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孤竹君-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就是无脑的人海战术。
就像是东胡人攻打辽阳城时,用奴隶的尸体当云梯一样。
王诩再次有些烦躁的摆弄着火堆,目光在远处的孤竹战士身上扫过,虽然看不清表情,但是也能够感受到战士们的紧张。
如果是正常状态下的孤竹战士,在面对战争的时候,多数是兴奋状态,因为这一路的胜利早已让士气达到巅峰。
但是如今体力难支的情况下,战士们也被生理状态影响了心态。
城墙上的战鼓声渐渐开始响起,意味着敌人已经在射程范围之内。
“回禀大帝,敌人已经出现,目测不超过万人,可一举歼灭。”翟仇从马背上跳下来,沉声道。
“都是些什么人?”王诩问道。
“乌合之众。”翟仇言简意赅的形容道。
王诩瞥了眼他一眼,看向他旁边的副将。
“杂乱无章,无铁甲,只兽衣,多石矛,木盾,长弓有少量骑兵,确实是乌合之众,比之前遇到的扶余人还不如。”副将详细的解释道。
“只有不到万人?”王诩眯起眼“值得在林中埋伏多日?守城不出,过河者射杀,我倒是要看看,到底还有多少人。”
“帝君的意思是,还有伏兵?”盖华脸色有些难看。
若是真的只有万人,那么他觉得晋痴等人逃脱的几率很大,若是远处的密林中还有伏兵,那就真的不容乐观了。
“全军披甲,按照各自部队分配的位置待命,破城者,杀无赦,其他人退居三线待命。”王诩起身说道。
三米高的城墙,加上守军的射杀一轮,对方能够登上城墙的已经是少数了,体力也消耗了很多。
面对这样的敌人,孤竹战士就可以以逸待劳的收割。
不过这种方式只能对付这样比自己数量少的敌人。
希望能够暂时稳住局面。
听到王诩的命令,所有围在火堆边的军官都站了起来,行礼领命后向着自己的部队走去,禺春鬼叫着敲打着胸甲,带着于夷巨人和少数神奴军向着城门走去。
“帝君也请移驾。”盖华戴上头盔,抽出腰剑闷声道。
“不用,若是敌人能突破到这里,我移驾到哪里都无所谓了。”王诩笑着摆摆手。
“公输矩已经将苍兕号修整完毕,随时可以起航。”卢艾沉声道。
王诩微微挑眉,目光看向盖华和卢艾“擅作主张?”
“帝君恕罪,此举是玄王舰队副将分内之职,水军有职责配合陆军一切军事行动,包括保证帝君安全撤退之责。”卢艾恭声道。
王诩笑了笑“确实是按照规章办事儿,即便我也说不出什么,不过若是等下我不愿意撤退呢。”
“那不是臣等职责,是禺春将军和翟仇将军的事情。”盖华笑着说道。
“放肆。”王诩眸子一寒。
“帝君恕罪。”盖华等人跪倒一片。
王诩面无表情,目光冷冽的扫了他们一眼,冷哼一声看向已经传来轰轰巨响声的城墙。
居西的肃慎人,用野蛮的嘶吼声,将这片静谧的河岸变得乱糟糟。
让藏匿在林中的箕国人也都开始焦躁起来。
“叶鲁那头蠢猪已经带着所有族人出动了,战争已经打响。”荣夷公将最新的情报想鲜于单阏回报。
“孤竹迎战了?”鲜于单阏停止踱步,看向火光更盛的孤竹军营方向。
“空气中飘来的血腥气,就是最好的证明。”荣夷公咧嘴笑道。
“希望不是只有肃慎蛮子肮脏的血液。”鲜于单阏冷笑道。
“叶鲁的西居亡人,都是以一敌十的屠夫,即便遇上我们的正规军,没有高于他们三倍的兵力,我都没有把握胜利,就算孤竹军再神勇,也要伤筋动骨,到时候殿下率大军勤王,在孤竹中自然名声大噪,如果叶鲁这群蠢猪真的打败了伪帝,我们自然能够一下子控制住孤竹军。”
“希望局面也同你说的一般好。”鲜于单阏笑了笑,看着火光大盛,但是厮杀声却渐弱的孤竹军营,眉头紧锁“这么快就结束战斗了?”
