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德意志涅槃-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慕灰锥钭魑岢扫D―这便足够让弗朗茨为之热血沸腾了。坐在谈判桌前的弗朗茨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批军火卖出最好的价钱。
莫辛纳甘m1891步枪85美元,马克沁m1910型重机枪700美元;37毫米m1930战防炮4000美元,76毫米m1902野战炮12万美元……这批保养程度并不如人意的旧式武器,均被弗朗茨开出了比精品装备还要高一倍的价格。而枪炮弹更是常规市价的3倍,每千发762毫米子弹的报价高达150美元。期间,芬兰人试图进行还价,但都被双眼充满了金钱符号的弗朗茨断然拒绝。弗朗茨表示走遍天涯海角,就是这个数,不服你就自己开动军工厂生产这些武器和弹药!
冬风呼啸,雪花飞舞,意大利首都罗马笼罩在一片淡淡的银白当中,在金红碧绿的建筑映衬下显得格外赏心悦目。时值初冬,这座位于地中海畔的温暖城市也受到了今年东欧寒流的强烈影响,变得如同阿尔卑斯山麓般清冷冰寒。人们又是好奇又是兴奋地打量着街道房屋上的积雪,着实感觉新鲜无比,无忧无虑的孩童更是撒欢似的跑了出去,在嬉闹中尽情释放自己的欢乐。
富丽堂皇的休息室里,意大利领袖墨索里尼正默默凝视着手中的电报。区区百余个词组的文字,墨索里尼却反复看了近半个小时。咫尺之外,外交部长小齐亚诺也是一脸沉肃,只是相比于其岳父的沉着平静,年轻的小齐亚诺的眼眸当中,已经流露出了惊愕、震动、苦涩、和酸妒交相混合的复杂神色。
“芬兰人还真是富有,价值850万美元的外汇和外国债券,他们竟然只用3天时间就筹集完毕,交割出去了。”
墨索里尼轻声低语,那张略微发胖的脸上终于忍不住浮现出了几分感慨之意。他缓缓放下手中的电文,看向旁边的小齐亚诺轻叹道:“加利,你的那位妹夫,真是一位在战略格局领域拥有独到眼光的天才。我可以断言,他绝对在一个月前就预料到了这场苏芬冬季战争,因此才会想方设法的向我们借势,以实现他的军售计划!这份眼光的确该他收获这笔财富。除了协议中划归给我们的那部分之外,其他的外币和债券都转交给小约纳斯吧。”
小齐亚诺勉强点了点头,心中沉郁更甚。自己此番显然是被方彦算计和利用了:意大利莫名其妙的就被拖进了苏联与芬兰之间的恩怨,并以始作俑者的形象高调介入并支持了芬兰人的卫国战争。然而最终的经济利益却几乎全被身居幕后的方彦给拿了去,留给他的仅仅只是不到零头的金钱。
虽然意大利本身就和苏联极不对付,即便没有方彦引出的这档子事也会大力声援芬兰,但这种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却是相当难堪,尤其是让身为外交部长兼领袖继承人的小齐亚诺感到无比气闷。想想也是,我乃堂堂列强外长,在局势预判上竟然完全输给了一个比我还要小4岁的区区军人,这就好比意大利足球队被罗马尼亚这种货色踢了个4比0,简直是不能忍!
然而正如墨索里尼所言,这波又的确是他小齐亚诺技不如人。谁让他之前没有嗅出北欧空气中的火药味,让方彦钻了空子呢?至于扣下这笔钱泄愤,小齐亚诺又不屑为之:毕竟自己承诺过只收4%的劳务费,而身为意大利领袖继承人的他显然不能失信。更何况对方还与自己有着颇近的亲属关系。此时小齐亚诺还不清楚这批军火的来历,以为方彦也为此付出了不菲的代价;如果被他得知方彦仅用50万美元就盘下了它们,只怕立即就要找根意大利面条悲愤上吊了!
墨索里尼没有去关注女婿的心思,而是径自考虑这封电报背后透露的信息。芬兰人也是相当有魄力,如此一大笔宝贵的外汇和债券,就这么狠心扔了出去。看来芬兰人想得很清楚:与其被苏联征服、所有财富都遭到强盗洗劫,倒不如将财富全部换成能够开火的步枪大炮,和侵略者做殊死一拼。
想到这里,墨索里尼心中不禁有些意动。芬兰的国民收入是相当丰厚的,所欠缺的只有军事工业而已。如果自己也把军火卖到芬兰去,收获的利益又岂是那名德国准将能够比拟?
