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家后汉书辑注-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n卷六四

    〔一〕 范書本傳作建威將軍,是。

    0二八 耿秉字伯初〔一〕,為征西將軍,出西域。秉鎮撫單于,匈奴與國懷其恩信〔二〕,南留單于,以安天下。秉壯勇,與士簡易,軍行常自被甲。(姚。汪。黃)──書鈔卷六四(二)

    〔一〕 秉原铡骺担瑩糨嬣煾摹

    〔二〕 疑與系舉之铡

    0二九 耿秉為人威重有致裕輬探鹞帷C啃行遥鼝a領宿衛。(汪。黃。鈴木)──御樱Ь矶

    王霸傳

    0三0 王霸字元伯,為偏將軍。上以霸曉兵愛士,可以獨任者也。(鈴木)──書鈔卷六四

    祭遵傳

    0三一 祭遵字弟孫。建武三年〔一〕,為征虜將軍,南擊弘農佟Y射遵洞肘,出血流袖〔二〕。眾見遵傷,稍退,遵叱之,士卒戰皆百倍。光武歎曰:安得憂國奉公如祭征虜者乎!(姚。汪。黃。鈴木)──書鈔卷六四

    〔一〕 范書本傳作二年,是。

    〔二〕 范書本傳作弩中遵口,洞出流血。

    朱祐傳

    0三二 朱祐為護軍,舍止親幸,莫與為比。(鈴木)──書鈔卷六四

    王梁傳

    0三三 梁〔字君嚴〕〔一〕,為野王令。赤伏符曰王梁主衛作玄武〔二〕。光武以野王本衛地,玄武水神,司空水土之官,於是擢王梁拜大司空。(汪。黃。鈴木)──書鈔卷五二 ○ 初學記卷一一(二)

    〔一〕 據初學記卷一一補。

    〔二〕 伏原铡鞣煾摹

    馬成傳

    0三四 馬成字君遷,拜驍騎將軍,北屯常山。積數年,上以其勤勞,徵歸京師。邊民多上書請之,〔上〕復以成鎮撫之〔一〕。(汪。黃。鈴木)──書鈔卷六四 ○ 御樱Ь矶

    〔一〕 據御樱Ь矶搜a。

    傅俊傳子昌

    0三五 傅俊子昌,徙封蕪湖侯。建初中,遭母憂,(固)〔因〕上書以國貧不之封〔一〕,乞錢五萬為關內侯〔二〕。肅宗貶為關內侯,竟不賜錢。(汪。黃。鈴木)──御樱Ь矶0一

    〔一〕 據汪輯改。

    〔二〕 范書作五十萬,此作五萬,铡

    0三六 論曰:中興二十八將,前世以為上應二十八宿,未之詳也。然咸能感會風雲,奮其智勇,稱為佐命,亦各志能之士也〔一〕。(姚。汪。黃)──范書朱景王杜馬劉傅堅馬傳論

    〔一〕 李賢注曰已上皆華嶠之辭,故依汪輯附傅俊傳後。

    福趥餍䦟O章

    0三七 學者稱枺^為老氏藏室,道家蓬萊山〔一〕。(姚。汪。黃。鈴木)──書鈔卷一0一 ○ 初學記卷一二 文選卷四六王元長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注 白帖卷七四 御樱Ь矶↓埥铠P髓判卷三

    〔一〕 李賢曰:老子為守臧史,後為柱下史,四方所記文書皆歸柱下,事見史記。言枺^經籍多也。蓬萊,海中仙山,為仙府,函經秘錄並皆在焉。時太僕鄧康以福д戮迂毿B,仍講讀不輟,故耍д氯霒|觀,為校書郎。

