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周盛世-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顺看了一眼韩刚,见对方眼神坚定,已然有了死志,无奈的叹了口气转身去了后院,人必须尽快带走,韩刚拖不了太长时间。
看着韩顺离开,韩刚稍稍松了口气,转生走了出去,顺手将放在院中的长枪抓在手里,府上的仆人此刻已经聚在一起,这是韩刚多年培养的死士,如果可能他这辈子都不想动用。
赶了一天,总算在天黑时赶到了这里,看了看随着寒风摆动的灯笼,门楣上‘韩府’两字也随着明灭不定的烛光隐隐现现。
赵煜手势一挥,身后的骑兵全部反身下马,一阵长刀出鞘的声音响起。两名士兵将四根铁链拴在门上,随着马鞭舞动,四匹马发了疯的朝前跑去,铁链瞬间绷直只听到一声巨响,大门重重的落在地上,腾起一片雪花。
门外的赵煜同站在院子正中的韩刚对视一眼,双方的人马瞬间都冲杀过去。伴着风雪的是不断飞舞在空中的鲜血。刀光闪烁只见双方不断的有人倒下。
顺势将几人砍翻在地后,赵煜甩了甩手中的横刀,似乎不想沾染太多的鲜血。冷冷的看着在人群中厮杀的韩刚,赵煜提着横刀一步步向韩顺走了过去。
对方人太多了,韩顺率领着死士一步步后退,此刻他已经顾不上后院的家眷了,哭喊声响彻整个府衙,有几间屋子已经腾起了火焰,但是没有人来就他们。
同赵煜过了几招,韩顺身上已经多了几处刀伤,伤口处因为天气的原因,衣服上渗出来的血已经被冻住。
身体靠在宗祠的柱子上稍稍喘了口气,身边的人已经拼杀完了,只剩下韩顺一个人,看了眼靠近自己的赵煜,韩顺咳嗽了几声后笑着问道:“厮杀了半天,还不知道阁下尊姓大名?”
赵煜停下脚步看着还在苦苦支撑的韩顺,想了想说道:“赵煜。”
“好名字,只是不知道阁下这样打上我韩府到底是为了什么?”
“你知道的。”
韩顺一听瞬间笑了起来,但没笑几声便被自己的咳嗽打断,摸了摸嘴角的鲜血,韩顺红着眼问道:“你就没想过我韩家的如今的下场会不会就是你们的明日?”
赵煜默然,想了想说道:“那是家主要考虑的事,我只负责做。”
“能告诉是哪家吗?”
“不可以。”赵煜摇了摇头。
韩顺笑了笑也不再追问,慢慢的站起身子,手持长枪指向赵煜说道:“来吧。”
说完手持长枪朝赵煜刺了过去,侧身躲过突进的长枪,赵煜的横刀架住枪头,手腕一转横刀便贴着长枪滑砍过去,韩顺身子一弯躲过了这记平砍,但刀锋还是砍断了韩顺几根头发。
没有犹豫在两人身子错过去的一瞬间,韩顺一记回马枪朝着赵煜的胸膛刺去,眼看就要成功,但是赵煜却以一下子双膝跪地因为地面有雪比较滑,赵煜仰面弯腰,枪头擦着自己的面庞刺了过去,一枪挑飞了赵煜头上的帽子。
此时赵煜双手握刀,整个人靠着惯性滑了出去,‘噗’的一声,横刀自韩顺的胸口没入,看着没入胸膛的长刀,韩顺苦笑一声,嘴里吐出一口鲜血,自此没了生息。
赵煜将刀抽了出来,冷冷的看了看韩顺的尸体,不在理会,转生朝着韩家的宗祠走了过去。
一把将门推开,赵煜看了看屋内的景象,见没有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微微皱眉。走到供奉的桌子前,赵煜仔细的打量了一下面前的景象,见没什么异常,不由有些疑惑,难道情报出错了?
