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德意志涅槃-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413章 突破(3)
就在古德里安从色当方向撕开法军防线的时候,位于其北面的迪南地区,由隆美尔指挥的第装甲师也成功渡过了马斯河。
作为德**中最不受待见的一个师长,总司令勃劳希契压根就没指望隆美尔这个装甲作战的门外汉能取得什么战果。因此在《黄色方案》中,他把第装甲师的进攻矛头选在了拥有大量碉堡群和炮兵阵地,被法国人称为“小马奇诺防线”的迪南地区。在勃劳希契看来,只要隆美尔在这里搞出足够大的动静,吸引法军注意力,那么他指挥的这支弱旅就算完成任务了。
然而,令勃劳希契始料未及的是,隆美尔的勇猛完全出了他的预期。月日下午,第装甲师就已经冲出阿登丛林,对当面的个法军骑兵团起猛烈攻击,措手不及的法国骑兵很快如鸟兽散,两个小时后便丢光了马斯河东岸的所有地段。趁着法军溃兵败逃的混乱当口,隆美尔抓住战机,下令前锋部队直接立即渡河;还没缓过神来的西岸守军只做出了零星的回应,就让一批德军成功渡过数百米宽的河面,并在一片乱石遍布的河谷区建起了桥头堡阵地。
不过,这个桥头堡阵地无法再继续扩大了,清醒过来的法军炮火不断向德军渡河点两岸倾泻,法军士兵的侧射火力把第二批渡河的小艇击得粉碎。与此同时,西岸的桥头堡也遭到法军猛攻,伤亡惨重的德军逐渐被压缩到一片只有不到oo米长的狭窄区域,躲在石缝后面抬不起头,随时都有被赶下河去之虞。
历史上,面对此困境的隆美尔,只能用坦克客串压制火炮这种不是办法的办法来应对,能取得成功完全是由于运气好,而在这条世界线,他的底气就充足多了。总共有近oo架飞机可以被他倚为助力,其支援力度丝毫不亚于古德里安指挥的第装甲军。虽然这支空中力量的指挥官同样不被军总部看好,但经过战前十几天的接触和相处,隆美尔确信那名青年和自己一样,都是被埋在沙里的蒙尘珠玉。只要获得一个淘沙荡涤的机会,就立即能绽放出熠熠夺目的光辉。
次日清晨,一批身形优雅的海军舰载机飞临战场上空,在地面信号的指引下,它们旋即对西岸的法军阵地展开了狂雷闪电般的猛烈轰炸。虽然海航的飞行员们并不擅长识别地目标,对于战场的把控力远远不及专业的军同行,但在方彦别出心裁的应对之下,他们对战场的支援力度也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地步。
为了让海航飞行员都能明白自己攻击的方位所在,方彦将个轰炸机中队的中队长座驾都改装成了专职通讯的指挥机。这几架飞机装备大功率电台,专门用于接收地友军出的求援信号;针对后者提出的轰炸请求,再通过队内无线电向各机分配任务,并告知目标方位和现场参照物。如此一来,海航飞行员的投弹准确度就有了极大保证,再不会出现飞机炸错目标,而地士兵仍然受阻的情况。
当然,方彦的这项措施肯定存在弊端。先就是扮演战场中枢角色的指挥机自身过于脆弱,没有任何战斗力;一旦遭到敌军飞机攻击,指挥机就只能仓惶逃命,而依赖它分配任务、传递信息的其余轰炸机立即就成了无头苍蝇,彻底失去了左右地战局的能力。
其次,这项举措对轰炸机的航程要求也十分苛刻。由于不清楚军什么时候会出求援电讯,轰炸机队便需要时刻在战场周边巡弋,否则如果迁延过久,战场就会生变化,届时再行投弹的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然而在当前,这些弊端却全然构不成阻碍。在德军主攻的中路区域,德国航已经掌握了制空权,再加上海航的个中队总计架战斗机,方彦完全有把握保证指挥机和相应轰炸机的安全。此外,海航的舰载机原本就是以续航力出众而闻名,在茫茫大海上经常需要长途奔袭四五百公里去和敌人激烈交战。现在前线距离后方机场只有o多公里,海航的轰炸机完全能够轻松应对。
在海航连续上百架次的准确轰炸过后,西岸法军的密集弹雨终于变得稀疏停滞。德军的渡河行动再度开始,闲不住的隆美尔就像一名步兵连长那样,跳到批渡河船队的第一艘船上,仰挺胸的站在船头。他勇敢的做法大大激励了士兵们的战意。当一个营的士兵安全渡河之后,隆美尔下令:立即进攻,不给法军喘息的时间。他手持一把小手枪,冲在队伍的最前面,深受激励的部下们顿时热血如沸,一拥而上跟随他们的师长去扩大桥头堡。
又干起了连长老本行的隆美尔很快就遇到了危险。在经过一片灌木林区时,法军增援部队突然抵达,他们有将近千人的规模,并有几辆r…坦克,而此时隆美尔身边才只有oo号人,且没有任何反坦克武器。几名军官都面带惊慌地建议撤退,等反坦克炮到了后再做计较,但隆美尔却语出惊人:不,我们继续进攻!
