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白袍雪甲-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见丁可信脸上又泛起悲苦之色,马志远狠狠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

    “可信,委实对不住哈,你也知道我这武痴的性子,不是有意揭你伤口。”马志远有些不好意思。

    丁可信摇了摇头。

    马志远沉吟半晌,开口问道:“不知可信前来找我,所为何事?如果是让我帮你报仇,那我只能向你说声抱歉了。”

    这个相貌粗犷的男人苦笑道:“你也知道,整个齐国的军队已经被抽调的差不多。虽说城中仍有五万都卫军,但刚传来消息,南方的楚、卿二州发生叛乱,当地守军无法抵敌,已向天岚发来求援。

    想必明天王上就要下诏,叫我带着都卫军南下平叛。至于散城,眼下这种情景,王上怕是一时半会儿不会去理会。”

    丁可信低声道:“散城之事,我还没有禀报王上。此时知道散城叛乱的,天岚城中也只有将军。我此次来找将军,所求并非让将军为我报仇,而是其他。”

    “哦?”马志远有些诧异,“那可信所为何事啊?”

    丁可信站起身来,旋即扑通一下跪在地上:“将军救我!”

    马志远忙不迭地站起身来,就听到丁可信接着说道:“王上若知我将军队损伤近半,以他那性子,定然会将我问罪。我非贪生怕死之人,但若没为那些因我而死的兄弟报仇就死去,我不甘心。”

    说到这里,丁可信重重磕了三个响头,力道之大,竟然在地上留下一团血迹。

    “求将军救我一命,若日后报了仇,我定为将军鞍前马后,赴汤蹈火!”

    “这…”马志远正迟疑间,之前端茶的下人推开房门,低着头走进了屋中,目不斜视地来到桌前,端走了已经变凉的茶水,旋即毫不停留的离开了屋子。

    马志远似是下定了决心:“好,可信你先起来,且在我府中住下。待到我出征之时,你藏在军中随我南下即可。”

    丁可信伏在地上,由于激动声音微微颤抖:“多谢将军。”

    将丁可信扶起,叫下人为他安排屋子住下后,马志远独自走进练武厅中,拿起架在架子上的双刃长戟。

    双刃长戟,又可称作方天戟,一侧有月牙形利刃通过两枚小枝与枪尖相连,可刺可砍。

    这种兵器使用复杂,需要极大的力量和娴熟的技巧。不少人曾因其外表威风便以它为兵器,结果上了战场后用着反倒不如长枪。后来便多为王家仪仗队所用,每逢祭祀等事时使用。

    然而马志远手中这杆长戟,显然不是用来祭祀的样子货,长戟上面满是血腥之气,已不知饮下多少人的鲜血。

    马志远随意舞动了两下,随即长戟猛地往前一指,身前假人顿时被炸的粉碎。

    “啪啪。”掌声响起,一名下人打扮的中年男子不知何时走进了练武厅,他迈步来到马志远身前,弯下腰,拾起一块假人碎片。

    男子哈哈一笑:“好霸道的戟,将军武艺又精进了,想必已可以与赵文奇一战了。”

    马志远面色有些无奈,对这下人似乎颇为亲近的样子:“你可别拿我寻开心了…战不了,十招之内能势均力敌,二十招则只能勉强招架。若赵文奇动真格,三十招之内我必死。”

    这倒让中年男子惊讶了,他又看了看手中的碎片。方才他亲眼看到,马志远长戟一指,还未触及到假人,假人便被炸的粉碎。

    纵使是不习武的他也能明白这一戟的威力,然而马志远却说,自己连赵文奇三十招都接不下,哪能不让他诧异?

    “不说这个。”马志远将长戟放回架子上,转过头来:“霁旬,想必之前我和那丁可信的谈话你都听见了吧。”

    名叫宫霁旬的将军府下人摇了摇头,“我没听,但也能猜得到,想必是丁可信让你救他一命吧。”

    这回轮到马志远惊讶了,他好奇地问道:“正是,你怎么猜到的?”

    宫霁旬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先前丁可信奉命去散城驻守,结果身负重伤,自己一人悄悄潜回城中。不先向王上禀报而是第一时间来见将军,结果已经很显而易见了。”

    马志远思索半晌,有些困惑地挠了挠头,旋即咧嘴一笑:“不明白,反正动脑子的事情就交给你就是了。”

    刚才听到丁可信的话他正犹豫的时候,正是眼前的男人走进屋中悄然给了他一个眼神,才让他答应丁可信的请求。

    “不过,那丁可信倒真是个人物。”马志远感慨道:“卑躬屈膝,甚至不惜磕头,只为了替手下报仇…我原来还真是看错了他。”

    宫霁旬翻了个白眼:“什么替手下报仇,他就是怕死而已。”

    “啊…?”马志远长大了嘴巴,“我被骗了?”