“可能是太远了,厮杀声也小了。”荣夷公眨了眨眼笑道“就算是一万头山彘,闯进去也得闹一会儿。”
“闭嘴。”鲜于单阏冷声呵斥,翻身上马,催动马匹窜出树林,身后亲卫连忙跟上。
荣夷公一惊,也连忙甩着身上的肥肉跟着跑了出去。
孤竹军营前挖的那条护城河,此刻已经变成了一条火河,随着夜风吹来的浓烟以及肉烧焦的味道让人呼吸困难而且反胃。
火河照亮了整个孤竹军营,鲜于单阏第一次看清了这座临时搭建起来的城墙,城墙上千疮百孔的箭矢和长矛,并没有让这座城墙变得摇摇欲坠,反而变得更加宏伟坚挺起来。
同时鲜于单阏也看清了城墙上那面玄鸟帝旗。
在火光照应下折射着七彩宝石的光泽,将那只玄鸟衬托的雍容华贵,不可一世。
不知道是不是被浓烟熏的,还是其他原因,鲜于单阏呼吸急促,脸色涨红,眸子也渐渐变得赤红起来。
“这”荣夷公也瞪大眼睛看着面前的景象,一时也有些呆愣。
脖颈上传来利刃的冰冷让荣夷公肥硕的身子打了个冷颤,同时听到鲜于单阏阴沉的声音。
“看来这一万头山彘,并没有闹出什么太大的动静。”
荣夷公吞了吞口水,身子下意识的往后仰,同时手不动声色的摸到了腰后的长刀,原本一直眯着的豆豆眼此刻也变得明亮起来。
“殿下,城门开了,咱们要往后撤一点。”这时亲卫长突然拉住鲜于单阏的缰绳,带着他往后退。
同时荣夷公脖子上的剑,也离去了。
荣夷公长叹了一口气,捂着脖子上的伤口,直接坐在了地上,瞪大眼睛想要看看,从城门里面出来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在暗淡的环境下,任何光源的亮度都会放大数倍。
孤竹军的钢甲虽然达不到后世镜面般的折射效果,但是也远非铁甲的折射效果可比,在火光和月光的照应下,这些孤竹战士宛如沐浴在圣光之下一般,让人望而却步。
这些孤竹的战士井然有序的一个个从城门中走出,踏着浮桥走到对岸,然后一个个,依次在地上放了什么东西后又回到了城墙内。
这个举动一直持续了一炷香的时间。
护城河中的尸体早已燃烧殆尽,火光渐灭后,剩下的只有月光的余辉,以及玄鸟旗帜下的火堆摇曳。
视线随着光源暗淡而暗淡,但是在荣夷公的眸子中却越发的胆寒和心颤。
因为他发现,那些孤竹战士,在对岸,搭了一座丘阙。
一座,不知道用什么材料,却让人不寒而栗的丘阙。
但是从那座数米高的丘阙中飘来的浓重血腥味,已经说明了一切。
白骨成山百万人,黄沙吹覆竟嶙峋。
千丈尸如枕,此时气萧森。
京观,古称武军。
………………………………
第四百五十四章 山精持阵啦!天佑孤竹啊!
第四百五十四章山精持阵啦!天佑孤竹啊!
