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周盛世-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年前可以去看看姚濂。具体怎么操作,你可以和他商量一下。”李沅吩咐道。
“臣领旨。”
“好了,退下吧。”林源施了一礼,退出上书房。抬头看了眼已经暗下来的天无奈的叹了口气。
刚刚回到府上,天上就下起了雪。林源回到院子时,刚一进门就看见蔡荃趴在地上,走近一听差点笑出声。
“祖宗,你就吃一点,都一天了。”蔡荃趴在书桌下哀求道,这猫自公爷出门后就一直叫,喂肉干不吃,喂水不喝,都一天了,就躲在桌子下不出来。
似乎是听到林源回来的动静,小猫一溜烟窜了出来,顺着林源的裤腿就爬到了肩膀上,伸出小舌头在林源脸上舔了舔。拍了拍小脑袋,林源接过蔡荃手中的肉干说道:“你去吧,我来弄。”
“是,少爷。”蔡荃应了声就退了出去。
将猫放在桌子上,林源一边喂食,一边想着科举的事。薛家肯定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无论是报仇还是面子上,依着薛邕的性子,虽说饱读诗书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种话他是万万不相信的。看看得罪了薛家的人,只要是势力没有薛家大的,家里坟头草都两丈高了,自己他或许没什么办法,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自己还是要早做些准备。
可薛家经营百年,岂能是说倒就倒,林源想了半天也不知道从何下手,嘴里喃喃道:“大族、文气、宗师、声望…”
手指突然吃痛,林源急忙将手抽了回来。之一瞬间就愣住,随后似乎是想通了什么,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于世听到屋里的动静,急忙走进来,疑惑道:“少爷,你怎么了?”
“咳咳,没什么。”林源收了笑声,好不容易忍住,吩咐道:“去,去趟王家那里,让王明明天一早来见我,就说有要事。”
“是,少爷。”
王明接到消息时,一夜没有入睡,第二天一早收拾好之后就打算赶过去,可刚到门口就被父亲拦住,有些疑惑的看向父亲:“爹,你这是干什么?”
王老爷子指了指门口的马车,嘱咐道:“这车东西爹早就预备好了,眼看着就要过年了,你今天去靖国公府上正好捎上。”
王明见状,只好点了点头。来到靖国公府上时,王明还在想是什么事这么着急。似乎是得了吩咐,王明进府并未受到阻拦,被下人一路带到林源的书房,这是他第一次来国公府,之前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刚刚走进书房,王明就看到林源正逗弄着桌子上的猫,朝着林源行了一礼道:“草民讲过靖国公。”
林源抬头看了他一眼,点头道:“来了?随便坐。”
王明找了张椅子坐下,林源这才说道:“眼看就要过年了,本想着年后在找你商谈,但计划总赶不上变化,我这刚接了宫里消息,年后就要去趟豫州。”
“豫州?”王明有些疑惑,怎么好端端的去豫州干嘛?
“有些事要办,但眼下却有个麻烦。”林源说道。
“还请公爷明示,在下看看能不能帮忙出个主意。”王明问道。
林源摇头笑了笑,说道:“倒不是什么大事,找你来只是让你做几件事。”
“还请公爷吩咐。”
林源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你可知道薛家主营是什么?”
王明想了想道:“书坊,薛家有大周最大的书坊,天下三大坊,有两家是薛家的,一个在京城,一个在豫州。”
林源点了点头,这些都是表面上的东西,世人皆知的。但谁都无法保证薛家暗地里的手段。林源说道:“现在让你去豫州创办咱们上次商量好的书馆,你有没有把握?”
王明听到林源这么说,瞬间皱起了眉,薛家一直将豫州视为禁脔,这么些年,一些书商不是没想过打开豫州的市场,但都被薛家挡在了外面,即便有几家苟延残喘到现在也不过是薛家为了照顾天下面子,不让人攻讦自己。
见王明有些为难,林源笑着问道:“怎么?有难处?”
