于大郎,带一百人上去,看看追过来的是多少人。”

    随着传令声,一队骑兵越过赶来汇合的人马,向前方疾驰而去。

    其他隋军就地停了下来,在军令声中,排成了队列。

    突厥人的斥候出现在远方,他们同样非常疲惫,他们是骄傲的汗账附离子,不会像那些底层的牧民般,在草原上来回游荡。

    他们勇猛而彪悍不假,但他们同时也失去了一些东西,比如说不惧风吹雨打的强韧体魄。

    看到隋军在列阵,斥候立即吹响了急促的短音,这是准备接战的信号。

    在这里,不会有什么突袭生,但却可以避实就虚,分别击破。

    李破嘶哑的吼叫着,“半个时辰,只能在半个时辰击溃敌人,不然我们就会死在这里。”

    大声的重复了几遍,也不再有什么多余的废话,终于抽出了藏在马鞍子下面的环刀,高高举起,“随我来。”

    一磕马腹,如箭一般的窜了出去。

    马蹄声终于不再那么忽快忽慢的散乱了,而是变得整齐划一,踏在草原上,出隆隆的闷响。

    “敌人不多,敌人不多,二三百人,二三百人,就在前面,就在前面。”

    放出去的一百隋军,呼喊着绕过队列,像溪流般融入其中。

    看见了,看见了,天边出现了一些黑点,人确实不多,和隋军相比,几乎差了一半儿。

    但他们没有像李破这样狡诈的头领,他们并未逃走,去跟另外一边汇合,而是选择了战斗。

    当然,这个决定也不算错,像兔子一样逃跑的敌人,反身杀了回来,让有些骄傲轻敌的突厥人做出了必然的选择。

    留在这里,击溃他们最好,拖住了也不错。

    在他们看来,天边涌过来的那条黑线,更像是敌人的临死反扑,胜利的一定会是他们。

    隋人,卑鄙的隋人,装扮成了他们,在草原上横行,这是他们所无法忍受的事情。

    是的,他们已经从那些被他们杀死的敌人身上,现了前面那些逃跑的家伙的身份,因为他们都带着隋人惯用的直刀呢。

    隋人对突厥人颇为熟悉,而突厥人同样熟悉这个老对手。

    两条不算太长的黑线渐渐接近,毫无疑问,弓箭才是骑战中最先被使用的武器。

    一片张弓声响起,对面的突厥人几乎同时举起了手里的弓箭。

    隋军并没有在弓箭上占据什么优势,因为他们面对的是突厥汗账的护卫,他们手中的弓箭甚至比隋军更为精良。

    一阵翁名声过后,箭矢在空中交错而过,然后带着锐利的风声落下,嗖嗖嗖的声音让人毛骨悚然。

    噗噗噗的入肉声中,不断有倒霉蛋惨叫着栽落下马,战马哀鸣着翻滚在地,弄出一连串的骨折声。

    这就是独属于战争的交响曲,澎湃而又残酷。(未完待续。)
………………………………

第181章厮杀(二)

    (月票月票)

