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德意志涅槃-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这份部署,都是打老仗了的几位指挥官顿时就领悟了此次作战的精髓。卡尔斯舰队游猎的区域,正好处于英国和北美的主要航线上,因此其下属的炮舰分队需要具备足够强劲的威慑力,以应对各种情况和假想敌。而那1艘轻航母的加入,则可以极大丰富他的侦察范围和打击手段,是最为理想的力量倍增器。
相比之下,南边亚速尔群岛方向的重要性虽然稍逊,但也是英帝国输入物资的一条核心动脉。印度的粮食,中东的石油,澳大利亚的矿物,南美的牲畜,以及非洲的各种原材料,其运输航线都要收束到亚速尔群岛与葡萄牙之间。从这些地方驶来的商船缺乏有效保护,过去仅有1~2艘老迈的复仇级战列舰在苦撑大局。倘若马沙尔能率领舰队到位,必将是犁庭扫穴,将那里的海洋一举靖平。
按照正常需求,马沙尔战斗群也需要有1艘航母提供空中支援,不过这一次,侦察和支援任务是由陆基航空兵来执行。根据计划书中所述,目前德国海军已经在法国西海岸部署了超过30架航程7千公里的F…200,用于索敌和指引军舰攻击。此外,陆航第3航空舰队也是马沙尔战斗群的有力后盾,该部拥有超过400架各型双发作战飞机,能对500公里外的目标发起致命的打击。
至于中路的伯梅战斗群,则毫无意外承担着反制英国舰队的重要使命。一旦德国海军在北大西洋全面勒紧绳索,英国人必然不会坐以待毙,而他们现在手里仍然握有一支颇具力量的舰队,包括2艘战巡和10艘重巡,容不得任何忽视或小觑。出于这番考虑,德国舰队的2艘重型航母便被放在了可以向南北两翼任意支援的中间,凭借她们搭载的240架飞机,足可使敢于来犯的英国舰队铩羽而归。
“根据‘莱茵河’发回的可靠情报,英国新式航空母舰光辉号已于2个月前正式竣工服役。虽然英国人不太可能将刚竣工的船只投入作战,但我们仍然要防备可能出现的变故。倘若在远海发现英国单翼战机,则应立即按计划展开搜寻,舰队以消灭英国航母作为最主要目标。”
卡尔斯郑重开口告诫,引得众人纷纷正色称是。时至今日,即便是德国海军中最保守的传统军官,也不得不承认航母已经成为了海战核心的客观事实——如果说先前偷袭斯卡帕湾还是因缘际会,那么挪威海战的经过和结局,便彻底奠定了航空兵在舰队决战中的决定性地位!
不过,如果英国没有航母可出动,则整个北大西洋都将是德国舰队驰骋的舞台。德军指挥官只需以稳为先,尽可能利用己方的空中优势,英国海军要想通过一场水面突袭战实现翻盘,其难度便不亚于反攻欧陆。
因为挪威海战已经证明,单靠水面舰艇,是很难留下一心想跑路的敌方快速舰队的:后者只需及时释放烟雾,并向追击者的航线射&出一波鱼雷,那么前者就必须花费时间做出规避,连带这段时间的炮击命中率也将急剧下跌。除非追击方有3节以上的速度优势,否则想要咬住目标都将困难无比。而德国舰队显然没有慢速这条属性。
想明白这层,自信的神色又逐渐回到了马沙尔等人的脸庞。看到手下众将的情绪变化,卡尔斯也不打算再多说些什么——他们都是在舰队服役多年的老资格精英,各种指挥素养早已精通掌握,过多强调对英国人的重视反而显得太刻意了。顿了顿,卡尔斯开始提起另一个方面:“这次行动,我们还需要注意同美国的冲突问题。”
“3天前,美国海军已经承认西经41度以东,北纬32度以北的海域为交战区。但美国的军舰和商船仍有可能闯入这片区域,干扰我们的正常行动。因此元首命令,对交战区内悬挂美国旗帜的船只,必须严格按步骤采取行动。只有在确定其身份为英国船只之后,才能不受限制的展开攻击。”卡尔斯语气严肃地说道。
身形瘦高的伯梅眉头紧皱,沉声道:“可是这样一来,我们的破交效率根本无法得到保证。在今天的环境下,几乎所有缺乏自保能力的英国商船和小型军舰,都会悬挂起美国的旗帜。英美两国在间战期建造的驱逐舰外观本来差别就不大,如果英国水兵再对船只做一些伪装,那么即使我军飞行员抵近观察,也很难察觉出异样。更何况美国人还卖了英国50艘四烟囱平甲板驱逐舰,而相同的船美国海军还有150艘。至于商船,则更是完全区分不出国籍。”
马沙尔点头道:“赫尔曼(伯梅)说的没错。假如有一支全悬挂美国旗的护航船队进入交战区,那我们该如何处理?直接攻击不可以,登船检查也不可行——有护航的军舰在场,任何检查都难以实施,更何况那几艘军舰还极有可能是英国船假扮,距离靠得太近极易遭到对方致命的鱼雷偷袭。”
说到这里,马沙尔脸上又是痛心又是焦虑:“正是基于这些因素,先前我军在大西洋上狩猎的那些战舰才遗憾放走了太多猎物,只能挑那些单独航行,或者没有护航军舰的商船下手。这次舰队主力齐聚大西洋,怎能还像之前那样缩手缩脚?”
