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成汉帝国-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全军伤亡呢?”刘隆接着问道。

    主薄打开册子,说道:“大月氏剩下两万余人,乌孙剩下一万余人,楼兰剩下两千余人,大宛剩下八千余人,疏勒国步卒两千人;我部五万士卒余下三万余人,且大部分都有伤。”

    “加上大月氏的五万大军,足足二十万部队,十六万骑兵,如今只剩下四万人,死伤十二万,步卒三万余,可耻啊。。。可耻。。。”刘隆大喝道:“本都如何向皇上交代?如何交代?”

    “都护,胜败乃兵家常事,虽然我军伤亡惨重,但凉军那边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不过十五万人,这三天的大战,我估计他们最终剩下的也不过四五万人,且他们的骑兵已经损失殆尽,此战,我军必能大胜。”主薄点着头说道。

    “报。。。”大帐外走进一名校尉,抱拳道:“都护,好消息,凉王来使说,安息国骑兵已经过了玉门关,正在朝肃州赶来。”

    “好。。。”刘隆兴奋的站起身,双手握住了主薄的肩膀道:“借你吉言,此战果真我军大胜,凉军已经没有援军了,哈哈哈。。。传令下去,全军整备,各部原地休息,将援军赶来的消息告诉他们,待援军赶到,就是杀灭拓跋氏的时机。”

    “诺。。。”
………………………………

第三百四十六章 凉州攻防战VIII

    第346章:(凉州攻防战VIII)

    “众将士,朕自登基以来,励精图治,只希望我大凉能驰骋草原与中原之地,但如今天下大乱,朕力不从心,坚守肃州以来,奈何敌军人多势众,我军兵少粮草也不济,如今大战了三天,此时两军乏力,正是好时机,跟着朕,杀出去,将敌军枭兽,朕在此下令,凡斩杀敌军军司马以上将官者,尽皆官升三级,擒杀敌军将领者,封侯拜相,朕岂会吝惜赏赐乎?诸将随朕全力以赴,杀出去,功名大业,就在今时,杀。。。”拓跋文宏一番激励人心的话说完,便在文鸯的保护下,策马往西城门奔去。

    刘隆的算盘打的好,凉军确实没有援军,但他低估了凉军决死一击的勇气,午时之后,凉州的天气为最热之时,汉军所部因为大营被毁,士卒基本上都是在石头下避日,比较惬意,毕竟双方都战了三天,此时停战正是休整的好时候,因为太累,双方都没有来得及打扫战场,任由尸体在城外各处摆着,在太阳下散发出一阵阵的腐烂气息。

    “全军出击。。。杀。。。”

    “杀呀。。。”

    将领才能驻扎的大帐内,刘隆被震天的喊杀声吵醒,此时正是午时三刻之后,凉军集结全部兵马,朝着汉军的大营发起了决死一击,功其一役。

    “传令全军,迎敌。。。”刘隆大喊道。

    “杀。。。”

    张二力乃凉州陇西人士,此刻是凉军步卒一个小小的伍长,三天的大战他能活下来或许是运气,外加上作战勇猛,而此次他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带着自己麾下朝着凉军大营发起了决死的冲锋,手中握着的长枪在奔跑中冒出了许多冷汗,他心里只想着能活着回去与自己的妻儿团聚,或许这已经是一种奢望罢了:“弟兄们,冲啊。。。”

    汉军各部被杀的措手不及,他们所想的乃是距离他们不远的安息国骑兵来援,因为三天的大战,都想要休整,于明日再与凉军开战,哪里想到凉军此刻开始了冲锋,始料未及的同时,原本已经收到重创的楼兰国大营首当其冲,余下的两千骑兵还未能上马,便被率先赶到的文鸯骑兵冲破了大帐,随后赶来的步卒将楼兰国士卒一个个斩杀在大营内。

    因为有楼兰做缓冲,大宛国骑兵得以上马与文鸯周旋,随后便是大月氏,骑兵纷纷上马,但文鸯的骑兵就像一把尖刀一般,将整个汉军大营撕开了两半。

    拓跋文宏手中提着长枪,一身金甲,在大宛国大营内左冲右突,杀的大宛骑兵丢盔弃甲,眼前这个大凉皇帝实在是太凶猛了,不像一般的皇帝那样羸弱不堪。

    月利阿提在大帐边指挥着麾下勇士抵挡凉军的冲锋:“左部挡住凉军骑兵,其余人马,全数撤出大营,朝着汉军那边集结。”

