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白袍雪甲-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羽为之哑然。
这倒是真的,如果没有那燕云铁骑的出现,先前宋军说不定要全军覆没。
毕竟当时雪甲骑已被虎贲军拦下,而自己纵然强行使出第三枪击败王三等人,之后恐怕也无再战之力。
而且燕云铁骑常年驻守在北境。从大宋北部边境一路来到这天卫关下,要耗费不少时日。黄先生下达命令之时,宋军怕是还没有出倾裕城。
赵轻玄见郭羽一脸的不信,便笑着说道:“先前车恬伐宋时,黄先生与小妹说,想要破解困局,便自己去一趟散城。你能与小妹相逢,也正是因为他这一番话。所以孤才说他是你们的大媒人。”
……
郭羽向赵轻玄告辞后,径自回到营帐中,思索着赵轻玄的话。
赵轻语来到散城后便与他撞上,两人阴差阳错之下得以结识。散城与齐国闹翻后,他选择投靠大宋,或多或少也与赵轻语有些关系。
而也正是因为有他从背后领着散城军突袭,大宋才得以在玉门关下大败齐军,并趁势南下,改变了北宋一直被困在燕州的局面。
难不成这世上真有能看破天机的玄士?
兴许真的有吧。
郭羽笑了笑,九州如此之大,有些个天赋异禀的奇人异事也算正常,先前自己在临音楼中碰到的那位黄姑娘不就是?入势境界,又是医道圣手,还精通音律…
“等等,黄先生…黄姑娘…”
郭羽突然灵光一闪,难不成那黄姑娘所说的,那名与她相依为命的兄长,就是大宋的这位精通玄术的黄先生?
郭羽摇了摇头,也觉得自己的想法太过荒谬。
切不提黄姑娘曾言自己与兄长自幼便生活在倾裕城中,那赵轻玄口中的黄先生,先王赵彻时便已为大宋做事,如今年纪怕已是不小,怎么可能是那正值妙龄的黄姑娘的兄长。
郭羽双眼眯起,大宋既然有这等人物在,二十年前又为何会出现那等祸事?
他忽然想起自己老爹来。那个名动九州的大宋军神,经历祁州一战后,便开始隐姓埋名,始终没有回大宋的意思。
自己的身份已经被赵文奇看破,赵轻语也已知晓自己是郭仪之子。当时情况紧急,她倒是没有细问,可自己终是隐藏着身份加入大宋的。
该如何解释?
说自己不想当拼爹一族,想靠着实力博取功名?
这倒也说得过去,可他们要是问自己老爹去哪了怎么办。
想着想着,早已昏昏沉沉的郭羽不知不觉间便进入了梦乡。
……
宋军营中最大的军帐内,数名军医正在不停地忙碌着。
陈奚双眸紧闭的躺在床榻之上,尽管身上血迹已被清理干净,但他的脸色依旧看起来十分糟糕。
刚回到军帐中的赵轻玄,满脸忧色的冲着其中一名看着年岁颇大的医官问道:“大将军如何了?”
老医官轻叹一口气,摇了摇头,说道:“大将军是为武道高手所伤,而且伤势比之前那位郭将军还要严重,恕老朽无能为力。”
赵轻玄眉头紧锁,“那该如何,难不成只能看着大将军去死吗?”
老医官低头答道:“这等伤势只能由武道高手来医治,而且还得是懂得医术的武道高手。既然有人能医好郭将军,那治好大将军的伤想必也不在话下。王上若想救大将军,便速去将那人寻来。大将军伤势颇重,恐怕挺不了几日了?”
“快!快遣人去问郭羽!”
没想到陈奚的伤势竟是如此严重,即使是赵轻玄,眼下不禁也慌了神。
这位儒将在大宋最危机的时刻挺身而出,兢兢业业二十年,可谓劳苦功高。他赵轻玄就是再没心没肺,也不忍得眼睁睁的看着这位大宋的大忠臣就这样死去。
“王上不用去问了。”
一直沉默着站在军帐中的庞渝突然说道:“医好郭羽的,便是那日你我在临音楼中见到的那位黄姑娘。”
从此地派人到倾裕,就算不分昼夜马不停蹄的飞奔,也需要两日的时间,而就算黄姑娘答应前来,从倾裕回来便又是两日。
一来一回,四日的光景,重伤成这样的陈奚如何能挺得住?