王明想了想说道:“不算容易,起码得先解决薛家这道阻力。”
林源说道:“这事儿你不用但心,我会给豫州当地官员去信,你只管布置,想来薛家会卖我几分薄面。”
王明点了点头,道:“那我这就去准备,过几日就去豫州。”
林源阻止道:“不急,年后再去也可以,这事儿只要找准点,成事很快,我要到四月才去豫州,你有一个月的时间办这事,可以先在京城准备。”
王明点了点头,问道:“公爷还有什么吩咐?”
林源看着王明说道:“你先跟我说说,你打算从豫州哪处下手?”
王明想了想道:“在下打算先从豫州洛川开始,那里文风鼎盛,但薛家的影响最低。”
林源满意的点了点头,王明跟自己想的没什么出入,见林源满意,王明也是稍稍舒了口气,问道:“不知道咱们第一版,公爷有什么想法。”
林源说道:“第一版先用故事立版,两日一期,头半个月主要以惩恶扬善的故事为主,中间可以隐晦的穿插一些富户人家为富不仁的小故事。重要的是内容不能捏造,要做到实事求是,另外这半个月宣传要跟上,豫州这段时间不要想着赚钱的事,我唯一的要求就是量要大,在短时间内抓住大部分人,内容也不要做成纯文字的,可以适当插些画作,让不识字的人也能看懂一些。”
王明点了点头,林源这么说肯定有自己的打算,看来是有要事要办,知道自己问多了也是徒增压力,王明这才说道:“明白了,我这就下去安排。”
事情有些急,年前这段时间你在京中就先干着,等年后三月前必须赶往豫州,这事儿到时候必须步上正轨。
“是,公爷,在下定不辱命。”王明信誓旦旦道。
林源点了点头说道:“那你先去,我就不送你了。”
看着王明离去的背影,林源想着自己这次要先下手为强,对于薛家要一百个提防之心,不同于薛立,这次是直接奔着人家老巢去的,万万大意不得。想到这里,林源就觉得自己有必要找找柳青水去。
自回京之后,林源也未接触过柳青水等人,作为新成立的衙门镇府司,朝野上下都在观望,因为严格意义来说他们现在还没有办过一个大案,看职责挺唬人的,但到底是个什么样却没有人知道。
林源回京后就一直没联系,就是担心牵扯的不清不出,但这次豫州之行,自己是如何都绕不开他们,没有镇府司衙门,自己对于薛家的情报收集会少很多,这不利于自己行事,这镇府司自己无论如何都要走上一趟。
“于世,备马。”林源喊道。
“少爷,去哪儿?”于世问道。
“镇府司衙门。”林源说完就转身出去。这地方自己也是第一次去,于世也不太清楚具体的地址,打听好多人才带着林源找到地方,看着眼前的镇府司衙门,要不是那块牌匾,林源险些以为自己来错了地方。
………………………………
第七十七章 合作
镇府司衙门来头极大,是皇上下旨创办,内阁直接辖制的衙门,但眼前的情景实在让人难以将其和位高权重的镇府司衙门联系起来。
“你确定没来错地方?”林源看向一旁的于世。
“回禀少爷,已经问的很清楚了,这儿就是镇府司衙门。”于世无奈道。
“上去叫门,就说我来了。”林源说道。
于世走上前去,手刚刚放在门上,门口就传来动静,大门打开,里面的人探出脑袋来看了一眼,问道:“找谁?”
“柳青水,柳大人。”于世说道。
“稍等。”那人将门重新合上。林源和于世并未等多久,没过一会儿林源便等到了柳青水。
同在江南的时候并没有多大变化,倒是脸色有些憔悴。林源看着柳青水道:“这官看来当的不太顺心。”
“天子脚下,行事战战兢兢,自然不似江南那般潇洒。”柳青水苦笑道,做了个请的姿势,将林源让进了衙门里。
林源没有客气,就那么走在柳青水前面。路上碰到几位柳青水的同僚,众人好奇林源是谁,柳青水竟然在其面前那么恭敬。
林源走到中堂坐下,打量着镇府司衙门的大堂,笑道:“外面看着挺破的,没成想里面也一样。”
“让公爷见笑了,京城寸土寸金,朝堂能给这么处地方已经不易了。”柳青水说道。
“不说这些了,我今日来此是有事相商。”林源看向柳青水道。
“还请公爷明示。”
“你可知道年后开春的大考?”林源问道。
柳青水点了点头,这事儿他自然知道,大周每三年一次大考,不看出身,只看学识,通过公平的考试,选择优秀的人出仕。因为是一些人一步登天的唯一途径,几乎吸引了天下读书人,便是北凉和南梁的优秀人才也会来一试。
见柳青水清楚,林源接着说道:“我也就不拐弯抹角了,照直了说,皇上前几日已经钦点了我为这次大考的副考官,今年的重点在豫州。”
柳青水听林源这么说,皱了皱眉,仔细想了一下,问道:“薛家?”
