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周盛世-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几日赵文昌几次来找他但都是欲言又止,薛怀涛便问了一嘴,原来赵家世代经商,家中却没有一个出仕的子弟。而赵家也是有些奇葩,说钱不少,家中也没少延请名师。可是家中子弟就是没有一个成大器的。唯独只有赵文昌的儿子中过一个秀才。
今年眼看着春闱就要开始了,作为家中唯一的一位秀才子弟,赵文昌觉得自己在不拼一把,可能自家的孩子也就是个秀才了。于是咬牙将家中祖传的奇书拿出来白送了薛怀涛。
投桃报李,薛怀涛自然不会做出白占赵文昌便宜的事情,这事他丢不起那人。于是薛怀涛便问起了赵文昌有什么要自己帮忙的,当听说赵家打算在此次春闱中想花点钱疏通一下关系,无奈找不到门路,想让薛怀涛帮忙引荐一下有关的人,至于之后的事情便不用薛家在操心了。
薛怀涛想了想觉得也不算个事情,不过是自己一句话的事情,便在今日将南阳学政何文昌请到了这里。
赵文昌将家中犬子的情况大致说了一遍,何文昌想了想问道:“可有平日里写的文章让我瞧瞧?”
赵文昌知道这事总得让人家摸个底,点了点头说道:“带了。”从袖子中摸索出一张纸来递给何文昌。
接过那张纸何文昌就这么直接看了起来,还没看内容,只是写的字便让何文昌微微皱眉。字算不上好,这在考试中是一项加分的项目,但是眼前这张纸上的字实在是有些不堪入目。何文昌耐着性子将上面的文章看完。
过了片刻,何文昌将手中的纸收起来放下,看着赵文昌问道:“你实话告诉我,你家孩子的秀才是不是也是买的?”
这话有些直白也有些重,赵文昌看了看身旁的薛怀涛见对方只在那边吃酒不说话,想了想便点头说道:“相比大人看过后也有些底子,您猜的不错,犬子的秀才功名也是买的。”
“实话告诉你,照着这篇文章的水平,你孩子连榜都上不了,更别说高中什么的话了。”何文昌直言道。
“所以这不是找到您了吗,听说这次主考之人是京中的姚濂姚大人,至于副考官是靖国公,听着名头不小,但是真正能够推荐的还是您何大人。”赵文昌笑着将何文昌面前的酒杯倒满。
大周有一项奇特的特权,每州每府的学政都有推举名额,从状元到最低的名次,学政可推举三人,只要过了殿试变化可为官。但这特权看着很好很强大,却没有一个学政敢用。因为在神龙八年,江浙学政因为贪墨举荐不符标准的学子在殿试中作弊被查出,之后连累江浙官员多达十几位,江浙学政被当街斩首。
何文昌没想到赵文昌打的是这么个注意,照他家孩子的水平,自己就是有多少脑袋都不够砍得。何文昌脸色瞬间冷了下来。赵文昌见状有些不解,为何说的好好地眼前这位何大人突然就变了脸。
一旁的薛怀涛自然知道何文昌为何生气,想了想还是说道:“赵文昌,你有时候就是想事情太简单了,你刚刚出的这主意可是在要何大人的命啊。”
赵文昌一愣有些不解的问道:“还请何大人明示,小人实在是无意冒犯。”
薛怀涛说道:“还是我来说吧。神龙八年,江浙学政举荐三人,殿试时候其中两人因为作弊被查出,先帝震怒,下令彻查江浙科考舞弊案,牵连官员多达一十五位,其中包含江浙知州,扬州知府,江浙学政和扬州学政等二品大员,便是朝中都有人受到牵扯,那年除了江浙学政被午门问斩后,其余各府学政都留职查办。所以你知道为什么何大人现在冷着张脸了吗?”