手落在摆放贡品的桌子上轻轻拂过,在手摸过一个承装水果的盘子时,赵煜轻咦一声,两手抓住果盘动了动,发现纹丝不动。想了想赵煜用手慢慢转动,只听到一声铰链拉动的声音响起,赵煜面前的摆放排位的架子慢慢从中间分开。
“火折子。”赵煜挥了挥手,接过属下递过来的火折子借着火光弯腰走进了密室。密室是在地下,赵煜轻轻的嗅了嗅鼻子,转身朝一旁走了过去,将墙上的烛台点燃,跟着进来的人见状纷纷动手将密室内的烛台点燃。
烛光亮起来,只见密室正中间的高台上,一尊青铜鼎出现在眼前。鼎有大半个人高,赵煜心头一震,这便是自己要找的东西。努力使自己的心头平静下来,赵煜冷冷的看了看众人说道:“今天看到的不要透露出半个字去,不然谁都保不了你们全家人的姓名。”
众人心头一凛,急忙躬身应是。见状赵煜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将这东西弄出去,韩府一把火烧了。”
“是。”
赵煜转身出了密室,来到院子中间,看着漫天而下的雪花,用手接了一片,就那样静静的看着雪花在手心融化。似有所感,耳边又想起了韩顺死前说的那句话,随**紧拳头冷笑一身朝外面走了出去。
启德十一年,灵石县边军校尉韩顺,全家四十五口连同家中仆人一夜之间被杀,韩府大火烧了两天才被扑灭。肃州边军府上奏朝廷,将韩家遇害的脏水泼向了北凉斥候身上,一时间边关局势变得诡秘起来。
………………………………
第九十章 赴京
“快些,东西好好清点一遍,不要落下什么。”晋阳城王府外,管家正指挥着仆人将要带走的东西放在货车上。王苓敏四下看了看,见人们都在忙碌没有注意到自己,便一个闪身跑到一辆马车上藏了起来。
王府内,王霖鹏朝着父亲和母亲行了一礼道:“儿子这就出发了。”
王夫人有些担心,但知道儿子大了总是要出门的,上前理了理王霖鹏的衣服,说道:“路上要注意安全,切记不要逞能。”
“知道了,您就放心吧,我到了京城就给您写信。”王霖鹏笑着说道。
“好了,又不是见不了了,咱们不是还要去吗。”王远峰在一旁说道。
哪知话音刚落,王夫人就瞪了对方一眼,说道:“儿行千里母担忧,我多说两句怎么了?合着你怎么不先去京城?”
“娘,爹在晋阳还有事要做的。”王霖鹏见母亲发火便替自家老爹开脱了一句。
冷哼一声,王夫人不在理会王远峰,向一旁看了看这才发现自己的宝贝女儿没有来送人,皱着眉问道:“玉儿呢?”
“一大早就出去了,说是反正都要在京城见面,她就不来送我了。”王霖鹏说道。不过心里却有些奇怪,平日里一门不迈二门不出的,今日一大早就出了门,说实话他还有些不适应。
“平日里白白心疼她了。”王夫人说了一嘴。
听了这话王霖鹏也只是笑了笑,他并不在意这些。
“少爷,东西准备妥当了,该出发了。”管家这时走了进来禀报道。
王霖鹏扭头看了一眼,见下人将东西已经准备妥当。转而对着王远峰夫妇二人说道:“爹、娘我这就出发了,你们回去吧。”
说完便转生上了马车,对着王远峰夫妇挥了挥手。车队开始出发,直到走出街口,王霖鹏才抹了抹眼泪钻入马车。
车队虽然比较多,但是行驶的速度却不慢,不过两个时辰便出了晋阳城境内,王霖鹏看了看天色,估计车队还要走一段时间,便打算小憩一会儿,将手中的书放下。正打算在褥子上靠一会儿,却突然发现褥子动了一下,一个人从里面钻了出来。
“谁?”王霖鹏被吓了一跳,手上摸了个东西就横在身前做出一副防御的架势。王苓敏理了理乱糟糟的头发,对着王霖鹏笑了笑,叫到:“哥,嘿嘿。”
车外的马夫听到王霖鹏的叫声在外面问道:“少爷,出什么事了?”
有些诧异的看了看自己的妹妹,王霖鹏急忙道:“没什么事,你安心赶车。”
车夫哦了一声随后专心驾驶起马车来,王霖鹏揭起车帘子朝外看了看,随后盯着自家妹妹道:“你什么时候上来了?”
