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海阔天高-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讨价还价半天,最后吕熠用他全部的七彩石置换了莫钟书三千个七倍望远镜。附加条款是,如果最后组装出来的总数不够三千的话,莫钟书一个都不能留下,其余差额要原价退还;而如果另外两千个也能组装成功,除了莫钟书自用的两百个之外,吕熠有优先购买权,价格不变,在他表示弃权之前,无论别人出价多高,莫钟书也不能卖。

    莫钟书看着那契约,心里乐开了花。怎么可能会组装不成功,那些玻璃都是大富带着人一块一块地检查过的,虽然现在的生产标准化程度不高,可能会在厚薄上相差个几微米,焦距会有些偏差,但那只要重新检测调整一下就行了。可是这时代的光学物理太落后了,那些四倍望远镜上市之后,东西方都有不少人模仿制造,但成功者寥寥,往往要花费许多时日换过许多镜片才能装成一个,因而倒显得莫钟书这个价格十分便宜公道了。更可惜的是,莫钟书大赚一笔之后就洗手不干,专心做他的航海运输,让许多意欲与他合作制造望远镜的人扼腕叹息不已。不过那些都是后话了。

    莫钟书赚了钱,开始装疯卖傻,适时地展示一下好奇心:“吕公子买这么多望远镜,是打算组建超级大船队吗?”

    吕熠掀掀眉毛,他才不信这个聪明绝顶的少年就想不到这望远镜的军事用途。他前几天刚一见识到这望远镜的好处,就立刻想到,如果给前线的指挥官和斥候都配上一个,将更加容易做到料敌机先从而出奇制胜。

    他们的船虽然损伤不大,但要完全修复也要费些时日。在这些日子里,不参与修船的人除了上山打猎,就是在海边钓鱼。

    这一日午后,莫钟书还没想好怎么消磨下半天的时间,就听到几个在海边溜达的人兴奋的声音:“这里有珊瑚!”

    莫钟书一下子就兴奋起来,他在海上漂了两辈子,还没见过长在海里的珊瑚呢,好不容易碰上个机会,自然不能放过。

    三步并作两步地赶过去,到了那几个人身边,按着他们指点的方向往海水里看,碧绿透明的水面下,嶙峋的礁石上有些黑褐色的东西,一团团像枯死的水草,一簇簇似枯枝败叶。

    几个人都对着那疑似珊瑚的东西议论纷纷,这个说形状的确有点像珊瑚,那个说颜色不对应该不是,还有人赌咒发誓地肯定说那一定就是珊瑚。

    莫钟书看他们争论了半天也没个结果,伸手探了下水温,水已经被阳光晒得很暖和了。他便回船上去换了身衣服,然后下水,游了一会儿活动手脚,接着就屏住气潜下水去。

    阳光把海水照得通亮,一切尽收眼底。

    这礁石在岸上看来很浅,实际却是在水下两三米了。

    莫钟书潜到礁石那儿,透过清澈的海水看清楚了,伸手去抓那枝枝桠桠的东西,表面有点滑,略微加了点劲,又觉得有些扎手。他试着拔了一下,竟然没能拔动它。他手下再多加了几分力气,“喀嚓”一下,那东西碎成了好几块。裂口却是雪白的。原来是被海藻遮住了本来面目的白珊瑚!

    莫钟书就抓了一块碎珊瑚浮出水面,给那几个人看。

    于是又有两个人下了水,但不敢深潜下去,只站在齐腰深的水里摸到些小珊瑚,还当成宝贝一般收起来。

    莫钟书心情好,便决定做个好人,让岸上的人上船去给他找一把锤子和几片厚布来。

    他带上这些工具,又潜下水去,看准了一块比较大的就用厚布包住,不怕扎手了,再对着底部敲下去。他敲下一块,就浮出水把珊瑚扔到岸上去。

    算着岸上的都人手一块了,莫钟书便上了岸,有人问他怎么不自己也弄一块留作纪念,他只摇头笑了笑,他对这些东西一向没什么占有欲。

    不过他想了想,又跳进了海中,屏住气一直往更深的海底潜下去,直到耳内因为水压增大开始疼痛,海水的颜色也有些暗了,他才停止下潜。

    这个深度的礁石上的珊瑚更多,不过大小形状也和上面的差不多。莫钟书转了一圈,有些失望,正要浮上去时,眼角忽然瞥见前面一块大礁石上长着的一株,斜干横枝,赶紧游过去细看。这株珊瑚的个头差不多有刚才那些的四五倍大,更妙的是它生在礁石侧壁上,形态像极了黄山上的迎客松。他小心翼翼地扶住它的“树干”,轻摇一下,它像是被焊在礁石上一样纹丝不动。