尽管已有o多年没上过战场,但隆美尔那斗士般的勇猛性格并未消散。根据他掌握的情报,驻防此地的法军只是二流部队,而其战斗意志不强的特点也从先前的渡河战斗中有所体现,因此隆美尔决定赌上一把。他当即命令士兵们,先分散开,躲在灌木丛中,不准开火射击。等到法军的战车已经开到了他们跟前,隆美尔一声令下,所有的轻型火力一起开火,对着打头阵的那辆坦克猛射。
虽然子弹打在坦克上毫无作用,但这突如其来的暴风般的火力却把法国人打懵了。他们以为德军早有准备,吓得连连撤退。手心里捏着一把冷汗的德国士兵刚松一口气,便惊恐地现他们的师长已经第一个跳出掩体,带领十几名警卫继续进攻,于是赶忙冲上前去护卫。这时候,几辆坦克早已跑的无影无踪,其余法军士兵见到自己被抛弃,顿时勇气尽失;在德军士兵心有余悸的注视下,人数远多于他们的法军士兵不断从灌木丛里走出来,然后慢慢放下了武器。
当天夜里,马斯河上的浮桥搭建完成,德军在西岸的桥头堡顿时获得强援,变得真正稳固了下来。刚刚在前线经历了一场战斗的隆美尔精神充沛,他在计划下一步的进攻,以击垮眼前的敌人,真正突破法军的沿河防线。
“德国装甲部队在色当渡过马斯河了!”
月日夜,位于法比边境的联军司令部接到了来自第集团军的加急报告,甘末林几乎是双手颤抖着读完了十几页电报,脸色变得苍白一片。
截止到今天夜晚,马斯河防线已有处被德军突破,而根据法军抓获的几个俘虏供述,渡河德军分别属于第、第、和第装甲军,正是希特勒麾下那几支凶名赫赫的坦克兵团。所有的现象都指向了一个甘末林最不愿意看到的形势:德军装甲部队主力已经从阿登山脉冲出,如雷霆霹雳般直接打到了联军整条战线上最薄弱的中部!
虽然甘末林对德军坦克集群是如何通过的阿登丛林百思不得其解,但现在更为紧要的任务是阻挡住德军的前进脚步。特别是在色当方向,古德里安的第装甲军已经把桥头堡阵地扩大到了o公里,倘若联军再不采取反制行动,马斯河沿岸守军的全面溃败就只是这两三天的事情。
甘末林心里非常清楚,以二线师为主要力量的第集团军在野战中根本挡不住精锐的德国坦克部队,而一旦第集团军崩溃,将引无可估量的灾难性后果。届时,德军向北可包抄在比利时的联军侧翼,向西可直取巴黎,向南还可绕到马奇诺防线后方,与正面的德军前后夹击!
