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海阔天高-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茫茫大海上,老天一视同仁地赏赐下来同样的风光,以及同样的风险。将来船到彼岸的时候,这些人就会分头追逐各自的目标,但此刻,他们是有着同样情怀眼光的闲客,一同享用着上天赐予的良辰美景。

    日出日落之中,船队一路往西去。

    这一日下午,他们到了暹罗的一个港口。因为需要补给的东西特别多,他们要在这儿过一两夜。

    暹罗,就是上辈子的泰国了。

    洪长安和大富几个照旧去张罗船上的补给。李小满也扯了床单去摆地摊。蓝天当然也是很忠实地做着莫钟书的小跟班。

    李长义很周到地带着莫钟书进城去见识一下异域风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莫钟书在书院里的口头禅,当年他们没少打着这个旗号跑下山去“行路”,把夫子们气得一个个直翻白眼。

    莫钟书上辈子也曾到过泰国几次,如今再次踏上这块佛教色彩特别浓郁的土地,勉强有几分似曾相识之感。

    出了码头没多远,就看到前边有人牵着一头大象走来。大象背着两个大篓子,里面装满了香蕉。这一人一象不时停下来,旁边的路人纷纷交给那人什么东西,然后从篓子里拿几根香蕉喂给大象吃。

    经过他们身边的时候,李长义也掏出一块碎银交给牵象人,随手从篓子里拿了条香蕉,大象就伸过鼻子来一卷,自己把香蕉塞嘴里去了。

    等大象走远了,李长义才跟莫钟书解说,“这牵着大象走的人,其实是个乞丐,不过这种乞丐要饭的方式比较特别,请路人花钱买他的香蕉喂给他的大象吃。大象在暹罗是圣物,一般人都愿意为它花上几个钱的。”

    莫钟书无声地笑了笑,这风俗和他上辈子见到的也差不多。

    倒是蓝天听得稀奇,道:“这倒真是闻所未闻,把自己的东西卖给自己,还要叫别人来付钱。”

    三人继续前行。中午也是在路旁的小店里吃的。这时的泰国菜还没受到欧洲菜系的影响,多是些蒸煮的东西,端出来的鱼虾里面总有几片树叶和草根,吃起来味道怪怪的,李长义说那便是当地人用作调味的香料。

    开船之前,李长义特意把莫钟书叫过去,把孙大元和曹英也请了来。再走两天,船队就要走出李长义老爹的势力范围了。前面的海域李长义也没走过,所以得让熟悉航线的孙大元和曹英走在前面,莫钟书在中间,他自己走在最后。这样的编队是很照顾莫钟书的,前后都有朋友照应着。

    在李长义眼里,莫钟书虽然头脑聪明读过很多书知道许多事情,但到底是第一次出海缺乏经验,所以凡事都多照顾他几分。

    “长义,谢谢你!”莫钟书真心感谢这个朋友,李长义在南海几个岛国与江南之间的生意已是顺风顺水,却被他诱拐着开始了风险莫测的西航之旅。

    李长义拍了莫钟书后脑一记,“怎么跟我瞎客气起来了?以前咱们一起喝酒玩乐的时候,也没见你跟我计较些什么!”

    莫钟书不敢将两者相提并论。年少时同窗之间结伴外出玩乐,虽然大部分都是莫钟书掏钱埋单,但那所费的只是有限的几个银钱,他自然不会小气。可是现在,李长义在南海一带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只要避过台风大浪,他就算是稳操胜券无往不利了。可是他却二话不说就放下已经熟门熟路的生意,陪同自己下西洋。扪心自问,莫钟书觉得,如果是换了自己,未必能下得了这个决心。

    李长义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大食虽远,可来回得到的利头也极大。老实说,南海这几个小国我都看厌了,正想去见识些新地方,你不知道,我一直都很向往那些个遥远的国度,想要看看《一千零一夜》里的神秘世界。”当年莫钟书在书院里开故事会,李长义可是他的铁杆粉丝。

    莫钟书听了李长义的提醒,船一起锚,他便把早就准备好的弓箭拿出来随身带着,谨防着海盗的偷袭。四条船中,他的船最大最气派,想来也是最容易成为海盗的目标。他得时刻准备着。