    馬援傳子防

    0三八 馬援在河西,有穀數萬斛,乃歎曰:凡殖財者,貴以施也,否則守錢虜耳。(汪。黃。鈴木)──御樱Ь戆巳

    0三九 援為耄魈兀鲩L吏如兄長,〔委以任之〕〔一〕。(姚。汪。黃。鈴木)──書鈔卷七四

    〔一〕 據陳、俞本補。

    0四0 馬援字文淵,為伏波將軍,振旅京師,厚加賜車一乘,朝見次九卿。(鈴木)──書鈔卷六四

    0四一 馬防字孝孫,行車騎將軍,與長水校尉耿恭師征盧水羌還〔一〕,帝親瘢移涓#ㄒΑM簟|S。鈴木)──書鈔卷六四

    〔一〕 盧水,即盧溪水。水經注卷一河水注曰:湟水又枺R溪水注之。水出西南盧川,枺绷髯⒂阡宜4怂诮鸪强づR羌縣枺

    0四二 馬防行車騎將軍,位列九卿,班同三府。(姚。汪。黃)──書鈔卷六四

    0四三 永平十五年,上始欲征匈奴,與福Ч痰茸h出兵眨龋砸詾槿獠菝溃刹豁毞Y馬。案軍出塞,無穀馬故事。馬防言當與穀。上曰:何以言之?防對曰:宣帝時五將出征,案其奏言,匈奴候騎得漢馬矢,見其中有粟,知漢兵出,以故引去。以是言之,馬當與穀。上善其用意微緻,即下眨R穀,防遂見親也〔一〕。──天中記卷四五

    〔一〕 此引與御樱Ь戆巳咚龞|觀記略同,疑天中記引書名有訛,故附傳末以俟攷。

    。。。
………………………………

華嶠漢後書卷二

    [周天游輯注]

    魯恭傳

    0四四 魯恭字仲康,拜司徒,數有忠言,陳正得失。恭在位,選辟皆妙,至列卿〔郡守〕數十人〔一〕。(姚。汪。黃。鈴木)──書鈔卷五二

    〔一〕 據汪輯補。

    劉寬傳

    0四五 寬為南陽太守,遇民如子,不曾出詈言也。(姚。汪。黃。鈴木)──書鈔卷七四

    0四六 劉寬為南陽太守,吏有罪,蒲鞭示恥〔一〕。(鈴木)──書鈔卷七四

    〔一〕 古者以生皮為鞭,寬仁恕,代之以蒲草,僅示恥耳。

    0四七 劉寬為南陽太守,平心舉善,每自克責,吏民愛敬,不敢欺也〔一〕。(姚。汪。黃。鈴木)──書鈔卷七五

    〔一〕 姚、汪、黃三輯依陳、俞本作倪寬傳,铡=駨目妆尽

    0四八 劉寬為南陽太守,常好與諸生講論經義,政化流傳,不嚴而治。(姚。汪。黃。鈴木)──書鈔卷七五

    韋彪傳

    0四九 韋彪上疏曰:欲急民所務,當先除其惡〔一〕。其原在尚書典樞機,天下事一決之,不可不察故也。(姚。汪。黃)──書鈔卷五九(二) ○ 類聚卷四八

    〔一〕 類聚卷四八惡作患,與范書同。

    0五0 韋彪上疏曰:有楚獄事繁〔一〕,故置尚書令史以助郎。郎主文案,與令史不殊。(汪。黃)──御樱Ь矶蝗 稹〈筇屏渚硪

    〔一〕 永平中,楚王英址矗聸詺ⅲz遂興,累年相陷坐死徙者以千數。

    范遷傳

    0五一 范遷為司徒,在公輔,有宅數畝,田不過一頃,推與兄子。(汪。黃)──御樱Ь戆硕

    桓譚傳

    0五二 桓譚上疏言事,出為六安郡丞,意忽忽不樂而卒。──職官分紀卷四一

    馮衍傳子豹

    0五三 衍祖父立,生滿,年十七喪父,早卒,滿生衍〔一〕。(姚。汪。黃。鈴木)──范書本傳注

    〔一〕 惠棟曰:前書曰立字拢洌钍雷右病S掷钯t注引枺^記曰:野王生座,襲父爵為關內侯,座生衍。與此大異。范書從枺^記。李賢注又曰:衍之祖馮參忠正。惠棟以為參為衍從祖也。

