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成汉帝国-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奉天元年二月初三,上官尹风带着将领一起回到了洛阳,朝见皇帝,然后开始准备安排再次北伐等相关的事宜。。。

    二月十四,淮北发来战报,淮北招讨副使苏童率军在砀山外大败徐宣,以七千人杀的拥兵四万的徐宣夺路而逃,缴获众多粮草辎重,刘盆子迅速命令逄安回援砀山,这才止住了苏童的攻势。。。

    其实这些也是在上官尹风的意料之中,那刘盆子手下的樊崇和逄安等人,皆是原赤眉军的将领,作战实力已经军事造诣根本和苏童这种世袭军人不在一个档次,况且苏童还参加过霍州之战,虽然年纪轻轻,但打徐宣手下这帮临时组建的军队,完全还是不在话下。。。

    "回去告诉苏童,下手莫要太狠,敌人若是出击,就原地固守,敌人若是固守,就给我不停的骚扰,一定要搞得对方鸡犬不宁。。。"上官尹风如是说着,这才是他的本意,刘盆子固然可恶,但他毕竟是汉室宗亲,现阶段自己和刘玄联合,不宜与他大动干戈,主要以防守为主,至于围剿,这种事情就要交到公孙皓的手里了,他是淮南王,淮北也是他的地盘,自然不能让刘盆子占便宜,这样既牵制了刘盆子,又消耗了公孙皓的力量,双管齐下。。。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准备就绪

    第152章:(准备就绪)

    奉天元年,三月二十二,黄道吉日,京都洛阳天授宫

    上官尹风依然坐在属于他自己的位置,就在小皇帝的下首座,今天的朝会格外不一般,因为今天是上官尹风要宣布北伐河北的重要日子,在各部尚书报告完事情之后,上官尹风挥了挥手,站在一旁的内侍便读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命长沙王统帅三军,出征河北,平定乱党,钦此。。。"

    上官尹风站起身,走到台阶下,双手捧着圣旨,朝小皇帝躬身道:"臣上官尹风接旨。。。"

    说完又走到台阶上,很从容的宣布道:"传令,命李秀成河北招讨使,钱梦龙,欧阳庆,何青为副将,统帅安阳十万大军,都督全军,进攻邯郸。。。"

    "喏。。。"

    "传令,命卫将军柴尚为此次粮草押运官。。。"上官尹风也没办法,柴尚因为河北的战败使得朝中对他看法不一,毕竟是何靖封的卫将军,但上官尹风对于柴尚的态度却是很坚定的,柴尚的军事才华不能否定,在河北的失败也不是他愿意看到的,所以,为了能给柴尚将功补过的机会,此次特地命令柴尚押送粮草,毕竟这次征伐河北上官尹风决定出兵三十万,这三十万大军一天的粮草就不可估计,所以,别看是粮草押送官,只要河北战事打赢结束了,那么他这个押送官也能得到应有的功劳。。。

    为了此次北伐顺利,上官尹风除了在洛阳京畿周边抽调粮草之外,分别在南阳大营,四川布政以及长沙国内运来了粮草,这之中由于长沙国之前元气大伤,所以粮草抽调的也最少,最多的自然是四川布政那边,当然,这点对于章涛来说,就是小菜,上官尹风可是清楚光是南阳一地的粮食就能应付三十万大军至少半年的口粮,更别说休养生息最久的蜀地了。。。

    "传令,命贾复为河北招讨副使,吴汉,邓禹等为副将,带军十万,都督全军,从濮阳出发,进攻南皮沧州,朝范阳进发。。。"

    "喏。。。"

    两路大军都安排完毕,上官尹风看着还在下面的李延庆,然后沉声说道:"本王将亲率十万大军,由安阳临漳出发,进攻邯郸,然后与李秀成汇合一处,朝庄州进发,征北大将军李延庆听旨,命你为此次大军一路先锋,曹真为二路先锋,带军一万,先行邯郸。。。"

    李延庆终于等到了今天,于是站出队列拱手道:"末将李延庆接旨。。。"

    为了防止李延庆在何河北反军对决的时候优柔寡断,上官尹风私底下特地交代了曹真,只要李延庆延迟不动,由其直接行动,也可抓捕李延庆,即便是李延庆是人才,但在战争这种要命的时刻,是绝对不可以仁慈,否则只会成为别人的刀下鬼。

