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周盛世-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大少爷好雅兴,怎么来扬州了?”林源笑着说道。

    “还望靖国公海涵,先放我下来,我绝没有恶意。”王明急忙道。

    朝于世点点头,示意将其放下来,没了于世的束缚,王明稍稍喘了口气,这才朝着林源行了一礼:“见过靖国公。”

    “你来扬州干什么?”林源好奇道。

    “不瞒靖国公,在下是来江南游学的,不曾想公爷这段时间在江浙,为了不打扰公爷,在下这段时间一直在扬州城。”王明说道。

    知道王明是在躲着自己,但林源并没有生气,反而问道:“游学?你之前做的事可看不出是位读书人。”

    “之前是在下不懂事,但在下是真的喜欢书。”王明突然正式起来。

    打量了一下气势一变的王明,林源问道:“你说你喜欢书,可看过一本《人文志》的书?”这书是林源在晋州无意间找到的,当时掌柜的说这书印制的极少,因为没人对这类杂书感兴趣,林源便故意挑了这么一本书问了问王明。

    在场的人听了这书名,都是眉头一皱,众人不敢说通读天下文籍,但多数人还是敢说一句饱读诗书的,可这本书确实没有听过。

    王明想了想,有些不太确定的道:“公爷说的可是南游先生汪瑾的作品。”

    林源眼神一亮,看来王明喜欢读书的事不似作假。而众人也在想这南游先生是哪位。只有张垚似乎想起了什么,皱着眉问道:“这位公子,你说的南游先生可是洛阳人氏。”

    王明点了点头道:“是洛阳人氏,汪瑾曾是洛阳会试第二名,不过后来因为科场舞弊案被剥夺了功名,之后写了这本书,从那之后再无音讯。”

    林源看了眼张垚,没说什么,对着王明道:“你收拾一下,和我一起回京,游学的事以后再说。”

    “什么?”王明大惊,这靖国公是要抓自己回去?正要拒绝,却听到林源说道:“你不要担心,我没恶意,只是有些事要和你商量,你先回京,等开春后在南下游学。”

    王明还有些纠结,他总感觉这是个大坑,但是自己又拒绝不得,看了看一旁的于世,还有笑眯眯的林源,王明无奈的点点头,跑是跑不掉了,与其丢人,还不如听天由命。自己这次是彻底躲不开靖国公了。
………………………………

第六十八章 谈话

    林源并未在扬州逗留,同杨泰、叶涛和张尧说了几句话就反身上了马车离去。看着渐行渐远的扬州城,林源朝其摆了摆手,放下了车帘。一旁的王明看到这一幕,不禁有些奇怪,这位靖国公是几个意思。不过随即想起自己眼下的情况,愁容又挂在脸上。

    “怎么?还没想通?”好笑着看着王明,林源说道。

    有些幽怨的瞥了眼林源,看着那眼光,林源忍不住打了个寒颤,皱眉道:“你在这样,我就让于是找个荒郊野岭的地方把你扔出去喂狼。”

    王明吓得一哆嗦,愁眉苦脸道:“靖国公,你为什么总抓着我不放?”

    林源没有回答王明的问题,反而问道:“你读书不是为了科考?”

    王明摇了摇头道:“我对当官没兴趣,只喜欢读书,不过读的多是一些旁门左道的书,诗书文集什么的我兴趣不太大。”

    “你对杂书怎么看?”林源问道。

    王明看了林源一眼,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但还是想了想说道:“诗书古籍这些大都被世家把持,在下不好评说,但一些杂书并不被世家重视,反倒在民间流传极广,除却几本启蒙读物外,一些杂书流传并不比一些古籍差。”

    林源点了点头,示意王明接着说。见状,王明只能接着说道:“咱们就拿公爷提到的《人文志》来说,里面记载了我大周各地风土人情,甚至南梁和北凉都有所涉及,对于一般人来说,足不出户也能知晓一些外地的知识,在下对这位南游先生可是佩服得紧,可惜这人出书后就彻底消失了,到让人有些惋惜。”

    “俗话说得好,圣人所言所书都是人间至理,刚刚夸赞杂书,让圣人书至于何地?”林源笑着问道。

    “公爷错了,至理这话没有说错,但文史古籍只是导人向善,塑造人格,而一些好的杂书倒是能帮人开阔眼见。”王明说道。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写一本?累似那本《人文志》。”林源问道。

