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孤竹君-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面对王诩的问题,石生真的有些胆战心惊,欲哭无泪,不知如何作答。
看着石生的表情,王诩收敛了脸上的笑容借着问道“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吗?”
石生嘴角抽搐了一下,俯身在地“请高誓恕罪。”
“不好说?还是不知晓?”王诩眯起眼,轻笑一声“那我换个问法,卢生想要用在秦国朝堂重新建立一个方仙道派系?”
石生依旧低着头沉默不语。
“如果邹衍还活着估计也会被你们这群不肖徒孙气的升仙。”王诩轻叹着摇摇头“卢生想要依附赵政把阴阳家扶上正位,挤走法家?”
石生闻言身子一颤。
高渐离也眯起眼,皱眉看向石生。
“我可以不追究他打着羡门的名四处招摇过市,但是却不允许他祸国殃民,你们想炼丹,想要依附权贵,无所谓,但是想要颠覆这好不容易安稳下来的天下,我不允许。”王诩的声音没有太大起伏,但是谁都能听得出其中的坚决和杀伐之意。
“如果羡门不是为了拯救苍生,那么也就如同坠魔道,而魔,人人得而诛之。”王诩冷声道“你们想用这辽东十数万胡人的头颅,拿回去给门徒换爵位,军功爵法规定,无爵的士伍斩首一级就晋爵一级,想做官的可以做五十石之官相当于伍长,斩首二级就晋爵二级,有资格做百石之官相当于什长。斩首三十二级就可以晋爵七级公大夫,公大夫,赏田九亩,赐宅九院,算算十万首级,足够三千公大夫,啧啧,卢生是想要整个辽西郡嘛?”
高渐离瞪大眼睛,并非惊叹卢生的野心,而是惊叹王诩的算术能力,他师承稷下学院,算术一学自古以来都是最难涉猎的,因为涉及传闻中的天道大衍,果然这些对于王诩这样的羡门高誓来说,易如反掌啊。
石生也是汗如雨下,更加不知如何作答。
“虽然不知道赵政打得什么主意,但是我告诉你,你们太小看他了,他如今许你如此福利,日后一定会从他处连本带利的收回去的。”王诩冷笑道“但这都无所谓,你们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是你们如何面对在燕地苦战的秦国战士?你们走的秦王赏赐路线,三十二级能够直升公大夫,但是你们知道,一个普通士兵想要从无爵庶人晋爵到公大夫需要斩首浴血多少吗?
武安君白起,驰骋战场数十年,执掌秦政十六年,大小无数次战役,从第十级爵左庶长升到武安君,都用了整整十六年,皆无败迹,直至最后你可见他封侯了?”
朱家微微侧目,心中微惊,他从不知道,王诩竟然对秦国政法如此熟悉。
“公孙鞅何等聪慧人物,设计的晋升之路怎可易如反掌?”王诩冷笑道“从二级上造开始,晋升之路就与斩首无关了,秦法,每伍若有一人阵亡,其他四人有罪,如果每人杀死一个敌兵就能免罪,也就是说,一个二级上造担任的什长,你想要晋升,那么在什伍全员存活的前提下,还要一共斩首二十级以上,才有可能晋爵,若是战死一名,那么则要多斩首九级抵过,若是战损过多,你还有要面临惩罚。那么以为这爵位只是数字游戏,但是对于这些普通士伍,是无数次舍生忘死的拼杀,如此轻易的就被尔等拿走,尔等良心不会痛楚嘛?
而且尔等想一下,若是普罗大众士卒知晓此事,呵呵。”
“帝君如此体恤士卒,本将感激涕零,但是这毕竟是吾秦国内政,不劳烦帝君操劳。”这时门外传来王贲低沉的声音。
石生像是条件反射般从地上站起来,背过身去,不动声色的整理着装,他的狼狈不堪可以给王诩看到,但是不能让王贲看到。
禺春有些紧张的看着走进来的王贲,见他身后没有跟着其他人后才松开握着剑柄的手,在王诩的示意下,迎王贲走进来。
“来时就带来一把椅子,将军见谅。”王诩笑吟吟的看着王贲。
“无妨,本将等下就就要出城了,听闻帝君亲临,特意来拜见。”王贲笑着拱拱手。
王诩假装听不出王贲语气中带着的一丝责问,毕竟自己算是潜伏进城的“哦?大将军亲自去前线督战?”