    大宛国此次出兵三万,原本都以为是必胜的仗,国内只有万余士卒,此刻余下的八千人不能全数死在这里,月利阿提为了保存实力,选择了撤退,将前锋直接让了出来,楼兰已经全军覆没,自己却不能再做出头鸟,于是乎,月利阿提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大月氏骑兵众多,但此刻却不是傻傻的站在大营内被斩杀,大月氏骑兵的勇猛在于战争上战马的冲刺加上熟练的刀法来取胜,此刻在大营内无法展开,再得知大宛撤开之后,阿米尔也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大月氏一撤,刘隆的中军大帐瞬间暴露在了文鸯的骑兵冲击之下,乌孙骑兵在刘隆中军的左边,并未遭受波及。

    “报。。。”汉军斥候一名骑都尉神色慌张的跑到大帐边,朝着正在指挥的刘隆大喊道:“大都护,北边不远处出现匈奴骑兵,人数众多,不下五万人,正在朝我军这边奔袭而来。。。”

    刘隆听完后感到一阵眩晕,毕竟是宿将,得知消息后便下达了全军退往玉门的决定,旋即上马带着麾下士卒往西撤离,同时派出信使,往敦煌送信,请求王燕率军支援。

    “皇上,匈奴骑兵来了。。。”拓跋化拍马来到拓跋文宏马前:“骑兵如同潮水一般朝着这边杀来。”

    “来得好。。。”

    匈奴人好杀,好利,此次领军前来的,乃匈奴的左贤王、左谷蠡王二人同时领军,意图在于将汉军、凉军同时打败,然后占据整个凉州北部,而不是张掖一部分。

    可怜的拓跋文宏,还在单方面的想着和匈奴人约定,结果可想而知。

    《成汉帝国史*诸国篇》:成汉光武元年五月初四,凉军十五万,汉军、西域联军二十余万,接战于肃州,于城外连战三日不下双方各损兵大半,又四日,凉皇文宏亲率残部突击汉军本营,斩首万余级,及匈奴左贤王、左谷蠡王至,混杀汉、凉两军,刘隆、文宏皆败走,张掖入匈奴。

    。。。。。。。。。

    济南

    “这个拓跋文宏好歹也是一个大才,如何傻得如此可以,居然去请匈奴人救援,这是傻得嘛,不谈啊。。。”上官尹风看着手中的消息,不禁摇了摇头:“朕当年在洛阳与其并肩作战,其作战勇猛,但这智谋,真不知道是哪个混蛋给他出的馊主意。”

    “臣听说是那拓跋垂擅自做主请的匈奴援兵,”皇甫南抚着胡须道:“此计谋看似完美,却是凶险无比,臣以为当时拓跋文宏也是没了办法,才会如此兵行险着。”

    “十五万凉军,只剩下七千余人退守武威郡姑臧,臣以为,凉国此次是凶多吉少了。。。”粱箜点了点道。

    “算起来他拓跋文宏也算勇猛,亲自冲阵,汉军与西域联军二十万听说剩下了不过四万人退往了玉门县,不失他父亲的勇猛,若是拓跋石还在,怕刘隆真不是对手。”上官尹风兀自说着,心里却是有些不自然,虽然凉国覆没就在旦夕之间,但匈奴人以后却是自己的大患,怎么对付骑兵,现在的条件还不是完全成熟。

    “陛下,凉国的使者现在还在庄州,哦不对,在真定府内,辽国公也派使询问,我军何时可以出兵?”黄维抱拳询问道。
………………………………

第三百四十七章 名将马援

    第347章:(名将马援)

    “据锦衣卫探报,隗氏兄弟在平襄现在是势力颇大,但其手下的将领却分成了数派,分别不同,朕以为,要想突破整个凉州的困局,当先从平襄入手,趁着拓跋文宏还在,凉国的基础还剩下一些。。。来人,把汉室的那个十三州地图给朕挂上来。。。”上官尹风说着看着地图,然后转头看着黄维道:“传朕旨意,宋子江率三万轻骑先行入凉地,先攻代郡,以平行推进战术横扫整个代郡之后,传令给辽国公,命其西进代郡,我成汉帝国的兵力,从此刻起,加入到凉国的征伐当中去。”

    此言乃是殿中所有武将的心声,身为武将,就是要打仗才有活路,否则就是颓废,进而被文官所控制,从历史的诸多总结来看,文官抑制武将都是从没有仗打而形成的。

    “陛下,末将愿请命前往并州,协助辽国公,末将当以本部军马攻太原郡。。。”李成栋当先出列,单膝跪地道:“家父生前之愿就是为陛下平定四方,还请陛下恩准。。。”