除了经济利益之外,墨索里尼同样毫无悬念地发现了这其中所蕴含的政治契机。时至今日,意大利已经在欧洲大战中守了整整3个月的中立,这使得身为欧洲列强之一的意大利已经开始逐渐被世界淡忘,而这对墨索里尼来说是绝难忍受的事情。在墨索里尼的心里,意大利只能、也必须是以第一流国家的姿态活跃在世界舞台,默默无闻和作为德国小厮而存在都是绝对不容许!(未完待续。)
………………………………
第278章 叛逆期
“加利,我准备全力支援芬兰的抵抗作战。”
墨索里尼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目光炯炯地对面前的年轻继承人说道:“此次苏联向芬兰悍然挑起战端,是野蛮疯狂对文明理智不可饶恕的侵犯我可以断言,整个西方世界都将充满了对苏联的怒火和憎恨。然而,无论是英国、法国、德国、还是美国,它们都会被各种原因捆住手脚,无法真正干预这场战争。唯一能够毫无顾虑地支援芬兰的国家,只有光荣的意大利。这是属于我们的难得机遇。”
小齐亚诺双眉微挑,却是对自己岳父的这番态度早有预料。自从1938年10月慕尼黑协定签署以来,以中间人的身份成功斡旋、并避免了一场大国战争的墨索里尼,就俨然以欧洲仲裁者的身份洋洋自居。尽管德国与英法间的矛盾还是因为波兰问题而付诸武力,但随着交战双方对意大利的争相拉拢示好,墨索里尼的良好自我感觉没有任何消退,总想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政治影响力。
此番,如果意大利能在英美德法等大国皆不介入的情况下,以独挽天倾之姿擎起抗苏援芬的道义大旗,那么意大利就将毫无悬念的成为世界产国际的政治中心,在整个西方世界收获极尽的尊荣与声誉。而墨索里尼本人,也将取代近几年来光芒万丈的希特勒,重新以法西斯运动领袖的身份出现在世界面前!
然而丰满绚丽的理想,却总是会被骨感灰色的现实给摧毁击碎
“领袖,我认为这件事情很难发展成您希望的格局。芬兰实在是太过弱小了,其军队力量和苏联这个庞然巨物根本无法相比目前的这场战争顶多持续两个星期,且定然会以镰刀铁锤红旗高高飘扬在赫尔辛基总统官邸而宣告终结。就算是我们从今天开始就在国内征集志愿者、并筹集军火武器,等到它们抵达芬兰之时,战争早已经结束了。换言之,我方很难给予芬兰及时有效的援助而如果做不到这点,意大利也就没有资本在政治上获得您所想要的地位。”小齐亚诺慢慢说道。
墨索里尼面色一变,蹭蹭两步迈到地图前,然而只用了不到半分钟,他便颓然放下了手中的工具,心中激动的烈焰瞬间熄灭了大半截。因为墨索里尼悲哀地发现,从意大利到芬兰的航路迢迢4千海里,比从法国横跨大西洋的路程还要远一大截等到自己的援助过去,斯大林同志早就进入他忠实的赫尔辛基了。
更何况,今年波罗的海结冰严重,船舶难以通行,这使得援助人员和物资都只能在挪威的纳尔维克港下船,然后走超过1千公里的山路抵达苏芬前线。其中,后者还是地图上的直线距离,真要在蜿蜒盘绕的冰山雪岭中穿行,只怕2千公里都打不住!