“要安抚一下前线的燕军。”王贲笑着摆摆手,看向高渐离和石生“其实本将不愿意说多与你们这些王上特使多有纠葛,但是毕竟地处本将营地,不得不出面,卢君真的想要十万胡虏头颅?”
石生转头脸上恢复了笑容,用腹语说多“大将军不是看过密令了?”
“没来得及看,事情太多了。”王贲摇摇头。
“那么在下转述也是一样的。”石生笑着说道。
“当然可以,不过,我不同意。”王贲轻轻摇头,语气生冷强硬。
“大将军是要忤逆王令?”石生脸上笑意不减。
“我可以当做没有见过这条密令,也可以当做,没有见过特使你。”王贲看着石生,满脸认真。
石生感觉自己像是被一只猛虎叮嘱了,瞬间脸色苍白。
王诩微微侧目,这王贲杀伐如此果断,确实为一代名将,不过他真的很好奇,如果石生作死,他真的会杀了石生这批人?
“大将军未免太过猖獗。”石生回过神,脸色凝重。
“阁下可以试试。”王贲笑了笑。
石生脸色难看至极,眸子中闪烁着郁结,阴晴不定。
“大将军下手之时记得放在下一马,我跟他,不是一伙儿的。”高渐离也冷笑出声。
“自然,看在王怀的面子上,也会放高先生一马。”王贲轻笑道,目光看向王诩“帝君准备何时出城?本将派人去送。”
“朕还没来得及看看这辽阳城,大将军就要赶人?”王诩哑然失笑。
“日后两国邦交,贲愿意亲自为帝君牵马游遍燕地。”王贲笑呵呵的说道。
“不敢叨扰大将军。”王诩笑着摆摆手“不过朕也想多问一句,大将军如何处置这十万胡虏?”
“正如帝君所说,这些都是士卒们舍生忘死,浴血奋战得来的战果,本将决不允许任何人贪墨,所以自然是给旗下士卒一个交代。”王贲笑了笑。
“据朕所知,大将军燕国一役,至少六万秦军埋骨燕北。”王诩轻叹道。
王贲微微眯起眼,没有说话。
“大将军此战,功不抵过,或许大将军封侯在望,不过依旧无法给旗下士卒一个满意的交代,一将功成万骨枯。”王诩惋惜的摇头道。
王贲眸子一颤,很明显被最后一句打动了,虎目闪烁着精光,扫过石生的脸,又看向王诩“不知道帝君,有何指教。”
“所谓众生皆苦,却各有各的苦,老秦人能够有今天的功业,与这些士卒息息相关,如今大业即成,这些士卒大多都无法衣锦还乡,十数年的浴血,十数年的离乱,算是打了水漂,相比下来,还是他们最苦。”王诩笑了笑“而朕是最见不得人间疾苦的,所以朕准备与将军做个交易。”
“交易?”王贲眉头紧锁。
“北地胡虏都交给朕,按照一首一级之功,折算成钱粮,不如按照一级5000钱来算,毕竟在秦国一个壮奴也就4500钱对吧,一年后支付给你们,如何。”王诩挑眉笑道。
王贲微微一惊,盯着王诩。
一首一级,相当于他手底下残存的不足二十万士卒,都能够分一杯羹,按照秦国最低一级公士的赏赐,可以赏一田一宅,换算官爵的话是年俸五十石之官,因为秦国现在人口少,土地多,所以宅院土地并不贵,而且土地产出也并不赚钱,一田九亩很多时候也就勉强供应一家一年用度,所以如果换算下来的话。
而且重要的确实如同王诩所说,这次灭燕之战,虽然他们这些高级军官都有了灭国之功,但是底层士卒可谓是毫无建树,甚至可能会受罚,毕竟没想到中途杀出了个东胡。
所以王贲心理价位是一级五千钱。
应该算是很划算了,秦国粮价在不遇到大灾年间,一石应该也就五十钱左右取自林甘泉先生的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史
那十万胡虏就是五万万钱,当年王翦灭楚跟秦王敲竹杠,说要五代子孙荣华,也才敲了十万万钱的资产。
而且这些资产最后秦王还都是用楚国皇室宝库里那些卖都卖不出去的重宝抵偿的。
所以当王诩提出这个交易的时候,王贲确实心动了。
王氏向来以爱军如子著称,王翦治军有更被称为吴起遗风在军中享有盛名,所以如果真的能够给旗下士卒谋一点这样的实际福利,王贲是愿意的,就算会被秦王追究,也无所谓。
但是眼下似乎并不只是双方的问题,还有另外一方,之前想要分一杯羹的人。
王贲和王诩目光默契的放在了石生身上。
石生呼吸一滞,脸色苍白的后退两步,惊惧之下都忘了腹语,开口说道“我什么也没听到。”
………………………………
第二百三十四章 胡虏朕拿走,还他一座仙宮(求全订)
第二百三十四章胡虏朕拿走,还他一座仙宮求全订
