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周盛世-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尔哈额头上流下一道冷汗,死死的盯着张立和张立身后的黑羽军,眼中闪过一丝恐惧。

    黑羽军给他们金帐王庭造成的阴影实在是太大了,此时不要说他,便是自己的手下,此刻也是心中满是惧意。

    将刀收回去之后,苏永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正打算上前缓和一下气氛,只见张立突然摸出一道折子来,递给了苏永。

    “苏大人,兵部的命令,也是内阁批复了的。”

    苏永有些疑惑的接过了那张立的折子,刚看了一眼,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随后有些为难的看了看张立还有金帐王庭一众人。点了点头说道:“知道了,你做吧。”

    话音刚落,能够听懂大周官话的苏尔哈瞬间就是脸色一变,不知道为何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只见那张立策马上前,开口说道:“兵部刚刚颁布的禁令,京师最近不太平,除官府中人还有军中将领外,任何人不能带刀入城,所以苏尔哈,你得让你的手下将刀交出来。”

    苏尔哈顿时一愣,开口说道:“不行!没了刀,我等如何护卫使团安全!”

    “你等安全自有我大周护持,这你不用担心,再说我不是留了你的刀在身边了吗?”张来满脸笑意的说道,只是眼神中的讥讽怎么都掩饰不住。

    苏尔哈闭口不言,这事情自己实在是不愿意做,有刀都未必能够护住周全,没了刀,还不是被大周的军队任意宰割?

    正在双方僵持的时候,苏尔哈身后突然跑来一人,在对方的耳边轻声言语了几句之后,苏尔哈顿时脸色有些为难起来。

    扭头看了一眼那人,开口问道:“先生真的这么说?”

    只见那人点了点头,苏尔哈神情有些挣扎的点了点头,说道:“知道了,我会做的。”

    说完,只见苏尔哈略有不甘的看了一眼张立,开口说了一句草原上的话。一旁的张立闻言顿时就是一愣,眼神中闪过一丝笑意。

    苏尔哈说的意思是将刀交出来,看样子是已经低头了,只是让他有些好奇的是,刚刚苏尔哈口中的那位先生,是不是国公爷之前提到的那人。

    眼神落在苏尔哈等人身后的马车上,张立嘴角露出一丝冷笑,随后挥挥手让手下人将对方交出来的刀剑收拢起来。

    看着苏尔哈,张立拱拱手笑着说道:“多谢配合,待你等离京的时候,我自会将刀还给你们。切记,要遵守我大周的律法,否则身上少了什么零件,不要怪在下没有提醒过你们。”

    警告完了之后,张立摆了摆手,一队黑羽军这才整齐划一的收刀列队,转身离开了此处。
………………………………

第二百三十九章 学会忍!

    苏永此时静静的看着眼前的一幕,眼中没有丝毫的感情波动,手中抓着那张之前张立递给自己的折子,忍不住微微颤抖。

    折子很普通,但是有一件要命的东西,那就是皇上还有内阁的大印在上面。此时的苏永有些想笑,怪不得自己的顶头上司不来,原来是因为这么一个原因,实在是让自己有些意想不到。

    冷冷的看着此时被缴了刀的一众金帐王庭之人,苏永面无表情的说道:“诸位,入城吧,下官告退。”

    话说完,只见那苏永头都不回的转身离开,在没有理会金帐王庭的人。

    看着苏永带人离开,乌尔汗小小的身子止不住的颤抖,眼神中满是恨意,咬牙切齿的说道:“大周胆敢如此辱我金账王庭!?”

    “王子,这便是现实,没有刀枪,我们和草原上待宰的牛羊没有什么区别。”苏尔哈静静的说道。

    “千夫长这话说的不错,不过比喻不太恰当,金账或许连待宰的牛羊都不如。”

    身后传来一道声音,众人回头看过去,立马躬身行礼,齐齐说道:“先生!”

