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周盛世-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凌云闻言苦笑一声,自己太爷爷是厉害,自己家也确实是捕快世家,不过这些都是过去了,凌家现在不过是小户人家,早已没了往年声望,不说自己当初继承自父亲的捕快位置,若不是沈涟大人来,怕是自己早被冯宁扫地出门了,那还能像现在当上捕头。

    “大人,属下这个机会是您给的,怎么会委屈。”凌云说道。

    “不要看低了自己,梁谷此人我不说你也知道是什么货色,眼下有个机会,你愿不愿意试一试?”沈涟问道。

    凌云先是一愣,随后眼神一亮,他自然知道梁谷的底细,沈大人这么说必然是要拿下梁谷,而梁谷背后那家又不好处理,沈涟既然敢这么做,自然是有很大的把握。

    “属下愿为大人赴汤蹈火。”凌云说道。

    沈涟点点头,吩咐道:“这段时间你挑几个可靠的人,在镇江先搜集梁谷往日罪证,我再这里会先稳住他。切记不能让薛家的人发现,我只给你一个月时间,有把握吗?”

    凌云想了想,点头道:“属下这就去办。”

    “那路上小心,万万不能同他人说起此事。”沈涟嘱咐了一句。

    凌云领命出府,走到半路恰好碰到了回来的梁谷,见其额头发红,想也知道去了哪里,暗自撇撇嘴,凌云立在路边行礼道:“见过梁捕头。”

    梁谷双眼发红的看着凌云,恨不得手撕了眼前这人,冷声道:“凌捕头,好本事。”

    “梁捕头这是何意?”凌云疑惑的看向梁谷,却听见梁谷冷笑道:“凌捕头,出门在外小心些,最近乱的很,别出什么意外。”

    凌云皱了皱眉,但还是说道:“多谢梁捕头衷告,不过沈大人在找你,你还是赶快去吧。”

    梁谷冷哼一声,朝中堂走去。凌云看着梁谷离去的背影,冷笑道:“且让你在猖狂一段时间。”

    梁谷整了整衣物,将帽子扶正,这才慢慢走近中堂,见沈涟正在那批卷宗,上前行礼道:“属下拜见沈大人。”

    沈涟抬头看了眼梁谷,淡淡道:“梁捕头,这几日干嘛呢?”

    梁谷一愣,自己每天哪有什么事做,可自己又不能说闲着,只好道:“没什么忙的,不过一些琐事罢了。”

    沈涟将卷宗放下,看向梁谷道:“正好,这几日凌捕头老家出了些事情,刚刚向我告假,我这些日子身边缺人,你来我身边吧。”

    梁谷听沈涟这么说先愣了一下,随后心里想到:“自己还想着每天怎么跟在沈涟身边,不曾想瞌睡就有人递枕头。”

    “属下听凭大人调遣。”梁谷急忙道。

    沈涟暗笑,就知道薛立放心不下自己,派这么个蠢货来自己身边,薛立到底怎么想的?自己看起来很傻吗?

    “你先准备一下,过段时间扬州那边会来人,据说是生面孔,本官要做些准备,具体什么事,我在吩咐你。”沈涟说道。

    梁谷暗暗记下,点头道:“是,大人。”

    沈涟说的人便是即将开始各州府审查的人,是杨泰从各地征集来的人,都是清白出身。杨泰原打算按林源的计划走,后来觉得既然动手,就干的彻底些,杨泰在江浙这么多年不可能没培植自己的人,要不然也不会这么多年官位座的稳稳当当。加上张家联合几家通力合作,硬生生让他们凑出数百人的队伍。

    从明天开始,这些人就会奔赴江浙一十三府名下各县开始审查,不过这之前还有些事要做,今天除了沈涟这个镇江知府外,各州府最高长官都到了杨泰府上,接到的消息是有事要商议。

    杨泰府上,站在屏风后看了眼大堂内的人,杨泰同黄轩对视一眼,整了整衣服,慢慢走出来,众人起身道:“见过巡抚大人,钦差大人。”

    杨泰点点头道:“都坐吧。”众人坐下,有些奇怪的看着杨泰身边的黄轩,往日这两位可是从不碰面的,今日是怎么了?虽然心里奇怪,但还是安静下来,打算听听今天有什么事要人到的这么齐。