“真该死!”墨索里尼一拳砸在了地图上,脸上满是沮丧懊恼之情。这次本来是他在国际舞台上高调展示力量和声音的绝好契机,然而这糟糕的先天地理环境,却是直接就把他的愿望给扼杀在了襁褓里面。说到底,意大利还只是一个地区性强国,在诸如干涉西班牙内战、或是欺负埃塞俄比亚土著等周边事务中还能露把脸,至于远在北欧的苏芬战争便着实鞭长莫及了。
“加利,你说我们能否借道德国领土,将援助空运到芬兰去?”墨索里尼死死盯着眼前的地图,忽然瞳孔收缩,开口说道。相比于从地中海出发进行环绕整个欧洲大陆的漫长海上航程,以德国作为前进基地就要近了太多:如果以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为出发基地,那么到芬兰的空中航线就只有650公里。这意味着意大利运输机即便要绕远路、以避开从波罗的海三国起飞的苏联战斗机的拦截,也足够满载货物跑一次单程飞行了。虽然这样的运输量和海运根本无法相比,但却同样能够在世界面前展示意大利捍卫资本主义,抵御红色布尔什维克的决心。
小齐亚诺缓缓摇了摇头,道:“领袖,只怕德国元首不会允许我们的援芬物资进入他们的领土。目前德国与苏联有着紧密的利益联系:德国不仅需要从苏联进口大量原材料,更依赖于苏联的友谊以换取东方边境的安宁。如果德国元首同意向我们开放领土,就等于是公然与苏联为敌。在西线局势尚不明朗的今天,他是不会去主动得罪苏联人、给自己平添一个强敌的。”
墨索里尼面色一僵,随即眼中露出强烈的愤恨,怒声道:“希特勒这个卑微的奥地利下士,他可耻地背叛了神圣的反布尔什维克使命,竟然和苏联这头残暴的大猩猩做起了交易!苏联人几乎一枪不放就吞并了几乎半个波兰,同时将波罗的海三国全部纳入其势力范围,这些都是希特勒一手造成的灾难性格局!”
“就连现在的巴尔干,也因为德苏结盟而出现了全面崩坏的趋势。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希腊都在向苏联示好,争取能和莫斯科做一笔不亏本的买卖眼看着红色瘟疫就要从乌克兰蔓延到地中海,蔓延到我们的眼前!如果说西方世界谁对苏联的贡献最大,只怕再没有人能超过他这个自诩为反苏斗士的骗子。如果我是斯大林,给希特勒颁发列宁勋章都不能表达我心中的感激!”墨索里尼越说越怒,忍不住愤然将自己面前的椅子一脚踢翻在地。
小齐亚诺恭谨地站在旁边,心中却是暗自欣喜。过去几年时间里,墨索里尼在外交上几乎都是站在德国一边,推动意大利不断向柏林靠近这让意大利的站队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并明显影响到了意大利在英法与德国这两大阵营之间待价而沽、捞取利益的底气。对此,小齐亚诺曾经好几次规劝墨索里尼而不得,心中早已是忧虑难平了。
与热衷“政治主义”的墨索里尼不同,小齐亚诺就没有那么死板的意识形态束缚了。他更多的是从意大利本国的纯利益角度来考虑问题。对于德国,小齐亚诺是半点好感都欠奉:因为他觉得希特勒太过急功近利,总是做出冲动激进、而又让意大利无比头疼棘手的事情。
去年希特勒引发的苏台德危机,就曾让意大利焦头烂额罗马当局使尽了浑身解数,才终于把局势平定了下来。可还没等消停一年,希特勒就先肢解捷克、后入侵波兰,将欧洲又拖进了一场新的列强大战。小齐亚诺不明白,为什么希特勒就不能闷声发展一段时间,等个5年之后再开战?
要知道墨索里尼已经无数次向希特勒陈述,意大利至少要等到1943年才能完成战争准备。希特勒明知如此,却执意要对身份敏感的波兰开刀,并不惜与苏联这个**国家结盟以增强自己的声势这桩桩件件,可曾丝毫顾及了意大利的利益和颜面?
此番,墨索里尼心中的不满情绪,终于因苏联对芬兰的这场侵略而迎来了总爆发。小齐亚诺在欣慰之余,也开始考虑该如何才能给希特勒一点颜色作为回馈。意大利是时候该放出自己的强硬态度了,要不然世界还真以为墨索里尼成了希特勒的温驯跟班前者出任首相的时候,后者还只是区区一个复员的陆军下士!
