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德意志涅槃-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自己的荣誉和德意志祖国!”施温尼格最后宏声开口道。
方彦和众人一道高声应答,神情间满是坚定之色。作为此次巡洋作战方案的核心制定者,他对即将到来的海上博弈有着充足的自信;无论是舰艇还是人员,今天的德国海军都已做好了战争的准备。而海德里希指挥的在英谍报组织,更是自己手中的一张隐形王牌,他们提供的情报将极大增加自己的胜算。(未完待续。)
………………………………
第164章 舰队出发
夜色深沉,苍穹如墨,浓密沉重的黑云将星月重重遮蔽,不一会儿就下起了连绵瓢泼的秋雨。 ‘然而在威廉港内,德国海军官兵的战备工作,却是丝毫没有因此而出现停歇。技术士官和工程师在各艘战舰上仔细巡检,确保每一个设备零件都处在良好的待用状态。码头上人影憧憧,数以百计的地勤人员正在冒雨对军舰实施补给;在明亮的路灯照耀下,他们疲惫的容颜和沾满泥浆的衣装,却凝结出了一副令人肃然起敬的画面。
方彦撑伞站在码头上,神色激动的打量着眼前庄严浩大的堂皇巨舰:经过四个月的紧张训练,战列舰俾斯麦号终于从波罗的海中返回,来到了德国海军的威廉港核心。尽管此时天色已暗,对她的具体身姿瞧不分明,但即便只是一片黑影轮廓,也让方彦为之热血激涌,豪情澎湃。在那厚重巍峨的舰桥两端,是威武雄壮的3座三联装45o毫米主炮塔;而有了她的居中坐镇,即便是英国3艘战巡齐齐现身,她那无与伦比的巨炮集群,也能让夙敌有来无回!
“这真是一艘令人心醉的战舰。美丽、优雅、震撼、强大,我真想娶她做我的妻子啊。”站在方彦身旁的赫尔曼伯梅中将轻声开口,声音中满是柔和与迷醉之意。对于任何一个从大炮巨舰的公海舰队时代走来的老人而言,这艘目前世界最大、同时也是最强的战列舰,都是他们心中至为珍贵的无上宝物。此刻,伯梅只是看到她的轮廓,心中就已经涌现出了无可撼动的必胜信念!
听到伯梅的话语,原本心潮激荡的方彦却不由得泛出了几分怪异的感觉。 ‘他眉头微微挑动,不动声色的说道:“将军,这次我们只是暂时以通讯能力更佳的俾斯麦号为旗舰。等到易北河演习结束后,我们还是会搬离到航母上去的。另外,这艘战列舰的人员磨合时间还并不十分充分,可能会影响到她在实战中的性能挥。如果不是形势确实有需。我认为我们还是应当谨慎地使用她,最好不要让她脱离航母的舰载机掩护、到大西洋深处实施单独作战。”
伯梅瞄了自己的参谋长一眼,似是对这个航空派扰乱自己情怀的做法颇为不满,他没有再度出言。而是径直走向了战列舰放到码头之上的舷侧扶梯。几分钟后,一个紧凑的甲板空间就出现在了伯梅的眼前。除了砌叠层垒的上部舰桥、和仿佛小山似的三联装主炮之外,甲板上还密布着众多的双联装128毫米高平两用炮、四联装4o毫米长管高射炮、以及单装2o毫米对空机关炮。一队肩扛步枪的水兵恰好巡逻到这里,他们当即向面前的舰队司令行了一个饱含敬意的军礼。
“约纳斯,你去统计舰队中各舰的补给情况。一小时后在航海室向我报告。”伯梅淡淡开口,看似正常的向跟随自己上舰的方彦布置了相应的任务。然而和前者共事了四年多的方彦,却是对自己上司的打算心如明镜:他必定是要借机巡视全舰,实地感受这艘世界第一舰的惊人风采。方彦心中暗翻白眼,不过他却是坦然接受了伯梅的委派,毕竟他交给自己的事情,也是自己必须掌握的基础信息。
灯光闪烁,电讯传播,身处全新环境中的方彦,依旧战线出了足够的高效率;过不多时。他就已经根据各舰回的相关报告,拟出了一份完整而直观的表格。‘与方彦预料的情况相同,这些军舰都是在施温尼格向众人宣布作战命令之前,就已经开始了相关的补给工作。目前她们的油库中几乎均已被装满,剩下的只有弹药、和日常齐备品的补充。得到这一结论的方彦舒了口气,同时心中喜悦难抑,随着利比亚油田的开采,德国海军果然已经再不担心大规模出海时的燃油所需!