孙子: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孙子眼中的战争决定因素是粮草补给,所以他认为在打仗过程中更能够就食于敌的将军,可以称之为智将。
这是出于一个军事角度出发的观点。
而从一个统治者角度出发,能够利用战争赚钱的将军,才可以称之为智将。
秦王室,深谙此道,他们不但食敌寇,而且还食己臣。
主动发起战争的一方是罪恶的,不管任何形式的战争都一样罪恶。
因为发动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益。
少数是为了复仇,至于理想,在战争中只是复仇和利益的另外一个名字。
战争无法解决矛盾和问题。
但是战争能够解决制造矛盾和问题的人。
这些人用战争解决问题,最后也会被人解决,并不能达到大同之境。
而利益的产生则是源自矛盾,阶级,文化,种族等因素都会因为矛盾而诱发战争,纵观历史,所有主动发动战争的势力,大多数都是因为利益。
管子戒:“君外舍而不鼎馈,非有内忧,必有外患。”
管仲说当一个国家的君主吃放都没有排场了,那么不是国家有内忧,就是有外患,所以每当这个时候,发动战争是维持统治者利益最直接的手段。
毕竟掠夺,是人类能想到最快获得利益的手段。
而且这条路一旦开始,就无法就无法回头。
因为尝到了掠夺的甜头。
而商鞅的变法,也是在执行另外一种掠夺来秦国的强大,那就是利用掠夺普罗大众,无产阶级仅剩下的求生之路和生存空间,逼着他们走上战场,去掠夺其他国家的资源。
秦国自秦献公中兴之后,通过扶持旧贵族的地主经济,了旧贵族阶级和新贵族奴隶主之间的矛盾,让两者之间的竞争关系开始越发紧张。
旧贵族是祖传的土地,靠着土地吃饭的,而新贵族奴隶主则是依附君王赏赐,通过榨压奴隶来获得利益,当秦献公开始扶持旧贵族的地主经济时,毫无疑问新贵族的奴隶经济就会受到了冲击。
所以新贵族也开始向地主转型,于是让本来还算宽裕的秦国土地,瞬间变得紧俏起来,让秦国土地一度地皮高涨,最后土地紧张到两个阶级不得不主动找秦献公,提供战略支持,让他发动对外战争掠夺其他国家的领土,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于是才有了后来秦献公收服河西之地,打的强魏割地赔款,这些都是强大的利益在背后支撑着。
如何调动国内各个阶级对外掠夺情绪高涨,这一手可以说是秦献公最先玩的,商鞅变法也是在这种基础上,将曾经贵族百姓的掠夺情绪,放大到所有普罗大众身上了。
毕竟,上阵杀敌一人,就可以获得一爵,这个誘惑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是在是太大了。
而且更厉害的在于,根据已经出土的秦简文物表明,秦国战争部分开销是由士兵自己负责的,包括军粮,装备,倒是有点像后来那些寒门供养子弟考取功名,通常一个村的乡亲或者一个大族供养一个人。
一定是有足够大的利益支撑,才会让这些人义无反顾。
毕竟在战场上斩首一级,就可封一爵,一爵赏九亩田,一宅一宅接近1700平方米,还可以兑换成一个年俸禄50石的官职。
这样的誘惑,对于那些衣不果腹,穷的只剩下一条命的黔首来说,不言而喻。
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这商鞅变法这二十级军功背后的规则有多复杂,数十万士卒,最后能够得偿所愿从战场上活下来,封爵还乡的并不多,大多数一辈子都因为商鞅这盈论法在军营一直当兵当到死,即便是天下一统,解甲归田时才猛然发现,这些年,似乎在给帝国义务服兵役了。
这就是普罗大众的悲哀,也是上位者的狠毒。
想要翻身,真的太难了。
因为不止这些普罗大众,即便是他们这些已经传承几代甚至十几代的大氏族,想要在王室手中讨要一点甜头,都可谓是登天之难。
王氏如今的荣耀和奖励都是灭三国后,秦王从三国国库中拿出一部分赏赐给他们的,不只是王氏,从秦献公之后,所有封君的赏赐,都是如此,而且在不知不觉中,这些封君封侯的氏族也会因为一些事情被牵连诛罪,抄家所得的资产充国库,以补战损。
羊毛出在羊身上。
嬴政凭什么敢倾一国之兵力,派兵六十万让王翦去灭楚?