    王明听了一愣,想了想苦笑道:“我没有南游先生那般毅力,怕是会半途而废。”

    “你有没有想过,有这么一张纸,上面记录各种杂文和诗画文集,人们可以在这张纸上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林源看着王明说道。

    听了这话,王明皱着眉想了想道:“不可能,且不说纸张大小,这么做没个十几年是写不完这本书的。”

    林源没有反驳,而是笑着说:“若是我们只局限在三两张这么大的纸上。”说着林源大致比划了一下纸张大小,接着说道:“内容每隔一段时间更新一次就行,有时可以记录一些人文趣事。”

    王明想着林源的规划,先是有些不解,随后眼神逐渐发亮,看着林源说道:“这样做倒是一个好办法,而且只要内容出挑,会有一大批人成为老客户。”

    “你觉得,我们还能往里面加些什么?”林源笑着问道。

    王明想了想,说道:“还可以加一些当地的消息,比方说哪家东西物美价廉一类的。”

    林源看着王明,满意的点了点头,确定这就是自己要找的人。自江浙查办一些人后,尤其是薛家,林源现在手里握着数家原属于薛家的书店,还有几架印刷书籍的机器,虽说不是自己的,可卖出去林源又有些不甘心,便有了一些其他的想法,打算回京后试试口风、

    这事儿一旦做成,需要专人打理,林源实在信不过朝野那帮大佬,但是一般读书人又理解不了自己的意思,更不会为了帮他做事放弃科举。而眼下的王明就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选择。

    “好了,你清楚就好,这几日在路上好好考虑这事,等回到京城后,我再同你说之后的事。”林源止住了王明的话头,吩咐道。

    “额,知道了。”虽不知道林源的意图,但他还是点了点头。

    “你待会去另一辆马车上去,那里有我从江浙带回去的书,你可以翻看。”林源的话让王明总算感到一丝光明,点点头道:“知道了,多谢靖国公。”

    林源独自坐在马车中想着关于薛家那几家印书馆的事情。最开始沈涟建议自己全部充公,在江浙印发书籍,供贫苦人家购书,一律亏损有府衙承担,但林源却有自己的想法,讨价还价之下,林源将最大的一家印书坊交给了沈涟而自己留下了全部书坊。

    林源清楚,眼下的大周,人们的消息互动只来自口口相传,掌握书籍知识的人在这个时代有极高的地位,这也是为什么百年世家林立的原因,林源自己很清楚在消息闭塞的情况下,舆论的导向有多可怕。即使不为朝廷着想,为自己也是一道保障,但这个度要把握好,否则稍不留意就是灭顶之灾。做官做到现在这个位置林源已经很满意了,剩下要做的就是保护好身家性命,逍遥一生。

    “少爷,前面有人拦路。”车队突然停了下来,林源正打算问问怎么回事就听到于世在车外禀报。

    “是谁?”林源问了一句。

    “靖国公,下官刘仁拜见。”车外传来一道声音。

    林源想了想,这才想起是南下接手‘影楼’的镇府司总制大人刘仁。从车里出来,林源笑着朝刘仁拱拱手道:“刘大人,可有什么事?”

    “可否去凉亭一叙。”刘仁笑着指了指不远处河边的凉亭。

    林源想了想,点点头朝凉亭走去,他不知道刘仁在这里拦住自己的目的,他刚到扬州不久,今日也没有出城送自己,而是在这里等着,显然不是简单的事。

    刚一落座,林源就直接问道:“刘大人怎么会在此处等我?”

    “自然是给公爷践行来了。”刘仁说道。

    “这种话就不要再说了,若是单单为了送行,刚刚咱们两个在城门口就见面了,何至于在这个地方。”林源摇了摇头笑道。

    “送行只是其一,还有一件事,下官一直想不明白,所以要问一下才安心。”刘仁表明来意。

    “说吧,能告诉的,我绝不会隐瞒的。”林源喝了口茶,示意刘仁直言。

    “那下官就说了,北境战事结束后,靖国公曾在晋州献计,离间金帐王庭内部,到现在我朝依然在实施这个计划,已到年底,金帐王庭至今还是混乱无比。我想知道,我镇府司衙门,是否日后也是以此行事?”刘仁问道。