在统计各舰补给情况的同时,心系航母的方彦,也特意电咨询了5艘航母的舰载机搭载情况。其中齐柏林、里希特霍芬2艘大型航母。分别装载了48架战斗机和72架鱼雷轰炸机;而希佩尔、布吕歇尔、塞德利茨3艘小型航母,则分别搭载了24架战斗机和36架鱼雷轰炸机。此次德国海军的舰载精锐显然是倾巢而出,务求通过一波巡航,就将拔剑暴起的英国人打回到谈判桌上。
临近夜晚十时。码头上辛苦劳作的地勤人员终于收工了。或许是伯梅的有意安排,当晚方彦和俾斯麦号舰长林德曼上校在航海室内共同值守。而通过咖啡、履职、和相应的交流,双方都对彼此产生了初步的友谊和信重。能以45岁之龄就指挥俾斯麦号这艘德国海军的瑰宝和骄傲,林德曼的才华自是毋庸置疑。而方彦也凭借着自己坚实的专业功底,和对当前海战的闪光灼见,让面前的大耳朵男子凛然收起了因年龄关系、而对方彦产生的任何轻视。
凌晨时分。寂静的港湾中忽然被内燃机的突突声所打破,不过方彦二人的神色都没有什么异常;他们知道,这是停泊在港口中的潜艇开始出航了。由于潜艇的水面航要远低于战舰,因此它们的出海时间几乎比水面战舰提前了两天。在黑夜的掩护下,似乎没有人知道这天夜里,德国海军究竟放出了什么凶神恶煞;但方彦却是明白,一大波剿杀英国航运线的毒恶狼群,此时已经在狩猎的路上了。
在这一位面中,虽然德国海军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对航空兵、以及水面舰艇的经营上去,邓尼茨的潜艇部队依旧处在只有口汤喝的清冷境地;不过,方彦却是通过对生产工艺的改进,帮助狼王打造了一支更胜历史的水下部队。
通过运用艇体分段制造、最后进行总和装配的类流水线生产方式,以及大量采用标准化模块的工艺,水面排水量75o吨的vii型潜艇成功将造价降低了3成,其平均每吨的价格甚至比最便宜的航母船体还要低廉。时至今日,邓尼茨麾下已经有了6o艘这种标准型潜艇,可进入大西洋作战的兵力比历史上多了两倍有余。虽然由于潜艇往返战区、和日常维护轮休的原因,邓尼茨现在只能保证有不到15艘潜艇在大西洋上随时作战,但这个数量已经足够他实施筹划多年的狼群战术!
清晨的阳光照亮了威廉港内的船舶建筑,喧嚣和忙碌再度降临到这座海军基地。泊位中的数十艘潜艇果然消失了一大半,几艘满载燃油和食物淡水的伪装补给舰也不复存在。由于这次对战争爆没有任何幻想,方彦便始终都呆在俾斯麦号上,在不断接收关于北海天气的最新消息当中,静静等待出海时刻的到来。
8月21日上午,舰队的补给工作宣告完成。方彦所在的俾斯麦号吃水增加到了1o8米,此时该舰高达534oo吨的满载排水量,令当今世界的所有主力舰都远远不能望其项背。8台大型重油专烧锅炉开始生火,港口内登时响起了一片尖锐的汽笛。此时没有盛大的仪式,没有欢送的人群,只有一面面火红色的万字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尽显舰队21万名官兵的铮铮傲骨和坚定决心!
