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成汉帝国-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守城,还有一事,你必须告诉长沙王,辽东燕地反叛之军攻势猛烈,若守不住庄州,袁景初大军一路南下,中原不保,朝廷崩溃,何来的讨逆?莫不是长沙王不清楚这点,不是本王自夸,若非本王亲自前去庄州恐河北不保”
袁涣犹如大梦初醒一般的看着上官尹风,他被上官尹风骗了也不知道,但是上官尹风说的很在理,讨逆和保住河北两者来看,后者更加的重要,所以不得不选择前去庄州御敌:“真不愧是东王,高瞻远瞩,我等恐望尘莫及,既然如此,末将回去定当仔细禀明我家大王”
见袁涣上当,上官尹风再次露出一种冷笑:“我军两日后就将离开新乡前去安阳救援,一刻也拖不得”
“那就请东王尽力为国,末将告辞”说着袁涣拱手行礼之后,便退了出去,径直朝荥阳奔去
“东王”站在一旁一言未发的高崇此时才问道:“不知道东王真的要去庄州?”
上官尹风知道高崇的心思,便道:“高将军,本王能理解,不过,现今第一件事情就是你必须即刻率军返回淮南,否则你我军队只能是别人的冲锋队,到时候消磨了实力,最后连什么好处都得不到”
高崇如梦初醒,他很惊讶上官尹风看出了他的意思,那便是不愿意去庄州与袁景初交战,不过,见着上官尹风还在提醒他,便知道上官尹风的心意,很是感激的朝着上官尹风拱手行礼道:“东王此举,高崇感激不尽,若有何困难,东王尽管派人来淮南通传,高崇绝对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哈哈哈”
洪光元年九月十五,荥阳大战一个月后,公孙龙在众人拥戴下于荥阳登基称帝,他并未更改年号,而是与众人说拿下洛阳之后,再说年号一事,同日,派遣十万大军由贺英与袁欢共同统率,分两路西进洛阳,一路上投诚州县共计十二城,于九月二十顺利抵达距离洛阳不到百里的洛镇,与驻扎在洛镇的何林形成了对峙状态
另一方面,原北上进攻宜阳的秦川与南宫笑部,在宜阳猛攻三天之后,顺利拿下宜阳城,并未再次前进,而是驻扎在宜阳,北扼渑池何靖援军;另一路徐振熊成虎两人,被司马欣大军围堵在洛宁小县,进退不得,只得固守待援,等待公孙龙的援军
京城方面,由于四面的压力,何靖不得不收缩兵力,以求在洛镇和公孙龙的大军一决死战,朝中大臣纷纷上表皇太后何氏,要求严惩何靖、罢黜何靖,送与长沙王公孙龙,平息民愤
(京都洛阳,未央宫)
何靖一脸怒气的看着殿下的文武大臣,冷笑道:“尔等吃喝穿度全倚何某,为何在此等国家危难之际落井下石,看来朝中众人都是公孙龙一党,既然如此,不如就杀你们祭旗,以激励前线将士的士气”
“****,汝干预朝政,苛捐杂税,民不聊生,今长沙王奉天靖难,若你束手就擒,我等也可在大王面前替你求情,与你个全尸,否则城破之时,你何氏一族定当满门斩首”
“放肆”何靖大怒的站起身,指着殿下骂他的那名官员怒喝道:“左右,将其拿下,枭首于殿前”
“诺”
殿前侍卫将人头放到大殿当中,吓得坐在何靖身后的小皇帝公孙新全身发抖,不知所措,何靖转头看了看皇帝,然后指着人头骂道:“看清楚,凡是意图勾结公孙龙的人,皆是此等下场,传令下去,长沙王公孙龙造反,敢于暗中与公孙龙勾结者,一经发现,以造反罪论处,诛九族”
“诺”
(洛镇前线,公孙龙大营)
“报,袁将军求见”
听闻来使是袁涣,公孙龙按耐不住的站起身,走出大帐,见着正跪在他面前的袁涣,伸手将其扶起身:“袁将军辛苦了,此行结果如何?”