“距离色当方向最近的都有哪些部队?”甘末林蓦地大声出言道。旁边几名参谋军官立即手忙脚乱地去查证,并在甘末林的不断催促下很快给出了答复。此时,法军司令部手里总共握有个师的战略预备队,但他们大多都部署在北翼和马奇诺防线方向,此时能立即投入到马斯河险情地段的只有个后备师。
不过,倘若能争取到至天时间,法军就能从后方集结起o个师赶赴中路,再加上从两翼部队撤下来的~个师,足可重新巩固起战线中部的防守。
“这样还是不够,必须从源头上遏制马斯河西岸的德军力量。”甘末林眉头锁钥,思绪开始飞转动。法军的后备师虽然名义上也是师,但他们中的大多数无论装备还是训练水平都与一线主力存在巨大差距,单指望他们作为生力军抵挡德军精锐数天时间,显然有些不靠谱。甘末林意识到,最直接有效的对策,还是派遣飞机炸掉马斯河上的浮桥。只要西岸德军得不到足够的补给增援,就只能乖乖趴在原地,甚至还会面临被赶下河去的威胁。
“总司令阁下,英国远征军司令戈登爵士到了,准备和您讨论色当地区的战事。”一名副官从门外跑来,向甘末林报告道。甘末林闻言露出惊喜之色,他正准备让英国空军也去炸浮桥,此时戈登的到来正中他下怀。
………………………………
第414章 突破(4)
英国远征军司令戈特正是来向甘末林施以援手的。当他得知法军中部防线被大量德国坦克撕开缺口时,戈特便立即感到形势严峻,必须在第一时间采取应对。
实际上,早在过去几个月的静坐战日子里,戈特就一直担心来自阿登方向的威胁。因为法国人在这里部署的力量显得过于寒酸,仅靠个不满员的二流师防守近o公里长的战线,倘若遭到德军主力攻击,根本无法抵御。然而面对自信满满的法军高层,戈特却也无法多说什么:他麾下的英国远征军只有o个师,而法军却有oo个师,这种情况下戈特还哪还好意思对法国人指手画脚、横加干预?
此外,对于法军战线中部防御薄弱的问题,戈特其实也是心中有愧。因为如果从战略层面来解读,英国自身也要承担o%的罪责。
时至今日,战争已经打响了个月,可身为抗德大哥的英国却只向欧派出了区区o个师,对比上场战争的同期数据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倘若英国能向法国派出o个师――哪怕另外o个师都是后备师,联军的兵力都不会像现在这样吃紧。而阿登地区的防御也必然会得到极大改观,第集团军的兵力至少能够增加一半。
由于这番缘故,戈特便知道这帮法国人其实已经不满英国很久了。战争打到今天,联军就一场胜利也没拿到过:英国先丢舰队再失挪威,把局势葬送得一塌糊涂,现在战又不肯卖力,法国能给英国好脸色看才是怪事。自知处境尴尬的戈特一直表现得相当低调,直到月日晚上,戈特意识到不能再沉默下去了。他必须采取行动,来堵住法军战线上可能出现的空前大破洞。
虽然戈特麾下的军队此时都在比利时境内,但他还有一支直属的航空部队,可随时跨越oo多公里的距离投入作战。为了掩护这支宝贵的远征军部队,英国空军在法国驻扎了个航空队,总计有架作战飞机。面对法军中部战线崩溃的致命威胁,戈特也没办法再藏私了,他向甘末林保证英国航空队将全力配合法国空军,务必会在明天的空袭中将马斯河上的浮桥全部炸毁。
月日凌晨,天色尚未破晓,联军前线的各处野战机场便已响彻轰鸣,一架架飞机挂载炸弹腾空升起,朝着色当方向呼啸而去。意识到战线中部出现空前威胁的甘末林二人没有任何保留,连夜纠集了他们所能调动的所有轰炸机,飞行员们更是被告知,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摧毁德军的浮桥。清晨时许,色当上空响起了巨大的轰鸣声,之前在战场上并不多见的联军飞机一下子充斥了整片天空,如同一团乌云般朝着正在大量通过部队的三座浮桥急袭来!
“砰!砰!砰!”霎时间,马斯河两岸震响怒爆,昨夜刚刚部署在这里的德军高射炮立即出了连绵激荡的怒吼咆哮,无数橘红色的光团在浮桥两岸密集绽放,如同花团锦簇,壮丽眩目。面对这片致命的危险弹幕,深知眼前浮桥重要性的英法飞行员个个舍生忘死,不顾一切的俯冲下来实施投弹。马斯河内顿时水浪冲天,澎湃席卷,其惊心动魄仿佛是海洋在颤动。
德军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联军的炸弹不断在浮桥周围掀起滚滚狂涛,其中有好几枚炸弹的破片甚至都扫倒了桥上一片渡河士兵,但就是没有一枚直接命中。反而,联军飞机为了精确投弹,必须要以低空低直线飞行去硬闯德军的防空火力网,这就使得他们成为了德军最理想的人肉标靶,被地面防空火力以正常情况下难以想象的高效率疯狂收割。在德军炮手的瞄准镜中,一架架联军飞机拖着浓烟从高空接连坠落,以往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战果,现在竟变得唾手可得!