京,谓高丘也;观,阙型也。古人杀贼,战捷陈尸,必筑京观,以为藏尸之地。古之战场所在有之。
这是上古时期遗留下来的一种打扫战场的方式。
意思是将敌军的尸体堆在道路两旁,盖土夯实,形成金字塔形的土堆,来显示军威和震慑死人。
而且阬与坑是通假字,但是本义却有些差异,阬是指城门,也就是跟阙同一个意思,而坑则是指地洞。
但是因为后来商周时期文字变动,让两个字的字意混淆,所以在史书中很多的坑杀其实也应该是阬杀。
并不是专指将敌人埋了,更多是把敌人的尸体造成京观来以示军威。
这种行为其实应该跟殷商以前的祭祀文化有直接关系。
但是在史书中,关于京观最完整的记载是在左传。
春秋时期的楚庄王在邲之战之战中战胜了老霸主晋国,正式晋升为春秋霸主,这场战争结束时,楚庄王手下大将潘党建议将敌人尸首做成京观,这样不但能够彰显楚**威,更能够为子孙后代留下深刻印象,让楚国后人不忘先祖之威。
而楚庄王则讲了一段堪称名垂千古的名言。
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
也是最早华夏君王将止戈为武和武德的概念合二为一。
武德是武王克商之后,做诗颂武中提出的战争核心。
周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
意思是兵戈,弓矢这些战争的兵刃,并不是为了战争而出现的,而是为了平定战争,等到战争平定之时,就应该将他们收起来,将夏乐之盛世还于百姓,这样才是战争能够成就王霸之业的原因。
武篇则说于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克开厥后。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
讲述的周武王讨伐商纣是为了安定天下,发扬文王的美德。
而这场战争之所以获得胜利的原因,就是周军占据七种武德。
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
也就是禁除残暴、消灭战争、保有天下、巩固功业、安定百姓、调和诸国、丰富财物。
而楚庄王觉得与晋国的争霸,并不占据这七种武德中任何一项,只是两个国家因为个人利益发生的战争,所以更笨没有理由去建立京观彰显武德。
但是从楚庄王以后的君王,并没有继承前辈谦逊的优良品德,让京观从一个彰显武德的仪式,彻底变成了一个为暴力和军威代言的标志。
作为一个现代人,对于无故作践他人尸首,是一件道德上很难接受的事情。
所以对于处理敌人尸首这方面,王诩一直都是采用火化的方式,让今生的一切都到烈火中焚烧霪灭,归于尘土。
而且也曾因为这件事情,花了重金在王贲手中买下那些东胡俘虏。
所以王诩会让人筑京观这种略显残暴的行为,不只是震慑了敌人,连孤竹的军士们都被震慑了。
原因要从居西肃慎亡人攻克城墙开始。
三米高的城墙对于这些擅长攀爬野战的肃慎人来说,其实并不算什么困难,他们之前向城墙投射箭支,其实也是为了当成垫脚石。
所以王诩之前打的消耗战主意其实算是失策了。
不过还在有那条不足半米深的护城河,算是完成了一些消耗敌人体力的效果。
但是还是有大量肃慎人翻跃进城墙。
这些身披兽皮,披头刺面,手持钝器的肃慎人的战斗力的强悍也超出了王诩等人的意料。
这次是王诩距离冷兵器战场最近的一次,以前他要么就是躲在营帐中眼不见为净,要么就是用望远镜遥遥观望,场面虽然宏大,但是直观感受还是要差一些。
但是这次不同,从城墙上跳下来的肃慎人距离王诩只有二三十几米的距离,感觉一个冲刺就能冲到自己身边,这种直观冲击力是完全不同的。
尤其是于夷族那些巨人们挥舞着大刀,每一刀都能够将敌人的头颅砍得满天飞。
场面血腥的让人一度失去意识。