    0五四 丹死〔一〕,衍西歸。吏以亡軍,下司命乘傳逐捕,故亡命〔二〕。(姚。汪。黃。鈴木)──范書本傳注

    〔一〕 丹,廉丹,王莽時拜平均公、更始將軍,於無秊槌嗝妓鶜ⅰ4饲把軆纱蝿竦け趁Вげ粡摹

    〔二〕 亡命河枺病

    0五五 馮豹字仲文,為尚書郎,勤力不懈。每奏事不報,常伏省閣下,或從昏至明。帝聞而嘉之,乃加賞賜〔一〕。(姚。汪。黃。鈴木)──書鈔卷三六 ○ 又卷六0

    〔一〕 職官分紀卷八末句作章帝嘉之,數加賞賜。豹眠熟,上令引被覆之。

    0五六 論曰:夫貴者負勢而驕人,才士負能而遺行,其大略然也。二子不其然乎〔一〕!馮衍之引挑妻之譬,得矣。夫迹藿灾☆杭赫撸∈縿t不能。何也?豈非反妒情易,而恕義情難。光武雖得之於鮑永,猶失之於馮衍〔二〕。(姚。汪。黃)──范書馮衍傳論

    〔一〕 李賢引史記曰:魏太子擊逢文侯之師田子方,引車下道。子方不為禮。太子擊曰:富貴者驕人乎?貧賤者驕人乎?子方曰:貧賤者驕人耳。夫諸侯驕人則失其國,大夫驕人則失其家。貧賤者行不合,言不用,則去之楚、越,若脫然,柰何同之哉?

    〔二〕 李賢曰自此已上皆華嶠之詞。

    申屠剛傳

    0五七 申屠剛為尚書令。時內外群臣,多帝自遷舉,加以法理嚴察,職事過苦,尚書近臣,乃至捶撲,牽曳於前,群臣莫敢言,唯剛每極諫。(汪。黃。鈴木)──御樱Ь矶0

    鮑永傳孫德

    0五八 鮑德為南陽太守,民號為神父。(姚。汪。黃)──書鈔卷七五

    郅惲傳

    0五九 惲拜長沙太守,崇教化,表異行。(姚。汪。黃。鈴木)──書鈔卷七四

    郎顗傳

    0六0 華嶠曰:漢之十葉,王莽篡位。聞道術之士西門君惠、李守等多稱讖云:劉秀為天子。〔一〕自光武為布衣時,數言此,及後終為天子,故甚信其書。鄭興以忤意見疏,桓譚以遠斥憂死。及明、章二帝,祖述其意,故後世爭為圖緯之學,以矯世取資。是以通儒賈逵、馬融、張衡、朱穆、崔寔、荀爽之徒,忿其若此,奏皆以為虛妄不經,宜悉收藏之。惟斯事深奧,善言古者,必有驗於今;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而托云天之曆數、陰陽、占候,今所宜急也。占候、術數能仰瞻俯察,參諸人事,禍福吉凶既應,引之教義,亦有著明。此蓋道術之有益於後世,為後人所尚也〔一〕。(黃)──袁宏紀卷一八順帝紀

    〔一〕 黃姡б詾橄道深墏髡摚駨闹

    郭伋傳

    0六一 伋徵拜潱ㄌ兀蹌谥唬嚎さ觅t能太守,去帝城不遠,河潤九里,冀京師并蒙其福。(姚。汪。黃。鈴木)──書鈔卷七四

    孔奮傳

    0六二 孔奮字君魚,守姑臧長,治有異政,以仁義折強扶弱,好惡分明,匈奴不敢犯塞。──職官分紀卷四二

    0六三 奮為武都太守,有美行,愛之如骨肉;無義,憎之如仇讎。(姚。汪。黃。鈴木)──書鈔卷七四

    張堪傳

    0六四 張堪拜漁陽太守,治稻田八千餘頃,百姓殷富,童郑柙唬荷o附枝,麥秀兩歧。張君為政,樂不可支。童郑绱恕惨弧常ㄢ從荆┅ぉn卷七六

    〔一〕 陳本改注范書,非。

    0六五 上問掾樊顯曰〔一〕:太守在蜀,誰最能者?顯曰:漁陽太守張堪昔在蜀最能。堪仁足以惠下,威足以齊姦,清廉無以為比。上曰:何以為效?顯曰:當破蜀時,公孫述珍寶山積,卷握之物,足當十世。而堪不以介意,去蜀之日,乘朽轅車,白布破囊而已〔二〕。(姚。汪。黃)──書鈔卷七五