    莫钟书浮出水面,长长地换了口气,再又迅速潜下去,找到那株“迎客松”,这珊瑚石长在礁石侧壁的半腰上,他可以站在旁边的礁石上,用厚布包住主干,抡起锤子对准根部敲去,锤头接触到珊瑚的瞬间猛然加大了力度。整个珊瑚就被齐根震脱了礁石。

    莫钟书一手托着珊瑚,一手拎着锤子,双腿奋力一蹬,就又出了水面。

    岸上的人一见了他这株珊瑚就都赞不绝口。洗涮干净之后,这珊瑚更是显得晶莹剔透洁白如雪,惹得好些人眼热得想叫他开价转让。

    莫钟书只作没听见这些话,他现在不缺钱,刚刚特意又潜下深水去,是因为想起老太太喜欢收集这些东西。

    他听不进去的那一句话,却被别人听进心里去了。
………………………………

第92章

    林康听到有人想叫莫钟书转让珊瑚的话,就动起了心思。

    他原来乘坐的船已经被海盗劫去,侥幸被莫钟书救了性命,钱财却都没了。虽然莫钟书不要他的船费,让他和船上几个杂工住在一起,一日三餐也能吃饱。但莫钟书没有工作交给他,自然也没有钱给他。

    而林康看着船上意气风发的乘客,却是失落感越来越严重。都是一样的出海贩货商人,别人赚得盆满钵满地回去,他却身无分文。他已是而立之年,家中有老有小,全都在眼巴巴地指望着他捞金回去呢。

    一句话,这林康想要赚钱,却一没本钱二没机会。

    所以林康一听到有人想要买珊瑚就觉得他自己的钱途瞬间就亮起来了。他的水性也很好,潜下水去采些珊瑚来卖倒是正好。要是能遇上一两株更值钱的红珊瑚就更好了。

    第二天一早,莫钟书听说林康要去采珊瑚卖的消息时,正在准备到岛上去打猎,提醒了他一句:“这个海域有鲨鱼的,而且下面并没有你希望得到的红珊瑚。”他记得曾在哪一本书上看过一句话,红珊瑚只生长在三个海峡中,台湾海峡,日本海峡和波罗的海海峡,这儿却是阿拉伯海。

    可是林康压根儿就不相信莫钟书的话。要是海里有鲨鱼,昨天怎么没咬你?你自己也只不过下去那么一小会儿,又怎么可以肯定没有红珊瑚?

    莫钟书心里也在想为什么没有鲨鱼来咬他的事情。

    昨天回房换衣服的时候,他就想要找件橙红色的衣服穿上,因为橙红色是救生衣的颜色,醒目容易被人发现,而且海中最危险的鲨鱼也不会轻易靠近这个颜色的生物。他在松江的时候特意做了好几身这个颜色的内-衣【居然“内-衣”也是禁用词!】,行船时贴身穿着,提防着万一自己会掉到海里去。不过那几套衣服穿了几年,都已经很破旧了,上面被他自己补了许多个皱巴巴的补丁,穿在外面有点嫌丢人。这时候他就想起了当初潘慧言送他的那套衣服也是这个颜色的,做成苦力常穿的短褂长裤式样,应该穿着下水去活动也很方便,于是他就把那衣服找出来穿上了。

    这会儿莫钟书的头脑全让一个问题占据了:潘慧言怎么会送自己这么一个颜色的衣服?昨天所有看到他穿着那衣服的人都笑话他像个乡下的新郎倌,这些常年出海的人都不知道鲨鱼对这个颜色敏感,她一个闺阁女子从哪儿知晓这些的?真的只是巧合?