“领袖您说得完全正确。在反布尔什维克这点上,我们必须要和德国划清界限,让世界都看到我们在芬兰问题上的正义表现。即便我们无法对芬兰提供真正及时的支援。”小齐亚诺整理思绪,向眼前怒气未息的墨索里尼提议道。和往常一样,小齐亚诺的话只讲了半截:自己岳父同样是在国际政治中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手,接下来的事情不用他说,墨索里尼也能够轻易理解。
墨索里尼脸上的怒意渐渐消退,皱眉道:“你的意思是让我们进一步疏远德国,朝着真正的中立态度转变,以此来从交战双方手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小齐亚诺点了点头,道:“正是这样。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了能从根本上改变欧战局面的关键力量:如果我方加入英法,后者就能立即稳固住摇摇欲坠的海上局势,并且让德国失去每月超过30万吨的原油供给而如果我方倒向德国,则英法的地中海局势就将全线糜烂,同时这片水域再无法支撑起英国的霸权。”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会对意大利展开拉拢,而且拉拢的方式只会有可口的胡萝卜、而绝不会有任何带有刺激威胁的大棒。到那时,我们就可以吃完德国再吃英法,把我们当前缺乏的东西全部从这三个工业大国手中要过来。”小齐亚诺补充道。
“等等加利,我记得你在三个月前,也曾对我说过从两方得利的类似的话。”墨索里尼皱起眉头,道,“这和我们目前已经在做的事情有什么区别么?”未完待续。
………………………………
第279章 冬季战斗
小齐亚诺正视墨索里尼的面庞,不紧不慢地说道:“当前意大利虽然同时在从德国与英法那里谋求利益,但总体数量依旧不能令人感到满意。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意大利的立场更偏向德国所致:英法对争取我国倒戈基本不抱希望,而德国则认为我国最终必将会跳上他们的战车,对意大利缺乏重视之心。如果意大利借助这场苏芬战争表达立场,那么德英法三国绝不会无视这股风向。届时我们不仅能向德国要到更多物资,从英法手中也能要到他们之前所不愿意给的东西了。”
墨索里尼在地图前徐徐踱步,眼眸中的光彩逐渐变得明亮清朗了起来。
与大多数人想象中不同,当前意大利国内的形势并没有因为今年71的经济增长率而鲜花着锦,反而呈现出了市面商品减少,消费品价格攀升的疲弱衰退局面。究其原因,便是过高的军费极大挤占了原本应当用于民生方面的政府开支,使得国家呈现出了头重脚轻的畸形发展状态。今年意大利银行的储备已经从363亿下降至2877亿里拉,而政府赤字却从上年的41亿里拉猛增至今年的55亿。证券交易所的繁荣也从前两周起由盛转衰,虽不至于像1929年华尔街股市崩盘那样令人绝望,但也实实在在的在意大利国内刮起了一股寒冷的冬风。
然而意大利能不能就从此刀剑入库,马放南山,将失调的国家经济重新扭转过来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身为独裁党魁的墨索里尼从16年前执政之日起,就矢志要让意大利重现昔年罗马帝国之盛景,而要想将意大利的势力扩展到曾经属于罗马帝国的旧日疆域,则只能靠手中的大棒来实现。正所谓“机关枪里出外交,大炮处处有平等”,这一大航海时代的殖民准则,放在今天依旧是无往不利的绝对真理。
正是得益于手中“强大”的军力,意大利才得以在过去几年里接连吞并埃塞俄比亚和阿尔巴尼亚,走出了重建祖先版图的第一步跨越。
时至今日,意大利的军事力量虽然和墨索里尼当政之初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横向对比德苏英法四家,仍是显得寒碜图样了。毕竟意大利的国力就摆在那里,先天条件就比顶尖列强们甩下了一大截。然而即便如此,墨索里尼仍是决定要在当前群狼环饲的欧洲争夺一份属于意大利的利益,这就促使意大利不得不在国防军备上投入重金,更加剧了意大利在经济上所面临的困境。
如果此番能够通过政治手段,来解决意大利本身存在的经济症结,则无疑是再理想不过的情况了。此外,意大利甚至可以在军备扩充领域也找上德英法三国,让他们给自己提供生产原料和成品武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政治宣传上的事情,加利,就请你去办吧。”想明白其中的关窍之后,墨索里尼当即向面前的女婿交代道。时至今日,墨索里尼已是越来越多的将政府工作中的事情交与小齐亚诺处理,以便让他更快成长为合格的领袖继承人。小齐亚诺恭敬应诺,同时心中也舒了口气。自己此番总算是把墨索里尼从德国这颗歪脖子树上拽了下来,让他看到旁边还有另外一株繁密的桐木。