面对二人的反对和质疑,卡尔斯出言解释道:“这次不同了。在德意志的武力和美国国内正义呼声的压力下,战争奸贩罗斯福已经承认了交战区的存在,这就在法理上允许我们对肆无忌惮的美国船舰付诸武力。元首的要求,便是令我们严格遵守动武的程序。”
“对于交战区内无法确定真实身份的军舰,先勒令离开,再实弹警告,若其还不遵行,就直接开火攻击。重要的是必须尽力救下军舰上的船员。如果真的打了美国人,则可以令这些获救船员招认自己的罪状,以此来堵住白宫那张像疯狗一样乱咬人的贱嘴。不过我相信,绝大多数捞上来的都会是英国水兵。”
听得卡尔斯的这番话语,伯梅二人顿时眼前骤亮。是啊,只要最终抓到俘虏,就能判定击沉船只的国籍,不仅自己对打没打美国人心里有数,也能避免白宫乱泼脏水煽动民意。虽然这么做仍然稍显麻烦,不能直接用舰载机一巴掌拍平,但总算是能撕开英国人无耻的伪装,真正把绳索套准在其脖子上了。
至于说商船的甄别,只要护航军舰一死,商船还能跑得了么?就算运输船队有40艘以上的成员,德国舰队拉上一票潜艇,也能挨个将它们的水表全部查清。这样做的效率似乎很差,但由此产生的后果同样是英国无法承受的:只要有2~3支船队覆灭,所有需要从这片海域经过的船队都将人人自危,大面积的航运瘫痪不可避免。作为战前每个月都要输入超过400万吨物资的岛国,英国在窒息面前还能坚持多长时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491章 出击
想通了应对英国船舰伪装的关窍,马沙尔等人的情绪顿时变得亢奋起来。最近半年里,德国海军实在受够了政治方面的窝囊气——希特勒严禁海军攻击美国船只,这使得战争初期一度进行得风生水起的破交行动,却随着英国船舰的纷纷易帜而迅速陷入了极其憋屈的境地。尽管雷德尔总司令多次进谏,得到的却总是一个斩钉截铁的不字!
对于元首基于政治考虑而做出的这个决定,海军上下都没有人敢质疑和反对。因此所有的怨气,就都被集中到英国和美国身上了。他们一个底线丧尽,自甘堕落低贱;一个厚颜无耻,奉行双重标准竭力拉偏架放冷箭。自雷德尔以降,所有海军官兵都恨不能放开手脚,将这两个海盗流氓往死里暴揍。这次,虽然自己身上仍有许多限制行动的枷锁,但总算是迈出了掀桌反击的第一步!