    其实上官尹风都有些满足这种状况,后世的曹操就是挟天子以令天下,现在他已经做到了这一点,只不过天下还不太完整,否则的话他就会再次变身,成为曹丕。

    “还有,派人去给刘玄和拓跋氏带话,让他们带军直接进攻庄州,待本王拿下邯郸之后,就到庄州与他们汇合,告诉他们切莫贪心,贻误了战机。”

    上官尹风的担心不无道理,拓跋氏还好说些,但刘玄手下的人原本就是一群并州的富豪和农民组成的军队,见功就拿,见财务就抢,所以,未免在前往庄州的路上在某个城池被当地的财富给吸引,上官尹风不得不做这样的考虑,从寇恂找他自己要粮就可以看出刘玄其实也并不富裕。

    由此,从袁欢带军第一次北伐开始,到去年,直到今年,也是第三次北伐战争,此次作战必须保证万无一失,否则辽东不保。

    河北,北平城,大燕国皇宫

    袁景初高坐在龙台上,下面是一众文武大臣,自从沧州一败之后,袁景初的力量大打折扣,在众臣的建议下,开始扩建北平城,准备用高城墙来阻挡未来来自成朝和刘玄等贼军的进攻,且开始广积粮,在北平城开挖深井,积累粮食,准备后续的事宜。

    “皇上,现在第三层城墙已经完工,微臣已经督促那些工人,准备开始建第四道城墙,如果城墙全部建设完毕,京城内可容纳士兵百万,再有这么多的粮草,固守一年都没问题。”

    听了下面人的报告,袁景初只是沉默的点点头,袁世杰的死对他打击很大,虽然袁世杰只是第三子,但其文治武功无疑是袁氏四兄弟之中最厉害的一个,袁世文虽然是嫡长子,但袁景初却有意将皇位传给袁世杰,毕竟袁世杰在大燕国众将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当袁景初得知袁世杰身死之后,甚至一夜之间白了许多头发,他倒是没有想到,和上官尹风年纪相仿,却有大上官尹风几岁的自己的儿子,死在了自己结拜义兄儿子的手里,若是自己不造反,他们可能是关系很好的朋友、兄弟。

    “报”一名值守的卫兵着急的走进大殿之中,朝袁景初跪下道:“启禀皇上,邯郸急报。”

    “传”

    一名顶盔贯甲的士兵慌忙的走进大殿中,朝袁景初单膝下跪道:“启奏陛下,末将乃是镇南大将军麾下参将,奉大将军命,前往京城传递消息,据我方探子探报,成朝摄政亲王上官尹风在半个月前宣布,准备在开春之后集三十万军队进攻河北,并分兵两路,一路由贾复率军十万绕道齐州,攻我南皮与沧州,另一路由上官尹风亲自统兵,出安阳攻我邯郸,并且,西北的拓跋氏与并州的更始政权联合出兵十五万,出井陉关攻我庄州,现情况已经明了,敌军正在开始集结,大将军请求皇上派兵增援我邯郸。”

    此话一出,大殿震动,群臣还是窃窃私语,袁景初皱着眉头,如果这个情况属实,那么就能确定上官尹风此次是不拿下河北不回去的坚定信念,打起来他自己要吃亏:“丞相,我朝还有兵甲多少?”

    “启禀皇上,我军现在在辽阳外还有十万围城大军,在京城还有十万军队,邯郸有军七万,庄州有军八万,且镇守两地的都是我朝的能臣武将,相信应该能够坚持数月,等待皇上派兵支援。”

    “骑兵呢?我朝的骑兵呢?”袁景初突然想到这个点,他之所以能在河北横行无忌,就是仰仗着其手下的辽北骑兵,否则,就是称帝都没那个胆子。

    “回皇上”队列中一个武将打扮的人站出队列说道:“沧州一战,袁瀚将军带走了京城为数不多的骑兵,现在我朝的骑兵人数不过三万人,且都在大将军袁龙手中。”

    “不过三万”袁景初暗自叹了口气,没办法,现在他有两个选择,一是调集北平城中的军队,前往支援邯郸和庄州,确保两地不失;二是放弃包围辽阳,撤回袁龙,让袁龙率领他手中的十万军队前往庄州和邯郸两地,但现在哪个方案看起来都不可行,但若不支援,放手邯郸和庄州,恐怕整个河北不保,他袁景初的北平城都要丢。

    “传朕旨意,命令袁龙率军五万回京,从京城抽调五万军力,交由袁龙带领,前往支援邯郸与庄州,陈勋率领五万军队,依然包围辽阳,但是告诉他,不要发动任何进攻刺激陈诚,以免他们得知消息后出城与我军交战。”