    “陛下,汝阳侯年轻气盛,可当理解,臣以为当为汝阳侯一助力也。。。”兵部主事孟竹出列拱手道。

    殿中武将都想出征,只有打仗才能升官加爵,此刻李成栋请命,殿中武将都表现的跃跃欲试。

    “好,朕就允了你李成栋的请求,不过太原郡汉军是重兵云集,你率领本部军马也是夸大了,你就前往真定府,投入辽国公帐下。。。”上官尹风抬眼看着李成栋道。

    “末将谢陛下恩典。”李成栋心里欢喜,在殿中武将的羡慕之中高昂着头。

    “此次并州征伐战场定会扩大,为了不在山东边境与汉军交手,朕决定调冀国公的人马前往井陉关,与辽国公一同进攻,殿中诸位,以为如何啊?”上官尹风带着询问的表情看着殿中的所有文武官员。

    殿中所有人,武将不提,文官都在上一次的跪殿中汲取了教训,自己这位皇帝陛下看似是在征求意见,实则早就做好了打算,象征性的询问很有可能是在试探,谁都清楚上官尹风说的话,成汉帝国最不缺的就是官员。

    “谨遵陛下旨意。。。”

    一人说出,殿中所有人,包括黄维在内都抱拳齐声说道。

    。。。。。。

    凉州,天水郡,平襄治下阿阳县城

    作为天水郡的郡治所在,平襄不仅是天水,也是凉州最为富庶的县城之一,其繁华程度,仅次于作为大凉国国都的中州城,这也是隗氏兄弟能在平襄迅速发展起来的原因。

    史载,隗嚣兄弟乃是西凉豪族,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西凉的大地主阶级,这个时代造反的,基本上就是这种群体的人员,造反之后,自称西州大将军,沿袭汉制所有官员派属。

    从开始的数千人,到中期的三五万,直到现在平襄及整个天水郡,拥兵八万人,势力之大,其现在的兵力及粮草,完全超过了拓跋文宏的总实力。

    阿阳县县尉府内,坐镇的乃是隗嚣手下的将领………马援。没错,就是那个东汉初年著名的伏波将军马援。

    “大哥,杨广实在欺人太甚,莫不如我等率军杀入平襄,斩其头,我等拥你为西州大将军如何?”马援的胞弟马余愤愤的说道。

    马况也是点了点头:“四弟所言及是,杨广趁着大将军的信任,不说少了粮草供应,居然让我等不过万余人人马进攻安定郡,袁朗可不是那么容易搞定的。”

    “杨广受了汉使的好处,现在极力劝说大将军归入汉军旗下,我等乃是极力反对的,所以遭了小人的道,我等兄弟官职太小,手中军力不足,根本不是杨广的对手。。。”马况摇了摇头:“二哥,莫不如咱们另寻他处?”

    马援还未发话,马余则大喊道:“三哥,你说什么胡话?寻他处?袁朗?笑话,探子来报,汉使已经入了袁朗的高平城中,此刻不知道是降了汉室了,还是其它怎么了,如此去袁朗那里,我等必死无疑。”

    “四弟言之有理。。。”马援点了点头:“雍凉之地乱了大套,咱们还是见机行事吧,既然发令咱们进攻安定,那就进攻,四弟,你率军两千,前出开头山,看看袁朗的反应。”

    “二哥。。。”马况皱眉道:“袁朗乃是公孙家的人,现在上官尹风为成汉朝皇帝,袁朗的态度一旦不明,到时候,不知道他是不是上官尹风的对手。”

    “报。。。”一名马氏一族的家将走进府衙内,抱拳道:“将军,门外有人求见将军,说是东边来的人。”

    “东边?”马援皱眉看着那家将:“传进来,关闭府衙,不得任何人出入,就说有紧急军情。”

    “诺。。。”

    袁鹰很有运气,从长沙传信之后,直接升为了锦衣卫百户,连试百户都越过,连升两级,之后便被派到了天水,也是因为其功绩,在袁鹰看来,这是他人生的重点,策反马援,可是上官尹风亲自交代给自己的任务,从上官尹风的表现来看,若是成功策反了马援,自己以后说不定能混个镇守千户当当。

    “汝乃何人?”马援没有发话,作为智囊的马况先行发话道。

    堂中只有马氏兄弟三人,门外两个马氏的家将,都是马氏的自己人,袁鹰在堂中站定,抱拳道:“在下袁鹰,成汉王朝锦衣卫北镇抚司百户官,见过诸位马将军。。。”