第一波攻击过后,联军飞机便有多达o架被击落。面对仍然完好无损的浮桥,杀红眼的法国人催促着英国战友,又起了第二波、第三波进攻。这次不仅是轰炸机,就连战斗机也挂上了炸弹升空,前去执行投弹任务。德军航也不甘示弱,旋即派出大批战斗机进行拦截。在整个白天,马斯河上空都是地动山摇,而地面上的德军主力则冒着联军飞机的枪林弹雨,继续川流不息地从浮桥上迅通过。
在这场空袭中,联军飞行员表现出了乎想象的英勇。尽管德军高炮的弹雨密集交织,但他们仍是锲而不舍地朝浮桥冲去,有些飞行员甚至在飞机中弹之后还在坚持投弹。此外,被击毁的联军飞机中只有极少数坠落在河流两岸,其余全都是一头扎进河里,真正做到了倒在冲锋的路上。
然而,运气却残酷的没有眷顾这些舍生忘死的勇士。这场地空大战一直持续到黄昏,最后一批损失惨重的英国飞机恨恨败走,一番清点下来,联军痛苦的现他们总共损失了过oo架飞机,被击伤的更是不计其数。戈特悲哀地向甘末林声称,英国远征军的架飞机,现在能动用的只有o架了。可他们的战果仅仅是将座浮桥炸出了十几米长的缺口,德国工兵只用了半个小时就将它修好了。
联军的空袭彻底宣告失败,接下来就轮到了古德里安大展拳脚。经过一昼夜的抢渡,第装甲军麾下的第、第两个装甲师都渡过了马斯河,古德里安立即命令他们开足马力,以水银泻地之势向西面全力进攻。古德里安对这两位师长只有一句吩咐:坦克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停下,直到耗尽最后一滴汽油。此时夜幕已经降临,德军的穿插突进却依然凌厉锋锐,动机的轰鸣和枪炮爆炸声传遍四野,让整片天地都进入了嘈杂与不眠当中。
这天夜晚是德军装甲部队经历的最激烈的一次战斗。法国第集团军司令克拉普接到了甘末林的严令,把包括自己警卫在内的所有人员都投入到了反攻中去,德军则要砸开通往英吉利海峡的大门,双方便在数十公里长的战线上展开了殊死对攻。一白色的照明弹冉冉升起,照亮了废墟、弹坑、尸体、和狼藉杂物,在一些地段,德法两军你争我夺,反复拉锯,鲜血染红了脚下土地,如泥浆粘稠。
战至这一阶段,双方人员的素质便逐渐主导了胜负。突破马斯河的几个德军装甲师俱是核心精锐,波兰战场的磨练更使他们如同出鞘的利剑;而法军却大多为后备役官兵,且没有经历过实战,时间一长,便很快被对方打得招架不住,只得向后败退。截止到日凌晨时分,法军在各处战场均是败报不断,克拉普呆在指挥所里,看向地图的眼眸中变得越来越焦虑与憔悴。
根据前线回的战报汇总,第集团军的情况已经糟糕到了极点。在迪南方向,第北非师的殖民地士兵跑了个精光,这直接导致法军在这一地段的战线彻底崩溃,再无力阻止隆美尔所部的推进。
战前,法**高层曾对这些身强力壮、臂力过人的黑人士兵寄予厚望,然而他们的实战表现却简直令人绝望,迪南地区防线的崩溃就要算在这些人头上。这些士兵只要一碰上德国轰炸机袭击,就会立马跪下来,把武器丢在一旁,口中喃喃嘟哝着咒语。
其实这也不能完全怪这些黑叔叔,毕竟他们太原始了,汽车都没怎么见过,更不说飞机这种东西了。当黑叔叔们再被不畏枪弹的坦克一冲,顿时抵抗意志彻底崩溃,向后方没命的逃离。这种临阵脱逃的行为同时也瓦解了临近法军的斗志,让后者也跟着开始仓惶逃命。
而在色当和南面的蒙太梅,虽然法军还在咬牙坚持战斗,但防线纵深却已经被德国坦克渗透得千疮百孔。倘若这么继续展下去,这些地段的法军迟早都会被敌人分割吞没。而此时,法军最近的一股援军都还在o公里开外,没有天半时间根本投入不了作战。克拉普意识到,马斯河防线已经无法再继续坚守下去,自己的部队必须撤退,到后方建立起新的阵地。
根据克拉普的打算,第集团军需要的是缓一口气重整部队的时间。因此他并不打算撤出多远,只准备后撤大约o公里,以菲利普威尔村为起点建立新防线。虽然这会不可避免的让德军撕开的裂口扩大一倍,使后续局势变得更难收拾,但总比让第集团军全军覆没来得强。作为一名宿将,克拉普实施这种短撤退可谓是驾轻就熟,对麾下每个师该怎样行动都了然于胸。