    当年书院开始教授骑射课时,莫钟书才刚十岁,因为齐成章的额外关照,教习特意给他配备了小弓小马悉心教导。莫钟书是个典型的实用主义者,对琴棋书画那些君子课程只随便敷衍,学起箭术来却是分外努力,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了几年,他现在的箭术已经算得很不错,十箭中起码能有九箭能射中靶心,另外那一箭也能落在离靶心不远之处。

    船上的水手们也都随身带上了刀棍等各种武器,全副武装地恭候海盗的降临。

    不想一路都是风平浪静,直到他们又一次进港补给,都没见到海盗的影子。

    莫钟书紧张的神经渐渐松懈下来。孙大元和曹英都是跑海多年的人了,自然知道怎么躲避海盗,他跟在后面当然沾光不少。

    又走了十几天,就在莫钟书怀疑这一带并不存在海盗的时候,海盗来了。
………………………………

第83章

    那是一个宁静的午后,明晃晃的太阳挂在头顶上,海风温柔地吹着,除了值班水手,大多数的人都在房间里午睡。

    莫钟书正睡得迷迷糊糊,突然听到猛烈的敲门声,外面有人惊慌失措地大喊着什么。甲板上更是有紧急的锣鼓声传来。莫钟书一下子坐了起来,头脑也瞬间清明了,海盗来了!

    来不及恐惧,莫钟书就带上弓箭冲到了甲板上。

    海盗来了,而且一来就是一大群,不过还没登上他们的船。

    一艘双桅帆船正紧跟着他们,中间的海面上,还有十多艘小船,他们已经从几个方向包围了这艘大船,最前面的几艘小船已经到了莫钟书的大船下面,他们抛了几条带钩子的绳索上来钩在大船的栏杆上,开始顺着绳子往大船上爬。眨眼之间,已经有四个海盗上到大船甲板上来,他们一站稳,马上就转身帮助后面的同伙上船。

    一定要阻止他们!否则恐怕全船的人都性命难保!

    闻讯赶来的水手们已经手持大刀长剑地迎上去,割绳子,砍人,手起刀落,海盗们当然也不是吃素的,两方人马很快就厮杀起来。

    只一眨眼的工夫,甲板上就出现了一滩滩血迹。

    莫钟书的船上只配备了五十来个水手,海盗人数也差不多,一时双方倒是战了个势均力敌。水手们都在甲板上地方开阔,位置上占了优势。海盗们许多还在顺着绳子往上攀爬,勉强接战。但那几个已经上来的海盗明显武艺超群,被几十个水手车轮一般围攻,居然还能斗个不相上下。

    而且那艘双桅船上还有许多海盗,还有两条小船正在往海里放。要是等这些人赶过来,形势就必将倒向对莫钟书不利的一边。

    水手们也都想到了这一点,舞刀弄棍的手更加卖力了。只是海盗比他们更加勇猛,船上的海盗越来越多,一时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莫钟书看得直摇头,这样的打法招招见血,太残酷了。上辈子他也曾遇上过海盗,但只是用消防水枪与海盗对峙,僵持一会儿,远远望见海军军舰的影子,海盗们就撤退了。就算现在没有军警可以依仗,他也想用智取而非力敌。

    莫钟书静立一旁,看了几分钟,伸手到挂在腰间的箭壶里,取了支箭,搭在弓弦上,眼睛微眯,右手用力一拉弦,“咻”的一声,离弦的箭就向着对面双桅船上那个大头领模样的人飞去。

    能吃上海盗这碗饭的人当然不会是饭桶,能当上海盗头领的人更不可能是泛泛之辈。那位大头领只随便扭动了一下手腕,便听得“铛”的一声脆响,他手中那把弯刀就把飞来的箭拍下海去。

    在一片海盗的喝彩声和乘客的惋惜声中,莫钟书的第二箭已经射出。

    不知道是不是刚才一箭不成被打击到了士气,这一箭没有前一箭的气势,准头也不对,竟是对着半空慢慢飘去。

    对面的双桅船上传来一阵嗤笑声。

    笑声中,这支箭“嗖”的一声插在双桅船的主桅上。此时阳光猛烈,竟没有人注意到那箭上是带了火种的。一阵风吹过,帆篷擦到了桅杆上的箭,干燥的帆布马上就被还未熄灭的火种点燃,随即哗啦啦地烧了起来,有几粒火星顺风飘到了前桅的帆上,于是前桅的帆布也“哔哔扑扑”地燃烧起来。

    虽然脚下就是汪洋大海,但这火悬在头顶上的半空,而且烧的还是干燥依然的帆布,还真没法救。

    这一下变故出其不意,以至于混战中的双方都停下手来,呆呆地盯着那越烧越旺的大火。

    直到帆布烧尽之时,才有人大叫一声:“不好!”