不过好在神奴在王诩前面摆好了盾阵,每一让这些战场上的不明器官飞到王诩面前。
虽然孤竹的战士体力不支,但是依仗装备的先进和战阵的配合,对于肃慎人的突袭应对的还算游刃有余。
但是随着第一个战阵被攻破,让王诩本来就紧绷的心弦,彻底绷断了。
尤其是后面翟仇的负伤,让王诩的理智彻底被愤怒取缔。
两万多孤竹战士对不足一万多肃慎人,战斗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也就撑死半个小时。
最后在一名身材最高大的肃慎战士的怒吼中,彻底落幕。
禺春压着肃慎的头人到王诩面前,刚刚给翟仇包扎完的王诩只是看了眼这名浑身浴血的战士,就挥剑砍下了他的头颅。
跟之前屠檀传授过他的经验差不多,斩首是需要技巧的,就算再锋利的剑刃,也容易卡进脊椎骨中,导致大动脉中的鲜血,像是水龙头一样,喷了一身。
“砍下所有人的头颅,把他们的尸体堆成方台,将头颅堆在上面。”王诩一脚踢开肃慎头人的尸体,将剑拔出来扔给跪在一边的墨角宿。
“是要筑成武军神台?”墨角宿仓皇失措的接过宝剑。
“能堆多高,堆多高。”王诩沙哑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于是就有了军营外,夜色中那座渗人的京观。
在外面的箕国人眼中,这座孤竹军营就像是一直夜色下的饕餮巨兽,那些肃慎人冲进去之后,就被这只饕餮巨兽吞噬殆尽,然后将他们的尸骨吐出来,堆成那座散发着血腥的京观。
鲜于单阏目露忌惮的看着已经归于平静的孤竹军营。
玄鸟帝旗依旧飘荡在月光与火光之间,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除了军营之前,又多了一座城墙。
“现在,要本王前去勤王?”鲜于单阏脸色铁青的看着跪在地上的荣夷公,冷声问道。
荣夷公跪在地上宛如一只没毛野猪,支支吾吾。
“本王需要一个勤王的理由。”鲜于单阏微微眯起眼,轻声嘀咕道。
“殿下饶命!荣国上下数万户对箕国忠心耿耿。”荣夷公磕头求饶,但是语气却带着一丝威胁。
鲜于单阏瞳孔一缩,这里是荣国领地,若是真的拿荣国当贡品拜见孤竹,到时候荣国狗急跳墙,反而不妙。
“荣夷公何出此言?”鲜于单阏佯装疑惑的把荣夷公扶起来,笑着说道“本王只是想问问荣夷公,还有没有什么高见。”
荣夷公目光闪烁,最后讪笑道“臣下愚钝,不如还是请教太师吧。”
“早知如此,之前就不应该让太师回去。”鲜于单阏冷笑一声,转身上马带着人离去。
“恭送殿下。”荣夷公目送鲜于单阏的人离开之后,用手下递来的水抹了把脸,原本略显猥琐的眯眯眼变得睿智起来“冉谨先生,箕国出动了多少人?”
“左右中三军,鲜于单阏和鲜于历各领一军,留一军守城。”被称作冉谨先生的男子一身儒袍,一副中原学子打扮,与周围的蛮人格格不入。
“三军出动两军,也就不到三万人。”荣夷公眯着冷哼一声“看来鲜于单阏这个废物根本就没有说服鲜于历。”
“鲜于单阏为人粗坯,外秀中干,难堪大用。”冉谨先生笑着摇摇头“大公此举确实偷鸡不成蚀把米。”
“先生教我。”荣夷公恭声说道。
冉谨先生笑了笑“孤竹虽然能够在两炷香消灭西居叶鲁,定然也有损伤,可见也是强弩之末。”
荣夷公眸子一亮“先生请说清楚。”
“孤竹一向以仁德着称,民不纳税,奴无尊卑,人人饱食,被称作羡门天府之国,但是如今却施武军神台这等淫祭邪术,与其君德行不符,要么军中无那位大帝,要么就是”冉谨先生笑的一脸温煦。
“先生此言不虚?”荣夷公一惊。
“孤竹国中情形,我门下子弟早已探勘完善。”冉谨先生笑道。
“当时先生有门人随孤竹使团潜入孤竹?鲜于历的人都没有成功。”荣夷公又是一惊。
“恰巧冉氏与使团使者有旧。”冉谨先生笑了笑“她不会骗我。”
“若是真如先生所言,我们应该如何?”荣夷公眉头紧锁“怂恿鲜于单阏强攻?”