赵轻玄眼中一黯:“难道,大将军就真的救不得了吗…”
“王…咳…王上不必…不必为臣担忧…”一直昏迷着的陈奚不知何时竟清醒过来,听到两人对话的他,断断续续的说道:“生…死有命…”
赵轻玄连忙推开围在前面的医官,跑到陈奚面前,勉强挤出笑容来:“大将军,你才刚醒,还是莫要说话,好好休息吧,孤这就派人去找妹夫,那小子机灵得很,说不定就有方法救大将军。”
陈奚摇了摇头,他好歹也是武道中人,对于自己的身体也算清楚的很。
眼下自己体内经脉已被赵文奇的剑气给搅了个稀巴烂,五脏六腑也受损严重。就是那能医好郭羽的黄姑娘再次,想必也是回天乏术。
知道自己已没有多少时间的陈奚,神情有些急切的说道:“王上…战事…咳…战事如何了…”
他在最要紧的时候倒下,此刻心中最担心的自然是眼下的情形。
“妹夫带着我大宋儿郎已将那帮齐军打退了,燕云铁骑也从北境过来了,只待大将军受得伤痊愈,便可一路南下,攻破天卫关,拿下天岚。”
陈奚如何不知赵轻玄只是在安慰他,他扯了扯嘴角,笑着说道:“都…这等时候了…王上…还忍心骗臣吗…”
“王上没有骗你。”一旁的庞渝开口说道:“你倒下后,宋军全线溃败。是郭羽带着散城军收拢溃军,之后依靠着公主殿下的名号取得宋军各部的指挥权,抵挡住齐军的攻势。
黄先生似是算到了这一仗,数月前便传信与辽陵侯遣燕云铁骑南下,几日正好赶到,杨志勇看到燕云铁骑果断撤军,眼下我军虽伤亡惨重,但也算是一时无忧。”
听完庞渝的话,陈奚原本那浑浊的眼中竟冒出精光来:“好!好啊…咳咳!”
由于情绪激动,他猛的咳了几下。赵轻玄连忙抬手为他顺气。
“不愧…不愧是郭仪的儿子!我大宋,后继有人!”
原本灰白的脸逐渐变得红润,陈奚整个人看上去也精神了许多。
赵轻玄脸上难掩悲戚之色,对于陈奚的话,他倒是没有惊讶。
不只是他,就连身旁的庞渝也没有丝毫的震惊。
实际上,无论是赵轻玄,庞渝,还是陈奚,都早已知晓郭羽的身份。
那日石毅随手一招,被郭羽以百战挡下后,石毅便猜测郭羽与郭仪有关系,当夜告知陈奚。
而赵轻玄与庞渝,其实知道的比他们还要早。
郭羽自以为藏的很深,实际上他的身份早已是众所周知。要不然,他们也不会放任赵轻语与他频频接触。
“王上。”
陈奚坐起身来,冲着赵轻玄轻轻拱手,“还请派人将郭羽找来,臣有话想对他说。”
………………………………
天岚一聚 上架感言
不知不觉地也要上架了,随便唠叨两句。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还是我第一次写文。
每个写小说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个文学梦吧,我也一样。以往看小说时,总会想着如果是我,我会怎么怎么写,如果我是作者,这个人物我会让他怎么怎么样之类的。后来也就真的准备自己写一本。
开写之前,各种设定啊,大纲啊,也是准备了不少,等到真正开写的时候才发现准备永远是不够的,一时间手忙脚乱不说,还明白了什么叫我心有寰宇,落笔全是屎。
去年的时候我曾陆陆续续的写了十万字,拿去给我朋友看,她说还行,挺好玩的。这让当时的我还有些小得意,等到决定上传的时候,我从头翻了一遍,结果…
我的妈呀,这写的都是嘛玩意儿啊。
一气之下,我直接重头来过,经过反复修改后,这才有了如今的《白袍雪甲》。
这个故事,我也算是想了很久。打小喜欢看《三国演义》,就想写一个类似的故事,但想着光写打仗可能会很无聊,所以就在里面加了个类似武侠仙侠的境界体系,虽然瞅着跟闹着玩似的,但聊胜于无嘛。毕竟我要是光写什么“拍马摇刀,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也没人愿意看不是。
