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成汉帝国-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祭遵听闻之后,脸上洋溢出掩盖不住的兴奋,连忙拱手朝上官尹风行礼道:“大将军之识,旷世古今,在下回去定当如实回禀皇帝陛下”
在送走兴奋的祭遵之后,上官尹风不禁陷入了沉思,历史上刘玄本应该死在刘秀之前,哪知道现在刘玄还派使者来联系他这个本不应该出现的人:“冥冥之中自有定数,看来天意如此”
三天之后,祭遵一行人果真像上官尹风所想那样,没有去陕西,而是直接朝汝阳方向去,绕道回了山西行省
天授四年大年三十,南阳家家喜庆过春节,望着皑皑白雪,上官尹风将手中热乎的水酒洒向了地面,口中吟道:“万里无云飘雪花,雪花飞的四处溅,只有童声欢乐中,雪花奋进无人知”
“好一个雪花奋进无人知”慕容雪端着酒壶,走到窗边,将酒给上官尹风倒满:“夫君所作之诗附和意境,但世人哪知道雪花飘落下来的勇气?”
“还是雪儿懂我”上官尹风喝掉酒杯里的酒,将慕容雪拥入怀中:“姐妹当中就属你最灵气,行了,还是去和菲儿她们一起喝酒去,走”
天授四年春节过后,河北传来惊天战报,当传信的人奔入天授宫时,听闻战报的公孙龙直接从龙椅上摔了下去,昏迷不醒,原来,正月初七,北伐军主帅袁欢亲率四十万大军前出冀州,在盐山脚下和袁景初所率十五万军队遭遇,双方爆发了激烈的遭遇战,原本战局对于袁欢非常的有利,但却在最关键的时刻,李延庆率军十万突然赶到盐山战场,正是由于李延庆的突然赶到,导致了袁欢手下士兵军心大乱,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此次李延庆带着精锐的五万辽北骑兵一路冲杀,将袁欢的军阵完全冲散,士卒溃败,四散而逃
由于此次当中二十万人都是长沙国招募的新兵,刚上战场与敌人打了一个激烈的遭遇战,便溃不成军,成建制的投降、逃跑,袁欢突围出去的时候,只剩下不到万人的亲卫部队,李延庆带着骑兵漫山遍野的抓俘虏,好不热闹
突围出去的袁欢狼狈的带着部队仓皇的撤回冀州城中,这一败,对整个河北战局产生了巨大的多米诺骨牌的效应,由欧阳庆之前辛苦打下的州县全数开城投降,李延庆每到一处,守将只要听闻对方带军的是李延庆,立马弃城而走,完全不抵抗,原因很简单,拥有四十万大军的袁欢都被打败了,他们这些小统兵官哪里是李延庆的对手
直到公孙龙醒来之后,朝堂才恢复平静,公孙龙第一件事情就是撤了袁欢的职,然后派原长沙国兵马都监,现成家王朝前军都指挥使张梁前往冀州城替回袁欢,并将袁欢押解回洛阳
由此,袁氏一族在成朝内的势力由于袁欢的兵败彻底垮台,由左丞相张洞主导的张氏一派登入成朝的舞台
………………………………
第九十八章 河北战报
第98章:(河北战报)
南阳府,上官尹风府衙
当袁欢河北兵败一事传回南阳时,上官尹风一点都没有惊讶,这完全是在他意料之中的事情,之前他就说过,长沙国内招募的新兵虽然悍勇,但始终的都是新兵,训练不足一年便匆匆开赴战场,且面对的全都是身经百战的辽北士兵,两兵相接,一旦军心混乱,就是给袁欢一百万人恐怕都无济于事
“袁欢兵败一事在我意料之中,只不过让我想不到的是,居然败的这么快,归根结底还是袁欢太过于轻敌,所以遭此一败,不足为奇”上官尹风看着堂中做着的众将,如是说着,在他看来,袁欢实际上是败在了自己手里
“主公,现在朝廷实际上已经没有军队可调,据卑职所知,朝廷给各地诸侯王所发征兵文书没有一人回应,而现如今朝廷给主公的调兵文书也发到了卫指挥使司,我们该如何回复?”曹真虽然是奋威将军,但其还担任了南阳卫指挥使司的卫指挥使一职,可谓深得上官尹风的器重
“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算上柴尚和岳父那边,六十万北伐军就剩下了五万人留守冀州城,这个袁欢,太急于求成,难成大事,只可惜了袁涣”由于此次袁欢兵败事关重大,就连其留守在冀州城的儿子袁涣也遭受了牵连,被一同押解回洛阳,他们的前景只有一个,无非就是杀头,情况好一点,也就撤职永不录用