    “喏”
………………………………

第一百五十三章 第三次北伐

    第153章:(第三次北伐)

    奉天元年,四月二十,洛阳承天门外

    小皇帝公孙宁在文武大臣的簇拥中,来到承天门外欢送上官尹风,这可是莫大的荣誉,当然,这也是上官尹风自己能够承受的,要不是他,处于风雨飘摇的成朝可能早就倒塌了。

    “皇上,此次北伐,臣定当竭尽全力,拿下河北,收复失地,消灭叛军,以期报答先皇之恩。”当着这么多文武大臣的面,这个面子一定要给公孙宁给,虽然他才五岁。

    公孙宁闻言用稚嫩的声音回答道:“老师此去珍重,朕在京城给老师准备酒宴,提前庆贺老师凯旋而归。”

    上官尹风抱拳朝公孙宁回答道:“谢皇上,臣出发了”

    上官尹风的十万军队前后相连近十里,走在最前面的是李延庆和曹真,除了曹真的三千先锋陷阵营的士卒之外,就是李延庆所率领的七千人,最中间的就是上官尹风以及锦衣卫南镇抚司的军士,一个个穿着带着盔甲的飞鱼服,腰挎绣春刀,拿着圆盾,在锦衣卫后面的,就是黄伯涛所率领的神机营,他身后是一千名黑衣火枪队士兵,一个个的后背都背着一一个竹篓,里面全是铁弹珠和火药,这些火枪队士兵全是黑衣,下身是百褶裙,上身的前胸和后背都有一块护甲,方便他们作战,而火绳枪,全部竖起挎在肩膀上,意气风发。

    这些火枪队士兵身后,就是二十辆马车,马车也是封闭式,里面装着神武大炮,马车身后跟着的是一辆辆拉着炮弹的马车和火药。

    此次出征,上官尹风带走了训练好的全部火枪队士兵,包括五十门神武大炮中的二十门,就是要用这些热武器打开通往邯郸的大门。

    上官尹风身穿黑色麒麟甲,下身也是百褶裙,金丝绣靴,身披西川红锦黑云缎袍,腰挎七星剑,手拿惊夜枪,跨下是极品汗血宝马,一身打扮英气逼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帅到别人怀疑人生:“传令下去,大军加紧速度,我们要在七天之内赶到邯郸。”

    “喏”

    奉天元年,四月二十六,河北,邯郸

    邯郸守将,大燕国镇南大将军袁良,河北八良将第四位,仅次于李延庆,河北著名的守城将军,皇极初年,袁景初率兵攻匈奴,在赤城被匈奴十四万大军围困,当时袁良带着一万七千名士兵掩护袁景初撤退,并独自带军坚守赤城一个月,直到李延庆带援军赶到,这才打退了匈奴军,最后袁良只剩下士兵一百七十三名,且个个带伤,由此名震幽燕之地。

    赤城大战之后,袁良被公孙述封破匈将军,至袁景初称帝,封镇南将军,袁良镇守邯郸之后,加封为镇南大将军,都督邯郸诸事,也是权利无限,当然,有一件事情不得不说,李延庆在河北就与袁良关系最好,且以兄弟相称,此次邯郸之战,上官尹风让李延庆担任一路先锋,用意有些奇怪。

    邯郸南城门瓮城楼上,面无表情的袁良看着几里外的李秀成大军,开始放空,按说他现在应该是有一种大敌当前的既视感,但真正让他放空的原因,就是他探知此次成朝的先锋主将乃是他的老朋友,老熟人,李延庆。

    “将军,皇上既然下令了,那将军也就不必再顾忌许多,毕竟各为其主,将军也不用为此而发愁。”旁边的参将拱手说着。

    数天前,袁良收到袁景初的圣旨,上面除了说援军会在一个月内赶来,还直接提到了已经归顺成朝的李延庆,内容很简单:‘凡见李延庆者,杀,生擒者官升三级,封百户侯,不留情面’。

    “话虽如此,但本将军与李延庆的交情是朝廷内共知的事情,此战若是胜了还好说,要是打败了,本将军难辞其咎,必定遭受朝中人的非议,恐怕性命不保。”袁良的愁就在这里,他既不想和李延庆交战,又不得不照着袁景初给他的旨意办事,否则除了他自己,在北平城中的妻儿老小恐怕都不能保全,为此,不得不做出死命一战的态度。