    宫霁旬点了点头。

    马志远顿时怒上心头,就要去架子上拿戟,不想却被宫霁旬制止。

    见到他不解的眼神,宫霁旬笑道:“丁可信虽人品低劣,贪生怕死,但却是个可用之人。手下尚有五千可战甲士不说,他自己便是虎威境界的高手。

    有了他与他手下的五千人,我们的计划也可轻松一些。毕竟…”宫霁旬话语中带有深意:“那南方二州的‘敌人’,可是很强的。”

    马志远状似亲昵地揽住宫霁旬的肩膀,拉着他往厅外走去。

    “再强又能如何?在你的‘智’与我的‘武’面前,那五万人也是不堪一击…”

    两人离开,厅中只留下一杆长戟,闪烁着妖异的光。

    ……

    齐王宫前身乃是唐帝国皇宫,百多年前曾被唐末代帝王烧毁。九州强国北魏在其废墟上重建王宫。天岚城破时,并未遭到损坏,后来的齐王吕昭也就懒得再建王宫。

    大殿之上,左侧已年过七十的老丞相张良元为首站着一排文臣。大将军杨志勇此时正在雍国蜀州征伐,车骑将军车恬人在玉门关,因此右侧武官自是以骠骑将军马志远为首。

    年轻的齐国新王坐于殿上,一手托腮,看着台下重臣,开口说道:“昨日自楚州发来消息,昔日楚国余孽在南方二州发动叛乱妄图复国,卿等有何想法?”

    殿上群臣显然早就得知了这个消息,一时间也不是很惊讶。一名文官越众而出,先是行了一礼,继而开口说道:

    “王上,此时正是我大齐完成一统大业最要紧的时刻,不能有任何疏漏。臣请王上遣骠骑将军领都卫军前去平叛。”

    “哦?”齐王吕舒勤问道:“不过一群小贼尔,杀鸡焉用牛刀?为何要让骠骑将军领着都卫军去?”

    马志远战功赫赫又武艺绝伦,而都卫军更是齐国最精锐的军队,用这样的组合去平叛,吕舒勤未免觉得有些小题大做。

    那文官解释道:“回王上,此等时刻,更因施展雷霆手段。此次平叛,我大齐不但要赢,还要赢得漂亮。这样一来,即可让国内的各国余孽不敢异动,又可震慑宋,雍二国。此时能做到这点的,唯有骠骑将军与都卫军!”
………………………………

天岚一聚 第三十六章 心比天高

    南方的楚、卿二州地域面积并不是很大,加在一起还不如一个襄州。因此齐国在南方的驻军并不是很多,再加上为了讨伐宋雍两国又抽调一批驻军,此番叛乱当地守军抵挡不住也算情有可原。

    此时齐国境内除都卫军外已经无兵可调,原本犹豫的吕舒勤听完手下大臣的话,顿时有些意动。

    马志远单膝跪地,朗声道:“王上,臣愿领军出征,三月内必破叛军!”

    “王上。”老丞相张良元来到大殿中央,先是瞥了跪在一旁的马志远一眼,接着对着吕舒勤一揖,“臣以为张涵文所言甚是,不过领军之人还需斟酌一番。”

    名叫张涵文的中年文官眉头微皱,转头看着张良元:“如今朝中还有何人能比骠骑将军更合适?”

    说到这里,他冷笑一声:“下官知丞相与骠骑将军有怨,不过事关我大齐一统之伟业,还望丞相放下私怨,以国家为重啊。”

    张涵文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早年先王欲拜马志远为骠骑将军时,曾被张良元阻止,他当着满朝文武之面,直言马志远脑后长有反骨,不可重用。

    尽管后来吕昭仍是封了马志远做骠骑将军,但马志远与张良元这一对将相还是因为此事结下梁子,连带着两府的下人彼此也看不顺眼起来,平日里见了没少互相谩骂。

    “正是因为事关大齐,才更需慎重。”张良元说道:“臣以为,有一人比骠骑将军更适合南下平叛。”

    马志远缓缓站起,冲着张良元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哦?不知是哪位大人能令我们眼高于顶的丞相大人这般推崇?”

