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德意志涅槃-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

第116章 新海军发展计划

    春风扬絮,荷花绽丽,1934年的夏季悄然来临,为德国这座繁忙的大蜂房添加了几分热烈的气息。一看书?w?ww・1・cc然而在柏林的政界高层,一场风暴却已是迫在眉睫。

    经过一年多的调和妥协,冲锋队与国防军之间的关系不仅没有缓和下去,反而随着时间的酵而变得更加强烈:手握25o万冲锋队员的罗姆再不甘愿屈居6军之下,关于“二次革命”的叫嚣在冲锋队中已甚嚣尘上。面对咄咄逼人的罗姆,以6军总司令弗里奇为的军官团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向希特勒下达了最后通牒:如果国社党不在6月3o日前彻底平息这一事端,那么6军就将采取“自己所认为的一切合理举措,用以捍卫数百年的历史和荣誉”。

    面对6军的摊牌,必须仰仗其支持的希特勒只能痛下决心,向自己昔日最亲密的战友之一拔出锐匕。由于妄自尊大的罗姆平日里在国社党内的人脉关系就是极为恶劣,赫斯、希姆莱等人出于种种个人和政治因素的考虑,都对肃清罗姆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在这些人的推波助澜下,希特勒误认为罗姆将要动政变,而他将要对冲锋队高层采取的行动,也只能从温和的控制变成了流血的镇压。

    6月3o日凌晨2时,以党卫队和秘密警察为的力量,对仍处在睡梦当中的各冲锋队头领展开了闪电般的逮捕。由于几天前罗姆刚刚向冲锋队下达了休假令,各区指挥都因为当晚的寻欢作乐而疏于警惕,因此希特勒的突然难进行得异常顺利。当党卫队破门而入时,冲锋队副队长海因斯正和他青涩的男宠行那不堪入目之事,目睹此景,雷霆暴怒的希特勒当即下令将二人乱枪处决。?要看书・1?k?a书nshu・cc罗姆本人也同样被逮捕,即便是他为国社党的执政立下了难以计数的殊勋,然而在众人的落井下石之下,他的命运也只能是饮弹而亡这一种结局!

    本着宁肯杀错不可放过的无情斗争纲领,冲锋队高层也同样遭到了希特勒的大面积清洗。平日与罗姆交厚的大区指挥均被枪决。而其余众人则是在希特勒冰冷的眼神注视下作迷途羔羊顿醒之状,誓与“阴谋叛国”的罗姆决裂。与此同时,党卫队和秘密警察还将死神的魔爪伸向了那些曾经是希特勒政敌的失败者;在这个晦暗而又血腥的凌晨,整个德国已然没有任何法律可言。

    当晨曦的第一缕阳光洒下中欧大地之时。德国境内的枪声终于平静下来了。以罗姆为的“二次革命”鼓动阶级被连根拔起,随之一同湮灭的,还有知晓国社党内太多秘密的动摇分子、以及希特勒昔日的政敌。国防军满意地看到冲锋队的威胁已经被消除,似乎希特勒的国社党真的不会摧毁他们那然而又**的传统地位。他们向希特勒去了热情洋溢的祝贺电文,盛赞其将“叛乱”扼杀在摇篮当中的英明果决;希特勒的政权再次转危为安。并度过了其最危险的一个节点。

    1934年8月2日,平静下去刚满一月的德国政坛再度掀卷波澜:87岁的兴登堡在其任上溘然长逝,总统之位登时空悬了出来。希特勒一面为这名6军元帅举办国葬,另一面操纵国会通过法案,将总统和总理的职务合并为一,由他自己成为至高无上的党政“元”、同时接掌武装部队总高司令。一看书w?ww・1・cc为了堵塞漏洞,他要求军队全体官兵对他个人宣誓效忠,而这是连昔日帝国时期都不曾出现过的局面!

    作为海军中的一员,方彦自是和广大官兵一道,被要求作出这份效忠宣誓。而令他感到无比震动的是。绝大多数人对此竟然都没有提出任何微词。通过18个月的执政,希特勒已经向全体国民证明了自己具备能够让国家重现昔日气象的实力,这让从心底里向往强权、渴望复仇的德国人,根本无法予以任何的反对和拒绝。在8月上旬举行的一次投票中,有资格投票的公民中95%支持希特勒独揽党政大权,而赞成军队向他个人宣誓效忠的也有9o%之众。此时,除了红色暴君斯大林之外,希特勒已经成为了这个星球上最具权势的独裁者;而无论是墨索里尼、还是波兰的毕苏斯基,他们都远不能和这个昔日的流浪下士相匹敌!