航空舰队司令伯梅略微按捺住了内心的兴奋,出言警醒道:“不过,我们还是需要先安全进入北大西洋。自从法国投降以来,英国海军在法罗水道和丹麦海峡部署的兵力就急剧增加,这1个多月里,我军便有2艘Z驱未能秘密渗透,不得不加入主力舰队共同行动。看来英国人也明白,一旦我方军舰溜进大西洋,在法国基地的支持下就是鲨鱼入海,根本不可能再限制得住。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小心应付。”
“您说得没错。如果英国人想要阻止我军舰队的破交,只能在进入北大西洋的两条必经航道上着手。否则在浩瀚无垠的大洋上,他们根本不可能抓得住我们的航迹,更何况我军舰队中还有能先敌发现、先敌攻击的航空母舰。”卡尔斯点了点头,脸上露出几分郑重,“这一回,我打算从最北边的丹麦海峡突入战区。”
一旁的马沙尔眼中光芒微闪,已然明白了自己上司的意图。丹麦海峡距离英国本土的直线距离超过800海里,一旦那里出现大规模警报,英国主力舰队很难及时赶到。此外,英国驱逐舰的航程普遍只在2千海里左右,这使得它们很少前出到丹麦海峡搜索侦察,即使到了也剩不下多少燃油可供高航速挥霍。如果德国舰队走这条航线,的确能最大限度避开与英国军舰的遭遇冲突。
不过,丹麦海峡也有它相应的弊端。选择这条航线,意味着德国舰队至少要多航行500海里;此外丹麦海峡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海况恶劣多变,对以航母为核心的德国舰队来说明显不是什么善地。如果要保证安全,那么德国舰队就需要在挪威海等待很长时间,直到适合航母起降飞机的天气出现。从眼下的趋势来看,马沙尔完全相信卡尔斯会选择一怂到底——他的心里或许早已认定,只要将舰队主力带入大西洋,就意味着此次破交行动已经胜利。
时间进入8月份,北纬60度区域的夜晚已颇显漫长,直到早晨7点半,第一缕晨曦才驱散了东方大陆架的黑暗。从旗舰俾斯麦号高耸的舰桥望去,5艘M型扫雷艇正从右前方的挪威海岸驶近。它们打出“跟随我”的信号旗语,然后便纷纷转舵,呈扇面航行到主力舰队的前沿。这是每次德国舰队经过挪威水道时,都必须要执行的步骤。由于挪威水道水深较浅,英国飞机经常趁夜前来空投水雷,因此必须将所有隐患都予以排除。
对此,卡尔斯没有丝毫怠慢,当即下令舰队减速,并把两列纵队转成反潜阵型。江湖中有句话叫功夫再高也怕菜刀,这话对应到海军里,便是吨位再肥,也怕鱼雷。没有任何一位指挥官敢小觑来自水下的威胁,这是直接破坏军舰赖以漂浮的本源!
“轰!”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突然响彻苍穹。德国战舰甲板上登时人员飞跑,紧接着便是军官大声呼喝吼叫,命令他们继续回归本职。一直注视着海面的人看得分明,这是前方扫雷艇清除了一枚水雷,刚才正是用机关炮将其引爆。得知这番情况,卡尔斯微微蹙了蹙眉。他下令舰队进一步减速至10节,以便前方扫雷艇能更加仔细地开展工作。
莫约20分钟之后,又是一声晴天霹雳在海面上雷霆炸响。赤焰奔腾喷涌,裹挟着数米高的大浪向四周狂卷横扫,500余吨的M艇在狂涛中剧烈摇晃跌宕,过了近半分钟才逐渐恢复正常。操纵机关炮的德国水兵脸色苍白,脑中嗡鸣一片——他完全没想到这枚水雷竟然有如此惊人的威力,其装药量至少是400kg级别的,足以让巡洋舰都万劫不复。英国人什么时候开始搞这种大玩意儿了?
接连而至的两次爆炸,令扫雷艇官兵打起了120%的警惕,接下来的1个小时内,又有4枚水雷被他们发现。其中一枚的威力丝毫不亚于第二颗,即使是在数百米外,德国水兵都能从脚下船体的颠簸,感受到那份强烈的海浪冲击波。
卡尔斯面容严肃地站在航海舰桥上,内心又是庆幸又是疑惑。根据扫雷艇分队指挥官的报告,他们每天都会对这条航道实施清扫,但之前却从没有遇到过这么密集的目标,感觉就像是英国人突然吃了春&药。仔细想来,这应该是一次巧合,毕竟英国空军加强对挪威水道的布雷也可以理解,目的正是给德国舰艇驶出北海增加障碍。如果是有意针对,那就太可怕了,伦敦怎么知道己方舰队何时出动?