    张良元冷哼一声,旋即看着在吕舒勤身侧抱剑而立的中年男人,缓声道:“卫将军,赵文奇。”

    此话一出,大殿之上顿时安静下来。人们纷纷将视线汇聚到那个貌不惊人的男人身上。

    在齐国被王上准许可佩剑上殿的人屈指可数,而能佩剑站于齐王身侧的,只有一人。

    大齐卫将军,天下第一,赵文奇。

    赵文奇本是孤儿,后被吕昭收养。大抵是因为童年的遭遇,他沉默寡言,平日里一声不吭地跟在吕昭身后。哪怕在吕昭起事时,别人都挣着抢着出战,他也始终保持沉默。

    就在齐国众人以为这个齐王养子就会一直这样沉默下去的时候,这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一声不响地做了一件令九州震动的大事。

    貌不起眼的年轻人一步入宗师,并在祁州祁安之地击败了举世无双的军神郭仪。

    可以说,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来形容赵文奇是再合适不过了。坐上了天下第一宝座的赵文奇,二十年来一柄长剑败尽天下高手,天岚城更是因为有他的坐镇而更加固若金汤。

    马志远哑口无言,若是别人,哪怕是大将军杨志勇,他都敢争上一争,可没想到这张良元竟搬出了赵文奇来。

    张涵文皱了皱眉:“卫将军有拱卫王都之责,岂能轻易离开,丞相莫要说笑。”

    “涵文刚还不是说,此时正需施展雷霆手段?”张良元眼含深意地看着张涵文与马志远,“我大齐境内还有比卫将军更适合的人吗?”

    说罢,张良元再向吕舒勤拱手道:“臣请王上遣卫将军南下平叛。”

    一直没有吭声的吕舒勤挑了挑眉,转头问向赵文奇:“卫将军以为如何?”

    穿着粗布衣的中年男人眼皮都不抬一下:“不去。”

    眼见赵文奇如此,朝堂之上顿时聒噪起来。一众文官指着赵文奇斥其无礼,武官们则不以为意,反而心中对赵文奇更加敬佩。

    武夫之极,连君王亦可不顾,大丈夫当如是。

    吕舒勤脸皮抽动,一想到眼前这人乃是天下第一,也还是强行压下心头怒意,开口说道:“既然卫将军不愿意,孤也不勉强。不过平叛之事也不宜拖延,骠骑将军!”

    “臣在!”马志远俯身低头听召,嘴角悄然流露出一丝笑意。

    吕舒勤道:“孤命你领五万都卫军南下平叛,务必在三月之内平息南方二州的乱子。”

    马志远抬起头来,高声道:“臣遵诏,三月之内必然凯旋归来,如若不能,臣定提头来见!”

    吕舒勤满意地点了点头,这马志远倒是比赵文奇要听话得多。赵文奇太过无礼,若非看他立下过太多大功,又是武道第一人,吕舒勤哪里容得他放肆。

    张良元皱了皱眉头,他倒是没想到赵文奇这般行事,丝毫不卖王上面子。眼见王上已然下令,他也不好再说些什么,只得叹息一声,退回队伍中。

    朝会结束,齐国诸臣如潮水般散去,张良元走在最后,心中总有一股不安之感,令他烦躁万分。

    “丞相大人。”一道浑厚的嗓音自他身前响起,原本低着头的张良元抬头看了看来人,旋即面色一沉:“骠骑将军,王上命你出征,你不去准备,还待在这里作甚?”

    马志远哈哈一笑,朝张良元拱了拱手:“正因我即将出征,才特意来与丞相大人道别。”

    “不必。”张良元冷笑一声:“马志远,别以为我不知道那南方二州的叛乱跟你有关系。”

    “丞相大人,你可不要血口喷人。”马志远脸上满是无辜,“我马志远对大齐的忠心苍天可鉴。”

    张良元似是听到了什么顶好笑的笑话,捧着肚子哈哈大笑起来,半晌才直起身子来。

    “好一个苍天可鉴。”张良元脸上满是不屑,“反骨之人,竟敢在此称自己忠义,当真可笑。”

    马志远面露无奈之色,苦笑道:“老丞相,这都什么年代了?天岚三〇五年了,大唐都亡了,你还在这里跟我谈什么反骨…”

    张良元也不去理他,拂袖而去,留下一句话来:“马志远,你好自为之,可别一去不返!”