    “再有两月今年就要完了,我想着称各位都还在扬州,便叫来聚一聚,今年江浙发生了不少事,好在有各位通力合作,这才没酿成大错。”杨泰说着环视了一下再座的各位知府大人。

    “托皇上洪福,眼下江浙灾民也都安顿下来,可这决堤案如今都查了三个月了,还是毫无进展,圣上连下数道谕旨要求彻查,我们也不能没一点反应,诸位想想这案子该怎么查。”杨泰的话让众人皱眉,决堤案并不是他们不想查,实在是牵扯太广,不知道该怎么下手,拖到现在也是没有办法。眼下有提出来,看来是京中又施压了。

    坐在一旁的会稽知府程樘看了眼众人,想了想说道:“大人,先前不是已经上奏朝廷,决堤案主因还是今年秋汛太大导致的吗?咱们已经彻查了几位出事河段的监河官,京中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杨泰瞥了一眼程樘没有说什么,这时另一边的山阴知府宋阳也说道:“程大人说的没错,黄大人这事你也是知道的,可这眼下京里又说我们查案不利,这让我们怎么说?”

    黄轩看了眼说话的两人,心里冷哼道,就是你们治下出的事,你问我?杨泰这时开口了:“程大人、宋大人,这事到底什么样你们比我和黄大人要清楚的多。”

    杨泰实在是厌烦了同这帮不识时务的人废话了,干脆直奔主题。屋里的众人有些惊愕的看着平时的老好人杨泰,有些不敢相信,这是明着针对宋、程两位大人了。

    “杨大人这是什么意思?”程樘眯着眼说道。

    只见杨泰指着程樘冷笑道:“程大人问得好,我是什么意思?启德七年,你从一地知县连升两级,担任了江浙大府会稽府的知府大人,启德八年,朝中开始修缮江南道沿岸河堤,耗费银钱无数,本应固若金汤,不成想还没三年,一场秋汛就水淹江南道一十五县,其中江浙一带,就你会稽府受灾最重。灾民流离失所,你又在干什么?”

    还没等程樘反驳,杨泰便走到程樘跟前,一把抓住程樘的胳膊举了起来,杨泰冷笑一声:“看看,诸位看看程大人的手上。”

    众人下意识的看向程樘的右手,只见手指上带着一枚戒指和一个扳指。这倒没什么,但程樘的那枚红宝石戒面的戒指实在是有些扎眼。

    “程大人,还请你告诉我,你一个月俸不过二百两的知府,如何带的起这么贵重的东西。一个监河官他有那么大胆子吗?”杨泰顿了顿看着众人道:“程大人可是启德四年的进士出身,这本应是双拿着笔为民请命的手,可诸位看看,他这手还拿的动笔吗?”说完冷冷的看了眼瘫软的程樘。另一边的宋阳害怕的不敢吱声。

    “来人。”黄轩喊道,一队甲士走了进来,众人眼神一缩,这是要干什么?只听黄轩说道:“把程樘、宋阳带下去,严加看管。”

    宋阳愕然,而程樘这时也回过神来,大喊道:“杨泰,你凭什么抓我?我是朝廷命官。我要上奏朝廷!”

    程樘的声音渐渐远了些,众人现在更加不敢多话,生怕一不注意就引火上身。杨泰这时回到座位上说道:“有证据表明,程樘宋阳二人贪墨河款,本官给过他们机会,可他们不知悔改,勾结两地粮商侵吞赈灾粮款,之后会慢慢的审他们。不过各位大人也要注意些。”

    众人凛然,急忙表态绝不会干这种天怒人怨的事。黄轩看着众人丑态,只觉得有些难受,在座的这些有几个干净的。

    “好了,干不干净不是你们说的算。”杨泰摆了摆手,接着说道:“今天起,我会派出三人不等的小组进驻各地查账,还要劳烦各位大人在扬州多待几天,待事后在回去。”

    众位官员一惊,这是釜底抽薪啊,他们哪个手脚干净,这么查非得出事不可,可他们眼下又找不出理由拒绝,看着屋外的侍卫怕是只要踏出一步就会被抓起来。

    杨泰没有理会众人,起身离去,他这次也是下了决心,江浙已经彻底烂了,这些天柳青水送来的情报,让他简直心痛,这江浙还是大周的江浙吗?
………………………………

第五十八章  清除

    相比扬州城内的情况,叶涛这边就有些简单暴力了,一大早,叶涛便带人围了扬州城外的一处庄园,据柳青水提供的情报,这里是江浙总制在外的一处住处,看着院墙都挡不住的高大建筑,叶涛啧啧称奇:“老殷,看不出来咱们这位总制大人这么会享受。”

    “老子早就看出他不是什么好东西,要不是背后有人,这位置哪能轮的到他?”殷释道冷哼一声。

    叶涛笑笑没有说话,挥了挥鞭子,只见一队士兵抱着圆木开始撞门,门内下人见状,喊道:“你们是要造反吗?知道这是谁的地方吗?”