    随着这一声呼叫,众人才回过魂来,又开始了乒乒乓乓地打成一团。

    海盗们都急红了眼,完全是一副拼命的架势,越战越勇。

    水手们正年轻力壮,又都全力以赴,如果是在陆地上和人打架,绝对都是一等一的猛将。可是,那些整日里在刀口上讨生活的海盗们比他们更胜一筹,拳脚刀棍都是狠厉之极。水手们相形见绌,应接不暇,渐渐就露出了败象。

    以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海盗从下面爬上大船,空出来的小船又撑回双桅船那边接来了更多的海盗。

    前面的孙大元和曹英,本来听得莫钟书船上求援的锣鼓声已经掉头回来,见此情形也吓坏了,远远地观望了一会儿,见海盗们只集中力气攻打莫钟书这边,赶紧又掉过头去,扯尽每一片风帆,竟是溜之大吉。

    李长义从后面赶了上来,仗着舵手技术够好,船体又比海盗们的小船高大许多,故意在中间横冲直撞,来来回回撞翻了不少小船。

    只是海盗们水性都极好,落到海中扑腾几下又上了小船。也许那艘双桅船对海盗们的意义是和家园之于陆地上的人是一样的,这些海盗们全都咬牙切齿地扑向莫钟书这个纵火者,根本无暇理会频频捣乱的李长义。

    面对这些来势汹汹的海盗,水手们受伤倒下不少,再也无力招架海盗们的进攻。到了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乘客们也都自发拿起了武器,有人拿着厨房里找来的菜刀,有人提起了刚才打斗中掉落在地的长棍,还有的人一时找不到武器,顺手抄了条板凳也冲了上去。谁都知道万一被海盗们俘获将会是个什么下场,因此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袖手旁观。

    唯有吕熠例外,他好整以暇地站在莫钟书身边,淡然摇着一把折扇,笑眯眯地欣赏着前面的龙争虎斗,倒是一点也不担心自己的安危,他身边的两个随从亮出长剑,舞得密不透风,凌厉的剑气把几个本想扑过来砍杀莫钟书的海盗也挡在两米之外。

    当对面双桅船的前帆也烧起来的时候,莫钟书也怔呆了。这不是他的本意。他开始见双方打斗不相上下,对方还不断有援兵过来参战,心里发急,所以用一箭引开对方的注意力,接着马上发了个“火箭”,他不喜欢杀戮,希望用这一把火分散对方的力量,趁着对方忙于救火之际,自己可以趁机逃脱。他本来以为,即便主帆上的火扑不灭,海盗们还有前帆可用,操作好了,一样可以乘风破浪。没想到天不作美,一阵风来,几下子把两个桅杆上的帆都烧了个干净,把这群海盗逼成了穷凶极恶的狂徒。

    李长义之前给莫钟书讲过抵御海盗的策略,最好是不要让他们靠近自己的船,必要时把船开到左右满舵让船身摇晃不稳阻止他们上船来,但一旦他们已经上到船上来了,就要全力反击,杀他三几个重伤或者丧命,好叫他们知难而退。

    可是莫钟书一箭把对方的船帆烧了,等于堵死了他们的退路,没有了帆,他们只能飘在海上随波逐流,一旦淡水用尽就得渴死。为了报复,也为了求得一丝生存机会,海盗们都要与莫钟书拼个你死我活,唯有夺取这艘大船,他们才有活着回去的希望。

    莫钟书很快就醒过神来,在杀人与被人杀这个单项选择面前,根本就不需要思考。他的搏斗功夫不好,不敢过去与甲板上的海盗短兵相接,便拿起弓来对准了还在努力上船的那些海盗,一箭接一箭地射出去,箭到人倒,偶然有一两个肩胛中箭没有倒下去的,马上就又被他对准咽喉补多一箭。

    海盗那边当然也有人向莫钟书这边放箭飞刀子啥的,可是他选的位置够好,船板给他挡住了两个方向,吕熠的随从又挥剑帮他挡了两个方向。

    莫钟书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射杀了多少人,直到原本塞得满满的箭壶里一支箭也没有了,他才停下手来。他的神经已经麻木了,就算看到前面还有几条小船,几十个海盗前仆后继地向大船奔来,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更加没注意到后面的甲板上的那血流成河的惨烈场面。