林源点了点头,看来这柳青水也不笨,知道豫州的关键所在。柳青水说道:“还请公爷明示,需要下官做什么?”
“怎么?你们听我命令行事?”林源似笑非笑的看着柳青水。
柳青水干笑几声,说道:“皇上之前有令,若是这段时间靖国公来找办事,听您吩咐就好。”
林源听了一愣,这什么意思?自己又不是镇府司衙门的官。见林源有些疑惑,柳青水解释道:“宫里说过了,镇府司衙门眼下经验不足,还是要跟在靖国公身边好好学一学的。”
林源拉下一头黑线,自己又不是特务头子,有什么好学的。但手里有些权力,此刻不用就是傻子。
林源想了想,问道:“在豫州你们可有人手?”
柳青水点了点头,说道:“有的,都是几年前的老人,一般单线联系,公爷有用?”
林源说道:“目前有些事需要他们去做,这段时间帮我收集近三年薛家在豫州的活动,不要打草惊蛇,待我去豫州后还有其他的事要做。”
柳青水点了点头,这事儿对他们来说不算难事。柳青水说道:“可还有什么事吗?”
林源想了想,说道:“你们平常用什么联系?”
柳青水知道,靖国公怕是担心沟通不畅,想了想说道:“这样,我派个人跟在您身边做事,有什么事你通过他就可以做。”
眼睛眯了眯,林源看了眼柳青水,在想这是不是打算在自己身边安插人手,但随后又想到柳青水应该不会这么作死,便说道:“可以,你找个人跟着我。”
“您看江浙那次的傅秋雪如何?”柳青水小心翼翼的问道。
“他回来了?”林源倒是对这个傅秋雪印象不错,江浙做事的时候出力不少,而且身手也不错。
“刚在江浙办完事,前几天回京的,而且公爷用他也有些好处。”柳青水说道。
“这话怎么说?”林源好奇的问道。
“傅秋雪对薛家了解的比较多,具体原因我不清楚,但这些年他一直在查薛家。”柳青水解释道。
林源第一次见傅秋雪就觉得这是个有故事的人,看来这故事还和薛家有关系,对于傅秋雪的兴趣,林源更大了。
“那就这样,这段时间让他去我府上找我。”林源吩咐了一句。
“是,公爷。”
“走了,还有事要做。”林源起身打算离开,看了眼周遭的环境,林源想了想还是说道:“你去户部跑跑,怎么说也是朝廷脸面。”
“公爷教训的是。”柳青水说道,可自己哪敢去户部要钱,这可是京城,那个敢瞎了眼去得罪。
“留步,忙你的去吧。”止住要送出门的柳青水,林源翻身上了马,想了想朝西市走去。有段时间没去落仙楼了。
已到年关,落仙楼的生意也渐渐淡了下来,可是黎先道觉得这是这么些年自己最开心的一段时间。自入秋来受到靖国公府的资助,落仙楼早已脱胎换骨,这几个月过得就像做梦一般。
“掌柜的,少爷来了。”店小二说道。
黎先道急忙将笔放下,小跑到门口,走到一半又回身吩咐道:“去让赵娘子开火,就说少爷来了。”
恰在这时候林源走进店里,见客人比较少,想到现在这个时候,也就没有多说什么,看了眼黎先道,笑着说道:“看来生意不错,这都没多少人,黎叔脸上的笑意也不减。”
“都是公爷的功劳。”黎先道笑着说道。
“这话还是少说为妙,我可没那么大能量。”林源笑着摇了摇头。
两人结伴走到楼上,见二楼没什么人,林源说道:“就在这儿吧,没那么些讲究。”
黎先道点了点头,示意小二将桌子在收拾一遍。林源坐在窗口,此刻外面也下起了大雪。看着窗外的景色,林源笑着道:“记得第一次来你落仙楼也是坐在这里。”
黎先道回想了一下,说道:“确实,当时公爷带着于侍卫就坐在这里。”
“当时那会想起你我二人会有什么交集,不过也是有缘,咱们当时都是在为同一件事发愁。”林源说道。
黎先道倒是有些疑惑,自己当时并不清楚靖国公有什么事发愁,见黎先道的表情,林源笑着问道:“怎么?不相信?”