“只是可惜,我们无法对芬兰进行真正有效的支援了。”墨索里尼脸上露出几分惋惜之色,缓缓摇头道。小齐亚诺默然不语,心中同样沮丧而叹息:芬兰的国土、人口、和财富,只怕等不到12月中旬就要全部归于万恶的布尔什维克了。
“轰!轰!轰!”炮弹如雷霆霹雳般在丘陵雪原上轰然爆炸,气浪冲天绽放,弹片纵横激射坚硬的雪地当即被炸出一个个滚烫炙热的深坑,连带整个地面都为之剧烈颤抖起来。面对战争之神的咆哮怒火,血肉之躯的战士只能躲在掩体当中艰难苦撑,他们无不将双耳死死塞住,以防过于强猛的巨响直接震晕其意识和心神。
芬军机枪手阿尔托咬牙匍匐在一米余深的堑壕内,任由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像巨锤似的猛击他的神经。不断有雪屑掉落进掩体当中,逐渐在他背上铺起了一层白色的纱毯。这已经是今天苏联人的第3次火力准备,其暴风雨般连绵不断的炸响仿佛是要将全部弹药都倾泻到芬军头上一般。阿尔托只觉得自己恍若置身于惊涛骇浪当中,随时随刻都可能被兜头卷来的巨浪轰然吞噬。
浑浑噩噩不知过了多久,笼罩在阿尔托耳畔的震耳轰鸣终于化成了淡远的回声。灵台猛一清醒的阿尔托眼皮动了动,随即艰难用手将自己支撑了起来。感受到大脑传来强烈的鼓胀疼痛,阿尔托蓦地抓了一把雪屑敷在自己脸上,在超过零下20度的冰寒刺激下,先前那股不适感觉终于被强行驱散了大半。
“绍利,你这家伙死了吗?俄国人又要冲上来了!”见到远方雪地上那出现的卡其色浪潮,阿尔托大惊之色,当即转过身来用双臂猛烈摇动着趴在身旁的战友。在一声低低的痛呼声中,这名士兵摇摇晃晃地从地上爬起,还没等后者缓过神来,阿尔托直接就将一把冰雪拍在了对方脸上,大吼道:“立即帮我一道架设机枪,快!”话音未落,阿尔托已经将三脚架抬到了掩体之上。
经过一阵手忙脚乱的忙碌,一挺俄式1910马克沁水冷重机枪终于被架设了起来。被称作绍利的副机枪手捧着1条200发子弹的弹链,随时都能向开火的机枪内平稳地输送。阿尔托抽空看了看周围的其他战友,只见连队的上百号人都安静的潜伏在各自的掩体当中,等待远方的敌军进入射程。阿尔托忽然发现,俄国人之前几轮炮击似乎都没有对己方造成多么严重的威胁他们的炮火有将近半数都飞过了己方所在的防守区域,除了炸出众多个坑洞外再无任何效果。
“俄国人这是怎么回事?究竟是他们误判了我方的位置,还是他们的炮兵都不会校射?”阿尔托心中泛起些许犹疑,但很快就被欢喜给冲散了。无论如何,这对自己来说都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目前这片阵地的掩体工事还相当粗浅,真要是被苏军的重炮精确集火,那绝对是半点守住的希望都没有!
“上帝,那好像是俄国人的坦克!”一声惊呼陡然在芬军阵地上响彻。阿尔托凝神望去,果见两个庞然大物从千米开外的土丘后方缓缓出现。在白色雪地的映衬下,呈橄榄绿涂装的两辆苏联26坦克,比后方那一大片身着卡其军装的苏军士兵还要显眼十倍虽然它们在雪地上的行动不断陷坑和打滑,但却自有一股无可抗拒的磅礴气势扑面而来。
阿尔托呆呆地看着那两个钢铁怪物,缩在皮套中的双手生满了冷汗:如果说进攻的苏联人只有当面那500多名步兵的话,自己所属的这一连部队当丝毫不惧,然而如果再加上这两辆战车,情况则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整个连队最重型的火力就是自己手里的这挺旧式重机枪,连反坦克枪都没有一支,这该如何进行抵挡?
“不要慌乱!战斗打响后先消灭俄国人的步兵,尽量将坦克孤立,现在把所有的都交给1排1班,这是我们搞掉俄国坦克的唯一机会!”芬军连长在阵地中大声呼号,其雄浑厚重的声音让已经有些溃散的士气又恢复了凝聚。阿尔托深吸口气,心中慌乱的情绪也逐渐变得镇定下来。相比于接下来将要实施近距离攻击的1班突击队员,自己所面临的危险已经根本称不上什么了。
“砰!”当双方距离拉近到400米时,沉寂的雪原上陡然有枪声响起苏军士兵当即以闪电般的速度卧倒,准备依靠坦克来压制对方的火力枪弹。2辆26没有辜负苏军士兵的期望,它们先后停车,并用37毫米火炮向芬军阵地猛烈开火,芬军阵地处当即便腾起了一团团爆炸烟雾。然而接下来的局面,则就变成了另一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