赵文昌那听过这种事情,他很清楚自家的孩子是什么水平,要是薛怀涛所说不差,自己确实是在把何文昌往死路上逼。这时赵文昌已经是一头冷汗,急忙起身行了道:“还望何大人见谅,小的这时无心之举,这事儿咱们暂且就不谈了,这杯酒就当我赔罪了。”说完将酒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何文昌没有说的话只是看了赵文昌一眼。薛怀涛笑了笑说道:“好了何大人,就不要哦在生气了,赵文昌又不知道这种事情,他是聪明人,若是知道这件事风险这么大是提都不会提的。”
“对对对,在下无心之举,还望何大人见谅。”赵文昌急忙道。
“那好,看在薛公子的面子上我就不在计较。”何文昌看了一眼薛怀涛说道。薛家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毕竟能让薛家人说出这种话来实在是不多,何文昌不敢过分得罪薛家。
擦着冷汗坐下来,赵文昌心里有些无奈,自己事情还没办好就先得罪了要替自己办事的人,怎么说都有点倒霉。何文昌眼下看着气是消了,但是他有不敢保证何文昌会不会秋后算账,毕竟像赵家这种软柿子还不是随意人家拿捏。
薛怀涛见赵文昌险些将事情办砸,觉得自己再不出手怕是连回旋的余地都没有,毕竟拿人手短这道理他还是知道一些的。薛怀涛想了想看着何文昌说道:“何大人,我觉得赵家这是算不上难。”
听到薛怀涛这么说本来以为这事已经没法子的赵文昌眼神一亮,急忙看向了何文昌和薛怀涛。何文昌皱着眉问道:“薛公子有什么办法?”
“赵文昌他是晋州人氏。”薛怀涛就说了这么一句话便停下来不再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何文昌。
一旁有些不解的赵文昌还不清楚薛怀涛说的意思是什么。倒是何文昌这边稍稍思索了一下似乎就知道了薛怀涛的意思。
“我明白了,薛公子。”何文昌思忖片刻点点头说道。随后又转头看向赵文昌问道:“赵公子一直在晋州吗?”
赵文昌一愣,随即说道:“犬子一直在晋州,这段时间才从晋州过来南阳。”
“有和府上的学子打过交道吗?”
“没有,我一直关在家里让他安心读书。我告诉过他这一科很重要,不能出一点纰漏。”赵文昌说道。事实上他也确实是这么干的,全都是因为自己不这么做,孩子就会出去给他惹祸,这里不同晋州,但凡惹着一个自己这一家子都得交代在南阳。要不然自己也不会将他从晋州老宅接到南阳来。
“薛公子,这事儿得从长计议,不能贸然行事。否则会有不少麻烦事情。”何文昌问过几个问题后转而看向薛怀涛说道。
“这事你最熟悉,我就不插手了,不过是做个牵线人罢了。”薛怀涛笑着说道。随后招呼道:“吃菜吃菜,说好了今天是来吃饭的。”
赵文昌这时才回过神来,虽然不知道薛怀涛和何文昌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但是想来是自己这边的事情有了着落,急忙说道:“对对,吃菜吃菜。小二,快些上酒!”
推杯换盏间,何文昌便觉得自己喝的有些多了,看看见窗外依然是明月高挂,何文昌摆了摆手拒绝了赵文昌递过来的美酒。见酒吃的差不多了,赵文昌听过薛怀涛提起过何文昌的一些性子,便叫来店小二让其搀扶着何文昌先回去。
薛怀涛并没有喝多,此时正端着酒杯看着夜景。赵文昌见状眼珠子转了转,走到薛怀涛跟前问道:“薛公子,你说何文昌那边?”
薛怀涛冷冷的看了眼赵文昌,说道:“我告诉你,既然何文昌那边没有拒绝你,这事就成了大半,你全听凭他的吩咐办事就好,不要问的太多。还有回去告诉你家人,说话做事要滴水不漏,今天的事你不要透露半个字出去,包括自己家的人。”
赵文昌急忙点头应是,但不知道具体怎么操作还是有些不安。薛怀涛看了看赵文昌欲言欲止的样子,便说道:“何文昌办事稳妥,不会出什么事的,你安心就好。”
说完薛怀涛便将酒杯放下转身离开。赵文昌见状只好听从薛怀涛的意思,不在说什么。想到薛怀涛刚刚说的事情成了大半,赵文昌的心情一下子变得好了起来。从怀中拿出一枚银锭看了看,笑着说道:“钱果然是个好东西。”
将银锭放在桌子上,赵文昌高喊了一声:“小二,会账,钱不用找了。”说完哼着小调离开了酒楼。
何文昌没有说的话只是看了赵文昌一眼。薛怀涛笑了笑说道:“好了何大人,就不要哦在生气了,赵文昌又不知道这种事情,他是聪明人,若是知道这件事风险这么大是提都不会提的。”
“对对对,在下无心之举还望见谅。”赵文昌急忙道。
“那好,看在薛公子的面子上我就不在计较。”何文昌说道。
擦着冷汗坐下来,赵文昌有些无奈,自己事情还没办好就先得罪了要替自己办事的人,怎么说都有点倒霉。
薛怀涛见赵文昌险些将事情办砸,觉得自己再不出手怕是连回旋的余地都没有,毕竟拿人手短。薛怀涛想了想说道:“何大人,我觉得赵家这是算不上难。”
听到薛怀涛这么说本来以为这事已经没法子的赵文昌眼神一亮,急忙看向了何文昌和薛怀涛。何文昌皱着眉问道:“薛公子有什么办法?”