    马志远挠了挠头,此刻人已走个精光,他迈动步子往宫外走去。

    出口处,有一中年男人正负手而立,似在等待。即使穿着下人的衣服,却依旧掩盖不了他不凡的气质。

    见到他,马志远顿时眉开眼笑,当即搂住中年男人的肩膀,一边走一边说道:“霁旬啊,一切还真是都如你所料一般。张良元那老狐狸果然妄图让赵文奇代替我出征,当即被赵文奇拒绝。”

    说到这里,马志远还有模有样的学起了吕舒勤与赵文奇的对话,接着笑道:“我当时看到赵文奇让那吕舒勤吃瘪,心里别提有多爽了。”

    “这倒真不是赵文奇故意的。”宫霁旬道:“传闻吕昭死前曾与赵文奇约定,要赵文奇保护吕舒勤十年,期满后则任其离去。而吕昭又对赵文奇有大恩,后者自然答应。这五年来也都时刻待在王宫之中,未曾离开半步。”

    宫霁旬轻笑了声,“不过也是因为他一人挡住了无数刺客,才让吕舒勤活到了今天,不然我们的计划也不至于拖到现在。”

    “想必吕舒勤那废物此刻心里还怨着赵文奇呢。”马志远不仅对齐王直呼其名,话语也是越来越放肆:“真不知先王那般英雄人物,怎的生出了这般废物儿子。”

    宫霁旬默不作声,在他看来,吕舒勤倒是没有马志远口中说的那般不堪,但也无甚过人之处,只是个普通的年轻人而已。

    不过坏就坏在这普通上,一个普通人,又年纪轻轻,如何能守得住外有强敌,内有忧患的偌大齐国?

    他若老老实实,只做个守成之主也就罢了,还偏偏要当那一统九州的千古一帝。多年来穷兵黩武,使得齐国七州之地如今已是千疮百孔。

    也不知是不是巧合,当下九州之上的三国君王全都十分年轻。其中以雍王李鸿徒最负盛名,而宋王赵轻玄则最遭人嫌弃。至于齐王吕舒勤,也仅仅只是比赵轻玄好一点罢了。

    对于吕舒勤这个年轻君王,宫霁旬的评价只有寥寥八个字: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今天稍微晚了些,实在是不好意思)
………………………………

天岚一聚 第三十七章 要起风了

    “不过张良元那老狐狸似乎已经发现了。会不会有事?”

    话虽如此,马志远脸上却毫无担忧之色。

    宫霁旬摇了摇头,“他也只不过是怀疑而已。他也明白,就算跟吕舒勤说也不过是徒惹厌烦而已。那小王上现在满脑子都是一统九州的美梦,精明了一辈子的张良元当然不会去自讨没趣。”

    马志远点了点头,咧着嘴说道:“乱世,就要来了。”

    自吕昭起事建国,北宋退回燕州后,各国之间虽也有互相征伐,但都是小打小闹,九州局势也算稳定。此次吕舒勤起兵二十万,决议统一,算是彻底将平静的局面打破。宋、雍两国不会束手待毙,北宋数年来征兵买马,西雍也同样韬光养晦多年,这注定是一场不死不休的战争。

    宫霁旬伸出手来,望向昏暗的天空,眼神悠远:“嗯,要起风了。”

    ……

    “要起风了。”

    庞渝看着天色,喃喃自语道。

    “我说庞公。”赵轻玄毫不顾及形象地挖了挖鼻屎,接着将之弹出,“这正开军事会议呢,你搁那唠啥神嗑呢?”

    庞渝高深莫测的笑了笑:“这你就不懂了吧,只要天气有所变化,你说上这么一句,保准让别人觉得你高深莫测,学去吧。”

    “喔喔!”赵轻玄恍然大悟,走到庞渝身前,望着天空,将手掌摊开,手心朝上,脸上无悲无喜。

    身穿黑色华服的男子轻声道:“要起风了。”

    军帐中剩下几人脸上肌肉不断抽动,强忍着将这一老一少丢出去的冲动。

    自燕平而来的三万宋军已至玉门关,再加上先前的支援部队以及原有的守军,此时玉门关已有五万宋军。

    陈奚当即决定要与关外的十万齐军决战,他召集众人来正是为了商议此事。

    尽管早就知道他们王上干啥啥不行,陈奚仍是叹息一声:“王上,对于明日决战一事可有何想法?”