袁涣将上官尹风的话一五一十的全部告诉了公孙龙,公孙龙听后明显的有些失落,其实在他心里,他是非常想让上官尹风来打这个头阵,毕竟凭着上官尹风之前的威名,攻入洛阳,城内必有众多的大臣相助,如此一来,便少了许多帮助:“不行,朕之大业,非上官尹风相助不可”
“皇上”张之站出列劝道:“东王所言甚是,东边的欧阳庆乃是继荥阳王贺英之外另一位大将,所率十万大军乃是何靖的精锐部队,用于抵抗袁景初,今陛下大业未成,若此时欧阳庆放弃河北冀州城南下,何靖必定率军强攻,到时候腹背受敌,陛下现在的胜利,恐会毁于一旦,不如就按照东王之言,其守于河北,震慑欧阳庆,若一个月之内能拿下洛阳,则可派贺英诏安欧阳庆,此乃一举两得之事”
“陛下,张大人言之有理”袁欢也站出队列进言道:“东王乃是不世之材,若能为陛下所用,则陛下天下可定,若为何靖所用,则我等皆具不保,既然东王能言明此次离开之意图,想必也是遵循上官逸云之言,忠于陛下,愿陛下切莫意气用事,强行召回东王”
“陛下,既然东王愿镇守河北,便让东王去,我等现在只需要全力拿下洛阳,则天下大定,陛下即可荣登大宝”张之不愧是文武双全,其心境少有人可匹敌
“既然如此,就听众卿家之言,不过,我军现在与何林对峙于此,众将可有何良策?”公孙龙虽然年轻,但是其治国的抱负不是一般的大,从他诏安贺英来看就可知一二,何况现在
张之想了想,便道:“陛下,现在我军只需等”
“等?”公孙龙疑惑的看着张之,刚才的还有尽快,现在却说等,模棱两可的回答让他摸不着头脑
张之微微一笑,点点头道:“陛下,如今何靖可以说是四面受敌,西北拓跋氏的在赵地的大军可谓所向披靡,现在赵地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的城池还在慕容霸手中,平遥一战,老将苏龙战死,其子苏童带着不到两万人的残部退守于霍州城中,慕容霸在临州城中停留,一直止步不前,想必文泰的大军不日就会拿下霍州,霍州若失,慕容霸不得不在临州与文泰大军决战,若慕容霸弃临州于不顾,那便是放弃最后在赵地的城池,洛阳北方重地孟津关便暴露在关西铁骑的大刀之下,如此一来,洛阳不保;再则,西边的司马欣除了要应付诸侯联军之外,还要抵抗正在攻打芮城的拓跋文彦大军,可谓顾不了首尾,所以,现在何靖为了能将我们阻挡在虎牢关外,是只能在这洛镇与我军决死战,才可能有活路,而我军只需要拖,拖得越久越好,待西北和赵地的战事结束,便是我军大胜之日”
………………………………
第七十二章 霍州失守
第72章:(霍州失守)
洪光元年十月二十七,霍州守将刘朝举兵倒戈,投降文泰,在城中的苏童根本来不及反应,便被叛军杀的溃不成军,一路朝临州退去;临州城中的慕容霸得知消息后,更是紧闭四门,不放苏童入城,绝望的苏童在副将的建议下,沿着官道一路向东,投奔安阳而去
这边厢,由于霍州的不战而降,龟缩在临州城中的慕容霸只得四处搜集残兵,聚拢临州,一方面给何靖上书此事,一方面派人前往孟津关求援
安阳,太守府
“迄今为止,文泰已经占领并州一半之地,赵地最后的城池,仅限于临州周边,若临州失陷,孟津关便暴露在关西人的铁蹄之下,估计不出半月,便可直抵洛阳城下”
听着黄维的报告,上官尹风饶有兴趣的吃了一块刚刚烤好的羊肉,在他的那个时代,羊肉也算是比较上档次的食物,而在现在,他是想吃多少吃多少,也不管羊骚味如何的大:“天下九州,拓跋氏已占其二,雍凉之地原本苦寒,只不过这几年在拓跋氏的治理下,也可算是有些成就,现在又占有并州大半之地,想来赵王公孙衍也是无可奈何”说着他便摇摇头,笑道:“靠,公孙衍不过几岁,何来的苦恼?”