    〔一〕 顯,蜀郡計吏。時光武召見諸郡計吏,問其風土及前後守令能否。

    〔二〕 此引陳本多妄改,姚輯從之。而汪輯不詳所出,照錄姚輯,妄注出類聚。黃輯亦依陳補。皆非。

    廉范傳慶鴻

    0六六 廉范為武原太守,下車申明賞罰,誅鋤姦滑,表用良吏。(姚。汪。黃。鈴木)──書鈔卷七五

    0六七 廉范遷蜀郡太守,生子皆以廉為名者千數。(姚。汪。黃。鈴木)──書鈔卷七五

    0六八 廉范百姓歌之〔一〕。(鈴木)──書鈔卷七六

    〔一〕 時范任蜀郡太守,許民夜作,但嚴使儲水以防火,百姓稱便,乃歌曰:廉叔度,來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無襦今五絝。事見范書本傳。此引當有脫文。

    0六九 洛陽慶鴻慷慨好義,廉范與為刎頸之友。時人稱曰:前有管鮑〔一〕,後有慶廉。(汪。黃)──御樱Ь硭0七

    〔一〕 史記管晏列傳曰: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质露F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於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羊續傳

    0七0 羊續字興祖,為南陽太守,以清率下,唯臥一幅布綯,裯綯敗,糊紙補之。──天中記卷四八

    樊宏傳

    0七一 樊宏字靡卿,為光祿大夫,位特進。宏為人性謙卑畏慎,不求苟得。(姚。汪。黃。鈴木──書鈔卷五六

    梁統傳玄孫冀

    0七二 梁冀妻孫壽色美,〔而善為妖態〕〔一〕,能作愁眉、啼妝、墮馬髻、折腰步、齲齒笑,以為媚惑〔二〕。(姚。汪。黃。鈴木)──類聚卷一八 ○ 御樱Ь砣0

    〔一〕 據御樱Ь砣0補。

    〔二〕 風俗通義曰:愁眉者,細而曲折。啼〈米壯〉者,薄拭目下若啼處。墯馬髻者,側在一邊。折腰步者,足不任體。齲齒笑者,若齒痛不忻忻。始自冀家所為,京師翕然皆放效之。

    0七三 梁冀愛監奴秦宮,官至太偅睿萌肫迚鬯垡妼m,屏御者以言事,因通焉。宮威權大震,二千石皆拜郑е#ㄒΑM簟|S。鈴木)──類聚卷三五

    張純傳子奮

    0七四 張奮字雅通,拜大司馬,在位名為清白。(姚。汪。黃。鈴木)──書鈔卷五一

    鄭興傳子眾

    0七五 鄭興,更始立,拜諫議大夫,使安集關西。(姚。汪。黃。鈴木)──書鈔卷五六

    0七六 鄭眾使匈奴,欲令眾拜,不為屈。朝議復欲遣眾,眾曰:今往匈奴,必恐取勝於臣,臣不忍持大漢節,對氊裘跪拜。明帝收繫廷尉獄。(汪。黃。鈴木)──御樱Ь砦逅亩

    0七七 鄭眾字仲師,為左馮翊,徵為大司農。是時朝議欲改弊,〔一〕眾諫以為不可。詔切責,至被奏劾,執之不移。(姚。汪。黃。鈴木)──書鈔卷五四

    〔一〕 時章帝議復F官也。

    0七八 鄭眾字仲師,為大司農,在位以清正稱。(姚。汪。黃。鈴木)──書鈔卷五四

    陳元傳

    0七九 初欲立左氏傳博士,范升〔奏〕以為左氏溎惨弧常灰肆ⅰj愒勚嗽勱I上疏爭之,更相辯對凡十餘上。帝卒立左氏學〔二〕。〔立博士四人,元為第一〕〔三〕。(姚。汪。黃。鈴木)──御樱Ь矶 稹n卷六七