    “成朝什么时候在阿阳都有人了,看来实力不一般啊。。。”马援冷笑道。

    上官尹风的成汉朝有些突兀,而现在的汉室及其它地区的人都习惯性的称呼其为成朝。

    袁鹰笑道:“马将军过奖,在下先到的平襄,在平襄打听得知马将军驻扎在阿阳后,紧赶慢赶终于来了,带来的,乃是我皇帝陛下的亲口言述。”

    马援一听是上官尹风的话,转头看着马况,马况点了点头,看着袁鹰道:“不知道袁百户带来了你们皇帝的什么话。”锦衣卫的名字在华夏可是出了名的,只要说是锦衣卫,人尽皆知。
………………………………

第三百四十八章 陇右大族

    第348章:(陇右大族)

    “马氏一族,乃陇右大族,岂可屈居于流贼之下,望马将军自珍重。”袁鹰说完朝着马援等人抱了抱拳。

    马氏一族确实是陇右大族,正因为如此,马援等兄弟深得隗嚣的信任,但一同起兵的还有隗嚣的另一个亲信部将,陇右杨广,杨氏一族在陇右因为羌人的缘故,势力颇大,算的上是隗氏集团中仅次于隗氏兄弟的第二号人物,也因为如此,马氏兄弟才被同为陇右大族的杨广所碾轧,处处针对马氏兄弟。

    马援面上悄然红了一下,然后回归正常,旋即昂头说道:“袁百户不就是这点本事吧。”

    袁鹰听后,抱了抱拳,接着说道:“汉武帝时,马氏先祖马通于汉武帝巫蛊之乱因功受封重合侯,但与其兄谋反,马氏一族族株;至马氏祖父马宾时,以持节郎入汉宣帝殿中,此马使君一号从此继马通后响彻陇右,及马将军家父马仲后,官至玄武司马一职,马氏一族更是显赫,正是因为如此显赫大族,岂能随意为流贼隗嚣卖命?焉能不知狡兔死等道理?”

    “放肆。。。”马余大喝道,说着便要拔剑杀了袁鹰。

    但袁鹰一动不动的看着马援,对于冲来的马余并没有任何反应,一旁的马况旋即冲上去一把抱住了马余:“四弟,休要胡来,二哥还没发话,岂可擅自动手?”

    马援皱眉看着袁鹰,然后问道:“王莽霍乱朝政,凉州起义,三辅大乱,我等从大将军号令,起兵反抗,及公孙家即位,后入拓跋氏,及见凉州大乱,汉室兴起,这才选择了脱离拓跋氏,本将军所要想的,就是救民于水火之中,袁百户可知这其中的道理。”

    “天下三分之后,凉国已经是败亡了,我成汉帝国如初春的朝阳,正在冉冉升起,帝国雄师所指之处,所向披靡,我皇征战数载,败也只败在了平乡侯李延庆手中,其后未尝败绩,如今我帝国之兵聚二十万于井陉关,西入并州只是挥手之间,诸位马将军以为并州汉军谁能挡得住我帝国神机营的军锋?”袁鹰说着用骄傲的眼神看着堂中的马氏兄弟。

    神机营,马援随后便想起了那著名的北平四重城墙被一天打破,然后北平城破的事迹,此刻马援朝着马况点了点头,然后道:“成汉帝国能给我们马氏一族什么?”

    “我军战将千员,个个都是征战的高手,我皇以武功立国,若是想要在帝国站住脚,还得看马将军能给帝国带来什么好处?”袁鹰说着按照上官尹风的话将意思明显的表达给了马援知道。

    “好教袁百户知道,我们正想另寻他处,然则周遭除却凉国、隗嚣、袁朗,便是汉室,袁百户可知道我们的困境?”马况询问道。

    “可是因为汉使?”袁鹰皱眉问道。

    “正是。。。”

    “哈哈哈。。。”袁鹰闻言仰头笑道:“马将军可知道先前的南王,如今的扬国公南宫傲?”

    此言一出,马援就是傻子也能听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略带激动的问道:“袁朗必遭碾轧?”

    袁鹰笑着点点头道:“扬国公拥兵三十余万,战将百余人,但在神机营面前,依然选择了臣服于我皇,并不是因为扬国公的女儿嫁给了我皇,而是因为威慑。。。”说着袁鹰满眼杀气的看着堂中的诸马道:“当年燕国袁景初北平坚城一日即下,你们以为,吴县城墙可挡得住我皇的脚步?”