    话音刚落,庄园的大门就被撞开,门后的人被门压倒在地,叶涛并未理会:“进去,不要放跑任何一人。”

    军队鱼贯而入,庄子里平常并没有人把守,江浙总制陈怀冰并没有想过有人会打上门来。士兵的动作极快,因为没有遇到有效的抵抗,很快便控制了庄园里的人们。

    看着被士兵扭送过来的陈怀冰,叶涛笑着拱了拱手:“见过陈总制。”

    此时的陈怀冰异常愤怒,瞪着叶涛骂道:“你要造反吗?”

    叶涛不理会,而是走到院子中的石狮子面前,仔细数起来狮子头上的发髻,“一个,两个…十六个。”

    听到叶涛在数数,陈怀冰脸色越来越差,叶涛回头看向陈怀冰,冷笑道:“你一个二品总制,逾制了吧。”

    陈怀冰知道自己完了,大周律有明确规定大周官员出行住宅的规制,按律自己的镇宅狮子是逾制了,可眼下各家哪个没有这种情况,只看叶涛怎么操作了。

    陈怀冰刚打算开口反驳,就见叶涛的手下抬来几个大箱子,眼神一缩,就要说话,却见殷释道已经抽刀走了过去,陈怀冰大喊:“不可!”

    叶涛冷冷的看了眼陈怀冰说道:“动手。”

    殷释道点了点头,抽刀砍在箱子上,只见锁被砍开,将箱子打开,里面装的成套的铠甲和弓弩,显然是军中装备,但现在却出现在陈怀冰私人的宅邸里。此刻陈怀冰已经瘫软在地。

    见陈怀冰的样子,叶涛挥挥手让人将其拖下去,吩咐道:“看好这座庄子,一应物品都给我清点查封,上报朝廷。”

    “是大人。”

    这一天,扬州街头突然多了许多官府签发的告示,百姓好奇,不知道扬州府又出什么幺蛾子,待看到告示的内容,人们先是疑惑,这巡抚大人是怎么想的,除恶行动?这咋听着这么怪呢?

    “哎,你们看,这告示上写着,提供线索的人,官府有重赏啊!”有人说道。

    “怕是有命拿没命花,你倒是可以试试。”有人嘲讽道。

    “咱们的杨大人一厢情愿罢了,这扬州的各家都够他喝一壶了。”人群中有人说道。

    街上突然传来喊声:“让开!快让开!”人群顿时乱作一团,人们纷纷躲在路边,只见一队衙役跑过,像是有什么急事。

    “这是怎么了?”有人问道。

    “管那么多干嘛,跟上去看看不就知道了。”有人说完就跟了上去。

    衙役并没有走多长时间,人们见衙役停在扬州最大的粮店门口,还有些好奇,只听领头的捕头一声令下:“给我封了!”

    围观群众顿时大惊,这么猛的吗?这可是王家的粮店。王家是扬州最大的粮商便是放在江浙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这扬州府衙是吃什么了,上来就要封店。

    粮店掌柜此刻急匆匆跑出来,看到领头之人,顿时气急:“姓雷的,谁给你这么大胆子,你是不是眼瞎了。这可是王家的店。”

    雷远脸色一寒,冷声道:“嘴巴放干净点,看看这是什么。”说着取出一张纸在掌柜的面前晃了晃,“老子是奉命查案,现在有人举报你这店里有朝廷赈灾的粮食在贩卖,王掌柜,你读过书,给我说说这是什么罪?”

    王掌柜头上一下惊出冷汗,颤声道:“你这是污蔑,我们店里怎么会有朝廷的赈灾粮。”

    “看来王掌柜是不见棺材不落泪,那我满足你。”雷远挥了挥手,“给我仔细的搜。”衙役瞬间一拥而入,没一会儿便有两名衙役抬出一袋粮食,雷远点了点粮袋上大大的赈字,笑着说道:“王掌柜,现在还嘴硬吗?”

