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周盛世-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问题刚出,但是众人都是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但是多数人还是清楚一些其中的内情的。

    薛怀礼见状,微微一笑,开口说道:“让在下来告诉你们,这姚濂不过是上了严世勋那条贼船而已。”

    话音刚落,宴席上,众人瞬间睁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此时一脸笑意的薛怀礼,就连一直赔笑的陈文静此时也是惊出了一头的冷汗。

    只见何文昌赫然抬头,满眼震惊的看着座上的薛邕,见薛邕依旧是满脸的额笑容,对于此时大放厥词的薛怀礼依旧不加阻拦,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薛、薛二爷,慎言!”陈文静担忧的劝道。

    陈文静是万万没有想到会变成这个样子,不是说薛家老祖参悟有所得吗?怎么会突然讲起这么要命的话题。

    眼下这朝廷正在变法的关头,内阁当中没有一个反对的声音,这本来就是大事,而且还是由当朝次辅严世勋在主持,这档口一骂就是两个人,还说严世勋是一条贼船,这不是明摆着在找死吗?

    而且严世勋是谁提拔上来的?是皇上,这变法是谁交到严世勋手里的?还是皇上。你说这话,不就是在骂皇上有眼无珠吗?

    “陈大人,怎么害怕了?”薛怀礼呵呵一笑,接着说道:“先将心放回肚子里,因为在下接下来的话才叫吓人。”

    “诸位!刚刚所说的话,全都是我薛怀礼肺腑之言,想那严世勋颁布的法令,那条不是有违祖宗例法,可曾考虑过咱们在座的各位。全是他们京城那帮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老爷们凭空想象出来的。”

    “以商税代农税,简直滑天下之大稽。这种阴阳颠倒的做法必定会导致天道紊乱,倒是后这天下大乱到底是谁的过错?”

    不少人此时已经是脸色煞白,这薛怀礼不要命了?居然敢如此说话,抨击当朝国策。简直是胆大包天。

    何文昌此时已经大概猜到薛怀礼的意思是什么了,只是没有到最后一步,他依然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他在等,等薛邕出手制止薛怀礼现在的胡言乱语,因为那样薛家还有救,即便今天这事儿传出去,只要死上薛怀礼一个人也就够了,整个薛家还不至于被皇上灭门。

    “怎么?诸位害怕了?”薛怀礼笑着说道。

    “薛二爷,您喝多了,今日我等只是庆祝薛师顺利参悟出关而已,您先下去歇息一下吧。”一位平日和薛家关系不错的人站了出来,看着此时在胡言乱语的薛怀礼微微皱起眉头。

    “王先生,可曾听过一句话,众人皆醉我独醒?你们都被这表象迷惑了,且看薛某将你们点醒。”

    薛怀礼微微一笑,随后开口说道:“今天将你们聚集起来,不单单是为了我父亲的事情,还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

    “不知道诸位可曾听说过前朝的九鼎?”

    薛怀礼见众人不在说话,嘴角露出一抹笑意,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随后说道:“不知道,二爷我告诉你们。”

    “前朝太祖皇帝,定鼎天下之后,将天下之地化为九州,各州集齐本州之力,铸造镇压气运的青铜鼎一座。上面刻有当地风土山水,人文地志。这之后一直镇压这前朝气运。无奈后来前朝皇帝不修德政,不尊礼法,九鼎随之遗散,紧接着想必在座的诸位都是清楚地,这天下开始大乱。知道我朝太祖皇帝一统中原,这才结束了战争。”

    “可是诸位,你们知道为何我朝依旧没有统一天下吗?”

    薛怀礼面带笑意的看着众人此时难看的脸色,强忍这心中的笑意,薛怀礼说出了那句谁都不愿意听的话。

    “因为啊,我朝皇帝从来没有获得这九鼎之一的山河鼎!”

    “住口!”