    〔一〕 據書鈔卷六七補。又升铡澹瑩䲡n逕改。

    〔二〕 此光武建武初之事。

    〔三〕 據書鈔卷六七補。

    0八0 元字長孫〔一〕,以才高著名,辟司空掾。宋弘受罪,上書訟之,言甚切直,又敷陳當世便〔宜〕事〔二〕。(姚。汪。黃。鈴木)──書鈔卷六八

    〔一〕 書鈔卷六七作字襄孫,铡7稌嘧鏖L孫。

    〔二〕 據汪輯補。

    賈逵傳

    0八一 賈逵字景伯,有贍才,能通古今學。神爵集宮殿,上召見,敕蘭臺給筆,作神爵頌。除蘭臺令史〔一〕。(汪。黃。鈴木)──書鈔卷六二

    〔一〕 書鈔引書名铡A嶠漢書為華譚漢書。

    張霸傳孫楷

    0八二 張楷字公超,家貧無以為業,常乘驢車至縣賣藥。(汪。黃。鈴木)──御樱Ь砭虐怂

    桓榮傳子郁 孫焉 玄孫典 玄孫彬

    0八三 桓榮為博士。會庭中詔賜奇果,受賜者懷之,榮獨舉手奉以拜。光武笑指之曰:此真儒生也。(汪。黃。鈴木)──御樱Ь砭帕摹 稹n卷一九

    0八四 建武二十八年,桓榮為太子少傅,賜以輜車乘馬。榮大會諸生,陳其車馬印綬曰: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乎?(鈴木)──書鈔卷一三九 ○ 又卷六五

    0八五 榮為少傅,以太子經學成畢,上疏謝歸道。太子以書謝。(姚。汪。黃。鈴木)──書鈔卷六五

    0八六 桓榮字春卿,遷太常。明帝〔即位〕〔一〕,尊以師禮,甚見親重〔二〕。乘輿幸太常府,榮枺孀O几杖,〔會百官〕,〔三〕天子親自執經。既罷,悉以太官供具賜太常家,其恩禮若此。(姚。汪。黃。鈴木)──書鈔卷五三 ○ 初學記卷一二

    〔一〕 據初學記卷一二補。

    〔二〕 初學記卷一二下尚有拜之二字,疑系拜二子為郎之铡蕰翰谎a入。

    〔三〕 據初學記卷一二補。

    0八七 桓榮遷諫議大夫〔一〕,每大射養老禮畢,帝輒引榮及弟子升堂,執經自為辨說。──職官分紀卷六

    〔一〕 枺^記及范書均作拜榮為五更。此作遷諫議大夫,铡

    0八八 榮長子雍早卒,少子郁嗣。(姚。汪。黃。鈴木)──范書本傳注

    0** 桓郁字仲思〔一〕。敦厚篤學,傳父業,以尚書教授,門徒常數百人。選侍中。帝以郁先師子,有禮讓,甚親厚焉。常居中論經書,問以政事,反復乃行,受章錄事,不離左右。明帝自制五行章句〔二〕,令郁校定於宣明殿中。(姚。汪。黃。鈴木)──書鈔卷五八 ○ 范書本傳注 御樱Ь砦寰乓