    “将军大可放心,朝廷派大将军亲自率兵十万前来邯郸支援,只要援兵一到,那些个成朝士兵就会知难而退,这邯郸乃是先赵国都,将军又经营良久,城墙高大,等成朝的粮食用尽,就会退兵。”参将安慰着袁良,这邯郸城在他眼中看来是固若金汤,毕竟去年李秀成和寇恂的三十万联军都没能攻下邯郸。

    “但愿如此吧。”袁良深吸一口气,望着远处的军营,嘴里如是说着。

    奉天元年五月初一,上官尹风率军终于到达了邯郸城外十里,和李秀成汇合一处,军帐延绵三十里,为了避免军帐在夜晚被袁良袭营,特地在大营外挖了数十个陷马坑,以防万一。

    中军大帐内,上官尹风坐在主位上,其余众将分两边依次而站:“诸位将军,此次北伐,本王在洛阳群臣面前夸下海口,要在今年年底就包围北平城,进而挽救辽阳的危机,所以,本王希望尔等都竭尽全力,战局一开,不管老幼,凡拿兵器顽强抵抗官军者,格杀勿论。”

    “末将等定当全力以赴。”帐中众将齐声说道。

    “李延庆。”上官尹风看着站在左手边第一个位置的李延庆,吩咐道:“本王命你和曹真率领本部军马,先攻邯郸。”

    李延庆闻言先是迟凝了一下,然后拱手回答道:“末将领命。”说完便走出大帐。

    旁边的黄维不禁问道:“王爷,恕属下愚钝,据属下得知,平乡侯与邯郸守将袁良关系甚好,属下担心平乡侯到时候不忍下手。”

    其实黄维是话里有话,虽然自己是上官尹风的亲近部下,嫡系中的嫡系,但也不能乱了尊卑,李延庆是平乡侯,朝廷封的,也就是上官尹风的意思,自然不能说李延庆有通敌的嫌疑或者说临阵倒戈之类的话,否则像上次和贾复曹真等争功的事情再次发生,保不准脾气古怪的上官尹风又会整出什么幺蛾子。

    上官尹风看着帐中其他人,笑着摇着身体,像一个二流子一般:“本王知道你们心里所想,你们都能想到,本王莫非想不到?实话告诉你们,虽然本王让李延庆主攻邯郸,但他手下的曹真可不是一个省油的,该做什么本王心里清楚,但同僚关系必须融洽,这是本王再三强调过的,否则,本王让你们好看。”

    “属下知罪。”黄维闻言赶紧朝上官尹风躬身说着,这才想到脾气不好,果然就来了。

    “行了,本王说最后一次,同僚之间若是相互攻击,猜忌,本王定斩不饶。”上官尹风一字一句的说着,铿锵有力。

    “谨遵王爷教诲。”帐中所有人都齐声回答道。

    之前曹真和邓禹在帐中争先锋一职,没有任何关系的黄维站出身给曹真说话,惹得上官尹风帐下两大阵营的将领不和,上官尹风当时可是真的动了杀机,吓得南阳阵营的曹真和黄维一阵够呛。
………………………………

第一百五十四章 表明心迹

    第154章:(表明心迹)

    “攻城。”

    “将军有令,攻城”

    “杀呀”

    前军攻城战所发出的喊杀声使得在大帐中的上官尹风听得一清二楚,先前的尴尬氛围随着攻城战的开始已经慢慢的消退。

    “何青,你率军两万,前去给平乡侯助阵,等到平乡侯撤出的时候,你再接着攻城。”上官尹风玩弄着毛笔,如是说着。

    “末将领命。”何青拱手之后便朝外走去。

    邯郸南城门外,此时整个城门楼早已是血迹斑斑,尸横遍地,不时有燕军将尸体扔下城楼,这些尸体全是攻上去的成朝士兵。

    李延庆骑马立在城楼弓箭的射程外,指挥着第四波进攻,他手下有七千人,分成五个波次进攻,每次一千人,打车轮战,但是这种战法是最一般的低端攻城战,双方比拼的是士兵数量,其次是守城方的意志力,当然,李延庆手中只有七千人,这么打下去,双方只会两败俱伤。

    “君侯,袁将军与君侯关系匪浅,我们若是拿不下这城楼,该如何是好?”此人是李延庆的亲卫之一,在李延庆逃出河北的时候就跟在李延庆身边,自然知道这些情况,他也是很担心,一旦打不下来,上官尹风手下的那些人自然会说李延庆的坏话,李延庆在成朝本来就是戴罪之身,如此下去,情况不乐观。

