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成汉帝国-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蓝儿’,就是上官尹风的亲妹妹上官尹蓝,现年十九岁,按照这个时代的风俗,她早就过了出阁的年纪;当钱梦龙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先是一愣,然后单膝抱拳跪地朝上官尹风行礼道:“末将何德何能?岂敢高攀,还请王爷明察。。。”
如果上官尹风将上官尹风嫁给钱梦龙,也就意味着钱梦龙是上官尹风的妹夫,关系就会更加接近,但钱梦龙本身的造诣就不是一般的高,他心里担心上官尹风故意试探与他,造成其自己在上官尹风眼里不好的印象,所以不敢不作为,才会如此。。。
上官尹风看着跪在地上的钱梦龙,笑道:“梦龙,父王死后,我就是蓝儿的长辈,所谓长兄如父,他的婚姻大事,只能是我上官尹风亲自来决定,本王观察多年,你甚的本王之欢心,你年纪有二十二吧?如此说来正和蓝儿。。。”
“末将才疏学浅,且家境不高,王爷帐下能人猛将甚多,为何不选他们?”越是套近乎,越让钱梦龙慎得慌,所以他还是继续装清高,以免遭到误会。。。
上官尹风一笑:“你钱家世代忠良,我上官尹风绝对不会看错人,将来你定是我帐下的一员先锋猛将,此事就此说定,待河北平乱结束之后,你们就完婚。。。”说完上官尹风去除了主公的架子,低下头在钱梦龙耳边小声的说道:“我那妹妹长得虽然漂亮,但就是脾气不好,成亲之后,你要多多管教,不用给本王面子。。。”
………………………………
第一百一十四章 霍州之盟
第114章:(霍州之盟)
“末将岂敢。。。”钱梦龙讪笑着,他现在心里能确定上官尹风是真的要想把上官尹蓝嫁给他,虽然已是板上钉钉,但也丝毫马虎不得,如果真的要选,慕容雪的弟弟慕容雪虎就完全可以。。。
天授四年八月初五,霍州城
此时的霍州可谓异常的热闹,倒不是因为其民生,而是因为其周边聚集了二十五万人马,分别是拓跋文宏所率领的十万关西骑兵,大汉更始皇帝刘玄的十万汉军,以及长沙王,上官尹风所带领的五万人马。。。
此次联盟,被称为霍州盟约,刘玄命人在霍州城外五里的一处平坦的山丘之上搭建了一个巨大的凉棚,足以让近百人坐在里面。。。
凉棚里,刘玄正坐在正北方,拓跋文宏正坐在正西方,而上官尹风则坐在正南方,三方只带了两个亲信走进凉棚,也就是说,这个巨大的凉棚里只有九个人,能出现在这里,说明本身的地位颇高。。。
拓跋文宏带着的人分别是文泰以及拓跋俊二人,此二人的军事才华在西凉地界数一数二;刘玄所带的人,第一个就应该是大将军寇恂,但寇恂现在带着二十万汉军主力在新乡,所由祭遵与景丹二人跟着刘玄而来;上官尹风这边,来的人分别是黄维以及贾复,黄维代表着南阳一派,贾复代表着河北一派;而曹真则是带着五万兵马压阵。。。
“长沙王,洛阳一别就是数年,近来可好?”拓跋文宏首先朝上官尹风问道,当年跑出洛阳的时候还是上官尹风救了他一命,数年之后,两人的身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然,上官尹风被封长沙王一事自然也是逃不过他们的消息。。。
上官尹风闻言拱手朝拓跋文宏笑道:“拓跋兄已经是一国之君,但我上官尹风与拓跋兄原本同属一朝,现在分隔两派,如此相见,确实有些不自然。。。”
刘玄听出了上官尹风的话外之音,于是赶忙出口劝道:“哎,两位将军都是盖世英豪,现在天下正处于混乱之中,河北之地才是重中之重,此次霍州之盟,其最终结果还是我们三方同心协力,方得取胜。。。”
由于上官尹风与拓跋文宏原本就是属于公孙家的臣子,拓跋文宏起兵造反,成朝不予认定,其定位就异常的尴尬,所以上官尹风才会如此说道,刘玄的话倒是岔开了刚才的话题,使得上官尹风也转变了态度,看着两人说道:“两位皇帝陛下,我们就直接点明主题,此次河北之乱平定之后,天下如何分治一事,两位有什么看法?”