    经过箭矢的洗礼,抽刀声便连成了一片,甚至隆隆的马蹄声都被盖下。‘

    初起的朝阳,照在一把把长刀上,反射出森寒的光芒。

    两群分属不同国度的战士,却穿着同样的装束,同样是右手举着钢刀,左手持盾,好像商量好了一般,在疾驰中交错而过。

    一排排长刀挥舞而下,几乎没有兵刃的碰撞声,全都是噗噗噗的入肉声在回响,顿时鲜血喷溅,残值断臂横飞,无数的身影在这一刻惨叫着栽落马下。

    疾驰中的交锋,让厮杀短促而激烈,十几息间,两队骑士已经完成了第一波的较量。

    作为箭头的李破,身上已经染上了斑斑点点的鲜血,肋下也被划开了一道长长的口子,只是没有伤到皮肉而已。

    根本顾不上受没受伤,也没工夫清点伤亡,他呼啸着纵马划出一条弧线,反身再次率人冲上。

    这和云中草原上的部落战争,明显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样子。

    这是不留任何余地的拼死相搏,面对面的强硬碰撞。

    突厥人毫不示弱,而且,凭借着娴熟至极的马术,他们反身所用的时间更少,这也让他们的度更快,攻击也更加的犀利。

    实际上,这个时候,隋军气势已滞,有些士卒竟然有了慌乱和犹豫,生死一瞬的交锋,在那一刻之间,便已经严重的挫伤了他们的自信。

    如果是相同数量的人马,隋军必败无疑。

    但突厥人的自大和轻敌,让他们失去了在这里战胜这支隋军的机会。

    马蹄声响起,就不再有停止的机会,伤亡具都惨重的两队骑兵,再次交错而过。

    同样的,在原地留下了大量鲜血和尸体。

    这一次,李破毫无损,常年的锻炼和敏锐的反应神经。‘让他在骑战中如鱼得水,此时,他已经接连斩落了四个敌人。

    他毫不犹豫的再次策马回转,向已经剩下一小半的敌人冲了过去。

    随即便迎来了第三次厮杀。这样反复而接连不断的冲击,显示出了突厥和大隋两国骑兵的优秀。

    再一次冲杀而过,反身的时候,李破看到的却是突厥人逃走的背影,孤零零的。只剩下了十几个人。

    李破慢慢勒住战马,并吼叫着,让士卒们停下来,不要追击敌人。

    之后,他举起长刀,宣泄般的狂呼了起来。

    充满了野性和杀气的欢呼声,终于成为了这里的主旋律。

    “换马,清点伤亡。”

    很快,李破就高兴不起来了,只这一会功夫。他们确实是消灭了一队突厥骑兵,但一百八十四人的伤亡,让李破嘴巴干。

    这就是突厥人的实力?

    以二百多骑和五百隋军骑军交锋,伤亡竟然差不多?

    本来,李破还想的挺好,去趁热打铁,将另外一部追兵击溃在这里,没想到的是,一战之下,竟然是这么一个结果。

    显然。他的计划需要变一变了。

    另外一队追兵,只需要多过三百,他们这队人就将成为被击溃的那一方了,很简单的算术题。不是吗?

    李破没犹豫太多的时间,因为另外一边的突厥人肯定在赶过来。

    他当机立断的大声下令,“割下他们的头,我们进林子。”

    一个暴怒而又急于进攻的对手,会比一个冷静理智的敌人好对付的多。

    当另外一队附离子们来到这里,令他们狂的是。‘地上除了敌人的尸体之外,所有战死的突厥人,都成了无头的尸体。

    这是对战死的勇士的最大侮辱,程度上,甚至过了让他们成为别人的奴隶。

    这亵渎的不但是勇士的英魂,而且,相当于亵渎了他们的神灵。

    当先一个突厥大汉,愤怒的咆哮着,撕开自己的衣襟,在胸膛上割了一刀,用自己的血誓,一定要将那些该下地狱的卑鄙隋人杀死在这里。

    并割下他们的头,让他们看不见白天和黑夜。

    卑鄙的敌人并没有走远,他们的背影还在视线之内,像兔子一样,钻进了稀疏的林地。

    一直以来,将南下与隋人勇士决一生死,建立功勋,夺取隋人的土地,牛羊,妻女作为目标的突厥附离子们,这些年来第一次出征南下,在云中草原就遭到了重重的一击。

    瞅着横躺在草原上的勇士们的尸体,那种挫伤性的愤怒,是无法想象的。

    他们纷纷咆哮起来,跟随在阿史那始波罗(阿史那姓氏的勇士,像是后来的巴图鲁)身后,追向了林地。

    ……………………

    “都下马,都下马,快快,把马都聚集起来,挡在前面。”