“主公,我们该如何回复朝廷?”曹真再一次问道,他听出了上官尹风对于袁涣被牵连所表现出来的不舍,证明上官尹风又起了爱才之心
上官尹风听闻曹真的话,皱起眉头,然后沉声说道:“告诉送信的人,我南阳兵微将寡,四川都司新兵训练未完成,没有人可派,还请皇帝陛下谅解”
“卑职遵命”听完之后曹真便离开了大堂,他现在当务之急就是回卫指挥使司衙门回复刚刚上官尹风给朝廷的话
虽然上官尹风的兵制改革之后新兵招收入伍十几万,但确实是新兵,上了战场的后果和袁欢相差无几,一触即溃,其在南阳可调用的兵力不过五万人,这五万人是他手里最精锐的力量,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派出去支援河北战场
况且现在他的神机营火器部队刚刚成型,还没有任何战斗力,部队士兵都在加紧操练,即便是想要尽快投入战场,至少要等到天授四年的夏天,这段时间内不可以出任何差错
十几天后,洛阳,天授宫
此次早朝所谈论的所有问题都是围绕在河北战局一事,由于袁欢兵败,张梁赶过去接手的基本上是一堆烂摊子,冀州城中士兵的士气完全跌入谷底,丝毫没有斗志,所以在将袁欢派人押解回京后,便带着人主动撤出了冀州城前往巨鹿,以待袁景初的大军
“皇上,大司马虽然犯下了如此过错,但臣认为罪不至死,还请陛下三思”
张松听闻有人替袁欢求情,于是站出队列,慢悠悠的朝公孙龙说道:“陛下,我四十万将士于盐山一役全军覆没,袁大司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老臣认为,应该按律论处”
公孙龙一听便是眉头一紧,虽然他很想保住袁欢,但其确实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和张洞张松等老臣对抗,恐怕捞不到好处,且现在他必须表态,以安军心:“按律,袁欢该如何处置?”
刑部尚书站在一旁,唯唯诺诺的站出队列,拱手道:“启禀陛下,袁大司马身为主帅,导致四十万将士牺牲,按律,当斩”
此言一出,殿中便沸腾起来,有保袁派,有杀袁派,保袁派以兵部尚书为主导,杀袁派则以左丞相张洞为主导,双方在大殿之中产生了激烈的辩论
“陛下,倘若不按律处置,恐寒了牺牲将士家属的心,四十万人啊”张洞若有其事的说道
“皇上,大司马跟随皇上二十余年,且大小战斗上百场,为朝廷付出许多,此次河北之败,新兵太多,他们没有经历过战争,在敌人的冲击之下四散溃逃,才导致了此次失败,且叛军将领李延庆突然赶至,导致大司马军心大乱,这才酿成了此次大祸”兵部尚书刘彪站出队列,高声反驳道
公孙龙见此,大声的咳嗽了两声,然后慢慢的说道:“此次河北之败,朕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此言一出殿中安静了许多,公孙龙接着说道:“朕以为新军操练完备,可以一战,哪知晓出此情况,实则怪不得别人,四十万将士的牺牲,朕痛心疾首,然天下之安定不可少之一人,所以,朕决定,留袁欢一命,将其革职留用,以观后效”
“皇上圣明”刘彪听闻此言,立刻大声附和道
见着刘彪说话,保袁派都齐齐下跪高呼‘圣明’,张洞等人见此不得不跟随时势,毕竟现在公孙龙都已经表态,张洞等杀袁派如果再出言抗争,恐怕会引起公孙龙的不满
“对了,给各地诸侯传旨的诏书可都有回复?”公孙龙在沉寂了一会儿之后,环顾殿下的人,轻声问道
皇甫南走出队列,拱手道:“启禀皇上,各地布政使都传有回信,不过,都没有答应要出兵”
“什么?”公孙龙听闻后心里一紧:“怎么会这样?”
“臣不知,各地布政使都说辖区兵力不够,无法再次出兵”皇甫南附和着,他哪里敢说实话,公孙龙放弃了欧阳庆和贺英等统兵突出的将领不用用袁欢,败之也是理所应当
“大将军呢?”公孙龙突然想到了上官尹风,他依稀记得南阳盟誓的时候是上官尹风率先答应出兵,其他各地诸侯才纷纷响应于他:“大将军如何表态的?”