上官尹风的口中的‘两位皇帝陛下’一词极具讽刺意味,拓跋文宏与刘玄都有些不好意思,但听见后面的事情后,各自都有了各自的小九九。。。
“长沙王,你对于此事如何看?”踢来踢去,拓跋文宏最终还是将这个球踢给了上官尹风。。。
“朕静待长沙王的意思。。。”刘玄出声附和道。。。
其实这也在上官尹风的意料之中,天下平定之后,他们是三方势力,如果不好好分配,会引起不必要的骚乱。。。
上官尹风挥手,站在旁边的黄维便从凉棚外锦衣卫手中接过一副长卷,熟悉的人都知道,这长卷打开就是闻名九州的‘天下疆域图’。。。
黄维将天下疆域图打开放在三人面前的桌子上,上面清楚的划着三方的势力,上官尹风用手指着地图的西北角,看着拓跋文宏道:“山西晋阳为分界线,西边开始,一直到柱州郡王燕的领地,全部归属你大凉,敢问拓跋兄,可有异议。。。”
见着拓跋文宏不说话,上官尹风也知道换做是他自己也不好回答,于是就给了拓跋文宏考虑的时间,转过头看着刘玄,指着地图东边说道:“大汉朝能够再兴,全在于刘氏,更始帝若成功建立汉朝,可谓中兴之主,不得不说是为刘氏祖上立下了大功,河北平定之后,河北全境归属于汉朝,我只要辽东。。。”
拓跋文宏倒还好,关键这刘玄心底可不是怎么想,他要的并不只区区这河北一地,他要的是整个中原,整个成朝之地:“咳咳。。。”刘玄顿了顿,沉声问道:“敢问长沙王,河北之地也就罢了,我大汉朝的龙脉可在这里。。。”刘玄的手直接指在了陕西,上面清楚的标注着‘长安’二字。。。
上官尹风会意,他清楚刘玄的意思,是在提醒不要忘了当年祭遵来南阳时与他达成的协议,就是正因为这一点,才使得上官尹风感觉操作起来比较难办,当年他所达成的协议,最主要的目的是保住在庄州的欧阳庆及邓禹二人,现在虽然他自己达成了目的,但后续引起的问题却很难办理:“更始帝,若你入主长安,岂不是将天下分隔开来?”
刘玄的眼光很犀利,他现在心里有些不爽,他甚至有些怀疑上官尹风是不是想毁掉之前的协议:“长沙王,实不相瞒,东西两京之地,乃是我大汉的龙脉所在,当年高祖皇帝甚至是要建都于洛阳,最后被劝阻,我刘玄乃是汉室宗亲,景帝之后,汉室正统,若不能在西京建都,东京也必须是都城所在,岂会在忻州久居?”
上官尹风闻言面露不悦,他岂会不知道刘玄所说的话的意思,见着拓跋文宏默不作声的看着他,想着有人看好戏,于是正声回答道:“汉室自王莽篡位之后,宗亲凋零殆尽,刘秀之死,实乃时运,今更始帝能再建汉朝,实乃汉室之幸,若更始帝能与我朝联手,拿下河北,除河北之地外,本王可以做主,让出洛阳与你,自汝阳隔断,这也是本王能答应的最多的条件。。。”
“现在成朝的政务全在王爷手中,王爷何故推脱?”祭遵见情况不对,立马拱手朝上官尹风说道。。。
因为坐在这里的三人背景都不一般,祭遵也只是小心的说着,刘玄倒是没有说什么,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问上官尹风还认不认当时的协议。。。
“陕西布政使刘景乃是我朝之人,若更始帝能劝说其共兴汉室,本王自不必多说。。。”上官尹风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那笑容,充满了不屑。。。
“好。。。”刘玄终于得到了上官尹风的话,自然是表露于脸上,刘景与他同属宗亲,若仔细劝之,必能归降与他。。。
上官尹风自然清楚这点,现在天下正处于关键时刻,能不能好好把握这次机遇,是个严峻的问题,上官尹风自己是不会和那些一城一地做计较的,凡成大事者,不拘于小节,他时刻牢记着这一点:“那更始帝这边就这么说定了;拓跋兄,你的意思如何了。。。”
拓跋文宏从刚才到现在都没有说话,见着上官尹风问了过来,他用手指着宁夏道:“银川郡守袁朗隔在中间,长沙王,是不是也该给个答复?”