    吕熠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壶箭,二话不说就塞到莫钟书手里。

    莫钟书机械地接过来,又开始了新的一轮弯弓搭箭。

    李长义也把船驶到一边,居高临下地对着下面的小船不停地放箭,成功地把许多海盗后援阻杀在海面上。

    船上的战况却是与海面上的恰恰相反。水手们都已死的死伤的伤,现在只靠着乘客们勉强抵御。海盗们刀剑挥来,大脚踢到,基本上一招放倒一个,只一杯茶的工夫,乘客们就都被打趴在甲板上起不来了。

    水手和大多数的乘客都已经绝望地闭上了眼睛,等着死神来带走他们。

    谁也没想到,都到这时候了形势还会出现了一百八十度的大逆转。

    吕熠的十几个随从突然发力,个个身手不凡,以一敌数。海盗出手带着狠毒,他们出招却是裹着杀气,砍瓜切菜一般,一脚一个地把船上的海盗都踢下海去,一阵“扑通”“扑通”的声响过后,就见一个个人形浮在海面上,却是一动都不会动的了。

    等到李长义带着人乘了舢板过来,登上大船的时候,一切都已经结束。

    大船四周的海面上漂浮着密密麻麻的尸体,少说也有数百具,血水把墨蓝色的海水染成了红黑色,俨然一个人间修罗场。李长义过来的时候,不得不让两个人专门在前面用桨费力推开挡在舢板前的尸首,才勉强划出一条水道。

    莫钟书强忍着恶心,把视线转移到甲板上。映入眼帘的是触目惊心的一片鲜红,尸体横陈。
………………………………

第84章

    大富清点人数,船上的水手死了六个,重伤者超过二十,其余的也或多或少的挂了些彩。

    李长义找来的那十四个有经验的老水手非死即重伤,这些人平日里虽然不怎么将莫钟书这个小东家放在眼里,可是危急关头却一个个都毫不含糊地挺身而出,他们本是海盗出身,打斗功夫不错,杀敌勇猛,别的人手脚受伤便早早已退下,他们却是即便只剩单手单腿也仍勉力接战,因而伤亡也最惨重。

    随船的大夫过来给伤员们检查伤势,万幸的是大多数人都没有伤及内脏,只是些手脚上的皮肉伤,只因为流血过多才倒下去的,性命无虞。这个年头遭遇海盗因而打斗受伤的事屡见不鲜,海船上一般都准备了足够的伤药,大夫给伤员们止了血敷了药,最后交待道:“伤筋动骨一百天,虽然船上条件有限,但这些伤患最好还是卧床休息一段时日才好。”

    阿贵也身受重伤。陈荣和宋志勇都已殉职,宋志勇的尸身甚至被踢下海去,李长义过来的时候正好看到才捞上来的。

    更要命的是,两个舵手,一个在甲板上的打斗中丧生,另一个被闯进驾驶室的海盗重伤。全船五十个水手,能继续工作的人倒没有几个。

    李长义见状也不多说,马上从自己船上抽调了些人过来支援。只是,他的船比莫钟书的小许多,一共只有三十多个水手,舵手也只有两个,怎么调拨也不能满足两条船的人力缺口。他思虑再三,也只得让两个舵手多辛苦几天,一人负责一条船了。

    这个提议却让莫钟书拒绝了,“按照咱们原来的计划,再过两三天就能到古里了。这段时间就暂时由我来操舵,杨升来给我当助手。”如今这个困局是他的轻率造成的,当然得由他这个始作俑者来负责,不能指望别人来帮忙擦屁股。

    莫钟书一直留意观察出海前招募来的这批新水手,几个月下来,他心里已有了一本账,谁干活儿卖力谁爱偷懒耍滑头谁又比较机灵应变能力好,他都了然于心,初步圈定了几个比较可以赋予重任的。杨升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头脑灵活又吃苦耐劳,今天他只是一条腿受了伤,包扎好后还能撑着起来帮助打扫甲板。这样的人加以培养,想来也能成为一个好舵手。

    众人这才想起,莫钟书自从第一日上船开始,就一直跟着老水手做学徒,他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他的聪颖更是毋庸置疑的。现在他说他会操舵,倒真的有不少人相信他有这个能力。而且,这是他的船,老板都发话了,打工仔也没反对的资格。

    只是眼前还有一个问题,孙大元和曹英他们已经走远了,李长义和这些老水手都没下过西洋,前面该怎么走?总不能光靠着指南针就瞎闯一气吧?