    薛怀礼话音刚落,众人脸色突然大变,但是唯独何文昌站了出来,手指着薛怀礼怒喝一声。
………………………………

第一百四十八章 身死

    何文昌满腔怒意的看着在堂中大放厥词的薛怀礼,恨不得将薛怀礼生撕了吃下去。随着何文昌的一声怒吼,众人也将目光落在了何文昌的身上。

    此时在上高坐的薛邕,脸色也阴沉了下来,看着何文昌眼中满是杀意。

    “何大人,为何让在下住口,在下说的可有一句错的?”薛怀礼冷笑着看向何文昌。

    “薛怀礼,你连个秀才都没有中过,四书五经精通哪一本?一个整日虚华度日的废物,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妄议国政。若是你真的聪明,为何不参加科考,将自己的一腔抱负展示给天下人看?说道底,你不过是个废物罢了。”何文昌冷笑一声,看着薛怀礼说道。

    没有科举名头这是薛怀礼最大的软肋,听到何文昌在骂自己是废物,薛怀礼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何大人,敬你是家父的学生,但是说话还请你注意一下。”薛怀礼有意无意的看了一眼薛邕。

    “薛师自然是我授业恩师,但是当年恩师教我的第一个字就是一个‘忠’字,你可曾学到恩师半点底子?”何文昌冷笑道。

    薛怀礼冷冷的看着何文昌,突然冷笑一声,说道:“那我就让何大人看看什么叫做忠。”

    说着薛怀礼拍了拍手,过了片刻有六个人肩上扛着木棍朝着席间走了过来。众人有些好奇的看过去,打算看看薛家到底拿上来的是什么东西。

    何文昌虽然早有猜测,但是看到面前的这一幕,还是忍不住身形一晃,虽然有红布遮盖,但是自己还是知道的清清楚楚。

    扭头看向此时一脸笑意的薛邕,何文昌知道,这一切都是薛邕的谋划,薛邕已经变了,一切都是因为眼前的这个东西。

    “咚~”

    东西放在地上发出的声音,很明显是一件重物。薛怀礼走上前去,将手搭在上面,看着何文昌冷笑道:“何大人,上眼。”

    红布被一把扯开,一尊巨大的青铜鼎出现在众人面前。何文昌虽然早有预料,但还是被眼前的这一幕惊住了,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面前的这一幕

    “山、山河鼎!”

    原本坐在位置上的陈文静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面前的这一幕。不自觉地站了起来,一步一步的朝着山河鼎走了过去,随后猛地跪倒在地上。

    随着陈文静的下跪,不过片刻时间,不少人也随之跪倒在地。唯独只有何文昌还有王杨没有动作。

    何文昌身形微微晃动,不自觉地朝后退了几步,突然放声大笑起来,将众人的目光从山河鼎上吸引了过来。

    王杨凑到嘴边的酒杯突然停下,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放声大笑的何文昌,眉头微微皱起,而薛邕也是脸色难看的看着何文昌。

    “何文昌,在山河鼎面前你还如此放肆!”薛怀礼怒道。

    “山河鼎?哈哈哈,不过一件死物罢了!”

    何文昌的话让不少人顿时一惊,像是看疯子一样看着何文昌。

    只见何文昌朝后退了几步,随后从桌子上拿起一壶酒来喝了一口,眼中满是讥笑的看着席间跪了一地的宾客,像是看着死人一样。

    “怀佑十年,江南大旱,鱼米之乡瞬间化为炼狱,怀佑帝不思江南大灾,反而横征暴烈,导致江南十室九空。”

    “怀佑十一年,为彰显自己武功独步历朝皇帝,怀佑帝晋州征兵三十万,晋州轻壮被抽调一空,晋州百里之地没有一位年轻人。当年北境打败,晋州家家悬挂白绫。”

    “怀佑十三年,江浙大水,怀佑帝抽调民夫二十万修筑河堤,大水满贯之下,让百姓入河挡水,不下水者被乱刀砍死扔入河中。三天之内,河水泛红,尸首飘在河中,几度将河道堵塞。”

    “诸位!就在那个时候,前朝高庙之内就供奉着这九鼎镇压所谓的国运,敢问!这前朝可还存在?是老天瞎了眼,还是百姓瞎了眼,将太祖皇帝推上了龙位?”

    何文昌将前朝末期的大事一件件说了出来,冷眼看着众人。

    “可,可是我朝未曾集齐九鼎,也未统一天下。”陈文静犹豫了片刻说道。

    何文昌脸色一寒,手中酒壶朝着陈文建扔了过去,怒道:“蠢材!无知!老夫和你同朝为官都感到羞辱!”

    “未完成统一大业?敢问现在哪国敢和我大周正面一战,北凉?别开玩笑了,举国皆兵,连年征战不止修养,已经是强弩之末。还是一帮废物的南梁?”