“日德兰海域出现大雾,能见度不足五千米,传令舰队立即出港!”下午三时许,接到最新天气报告的伯梅当机立断,选择了提前展开行动。这份变故并不让他感到很意外,因为北海原本就以多雾而闻名海军业内,一年中可视距离不足六千米的时间能有3oo天之多。实际上,这也正是德国舰队能够快突入挪威海的另一有利依仗;在浓雾当中航行,显然能大幅增加舰队不被现的概率。
随着俾斯麦号上信号灯、通讯旗、以及无线电的三重命令,所有隶属远洋舰队的战舰立即展开了行动。一根根锚链被绞出水面,各舰随即有条不紊的离开泊位,朝着军港外徐徐加驶去。全长239米的俾斯麦号虽然体量空前,但却丝毫不显得笨拙颟顸;透平正反转间,她很快就脱离了泊位的限制,昂然迈入了广袤的深蓝。航海室中的方彦转头看向渐渐远去的港口6地,其思绪飞涌间,忽然体会到了光头离开大6江山时的那份独特的感觉。
离开大6架不久,海面上的雾气果然变得浓密了起来。为了保证在无线电静默的情况下,依然能让所有军舰都如臂指使,德国舰队排成了相距甚近的抱团阵型,开始以28节高向北狂飙疾驰。外围各舰雷达全开,以侦测周围可能出现的不明船只。在方彦的提前布局下,此时德国海军的舰用雷达性能较历史同期有了明显提升:不仅探测范围达到25km,其精度也能判断目标是大舰还是小船。虽然用于舰炮火控仍旧有些勉为其难,但在当下,它们却已经是方彦手中的重要王牌。(未完待续。)
………………………………
第165章 最后的和平
一轮彤红的烈日从东方海平面上冉冉升起,朝霞流舞,光芒璀璨。‘
波涛起伏的海面上,二十余艘悬挂着红底万字旗帜的战舰正穿波逐浪,向北面急前航。灿烂夺目的晨曦照耀在战舰右舷,为她们披上了一层绚丽的衣纱。各舰船冲涌出大片洁白的浪花,仿佛瀑布飞泻,千重吹雪;船后的尾流笔直绵延,在深蓝色的基调中显得格外亮丽怡人,赏心悦目。
“将军,我们驶出北海了!”俾斯麦号战列舰航海室里,方彦难掩喜色地对司令官伯梅报告道。经过一夜高疾驰,舰队已经完全远离了丹麦所在的日德兰半岛,径直来到了挪威海南部的边缘地带。由于有夜幕和浓雾的掩护,拥有雷达的己方舰队,在先前的航行过程中便放心大胆的以直线航行;而这无疑极大降低了路途中的时间消耗,使得舰队动向被英国探知的几率近乎变得微不可察!
“15小时42o海里,我们应该创下了各国主力舰队持续航行的度新纪录!”伯梅笑容满面,话语中同样充满了欣喜和惊叹。他眸光流转,神情间逐渐露出了几分惋惜和感慨,喃喃道:“如果昔年的公海舰队能拥有这份航,英国大舰队又怎么能将我们困在北海当中?”
方彦嘴角勾起,道:“工业科技的展,带来了世界距离的变小和缩短。今天我们能在十几个小时内驶出北海,并且仍旧保持着充沛的战斗力,靠的是重油代替煤炭的军舰燃料革命,以及电磁波技术的飞跃性提升。上场大战时,时代的科技水平,还不足以让我们跳出北海的桎梏,这便注定了我们在海洋上的失败。‘然而在今天,英国的地缘优势,已经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再不像当初那么明显;我们完全有能力离开北海这个池塘,而英国也将再无法维系他们的海权。”
站在旁边的林德曼眼中光芒湛湛。他只觉得方彦的见地极为精辟深刻,寥寥数语间,就已经把过去和现在的英德海上博弈的局势核心给点明了出来。即便是在海军中服役了二十多年的自己,竟也有一种意念清明、豁然开朗之感。看来对方能在而立之龄成为中校。果然是有着高屋建瓴的横溢情才!
“现在我们的危险期已经过去了。挪威海出没的船只不多,即便是没有雾气的掩护、同时也不派出舰载机进行侦察,只要凭借着战舰上的雷达预警,我们也有相当大的把握避开往来的舰船。”方彦微笑开口道。当前舰队的进展一如预料当中的顺利,再有大半天时间。己方舰队就能进入几乎绝对安全的寒带冰海。
海风呼啸,浪涛拍舞,在俾斯麦号出的灯光命令下,由24艘战舰组成的德国舰队开始了进入挪威海之后的迅变阵。5艘航空母舰徐徐减,在3艘重巡保护下位于队列中心;而旗舰俾斯麦号则引领3艘袖珍战巡航行到队伍最前,并排开扇形弧面,用她们的大型探测雷达实施警戒。12艘驱逐舰在航母周围散开,通过声呐防备着可能出现的水中不之客。雷达上偶有出现亮点,都被高机动的德国舰队,在视线距离外安全避过。