“就是你和爹娘告别的时候。”
“我会让他们在前面停住,你立马给我回去。”
“我不。”
“王苓敏,我告诉你,这由不得你,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得回去。”王霖鹏有些生气。
“我去京城这主意是你出的,我不管,你要负责。”王苓敏说道。
“我不过随口一说,你还当真?”王霖鹏看着王苓敏说道。
“哦,随口一说就是骗人的?那你对青莲姐姐说的也是假的喽。”王苓敏看着哥哥笑道。
王霖鹏一滞,脸色由晴变黑,又从黑变晴。王苓敏有些感叹自家老哥脸色变换之快,自己真的是比不上。
“你到底要怎样?”王霖鹏有些无奈的说道,这事儿他可不敢开玩笑。
“带我去京城。”王苓敏笑着说道。
“不行。”果断拒绝,这口子不能开。
“也行,我回去找青莲姐姐谈谈心去。”
“我觉得你去京城这事可以考虑一下。”
“这就好了嘛,费这么大劲有意义吗?”王苓敏开心道。
无奈的看了眼满脸开心的妹妹,王霖鹏只感觉一种无力感涌上心头,自己被拿捏地死死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他现在已经能想象到自己父亲的怒火了,这几乎触及到家里的原则问题。
“你就不担心爹那里吗?”王霖鹏试图做最后的努力将这颗**劝回去。
“没事儿,我给他留了封信,想着现在正看着呢。”王苓敏无所谓道。
王苓敏没有猜错,此刻王远峰正看着自己宝贝女儿写给他的信件。手不断的张开合住,王远峰努力的抑制着心头的怒火,见自己丈夫脸色不断变换,王夫人心头也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老爷?”王夫人小心翼翼道。
哪知这一声彻底激发了王远峰的怒火。将信抛开,王远峰站起来怒骂道:“逆子,我怎么就有这么个闺女,还有没有点儿规矩?啊?”
王夫人小心接住半空中飘下来的信看了一眼,只见上面只写了一句话:“爹,我去看未婚夫了。”
“未婚夫?玉儿什么时候订婚了?”王夫人皱眉道。
“看什么,她是去京城了!”王远峰怒道。
王夫人一愣,急忙说道:“快追啊,应该没走远,她一个人怎么能走这么远的路。”
“什么一个人,她是跟着鹏儿走了。”王远峰无奈道。
“跟着鹏儿?那就好,那就好。那样也可以,有人照看就好。”王夫人拍了拍胸脯说道。
“平日里让你好好教她,你就教成这样。你还好意思说照看好就行,你看看这晋州哪家小姐向他一样疯。”王远峰说道。
一听这话王夫人也不甘示弱,反驳道:“是你自己疼成这样的,反而现在来怪我?我告诉你,要不是你非说什么要把玉儿许配给靖国公府,她现在能成这样?”
“现在已经不是考虑这些的事了,我担心她毛毛躁躁冲撞了靖国公府。”
王夫人有些疑惑道:“先不说玉儿会不会这么做,我承认他靖国公府在大周算是顶尖的勋贵,可他有这么大谱吗?”
“我已经收到风声,这次朝堂新政最初的策划者就是这位靖国公,他才二十岁。”王远峰说道。
“这又能说明什么?”王夫人有些不解。
王远峰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太年轻了,靖国公府深受皇帝信任,如今的靖国公林源新立军功,在朝堂上对政务也比较拿手,加上这么年轻,只要不出意外这大周已经无人能比了。你想想这么一个优秀的年轻人,眼里能容的了一点沙子?”
“应该没那么严重吧?”王夫人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但愿如此,人是不肯能回来了,依着玉儿的性子,闹不好她会自己去京城,我现在只希望他哥能管的住他。”王远峰揉了揉自己发胀的脑袋,他实在是又些累了。
肃州的军报传来没过多久,兵部便下令五城兵马司将鸿胪寺内的北凉使节居住的地方团团围住。
透过门缝看了一眼,赵良有些焦急的看了看身旁的校尉,问道:“消息递出去了吗?”
“送出去了。”校尉说道。
“崔家怎么说?”
“崔家…”校尉有些犹豫。见状赵良怒道:“有话就说,崔家怎么说?”