    〔一〕 范書本傳作仲恩。

    〔二〕 五行原铡魑褰洠瑩稌緜髯⑥煾摹

    0九0 郁上書乞身〔一〕,天子憂之,有詔公卿議。議者皆以郁身為名儒,學者之宗,可許之。於是詔郁以侍中行服。(姚。汪。黃。鈴木)──范書本傳注

    〔一〕 以母憂故也。

    0九一 郁六子,普、延、焉、俊、酆、良。普嗣侯,傳國至曾孫絕。酆、良子孫皆博學有才能。(姚。汪。黃。鈴木)──范書本傳注

    0九二 桓焉明經篤行,有名稱,以尚書入授安帝,拜太傅,錄尚書事。復入授順帝於禁中,因晏見建言宜引三公、尚書入省事,天子從之。(姚。汪。黃。鈴木)──書鈔卷五九

    0九三 焉長子衡,早卒。中子順,順子典。典十二喪父母,事叔母如事親。立廉操,不取於人,門生故吏問遺,一無所受。(姚。汪。黃。鈴木)──范書本傳注

    0九四 十年不眨惨弧场#ㄒΑM簟|S。鈴木)──范書本傳注

    〔一〕 此言桓典任侍御史之長。范書作七年。

    0九五 遷平津都尉、鉤盾令、羽林中郎將〔一〕。(姚。汪。黃。鈴木)──范書本傳注

    〔一〕 此亦桓典事跡。

    0九六 酆生麟。(汪。黃)──范書本傳注

    丁鴻傳

    0九七 榮弟子丁鴻學最高。(汪。黃)──范書桓榮傳注

    0九八 華嶠曰:論語稱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行省乎〔一〕?故嘗請論之:孔子曰:太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德)〔得〕而稱焉〔二〕。孟子曰:聞伯夷之風者,貪夫廉,懦夫有立志。〔三〕然則太伯出於不苟得,未始有於讓也。是以太伯稱〔至德,伯夷稱〕賢人〔四〕,後之人慕而徇之。夫有徇則激詭生,而取與妄矣。故夫鄧彪、劉愷讓其弟以取義,使弟非服而己享其名,其於義不亦薄乎?又況乎干有國之紀,而使將來者妄舉措哉!古之君子,立言非〔苟顯其理〕〔五〕,將以啟天下之方悟者;立行非獨善其身,將以訓〔天下之方動者。言行之所開塞,可無慎〕哉〔六〕!原丁鴻之心,其本主於忠愛乎〔七〕?何其終悟而從義也?以此殆知其徇尚異於數世也〔八〕。(汪。黃)──袁宏紀卷一二 ○ 范書丁鴻傳論

    〔一〕 語出論語學而篇。疏曰:敦柔潤澤謂之溫,行不犯物謂之良,和從不逆謂之恭,去奢從約謂之儉,先人後己謂之讓,言孔子行五德而得與聞國政。

    〔二〕 據論語泰伯篇改。

    〔三〕 語出孟子盡心下。

    〔四〕 據范書丁鴻傳論補。惠棟曰范此論皆華嶠之辭。

    〔五〕 同右。

    〔六〕 據范書丁鴻傳論補。

    〔七〕 乎字原铡蒙衔脑兆种希瑩稌煾摹

    〔八〕 范書丁鴻傳論末句作異夫數子類乎徇名者焉。

    孝子傳

    0九九 孔子曰:夫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一〕子路曰:傷哉貧也!生無以養,死無以葬。子曰:啜菽飲水,孝也。〔二〕夫鍾鼓非樂云之本,而器不可去〔三〕;三牲非致孝之主,而養不可廢〔四〕。存器而忘本,樂之遁也〔五〕;眨饕院吐暎瑯分梢病3琊B以傷行,孝之累也;脩己以致祿,養之大也。故言能大養,則周公之祀,致四海之祭。言以義養,則仲由之菽,甘於枺徶擦场7蚧妓闹。傻撘郧箴B者,是以恥祿親也。存找员M行,孝積而祿厚者,此能以義養也。

    〔一〕 見孝經拢握隆@钯t曰:配天,謂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

    〔二〕 語出禮記檀弓下,文稍略耳。

    〔三〕 論語陽貨篇曰:樂云樂云,鍾鼓云乎哉?馬融曰:樂之所貴者,移風易俗,非謂鍾鼓而已。

    〔四〕 孝經孝行章曰:事親者,居上不驕,為下不亂,在醜不爭。居上而驕則亡,為下而亂則刑,在醜而爭則兵。三者不除,雖日用三牲之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