“赵文昌他是晋州人氏。”薛怀涛就说了这么一句话便停下来看着何文昌。有些不解的赵文昌不知道薛怀涛说的意思是什么。倒是一旁的何文昌稍稍思索了一下似乎知道了薛怀涛的意思。
转头看向赵文昌,何文昌问道:“赵公子一直在晋州吗?”
赵文昌一愣,随即说道:“犬子一直在晋州,这段时间才从晋州过来南阳。”
“有和府上的学子打过交道吗?”
“没有,我一直关在家里让他安心读书。”赵文昌说道。
“薛公子,这事儿得从长计议,不能贸然行事。”何文昌问过几个问题后转而看向薛怀涛说道。
“这事你最熟悉,我就不插手了,不过是做个牵线人罢了。”薛怀涛笑着说道。随后招呼道:“吃菜吃菜,说好了今天是来吃饭的。”
赵文昌这时才回过神来,虽然不知道薛怀涛和何文昌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但是想来是自己这边的事情有了着落,急忙说道:“对对,吃菜吃菜。小二,快些上酒!”
………………………………
第九十五章 卖官
南阳城郊的一处小院,虽然没有城内的繁华但是胜在雅致清净。竹屋内收拾的也颇为干净。一位年轻男子正捧着一卷书读的静静有位,而男子身后的书架上也摆满了不少书,甚至有不少书卷码放在地上。
“哥,别看了,该吃饭了。”一位少女手上端着一盘子酒菜走了进来,见男子还在读书便开口提醒道。
“哦,知道了,你先摆菜吧。”男子有些恋恋不舍的将手中的书放下,起身走向饭桌。看着桌上颇为丰盛的酒菜,男子眼神一亮。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有酒有肉。有些馋的用手捏起一块鸡肉送入口中。正美美的尝着味道身后突然传来一声怒吼。
“柴阳!你洗手了吗?”柴阳缩了缩脖子回身笑着看向自己的妹妹。
“灵儿,我今天只看书,没干别的。”柴阳有些献媚的笑着说道。
“不行,你看书我还不知道,高兴了就要写上几笔,便是把手泡在水里,不过片刻就会把水染成黑色,你就差拿馒头沾墨吃了。”柴灵儿气道。
柴阳无奈只好出去洗手,净手后看着柴灵儿还在等自己,便笑着问道:“今日是发财了吗?怎么做这么些好吃的?”