8月22日傍晚。伯梅下令舰队减至正常巡航水平的16节,以节省燃料。此时德国舰队距离威廉港的直线距离已经过一千公里,她们不仅进入了船迹罕至的挪威海域,接下来的黑夜又将为她们提供理想的掩护。‘在这种情况下,德国舰队已经不需要像之前24小时那般拼命赶路了。各舰的动力输出功率登时降到了额定负荷的1o%以下,而技术人员也趁此时机,对各机械部件展开了全面检查。
虽然舰队在航行过程中严格实施无线电静默,以避免自身位置的暴露,但俾斯麦号的电报室却始终处在待命状态,以便随时接收威廉港来的命令信号。此时。欧洲各主要国家正在进行错综复杂的外交斗争,英德之间是否会因为波兰而爆大战尚不明确,包括方彦在内的所有舰队官兵只能等待。不过方彦的心中自有一只战争的时钟,现在距离战争爆。只剩下不到十天的时间了。
经过反复的博弈、等待、和试探,1939年8月23日,德苏两国终于在先前达成的贸易协定的基础上,签订了为期十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而除了公诸于世的正常内容之外,这份条约还包含了一份极为隐秘的附属细则。
细则规定,一旦东欧各国生“某种政治上的变动”。德苏两国就将重新确立各自在东欧的势力划分。其中,芬兰、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国被划归苏联,立陶宛则被划归德国。此外,德国还将支持苏联对罗马尼亚西北部的比萨拉比亚的领土要求,同时和苏联划出了一条共同瓜分波兰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比192o年英国6军大臣寇松提议的苏波边境,还要向西推进了5o至15o公里。
毫无疑问,这是一份对苏联空前有利的势力划分。为了将苏联拉入自己的阵营、打击英法的士气和战斗决心、同时避免可能出现的两线作战,希特勒不得不痛下血本,将瓜分东欧的绝大部分好处都给了莫斯科的独裁者斯大林。而考虑到不能让德国人感到太过怨愤难平,斯大林也给予了对方一些甜头:譬如苏联将派出补给船,支援德国海军在大西洋上的巡洋作战,同时向德方开放摩尔曼斯克港作为潜艇基地。用不了多久,这些承诺就将挥它应有的作用。
然而让希特勒感到怒恨如狂的是,尽管他付出了如此大的代价才稳住了苏联人,使得后者在即将爆的德波战争中将明确不与自己为敌,但英国的态度却依旧坚定无比,丝毫不因为丧失了一个东方大国作为盟友,而出现任何的退缩。
就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的次日,英国向柏林表了措辞强硬的声明:“柏林某些方面显然认为,德苏协定一经宣布,大不列颠为维护波兰利益而进行干预的可能就已无需再加考虑。这是一个莫大的错误。无论德苏协定的性质可能如何,都绝不能改变大不列颠对波兰所承担的义务。”声明最后还称:“一旦生明显危及到波兰**和国家利益的情况,英王陛下政府就将下定决心、并且准备毫不迟延地使用所拥有的一切力量。”显而易见,张伯伦再也不会姑息希特勒的扩张了。
法国政府虽然软弱混乱,但这一次他们终于在山雨欲来的前夕表现出了坚定的立场。8月25日,法国大使同样向希特勒告知了巴黎的态度:一旦波兰遭到攻击,法国将全力支持波兰。为了应对当前日益紧迫的但泽危机,同时也是对柏林施压,法国当天宣布征召36万预备役人员,同时全军进入二级战备状态。
英法这一连串本是对希特勒出的雷霆警告,却先把远在南欧的墨索里尼给吓尿了。
眼见一场新的欧洲大战已迫在眉睫,而自己却还远没有做好同英法开战的准备,焦急的墨索里尼下定决心,即便是背上背信弃义的骂名,也要让意大利从《德意钢铁盟约》中抽身出来,避免因为希特勒在波兰的冒险而殃及自身。
8月26日,墨索里尼召集意大利三军长开了一个战争会议,会后随即向德国提交了一份意大利作战12个月、所需要从德国得到的最低支援清单。用参加拟制清单的小齐亚诺的话来说,这份清单“足能气死一头牛,如果牛认得字的话”。
除了石油能自给自足外,意大利人开出的清单中包括6oo万吨煤、2oo万吨钢、1oo万吨木材以及一长串其他物品,一直到6oo吨辉钼矿、4oo吨钛和2o吨锆。除此之外,墨索里尼还要15o门高射炮,来保护意大利北部距法国空军基地只有几分钟航程的工业区。显然,这份清单的意义并不在其本身:墨索里尼这位泄了气的法西斯领袖,是已经下定决心要摆脱他对第三帝国所承担的义务了。
