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成汉帝国-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王众妻妾当中,尤数慕容雪第一,其被称为我成朝第一美人,而你,本王之所以看上你,除去美貌,你有一种特别吸引本王的气质,本王说不出,但本王就是喜欢你。”
此话一出,沈丽华的脸颊泛起了红晕,有些害羞的看着上官尹风道:“丽华愿终生服侍王爷,请王爷收了丽华吧”
上官尹风笑着看着沈丽华,心想终于到手了,装了这么久的正人君子,如今终于可以将眼前这个尤物给办了,于是一把将沈丽华抱起,朝着寝宫走去,而沈丽华的脸上,露出了娇羞的笑容,‘哐’的一声,寝宫门关闭。
“啊啊啊”里面传来了沈丽华的娇喘声。
………………………………
第二百零一章 请缨出战
第201章:(请缨出战)
奉天元年十月十九,庄州城内
此时的大殿内气氛严肃,众将都分立两边,个个表情肃杀,刚刚锦衣卫传来了南阳的消息,延岑大军攻破了南召县,苏童、任光退守宛城,慕容齐军在淮阳被逄安大军攻破,率军往南阳境内撤去。
“如今刘玄逼迫南阳在即,若是本王孤守河北一地,恐怕会被彻底困死在庄州”上官尹风如是说着,锦衣卫的消息使得他必须将原本的计划提前进行,否则还未攻破山东,先失了南阳大营,得不偿失:“众位将军,本王已经将计划原盘托出,不知道你们当中谁愿意做此先锋?”
上官尹风的计划也就是佯攻德州,实取聊城的战略,而此次进攻德州的人必须有一定的经验,能担当此大任的人,在场的李延庆和欧阳庆是拥有爵位在身的人,凭借着这一点完全可以都督大军,但论实力,在场的袁良、钱梦龙等皆可,还有一个曹真,虽然其一直是先锋陷阵营的主将,但其在当年曾经独自率军攻破过高邑县城,且还有温亭侯爵位在身。
曹真自然是想站出队列,但想着自己本身就是先锋营骑兵的主将,不管是攻德州还是聊城,他都会成为先锋,所以也就识趣的站在原地,想看看到底是谁主动请缨。
李延庆自然是想请缨出战,但其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比较低调的人,更别说加入上官尹风阵营之后,更是低调,如果是上官尹风亲自安排,他肯定会义不容辞,但现在上官尹风问着殿中诸多将领,他自己也就闷头不出声了,除了他还有欧阳庆在场。
上官尹风还在纳闷没人请缨,只听见一声清脆的喊声在殿中回荡:“末将原为德州先锋,请王爷恩准。”
上官尹风仔细一看,出来请战的不是欧阳庆和李延庆其中一个,而是李秀成的遗子,袭封汝阳侯爵的长子李成栋:“李成栋?好,此次计划,原本不出意外本是你父亲来做大都督,但你父亲被杀,本王也说过,你若能建功立业,可袭封光王爵位,本王就给你这个机会。”上官尹风说着站起身,沉声道:“此次进攻德州城,本王给你们十万军马,李成栋统率前军五万人,欧阳庆统率中军五万人,你们二人为此次德州战场的主帅,凡战事大小,都要经过商议决定。”
“诺”欧阳庆被点名之后也就丝毫不客气的拱手应诺道。
上官尹风这么安排也是故意为之,毕竟李成栋年纪才十六岁,虽然久在军中为伍,但没有欧阳庆那么经验老道,而特地嘱咐了战事大小都要商议,也是安排了欧阳庆节制李成栋的意思。
“末将定然不负王爷恩泽。”李成栋抱拳说道,这可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如果能顺利拿下德州城,也能让他在军中彻底扬名,袭封光王爵位指日可待。
“此次我军行动之后,由陈诚为河北南部大都督,主导庄州所有军政大事,主要防御井陉关的汉凉联军。”上官尹风这次计划除去留守庄州的陈诚大军之外,派出了所有军队,而前往聊城的十万军队中,有一大部分都是之前的降兵,为了防止他们留在庄州出现动乱,上官尹风是将他们分散打入各军营内,以此来平衡降兵的战斗力:“李延庆为主将,曹真为副将,率军五万先行聊城,本王将亲自带军五万赶来支援你们,记住各军粮食只有一个月,之后的粮草供应各军自行完备,但有一点,不得杀人掠货。”