柴灵儿拿起一个碗盛了些鸡汤递给柴阳说道:“朱家那里今天突然把你前几日写字的钱结给我了,我想着春闱马上就要开始了,你总要吃点好的补补身子才行,不然春闱大考怕你熬不过去。”
春闱大考需要生员在考场内待三天时间,吃喝拉撒都要在里面解决,这对人的身体素质是一次不小的考验,自己哥哥为这次大考准备了两年,可不能让他栽在这些小事上。
“没你说的那么夸张,我又不是弱不禁风,别忘了你哥我可是能力挽三石弓的存在。”柴阳说道。
柴灵儿听了这话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柴阳说的挽弓的事情她自然清楚。当时柴阳射了五箭只有一箭射中了靶子,还是在靶子的边上。
柴阳闹了个脸红,也不在说话低头在那里喝着鸡汤。柴灵儿就这么吃一口米饭看一眼柴阳,眼里满是笑意。
何文昌翻看着手里今年春闱大考的名单,虽然不太准确,但是这上面的人应该会都来参加,这是何文昌这些年走访你南阳周边统计出来的人,在名册的最前面赫然写着柴阳的名字。
柴阳是今年何文昌最看好的一个考生,这人只是秀才功名,但是却成名及早,要知道在这南阳城内能够凭着文采出名基本是可以锁定大周春闱大考的前几名了。但是这几年柴阳之名除却少数人知道之外似乎已经被人们忘却。
“可惜了。”何文昌叹了口气,他自然是很欣赏柴阳的文采,甚至可以断言柴阳若是参加今年大考,状元之名不是不可以搏一把。但是柴阳得罪了最不该得罪的人。
柴阳文名大胜的时候,薛家曾向其递出过橄榄枝,但是被当时心高气傲的柴阳断然拒绝,这也罢了,没过一段时间薛家三房长子有意要迎娶柴阳的妹妹,这本来是一桩不错的联姻,奈何薛家三房的大少爷因为某些原因迎娶柴灵儿只是为了冲喜。柴阳听说后大闹薛家,因为事情不太光彩薛家当时也没把柴阳如何,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
本以为这事也就这样完了,谁曾想薛家三房的大少爷突然暴毙,之后柴家便像是换了一幅境地一样,不过半年时间家破人亡,独独留下柴家兄妹两人,之后更是家中老宅都被迫变卖搬出了城外。
何文昌自然清楚这事儿为什么这么凑巧,薛家的影子肯定少不了,但是知道的人并不会去说,因为同薛家比起来,便是十个柴家被毁了也没人会站出来说话,这南阳城是薛家的南阳。
手指在柴阳的名字上点了点,何文昌想了片刻提笔在上面划了一道。自己虽然没办法让柴阳绕过薛家参加考试,但是保一下还是可以的。
替赵家挑选人有些麻烦,这南阳城里但凡是读书的秀才举子没有不想熟的。想要找出几个又有能力还没人认识的比较难,但是钱既然收了,这事儿即使再麻烦都要去做,不然薛家的面子过不去,自己可能连回旋的余地都没有。
春闱大考还没有开始豫州便开始暗流涌动,王明这几日在茶楼喝个茶都能碰到不少暗地里售卖作弊工具和“泄密”出来的考题。
有些无语的送走刚刚凑过来卖考题的小贩,王明心里吐槽了一句,自己虽然没有也不参加科考,但是对于考题这事他还是知道的,考题分为三部分,除却前两道是各州根据朝廷给出的范围出题,最后一题是皇上亲自出的策论。一般是开考前七天才会由军部秘密押送出京的。这距离春闱大考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哪来的考题,你们是宫里的太监吗?
喝了口茶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王明心里忍不住有些感慨,这南阳城不愧是豫州文风最盛的一处,看着街上来来往往行人的装扮怕是一石头扔下去砸住三个,有两个是今年参加春闱大考的,另一个怕是在准备下一次的。
周报如今已经出了第二期,销量依旧不错,如今有不少人茶余饭后谈论着这本几张大纸组成的册子,上面记录的风土人情让不少没出过远门的人很是好奇,王明一直是按着林源交代的步骤在做看样子效果不错,有些感叹林源的先知先觉,即便人在京城,制定的计划也几乎将在南阳遇到的问题考虑的相当全面,起码至今自己还没有遇到计划内提及以外出现的问题。
侧耳听着旁桌的食客在讨论最新一期的周报,王明脸上露出了微笑。那桌在讨论这期周报上刊载的凉州风物。
“冯兄,你出过远门,这凉州当真是周报上所写那样?”
只见被称为冯兄的人摇了摇头,说道:“这我也不知,我只去过一次肃州,虽然和凉州接壤但是即便是肃州本地风貌也有不同。”
“这么神奇?”