    林康听不进莫钟书的劝告,径自下海去了。

    莫钟书嗤笑一声,这种人不值得他为之担心,提醒一声已是仁至义尽了。他收拾好弓箭等物,便叫了李长义等人上岛去打猎。

    他们才刚刚射中悬崖上的一只山羊,就听到下面传上来一阵喧闹声,便走到崖边向下张望了一下。

    这石崖不高,只大约几层楼的样子,下面就是昨天莫钟书下去采珊瑚的海面。这时候许多人站在旁边一块露出水面的礁石上,七嘴八舌地叫嚷着什么。

    一向耳聪目明的莫钟书今天一直被头脑中不时地跳出来的某个女子的身影扰得心烦意乱,竟然没留意到他们在说些什么。

    李长义却是听清楚他们是在说海水里有鲨鱼,便拿起望远镜往海里瞧去,却见一群鲨鱼正在追逐一个人,最前面的一条鲨鱼已经咬着那人的脚了。

    李长义一把拖过刚刚猎到的山羊,抽出腰间尖刀,一刀扎到羊肚子上,接着就把那鲜血直流的山羊扔到下面海水里去。“砰”的一声,山羊落在鲨鱼后面不远处,鲜红的血液在水中晕染开来。

    鲨鱼嗜血,后面的许多鲨鱼嗅到血腥味便回头去咬那山羊。只有最前面的几条鲨鱼还紧咬着那个人不放。

    莫钟书这时也看清下面的情形了。那林康都已经被咬到脚掌,他的血液和那只羊的一样有吸引力。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反击。可林康却只知道向前挣扎。

    莫钟书抓起地上的一块碎石,往那几条鲨鱼砸下去,正好砸在一条鲨鱼背上,它向下沉了一点,抬起头,向崖上翻了个白眼,张开嘴,露出几排白森森的牙齿,把礁石上的人都吓住了,它却一个华丽的转身,走了。

    下面的人回过神来,受此启发,便也都蹲下来,不管是小石子还是贝壳,全都捡起来往那些鲨鱼身上招呼,密集的石雨终于赶跑了这几条鲨鱼。

    林康在众人的帮助下爬上了礁石。不过,他的右脚已经被咬掉了半个脚掌,鲜血淋漓。船上的大夫随后赶到,用了许多金创药才算把血止住了。

    莫钟书回到船上的时候,林康已经被人背回来了。他这伤倒也没算白受,许多客商听说他下海采珊瑚的动机之后心生恻隐,虽然没得着他采的珊瑚,大伙儿也凑了些银子送他。

    莫钟书对这种人却没有丝毫同情之心。出海的人都不容易,尤其是小生意人,听说有些人的本钱还是告贷来的。可是谁都知道出海是个风险和收益一样大的行当,吃得咸鱼抵得渴,出发之前就该早早做好人财两失的最坏打算。林康可以算是不幸中的大幸,虽然失了财,人却是得救了。经历了这种海难的幸存者一般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有人卷土重来,也有人从此改做别的无风险营生。莫钟书对这两种人都一样的尊敬,只为他们那股不服输的劲头。但这个林康却是个例外,竟然还妄想用最不靠谱的方式去捞快钱大钱,而且还听不进别人的劝,结果钱没得到,自己却落了个半残废。

    又过了好些天,两条船都已拾掇停当,可以重新起航了。

    上次因为逃避海盗,后来又遇到风暴,他们已经偏离正常航道很远了。莫钟书费了许多精神才确定了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

    帆船在蔚蓝色的海面上走了两天,才回到原来的航道上来。

    这一路上,他们遇到了许多死难者的尸体,还有七零八落的帆船残骸,看来前几天的那场风暴中还有别的人遭殃,船上的人都默默地为那些死难者致哀。

    许多人还沉浸在这物伤其类的黯然之中的时候,莫钟书的望远镜却捕捉到远处漂浮着的一块黑色。待得再走近些,赫然就是早前那伙海盗船头的旗帜。

    莫钟书高兴地打个唿哨,笑了起来:“大家都表错同情了,这些人要是不死,咱们今天可又得逃到深海里去。”

    众人愕然,呆愣了一分钟,然后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这伙海盗已死,这一带海域暂时能平安了!

    接下来的日子简直就像天堂一样美好,顺风鼓满了船帆,除了舵手还得在驾驶室里守着舵轮,别的水手都可以休息。

    莫钟书就利用这段的时间,亲自给那些愿意上进的水手当起教师来。这些水手最少都在船上干了快三年了,有的更是有着十几年的丰富经验,对海上风云气候、海流潮汐的变化规律已经十分熟悉。莫钟书要做的,是尽快把他们培养成在货物管理和航线设计上都可以独当一面的高级船员。他拿着自己画的地图,给他们指出海岸线的位置,解释罗盘的各种变化,教他们怎么观星定位。这些东西,即便是李长义找来的那几个老水手也不能全都会,以前在海盗帮里前辈们高兴时才会指点他们一二,没料到莫钟书倒是倾囊相授。虽然不知道莫钟书是从哪儿得来这些实用的学问,这些人都很珍惜这个机会,个个如饥似渴地吸收消化着新知识。