“这个”皇甫南有些为难,不好意思开口
“但说无妨”见着皇甫南如此表现,公孙龙便猜出了一二,不过还是表现的很是大度
皇甫南沉思一下,然后拱手大声说道:“大将军说,四川都司全是新兵,若上了战场,恐怕和袁大司马遭遇相同,为保周全,请皇上谅解”
“哎”公孙龙深深的叹了一声气,他心里开始有些后悔同意上官尹风当日辞去所有职务包括王爵的决定:“皇甫大人,朕想让你亲自去一趟南阳,召大将军回洛阳,如何?”
“臣遵旨”虽然很不情愿,但是皇甫南没有理由拒绝,而且他自己清楚,自己此去南阳是没有任何结果的事情,去了上官尹风依然会用各种理由搪塞他
公孙龙的命令很着急,皇甫南不得不拖着年迈的步子,第二天就起程前往南阳
三天后,南阳府
皇甫南的马车在入城时遭到了锦衣卫的盘查,当得知来者是大司徒皇甫南时,黄维亲自来到城门口将皇甫南迎接到了南阳府衙,并且派人去请上官尹风
“皇甫大人,远道而来,有失远迎,还请恕罪”上官尹风还未走到大堂,便大声的朝皇甫南拱手说道
皇甫南见着上官尹风后,也是迈着步子走出大堂,拱手道:“老朽见过大将军”皇甫南现在年龄快六十了,在那个年代算是老人家了,自称老朽也不为过
上官尹风和皇甫南寒暄着走进大堂,然后吩咐黄维上茶,在主位上坐定之后,拱手问道:“敢问皇甫大人远道而来,是有何事?”
其实上官尹风很清楚皇甫南此次来南阳的目的,所谓挂羊头卖狗肉,装不知道问他一问,是可以有的
皇甫南将茶杯放下,回礼道:“老朽此次前来,是奉了皇上的旨意,来南阳请大将军回洛阳议事的”
………………………………
第九十九章 徒劳无功
第99章:(徒劳无功)
“回洛阳?”上官尹风故作惊讶的看着皇甫南:“现在朝中大局稳态,何故要让在下回洛阳?左丞相等人没有处理的能力吗?”
皇甫南听出了上官尹风话里有话,带满了嘲讽的味道,如果张洞在场,肯定要被气得面红耳赤:“呵呵大将军哪里的话,自打将军回南阳之后,朝中大事皆有张氏一党管辖,其态势甚有当年何氏之风,皇帝陛下备受掣肘,所以在老朽来南阳前陛下私下让老朽转告将军,请将军回洛阳帮助陛下”
“皇甫大人,一别数年,看来您还是没改掉那股子正直之风,居然当着我的面数落丞相,不怕回去丢了官职?”上官尹风略带笑意的看着皇甫南,这么说也就是吓吓他
哪知道皇甫南根本不上当,义正言辞道:“老朽就是不屑此做法,才会受皇上信任,来南阳,否则,岂会有我的机会?”
“皇甫大人莫要往心里去”见皇甫南不上当,上官尹风自知无趣,于是正声说道:“不瞒大人,别说是您了,就是皇帝亲自来,我也不会回去”
“大将军何出此言?”皇甫南一脸惊讶的看着他
上官尹风喝了一口茶,将茶杯里的茶直接倒了出去:“覆水岂有收回去的道理”
皇甫南明白其中的意思,不禁哀叹道:“将军有所不知,朝中政事被张氏一党完全操控,只不过他们不像当年何氏一般,少了最重要的东西,兵权”皇甫南看着上官尹风,站起身在堂中来回走动:“如今袁大司马河北一败,张梁随之前往冀州代替回袁大司马,朝中人出面力保才将袁大司马保住,只可惜,兵权就此落入张氏一族手里”
“我听说现在行大司马事的是左军都指挥使张国?可有此事?”上官尹风好奇的望着皇甫南,毕竟搞情报皇甫南比他久,且来源很可靠
“没错”皇甫南站直身体,停了下来:“现在张国被封卫将军,行大司马事,将军你不在朝中,现在兵权完全在张氏一族手里,皇上如何能不急”
“就是我回去了,也无济于事”上官尹风从果盘里拿着苹果,吃着:“当年我就是为了保住这条命,才主动辞去了王爵和大司马的职位,只为了让长沙国那帮老家伙放下对我的戒心,否则,平定河北之后,我上官尹风会第一个遭到清洗”
皇甫南闻言便是一惊,他不知道上官尹风如何得来的这些消息,当年天守阁议事削藩只有五个人知道,除了他和皇帝之外,其余的都是张氏一族的人:“将军何来得知这些消息?”