拓跋文宏刚才都没有想到,但在刘玄说陕西之后,他也想多分一点地,于是才有刚才的那句话,上官尹风的智商确实不是一般的高,他早就料到拓跋文宏肯定会这么说,于是点点头,小声的说道:“宁夏布政使袁朗与我朝隔的太远,若打起来,恐怕鞭长莫及。。。”
上官尹风说这句话的意思很值得韵味,拓跋文宏也不是傻子,自然清楚上官尹风的画外音,要让他自己带兵去拿宁夏,如果打起来,救不救,就在他自己能不能在袁朗的求援使者到达成朝之前拿下袁朗,这才是关键。。。
“长沙王果真厉害,佩服。。。”拓跋文宏不仅在比武输给了上官尹风,现在的智商比起来,自己还是逊色一筹。。。
“既然两位都同意了,那么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上官尹风给黄维使了一个眼色,黄维便将地图拿起,在贾复的帮助下立起来,上官尹风站起身,看着刘玄和拓跋文宏道:“此次河北之战,本王设定了三条路线,第一路。。。”上官尹风看着拓跋文宏道:“拓跋兄,还请带军十万,经黎城,从涉县攻邯郸。。。”然后转过头看着刘玄:“第二路,汉军可派军十万从新乡直攻安阳,其次,再派五万人马,从井陉关出,之地庄州,牵制庄州之敌。。。最后也就是我朝,将由本王亲自带军,自新乡与汉军联手,直攻安阳,安阳守将乃是袁景初大燕国征南大将军李延庆所镇守,此人异常智勇,曾逼死我的岳父,所以,此人必须由本王亲自来对付。。。”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兵发河北
第115章:(兵发河北)
天授四年九月初五,也就是一个多月后,拓跋文宏命文泰为大将军,拓跋俊为副将军,二人领兵十万按照上官尹风制定的路线前往邯郸;大汉更始帝刘玄命令祭遵带军五万出井陉关,其目的自然是牵制庄州守军;上官尹风亲自动员,除了那些必要的留守人员之外,以最快的速度集结了二十万大军,这二十万人乃是李秀成所率领的四川都司十万人,欧阳庆孟津关调来的十万人,上官尹风在洛阳的本部最为精锐的五万人留守洛阳,带军的人乃是吴汉及岑彭二人。。。
此次上官尹风阵营随军出征的有:曹真、钱梦龙、邓禹、欧阳庆、贾复、黄维、黄伯涛、黄龙、慕容雪虎、慕容凤鸣、李秀成、宋子江、宋子贤、何青等一十四将。。。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上官尹风的二十万人共分为四队,分别是前中左右四军;前军都督为李秀成,副都督为钱梦龙;左军都督为欧阳庆,副都督为邓禹;右军都督为贾复、副都督为何青;上官尹风自领中军;前军先锋一职自然由曹真所领,慕容雪虎及慕容凤鸣二人为副先锋
;其余人等,皆归中军。。。
“一切安排妥当,即刻出发。。。”
“诺。。。”
此次何青能参与第二次的北伐之战,完全是上官尹风一手的提拔,何靖一死,何氏一族活着的,只剩下何青一人,按道理他能活着已经是万幸了,上官尹风回南阳时特地将其带走,若何青留在洛阳,最后的结果恐怕是被张氏一族的给害死在洛阳;何青虽然不是上官尹风的对手,但其军事能力不能被否定,上官尹风也是深谙驭下之道,在何青最没落的时刻让他挂职右军副都督一职,可是让吴汉等那些没有机会出战的人羡红了眼。。。
何青自从虽上官尹风来南阳之后,便过上了隐士一般的生活,除了每天必要的去南阳府衙工作之外,他自己没有住在南阳城中,而是住在乡镇上,过着农耕的生活;其家族在洛阳的覆没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也让他看清楚了事态的炎凉,除了心中万分感激上官尹风救他一命之外,并没有其他念想,虽然身上挂着襄平侯这个爵位,但自何靖死后,这个没有被公孙龙削去的爵位完全就像是讽刺一般。。。
当上官尹风派人回南阳征召他前往京都洛阳准备随军北伐之时,已经息默的何青瞬间点燃了心中的那一腔报国之心,当最后得知自己还是主要将领之一时,心中对于上官尹风更是敬畏有加,他心中很清楚,能挂职右军副都督一职,是上官尹风顶着不小的压力才完成的,朝中那些文臣武将对于他这个何氏一族幸存的人来说,简直就是政敌一般的存在,为此,出征前的何青更是打定主意要在此次北伐之战中做出更多的表现,以期在朝中消除那些对他不好的负面影响。。。