那是因为他诛灭了吕不韦的派系,嫪毐之乱,受到株连的王室,外戚,客卿,君侯以上人物都多达十余人,君侯之下者不计其数。
王翦他们这支客卿王氏,能够上位,也是因为嬴姓王氏的王陵王龁等人被株连。
细思极恐。
所以在面对这样的事情时,即便是王贲这样的实权在手,一人之下的大将军也依旧选择了沉默,因为他也知道,规则,早就如此注定了。
但是出于人道,他们这些军官还是比文官更加体恤这些可怜的士卒的。
而且这些胡虏也不能充作奴隶带回关中贩卖,一是现在关中缺粮,百姓黔首自顾不暇,根本没余粮蓄奴,二是边外之奴,在秦国是不被允许随意买卖的。
所以这十数万胡虏只有人头拿回去才有价值,但是却功不抵过,费力的运回去,士卒非但得不到应有的奖赏,反而还可能被处罚。
所以当王诩提出买卖胡虏的时候,王贲很是心动,即便这有违大秦律法,他也不惜一试。
不过如果只是他们两个的交易,就没这么多麻烦,在场还有一个石生,这就有点头疼。
王贲盯着石生苍白的脸,思索着要怎么让他闭上嘴。
在某个瞬间,石生真的感觉自己会被王贲灭口,好在王诩开了口,让他暂时保住了小命。
“卢君派你来北地征兆奴隶徭役,到底是要做什么?除了用人头换爵位。”王诩开口问道“这是你最后活命的机会了。”
石生脸色变幻了两下,最后哭丧着脸说道“回报高誓,卢君确实是要为秦王修建陵寝,卢君要在陵寝里为秦王修建一条云汉,但是由于白澒需要人殉,所以需要大量的奴隶徭役,至于斩首换爵位,那只是捎带的而已。”
王诩眉头紧锁,白澒就是水银,云汉就是星河。
卢生要用水银在秦皇陵里修一条星河,这与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秦皇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也对的上。
想象一下秦皇陵的规模,在想一下水银的毒性,这样就合理了,估计是卢生利用水银的瑰丽欺骗了嬴政,让他能够以修建陵寝的名头在北地大肆的敛财。
草菅人命已经不足以形容这种行为了。
王诩深深的看了眼石生,摇摇头“转告卢生,想给秦王用以白澒修云汉,那就让你们方仙道的方士们自己去修。”
石生嘴角一抽。
“不过也不为难你,回去告诉卢君,胡虏朕拿走了,还他一座仙宮。”王诩摆手说道。
“仙宮?”王贲和石生同时惊愕出声。
王诩看了眼王贲,点点头“是仙宮,为日后秦王东猎寝宫。”
“敢问高誓,何为仙宮?”石生不只是紧张还是兴奋的身子都在顫抖,舔着嘴唇问道。
………………………………
第二百三十五章 你们听说过,鬼谷子嘛?(求全订)
第二百三十五章你们听说过,鬼谷子嘛?求全订
何为仙宮?