上官尹风岂会猜不到这些,于是全盘拖出:“皇甫大人,我是念着家父当年与你的交情才说给你听的,要是我当年前去河北平定叛乱,回京之后,皇帝就会削藩,我上官尹风是八王之首,首当其冲,运气好全身而退,运气不好,就会被清洗在洛阳城中,为保命,我不得不提出休民养军,来年再战,否则,我怎么会主动提出削去王爵?”
皇甫南被上官尹风的话震惊的呆在了原地,他真的想不到年纪轻轻的上官尹风算起事情来如此老道,连他都没有想到这些问题:“大将军果真奇才”
“出了洛阳之后,我就发誓不再回去,所以,皇甫大人,你还是回去吧,我意已决,你不必再劝,既然来了我南阳,就好好的游玩一番,免得白跑一趟来人,送大司徒前往驿馆休息”上官尹风说完便离开了府衙,并没有在理皇甫南
这结果也是在皇甫南的意料之中,只不过来的太快,几句话就说完了,想着想着便摇起了头:“看来是天数天数啊”
在南阳呆了两天后,皇甫南在锦衣卫的护送下离开了南阳城,朝汝阳而去
上官尹风府衙
“主公,现在怎么办,大司徒这一走我们也算是和朝廷结下了梁子了,该如何应对”黄维脸上不禁出现了愁容,毕竟皇甫南是公孙龙的使者,拒绝他也就是拒绝公孙龙
“朝中人既然不停的排除异己,那就得做好无兵可调,无将可用的准备,他们得罪的是一大帮人,现在朝廷的主力在盐山覆没,长沙国内已经没有能力再招募新兵,张梁手里现在最多五万人,如何与袁景初几十万大军抗衡?”上官尹风轻轻的摇摇头,看来祭遵来找他确实很在一个时间点:“我看不出三个月,河北只会剩下庄州一地”
“主公,形势既然如此危急,什么时候撤回邓禹和冀州侯的军队?”贾复躬身问道,在他看来,现在朝廷调不到兵,只能征调在庄州的欧阳庆手中的十二万大军,否则决对没有任何可以抵抗袁景初的资本
“难啊”上官尹风摇了摇头,叹了声气:“现在朝廷正在紧急各处征调兵力,欧阳庆和邓禹要想全身而退恐怕不是好去处,唯一的办法只有一个”
在众人瞩目下,上官尹风站起身,指了指墙上挂着的天下疆域图:“只有去这里”
“忻州”堂中众将都齐声说出‘忻州’二字,显得有些惊讶
没错,上官尹风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河北战事一起,欧阳庆手中的十几万大军就是公孙龙现在唯一能够调用的兵力,所以,为了保住这些人,上官尹风只能联手刘玄,将欧阳庆和邓禹撤到忻州待命,只要过了井陉关,十几万大军就可安然无恙
“那钱梦龙他们该怎么办?”贾复接着问道,如果欧阳庆和邓禹撤出了河北战场,那么身在安阳的钱梦龙三人以及他们所率领的三万精锐士兵就成为了袁景初大军的攻城第一处
“黄维”上官尹风看着站在右手边首位的黄维,指了指他:“派出锦衣卫,前往安阳传我令,命令钱梦龙、颜笑、章熊三人率军全数绕道许昌撤回南阳,将安阳城空给张梁还有,派人前往庄州传令邓禹及欧阳庆,率领大军前往井陉关,带上我的亲笔信”
“卑职遵命”黄维听完令后转身便离去安排上官尹风交代的事宜
“黄伯涛”上官尹风看着站在右手第二位的黄伯涛:“三个月之内,神机营必须形成战斗力,二十门神武大炮少了一门我拿你是问”
“诺”
第二天,从南阳北门冲出两队快马,他们身穿锦衣卫亲军服饰,腰间挂着绣春刀,急匆匆的往北方赶去,一队去了安阳,另一队去了庄州,当然,去庄州的那队锦衣卫领头百户身上揣着上官尹风写的两封亲笔信,一封给欧阳庆,一封给刘玄,这自然是秘密
自从回南阳之后,上官尹风便命令机械司的人打造了数千把绣春刀,将原有的雁翎刀全数替换掉,而雁翎刀则成了普通士兵的标准作战武器,其财力可见雄厚