“崔家说这事他们管不了。”校尉回道。
赵良一听这话,变得颓然起来,越境血洗边军将领府邸,北凉边军何时开始这么丧心病狂了?赵良有些不解,大周和北凉虽然时有冲突,但多是集中在边关外,还从未出现过越境杀人的。
“边军是疯了吗?他们不知道国内现在多乱吗?越境杀人,谁给他们的胆子。”赵良怒道。
“可能是因为朝内变动,有人想将边军牵制住以防生变,毕竟边军主将是公子的人。”校尉小声说道。
赵良沉默了下来,校尉的话没有错,眼下北凉朝堂动乱,自王上三个月前病重卧床以来,北凉朝堂至今都混乱无比。王上膝下三子已经安耐不住,开始频繁试探各方反应,作为北凉战力最强的边军自然会受到些影响。
赵良想到此处不禁苦笑一声,跌坐在地上,说道:“咱们不过是被抛弃的那枚棋子罢了,可笑朝堂上下动乱至此,我北凉还有望吗?”
门外响起叩门声,一道冰冷的声音传了进来:“赵大人,我皇有请。”
赵良愣了愣,随即起身道:“稍等,我这就出来。”
同校尉交换了一下眼神,赵良发现此事或许并不是自己想的这样,依着大周的性子,边关出了这种事,怕是自己早就被祭旗了,看样子事情还有转机。
“看来事情有变。”赵良说道。
“还是小心为上,大周向来办事狡猾,咱们不能掉以轻心。”校尉提醒道。
赵良苦笑一声:“小心有何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死不死的全凭人家一句话,我能做的就是尽量将这种风险降到最低罢了。”
“大人小心行事,大不了咱们拼上一把。”
“见机行事吧,咱们眼下先看看情况再说。”
收拾一番,赵良打开门走了出来,看了看院子里队列整齐的甲士,赵良吞了吞口水,看着为首的将领说道:“烦请带路。”冷冷的瞥了眼赵良,将领调转马头朝皇宫走去。
………………………………
第九十一章 迷雾
常年留在大周的使节堪称北凉最危险的职业之一,纵观大周和北凉这几十年时间里的历任常驻使节。往往大周和北凉一但开战,首当其冲被祭旗的就是这些使节。赵良觉得自己在大周三年未被祭旗算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如今这情势怕是稍不注意就会人头落地。因此赵良即便知道今天大周皇帝宣召命不致死,但还是有些紧张。
站在殿外等待着大周皇帝的宣召,赵良心里快速的在想着对此。
“宣北凉主使赵良觐见!”王忧的声音从殿内传了出来。赵良重整了一下精神昂首走进大殿,命可以丢,但是北凉的气节不能丢。
见赵良昂首挺胸的走进大殿,燕国公武杰眼神一寒,这可是一点害怕的意思都没有,站在武杰身旁的夏霖道一看武杰的表情便知道武杰要干什么,伸手将武杰一把拉住,暗自摇了摇头。
气恼的看了一眼赵良,武杰这才往后退了一步,仰着头看大殿的天花板索性来个眼不见为净。
李沅并没有打杀赵良的心思,他只不过是想看看北凉的反应,毕竟事涉两国交战还是合作,大周眼下开战这条路是下下之选。不到万不得已李沅不会选择这条路。
“北凉主使赵良拜见大周皇帝。”赵良跪地行礼。
“起来吧。”李沅的声音听不出什么感情,显得有些冷漠。
赵良这边刚刚起身,还没准备好,李沅便开口说道:“主使可知道近日灵石县参将韩顺灭门一案?”
赵良心头咯噔一声,虽然知道前来是因为这件事,但是这头开的有些突然了。赵良思忖了一下,说道:“此案本使也略有耳闻,事发有些突然,在下还在等我朝的消息。”
“朕的将军告诉朕,这事儿是你北凉边军所做,你有何解释?”李沅看着赵良说道。
“无耻之尤。”赵良暗骂了一句,灵石县地势险要,若想深入大周境内必须要娶到灵石县,他韩家府邸坐落在高地上,可谓易守难攻,北凉的边军吃拧了夜袭韩府,要知道若是打到韩府,自己还站在这儿和你们谈话?怕是早就被祭旗了。
“在下认为此事还有待查探,这样将脏水泼到我北凉身上与两方都无益处。”赵良回答道。
“这自古有谁做了坏事会承认的?”武杰插嘴道,他实在是忍不了,看赵良这样子哪有半点害怕的样子,当我是摆设吗?