故事呢,大概分为四卷,每卷两百来章,预计两三百万字完结。我会尽力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写出那文人意气,写出那金戈铁马,写出那纵横捭阖以及儿女情长,写出一段荡气回肠的九州征途。
新人嘛,可能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有问题还请大家指出,写的哪里如果不好大家随便骂。
说实话,面临上架,真的挺忐忑的,担心扑街,担心没人看,担心自己费尽心思写出来的东西,别人点都不愿意点进来。但无论如何,我也会把这本书写完的。
最后,照例感谢。感谢我的两个朋友一直以来的支持;感谢十月独奏,枝棠,阳光,叶子,阿海,文兰公子等道友的陪伴;感谢士心草,黑竹大仙,小菜鸟等豆宗兄弟。
在这里说一句,信黑竹,得永生,黑竹大仙,法力无边。
还要感谢豆大,虽然豆大话不多,但却是一位非常负责任的责编,感谢。
最后感谢书友“随风柳”,感谢你的频频投红,真的,特别感谢。
马上上架,还希望大家能够支持,写的可能有点乱,大家见谅。就暂且说到这里吧,毕竟…
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
天岚一聚 第一百二十一章 接旗
赵轻玄叫来候在帐外的甲士,吩咐道:“去,把郭将军叫来。”
那甲士低头领命而去,赵轻玄看着愈发精神的陈奚,抿了抿嘴,开口说道:“大将军…可有事要与孤王交代。”
“有。”
陈奚道:“伐齐一事,王上欲作何打算。”
赵轻玄微微沉默,继而说道:“暂且退回倾裕。”
先前在他们的商议中,大宋此趟南下如想成事,便必须在杨志勇回军之前攻破天卫关。
可杨志勇不仅提前归来,还使得大宋的南征大军遭受重创。
天卫关一战,宋军死伤近半,如今大营中就是算上燕云铁骑,也不过三万人马。可眼下天卫关附近,驻扎的齐军恐怕已逾十万之数,更何况,还有个天下第一赵文奇在天卫关中。
强弱形势已然颠倒,在这种情况下,赵轻玄不认为大宋还应继续往南。及时止损,回军倾裕,兴许才是眼下最好的选择。
陈奚缓声道:“王上以为,大宋为何在经历过二十年前那场浩劫后,还能在燕州割据一方,并且延续至今。”
二十年前的祁州一战,对于大宋来说就如同噩梦一般。
那一战后,大宋由强转衰,内忧外患之下,一度濒临灭国。
赵轻玄想了想,答道:“大将军等良将忘身于外;庞相张相等忠臣不懈于内;十数万甲士抛头撒血,两百万宋人共赴国难。大宋,才得以将百年国祚绵延下去。”
“王上说得对,但也不全对。”陈奚笑了笑,继续说道:“北有蛮人窥伺,南有强齐虎视眈眈,大宋说是在夹缝中生存也不为过。然当时那般虚弱的大宋之所以能挺过去,王上所说,大宋举国上下团结一致,固然是其中一个原因。
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北疆王念及与大将军的情分,未曾大举南侵;而齐国刚立,根基未稳,再加上兴许是那吕昭对大宋心怀愧疚,想给先王留下一份基业,故而将那当时玉门关下十万齐军调回…咳!”
陈奚抬手擦去嘴角溢出的鲜血,继续说道:“如今,北疆王与吕昭皆已故去。蛮人眼下虽处内乱,可一旦为人统一,北疆新王必将对大宋发动战争以转移部落彼此间的仇恨。而齐国到那时想必也已平息国内各处动乱。看到蛮人南下,吕舒勤哪里会放过这等机会,定会兵指玉门关。届时大宋腹背受敌之下,又如何能承受得住?”
赵轻玄转头看向庞渝,后者微微点头。
“那…”赵轻玄迟疑道:“…大将军的意思是?”
陈奚摇头道:“不是看臣的意思,而是要看王上的意思。”
“大将军何意?”