    李延庆自然知道这个点,所以他是加倍的进攻,只有这样才能消除那些人对他的看法,否则以后无法在上官尹风的军中立足,但话又说回来了,他手中只有这七千人,邯郸城中有军七万,他如何是对手,且他的自由发挥空间还没有,现在的命令就是死命攻城,这些且不说,他身后不远处就立着一个曹真,明面上是他的下属,但其实就是监军的,一旦自己临阵倒戈或者是故意攻城不利,就会被当即斩杀,他李延庆心里自然是焦急的许多。

    “传令下去,攻城继续,后军依次压上,给我死命的进攻。”李延庆面无表情的说着,他的对面,站着指挥的人,便是袁良。

    此战看似简单,先锋一职看似轻松,只要大军相遭遇,就可以边打边撤,但事情往往不是那么轻松,这一战也是上官尹风给李延庆安排的表示忠心的一战,只要他李延庆卖力攻城,不惜代价,就能使得上官尹风在军中帮他树立威信,别看李延庆是什么征北大将军,官居高位,在上官尹风军中官职比谁都高,但要搞清楚一点,这个官职是上官尹风给的,这才是重点。

    他李延庆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会如此安排,机会只有一个,错过了可就没有了。

    当李延庆手下的人死伤大半的时候,何青率军两万赶来,协助李延庆继续攻城,加入了新鲜力量的李延庆自然不能放过这个机会,亲自率军攻城,何青见着李延庆上了,自然不敢怠慢,虽然军中将领对李延庆的看法不一,但作为降将得到重用的何青是清楚李延庆现在的处境的,随即拔出腰间常见,跟着李延庆一起攻城。

    主将亲自攀云梯攻城在古代战争历史上少之又少,因为一旦主将出事,整个军队都会大乱,军心不定的军队很容易出现大的溃败,所以,在看见何青和李延庆一起攀云梯攻城的时候,手下的那些士兵士气大振,将旗都压上来了,那我们这些当小兵的怎么能畏首不前。

    “杀呀”

    “弓箭手放箭”

    “杀呀”

    在中军大帐悠闲喝茶的上官尹风得知李延庆和何青亲自攀云梯攻城也是有些小惊讶,不过随即就释然了,依照李延庆的机智,如何看不出此战是给他的机会,否则戴罪立功之身很难在军中抬起头:“传令下去,命李秀成钱梦龙二人率军三万进攻西门,减缓李延庆的那边的压力。”

    “喏”

    攻城战一直到傍晚,由于双方打了一整天,每次攻上城墙都被那些意志顽强的燕军士兵赶下城墙,使得双方产生的伤亡都在一个数量上。

    大帐中,李延庆满身是血的跪在中军大帐中,何青也跪在那,上官尹风知道他们是为了没能拿下城池而懊恼,也不生气,笑着看着二人:“二位将军今日之神勇堪称典范,速速下去休整,今晚本王再给你们一个机会,夜袭邯郸城,本王将亲自前往阵前督战,往二位将军全力以赴。”

    李延庆和何青二人闻言,都拱手道:“遵命”

    二人出去之后,上官尹风叫来了黄伯涛,亲自吩咐道:“黄伯涛,今夜子时,给我把神武大炮架在邯郸城门外,轰开城门,炸开城墙,本王要亲自督战。”

    “喏”黄伯涛闻言便走出大帐去安排事宜。

    上官尹风接着说道:“派人传令给西门外的李秀成和钱梦龙,若是听见喊杀声,就全力攻城;欧阳庆率军五万,进攻东门,一样,喊杀声起,就猛攻东门。”

    “喏”

    一切安排就绪,在子时来临之前,上官尹风特地从前军阵前把李延庆叫来,李延庆一脸的疑惑,正想开口询问,上官尹风低头说道:“李延庆,本王给你五千人马,你到北门外等着,本王有理由相信袁良会从北门出逃庄州,只要拿下了袁良,你就是大功一件。”

    李延庆的表情明显发生了变化,不过由于天太黑,周遭的人自然是没有注意到李延庆这一表情变化,就连上官尹风自己也没能注意到:“末将领命”说完便离开了前军阵前。

    李延庆离开之后,上官尹风不自觉的笑出了声,当然,黄维等人是清楚李延庆去了哪里,不过由于先前上官尹风已经说过不得议论同僚,他也不敢再说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