如今的锦衣卫可谓风光无限,由于是上官尹风的亲卫部队,人数已经从原来的五千人上升到一万人,其中北镇抚司的黄维统领三千,南镇抚司的黄龙统领七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南镇抚司的锦衣卫是负责上官尹风安全的部队,可以上战场杀敌的部队,北镇抚司虽然也可以上战场,但其主要职责还是负责情报和稽查案件
也正是锦衣卫受到上官尹风的重视,那些普通士兵都梦想着能进入锦衣卫当差,除了月饷丰厚外,一个普通的锦衣卫行事校尉都比那些营将要上一个档次,追其根本,还是因为黄维和黄龙二人都是上官尹风的亲信人员,自然要尊敬一下这些心高气傲的锦衣卫
上官尹风将南阳和四川两地治理的仅仅有条,两地的商业以及农业已经是成朝内首屈一指,就单单南阳府一地的税收,就超过了洛阳,是洛阳的两倍还多,各布政使司地盘上的商人都想来南阳分一杯羹,毕竟这里比其他地方还要繁华
上官尹风其实早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只要天下一有风吹草东,他就以南阳为跳板,与天下诸侯逐鹿天下
………………………………
第一百章 撤兵命令
第100章:(撤兵命令)
十几天后,庄州的欧阳庆邓禹,安阳的钱梦龙等人都收到了锦衣卫送去的上官尹风的亲笔信,先说安阳,当钱梦龙收到上官尹风的信之后,非常迅速的在第二天就率军离开了安阳城,由此可见,钱梦龙其实对于上官尹风的要求他早就做了完全的准备,悉数撤走了安阳境内的军队,就连慕容光都是跟着钱梦龙离开了驻地平乡,前往南阳
欧阳庆这边,收到信件他按照要求只拆了上官尹风给他的一封,信中除了要求他们撤往井陉关及缘由外,还要将另一封信交给井陉关守将,作为通关的凭证
由于欧阳庆及邓禹手**有十五万大军,所以他们足足用了五天的时间才将庄州城中的士兵全数撤走,前往井陉关
上官尹风的撤军命令下达十五天之后,当钱梦龙率领三万人绕道许昌的时候,洛阳的公孙龙才知道了情况,顿时叫苦不迭
京都洛阳,天授宫
“看来东王是真的要弃朕而去了”公孙龙苦笑着摇着头,当年他听信张洞等人的安排,同意了上官尹风的请求,结果引得上官尹风记仇,不愿再次帮助与他:“祖宗基业,恐怕要毁于朕之手”
“皇上”尚书令张之站出队列,沉声说道:“大将军现在依然是我朝的官员,依臣之见,还是先行回复大将军的所有职务,以期大将军能回心转意,只要消除了河北的叛乱,再说以后的事情也不迟,请皇上三思”
张之虽然是张洞的儿子,但其审时度势的魄力要比他父亲张洞要高的许多,否则,公孙龙也不会将张之看做其重要臣子之一
“荒缪”张洞厉声反驳张之的话道:“如今我朝仍有大军数十万,河北之地也未曾被击破,重镇庄州仍在官军手中,更有荥阳王及宜城亭侯此等勇将,何须要让大将军再次出马?”
张洞的意图很明显,就是不想再让上官尹风带兵平叛,且他很不高兴张之居然为上官尹风说好话,而他口中的‘数十万大军’,指的是荥阳王贺英及宜城亭侯司马欣手中的军队,贺英在孟津关有军七万,司马欣在龙门关口有军十四万,这些也是公孙龙能调动的精锐部队
“臣认为左丞相言之有理”右丞相张松展出队列,沉声附和道:“且冀州侯欧阳庆手中还有十五万大军,足以抵抗河北叛军”
“且临州还有阳城侯慕容霸十万大军,足足可以消灭袁氏叛军”张洞在张松说完,慢慢的补充道
而就在此时,一个让整个朝廷都为之一震的消息传来了洛阳,一名身穿便装的中年男子在内侍的引领下着急的走入皇宫,此人是皇甫南手下御前行走司的一名暗探:“卑职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公孙龙有些好奇的看着眼前的此人,他并不认识,倒是一旁的皇甫南认出了此人,便道:“你是负责河北情报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