    “刘大人,怎么做是你镇府司衙门的事,本公爷可给不了什么意见。”林源摇了摇头道。

    “可是朝廷设置镇府司是公爷先上的奏疏,若是这朝中谁最有资格,怕是非公爷莫属了。”刘仁看了眼林源道。

    听了这话,林源皱了皱眉,他实在是不想和镇府司扯上关系,但是刘仁的话又无法反驳,似乎看出林源的不悦,刘仁不知道为何林源对镇府司如此厌恶,只能解释道:“公爷误会了,下官没有逼迫的意思。只是虚心求教而已,下官在兵部时搜集情报是没什么问题,但镇府司不能一直只做情报搜集,这样和兵部冲突太大了。”

    林源皱了皱眉说道:“镇府司主要是配合兵部行事,情报搜集是重中之重,这一点不能放弃,没了情报支撑,做什么事都是徒劳。”

    刘仁点了点头,问道:“情报搜集广泛,镇府司可还需要做其他事吗?”

    林源想了想道:“情报只是第一步,之后通过情报分析,可以借鉴北境的做法,通过收买暗杀等操作,突破到敌方内部,在搜集情报的同时,离间策反,使其内部逐渐大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敌国做暗子是一件及其熬人的事,往往卧底很长时间,十年二十年都是有的,所以选人也很重要,不能净找些歪瓜裂枣来做。”

    “还有国内也要防止境外的渗透,毕竟你做的初一人家也能做的十五。要小心防范才是正途。”

    刘仁听了一直点头,自己之前还感觉工作难以展开,听了靖国公的分析,他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见刘仁满脸兴奋,林源皱眉道:“刘大人,此种做法只适合敌国,若是用在我朝当中,你如何自处。”

    刘仁一愣,随即想了想,瞬间冷汗直流,林源见状,说道:“所以,你们在外拓展的同时,在国内也是祸患,所以这个度要你自己把握。”

    “多谢靖国公提醒,下官知道了。”刘仁说道。他不是没考虑过这事儿,但是从没重视过,现在稍微仔细想一下,忍不住冷汗直流,那种举国恐慌,人人自危的景象并不是玩笑。

    “你最好知道,要是我发现半点苗头不对,冒着杀头的危险也要带兵将你镇府司衙门踏平。”林源警告道。

    “公爷放心,只要我刘仁在一天,定不会祸乱国内。”刘仁说道。

    林源点了点头,这才说道:“该说的我都说了,时辰不早了,我还要赶路,有什么事你可以找镇江府的沈涟商量。你回去吧。”止住要上前相送的刘仁,林源走出凉亭上了马车。

    刘仁开始没有多想镇府司衙门的职权,直到靖国公提醒,他才想到镇府司有成为朝中无人辖制的可能,查办特案,什么事特案,特案就是皇上专办的的案件,内阁只是名义辖制,但遇上皇上根本没有辖制的可能。

    靖国公果然是忠烈传家,对大周也是忠心耿耿,有靖国公这样的存在,实乃我大周之幸,苍生之幸。刘仁心下感叹了一句,见车队消失在视线外,这才折返回扬州城。
………………………………

第六十九章 归京

    惜春宫内,看着李浔脸上恢复了往日光彩,正奋力的同桌上的美食奋斗,令贵妃这些天提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前段时间李浔在外面贪玩受了风寒,发烧了好几天,这段时间好不容易身体好些,可是就是不愿意吃宫里御膳房的饭,康御厨这段时间为了这位小祖宗费劲了心思,可还是没有改变,饭菜换了好几茬了,一口都不吃。

    幸亏杨公公提醒的及时,说是公主喜欢吃落仙楼李清芫的菜,无奈之下,令贵妃只好将李清芫召进宫来。

    扭头看了眼站在一旁的李清芫,令贵妃眼中满是欣赏,这是她第一次正儿八经的见到李清芫,看模样倒是漂亮,手艺也不错,看身上的衣物,应该是自己做的,不像京中成衣铺出来的。做饭手艺倒是其次,只是不知道性子怎么样,看着还挺文静的。