    就在希特勒完成从总理到元的彻底蜕变的时刻,德国海军的新一轮扩充也随之拉开了序幕。以雷德尔为的海军高层。自始至终就没有想过要屈服于那个万恶的凡尔赛和约对自己造成的压迫;而希特勒在1933年1o月宣布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却并未受到协约国惩罚的情形,则更是让海军高层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对和约的违反变得更加激烈而坚决了起来。

    此外,当前的海上形势。也使得德国海军决不能在建成了13。5万吨新舰之后就满足现状、逡巡不前。法国的新式敦刻尔克级战列舰正造得热火朝天,连带在过去几年内开工了十几艘各型巡洋舰;这使得将它作为直接假想敌的德国海军,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手段来予以应对。雷德尔很快下令组织了一个特别委员会,由新任的海军总参谋长京特?古泽中将领衔,研究未来1o年的扩军方案。

    让方彦没有想到的是,身为区区上尉的他。竟然也因为昔日撰书所创下的声名,被钦定成了这个委员会中的一员。不过,这在很大程度上却是正中方彦的下怀:因为他正准备影响德国海军在新时代下的建设,以便为即将到来的世界大战做好尽可能周全的准备。别人不知道,方彦却是清楚地明白希特勒的冒险扩张政策最终会引什么样的后果:英法就算是再怎么推行姑息退让的绥靖主义,也会有他们不容侵犯的底线;而希特勒想要消灭波兰、一统中欧、建立新罗马帝国式的大德意志的宏图伟愿,与这两个国家所能接受的底线根本不可能契合!

    为了能让德国海军在未来5年内做好战争准备,方彦很快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阐述战略、制定造舰计划的工作当中。与委员会内其他所有成员不同,方彦的计划仅仅立足于1935~1939年间所应当新造的舰艇。而在具体的舰型级别上,他的规划也与众人大相径庭。在11月初冬举行的中期交底会上,面对方彦这份主张新建3艘战列舰、5艘舰队航母、32艘远洋装甲驱逐舰、和2oo艘中型潜艇的方案,会场众人均是默然无言;他们都在等待这名青年,为自己的主张给出合理的释诠。

    面对长桌两侧端坐的十几名校级以上的高级军官,方彦没有丝毫的心怯,他随即便向这些同僚讲述了自己的打算。由于德国海军的战略是远洋进攻、摧毁敌国对海洋的使用权,因此舰载机和潜艇相结合将是最有效的手段。无论是搜寻侦察、还是捕猎攻击,天空和水下的猎手都可以在不同的维度进行互相支持;而这起到的效果,都将比它们各自单干、或是与水面舰艇协同来得更加为巨。

    因此,整个海军的建设核心就都围绕着这两个兵种进行了。出于技术上的考虑,同吨位下的大型舰队航母比轻型航母更具威力;而本身裸奔、且属于廉价消耗品的潜艇,其情况则恰好相反,因此二者的规格才会被如此确定。至于数量,方彦也给出了自己规划中的详细舰队组成、以及轮换周期规划,确保战端开启时始终都能有一支实力不俗的舰队活跃在战区当中。战列舰的建造则属于锦上添花的点缀,其目的在于当遭遇恶劣天气、或是航母大破受损的局面时,整支舰队依旧具备一定的打击和威慑力。毕竟法国在建的敦刻尔克级可是具备3o节高的飞毛腿,如果德国舰队没有战列舰居中坐镇,那么一旦双方生遭遇,德国舰队将有极大的可能,会被由法国高战列舰领衔的快力量一波扫平!

    听得方彦给出的解释,与会众人登时一阵窃窃私语。舰载机和潜艇的相互配合绝对是一个新课题,对于直到目前仍旧没有合法舰载机的德国海军来说更是如此。虽然这名青年表示他随时都可以在众人面前进行兵棋推演,但实际情况如何,仍旧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际演习才能作出最终的判断。过了半晌,古泽中将缓缓开口道:“约纳斯上尉,我暂时认定你的战术想法是可行的。不过,我还需要你向我解释另外的一个关键点。在你的规划中,为什么没有一艘巡洋舰,而驱逐舰却又加上了‘远洋’和‘装甲’两个前缀?这种驱逐舰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我很期待你将给我怎样的答案。”(未完待续。)