“燕国公,在下不过就事论事,您是大周军中宿老,说句实话,依着韩府的位置,我北凉边军能够潜入到如此地步?”赵良认识燕国公,因为想不认识都难,燕国公府之前一直镇守肃州防线,算起来是北凉的老对手了。
燕国公自然知道赵良说的是实话,但是万事皆有可能,谁能保证军中没有细作配合,一夜之间调来能够灭杀韩府的力量,最少也有上百号人。要知道韩顺是灵石县边军参将,武力并不算低。
“我大周境内老夫自然清楚地很,但是那家没点绝活,你北凉边军有什么手段我哪能知道的清清楚楚。”武杰淡淡的说道。
赵良听了这话整个人都是一愣,这就有耍无赖的嫌疑了,这么明显的事情他不相信大周君臣不会清楚。脑子转了转,赵良说道:“此事在下还是原来的意思,兹事体大还是调查清楚为好,若是轻易做了决定与两国并无益处。”
“那依着你的意思应该怎么做?”李沅看着赵良说道。
很明显的能感受到李沅话里所蕴含的冷意,赵良努力使自己心情平复下来,开口道:“在下的意思是两国都派人参与调查,以免出现不必要的疏漏,向来两方合作事实总会出现的快一点。”
赵良这边话音刚落,殿内陷入了一阵诡秘的安静中,李沅在想着这事的可操作性,眼神和站在下面的夏霖道交流了一下,见夏霖道微微点头,李沅心里便有了计较,开口说道:“倒不失一个办法。”
见李沅有共同办案的意向,赵良稍稍松了口气,看样子事情成功了一半。只要大周答应下来就好,命是保住了。
赵良这边刚刚松了口气,只听到李沅说道:“兹事体大,朕不会乱下结论,这双方人选倒是需要好好斟酌一下。只是这案子若真如边军所报,赵大人你说我是该杀还是不该杀呢?”
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赵良不禁有些无奈,看样子自己是逃不出这个结局了,他现在只希望案子当真不是北凉边军干下的。
李沅罕见的没有直接将这件事上升到武力阶段,毕竟刚刚结束的北境一战已经将大周的国库险些掏空,一但执意要和北凉开战必定会陷入其中,对李沅来说这并不利于他之后的行动。
赵良离开了,他需要尽快将信送回去,这事情拖不得即便现在国内已经生乱,他都必须将这儿的消息送回去让陛下定夺。
北凉边军一案在朝中雷声大雨点小,被李沅压下后朝中勋贵大都有些不解,只有部分勋贵清楚一些内情。靖国公府上,张固一早便来到府上,要谈的不是生意,而是有关北凉一事。
看着张固林源有些好奇道:“你为何会想起来找我?”说实话北凉一案林源知道的也不算多,自己又不负责北凉防务,按道理怎么都不会找到他身上来。
张固自然有他的难处,京中勋贵这几天一直在找自己,因为只有他和靖国公府走的最近,他们不是没想过去找燕国公,但是去的人都被打了回来,本来也可以猜到对北凉作战拿大头的还是燕国公,毕竟是协防肃州边境的,这次对北凉用兵一事没了下文,最不爽的自然是燕国公,此刻去找和撞在枪口没什么区别。
“没办法,燕国公府上现在去实在是危险,只能来你这儿打探点消息。”张固苦笑道。
林源听了,也能猜个大概,依着燕国公的性子做出这种事也不出意料,想了想说道:“这事儿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用兵肯定是不会用兵的,北境战事刚刚结束,兵部的精力还都在北境王庭那边,寒冬眼看就要过去了,开春之后金帐那边自然会有个结果,因此眼下无力在和北凉开战。”
张固自然知道这个道理,可是军功越来越难获得,北境一战还有一些没有获得军功的勋贵自然有些坐不住,他们要的不过是皇上的一个态度。但是张固又无法和林源明说此事。
见张固似乎还有什么难言之隐,林源有些奇怪,也没多想就问道:“是还有其他事?”
看了眼林源,张固还是决定将自己来意挑明:“实话跟您说了吧,朝中眼看就没什么仗打了,北凉这次的事对一些人来说是个契机,靖国公您理解了吗?”
勋贵指着这次对北凉用兵获取军功以便巩固自己的爵位。林源稍稍一想便知道了张固的意思。这不是一个人的意思,而是大部分勋贵的意思。
只见林源脸色一沉,问道:“这事是谁让你来的。”
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