    被称呼为先生的正是辅佐大汗的汪瑾。只见此时的汪瑾身着长袍,眼神清明之间还有一丝缅怀。

    静静的站在前面看着西京那高大雄伟的城墙,突然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只是跟多的却是无奈。

    回身看了一眼众人,汪瑾开口说道:“入城吧,今日的事情忘掉,莫要忘记我等来西京是做什么的,误了大事,王庭可就彻底完了。”

    “遵命!”众人应了一声之后,汪瑾手牵着乌尔汗朝着马车上走了过去。

    长长的队伍开始重新动了起来,朝着西京城中走去,只是此时的队伍之中,每个人都心思不同。

    马车上,乌尔汗此时还在生气,只是在汪瑾的面前没有那么明显而已。

    汪瑾拿起书来,扫了一眼乌尔汗后,在没有说什么而是自顾自的开始看起书来。

    直到到了鸿胪寺安排的住处,汪瑾都没有说什么。反倒是乌尔汗见状,几次想要张口说话但是都没有机会。

    从马车上慢慢走下来,汪瑾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气之后,眼神扫了一眼院子当中的环境,眉头微微蹙起。

    回身朝着身后的鸿胪寺官员行了一礼,汪瑾淡淡的说道:“王主薄,烦请将下人都撤去,我们不需要这些。”

    王朗闻言顿时就是一愣,稍稍想了想之后才点了点头,说道:“知道了,既然如此我就将人撤下去。”

    说完,只见王朗挥了挥手,随后让人下去,自己则朝着汪瑾拱了拱手,开口说道:“汪大人,人我撤去了,但是西京的一些规矩希望你能知道,近日京中查看的严密,若是出了事情,不要怪下官没有提醒过你。”

    说完,王朗转身离开了小院,眼神中却满是讥讽。金帐王庭的人实在是太敏感了,担心自己安排的人有问题,自己也不想想,即便是没有人在跟前,他们做什么能够瞒得住?

    汪瑾目送着王朗离开,皱着眉头想着刚刚王朗的嘱咐,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随后转身朝着屋内走了过去。

    而一直在一旁站着的乌尔汗瞅中机会之后,急忙跟了上去,打算询问自己心中的疑惑。

    “先生!”

    听到身后换来乌尔汗的喊声,汪瑾回身看了一眼,淡淡的问道:“什么事情?”

    “先生,你为何一直忍着?”

    汪瑾并不想表面看起来那么安全和平和,在王庭的时候,他是亲眼见过汪瑾的手段的,那种杀人面不改色的模样,即便是现在想起来都让他有些心惊胆战。

    便是自己那位勇武有加的王叔落在他的手中之后,也是个身首分离的下场。

    汪瑾俨然已经是金帐王庭之中,虽然手无属鸡之力,但却杀人最多的一位。用父汗的话来说,这就是读书人的本事。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自己从那次血洗王庭之后,跟在了汪瑾的身边学习。但是今天的事情让他有些不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极易暴怒的先生能够忍到这种地步。

    “你能看得出来我再忍?”汪瑾饶有兴趣的开口说道。

    “只是有感觉而已,因为乌尔汗觉得先生不应该是这么一种状态才对。”乌尔汗想了想之后开口说道。

    “我确实是在忍耐,因为西京不是王庭,甚至于不是天下任何的地方,在这座城中只要能忍,那么便能做许多的事情。”汪瑾笑着说道。

    “为何?您不是说过,只要刀足够锋利,便没有什么事情能够阻挡我们吗?”乌尔汗满是不解的说道。

    “只是这句话不适合大周,因为大周的刀剑比王庭的锋利不少,起码我们眼下没有多少精力对付大周。”汪瑾有些无奈的说道。

    这是个几乎无解的问题,只要大周的北境边军存在一日,那么金帐王庭永远都是一幅任人宰割的状态。

    若想要金帐王庭重新崛起,那么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将大周的北境边军彻底瓦解,只是这种想法不是想象能够实现,还需要其他的准备才行。

    真要去做,无异于登天一般。但是汪瑾从不信邪,只要是人就有破绽,找到破绽之后,即便是二十万大军崩溃也是转瞬间的事情。

    起码能够让金帐王庭喘息几年也是可以的,天随人愿,正在汪瑾头疼的这段时间内,他突然收到了一个消息,那边是北凉打算对大周动手。

    两国已经近十年没有发生过冲突,此次发兵攻打大周,虽然不知道为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金帐王庭的机会就要来了。

    眼中闪过一丝莫名的光芒,汪瑾摸着乌尔汗的脑袋,笑着说道:“你不需要担心,先生这次来,便是处理我王庭和大周只见的事情,若是操作的好,说不准还能够给你找个王妃也说不定。”

    乌尔汗眼中顿时一亮,随后有些兴奋的点了点头,只要是先生说的,那么就一定会成真。对于这些事情他从不会怀疑。
………………………………

第二百四十章 还不晚?