    大海中看着到处都是宽阔平坦的水面,不懂行的人会以为海上行船就和草原上跑马差不多,只要照着大概的方向跑去就可以顺利到达目的地。然而,大海航行,必须了解航路的地形水势,掌握航道的水深及暗礁浅滩,才能安全可靠地进行海上交通活动。乱闯一气很容易就撞上暗礁或者被卷入漩涡。所以商船上的船老大必须要经验丰富,要综合分析气候、天气、洋流分布和船只状况,最好还有前人描绘的海图可供参考,才能安全抵达目的地。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长义才要找到孙大元和曹英结伴同行。

    莫钟书冷哼一声,这个困难对他来说根本就算不上一个困难。他当过几年二副,设计航线早是驾轻就熟。更何况,根据前些日子他画下的海图来看,他们现在所走的航线与郑和当年走过的是相差无几。

    他当年的一个老师,在讲授《地文航海技术》时常常引用《郑和航海图》来举例分析,让他至今印象深刻,航道特点,气象水文等资料还很好地保存在他头脑中。

    所以莫钟书很笃定地保证说自己有把握在前面领路,李长义看着他自信爆棚的模样,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相信了他。

    于是,在给不幸遇难的六位兄弟举行一个简单的海葬仪式后,两艘商船就在夕阳的余晖下,扬帆向西。

    夜幕降下来之后,海面上很平静,自东南方向吹来清新的柔风,每一片帆布都被顺风鼓满了,船只在银色的月光之下平稳地向前。

    风和浪小,莫钟书这个时候只需要轻轻扶着舵轮,偶然摆动个微小的角度,就可以保持航向不变。

    他的目光落在前面雄浑苍茫的大海上,心潮澎拜。在他的船员和乘客面前,在朋友眼中,他一直保持着冷静沉着的形象,没有人知道他的内心已是何等样的波澜起伏。

    莫钟书说不清他此时是何种心情,庆幸吗?劫后余生,的确是应该庆幸。可是,这不幸的大劫又是谁造成的?因为他的轻率,差点就把全船近百条性命都葬送在这块海面上。他不敢想象,如果没有李长义和吕熠的帮助,后果将会如何。如果不是他自作聪明烧掉了海盗们的船帆,如果他能按照李长义早先提点过的那样,只重伤几个来犯的海盗,是否双方的伤亡都可大大缩减?

    他一直以为,有了前世的经验,他有足够的把握在这个时空做一个好船长,经过今天此事,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幼稚和不足,要想在这儿做一个称职的船长还是任重而道远。

    闪耀的星光渐渐淡去,银色的月光更加柔和,晨雾渐渐把幽蓝的天空洗刷成淡蓝,天色越来越亮。

    清晨日出,是大海最美的时刻。被阳光渲染得五彩缤纷的云彩竞相登场,变幻不同的形状,整个海面如同一场盛大的马戏团表演。

    但是今天的美景却被辜负了。甲板上空无一人,惊魂未定的人们全都留在房间里养伤休息。

    莫钟书双目赤红,尽管一整夜都没合过眼,他仍然没有半分困意,一直全神贯注地守在舵轮边。

    只是老天这时候有意和他作对,初升的太阳把海面染成了血红色,深深地刺痛着他的眼睛。

    莫钟书不得不闭上眼睛做了几个深呼吸,还没睁开眼睛,就听到后面传来一阵紧急的锣鼓声。负责船尾戒备的水手进来报告说,后面的船上正在挥动着的绿色彩旗,这是催促加快前进速度的信号。

    莫钟书不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料想李长义不会拿航行来开玩笑,便把还有工作能力的水手全都叫了来,让他们把所有的帆都张起来,调好方向,以最大的速度向前方疾驶前进。

    第二天傍晚,这两条船就已经到了古里。夕阳下,岸上的一切都已清晰地进入视野中,船上的人都舒了一口气,总算是活着回到岸边了。

    当船靠岸停稳的那一刻,水手们望向莫钟书的目光充满了崇敬。

    尤其是那些老水手,他们在刚上船的时候对莫钟书是绝对轻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