然而,千算万算的克拉普却唯独算漏了一点――士气。这个原本应该是法军最不缺少的一样东西,此时却成为了第集团军,乃至整个法国崩溃的导火诱因。
………………………………
第415章 崩溃(1)
截止到月日深夜,第集团军的黑人士兵已经跑得一干二净,而法国本土士兵也与德军装甲部队激战了天,并且由于装备和训练上的劣势屡遭重击。特别是防守色当的那批军队,在德军月日上千架次飞机的密集轰炸下早已彻底丧失了作战意志。因此当克拉普的后撤命令下达后,大量信心动摇、疲惫困苦的法军士兵瞬间失去了再战之心,对于他们来说,只需记得“后撤”两个字就够了,至于自己该撤到哪里停下重新构筑防御的命令,则全部抛到了九霄云外。
当然,法军整个第集团军也不都是意志薄弱之徒。约有半数的残兵遵照克拉普的指令,朝着预定防线撤去,然而他们中的一部刚刚抵达菲利普威尔村,还没来得及进入阵地,德军第装甲师的坦克就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他们面前。
俗话说,人走背运,喝凉水都塞牙。法国人在年的运势的确是挫到了极点。继数百架飞机轰炸浮桥,覆盖目标无数却只命中发之后,法军再度倒了血霉。事实上,隆美尔并没有洞彻先机、提前料到法军会以此地作为后续防线的中枢部位。他的坦克之所以会开到菲利普威尔村,完全是由于t型坦克防护薄弱,不得不避开前线的反坦克炮阵地绕道走,结果却恰好误撞进了法军新防线的核心。
面对眼前立足未稳的大批步兵,德军坦克自是毫不客气的疯狂开火。而法军士兵看到德国坦克如阴魂不散般又出现在了自己面前,仅剩的一点战斗意志彻底崩溃――轻重武器被四处扔弃,所有人都在不顾一切地惊惶逃命。即便是那些最勇敢的士兵,也被这片奔逃的人潮裹挟和淹没。拥有个师的法国第集团军在这天上午不复存在,各部队被完全打散,团长甚至营长都找不到自己人马所在。
对于法国而言,最严重的还不是第集团军崩溃,而是由此引发的蝴蝶效应。
当天上午,奉甘末林之令从北部第集团军撤下来的法国第装甲师和第殖民师,刚刚抵达中部战线。法国第装甲师师长得到克拉普发来的战局情报,信心十足的准备急行军公里,给隆美尔右翼来上一记狠狠的勾拳。然而正当他准备为这次奔袭补充燃料时,却发现他的油料补给车队全部被第集团军的溃兵潮堵在公路上,寸步难行。
就这样,法军第装甲师的官兵们只能眼睁睁看着隆美尔所部迂回突进,反过来把自己的右翼给抄了。大多数法军坦克油料匮乏,沦为无法移动的固定靶,基本上没怎么战斗就被德军击毁或俘获。
第殖民师的反应就更不堪了。这些从北非招募的黑人士兵原本就没有把法国视为自己的祖国,他们当兵的主要原因还是在家乡呆不下去,出来混口饭吃。当他们遭遇大批第集团军的溃兵之后,想都没想就往后方逃命――连保家卫国的本国士兵都跑路了,自己还傻愣愣的打个什么劲?于是,他们便混在第集团军的溃兵里,来了一场从阿登到巴黎的千里竞速之行。
如果在道路上溃逃的只是法**队,那么局势还不至于无法挽回。因为法军在战线中部本身并未部署太多人马,十几万士兵被各条道路一稀释,到后面人流密度就淡了,后续赶来的预备队很容易就能收拢败兵,重新建立阵地。然而,此时在这片土地上,还生活着数以百万计的普通法国平民。
早在年法国对德宣战后,为了避免无辜民众遭受战火荼毒,法国政府曾将东北部边境附近的平民大规模向内迁徙。马奇诺防线后方很快变得人迹罕至,历史悠久的斯特拉斯堡甚至成了一座空城。但对于法国人来说,这种做法无疑也会让自己大伤元气。别的不提,光是迁移时被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