    诸马皆震惊,马援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抱拳道:“敢问袁百户,本将军该如何做?”

    投名状了,袁鹰压制住内心的激动,然后抱拳道:“临行前陛下曾说,若马氏一族愿为帝国效命,则按兵不动,为隗嚣四处征伐,等待帝国大军进攻平襄的重要时机,便是马将军建功立业之时。”

    马援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本将军在此感谢袁百户,三弟,你亲自安排袁百户的住所,定要隐蔽,不得让人发现。”

    “明白二哥。。。”

    临走前袁鹰想到一事,顺便提道:“马将军兄长马员可还在汉室为官?”

    。。。。。。

    “二哥,大哥如今还在洛阳为官,那刘玄为了讨好我等马氏一族,不仅给二哥加官为御史中丞外,还为执金吾将军,而且还下令说咱们马氏一族兄弟都可入洛阳朝廷。”马况送走袁鹰后,进入堂中便在马援耳边低声说道。

    马余是个大老粗,别看年纪小,但行事完全就是一个暴发户儿子的样子,高声道:“怕什么,写信给二哥,先把大哥给骗回来,相信大哥一定会认为咱们兄弟如今的选择是正确的。”

    “既然我等兄弟已经打定了主意,也罢,就依三弟之言,为兄这就写信,还有,一定保护好那个袁鹰,切莫走漏了消息,他可是咱们马氏一族以后能否在上官尹风麾下立足的楔子。。。”马援说完站起身,放眼望去了远方。

    。。。。。

    河北,真定府,庄州城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即令河北提督,辽国公陈诚,为并州招讨使,全权署理并州战事,并与并州招讨副使、冀国公欧阳庆一同出兵,此诏,成汉帝国皇帝。。。”

    “臣陈诚谨遵陛下旨意,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见过辽国公。。。”负责宣旨可不是普通人,乃是受封富阳伯的袁涣,这个年轻人自父亲袁欢死后便在上官尹风麾下励精图治,南阳守卫战中更是出力更甚,是以受封为富阳伯,而上官尹风看在袁欢的脸面上,想到袁涣曾经千里奔袭巴州助阵过自己,赐给了袁涣丹书铁券,以示嘉奖。

    “富阳伯无需多礼,你我同为没有品级的人,何故如此?”陈诚待人谦厚,在军中风评甚好,此刻见着来传旨的竟然是一个伯爵,虽然是第一次见袁涣,但还是表现出了给人不错的印象:“来赶紧进去,本公这就下令召集众将议事,富阳伯也可将陛下的一些命令同时告知他们知道。”
………………………………

第三百四十九章 朕乃大凉皇帝

    第349章:(朕乃大凉皇帝)

    凉州,金城郡,大凉国都,中州城,大凉皇宫

    “皋兰山脚下的叛军如今足足有四万众,据探报,士气之盛,且汉军那边军援了不少辎重给叛军,贼军首领高峻日前连下中州周边数个乡镇,其兵锋搞不好已经超过了四万,如今我军只有不到五万疲惫之师,粮草不济,再过半月,大军恐怕要崩溃。”

    “周边数县已经全数落入叛贼手中,中州城,现今已是孤城。。。”

    “大王,皇上兵败肃州,残军才已入姑臧,匈奴骑兵跟着就到了显美县外,皇上军力据报不过七千人,大王,是否出兵救援?”

    拓跋文熙受封武威王,此次拓跋文宏出兵后,拓跋文彦不在中州,他拓跋文熙就是中州的领导,诸多文臣武将纷纷上报最近的状况,使得拓跋文熙不禁感到一阵的头大:“前去成朝求援的人回来没有?”

    “禀大王,数日前回来的探子说成朝在庄州聚集了二十万大军,且庆阳王在井陉关养伤,诸将都在井陉关修养,文鸳将军力战数日,筋疲力竭,成朝的答复是,不日出兵。”

    “可恶。。。”拓跋文熙一拳打在了面前的案几上,呵道:“想那上官尹风定是要坐看我大凉败亡才肯出兵,他难道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还想做那战国时期的齐国?偏安一隅?”

    一文臣站出队列拱手道:“大王,如今成朝已经今非昔比,上官尹风麾下号称百万之众,战将千员,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弱小的成朝了,而上官尹风励精图治的背后,是想吞并整个天下,即便是出兵援救了我们以后依然要与我们为敌,现在我大凉势微,一旦我大凉败亡,那么上官尹风变相的就少了一个潜在的敌人,试问,若是大王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