    “我朝历代皇帝励精图治,休养生息,就为了这一统天下在做准备,到了你们眼里竟然如此不堪。”

    何文昌顿了顿,冷冷的看着陈文静说道:“陈大人,敢问你食君之禄,可做到忠君之事?”

    陈文静有些畏惧的看着眼前的何文昌,犹豫了片刻,说道:“自然是做到了。”

    “那你还跪拜这死物干什么?站起来!”何文昌大喊一声。

    陈文静犹豫了一下,看了看身旁的薛怀礼还有上座的薛邕,没有动弹。如今的情势已经很明朗了,都是一个目的,保命要紧,薛家的势力实在是太大了,即便是其他各地也都是薛家的人,若是薛邕真的打算起事,很可能会成功。

    “大开眼界啊,我何文昌为官十多年什么样的人没有见过,何事见过你这种小人,嘴中挂着忠君爱国,背地里蝇营狗苟。陈大人可真是好样的。”

    何文昌环视着众人,嘴角露出一抹冷笑,随后转身看向薛邕,将身上的衣服整理了一下,理了理乱了的头发,标标准准的做了一个拜师的礼节。

    这一幕让众人一愣,只见何文昌站了起来,微笑着说道:“恩师,这是弟子最后一次拜您,从此之后你我师徒情分已尽。弟子要去成全那个忠字去了。”

    话音刚落,薛邕脸色巨变,还没有来得及喊出口,只见何文昌朝着山河鼎就冲了过去,一头撞在了上面。

    鲜血喷出,何文昌身影晃荡的踉跄了几步:“哈哈哈,诸位,本官等着你们!”随后仰面朝天倒在了地上,在没有任何生息
………………………………

第一百四十九章 造反

    看着倒在地上的何文昌,陈文静一时间呆立在一旁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脸上的恐惧逐渐加剧。

    “好一出忠臣戏码。”

    一道声音传来,众人有些惊愕的将目光从何文昌身上移了过来,放在了这时候还在饭桌前吃菜的王杨身上。

    王杨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看着地上已经没有了生息的何文昌,脸上一副讥讽的笑容,让众人有些不解。

    “本将军在边关呆了数年时间,和外敌交战不下百回,忠君报国的场景着实是没少见过,倒是这文官以身殉国比较少见。”

    薛怀礼眉头一皱,看着王杨说道:“王将军这是什么意思?”

    “本将军的意思,薛邕应该相当的清楚。”王杨微微一笑,随后看向薛邕。

    薛怀礼将目光放在薛邕身上,只见薛邕慢慢站了起来,一步一步朝着何文昌走了过来,眼神中没有一丝的感情,就那样静静的看着已经没有生息的何文昌。

    “将人抬下去,老夫还有用处。”

    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却是让在场的人心中不由的一寒,人死了,还留着有什么用?

    薛邕看了一眼众人,说道:“周皇无道,不顾上天示警,执意穷兵默武,致使江浙水患死伤百姓无数,如今天下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周皇又轻信内阁奸臣的蛊惑,改变祖宗例法,我薛家受上天之命,得山河鼎镇压气运,今日起兵反周,诸位可随我薛家起事!?”

    话音刚落,即便是众人已经猜到了薛家的打算,但是还是被吓了一跳,有些惊恐的看着场中的薛邕。

    陈文静脸色惨白的看着薛邕,颤抖着手伸向了薛邕,有些恐惧的说道:“你、你薛家要造反!?”

    “聒噪!”

    一声爆喝响起,王杨将手中的酒杯朝前一扔,将身边的利剑抽出,就朝着陈文静走了过来。

    一把揪住陈文静的衣领,王杨狠厉的说道:“废话这么多,要不摇头反对,要不点头答应,是死是活给本将军一句话!”