    见状,王掌柜一下子瘫软在地,他万万没想到扬州府会查到王家的头上。雷远冷笑一声:“给我封了。”

    围观的群众议论纷纷,看来扬州府是动真格的了。与此同时,扬州城内王家各处的店铺都遭到查封。

    王府,王永良瞪着面前的人,手指捏的发白,冷声道:“韩校尉,抓人的事什么时候轮到你驻军了?”

    韩亮,叶涛手下的校尉,这段时间暂时留在杨泰身边调用。韩亮淡淡道:“王家主,常在河边走总有湿鞋的时候。伸手的那一天就要想到这一天。”

    王永良气急,眼下有把柄在人家手里,自己说什么都是徒劳。韩亮见状,说道:“还请王家主准备准备,跟我们走一趟。”

    “哼,老夫有功名在身,照例是不用去府衙的,有什么事就在这儿说吧。”王永良冷哼一声。

    “瞧我这记性,还忘了一件事。”韩亮拍了拍脑袋,从怀里取出一张纸道:“不好意思,王家主,你这功名已经没了,你看看,这是江浙学政签发的。”

    王永良一怔,接过那张纸,见上面大大的学政印章,眼前一黑险些摔倒,被下人扶住,王永良怒骂道:“杨泰,你个匹夫!”

    “都是文明人,王家主还是自己给自己留些脸面,外面还有不少人看着呢,咱们都配合着点,别让在下为难。”韩亮说道。

    王永良低头一叹,跟着韩亮出了府邸。这是杨泰打击的第一家扬州大户,出手之快让人根本反应不过来,从封店到抄家不过用了半日,扬州百姓可算是开了眼,这可是扬州城头一份。

    春园,戴黎宁皱着眉看向一旁的张垚,疑惑道:“杨泰这是吃错药了?”张垚喝了一口茶,淡淡道:“王家捞过了,朝廷数次下御旨彻查,大灾之年赈灾粮谁碰谁死,他那是咎由自取。”

    “可哪家没这么干过,为何偏偏抓着王家不放?”有人说道。

    “贪墨赈灾粮一万担,你能吃得下这么多?”张垚像看白痴一样看着提问的人,这帮人是真不知道这个数字代表的什么?他们知道,不过需要这批粮的百姓在他们眼里是不是人就两说了。

    张垚看了眼戴黎宁,这人平常看着稳重,为人也还不错,要不是柳青水提供的情报,张垚至死都不会相信这人的手比在座的谁都黑,简直可以和薛立有的一拼。

    “各位现在还是回家好好看看,清理干净自己的首尾,在下只能说这次杨泰是提着刀来的,不见血他是不会罢休的。”张垚说道。

    众人看了眼戴黎宁,见其摆手,这才散去。张垚见状也没说什么,起身就要走,却突然听到戴黎宁问道:“你说,史家早早撤走,是不是提前收到什么风声了?”

    “这不是关键,若是史家铸成大错,他便是跑到金帐又有什么用。”张垚说完转身离去,戴黎宁看了眼离去的张垚,心里更加不安了。

    对于扬州发生的事,镇江府倒是显得很是宁静,沈涟等了几日,扬州的审查小组才来到镇江府,这段时间镇江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有些紧张,生怕被查出什么问题。这些日子各州府传来的消息,这帮人可以说是战绩辉煌,短短七天,扳倒大大小小的官员共计六十多位,往往是上午查出问题,下午就有人上门抄家。动作之快,让人目不暇接。

    看着堂下坐立不安的众人,沈涟突然想起昨天林源的一句玩笑话,查账抓人一条龙服务。轻笑了一声,众人疑惑的看向沈涟,想着这都什么时候了,这位还笑的出来。

    内堂有了动静,只见一名男子走出来,先是朝沈涟施了一礼,见沈涟点头,这才走到堂前,翻开册子缓缓念道:“镇江府钱粮主簿段瑞,安庆知县陈立仁,望江县令戴立,贪墨赈灾粮款,盘剥治下百姓,共计贪墨二万三千两。”

    看了眼瘫软在座位上的三人,沈涟说道:“啧啧,看不出来,几位倒是胆子够大。”挥了挥手,几名衙役快速的将三人押走。一旁的梁谷心里有些不安,这沈连是要唱哪出?

    “回禀沈大人,查出来的只有这些人了。”沈涟听了汇报,舔舔嘴唇,似乎有些意犹未尽,问道:“没了?”

    众人听到说已经查完,刚松了口气,却又被沈涟一句话将心提到了嗓子眼,沈大人是么意思?难道要赶尽杀绝吗?