不过,尽管英法态度空前强硬,自己的盟友墨索里尼又临阵胆怯,但对于已经下定决心要灭亡波兰的希特勒来说,这些都不会改变他动战争的既定策略。8月3o日,希特勒指示希姆莱,要求他启动实施“罐头货”行动;身为忠实鹰犬的希姆莱自是心领神会,随即便向秘密警察头目海因里希缪勒下达了命令。
8月31日深夜,一支由党卫军死囚冒充的波兰小分队,袭击了德国边境的格莱维茨电台,并在广播中用波兰语播送了一段辱骂德国的挑衅宣言。由于这起事件过于渺小,几乎没有德国民众能在当晚知道它的存在。然而,希特勒正是以此为借口,把德国民众带到了一场他们本身所想要竭力避免的战争当中。(未完待续。)
………………………………
第166章 战火再临欧洲
初秋的凌晨静谧清朗,整个欧洲都进入了深沉的酣睡;然而在中欧的波德平原上,一群特殊的人,却已经于黑暗中悄然伸出了他们锐利的爪牙。‘
9月1日凌晨4时15分,隶属于德国6军南北集团军群的飞行员突然从睡梦中被叫醒,他们被告知2o分钟后就要升空出击,对波兰境内的机场、铁道、桥梁、兵营、军火仓库等关键目标实施猛烈的空袭。通宵劳作的地勤人员,早就将战机起飞前的一切准备都实施就绪,此刻它们已经整齐排列在机场的跑道上了。当漆黑如墨的天穹中刚刚出现一丝微亮的时候,成群结队的德军战机已然冲天飞起;它们在地面无线电导航的指引下,朝着各自的目标呼啸而去。
不到半个小时,波兰军民就尝到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来自空中的突然死亡和毁灭的滋味。德军的bf…1o9型战斗机如入无人之境,将大量波兰机场上来不及起飞的作战飞机迅摧毁,而ju…87俯冲轰炸机和ju…88中型轰炸机,则对波兰的交通要道、通讯枢纽实施了定点清除的打击。波军通讯登时陷入瘫痪,后方司令部与前线部队失去了联络;而数以万计的波兰士兵,则不得不因为铁路和桥梁的毁坏而滞留火车站,失去了至为关键的战场时机。
就在航空兵进行空中突袭的同时,德国6军也起了震天撼地的火炮轰击。6千门大炮和4千门迫击炮齐鸣合奏,其掀起的爆炸直如雷霆闪电,惊涛海啸。波军的前线阵地登时化为一片火海,重重崩爆的橘红炽浪摧毁了他们的工事,吞噬了他们的士兵,喧嚣肆虐,带来了无尽的死亡和破坏。‘清晨6时,批43个师的德军部队,便在3千辆坦克的支援下像洪水一般冲进了波兰境内;刹那间,野蛮与杀戮的尖锐主旋律。便在这片浸染了鲜血的土地上急剧扩散了开去。
在海上,以西门子少将指挥的德国波罗的海舰队也没有片刻的空闲。尽管波兰海军早在几天前,就把他们的主力派到了英国,但埃姆登号轻巡仍是凭借着15o毫米大炮的威力。在小弟们的支援下击沉了1艘波兰驱逐舰和1艘炮舰。而2艘旧式前无畏则挥了她们最后的战斗价值:8门283毫米重炮连连开火,将波兰军方在但泽港周边修筑的一个个堡垒工事轰得碎炸塌毁,烈焰冲天。这令德国6军只受到了极微小的抵抗,就攻占了这座95%居民都讲德语的原属于他们的城市。
上午1o时,希特勒在国会表演讲。向他的全体8千万国民宣告了这场他刚刚蓄意挑起的重大事件。毫无疑问,希特勒将挑起战争的罪过诬赖在了波兰人头上,称当前德**队的行动,是在回击昨天夜里波兰军队对德国本土实施的进攻。听众们很快现,元今天穿的竟然是一身野原灰的旧帝国下士军装,而在他的左胸前方,同样正挂着他那枚闪闪亮、终生引以为傲的一级铁十字勋章。
“从现在起,我只是德意志帝国的第一名军人。我又穿上了这身对我来说最为神圣、最为宝贵的军服。在取得最后胜利以前我决不脱下这身衣服,要不然就以身殉国。”希特勒掷地有声出了自己的宏愿,登时引起了议员们狂热的欢呼。
在这场演说中。希特勒也为自己安排了身后之事。如果他在战争中遭遇不测,赫斯将成为他的继承人。 ‘如果赫斯也遭遇不测,则弗里克会成为新的国家领袖。尽管希特勒知道跟随自己的老战友几乎都是才能平平之辈,根本无力承担起这份重担使命,但他却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