“哈哈哈”此话一出,坐在堂下的其他人都各自的笑了起来
“主公,如今欧阳闵的大军就在城外,我们什么时候与他们决战?”贾复有些跃跃欲试,自从他得知冯异在北川之地平定羌族之乱后,便显得更加的坐不住,荣立军功,以求升迁,这是一个军人的本性
上官尹风知道这些人心里的意思,不过现在他也是内外交困,自从来到安阳之后,他的岳父,安阳太守慕容瑾在一次和欧阳闵的对战中受了伤,自此一病不起,这是其一,其二,便是他现在手中兵马不过五万人,加上原本慕容瑾的队伍,也只有近七万人,这七万人能征善战,称得上是精锐的部队,也只有他本部两万人左右,打仗最讲究的是齐心协力,战场上一旦溃败,败兵甚至可以将主将杀死,现在的上官尹风能做的就是固守安阳,训练新兵,等待时机:“不忙,我军现在最需要的便是休整,荥阳一战之后,我军损失惨重,如今得脱在此,可谓天助我也,安阳城中的粮食足以维持一个月,可是欧阳闵的大军等不得,北边的袁景初大军已经南下进攻冀州之地,冀州城中的欧阳庆正是焦急的时候,估计不下半月,必定让欧阳闵回军救援,以求后策”
“主公”这时,一直坐在堂尾末席的钱梦龙忍不住的喊了一声,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他拱手朝上官尹风恭敬的说道:“主公,有一事,末将不得不说”
古时候的礼仪非常的复杂,军中的礼仪更是比朝堂上还要严谨,凡是坐在堂末的,基本上算是官职最小的将领,所以,钱梦龙能坐在里面,也算是上的了档次的将领,只不过,和黄维贾复这些将领比起来,自然是没有他说话的份,上官尹风自然之道这个道理,放下手中的匕首,笑着看着钱梦龙道:“大胆的说与本王听,现在咱们就是在议事,有什么意见和建议,绝对不要保留,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参考参考”
得到上官尹风的首肯后,钱梦龙站起身,再次给上官尹风行礼道:“主公,眼下欧阳庆可谓是热锅上的蚂蚁,来去不得,袁景初的大军南下攻打冀州,而我们又虎视在他的后方,如果我军将欧阳庆逼急了,恐他投降袁景初,据末将所知,欧阳庆也是除贺英之外的一员猛将,且深知关内各地之事,若为袁景初所用,恐日后对我军乃是一大患,日后若对决于战场之上,我军怕是捞不到一丝好处,甚至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放肆”黄维突然喝住了钱梦龙的话,站起身骂道:“王爷威震天下,岂会担心欧阳庆一事,钱梦龙你在此胡言乱语,可是在扰乱军心?”
“黄维”上官尹风知道黄维在拍马屁,不过这套对于上官尹风来说有些不是时候,现在的上官尹风需要听忠言,而不是马屁,更何况上官尹风正处于‘创业’的阶段:“以后没有我的允许,任何人都不得打断其他将领的话,明白?”
“诺”见上官尹风发话,众将都恭敬的回答着
上官尹风虽然生气,但是也不得不照顾他们那些元老的意思,若是为了钱梦龙这个小将而责骂黄维,倒是会让贾复等人心生介意,于是又笑着看着帐下的其他的将领道:“钱梦龙的话不无道理,本王听后也是颇有见解,现在的欧阳庆被我们和袁景初夹在中间,如果我们对他施加压力,或者强势进攻,搞不好会将欧阳庆送入袁景初的怀里,这是本王最不愿意也是最不想见到的结果,所以,现今我军只要保持防守的态度,不要主动出击,对于欧阳庆来说,也算是给他帮助了吧”
上官尹风的心思恐怕也只有钱梦龙能够明白,天下之地,谁不想要,日后想要夺得天下,终究和袁景初有一战,现在如果不未雨绸缪,日后恐还会加重事态,这也是上官尹风的一个计策吧
“主公,西川方面频传捷报,我军在安阳这边,到底该保持一种什么态势?”贾复抱拳行礼,若有所思的看着上官尹风,他可不想就这么待在安阳碌碌无为,被冯异抢了功劳