    “让李姑娘费心了。”林玲看着李清芫道。

    “娘娘过誉了,这是小女子该做的。”李清芫急忙道,她可不敢托大,这可是宫中权势最大的娘娘,国朝没有皇后,后宫一直是她主持。

    “我可听说这京中想吃你一桌饭可难的很。”林玲笑着说道。

    “都是京中食客抬举,公主要吃什么,随时都有时间的。”李清芫有些尴尬,心里忍不住吐槽林源订的规矩。

    “清芫姐姐对浔儿可好了,每次都能满足浔儿的要求。”李浔在一旁说道,嘴中还有食物就在一旁替李清芫开脱道。

    “跟你那舅舅一样,胳膊肘老往外拐,慢些,小心咽着。”令贵妃没好气道。

    李浔呵呵傻笑,没有搭话,又转头专心对付起美食来。而一旁的李清芫这是突然想起,令贵妃是林源的亲姐姐,不由得又有些紧张。

    令贵妃似乎发现了李清芫的变化,心里暗笑没有点破。而是问道:“你在落仙楼也不算忙碌,听带你来的杨公公说,你这段时间一直不怎么呆在店里,在做什么?”

    “回禀娘娘,这几日一直在外城的报恩寺里。”李清芫回道。

    “去哪里干什么?”令贵妃有些好奇。

    “前段时间京城开了不少粥场接济灾民,小女子那几日一直在报恩寺帮忙。”李清芫解释道。

    令贵妃点点头,看来这女子心地还算不错。正同李清芫说着话,外面突然响起一道声音:“皇上驾到!”令贵妃同李清芫急忙起身行礼。

    “怎么样?浔儿开始进食了吗?”李沅走进屋里,今日刚刚下朝他就赶过来了,可刚一进屋就愣在门口,疑惑着看向令贵妃,问道:“这位是?”

    “这是落仙楼的李清芫姑娘,进宫帮浔儿做饭的。”令贵妃回道。

    “小女子李清芫见过皇上。”李清芫有些紧张,虽说在宫中可能见到皇上,可是没想到这么巧。

    “平身吧,浔儿怎么样?”李沅并未多关注李清芫,抬眼望去见饭桌上吃的正欢的李浔,李沅总算松了口气。

    “见过父皇。”李浔只是朝李沅点了点头,手里还抓着汤匙再喝汤。李沅并未生气,急忙上前说道:“慢些,小心烫着。”

    令贵妃有些无语的看着这一幕,这哪有半分皇上和公主的气势,外人还在呢,也不怕被人笑话。轻咳一声,李沅这才回过神来。有外人在呢。

    坐在座位上,李沅这才仔细打量着李清芫,暗赞一声,这女子果然同京中传言不差,长得确实不错。

    “落仙楼现在还是你在掌勺?”李沅问道。

    “回禀皇上,眼下是另一人掌勺,小女子没有那么忙了。”李清芫回道。

    “这林源倒是怕你累着。”李沅喃喃道,声音虽小,但屋里的令贵妃和李清芫还是听到了。只一瞬间李清芫就从脸红到了脖子根,令贵妃见状,心里一喜,回头狠狠瞪了眼李沅。

    有些尴尬的李沅,眼光看向其他地方,见李浔吃的开心,心里也舒畅了不少,笑道:“你这次做饭有功,公主也喜欢得紧,想要什么赏赐说吧。”

    “只是做顿饭,公主喜欢就是恩赐,小女子不敢有什么其他想法。”李清芫说道。

    李沅满意的点了点头,一旁的王忧道:“笔墨伺候,朕今天心情不错,写几个字吧。”

    “是,皇上。”王忧应道。

    笔墨上的极快,看着面前的宣纸,李沅想了想,将毛笔吸满墨水,笔在纸上一阵龙飞凤舞,‘落仙楼’三个大字便跃然纸上。满意的点了点头,对着李清芫说道:“这幅字就赏给你了,至于印章朕就不盖了。”

    “谢过皇上。”李清芫激动道,这可是皇上的字,试问京城,不,这天下哪家酒楼有皇上御赐的字。

    “好了,起来吧。公主既然喜欢吃你做的饭,朕也不好夺人之美,你有时间就进宫做一顿,王忧,去给李姑娘拿块牌子来。”李元吩咐道。

    “是皇上。”