辽东,辽阳城中
深夜,陈诚依然习惯性的带甲巡视城楼,城外十几里是陈勋和倭奴国联军的大营,每晚都是灯火通明,而偌大的辽阳城,只有城楼上几只火把在来回走动,每到晚上,是辽阳城中军民能够好好休息的时间,一旦天亮,城外就会不间断的有敌来袭。。。
“大都督。。。”一名军士抱拳行礼道。。。
“休息一下吧。。。”陈诚拍了拍军士的肩膀,正要转身去下一个地方,突然城外吊桥处一个身影快速的窜过,陈诚自然反应的从一旁军士的手中拿过弓箭,凭感觉射出一箭。。。
“别放箭。。。”城外一名男子朝着城楼上大喊着。。。
他这一喊使得原本都昏昏欲睡的守城士兵都紧张起来,火把也为此多了起来。。。
“来者何人?”陈诚一边问着,一边张弓搭箭,准备第二次发射,由于他们都遇见过几次敌军的暗探,所以之后每一次来人都异常的小心。。。
“你们听着,我要见辽东都护府大都督,辽阳侯陈诚,还请速速放我进城。。。”城外男子大声的朝着城楼喊道。。。
见陈诚不说话,他身边的参将便回答道:“说,你是何人,再不表明身份,我可要放箭了。。。”
“别放箭。。。”一听要放箭,城外男子便有些着急,便大喊道:“我乃是奉了太子太师,长沙王上官尹风的命令前来辽阳城见侯爷,还请通禀。。。”
“上官尹风何时成了长沙王?”由于消息封闭,陈诚还不知道公孙龙死去的消息,自然是不清楚上官尹风如何会成为长沙王的
“都护,现在如何处理?”陈诚的参将疑惑的问着
“君侯,在下有腰牌与朝廷的诏书为证,在只一人前来,还请君侯放下吊篮,让在下进去”城外的人此时的语气有些焦急,他很清楚,再拖延一会儿,陈勋的哨探就会得知情况,从而派人来追剿
“都护,来者只一人,且我们的探子也没有发现敌军的大部队,不如放其入城,我们直接在这城楼上查验真伪,若是敌军探子,可就地杀之”
陈诚会意的点点头,然后下令让人用吊篮将城外的人吊入城楼内,当那男子被吊上城楼之后,便被周遭的军士重重包围,这些人满身透着杀气,手里的刀在月光下明晃晃的照的渗人。。。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站在陈诚旁边的参将提起手中的刀,指着被吊上来的男子。。。
陈诚这时才发现,站在眼前的男子身着暗黑色的锦衣,衣服从腰下到脚踝的位置有排列整齐的折痕,很是规律,衣服的左肩到胸口的位置有一飞鱼的图案,且飞鱼的颜色为银色的丝线制成,腰缠黑缎腰带,带上挂着一铜制的牌子,手中拿着一把带着黑色刀鞘的看起来很秀气的刀:“锦衣卫?”陈诚略带疑惑的问道。。。
男子站直了身子,拍了拍衣服上的尘土,拱手恭敬的朝陈诚说道:“君侯好眼力,卑职锦衣卫北镇抚司总旗官沈天锡拜见辽阳侯。。。”
锦衣卫早在成立之时就广为人所知,当时公孙龙派来传旨的人也在陈诚面前提起过,所以看着这穿着如此华丽服饰的男子,第一时间便想到了锦衣卫。。。
“把你的证明之物拿给本侯看看。。。”陈诚虽然清楚了眼前的人是锦衣卫,但现在是非常时期,在没有明确对方身份之前,是不可能给予任何信任的。。。
沈天锡自然清楚陈诚用意,先是从腰间取下了自己的腰牌递给陈诚,然后从怀里掏出诏书,双手捧在手中。。。
陈诚接过腰牌,只见腰牌正面写着‘锦衣亲军拱卫司’七个字,反面左上方写着‘北镇抚司’正中间写着‘总旗沈天锡’。。。
锦衣卫可是上官尹风亲自策划成立的部门,如果连腰牌等物都做不全的话,自己都会笑话自己,而现在这腰牌确实证明了派上了很大的用场。。。
“辽东都护府大都护、辽阳侯陈诚接旨。。。”沈天锡拿着诏书,沉声朝陈诚说道。。。
陈诚先是一愣,然后反应过来将手中的腰牌递给旁边的人,直接朝着沈天锡跪了下去:“臣在。。。”
见着陈诚都跪了下去,他旁边的所有人全部都朝着沈天锡的方向跪了下去,沈天锡打开诏书,挨着微弱的火光,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四海臣服辽阳侯为国为民,尽忠职守,特赐加封食邑一千户,钦此。。。”
“微臣谢主隆恩。。。”陈诚双手抬起,从沈天锡手中接过了诏书,站起身抬头问道:“敢问沈总旗,当今圣上是谁?”