黎先道摇了摇头,林源这才说道:“你当时在为落仙楼前途发愁,而我则为了数百口人的生计发愁,说起来都离不开一个‘钱’字。”
黎先道若有所思,看来公侯之家也并非外人眼中那般呼风唤雨,有时候也有不少难处。只是外人不知道罢了。
“今日怎么没见清芫姑娘?”林源看了眼问道。
黎先道顿了顿,说道:“清芫这几日在研究新菜,这会儿怕是出去找食材了。”
“这大冬天的,有什么食材还要出去找?”林源好奇道。
“也不是出去,只是去几家相熟的店里看看,川西商会前几日送来消息,说是来了几样新鲜东西,看清芫有没有兴趣。”黎先道说道。
林源点了点头,这事儿他听林叔说过,只不过自己实在是兴趣缺缺,也就没有去看,不过听说张尧已经派人送上门来了。
菜是赵婷做的,林源吃了几口满意的点了点头,看着黎先道问:“赵婷这几日还一直在做菜?”
黎先道一愣点了点头,道:“这段时间一直是赵婷在盯着,眼下也是名誉京师的厨子了。”
“把钱再涨一涨,不要吝啬。”林源吩咐道,想了想又问道:“她家小子是不是今年要参加科考?”
“是的。”黎先道点了点头。
“你将赵婷叫来。”林源说道。
没过一会儿,赵婷便上了二楼,朝着林源行了个万福静静的站在那里,心里还在奇怪是不是菜色不喝口味。
林源看了眼赵婷,见其气色不错,看来这工作干的不错,还算顺心,便问道:“赵姐,在落仙楼可还习惯?”
赵婷点了点头说道:“干的不错,我挺喜欢的。”
林源点了点头,说道:“干得好就行,在我看来做饭是个快乐的过程,若不是真心喜欢,只是为了单纯的糊口养家,是成不了大师的。”
黎先道和赵婷若有所思,觉得林源这话说的有几分道理。林源接着问道:“听说你家孩子今年要参加科考?”
赵婷点头道:“难得公爷挂念,犬子今年确实要参加科考。”
林源想了想,说道:“赵姐若是信得过我,这次科考就让他放弃吧,具体的原因我不便透露,若是他不愿意,我也不强求,可以下场一试。”
赵婷皱了皱眉,科考是大事,靖国公传言中办事并不莽撞,这次竟然冒天下大不讳提醒自己,想来是有什么大事,但自家孩子准备已经有两年了,这让自己如何开口?