    抿了一口清茶,林源脸上露出一丝满足的神色,随后将目光落在了一旁的叶青身上。

    见其满脸的笑意,顿时轻笑一声,开口说道:“山阴侯,这店面还没有开起来呢,你高兴个什么劲?”

    只见叶青摆了摆手,笑着说道:“公爷,你不知道,这陈家居然派了陈水峰做这事情,实在是太蠢了,他真以为咱们不了解对方的底细。”

    “那还是小心一点比较好,这陈水峰潜伏在西京之中已经有些年头了,必然还是有些手段的。”

    叶青闻言点了点头示意自己清楚,但是过了片刻之后,还是开口问道:“公爷,咱们就这么吊着陈家不成?”

    “没有那么久,最多一年而已,陈光如今在西京,收到的消息慢一些,南梁出事情了。”林源淡淡的说道。

    “出事了?什么事情?”叶青有些好奇的说道。

    “南梁三家世家,月前逼宫,要求南梁帝退位让位于太子。”林源面无表情的说道。

    “退位让给太子?”叶青惊呼一声,随后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样,开口说道:“我记得南梁太子只有五岁而已!”

    “废话,不让给他难不成让给梁王?况且梁王已经死了。”林源说道。

    这消息说出,叶青反应比之前还要大,腾地一声从椅子上坐了起来,吃惊万分的看着林源,满眼的不可置信。

    南梁梁王乃是天下有名的贤王,是南梁先帝的亲弟弟,这位堪称南梁的国之柱石,手中握有十万大军,但是从未对皇位有什么想法,反倒是支持当今圣上掌权。

    就是因为这位在位的缘故,南梁虽然有世家把持朝政,但是还从未出现过废帝的戏码。

    如今梁王身死,转瞬间就出了废帝这么一档子事,如何能够不让叶青吃惊。

    “梁王手中有兵权在握,为何会突然身死?”叶青有些不敢置信的开口问道。

    林源瞥了对方一眼,开口说道:“镇抚司的探子传来的情报,梁王打算兵逼三大世家放权,谁知道事情败露,被三大家先下手为强,梁王身边五位副将,有三位是三大世家的人,剩余两位副将见事不可为,便临阵反水。梁王身中数刀,死在了宫门口。”

    虽然没有亲眼所见那般场景,但是此时的叶青光是听听都觉得有些难以理解,手握十万大军的梁王,居然如此轻易的就被人击败,像是听天书一般。

    喝了一口手中的清茶之后,林源看着发愣的叶青,笑着说道:“现在你觉得和陈家的生意还能够做下去吗?”

    “做不下去了啊。”叶青下意识的说道,随后猛地回过神来,摇了摇头说道:“不对,这么说我们之前做的事情都白费了?”

    “也不算白费,起码还能够敲上陈家几笔,但是我感觉陈家可能顾不上你这边了,三家逼退南梁帝掌握朝政之后,三家必然会相互倾轧,这时候就看陈家上不上道了。”

    听到林源这么说,叶青思索了片刻之后,摇了摇头说道:“未必,陈家是三家之中唯一掌兵的,还是南梁战力最强的边军,迫不得已,另外两家不会动陈家。”

    “可是弱者往往是最快联手的,陈家未必吃得消,不信的话,你我等着就好,若是陈家脑子转的太慢,我不介意帮他们一把。”

    说道这里,只见林源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好似下一秒已经吃定了陈家一样,让叶青有些不寒而栗。

    “多事之秋啊,南梁内乱,金帐王庭也不太平,对我大周来说,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见叶青这么说,林源却不以为意,对其他来说是坏事,但是对大周来说未必全是坏事。

    看着叶青,林源淡淡的说道:“天下分久必合,自前朝灭亡之后,这九州之地已经一百多年未曾一统过。也是时候结束了。”

    叶青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如今看来的,也之后大周能够一展宏图大业了,想到这里,叶青顿时神色一亮。

    倘若真的如同靖国公这么说的话,岂不是勋贵又要有战功了?