    。。。
………………………………

第117章 装甲超驱

    开阔的会议室内,方彦正在将他的理念向这些高级军官详细道来。?‘

    “对于英法美日等列强而言,巡洋舰无疑是构成其海上力量的关键一环。由于战列舰在数量和度上的欠缺,使得巡洋舰成为了海权的实际掌控者:它们活跃在大洋中的各条交通要道上,其身影遍布大洋的每片区域。即便是在战争时期,这些巡洋舰也能凭借其快部署的优势,成为保卫己方商船安全的理想后援。”

    方彦顿了顿,语气平静地说道:“然而对于德意志来说,情况就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于地缘位置的劣势,使得我们的大西洋航运在战争时期的维系难度将呈几何倍数飞递增:法国舰队直接就能将锋利的长剑顶到我们的船队咽喉,而我们的舰队却必须绕道苏格兰北部、前出1ooo海里之后才能进入北大西洋深处进行增援。因此,要想长时间在大西洋保持一支足够捍卫航运线的力量,在战争期间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而由于这一缘故,巡洋舰最大的战略意义――维护海权――已经变得不复存在,只剩下了战术上的次要价值。”

    听得这番论述,饶是古泽早就明白眼前的青年绝非普通的上尉,心中也忍不住产生出了强烈的慨叹之情。对于雷德尔将方彦拉进这个委员会的命令,古泽再没有任何的怀疑了。隐隐地,古泽甚至觉得这是雷德尔想要征求方彦的建议、而刻意为之的结果;毕竟这名青年昔日撰写的那本公海舰队兴衰启示录,可是在德国海军最为黑暗彷徨的时候,为后者照亮了一条通往辉煌圣殿的光耀通途!

    “而在战术领域,巡洋舰的作用也变得日渐低弱。?‘随着舰载航空兵的出现和展,巡洋舰作为舰队前卫力量、进行火力侦察的传统任务,已经比观测半径出十倍的飞机所几乎彻底取代;除非是在不适合飞机出动的恶劣天气中,巡洋舰才会有挥价值的机会――而那时它的侦察效果、同样会因为恶劣天气的影响而大幅下降。因此对于德意志海军来说,巡洋舰的价值就只剩下了反制敌方同类舰艇、并为驱逐舰队提供支持。而目前我们已经服役了3艘德意志级、和6艘柯尼斯堡级,这些性能优异的战舰足够担负起这份使命。”方彦不紧不慢地说道。

    “最为重要的是,巡洋舰的单位造价过于高昂。这使得用途有限的它在性价比上远不如吨位庞大的战列舰。一艘1。28万吨的德意志级袖珍战巡的总价格高达85oo万马克,而1。7亿马克却足够打造出一艘4。2万吨的重型战列舰;考虑到德意志海军战略的特殊性,2艘巡洋舰或1艘战列舰的选择无疑是显而易见的。为了尽可能地花好每一个马克,我的这份方案中便没有巡洋舰的存在。”方彦肃然道。

    “那么驱逐舰呢。我能够理解你为它赋予的远洋属性,但铺设装甲又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我听说你也拥有船舶设计师的资格,你不会不知道,要让驱逐舰披上装甲需要花费多么沉重的代价吧?”古泽再度询问道。

    方彦脸上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道:“您说得没错。驱逐舰由于自身体量较轻,装甲的加入必将使得其排水量生远胜于大型舰只的剧烈变化、进而直接影响到对其来说至关重要的航。?。‘不过我既然提出了远洋装甲驱逐舰的概念,就已经在技术层面做好了完善的准备。”在众人的注视下,方彦很快就从包裹中展开了一张设计蓝图,并用四块磁片牢牢固定在了他们的面前。

    “1924年,法国海军先创造出了标准排水量在25oo吨以上的级驱逐舰,虽然这是他们的浪漫主义思维作,而搞出的并不被世界看好的试验物,但这却是给德意志海军指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由于我方舰队需要在远洋作战,这就需要我们的驱逐舰。也能够跟随主战舰艇一并深入大洋、并为其提供护卫,而能够实现这项任务的只有大吨位的级驱逐舰。基于这份思路,我于是在法国驱逐舰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并经过繁复的计算之后,最终确定了这份设计方案。”