“诺”殿中众将齐声应诺道。
奉天元年十月二十五,山东济南,大齐皇宫内
“启禀皇上,上官尹风派出李成栋及欧阳庆二人率兵十万往我德州城进发,成泰将军派人前来询问,是否主动出击。”说话的人名叫周蕃,字均和,原成公吾西王府长史,现为成公吾齐国左丞相。
成公吾闻言身体一惊,来人欧阳庆他清楚,但这李成栋的到来那完全就不一样,他是李秀成的儿子,报仇是肯定的:“李成栋是李秀成的子嗣,此次前来德州定是为父报仇,现在大雪封了河北的诸多道路,而上官尹风现在派兵前来德州,定是向我们示威,派人去德州告诉成泰,不必主动出击,若是他们攻城,给朕狠狠的打回去。”
“诺”
“陛下,臣以为不可小觑了上官尹风,虽然大雪封了路,但上官尹风并不傻,他不会无缘无故的派兵来我德州,还是小心的好。”粱箜,字子彦,原成公吾西王府典使,现为齐国右丞相,与周蕃在齐国朝廷内分庭抗礼。
“梁大人恐怕多虑了吧,据我所知,河北入秋大雪之后,粮食收成大大减少,就是百姓都不能自足,何况是上官尹风的几十万军队,他们来我德州,与陛下所说一斑,是朝我们示威的,为的就是让我们不敢轻易出兵,而他们便可以安心过冬,仅此而已。”周蕃讪笑的看着粱箜,摇了摇头道。
“陛下”
粱箜还想反驳,成公吾挥了挥手道:“左丞相言之有理,右丞相恐怕多虑了,朕在德州城安排可十五万大军,而上官尹风缺少粮食,比不敢轻易出战,而只是为了阻止我们前去南皮骚扰而已,不必担心。”
右丞相府粱箜府邸
回到府上的粱箜唉声叹气的做到了会客厅的主位上,其长子梁欢一脸疑惑的看着自己的父亲道:“父亲大人,为何此番叹气,莫不是在朝中受了委屈?”
梁欢话音刚落,便从堂外走进两个如花似玉的姑娘,一个叫梁馨,一个叫梁嫣,姐姐梁馨年十六,妹妹梁嫣年十五,姐妹二人个个都美得出众,齐国朝中不少官将的儿子都来梁府提过亲,皆被拒绝。
只听姐姐梁馨说道:“父亲大人肯定是被周蕃那老头给排挤了。”
妹妹梁嫣也点了点头:“父亲大人位居右丞相之职,能让父亲大人唉声叹气的,只有那左丞相周蕃老头,否则父亲也不会如此闷闷不乐。”
粱箜苦笑的摇了摇头,除了几个儿子,就拿这两个女儿没办法:“你们两个真是猜中了为父的心思,也罢,皇上不听我之言,恐迟早要在德州吃亏,老夫倒是想看看到时候那周蕃老儿还能不能笑出声。”
………………………………
第二百零二章 两线作战
第202章:(两线作战)
成公吾的齐国延续了上官尹风当年新政时期的一些地名,而部分县城的地名依然按照西汉时期和成家王朝先期的地名来称呼,德州设郡,治所德州城。
德州是山东在北边的门户,战略位置及其重要,其下属景县与南皮相距不过八十里,可谓转瞬及至。
德州郡治下,景县,景县将军府
景县守将梁超,官拜齐国振威大将军,统军三万,镇守景县,其父即是齐国右丞相粱箜,说来梁氏一族在齐国跟随粱箜的丞相之位是节节升高,一跃成为齐国的大族,粱箜有四子,长子梁欢,官拜齐国建威大将军兼京城北部防御使;次子即是梁超;三子梁熙,官拜齐国奋威大将军;四子梁秋,官拜齐国扬威大将军;二女即是梁馨、梁嫣。
梁超的将军府内,此时正有不少军士前来报告事情,一名军士抱拳说道:“将军,前方探子来报,成朝军队在城外十里处扎营,且不停的挖陷马坑,并四处征集粮草。”
梁超皱眉听着,就在昨天他收到了京城来的传令兵,要求他坚守景县,不得擅自主动出击,但若是成朝军队攻城,可自行击退的命令:“朝廷对成朝军队异常的顾忌,既然对方缺少粮食,那么就该主动出击才好,现在放任他们到周边乡镇收集粮食,有养虎为患的意思。”
“将军莫不是想前去骚扰?”一名参将拱手说道。
梁超摇了摇头:“朝廷不担心上官尹风的意图,我可不能放纵,据我所知,来将是欧阳庆,此人乃是何靖时期的名将,不可小觑,虽然那李成栋来势汹汹,但毕竟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而已,不足为虑,而欧阳庆倒是要顾忌一二。”