见赵婷有些犹豫,林源说道:“你可回家跟他说我的原话,让他自己抉择,若是不甘放弃,也可一试。”
“多谢公爷提醒,这份恩情妇人记下了。”赵婷像林源行了一礼,林源摆了摆手,说道:“好了,你下去早些休息吧,这几日也不用来了,已经年关了,明天起落仙楼也要闭门歇业了,过个好年,年后再来精神饱满的上班。走前去柜上支取些银子,就当过年费了。”
“谢过公爷。”赵婷行了一礼退下二楼。
看着赵婷退下去,黎先道也没有多说什么,他清楚林源一般不会说这么多,想来这次科考确实有什么大事发生。
又吃了一会儿,见天色已晚,林源起身离开落仙楼,今日没有见到李清芫,心里倒是有些空落落的。骑着马有些微醺的赶回府邸,刚一进屋就一头栽在床上睡了过去,这是林源第一次独自喝酒将自己灌醉。
………………………………
第七十八章 姚濂
西京城南,这里并不算是京城富人的聚集区,多是京中小户人家。桃花坊是城南为数不多的清静之地,坊间往内走段距离,有一株桃树,因为是冬天,倒是没有开花,可这棵树却是这桃花坊内树龄最大的一株。甚至有人传言,这西京城没建起来时这株桃树就在这里了。
围着桃树的是一座小院,门上挂着牌匾,表明这是一户家中有官职在身的人家。姚濂今年已经三十有五了,人到中年,在外人看来作为翰林院学士,姚濂是大才,人生是成功的,然而在他自己看来,自己的官路已经被堵死了。这一切都源于他八年前的那次上奏,可是他并不后悔。
“吃饭吧。”妻子将饭菜摆在桌子上,招呼了姚濂一声。
二人是青梅竹马,姚濂当时高中状元,也未嫌弃发妻,将其接入京中。一晃八年,虽说姚濂官路无望,但妻子一直不离不弃,在外做工补贴家用。皆因为自己在翰林院的那份俸禄实在是无法在京城生活。
姚濂将手中的书放下,今年最后一次朝会自己因为大病并没有参加,但这次却被当朝次辅严世勋点为开春大考的主考官,这让他很是意外,因为他游离于官场之外太久了。
夫妻两人默不作声,饭菜虽不丰盛,但胜在可口。姚濂吃了几口将碗筷放下,看着妻子说道:“秋娘,眼看过年了,这几日出去置办些东西吧,你不是一直想要块花林坊的香皂吗,明日去看看吧。”
陈秋娘诧异的看眼姚濂,不知道他为何这么说,笑道:“这是怎么了,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这么多年苦了你了,跟着我在京城受苦。”姚濂说道。
陈秋娘看着姚濂,皱眉道:“有发什么病,好端端的像是交代后事一般,出什么事了。”说完将碗放下看着姚濂。
姚濂摇头苦笑道:“不过是关心你一下。”
端起碗打算接着吃饭,但想了想还是将碗放下说道:“昨日我去翰林院见到一个人。”
“谁?”陈秋娘疑惑道。
“当朝次辅严世勋,严大人。”姚濂说道。
“他找你有事吗?”
“是大事。”姚濂点了点头。
陈秋娘眼神一亮,问道:“可是你有什么变动?”
姚濂看着妻子满脸好奇,点头道:“严大人举荐我出任开春大考的主考官。”
“这是好事啊,怎么你看起来并不开心?”陈秋娘问道。
“若是只这一点还好,今年大考重点在豫州,也就是说我要去豫州一趟。”姚濂看着陈秋娘,眼神清明。
陈秋娘一时愣在那里,随后焦急的看着姚濂道:“怎么这样?朝中大人不知道你和豫州的事吗?”
“正因为知道,所以要我去一趟。”姚濂微笑道,这次他是自愿的,那天严世勋见到自己第一句话就是,自己还是不是八年前的姚濂。当时他回答的是,直到现在他依然认为大周最大的祸患不在外面,而是在这境内的世家大族身上。不拔掉他们,大周只会衰弱下去。
陈秋娘知道姚濂的性子,可以说看姚濂的表情,她就知道自己是劝不回来了。木然的端起碗来,姚濂见状内心有些不忍,开口劝道:“你也不用过分担心,这次还有人同行,想来他们不会那么肆无忌惮。”
“那可是薛家。”陈秋娘苦笑道。
“可这次是靖国公是副考官,他将和我一同去豫州。”姚濂说道。
“勋贵?可是他怎么会为了你去得罪薛家,非亲非故的。”陈秋娘摇了摇头。
姚濂默然,靖国公府虽然和薛家有仇,但那是人家的事,自己又没什么价值值得人家出手帮忙。
“车到山前必有路,这次差事皇上信任我才交给我,无论如何我都不能辜负圣恩。”姚濂说道。
陈秋娘没有言语,这是姚濂的拿定的主意,自己说多少都没用的。一时无话,两人就这样用过午饭。陈秋娘正在收拾碗筷,突然门口传来一阵敲门声。
姚濂说道:“我去看看,你先休息吧。”说完起身朝门口走去。
林源看着周边的景色,这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