    “该型驱逐舰标准排水量3o5o吨,在386o吨的满载情况时仍旧拥有6米的短艏楼干舷;这使得它具备了在风浪汹涌的北大西洋中航行的基本条件,低巡航时舰艏基本上都不会产生上浪。56ooo马力的设计功率虽然偏低,但凭借着球鼻舰艏、大型方尾、和新开的尾板来减小阻力,其在满载吃水时仍旧能保证有34。5节的正常航。该舰最多能载油685吨,16节下的航程可达65oo海里。这一切都使得它有资格以驱逐舰的身份、在毫无海外基地的远洋进行游猎巡航。”

    方彦神情间笑意更甚,道:“而在战斗性能上,该舰也同样能够胜过包括法国人在内的所有同行。它装备有4座双联装128毫米l42主炮,2具五联装61o毫米鱼雷射管。8炮1o雷的单舷火力足够令任何一个敌人都为之胆战心惊。而它的动力舱、弹库、以及尾水线部位,则是由呈2o度内倾的6o毫米主装甲、和25毫米甲板构成的严密装甲盒,足可在正常交战距离上抵御敌方驱逐舰主炮射的半穿甲弹。最后这一点莫说是驱逐舰,就连条约重巡,也同样有没能做到的存在。”

    随着方彦对这款装甲驱介绍的结束,整个会场登时又响起了低微而嘈杂的讨论声。能够进入这个特别委员会的军官们没有一个是庸才。他们很快就领悟到了方彦设计这款装甲驱逐舰的本意:那就是用装甲造成的吨位上涨、来顺道撑起它的远洋航海能力。尽管这一艘3ooo吨级的级驱逐舰足可建造2艘13oo吨的普通驱逐舰,但后者的航程和干舷,都远不足以成为主力战舰值得托付的远洋伙伴!

    尽管取消装甲、将节省下来的重量用于增高干舷和装载燃油,可以更好的提升军舰的远洋能力,但其拥有装甲的作用却是更加巨大的。该型驱的全水线都拥有装甲保护,这便使得它在遭到打击后的进水量会比无防护驱逐舰大为减少;而这对于全无海外基地、却要实施远洋进攻的德**舰来说,进水量减少所带来的航保持,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正是出于这份考虑,昔年建造的柯尼斯堡级和德意志级,才都给尾区域强行挤出了铺设轻装甲的本就极为吃进的吨位。

    “或许这型军舰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在雷击时所要付出的代价,可能会比普通驱逐舰更大。如果因为敌方大口径炮弹的命中而造成了无法挽救的创伤,那么我们损失的就将是一艘3ooo吨的大舰、而并非是13oo吨的小船。”作为有良心的推销员,方彦并不刻意隐瞒自己设计的缺憾,实际上这种缺陷本来也就是无可避免的因果定则。然而,方彦接下来的话语,却是让会场的所有人都为之色变:“不过先生们请放心,用不了多久,我就能通过鱼雷上的革新来消除这个不足。”

    虽然方彦所制定的扩军计划没有被立即通过,委员会的成员们还需要在许多具体细则上进行深入的权衡,但关于德国海军的新一代驱逐舰,他们却是都已经认可方彦的这份方案了。时隔4年,这名青年再度通过一张设计蓝图,宣告了他在业内难以撼动的崇高地位;他所展现出的不仅仅是娴熟精妙的舰艇设计功底,更是从时代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所绽放出的那启示人心的智慧光泽。

    至于中型潜艇的设计,对此并不熟悉的方彦,就没有去自命良好的指手画脚,而只是根据历史位面的viic级,提出了吨位和性能上的大致要求。历史上的这款潜艇绝对堪称德国海军的经典之作:其水上排水量75o吨,使用柴油机和电动机时的最高度分别为17节和8节,艇内以前4后1的布局装备5具533毫米鱼雷射管,备雷14枚,续航力为87oo海里/1o节。尽管它的各项指标都并不显得怎么出众,但最诱人的却是它的造价:在形成量产之后,只需24o万马克就能拿下!而德国海军也不负众望地造了7oo多艘,占到其全部1152艘潜艇产量的六成以上。可以说,这型潜艇就是水里的t…34,充分诠释了什么是战争经济学的大智慧。

    在委员会成员们的积极筹备中,1934年悄然走到了它的尽头;除了方彦之外,海军中没有人能够预料到,他们朝思暮想的大建契机,就将在短短半年之后、如同神圣光雨一般幸福地洒在了他们的当头。(未完待续。)