    “贵府情况还算好,目前有问题的已经查完了。”那人说道。沈涟瞥了眼众人,这才说道:“辛苦了,我这就派人送几位去下个地方。”

    “谢过沈大人。”

    镇江诸位官员经历了这一次,都稍稍松了口,见人有些松懈,沈涟冷笑一声,暗道:“这才是头一道菜,后面的才是要命的东西。”

    梁谷见沈涟回了后院,想了想抽空出了府衙,朝薛家赶去,他得把这消息赶紧送过去。

    三木堂内,薛立听了梁谷的汇报有些疑惑,今天查住的三人,除了陈立仁外,剩下两个都不是它的人,镇江府其他暗子也没受影响,他有些摸不准沈涟要干什么了。

    “在没查住其他人?”薛立问道。

    “没有了,审查的人今天就要走了。”梁谷回道。

    “申先生,你看沈涟是什么意思?”薛立看向一旁的申时焘,申时焘想了想说道:“应该是陈立仁那边出了问题,咱们安插了不少人,但陈立仁是颗暗子,没道理先被挖出来。想来是凑巧。”

    薛立虽有些疑惑,但还是想不出问题出在了那里,陈立仁所在的安庆县是镇江府的人口大县,有事镇江府南下的重要出口,他在那里经营了多年,如今却被沈涟搂草打兔子,顺带手给收拾了。这让他很是怀疑,沈涟的目标是不是就只有陈立仁一个人。

    “你先回去,府衙里有什么变故,立刻汇报。”薛立吩咐了梁谷一句。

    “属下知道。”

    一场自扬州刮起的旋风迅速席卷整个江浙,便是临近的各州也都受了些影响,随着计划的开始,一封奏报也被紧急送往京城,江浙不能乱,担心有人插手,林源必须保证京城了不能出现第二个声音。

    王忧看着疾驰而来的小太监,接过信封看了眼,急忙送进内阁,这封信,皇上和诸位大人等了太久了。
………………………………

第五十九章  反应

    林源的计划在之前已经先行被送到了京城,李沅同内阁的人仔细研究过一次,感觉可行,但毕竟实际情况还是有些差别,他们不是不担心林源玩脱,致使江浙大乱。

    看到王忧送进来的信,李沅急忙起身从王忧手里将信夺过来,王忧愣了愣退到一边,。李沅仔细的看了一遍信,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还好,事情进行的很顺利。

    将信递出去,示意王忧将其交给其他几位大人。李沅自己回道座位上,笑着看向夏霖道等人,说道:“第一步走的很顺利,林源等人果然没让朕失望。”

    “靖国公深谙兵法,知道兵贵神速,各家眼下怕是还没回过神来。”夏霖道笑着说。

    李沅点了点头表示认同,随后像是又想起信里提到的结果,忍不住又发起火来:“江浙是烂到了根子里,半个月的时间,查抄的官员有一百多位,江浙总共才有多少人,这些人有将近一半的和各家有着联系。”

    “皇上息怒,这本来就是意料之中的事,这些年内阁下去的政令很少有施行完善的,到了江浙地界,各家阻挠不是一般的大,想来这次通过靖国公之手,会有很大改观。”严世勋在一旁说道。

    “朕已经授权靖国公有调兵之权,朕倒要看看是朕的刀硬还是他各家的脑袋硬。”李沅冷哼一声。

    “靖国公那边自有他们处理,但朝中怕是会有人闹事。”夏霖道皱着眉想了想说道,屋里的人都知道夏霖道说的是谁。

    “史家老太公今天已经入京了,朕之前已经交代过,让他好好劝劝崔琰,不要在走错路了。”李沅说道。

    “皇上高瞻远瞩,老臣佩服。”夏霖道轻轻拍了句马屁,有时候李沅也是需要这样调剂一下的。

    江浙发生的事自然瞒不过京中的一些人,不说那声势浩大的行动给江浙带来多大的震动,这火已经影响到周边的州府了,整个江南道都人人自危。崔琰有些头疼的看着送来的情报,林源等人的动作太快了,根本没给人反应的时间,待回过神来才发现一些关键位置的人已经被拿下了。

    “老爷,史家的人来了。”管家禀报道。

    崔琰有些疑惑,史家?不是刚入京吗,怎么先来自己这儿了?想了想道:“更衣,我亲自去迎。”

    崔史两家在前朝便是顶级的世家,传至大周,也是丝毫不弱,隐隐有世家之首的态势。史家老太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