上官尹风的计策很长远,所以他也不着急,毕竟他很年轻:“我军人马必须严加操练,将我教给你们的阵法一遍又一遍的演练,本王估计不出一个月,必定和欧阳庆有一场决战”
上官尹风口中的阵法,是他按照马其顿方阵所教导的,古罗马时期,马其顿方阵在欧洲战场上攻无不克,可谓是对付骑兵的杀手锏,而袁景初的部队中也是骑兵凶猛,考虑到这点,一到安阳,上官尹风便立刻安排人按照他的意思,打造了长度近五米的长枪以及大型的盾牌,并且在军中挑选身强力壮的军士,严加操练,人数严格要求在八千人,每个方阵一千人;而马其顿方阵必须要在平原地带才可以完全发挥作用,这也是考虑到河北地域多平原,适合马其顿方阵的组列
“诺”众将都齐声答应
“启禀主公,城门来报,苏童求见”一名校尉走进堂中,向上官尹风行礼道
“苏童”上官尹风惊讶的站起身:“我只听说霍州的事情,原以为被杀了,想不到还能活着,快,将苏童放入城中,请到府中来”
“诺”
不一会儿,校尉领着穿着青黑色盔甲,脸上还带着血的苏童走进堂中:“主公,苏将军带到”
上官尹风站起身,走到苏童的旁边,苏童立刻抱拳行礼,朝着上官尹风行军中大礼,单膝下跪道:“末将苏童,参见王爷”
见如此,上官尹风伸手将苏童扶起,问道:“苏将军一路辛苦了,本王只是听说了苏老将军的事情,得知之后无不感叹,念想苏老将军还与本王一起作战,心中不甚哀思”其实这点是上官尹风装的,不过,看着苏童在,想着又能招收一员悍将,便拿出了演员的样子
苏童见状,心里有些激动,不成想上官尹风还能记着他父亲:“谢过王爷所思,父亲大人虽死,但也是死得其所,末将并不哀叹,不成想在霍州出变故,所以末将只得来安阳,请求王爷收留我等”说着又跪了下去
上官尹风见状又假惺惺的伸手去扶,嘴里违和的说道:“刘朝的反叛不足为奇,现今关西铁骑一路南下,可谓势如破竹,依我来看,就是贺英亲自坐镇,恐怕都难以力挽狂澜,今日将军愿来我处,本王自然要接下你,更何况苏老将军曾与本王并肩作战,就此一点,我上官尹风也必须留下你”
“谢王爷”苏童再次跪了下去
这一次上官尹风便没有伸手去扶了,原因很清楚,既然已经答应了收留,他苏童便是属下,作为上司,是没有理由再次去扶他,否则就会在众将面前失去威严:“苏童,此次来我安阳,你部还有多少兵马?”
“启禀主公,霍州突围之后,我部剩下不到两千人,现在都在城外”因为已经知晓被上官尹风留用,所以苏童也是立马改了称呼
“苏童,你部两千人留用,今日起,本王封你为典军校尉,待日后立功,擢以嘉奖”
“谢主公”
………………………………
第七十四章 兵锋初露
第74章:(兵锋初露)
洪光元年十一月十四,巳时一刻,袁龙率军七万率先对冀州城发起了进攻,中军大营中的袁景初坐在高台之上,仔细的看着前方攻城部队的进展,冀州城中的欧阳庆也不甘示弱,亲自上阵,在瓮城楼上指挥部下作战,由此,拉开了河北大战的序幕
这边厢的上官尹风也丝毫没有歇着,由他亲自带军,在距离冀州城五十里外的原野之上摆开了阵势,集结了五万大军,等待着欧阳庆撤退来到他这里,顺便和追击欧阳庆而来的袁景初部队展开一场对决
(冀州城五十里开外,上官尹风中军大营)
“启禀王爷,我军已经部署妥当,随时可以作战”
黄维话音刚落,贾复着急的走进大帐之中,躬身朝上官尹风说道:“主公,前线快马来报,袁龙大军已经开始攻城,双方战事现在呈胶着状态”
上官尹风在这原野上等了三天了,住在军营帐篷里的滋味异常难受,身边没有像慕容雪这样的美女作伴,让他也是‘身心疲惫’,可以说贾复报告的这个消息是这几天他最为开心的一件事情:“贾复,传令前锋苏童,一旦发现欧阳庆败军朝其退来,即刻让开一条道路,顺势阻挡袁景初追兵,还有,让他按照计划行事,见好就收,明白?”