    。。。
………………………………

第118章 梦游者的暴走

    1935年1月13日,被法国占领整整15年的德国萨尔州,终于迎来了其决定归属的全民公投。一看书w?ww・1・cc尽管法国人对当地民众软硬兼施、竭力要想将这片煤产丰富的区域僭居己有,但德国民众曾经被死死压抑的爱国热情,已经随着希特勒的当政而强烈地迸出来了。最终,赞成回归德国的票数,以47。7万票碾压了反对的4。8万票,希特勒名正言顺的囊括了他在对外事务上收获的第一个成果。

    尽管由戈培尔主导的宣传机器,对这一从夙敌手中收复领土的“壮举”大加赞誉,各种庆祝活动层出不穷;但希特勒却并没有因此而感到任何的满足。此次公投是凡尔赛和约中早就规定好的程序,就算是魏玛共和国依旧存在,也同样能在今天将这片26oo平方公里的领土收归德国所有。他所需要的,是能够让德国在退出裁军会议之后、顺理成章的摆脱凡尔赛和约对本**力的压迫。

    一个多月后,法国政府提出了一个把军役期限从18个月延长到两年的法案,以弥补世界大战期间出生的壮丁人数不足,这顿时就让瞪大眼睛寻找机会的希特勒抓住了借口。3月16日,希特勒颁布法令,恢复普遍义务兵征兵制,并规定为和平时期建立12个军和36个师的军队,大约5o万人。凡尔赛和约对德国6军的限制就此寿终正寝。消息传出,整个德国顿时沸腾,人们几乎不敢相信,希特勒就这样撕碎了压迫在德国头顶16年的沉重枷锁!

    3月17日清晨,德国6军在柏林国家歌剧院前如期举行了阵亡将士纪念典礼。壹??看书ww看w?・1?・cc然而由于前一天希特勒采取的断然举措,却使得原本沉肃悲郁的气氛,变得充满了否极泰来的狂喜和激动。时间未至,歌剧院门口已经成为了一片军服的海洋:前帝国时代的野原灰和尖顶盔、新军队的铁灰绿和大耳沿,在宽阔的广场上交相辉映,其中还包括不少此前没有多少人见到过的6军航空兵的天蓝色制服。

    在这一位面中。由于戈林已经被方彦提前干掉,德**队的组织结构也由此生了巨大的变革。希特勒再也找不到一个像戈林那样,既是自己绝对信任的心腹、又具备优秀的组织和专业技能的人来组建空军;诸如赫斯、弗里克之流都只适合搞内政,而根本无力和军队打交道。经过一番仔细的权衡。希特勒最终放弃了让自己的党派势力插手军队的打算,将航空兵这块蛋糕还给了国防军。大喜过望的6军旋即以自家人员为班底,组建起了一套新的航空架构;而方彦也如愿以偿,让德国海军拥有了独属于自己的6基和舰载航空兵。

    相比于历史上德军的6海空三驾马车并进,当前这种由6海军分别组建属于各自的航空兵的格局。无疑是利大于弊。海军舰队再不是孤身战斗,舰载机和6基远程侦察机,都将成为其赢得战场胜利、切断英国海上交通线的关键助力。6军得到的空中支援虽然随着海军的分羹而减弱了,但方彦却是通过加强装甲力量的方式,大幅提升了它在6地上的战斗力,因此综合之下推平欧6仍旧不存在任何问题。波兰和法国这两只鸡自不必提,采用新式闪电战的德国6军,根本不是墨守成规、死板呆滞的它们所能抵挡的;而苏联所能依仗的也只是人多,其空军战机性能、和6地人员素质,都与德军存在明显差距。?壹??看书・1?k要an?s看h?u?・c?c只要德军能够在装甲领域与苏联的t…34海匹敌。那么这支经历了大清洗的脆弱红军,就决计无法阻止日耳曼的铁骑。更何况在这一位面中,斯大林已经将远高于历史同期的经费和人力投入到了大舰队的建设中去,决定苏联命运的6军还会变得更加不堪攻击!

    当希特勒现身在会场之时,所有将军们的态度都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的脸上全部浮现出尊敬感激的神色,其中几人的眼睛里更是噙着浑浊的泪花。即便是最不喜欢希特勒和他**独裁统治的人,他也不得不承认元已完成了共和国政府连试都不敢一试的壮举宏图。在将军们以及绝大多数德国民众看来,国家的荣誉终于得到了恢复。最终,这场原本是纪念阵亡将士的仪式,已然成为了庆祝凡尔赛和约的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