“将军,末将愿在今晚带本部兵马前去成朝军队的外围骚扰一番,也看看他们的真实意图。”梁超手下的副将抱拳说道。
“也好,我一直在想上官尹风的意图到底是什么,大雪下得不停,却非要派大军来我景县,定有阴谋,你带着少数人马前去打探,记住,若是敌军追击,切不可莽撞行事,回来再说。”梁超嘱咐着,到现在他还在顾忌着上官尹风此举到底是想干什么,虽然很想弄明白,但现在大雪不仅给欧阳庆他们带去了麻烦,就连他们自己也不能独善其身。
景县城外十里,李成栋大帐
大帐内站着十几名将领,李成栋在主位上尤为突出,毕竟只是一个十几岁的青年而已,虽然只有十六岁,但在这个时代,十六岁的少年长期在军中也能独当一面,更何况是李成栋,自幼跟着李秀成在军中,数次参与战事,文治武功略有成就。
“将军,探子来报,景县城内有军三万,且景县距离德州城还有近百里的路程,如果时机把握得当,我军奋力掩杀,说不定能在敌军德州援军赶来之前拿下景县。”一名参将拱手说着。
帐中的这些参将全部都是李秀成之前的下属,李秀成身死之后,他们逃到了沧州,被李成栋接纳,自然这些人也就能接受这个少将军,毕竟是李秀成的长子,且长期在军中跟随李秀成左右,这些人不仅认识李成栋,有的与李成栋关系还很不错。
李成栋转身看着身后的天下疆域图,然后点了点头道:“景县城内守将叫梁超,是齐国丞相粱箜的儿子,久镇边地,军事指挥能力说不定在我之上,但是”李成栋说着转过身看着帐中的所有将领道:“就是这种人,所以一定不会把我放在眼里,认为本将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罢了,哈哈哈”说着自顾自的笑起来。
帐中将领可不敢这么想,虽然他们知道李成栋的年纪,但毕竟是曾经李秀成的属下,对于李成栋也是知根知底的,成朝当中,年十六就在军中作战的人他李成栋可不是第一个,当年的苏童年纪不过十五岁,拿着一杆长枪和苏龙在沙县大战,其勇猛就不是一般年纪的同龄人能比的,而李成栋不负其父李秀成的期望,也是很早就参与了战事,在四川镇压蛮族之人时,便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与军事能力,否则李秀成不会带着自己没用的儿子出去打仗。
“将军豪迈异常,假以时日,定能成就一番功绩,以慰大王在天之灵。”副将抱拳朝天说道。因为李秀成被追封了光王,所以他之前的下属都称呼李秀成为大王。
李成栋深吸一口气,然后说道:“此次来景县,齐军定然夜里来我大营偷袭,今晚陈将军与赵将军率本部军马与大营左右两侧埋伏,但见喊杀声四起,即刻杀出,本将将会带着大部人马从正面杀出,运气好,还能抓住了齐军营将也说不定。”
“诺”
当晚正如李成栋所想,梁超派了手下一名参将率领近三千人,深夜到李成栋的大营外偷袭,当然,按照梁超的意思,此举主要是试探,但那参将率军假意喊杀时,从其左右两侧杀出数千人,而李成栋更是带着大队人马从大营正面杀出,使得那些前来偷袭的齐军个个吓破了胆,还没有交战便夺路而逃,随即被从两边杀出的人马打的人仰马翻,三千人只剩下不到千人返回,且那名参将还在交战中被李成栋活捉,由此李成栋部军心大振,就连欧阳庆都感到了意外。
奉天元年十月二十七,河北威县境内
当上官尹风收到锦衣卫传递的消息时,已经是四天之后,不仅是上官尹风,就连黄维等人也是对于李成栋在那晚杀退齐军的消息感到惊讶,除了他年纪不大之外,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对李成栋能预判到齐军当晚会偷袭而感到吃惊。
“虽然杀敌不多,但李成栋确实没有埋没他父亲的名声,传令,赏赐李成栋部黄金百两,酒五十坛。”上官尹风兀自说着,他现在也是感到比较欣慰,毕竟李成栋在第一站就打了一个比较不错的胜仗,杀敌人数不用估计,最重要的是打赢了。