    莫钟书笑眯眯地看着他们努力,心里已经在琢磨着等他再买几艘船,这些人应该安排在什么位置上才最合适。

    林康脚上的伤已经渐渐好转,痛苦失落之余,倒接受了李小满的劝告,安分地当起渔民来。当初那张渔网,因为捞起过一个死人,大家都嫌晦气不再用了,正好给他。

    林康勤奋,一天要撒几次网才能罢休,收网后就在甲板上晒鱼干。每次一停港,他就一瘸一拐地背着那些鱼干下去,与人换点儿香料或者中原稀缺的小商品回来。

    渔网里偶然会有一两条小鲨鱼出现。鲨鱼肉腥味大且肉质粗糙,这时候的人都不怎么爱吃。林康每次都要把这些鲨鱼砍上几刀,再晒个半死,才丢回海里去。他并不是个胸怀宽广的人,接连遭遇两番不幸,心气难平,如今海盗已死,他便把所有的怨恨都发泄到鲨鱼身上,简直就演变成对鲨鱼的种族仇恨了。

    这时代的人还没开始专门食用鱼翅。一日闲聊,莫钟书随口道:“鲨鱼一旦被割去了背鳍,就会失去身体平衡能力,无法游动,最终沉到海底饿死。”林康把这话记在了心里,再次捉到鲨鱼,他就把背鳍、胸鳍和尾鳍都割下来,然后将那血流不止的鲨鱼扔回大海中。

    割下来的鱼鳍,林康请船上的厨子帮他制成菜肴,本是吃仇鱼肉解恨之意,却发现其美味非常,不下于珍馐。后来再捕到鲨鱼,他便都割下鳍来,有吃不完的,便制成干品,上岸卖钱,几片干鱼鳍竟然可抵数十条鱼干之值。

    后来回到国中,林康干脆以此为业,专门收购鲨鱼,割取鱼鳍加工,倒也财源滚滚。
………………………………

第93章

    日出日落,几个月又过去了。这两艘船已经平稳过了马六甲海峡,前面就是南中国海了。

    一进这地界,那八个老水手就露出了轻松愉快的笑容,后面的航程不再需要担心海盗的滋扰了。

    船上大多数的人并不知道这儿的海盗会对他们特别网开一面,但也都感染了轻松的情绪,个个笑容满面,航行到平缓的海域时,有的人会乘了小舢板在海面垂钓,甚至有的人干脆下海去游泳消暑。

    有一天,万里江又在模仿信天翁的叫声与另一种“海鸟”交谈,莫钟书听着那悠扬宛转的“鸟鸣”,不由得就想起来宋志勇他们,因为他的失策这六位再也无法回到这个他们熟悉的海域。

    莫钟书问万里江:“你知道宋志勇和陈荣他们的家眷都在哪儿吗?”

    万里江想了想,道:“陈荣的媳妇和孩子住在泉州老家,宋志勇家在南平,他还没娶妻,只有个老娘,好像还有个妹子,不过已经嫁人了。另外那几个兄弟的情况,我不太清楚,不过帮里肯定有兄弟知晓的。要我回去问问么?”

    “好的,还请你替我联系一下这六家人,问问他们是否愿意搬到江南去住。”

    “东家要这些人来江南?”万里江有些奇怪,这些老弱妇孺一没力气,二没见识,就算想到大家富户里去做仆役都没人要,莫钟书找这些人来做什么?

    “这些人本该是由陈荣他们赡养的,可是他们已经为我而死了,于情于理,我都应该替他们完成这未竟的责任。”

    “东家想要代为抚养他们?”万里江这三年对莫钟书的种种怪行已经见怪不怪,但此时仍然吃了一惊。抚养家眷,只有为朝廷立了大功又战死沙场的将士,才会得到朝廷如此抚恤,一般雇主给伤亡雇工家里二三十两银子就算了事,如果能收留一两个亲属当仆役就会被赞誉为“难得的明主”。

    莫钟书只点了点头,不再说话。养活这六家人,却是可以让另外几十个水手从此专心替他干活,真正的花小钱办大事,他要是连这个道理都不懂,这两辈子就是白活了。

    万里江见他这个表情,便知这已是深思熟虑之后不容更改的决定了。当然,他也不希望莫钟书改变这个决定。他们这些水手,谁没有父母妻儿?每回出海少则一年半载多则三四年,虽然他们口中从来不提,可是谁不挂念家中老少?跑马行船三分险,谁知道什么时候轮到自己遭殃?谁不忧心彼时一家大小的生计?东家现在能照顾陈荣他们的家眷,将来如果他们有个万一,东家自然也不会对他们的家人置之不理。

    这么一想,万里江脸上便是笑逐颜开,许多水手见了他一整天都眯着眼只露出一口白牙的样子,都问他是不是捡到金子了,可是听得万里江说了原委,也都不禁就把嘴角咧到了耳朵根儿,弄的乘客们以为船上的水手都改行卖牙粉了,否则不逢年不着节的,为嘛个个笑成这样子?