    “大将军。”赵轻玄转过头来,脸色平静的望着陈奚,“要起风了。”

    起起起,我起你马勒戈壁!

    饶是以陈奚那沉稳的性子心下仍是忍不住骂娘。

    他强忍怒意,扭过头表情僵硬地问向庞渝,“…那不知庞相有何高见呢?”

    庞渝同样伸出手,与赵轻玄的动作表情完全一致:“要起风了。”

    眼见陈奚就要发怒,赵轻玄当即苦笑道:“大将军,你也知道孤是个什么货色,此次前来也不过是当个吉祥物而已,就别为难孤了。”

    庞渝则不知何时坐回了座位上,哈哈一笑:“俺也一样。岁数大了,出不了什么主意,就不给陈将军添乱了。”

    陈奚有些痛苦地拍了拍脸,先王那般雄才伟略,怎就生出了这么个儿子?那齐王吕舒勤虽也没什么大才,但人家好歹有颗一统九州的心不是?至于庞渝他已懒得理会。这位丞相近年来行事愈发诡异。当年那个由于所出计策过于狠毒而被称为“毒师”的军师庞渝早就不见了影子,只剩下一个贪玩的骚老头。

    见两人如此说,陈奚只得说道:“罢了,我们继续商议…刚说到哪里了?”

    大宋中军将军王军杰开口说道:“禀大将军,刚刚说到了先锋人选之位。”

    一听到先锋二字,须发皆白的老将刘笑尘眼前一亮,似孩童欲回答先生问题一般举手道:“我!我!我当先锋!”

    陈奚看了他一眼,有些犹豫。

    刘笑尘是北宋第一刀不假,实力也是实打实的入势高手,可毕竟其年事已高。让其当先锋,也难保其不会出什么闪失。

    坐在位子上的镇南将军石毅冷笑道:“老东西,你快歇会儿吧,一大把年纪了,小心到时上战场一不留神闪了腰。这先锋之位,还是由我来吧。”

    “啪!”一道巨响传来,一人狠狠地用手拍了下桌子。

    刘笑尘刚举起的手停在半空中,心里纳闷:我这还没拍呢,咋就响了呢?

    只见满头花白的庞渝站起,指着石毅大骂道:“好你个姨妈将军,怎么着,看不起老年人咋的?告诉你,要不是老夫当年没习武,现在什么郭仪赵文奇都得靠边站,向你这样的入势武夫,老夫一只手就能打十个。”

    刚刚还说自己老迈无用的庞渝这会儿倒是精神得很,石毅嘴角扯了扯:“您可真会吹牛皮,把我都整乐了。”

    “行了行了。”陈奚抬手制止了场上的争吵,心下也不由得怀疑起来。

    这帮子人,二十年是怎么横扫九州的?

    想到这里,陈奚更加怀念起大将军来。

    “这先锋就让石毅来吧。”看着不服气的刘笑尘,陈奚笑道:“毕竟这玉门关石毅也镇守了多年,对于周围地形什么的也熟悉。”

    “那就这般定下,由石毅领着玉门关一万驻军当作先锋,刘笑尘领一万军侧翼掩护,我则领剩余三万大军压阵。”

    陈奚一挥手:“明日一早,便开关一战!”

    ……

    次日天刚亮,紧闭多日的玉门关大门轰然打开,无数黑甲宋卒从其中走出。

    玉门关对面,让手下时刻注意宋军动向的车恬,听了汇报后面带苦涩。

    终于还是要打了。

    车恬微微一叹,此次领十万大军前来伐宋非他本意。奈何王上对他颇为看重,有意扶持他,决定伐宋之日,不顾朝臣反对也执意叫他领军。

    “车恬,去将那宋王的人头取回,助孤当那千古一帝。”

    出征前,吕舒勤的话犹在耳边环绕。

    没办法,王命加身,他只能硬着头皮领军过来。这些年车恬也曾多次领军伐宋,但哪次不是被那陈奚吊起来打?

    车恬深知自己几斤几两,领军来到玉门关后他便一直没有行动。他不是不想打,是真的打不过。连自己这车骑将军之位,都是靠着多年来讨好王上得来的,拿什么去跟那二十年前就已是名将的陈奚斗?

    他心中悲苦,下令全军准备迎战。虽然打不过,也不能不打不是?别输得太难看,也算对王上有了交代。

    车恬长叹一声:“这场仗打完,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