    话音刚落,只见堂外突然传来甲胄碰撞的声音,众人朝外看过去,只见不少的甲士从四面八方涌了出来,将宴客的地方团团围住,手中的利刃在烛光下闪烁着寒光。

    陈文静惊恐的看着这一幕,忍不住吞了吞口水,再看看抵在自己脖子上的长刀,终于还是屈服了下来:“下、下官愿意听从薛家的调遣。”

    说完这句话,陈文静身子一软,险些摔倒在地,但是却被王杨一把扶住,只见王杨一脸笑意的看着陈文静,说道:“陈大人是个识时务的,那像那何文昌一样,读书都读傻了。”

    陈文静没有理会王杨,此时的陈文静像是失了魂一样,他知道,从自己说出那句话来的时候,就已经没有了退路。

    此时的薛怀礼还有些疑惑的看着王杨,不知道对方这是什么路数,见薛怀礼有些疑惑,薛邕笑着看向王杨,说道:“王将军,这次助我薛家成事,不能不替你扬名,向诸位介绍一下你自己吧。”

    王杨点了点头,说道:“本将军王杨,奉薛家之命,此次助天道行事,还望诸位多多配合。”

    薛邕听了王杨这简单的介绍,不由的哈哈一笑,这才说道:“王将军不愧是军伍出身,倒是让老夫汗颜了。”

    随后薛邕看向众人,脸上带着一丝冷笑,开口说道:“诸位,我薛家今日起事,可谓是名正言顺,替天行道,我薛邕得上天昭示,受天命,封为豫王。今日起将以豫州之地作为龙兴之地,逐鹿天下,一统九州。诸位可愿意随本王一同行事?”

    此时的宴客大厅中,众人跪在地上战战兢兢,过了片刻之后,终于有人扛不住这种压力,率先低头跪拜在地道:“愿追随豫王。”

    有了一个,就有了无数个。慢慢的,不少人跟随着前者跪倒在地,对着薛邕跪拜起来。

    看着面前跪倒的众人,薛邕不由的洋洋得意起来,这一幕自己盼了多少年才见到,这种万人臣服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扫了一眼众人,薛邕哈哈大笑起来:“好!好!这次起事成功,诸位可居头功,待日后一统天下之后,封侯拜相少不了诸位的好处。”

    “薛怀礼听令!”

    薛邕开始了自己登上王位之后的第一道王令。

    “父王,儿臣在。”薛怀礼有些激动的上前一步,看着自己的父亲,此时眼中满是火热,自己之后也是王室贵族了。

    “你率领兵马速到城门,燃放烟花,将你哥接进城中。”薛邕精神奕奕的说道。

    “遵命。”薛怀礼应了一声,随后起身朝外走去。

    “王将军何在?”

    “末将在!”王杨向前一步说道。

    “王将军,你即可带兵巡查南阳城,将周报书馆,还有何府查抄,以免出现疏漏,随后加固城防,储兵备战,以防南阳被人突袭。”薛邕看着王杨说道。

    “末将领命。”

    见王杨起身离开,薛邕这才将目光落在了陈文静的身上,王杨开口说道:“陈大人,起来吧。”

    陈文静闻言,急忙站了起来,只是脸色看上去不太好看。朝着薛邕行了一礼,陈文静开口问道:“豫王可有什么吩咐?”

    薛邕看了一眼陈文静,笑着说道:“陈大人,你即刻带人返回府衙,将我豫王替天行道一事,昭示天下,这讨贼檄文就由陈大人代笔了。”

    陈文静听到薛邕这样的要求,顿时心里一慌,这是要将自己彻底的绑死在薛家的战车上啊。

    “豫、豫王,下官才疏学全,讨贼檄文这事儿,实在是有些为难下官了。”陈文静打算将这个差事推脱出去。

    “陈大人,难得本王如此器重你,这差事本来应该是那何文昌来写的,眼下只能用你了,再说陈大人文采笔墨也不输他人,这么好的扬名机会,你怎么能够放弃呢?”

    薛邕冷笑的看着陈文静,对于这人,他还是有些不太放心,但是有不能大肆的屠杀南阳官员,那样的话,只会让天下人以为自己是乱贼,若是南阳官员统统归附薛家,那才是真正的替天行道。

    既然陈文静不安分,自己又不能杀他,就将他无路可退,只能和我薛家站在一条战线上了,你不愿意,本王就帮上你一把。
………………………………

第一百五十章 反应

    南阳,外城。

    已经快到了三更时候,薛怀礼此时神情有些焦急的看着南阳城的方向,心中迟迟有点拿不准主意。

    距离之前的约定的时间已经快要到了。但是薛怀礼依旧没有看到城内有一丁点要动手的意思。

    “都准备妥当了了吗?”薛怀礼有些焦急的看了一眼身旁的管家,开口问道。

    这已经是今晚第九次在问自己了,一旁的管家神色没有露出一丝的不耐烦,看着薛怀礼回话道:“大爷放心,都已经准备妥当了,无论事态如何,只要您一声令下,必然是能够看到收效的。”

    薛怀礼有些满意的点了点头,心中也稍稍有些安定下来,似乎是被管家万全的准备安慰到了一样,整个人都镇静下来,打算在等上一会儿。

    恰好在这时候,只见南阳城墙上突然燃起了一脸串的火把。黑暗中,薛怀礼眼神猛地一缩,心中也有些激动。

    “准备!”