“驻挪威的陆军航空兵出击了么?”卡尔斯向身旁的副官询问道。后者立即抓起传音筒联系通讯室,不一会儿就给出了肯定的回复。为了掩护海军主力舰队出击,从卑尔根、斯塔万格等挪威基地起飞的陆航战斗机,此时已在舰队以西150公里处撑起了一柄可靠的保护伞。只要有英国飞机前来侦察,就立即驱离或击落。如此一来,卡尔斯就避免了英国飞行员通过辨认己方战斗机型号,而得出德国航母已经出动的信号。毕竟德国陆海军的主力战斗机,外观差别可是相当明显。
“英国人应该是无法得知我军舰队行踪的。”卡尔斯暗自思忖。要知道,此时给己方舰队提供掩护的,不止是驻挪威的第5航空舰队;驻扎法国和荷兰的第3、第4航空舰队,今天清晨也将对英国南部港口展开大规模进攻轰炸,攻击波会一直持续到傍晚日落。
在这份巨大的正面压力下,英国空军能抽调到北海方面实施侦察的力量必然会十分微弱,大规模的轰炸更是无从谈起。等自己驶过这300海里的水道进入挪威海,就能彻底隐匿在战场迷雾内宣布安全了。
英国财政部大楼距离白金汉宫不远,其古典巍峨的造型受到众人瞩目,相比之下,任何人都不会关注其前方街道的人行台阶下面,有一扇像是地下管道工进出的破旧小门。然而,沿着这道门里面的通道一直往下走到头,才会发现这里面竟然别有洞天。21个房间紧凑有致的组合到一起,西装革履的要员和军服笔挺的将校在其中来回出入,虽然略显矮小拥挤,但这里却是不折不扣的英国战时内阁指挥部。
丘吉尔从单人床上坐了起来,圆滚滚的身躯压得床腿吱嘎作响,就在片刻之前,旁边办公桌上的时钟刚好响了4下。由于经常熬夜,丘吉尔便形成了午睡的习惯,这样可使他在晚上保持充沛的精神,投入到各种会议与决策中去。此时丘吉尔目光深湛,明显是精神十足,但当他推门而出之时,熟悉他的副官汤普逊却在其眉目当中,察觉出了几分难以去除的阴翳神色。
“空军的情况怎么样了?”丘吉尔出言询问道。汤普逊早有准备,当即不假思索地回答:“15分钟前,道丁爵士的飞机刚刚击退了空袭朴茨茅斯港的敌军。我军有5架战斗机被击落,2名跳伞的飞行员正在搜救,德国人则有19架飞机被击毁。只是,港口有3座干船坞不同程度受损,连带其中在建的1艘护卫舰和1艘扫雷艇也遭到损伤。另有1个油料仓库被炸,目前消防队正在全力灭火扑救。”
听得汤普逊的汇报,丘吉尔脸上的阴郁再也无法掩盖。他攥紧拳头猛捶向墙壁,心中的愤怒却丝毫得不到消退。
最近几天来,从伦敦周边传来的若隐若现的爆炸声就消失无踪了,但丘吉尔却一点也不觉得欣慰,因为根据空军的反应,德国人把力量都投入到了对南部港口和海峡内军舰的攻击。而随着德国飞机攻击范围的收缩,英国空军实施防御的难度则明显提升,尤其是在海峡当中的鏖战,英国空军的主场优势已经极其微弱,战损比登时攀升到了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地步!
然而,海峡上空的制空权又是英国空军无法放弃的。目前德国海军的轻型舰艇在英吉利海峡活动频繁,一面猛攻英国舰艇一面大肆扫雷,用屁股想都能知道,德国人这是在为登陆做准备。如果英国海峡舰队得不到来自空中的足够支援,必定会在德军的海空协同下遭到巨大损失。届时,一旦被德国人扫出一片无雷区,后续跟进的就极有可能会是那支横扫西欧的无敌铁军!
………………………………
第492章 计划
低矮的房间里,丘吉尔默默点燃一支雪茄,内心满是复杂沉重之情。
德国陆航收缩攻击范围的情况,委实出乎他的意料之外:空军司令道丁本来还打算借助内线作战和陆基雷达站的优势,大量消耗德军的轰炸机部队,使其今后无法再成为德军登陆英国的急先锋。然而德国人的这一退,却令英国空军压力骤增,最近一周战斗下来,道丁损失的人员飞机已经比先前同期增加了将近两成。
虽然德军陆航的这番举动,使英国内陆的工厂、军营等众多目标都能免于被空袭,但丘吉尔却丝毫不为它们的保全而欣慰。因为就算英军的纵深战备进行得再顺利,只要德军主力一上岸,这点仓促拼凑起来力量也将如同是螳臂当车,根本不可能挡得住对方的攻击。法国人这头大象都倒了,英国陆军这只蚍蜉难道还能只手补天裂么?
在西线大崩溃那场地狱般的战役里,25万英国远征军满打满算也才逃回来了3万人,而英国又不是实施义务兵役制的国家,绝大多数适龄男性都没有经受过军事训练,他们被征召之后什么都要从最基础的练起,成长期慢得令人无语凝噎。面对德军150个师,他们拿什么去挡对方的枪眼?