    台风季节到了,今年的台风还特别多,风暴一个刚过去,另一个又赶上来了,他们经常走不了多远,就要找个地方躲避台风。

    这一日,他们已经走到浙江外海了,却还是不得不紧急停靠在一个小渔港里头。风雨太大,人们都到渔村里借宿。

    台风肆虐了三天。

    第四天早上,大家告别主人,正待离去的时候,却见一行官差上门来。

    原来是前几日,这家的狗欺负了乡里一家大户的狗,两家的儿子因此打了一架,两个孩子都受了些小伤,但那家人却是有个做官的亲戚的,告到县衙,县令老爷就派衙役来拿人了。

    吕熠看不过去,就让他一个随从也跟了去。半天之后,县令大人就亲自把主人家的小儿子送回来了,又赔着小心把他们这一行人都恭送上船。

    原来吕熠乃是福亲王,当今圣上第六子。小县令自然极尽巴结讨好之能事。

    船开出老远,莫钟书还能看到那县令诚惶诚恐的身影,只能感叹权势的威力无穷,更甚于台风。

    吕熠走过来,不屑道:“一个七品县令,便可如此作威作福。”

    莫钟书从鼻子里冷哼一声,当官的都是双面人,那县令就是个最好的诠释,对着属下或者子民挺胸凸肚不可一世,但见了上司就是点头哈腰卑躬屈膝。这个吕熠看着已是富贵非常了,但到了他那皇帝老子面前,想来也要低声下气的装乖。

    吕熠打量着莫钟书,见他的望远镜还是对准了岸上的县令,微微笑了,“莫解元如若中了进士,成就指日便可在此人之上。”

    莫钟书表情冷淡,心中暗道,那可未必,官场中人修炼的是厚黑学,他先天后天都不如人,只怕还没上场就已经一败涂地。

    “莫解元可有打算参加大后年的会试?”今年又是会试之年,春试早已经结束了。莫钟书如果想要以科举晋身官场,就只能准备大后年的了。

    吕熠这般问,话里明显有拉拢抬举之意。从上船之时开始,他就一直观察着莫钟书。这个年轻人才华横溢,见解独到,更有着各种旁人意想不到的奇思妙想。如果能把他收为己用,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好助力。

    莫钟书想也不想就道:“不,我无意出仕为官。”

    “为何?”吕熠似是有些惊讶。普天下的士子寒窗苦读不就是为了金榜题名然后加官进爵吗?莫钟书如果真不愿意出仕,又何必去考那举人?

    莫钟书看到了吕熠眼中的疑惑,暗暗叹了口气,考取功名不过是一时的权宜之计,给莫荣添一个念想他就会限制他那些老婆不许她们暗害自己,可现在他的翅膀长硬了,可以脱离莫府自立门户了,自然有权利说“不”了。但他也不能跟个外人解说莫府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人和事,只好另外找个理由,“我并不懂得做官。”

    这算什么理由?除了极少数幸运儿,所有的人都不是生来就能做官会做官的。而且吕熠根本不相信这个说辞,几年前莫钟书的那份乡试策论可是在朝堂上被反复讨论,一个当时年仅十四岁的孩子就有如此见地,几年过去,怎可能反而不懂做官了?

    莫钟书不禁苦笑,他真不该抄袭别人的言论,也罢,今天他就找个由头了结了它。

    他想了一会儿,斟字酌句,慢吞吞道:“当年那份策论,其实并非本人见解。莫某在观澜书院求学多年,得蒙齐山长青眼看顾,多番带同拜访数位博学大儒,因而有幸闻听许多真知灼见。但莫某愚钝,似懂非懂,只囫囵吞枣强记于心,而后虽在乡试中一鸣惊人,其实不过是鹦鹉学舌,拾人牙慧而已。”要是手里有个电脑或者手机,莫钟书一定要让吕熠上网看看,那所谓的天才到处都是一抓一大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