    薛怀礼一声令下,只见树林里突然想起一阵阵刀兵碰撞的声音,原本黑漆漆的树林里,突然涌满了人。

    看天色已经快要三更天了,南阳城上。薛怀义稍稍松了一口气,示意属下将烟花点燃,有些期待的看着城外。

    只见一道红色的烟花直冲天上,将南阳城头都照亮了一些。此时的薛怀礼眼中精光暴涨,压抑着内心的激动,大喊道:“出发!”

    随即一阵烟尘在树林里腾起,数万人马从树林的方向涌了出来,无数的火把将整个南阳城门照的通明。

    城楼上的薛怀义见状,脸上的笑容更甚,今晚的事情,无论何事都太顺利了,从众人的臣服,到现在引军入城。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碍。

    城门大开,无数的人涌入南阳城门,谁都没有注意到,此时一个人悄悄的混在大军后面进入了南阳城。

    曹纯觉得自己这辈子就是个劳碌命,即便是从边军调回来之后,也没有什么起色。城外树林里的这股数万的人马实实在在的把曹纯吓到了。

    或许薛家自我觉得做得隐秘,但是数万人马过境。无论如何都会留下一些痕迹,不巧的是被曹纯发现了,于是就有了混入城中的这一幕。

    大队人马入城之后,就在薛怀礼的吩咐下四处出击,在南阳城开始配合王杨将军的行动,开始全城拿人。

    无数的百姓被这动静惊醒,天还没有亮,这南阳城的天已经变了。何家被满门查抄,何文昌死了之后,何家已经没有了主心骨,只能任由薛家欺辱。整个夜晚,到处都是哀嚎声。

    天才蒙蒙亮,无数的百姓被赶出家门朝着南阳府开始汇聚,人们战战兢兢的发现,如今的薛家自立为豫王,要争霸天下,无数的百姓以为是梦境一样。有些惊恐的看着此时身着一身衮龙服的薛邕立在府衙门口。

    在薛邕的身后,无数的官员已经被迫换上了薛家为他们准备的官服,和大周官服相比,已经换了样式,显然是薛家已经谋划了不少时间的结果。

    薛邕精神奕奕的看着面前的众人,心中满满的都是自得之意,看着下首的百姓跪倒在街面上,战战兢兢的朝着自己行礼,心中更是高兴不已。

    曹纯站在队列中像是不认识这往日的南阳城内的官老爷一样,心中多少也有些看不起他们,真是一帮沐猴而冠的孙子,食君俸禄,在眼下这关口居然还有人感想着造反的事情,怕是还不知道公爷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收网了。

    贡院内,此时外面被大兵团团围住的事情已经没有人不知道了,昨夜外面的人递进来消息说是薛家已经举起反旗,南阳城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已经投降了薛家,唯独他们这贡院内没有什么消息。

    姚濂身后站着于世,就静静的看着此时在堂中站着的一众监考官员,见对方脸上都是惊慌失措的样子,心中隐隐有些不齿,这南阳城果然如同公爷所说,一个人都信不过。

    “诸位同僚,如今外面是个什么情况大家应该都是知道了,本官不妨告诉你们,出门投降的事儿就不要想了,本官会杀了你们的。”

    话音刚落,只见于世和一众护卫纷纷抽刀而出,看着众人眼神冰冷。

    看了一眼于世,姚濂接着说道:“至于薛家那边,成不了什么大气候,本官打赌,只会是个闹剧,王师不日就能将这南阳踏平,诸位还是看清楚形式比较好。”

    “姚大人,你自己要死,不要拉上我们,薛家如今大兵就在贡院外面,片刻就能将我们先杀光了,你是何居心?”

    姚濂这边话刚刚说完,就有人有些不满的跳了出来,只见那人话音刚落,一道寒光闪过,于世手中的横刀出鞘,一眨眼就在那人脖子上划了一刀。

    看着捂着脖子倒在血泊中的人,姚濂神色不变,冷冷的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