“那是自然,我跟你们说,肃州大致可分为三种地貌,靠近晋州一带的,因为地势平坦雨水充沛是少有的产粮之地,肃州大半的人靠着这里过活,至于中部因为已经起了山势,可种之地极少,再就是靠着凉州一带的地方,到处都是崇山峻岭还有不少黄土高地。那里除却边军常年驻守,少有人烟。”
“和咱们豫州一比,咱们这里简直是天堂。”其中一人感叹道。
“说起凉州,这几日朝中对那件案子不知怎么处理。”有一人好奇道。
“周报中有所提及,北凉打算派人查案,咱们皇上已经给出了时间,若是没有结果,咱们大周边军便自己去讨说法。”
“又要打仗?”众人惊道。大周这边刚刚打完金帐,转眼又要对付北凉,怎么想都有些不太对劲。
“据说北凉皇室已经乱了,根本无人主事。这不一定是我大周绝佳的机会。”有人分析道。
“当今天下没有一国有一次吞并天下的实力,咱们大周因为被金帐牵制太多经精力了。”有人倒是理智一些。
“慎言,莫谈国事,喝酒喝酒。”开始说话的冯兄开口打断了众人的讨论。
一旁的王明正听着起劲,见那位冯兄将话头打断有些不爽。回头打算喝口茶,哪知一回头险些被吓死。
只见王明身边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一个人,王明回头脸险些帖在一起,吓得朝后仰了仰身子,一脸惊怒的问道:“你是谁?干什么?”
见众人朝自己这里看过来,那人急忙将手指放在嘴上做了个禁声的动作。朝着王明招了招手。
有些疑惑的考过去,王明还是有些戒备的看着对方,不知道对方要做什么。只见那人凑到王明身边说道:“这位先生,要买官吗?”
话音刚落,王明诧异的看着这人,心里掀起惊涛骇浪,这是哪来的一尊大神,这都一天了王明见卖考题的人没有八十也有十几号人了,还是头次碰到卖官的。这是傻子吗?
见王明伸手要赶走自己,那人急忙说道:“客官不着急,我知道有些难理解,但是容我跟您细细说说。”
王明疑惑的停住动作,看着那人问道:“你不是骗子?”
“不是不是,咱上面有人,这事儿靠谱。”那人急忙道。
王明眼珠子转了转,指着自己旁边的座位道:“详细给我说说,看看靠不靠谱。”
那人也没多想,坐到王明身旁开口说道:“这是事儿靠谁我不方便说,您知道咱们大周科考各地学政举荐之事吗?”
王明点了点头,这和举荐有什么关系,再说大周朝已经多长时间没有出现过举荐这事儿了实在是风险太高。
见王明有些犹豫,那人说道:“我知道您担心什么,但是我告诉您没有问题。只要照着我们的安排去做,保证万无一失。”
“具体怎么操作?”王明来了兴趣,这是一帮猛人啊。
“这不能说,得交了钱签字之后才能说。”那人摇了摇头说道。
王明眉头一皱,这事儿怎么看着有些不靠谱。那人见王明不相信,便解释道:“这听起来确实有些不可信,但是我保证这事没有风险,我们已经卖出去三个了。眼下只剩两个了。”
“一共有五个?”王明惊讶道。
那人点点头说道:“一个名额定金五千两,事成之后再交一万两。”
王明咂咂嘴,这是抢钱啊,一个官位一万五千两,光是定金就有五千两。王明想了想从怀中摸出一张银票递了过去,说道:“这是五百两,你先拿着给我留个位置,我再想想这事。”
那人一愣,看了看手中的银票,随即说道:“您放心,这事儿我等您,不过时间不能太长,您这儿不要了,我得赶紧出手。”
“放心吧,爷我还是讲信誉的。”王明说道,心里却想着这事儿得赶紧报回京城。
………………………………
第九十六章 约会
天下文宗之地,要不是亲眼所见,打死王明他都不会相信这地方买官卖官之风如此盛行。从茶馆里走出来,王明回头看了看茶楼叹了口气便离开了。连夜将信写好送了出去,王明觉得这事儿还是越早汇报越好,这眼看就要启程奔赴豫州了,得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
对豫州的事情还不胜清楚的林源此刻却没将心思放在这上面,今天他有大事要做。将自己打扮了一番,本就身材比例极好的林源有些骚包的看着落地铜镜中的自己,有些满意的点了点头。
“看少爷这身衣服怎么样?”林源转头看向于世和蔡荃问道。
两人哪知道这些,只是一味的在那儿点头,林源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自己在这儿白忙活了。转身又看了看镜子中的自己,林源还是自我感觉良好,拍了拍手中的扇子满脸开心的出了门。
于世有些纳闷,碰了碰蔡荃问道:“公爷今天怎么了?出门也不带着咱两,还自己打扮了一天。”
“这我哪儿知道,公爷这么做必然有自己的道理,哪用得着咱们关心。”蔡荃说道。
“蔡荃,你变了,过去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