这个概念在两千年后都在不断完善,更不用说连阿房赋都还没写出来的先秦。
“此宫富丽堂皇,紫气氤氲,以白玉为基,金石为墙,垒砌而成,仙光弥漫,顿时绽放出袅袅的金芒,祥云铺地,仙兽、仙禽而走、仙童林立于仙宫、仙阙中,成卷的祥云使得那天庭顿时若隐若现,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鹘源陨凳到杂凶涛丁!蓖踮蓟夯核档馈
也不知道石生他们是不是真的听懂了,总之每个人脸上从目光到表情都透着一股向往贪婪之色。
“人间真有此地?”王贲沉声道。
“自然。”王诩笑了笑。
“比之羡门若何?”王贲又问道。
“不可比。”王诩轻笑着摇摇头,看向表情已经有些呆滞,就差流出口水的石生“听懂了嘛?”
石生傻愣愣的点点头。
“不妥。”王贲突然又插嘴道。
王诩疑惑的看着王贲。
“并非本将信不过帝君,本将只是信不过他们。”王贲指着石生笑道“此时兹事体大,不可轻信,除非你们帮本将办一件事,也让本将拿一拿尔等的把柄。”
石生回过神,皱眉道“将军未免有些高看吾等了,吾等只是秦王陛下一众方士,何德何能为将军效劳?”
“朱家,你要撤出来的人,不妨让他们来着手吧。”王贲笑呵呵的看向朱家。
朱家神情一滞,下意识的看了眼王诩,见王诩仿佛置若未闻,微微一怔。
不过很快反应过来,皱眉道“将军是不是有些儿戏了?”
“这件事情交给他们,比让我办要方便的多,毕竟他们现在才是天子宠臣啊。”王贲轻笑道“我要调动一万多人,肯定会被天子四卫盯死的,但是他们调动十万人,秦王也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朱家眯了眯眼,盯着石生沉声道“不知道石高誓愿不愿意帮在下这个小忙?”
石生越发的欲哭无泪“各位贵人是不是太看得起在下了?”
“放心吧,就算你做不到,卢生也能做到。”王贲笑着拍了拍石生的肩膀,转头看向朱家。
朱家犹豫片刻,最终叹了口气点点头。
王贲从袖甲中拿出一卷白帛,上面应该是写有一个名单,就要交给石生。
“且慢。”朱家突然制止了王贲,拿过白帛,跪在王诩面前双手奉上“请大帝过目。”
王诩脸上露出了笑意“合适吗?”
“这些人以后都是大帝之臣。”朱家沉声道。
王诩眯了眯眼,摩裟着下巴“想通了?”
“本该如此。”朱家正色道。
王诩点点头,手放在白帛上“一旦我看过了,你在想要反悔,可就没机会了。”
朱家咧嘴笑了笑,没有说话,
王诩打开白帛,这卷白帛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大一些,上面用丹墨写着密密麻麻的名字,而且都是用商契文写的。
粗略的扫过白帛上的几个字体较大的地名和人名,王诩呼吸微微一滞。
单父,下邳,淮阳城,沛县,彭城,商丘,阳夏等。
这些最近一直在王诩脑海中闪烁出的地名,同时出现在这张白帛上时,王诩还是有一种细思极恐的感觉。
这几个地名出过很多不久会响彻华夏千古,名垂青史,鼎鼎大名的人物。
单父的吕公,他女儿叫做吕雉。
下邳出了个黄石公,给了张良三略。
淮阳城有一个周文,还有一个陈涉。
沛县就不说了,以刘季为首的汉朝开国功勋们。
彭城是霸王项籍少年时的根据地。
商丘除了灌婴,栾布,还有一个避难不出的张耳和陈馀。
阳夏则是吴广的家乡。
秦末起义的隐假两大王,十路诸侯,西汉开国功勋基本上百分之六十,都是出生,或者活跃在这几个地方。
而更巧合的是,这几个地方,都属于泗水郡周边。
更更巧合的是,这里都是以商丘为中心,曾经宋国的国土,商朝的发源地,毫都所在地。
太过巧合的事情,总是让人毛骨悚然。
自从墨奎被那场重感冒吓得神志不清,将孤竹国最大的秘密尽数告知王诩之后,王诩就感觉自己也有点神志不清了,总是对照地图和一些人物史记来推演着什么。
周灭商不敢绝其祀,宋承商以祭祀。
三监之乱后卫强,春秋战国英豪尽出卫国。
鲁国效宋以学习商制而突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