“王爷,锦衣卫探报,聊城守军大约有四万左右,周边各县军力加在一起估计有十万人,守将名叫梁熙,是齐国右丞相粱箜的三子,听说勇猛异常,镇守聊城许久,当年成公吾还没有叛变的时候,那梁熙经常出入濮阳,与原濮阳的张将军乃是好友,只可惜张将军被杀,哎。”黄维有些惋惜地说着,他口中的张将军那是之前濮阳的守将,延岑大军攻破安阳之后,据守濮阳不投降,结果被祭遵率军攻破濮阳之后斩杀于城外。
“哦”上官尹风漫不经心的应答了一声,其实现在在他的眼里,聊城就是一个没有城防的城池而已:“任何城墙在神武大炮面前都是摆设,本王还不相信他聊城有北平城修的坚固,能挡得住我天兵降临?”也不是上官尹风胡说八道,神武大炮改良了数次,每一次都是他亲自参与,一个特种部队的教官,对于如何制作火药及炮弹简直是家常便饭而已,这个时代就是制作工艺差了些,如果放在明朝时期的筑炮工艺,那神武大炮还能做的更加精细,至少是连续发射十几发炮弹都不用担心炮管过烫而炸膛的事情。
“王爷,我军在大雪中连续行军数日,再不远便是聊城治下临清县城,那里有近万名齐国驻军,我军的行踪不久就会暴露,还请王爷示下。”李延庆拱手说着,虽然河北的敌军探子被锦衣卫清除的差不多,但现在要靠近山东境内,齐国探子活跃的频繁,即便是大雪封路,大军的行踪也会在不久被齐国探子得知。
“传令下去,大军就地休整,今晚我们夜袭临清县城,先给成公吾来一个好消息。”上官尹风看着远方,兀自说着。
………………………………
第二百零三章 梁熙的安排
第203章:(梁熙的安排)
奉天元年十月二十七,未时初刻,聊城城内
此刻聊城城内还是保持着它原有的繁华,虽然为齐国的边境城镇,但因为与河北、河南接壤,三地商户来往频繁,也是难得的商贸之地,也正是因为如此,此地也是三战之地,凡战事大小,聊城必是首当其冲。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聊城的得名与其城北不远处的聊河而来,聊河水顺南而下,将聊城包围其中,河水绕着城墙而走,入城出城只有城西有一处落桥,别无他处。
聊城郡守府坐落与城内中心位置,周遭全是酒肆妓馆及赌坊,人群来来往往,天南地北之人都在郡守府周边的酒肆妓馆借宿。
郡守府内,梁熙正在看着《春秋》,这也是他唯一的乐趣,虽然周遭的妓馆酒肆众多,但其是军中唯一一个不出入这些地方的人。
“将军,斥候来报,城中出现不少操着豫州口音的青壮年男子,且衣着华丽,甚是显眼,在赌坊内出手阔绰,属下认为其必有异常,特来禀告,还请将军定夺。”
梁熙放下手中的竹简,然后皱眉看着道:“可是那些豫州的商人?”
“回将军,来报人说这些人并没有携带任何货物入城。”来人回答着。
“立刻安排斥候卫的前去仔细查探,若是成朝探子,给我抓回来好好审问。”梁熙如是说着。
“诺”来人应诺之后便出了门去。
斥候卫,梁熙一手操办起来的部队,借鉴了上官尹风创立锦衣卫的模式,也是梁熙手下异常引以为傲的消息查探组织,专门负责军事情报的传递及反间谍工作,聊城内的各地方的哨探都在斥候卫手里栽了跟头,因为聊城的地理位置,这里也是各个诸侯手下探子常常来往的地方。
郡守府不远处的一座赌坊内,一群青年锦衣男子正在赌钱,一名青年锦衣男子着急的跑进赌坊内,朝着一名看热闹的中年锦衣男子低声说道:“大人,上钩了。”
中年男子伸了一下懒腰,然后拍了拍那些还在赌钱的人,转身朝着赌坊后面的门走去,身后跟着那些之前还在赌钱的青年人。
赌坊后院是一个清静之处,于前面的热闹相比,这里就是一户人家的住所而已,那些赌客也在这里方便。
“大人,斥候卫那些人已经来了,人数十几人左右,都进了坊内。”一名青年男子跑进后院,朝着先前的那名中年男子抱拳说道。
中年男子点了点头道:“按计划行事,记住,镇抚使大人对我等寄予了厚望,莫要让大人失望。”
“诺”院中所有人齐声应诺道。
酉时二刻,聊城外三十里
“王爷,锦衣卫抓到了几名聊城内派来的斥候部队。”黄维走到上官尹风面前抱拳说道。
此时的上官尹风正在和沈丽华说话,听闻抓到了几名梁熙的手下,站起身说道:“可有重要消息问出来?”