    李清芫感觉自己像做梦一样,走出宫后还没回过神来,直到快回了家才想通,这不过是看在林源的面子上罢了。想着今天令贵妃看自己的眼神,李清芫就一阵脸红。那眼神太明显了。

    “玲儿看那姑娘如何?”李沅笑着问道。李清芫已经走了,李沅便没了顾忌。

    “人不错,长得也好,林源这小子总算开了回眼,没瞎找。”令贵妃笑着说道,她今天见了李清芫也很是满意。

    “也不知双方有这个意思没。”令贵妃又有些发愁。

    “你看上就好,大不了朕下圣旨赐婚。”李沅无所谓道,令贵妃回身轻轻拍了几下李沅,“胡说什么呢?两情相悦的事,让你说成这样。”虽然面子上有些恼怒,但心里还是很开心的。

    “刚接到消息,林源这两日就要回来了。”李沅说道。

    “回来就好,眼看都到年关了。”令贵妃说道,林源离家十年,这是第一个在京城过得年,往日冷清的靖国公府,便是自己回去省亲都没得机会,今年倒是可以了。

    知道林玲在想什么,李沅将其轻轻拥入怀里,安慰道:“今年可以回家住几天,你也好多年没回去了。”

    京畿道上,于世轻轻扣了扣林源坐的马车,禀报道:“少爷,到京城地界了,天色暗了,是继续赶路还是找个驿馆休息一下。”

    撩起车帘看了眼天色,林源说道:“也不急这一时,到前面县里休息吧,明早出发。”

    “是少爷。”于世应道。

    万年县是京畿大县,林源的车队赶在了城门关闭之前进了城。因为距离京城不算太远,万年县也是比较繁华的,连日来的赶路,让林源有些疲惫,毕竟车上睡不好。

    “上些饭菜,我同沈彬和王明一起用饭。”吩咐了于世一声,林源就带着另外两人上了楼。这一路,另外两人也是有些劳累,不过沈彬倒是劲头还好,毕竟要见到自己妻子了。

    “明日就能入京了,今晚在这里好好休息,另外我有些事要同你们说。”林源说道。

    “公爷请讲。”王明说道。

    “沈大哥,入京后你就住到我府上就好,不必在寻住处了。”林源看着沈彬说道。

    “就不打扰了,我出发前已经派人北上入京了,让人先寻处院子,日后我沈家的生意也要逐步往京城这里迁了。”沈彬笑着说道。

    “为什么?”林源有些好奇,江浙最大的药商戴家已经倒了,林家只有沈彬老婆这一个独女,未来的林家都可能是沈家的,如果在江浙发展未必不会取代戴家。

    “想通了而已,沈家日后会扩展眼下的行当,不单单涉及药材了。我想着在京城看看情况。”沈彬解释道。

    林源点点头,这是沈彬自己的打算,自己实在是不好插话。转头看着王明道:“那件事考虑的怎么样了?”

    “我做,不过你给我多大的自主权。”王明问道。

    “这不是我的产业,而且这事日后不是你我能主导的。”林源说道。

    “那谁能做主。”王明有些疑惑,他以为这是林源自己的产业,这段时间在路上他仔细想了想,这件事如果做成,收益肯定巨大,期间他问过一次,像厨神大赛那种广告是否也能做时,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林源指了指天上,王明见状一惊,原来这事没那么简单。见王明有些紧张,林源说道:“没你想的那么糟糕,至少眼下我还能主导,但是不代表我不关心内容,要知道,有时候笔能写字,也能杀人。”

    “我知道了。”王明点了点头道。

    “那就吃饭吧,早些休息,明日一早出发。”林源说道。

    第二日一早,林源的车队就出发朝京城赶去,到中午时就到了京城,从车里出来,看着巍峨的城墙,林源突然大吼了一声。吓了众人一跳,守城的门卫皱了皱眉,刚要上前问问瞎喊什么,就被一旁的队正一把拉住。

    “找死去吗?”队正骂道。

    “这人谁啊,大喊什么?”门卫问道。

    “这是靖国公,就是站在皇城上吼一嗓子都没人管。”队正说道。

    “哦,原来是靖国公。”门卫惊出一头冷汗,幸亏被人拉住,没有上前盘问。

    因为临近年关,虽然天气寒冷,但还是有不少人上街购置年货,林源的车队比较大,路人开始还以为是哪家商队,待看到车旁的骑士,不禁砸吧嘴。

    “乖乖,是边军,看这气势,不像是一般的军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