“若是军中无大帝,大公可能想到后果?使团五千人就能穿过西居叶鲁的封锁到达箕国,若是孤竹怒而兴兵,荣国和箕国联手能够抵御孤竹的怒火?”冉谨先生笑着问道。
“若是军中有那位大帝。”荣夷公舔了舔嘴角。
“那么大公所作的一切都是为鲜于氏做嫁衣,最后的结局很可能是,荣国上下被鲜于氏当做祭祀亡帝的人牲。”冉谨先生轻笑道“毕竟,箕国才是殷商正统,孤竹没了大帝,鲜于氏便是继承者之一。”
“那先生要我如何?”荣夷公叹了口气。
“荣氏虽然不是殷商后裔,但是也曾为殷商心腹忠臣。”冉谨先生笑吟吟的说道“对帝王而言,一个忠臣,远远要比一个有继承权的族人亲近。”
“先生的意思?”荣夷公倒吸一口冷气。
“在下愿意替大公参拜孤竹。”冉谨先生微微欠身。
“可是,箕国”荣夷公有些犹豫。
“大公也看见刚才箕王殿下的态度了。”冉谨先生笑了笑。
荣夷公眸子中闪过一丝狠厉,俯身作揖“劳烦先生了,若是事成,先生就是我荣国的再生父母。”
“大公严重了,冉氏落魄之时,多亏大公收留,大恩大德,没齿难忘。”冉谨先生笑着说道。
“荣国与冉国本身就有邦交,先生严重了。”荣夷公笑了笑。
“若是大公已经做好决定,那么还请控制住箕**官,要在鲜于历回过神之前,替在下争取到时间。”冉谨先生沉声道。
“先生放心。”荣夷公点点头,带着手下钻进树林当中。
冉谨先生整理了下身上的衣袍,拿出一只铜簧。
不一会儿从树林中就陆续窜出十几名戎装壮汉,每个都身负长弓,腰悬宝剑。
“冉氏子弟们,复国之望,在此一举。”冉谨先生轻声笑道,然后转身走向孤竹军营。
入夏之季的河边,正是蚊蝇疯长的时节,当尸体所有的血液都流干,深入土壤之中后,血液的腥燥之气,就慢慢变得恶臭了,而且是蚊蝇最爱的繁衍温床。
冉谨带着族人走到京观之时,几乎要被熏的晕过去了。
冉谨抬头看着堆砌近五米高的京观,强忍着呕吐,点燃了身后的的火把,绕过京观后,插在地上,插了一圈,照亮自己和同伴,向城墙上的孤竹守卫表达善意。
“家主,若是他们不肯见我们,怎么办?”一名冉氏族人闷声问道。
“放心吧,他们会见我们的。”冉谨将嘴角的呕吐物擦拭干净,保持着温煦的笑容。
看着家主都胜却在握的模样,其他人也不好多说什么。
两三分钟后,冉谨再次开口“把剩下的火把,都点燃。”
“家主,这个距离,足够对方斥候看清楚我们了。”族人疑惑道。
“我能确定他们会见我们,但是我不能确定在这之前,会不会被这些蚊蝇吸干血。”冉谨抡起一支火把挥舞着驱赶蚊蝇。
族人们闻言恍然大悟,这时才惊觉浑身奇痒无比,原来之前因为太过紧张和京观恶臭的原因,忽略了这些蚊蝇的骚扰。
所以纷纷都点燃剩下所有的火把,挥舞着驱赶蚊蝇。
但是这种景象,在三十米开外的城墙上的孤竹守备眼中,则是另外一番景象。
从冉谨出现的瞬间,就被孤竹了望塔的斥候发现了,但是由于人数太少,也没有在意,但是他们在京观旁边停下,引起了京观建造者墨角宿的注意。
刚开始以为这些人是来取族人尸首的,但是当他们在京观旁的一系列举动后,就让墨角宿越发的疑惑。
直到看到他们开始蹦蹦跳跳的挥舞火把。
“大神官,这些人在干什么?”斥候放下手中的望远镜,递给墨角宿疑惑道。
墨角宿也疑惑的抓了抓头“看样子,似乎是某种祭祀舞蹈。”
“他们不会是要烧了武军祭坛吧。”斥候有些紧张的说道。
“不是,要是想烧了,应该收拢柴火才是,这些人,有些古怪。”墨角宿也拿不定主意。
因为他心中也有忌惮,建造京观祭坛是他生平第一次,用这么多尸体难免让他没有彻底科学化的迷信思想打开脑洞。
在他所知道的传说中,京观祭坛是在战场上用敌人的尸体作为媒介,祈求天神保佑战争胜利,以及替族人祈福的作用。
祭坛构成之后,会有山中精灵主持大阵。
加上冉谨等人出现的时间段诡异,很容易让墨角宿误会。
“神!神官大人!烧起来了!鬼火烧起来了。”斥候突然鬼叫起来。
墨角宿吓得一机灵,夺过望远镜看去,果然看到那些怪人头顶竟然凭空燃烧起鬼火了!
“山精持阵啦!天佑孤竹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