黄维脸色难堪的说道:“这些人异常顽固,被锦衣卫抓获之后,当场有三人自尽而死,余下四人被锦衣卫活捉,为了防止他们自尽,那些人已经被堵住了嘴巴,属下未曾审问他们。”
上官尹风也早就听说了梁熙成立斥候卫的事情,现在看来,这些斥候多半就是其部下斥候卫的人,与普通的哨探斥候不一般,这些人受过专业的训练,从其被抓就自尽就可以完全看出来:“不用审问了,直接杀掉,命令锦衣卫的人散开一点,莫要走漏了消息。”
“诺”黄维点了点头道。
“王爷,我部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行动。”曹真快步走到上官尹风面前抱拳说着。
“现在是酉时,等到今晚亥时初刻,便发起对聊城的进攻”上官尹风的安排是让曹真带人打先锋,吸引城西的敌军,然后在城北高处以神武大炮攻击城北城墙,等到城北城墙被攻破之后,他估计梁熙会因为城北聊河包围城墙的缘故,撤走城北的防务,专心守城西,等到那时便可以让李延庆率领步卒从城北搭桥攻进去。
“末将领命”曹真回答后便退了回去。
上官尹风看着李延庆道:“文若可准备好了?”
“末将按照王爷指令,已经全数准备完毕,只等王爷下令。”李延庆站到上官尹风面前拱手说着。
上官尹风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道:“诸位,但见城中起火之时,便是发起进攻之际,还请诸位协同作战,莫要放跑城中一兵一将。”
“诺”众将齐身应诺道。
戌时二刻,聊城郡守府内
“将军,大事不好”一名参将着急的跑进郡守府,此时的梁熙已经睡下了,被卫兵给叫醒之后还在穿衣,因为等不及了,所以连忙跑到梁熙的后院住所朝着门内说道。
参将的声音急促,梁熙也在侍妾的帮助下穿好了衣服,打开了房门:“什么事如此惊慌?”
“禀将军,斥候卫前来赌坊的人到现在还没有消息,末将派人去找,不见踪迹;且在城外的人员报告说有七人没有回营,下落不明。”参将如实的将消息告诉了梁熙,这也是他不久前才得到的消息。
梁熙脸色变了一变,现在是非常时期,为了对付未知的上官尹风袭击他近几个月都没有好好的睡上一觉,现在种种迹象都有些奇怪,至少是现在他所不清楚的:“虽然本将军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但还是要等到本将军的人回来再说。”
俗话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梁熙话音刚落,一名卫兵着急的跑进后院,朝着门边的梁熙拱手道:“启禀将军,探子来报,城西北三十里处发现成朝军队,帅旗上书‘上官’二字,且人数众多,初步估计有七八左右,前方斥候正在监视敌军动向。”
“什么?”梁熙甚至失了声,他是万万没有想到七八万人的部队到现在他才发现,不过过了一会儿他就释然了一些,毕竟是上官尹风的部队,神出鬼没惯了,否则也不会将四重城墙的北平拿下:“上官?莫非是上官尹风亲自前来?”
“将军,听闻河北入秋大雪之后,粮食收成大减,百姓尚不能自足,这上官尹风如何能让这十几万大军分两路进攻的?”
这参将的疑惑也是梁熙的疑惑,上官尹风缺少粮食,且河北大雪,他已经让军士在庄州城内避雪才是,为何会带兵以如此快的速度出现在聊城的西北处:“传令下去,三军校场集合,命令所有将领到大帐等我。”
“诺”参将抱拳后急忙离开。
梁熙也转身进了屋,在侍妾的帮助下穿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