现在,之所以英国各地都在为敌军入侵而全面备战,完全是在尽最后的人事,以及威慑对手虚张声势,同时欺骗自家国民罢了。伦敦那些嗅觉灵敏的政商名流、贵族高官,此刻都在大把的抛售股票和地产套现,然后让家人卷款逃往加拿大或者美国避难。
而丘吉尔所属的马尔博罗公爵家族,也早就在美国铺好了退路。丘吉尔的老娘就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而且是巨富杰罗姆的女儿,凭借这层姻亲关系,马尔博罗家族的年轻子弟几乎都跑到纽约买房置产,准备在将来某一天迎接他们的首相叔叔到美国,领导流亡政府继续作战。
作为不列颠近10年间难得清醒的掌舵人,丘吉尔自是明白英国若想逃过此番大劫的关键所在。英国陆军靠不住,因此无论如何,未来2年内英国都不能允许德军主力安全登陆。这就需要足够多的飞机争夺海峡制空权,以及足够庞大的近海舰队,来布设出不可逾越的水雷区。
要想实现这点,畅通的美英海上航运线便是前提条件。倘若没有充足的美援,英国的飞机战舰都将因缺乏原料和资金而停建,届时英国将迅速因为窒息而陷入濒死状态,德国只需伸出三根手指便能将英国轻易戳翻!
想到这里,丘吉尔眼眸中异芒微闪,他微微摆手示意副官不要跟随,然后叼着雪茄在地下室里快步穿梭,很快走进了属于海军的指挥所。年迈的第一海务大臣庞德正在口述电报,旁边的打字员十指如飞地在键盘上噼啪敲击着按键;几名高级参谋聚拢在海图前凝思着什么,一条蓝色粗线赫然在丹麦海峡处描绘了出来。
“首相阁下。”看到丘吉尔出现,庞德抬手向他敬了个军礼,丘吉尔神色严肃地点了点头,目光只是一动不动地盯着对方的容颜。庞德见状深吸口气,道:“托维将军已经率领舰队出击了。此时在丹麦海峡入口附近,已有超过30艘潜艇正在来回巡弋,只要德国舰队从这里经过,就必然会被发现行踪。”
“30艘?这可是我们手中超过一半的可用潜艇数量,如果德国舰队选择从法罗水道突入大西洋,我们又该如何预警应付?”丘吉尔吐出一片蓝色的烟雾,沉声询问道。庞德被这呛人的气味熏得皱了皱眉,徐徐解释:“德国舰队有7成以上的可能会走丹麦海峡。这是从两个月前开始,海军就在筹备的作战计划。”
“自比利时北部战役结束以来,皇家海军就开始从护航舰队抽调兵力,用于强化对法罗水道和丹麦海峡的巡弋。因为美国的庇护,我军舰艇只需悬挂星条旗就可避免德国潜艇的直接攻击,对兵力的要求大幅减少。而德国人必然会迫切想要改变这番现状,唯一的解法就是改变大西洋上的水面舰艇力量对比——在向美国施压的同时,以完全遵守国际法的方式展开破交围猎。”
庞德并指为掌点在地图上,向丘吉尔详细叙述道:“由于航程的限制,我军驱逐舰普遍都只会在较近的法罗水域活动,对于丹麦海峡时常鞭长莫及;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手和试探,那些时常出入北大西洋的万恶德国潜艇和军舰,很容易就能感受到这两处水域封锁强度的差别。这是再合理不过的状况,德国人没有任何理由会产生怀疑。而我们正是准备利用这一点。”
丘吉尔眼中露出不解,沉声道:“即便如此,德国人还是有很大几率会选择从法国水道突进。虽然这里我军舰艇活动频繁,且极有可能会和从北苏格兰启航之我军舰队主力相遭遇,但他们手中握有好几艘高速航母,足可在视距范围外对我军舰艇造成致命打击。说不定,德军指挥官甚至还盼望着能遇上我方舰队,这样就可以弥补他们在挪威海战中的遗憾,将我军一网打尽。”
听得这番言语,庞德暗自摇头叹了口气。说起来,面前的首相已经先后担任过两次海军大臣,算是资历最深的那批人了,但他文官出身的身份,却使得他在具体战术上一知半解,说出的话始终不得要领。25年前,他就因为战术拙劣而在达达尼尔海峡栽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