    见叶青突然变了脸色,一脸兴奋的看着自己,林源稍稍想了想之后才回过神来,笑着摇了摇头,此时的他已经想到了叶青在想什么了。

    正在两人开始闲聊的时候,院子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林源有些好奇的抬头看去,顿时就是一愣,随后便看到是皇上身边的王忧,王公公前来,顿时就是一愣。

    “靖国公!靖国公!”

    看着王忧一脸焦急的神色,林源知道,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急忙站起身来迎了上去。

    “王公公慢些,什么事情这么着急?”林源皱眉问道。

    “皇、皇上急诏让你速速入宫。”稍稍喘了口气之后,王忧有些焦急的说道。

    见此情景,林源立马一愣,进宫而已,至于这么着急?虽然心中不解,但是林源还是点了点头说道:“知道了,我这就走。”

    说完,便被王忧带出了府邸,独留山阴侯叶青在院子当中发呆,过了半天之后,叶青虽然心中疑惑,但还是无奈的摇了摇头,转身离开了靖国公府上。

    。。。。。。

    御书房中,李沅皱着眉头看着手中的折子,随后扫了一眼下面站着的几位,顿时心中有些恼火。

    “这事情为何此时才知道?”

    李沅的火气来的莫名其妙,即便是清楚那折子上写的是什么,严世勋依旧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屋内过了好半天之后,才传来了兵部尚书曹琳的声音:“启禀圣上,此事并未您想的那样,我等已经提早收到了消息。”

    话音刚落,严世勋便听到一声呼啸声传来,抬眼看去,只见那奏折已经朝着兵部尚书砸了过去。随后便是一声怒吼。

    “你这意思是为时不晚了?难不成等北凉兵临城下才算晚吗?北凉已然准备动手了,说明最少都准备月余了,而我大周此时才收到风声,你居然和我说不晚?”

    兵部尚书曹琳闻言顿时不敢再说什么,只好慢慢的退了下去不在言语。
………………………………

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是办法的办法

    林源这边匆匆赶进宫中,心中还寻思什么大事居然如此着急,刚刚走进上书房,瞬间便被其中的气氛弄得一愣。

    小心翼翼的朝着上位脸色黑如锅底的皇上行了一礼,开口说道:“微臣拜见圣上。”

    眼神落在林源的身上,李沅深吸一口气,随后将手中的折子烦躁的晃了晃,王忧见状,急忙上前一步,将其接过来拿给了靖国公林源。

    面带疑惑的将手中的奏折打开看了一眼,林源的眉宇瞬间皱了起来,强忍着心中的吐槽将奏折看完。

    刚刚将手中的奏折合起来,便听到了上位的皇上开口询问自己。

    “靖国公,有什么想法?”

    “臣觉得或许是假的,或者说北凉准备的很仓促。”

    林源话音刚落,屋内的众人纷纷扭头看向林源,便是皇上李沅眼中都满是不可思议的表情。

    不知道林源到底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众人眼中满是探寻的神色。

    李沅皱着眉头问道:“怎么说?”

    林源虽然年轻,但到底是一位常年带兵的将军,对于战事的敏感程度不亚于在场的各位。因此林源这么说,倒是能够听听其中的缘由。

    “启禀皇上,折子是北凉的探子传来的,便是边关那边也没有收到什么风声,而这消息来得突然,怕是没有咱么想的那么严重,便是北凉打算这么做也是刚刚起了心思。”

    说道这里,屋内众位大臣若有所思的想着靖国公林源的说法,心中稍稍的有了一些明悟。

    正在此时,一直没有说话的严世勋开口说道:“靖国公,你虽然说的有理,但是北凉常年防备我大周,便是行事匆忙那么也有一定的危险,毕竟北凉不比南梁还有金帐王庭。”

    “严大人错了。”林源摇了摇头说道。

    随后看着众位大人,接着说道:“千日防备和主动攻击我大周完全不同,北凉边境兵马不足十万,便是国中大量的兵力,也是被金帐王庭拖着。攻打我大周,区区十万边军还不至于能够威胁到我大周。”