    在林子深处,李破急急传令,一旦到了林地当中,四条腿的可就不如两条腿的灵活了,在这里再跟突厥人打一仗,估计也就没有突厥人敢再追上来了。

    接近了一半的伤亡,让隋军士卒士气一下低落了下来,但他们还是忠实的执行了李破的命令。

    他们很不幸,在第一次和突厥人交手的时候,便碰上了突厥百万军中最精锐的那一部分人。

    如果此时两国大军云集在此的话,他们一定会受到让人眼红的奖赏,因为他们一战就杀死了将近二百个附离子。

    这和一队普通突厥骑兵,杀死了隋帝杨广身边的骁果是一个效果。

    不过可惜,被追的好像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般的他们,已经无法想及那么多,他们只知道,这些突厥人比他们要强横凶狠的这个事实。

    李破很忙,他用力的挥舞着环刀,鼓舞着士气,“今日一战,有死而已,都拿出精神来,我李破就在这儿,跟大家同生共死。”

    “以五十人为一队,散开散开,弓箭准备,不要硬碰,进了林子的,都给射下来。”

    突厥人很快就追入了林地,此时天光早已大亮,太阳光照进这不大也不算小的林子中,在林中草地上留下大片大片的光斑。

    战马在林中渐渐失去度,树木也将突厥人变得更加分散,走不多远,就能看见前面不少战马在徜徉,马上骑具还在。

    走着走着,一个年纪颇大的突厥人,突然吼叫了起来,这显然是个突厥老兵,见同伴们依旧瞪着充满了血丝的眼睛,在林中逡巡,对他的话充耳不闻,甚至有些人还不满的大声咒骂。

    但他依旧大声的警告着人们,并一下跳下战马,连踢代打的将自己的手下都弄下战马。

    像他这样经过很多战争洗礼的人,也有几个,但不管不顾做出这样举动的只有他一个。

    突厥汗账的附离们,经历的战争太少了,年轻的勇士,总是将他们这些人的话语,当做怯懦之人的辩白。

    就像叛逆的儿女,总是将老人的经验之谈当做耳边风一样。

    所以,付出代价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林间人影瞳瞳,这让突厥人一下加快了前进的度,随即他们也纷纷拿出了弓箭,准备像射取猎物那样,将这些愚蠢的放弃了战马的隋人,一个个杀死在这里。

    弓弦震动声猛然间便响成了一片,箭矢开始在林中穿梭来去。

    突厥人的惨叫声,接连不断的响起,高踞马上的他们,一下便成为了靶子。

    隋人不是猎物,他们的李参军对林地的认知,也无人可及,在林间的战斗中,他选择了最为合适的战斗模式。

    骑着战马的突厥人,会被弓箭射下来,而双足落地的突厥人,他们的罗圈腿根本不适合在林间跑动,更为高大的隋军士卒,将在肉搏中占据绝对性的优势。

    是的,只要突厥人进入了林地,那么他们所有的优势也就都不会再存在了。

    不管是他们的先辈,还是后来人,对于生活在草原上的所有部族而言,战马才是他们最为犀利的武器,没有之一。

    对射很快就演变成了混战,箭矢在林中四处飞射,钢刀在战士手中不停挥舞,两族战士们像野兽一般咆哮着厮杀在一起。

    每一刻都有人溅血倒地,生命在这里变得无比廉价,惨叫声在林木间回荡不绝,就像是死神在惬意的叹息。

    时间在慢慢推移,但厮杀中的人们,根本察觉不到时间的变化。

    好像上一刻还在拼命搏杀,下一刻,林中的厮杀声就渐渐平息了下来,浑身是血的突厥人,6续骑马冲出了这个魔鬼般的地方。

    是的,他们失去了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气,他们疲惫而慌乱的逃走了。

    这一刻,他们不再是骄傲的突厥附离子,而是狼狈逃窜的兔子。

    毫无疑问的,他们回去之后,会受到分外严厉的惩罚,但在生命和荣誉中间,他们选择了生命。

    他们将骄傲和荣耀,永远的留在了这里。

    五百多突厥附离,只生还了二十多个。

    大业十年间,突厥人和隋人的第一次碰撞,就碰出了灿烂的火花。

    五百恒安镇骑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