“诺”
(冀州城)
“将军,敌军攻上西城墙,公子正在率军抵挡”
欧阳庆眉头皱在了一起,城中的守军不到六万,且还要刨除随军的役夫,实际算下来能拿刀打仗杀敌的不到五万人,还要分守四门,东门敌军攻势猛烈,自然是安排了近两万人防守,其余的分别安排三门,还得组织一部分的预备队(顺便一提,古时候打仗并不是拿刀拿枪蛮干,不管是攻守的任何一方,都会留下一支后备部队,用于不时之需,我们经常看见的什么突围出去后仅剩多少人什么的,就是这些预备队,相当于现世的警卫连之类的队伍)
所以,现在欧阳庆手中的兵力根本没有多余的可以调动,看着外城墙上激烈的打斗,欧阳庆转头看着传令官道:“传我命令,四门坚守,必须挡住敌人的第一波进攻”
传令官满脸是血,原本以为自己的将军要下达撤退的命令,结果脱口而出的话让他有些意外,反应之后便下去传达命令去了
(袁龙部)
“大将军,敌军看来是想死守,我前锋攻城部队受到了强烈的阻挡,是不是先暂停攻城?”一位副将看着袁龙说着,准备下令暂时停止进攻
袁龙骑在马上,意气风发,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大战,如果顺利攻下冀州城,袁景初就会许诺给他冀州侯这一爵位,战功升迁,获得名利,是一个军人梦寐以求的想法,现在,在袁龙看来,就要实现了:“不你立刻传令下去,全军发起冲锋,弓箭营给我压制住城楼上的敌军,本将军要亲自突击”
主将主动出击的事情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能见到这种情况只能是己方已经穷途末路,否则,身为一军主帅的将领一旦被杀,那么,战局的胜负自然就明朗了许多,副将见着袁龙的表情,也知道自己的将军是下定了决心,而且身后便是大燕皇帝的中军,如果能跟随主将攻进冀州城中,那便是大功一件至少官升三级
攻城战事在持续了三个时辰之后出现了惊天的变化,冀州城中欧阳庆部下在南门叛变,打开了南城门,放入了陈勋部队,身在东门的欧阳庆根本不清楚状况,便遭到了猛烈的打击,军队迅速溃败,西门的欧阳闵见势不妙,便带着手下残余的部队朝东门靠去,双方在城中展开了一场殊死对决
“将军,南门守将叛变,敌军攻入城中,公子让末将传话,请将军速速前往北门”
“孙华,你个贪生怕死的之辈,若让某擒住,定将你剖肝剜心”欧阳庆万万想不到自己的部下会叛变,才破口大骂,可现实与理想相差太远,骂完之后,悲愤的看了一眼东门外正在攻城的陈勋部队,转头大喊道:“传令三军,循序撤退,往北门去”
兵败如山倒,一旦撤退的命令下达,压垮军士最后的稻草就是这东西,欧阳庆手下的士卒开始争相逃跑,能有效有组织撤退的毕竟是少数,这也是军中的一些佼佼者
“启禀皇上,南门攻破,大将军亲率大军攻入城中,现在正在城中与敌厮杀,请皇上示下”
袁景初脸上洋溢着喜悦的表情,河北重镇庄州破时,他实际上已经得到了河北三分之二的土地,现在又拿下了重要的城池冀州,可以说河北已是他的囊中之物,天下版图,在他眼里,越来越近:“好,传令下去,全军出击,务必擒住欧阳庆,不得放跑他”
“诺”
冀州城北十里,一队人马零散的站在原地,望着远处飞起的尘土,当中一人高喊道:“来了,将军突围了”
那人口中的将军不是别人,正是欧阳庆,他在近卫士兵的护卫下,杀出了一条血路,而等他的零散站着的士兵也不是别人,是他的儿子欧阳闵,现下两军合在一处,准备往安阳撤去
“父亲”欧阳闵跳下马,看着满身是血的欧阳庆,脸上一惊:“父亲,你受伤了?”
欧阳庆在马背上摆了摆手,然后将手中已经折断的剑扔到了地上:“为父受了些轻伤,剑也断了,此战,咱们输在了叛徒身上,某真心不甘”
欧阳庆口中的‘叛徒’指的自然是孙华,正是由于孙华的临阵叛变,才导致袁龙的部队能顺利从南城进入,导致了欧阳庆丢失了冀州城,欧阳闵劝慰道:“父亲,眼下撤退为时不晚,我部冲出来不到千人,还是赶紧撤退,否则后患无穷”
没错,如果欧阳庆等人再耗费一炷香的时间,袁龙的追击部队就会及时赶上杀了他,即便如此,袁龙的骑兵部队也是紧紧的追着欧阳庆等人
(冀州城北三十里,苏童军阵)
进入上官尹风的帐中不过十天,就被委以前锋这一重任,在外人看来,好像是上官尹风在故意削弱苏童的力量,实际上,这是上官尹风重视苏童的表现,这点苏童自然是看在心里,心中也是欣慰,没有坐冷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