    “试问,若是北凉真的全力攻取大周,那么金账王庭的可汗怕是做梦都会笑醒。因此这次北凉必定是佯攻,所求的不过是暂时将国内的矛盾转移出去。”

    “国内的矛盾?这是何意?”严世勋开口问道。

    “比方说,北凉皇帝有所打算,但是担心朝堂之上会不稳定,只能暂时通过强攻大周,将威胁的势力削减一番。”林源若有所思的说道。

    “矛盾?北凉皇帝戎马一生,今年已经六十有八,常年征战必定身体有所损耗,国内军府势力庞大,唯有北凉皇帝一人能够降服,太子根基不稳,从未上过战场,若说矛盾也只有这一条了。”

    说道此处,严世勋眼神猛地一亮,看着皇上李沅开口说道:“北凉皇帝怕是出了事情!?”

    “若是北凉帝命不久矣,必定会在死前大力削弱军府势力,死人是最直接有效,且快速的手段。”林源接着说道。

    而此时的李沅早已没有了之前的暴怒,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笑着说道:“太子领军攻我大周,死伤不计,但凡能够拿下一两座城池,便能在军中树立威望,又能削弱军中异己势力,北凉帝打的一手的好算盘。”

    “金账王庭实力被我削弱太多,北凉若是强攻金账,怕是那太子什么都捞不着,反而会壮大军府势力,到时候只会失控,怕是镇国大将军孙兴会转头就将太子灭了。”严世勋眼中闪着光芒说道。

    “因此这次的事情背后必然有金帐王庭操作,怕是和北凉帝已经达成了一些共识。”林源和严世勋对视一眼说道。

    “有点意思了,朕倒是没有想到北凉会和金帐王庭走在一起。”李沅一脸冷笑的说道。

    “弱者最终为了生存会最早的走在一起,这不奇怪,只是这场戏不好唱,如何能够北凉铩羽而归,我等倒是需要好好操作一番。”严世勋开口说道。

    话音刚落,众人纷纷看向林源,这种坑人的主意,往往是靖国公的拿手本事,自然是打算听听林源的想法。

    见众人看向自己,林源顿时一愣,随后苦笑一身说道:“你们看着我做什么?”

    “靖国公,莫要藏拙,说说你的办法。”严世勋笑着说道。

    “没有办法,只能先打,打完了再说。”林源淡淡的说道。

    “这么说已经不可避了?”李沅皱着眉头说道。

    “圣上,这件事情在北凉,不在我们,即便是先下手也没有多大用处,反倒是损失太大。所以只能让北凉先动手。”林源开口说道。

    “靖国公的意思是死守边关?”严世勋开口说道。

    只见林源点了点头,开口说道:“死守玉门,将北凉阻在玉门之外,铁骑穿插甘凉道,后方突袭便能够将北凉边军过半留在玉门之下。”

    话音刚落,在场的人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听靖国公的意思,似乎是打算将北凉边军全部吃下。

    严世勋眼神一亮,有些激动的说道:“如此一来,将北凉边军全部吃下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此时的林源却摇了摇头,开口说道:“不能全部吃下,还要留些人给孙兴。”

    “此话怎讲?”兵部尚书曹琳面带疑惑的说道。

    “我大周此时还没有精力彻底吃下北凉,但是北凉内乱却不一样,可以逐步蚕食,孙兴损失过半,必然会回过神来,知道北凉帝在害他,到时候定会和太子决裂,我等只要添一把火,让这火不熄灭下去就好,北凉内乱,对我等才是好事。若是一口将边军全部吃下,必然会让北凉同仇敌忾,上下一心,到时候就难处理了。”

    听到靖国公这么说,众人这才知道这么做的好处,顿时惊异的看着林源。

    心中想着,外面所传果然不假,靖国公还是有些急智的,这么短的时间内,居然能够想出这么一个办法。实在是让他们有些意外。
………………………………

第二百四十二章 着急的严世勋

    北凉的事情就这样暂时定下了,速度之快超乎了不少人的预料。只是这更多的得益于大周多年边军的军政。

    边军常年戍边,只有换防,却从未减员过,对于北凉来说,常年有五万大军在玉门驻守,关隘险要,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