“君侯可能还不知道,先皇驾崩多日,如今的皇帝乃是先皇之子,年仅四岁的公孙宁,正是因为皇帝年幼,所以,先皇在临终前封上官尹风为长沙王,摄政朝廷,等皇上成年之后,再交权于帝。。。”
陈诚自然是不清楚这些,由于辽阳被包围,他的消息来源要隔几个月才能知晓一次,所以,事物的变迁早已经不是他所预料的一般。。。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名将李延庆
第116章:(名将李延庆)
“君侯,王爷此次调集了二十万大军,与汉朝的军队以及大凉的军队联手进攻河北,如果仔细算来,此次北伐联军总数超过了五十万,实力远远在袁景初之上。。。”沈天锡拱手朝陈诚说着。。。
“北伐军六十万人在盐山一战中全军覆没,为此本侯甚至是几天都没有睡过安稳觉,现在长沙王再次率军出征,可有必胜的把握?”不是陈诚不相信沈天锡说的话,而是朝廷之前给他的印象就不太好,六十万人全军覆没,说出去要让人笑掉大牙。。。
“君侯放心,此次北伐,由于是与两国联手,所以王爷是亲自带军出征,走之前王爷让卑职给君侯带个话,王爷说,只要君侯能够再坚持一年,大军必定来到辽阳城下。。。”沈天锡冷静的说着,看样子完全不像是在骗陈诚,当然,这确实是事实。。。
“果真是人才啊。。。”陈诚很是惊讶上官尹风居然能和刘玄以及拓跋氏联手攻打袁景初,这可是自战国时代结束之后,第一次出现的情况。。。
“沈总旗,那你之后是如何打算?”陈诚想着,便将腰牌递给沈天锡,好奇的问道。。。
沈天锡接过腰牌挂好之后,拱手道:“卑职的的任务就是留在此处,等候王爷大军到来,辽东有很多事情还得卑职去做。。。”
“好,本侯给你安排一间上好的厢房。。。”
“谢君侯。。。”
天授四年九月十五,先锋曹真三千铁骑抵达安阳城外三十里,后续跟着前军都督李秀成与副都督钱梦龙二人所率领的五万人,在他们的北边不过十里的位置,是寇恂所率领的十万军队,由于是联军,所以成朝军队与汉军相安无事。。。
两日之后,上官尹风所率后续军队抵达安阳城外三十里,此时上官尹风的中军大帐中,正在举行一场有意思的会议。。。
“王爷,末将认为应当即刻对安阳城发起进攻,时间才是我们取胜的关键,一旦袁景初的援军抵达,恐会加大我军的伤亡,还望王爷三思。。。”
前军先锋曹真的话音刚落,右军都督贾复则回应道:“王爷,安阳城内乃是李延庆本人,其手中现在除了河北骑兵十万之外,还有投降的张栋十万人马,其实力与我们势均力敌,若是强攻,恐怕损失颇大,且李延庆在河北连战连捷即便我军有必胜的把握,也不能轻敌大意。。。”
“贾将军,何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黄维站在一旁,冷幽幽的说着。。。
其实从明面上就可以看出上官尹风阵营也是有些不和谐,由于曹真属于南阳派的一员,黄维自然是向着曹真说话,贾复见黄维开口帮腔,也就拱手进入队列,不再开口,一边的邓禹正想站出队列提议,被贾复扯住衣角,邓禹见状,会意的不再动弹。。。
他们的所作所为,上官尹风全部看在眼里,他很清楚自己阵营里的派系成分,贾复的不搭理,是因为黄维开了口,黄维是谁?自己的亲卫将军,他开口也就意味着是自己的意思。。。
上官尹风见他们都不说话了,于是板着脸,看着帐中的所有人,曹真见上官尹风脸色不对,也收敛下来,恭敬的问道:“请王爷下令。。。”
“闹的开不开心?”上官尹风冷冷的看着众人:“还未开打,就吵的不可开交,你们几个是不是都活腻了?”
上官尹风所说的话充满了杀气,在场的所有人,包括黄维都还是第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