“眼下退兵倾裕,可得数年,乃至数十年太平。但他日若无其他变数,大宋必将亡于北疆与齐国的夹攻之下;
如不退兵,在此地与齐军决战,看似凶险,然凭…凭借燕云铁骑,未必…不能战而胜之。”
陈奚脸上的红润逐渐褪去,说话也变得费力起来,他强挺着继续说道:“大宋…若得以占据襄州,西雍也不会…不会只待在蜀州看热闹,无论他们出兵哪里,齐国…都难以抵敌。只要能打破齐国一家独大的局面,三国鼎立…彼此制衡之下,纵然北疆蛮人大举南下,齐国也不敢…不敢轻易对大宋动兵…”
看着陈奚说话越发艰难的样子,赵轻玄轻声说道:“孤知其中利害,退兵之事,孤定会与庞公仔细商议后再做定夺。大将军,你先好好休息吧。”
“不必。”陈奚扬起头,“臣想…想问王上一句,王上所求,究竟为何物?”
“九州之上,皆以为王上昏庸无道,就连宋人也不例外。而王上这些年…给臣下的感觉,也确实是一名耽于玩乐的庸主。但…”
陈奚看向赵轻玄的眼睛,“如没有王上的放权…大宋可能根本熬不过…咳…熬不过这二十年。大勇若怯,大智如愚…是以,臣想问,王上所求,究竟为何?是偏安一隅,余生无忧…还是那王图霸业,一统九州,重现我大宋旧日辉煌…”
赵轻玄闭上双目,深吸一口气后,继而轻声道:“孤资质愚钝,不及父王万分,也比不得历代先祖之雄才伟略。”
他睁开眼睛,掷地有声的说道:“但即便如此,孤也不会让大宋亡于我手。”
陈奚咧开嘴,笑容十分欣慰。
他已知晓赵轻玄的选择。
“镇南将军石毅…勇有余,谋稍次之,对大宋之忠心…毋庸置疑,王上可放心让他为大宋镇守一方…”
“镇西将军年事已高…王上可让轻权替之…他虽年轻,但经历过这次战事后…想必他…咳…已能做到独当一面…王上如不放心…可遣人佐之…”
“镇北…咳…将军之位…暂…咳…暂且…空悬…”
“镇东将军…”
陈奚说话的速度越来越慢,咳声却愈加频繁起来。
鲜血不断滴落,将陈奚颌下那平日精心打理的长须染得通红。
陈奚面色灰白,神情虚弱,这名为大宋儒将,显然已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
“还有…还有就是眼下…咳咳…眼下的天卫关…领军人选…”
“禀王上,郭将军到。”
听得帐外甲士的声音,赵轻玄看了看陈奚,见后者点头后,喊道:“叫他进来。”
得到允许后,郭羽迈步进入军帐之中,待看到帐中的情景后,心头登时一紧。他连忙快步跑到榻前,一时间连向赵轻玄行礼都顾不及。
陈奚看着这名急步走来的年轻人,眼中一阵恍惚。
“来了啊…”
陈奚笑着问道:“大将军…这
些年来…过得还好吗…”
郭羽也不去想陈奚是如何知晓他的身份,他点点头,将手搭在陈奚的肩膀之上,试着为他灌注真气。
然而很快,郭羽便停下了动作。
陈奚体内的剑气他再熟悉不过。即使是他以百战挡下大半赵文奇一剑的大半威势,剩余剑气仍是将他伤得不轻。
陈奚不过虎威,又不似他有百战这等手段,正面实打实得吃了一剑,体内经脉尽断,能活到现在已算是不易。
郭羽对他的伤势无可奈何,想来就是那将自己医好的黄姑娘在此,恐怕也无济于事。
见到郭羽神情黯然,陈奚安慰似的拍了拍他的手,继而说道:“我一直不敢问你…就是怕一切不过是…我妄加猜测…既然你承认…我也就放心了…”
说着,陈奚抬手从怀中掏出一团破破烂烂的布,颤颤巍巍地将其展开,一面看起来颇有年头的宋字旗就这样呈现在众人面前。
“这…这是当年…宋王师远征西雍时…军中的宋字王旗…”
陈奚看着这面破旧的旗帜,眼中流露出怀念之色:“那日在虞都城下…你父亲还说…要亲手将它挂在虞都城头…后来…你父亲去祁州之前,把它交给了我…而我便扛了它…二十年…”
“现在…我将它交予你…”他抬头看向郭羽:“你可愿接下?”
在这等关头,陈奚当着宋王赵轻玄与丞相庞渝的面,将这面旗帜交给郭羽,其中的深意不言而喻。
看着这面看似很轻,实则沉甸甸的宋字王旗,郭羽沉默半晌后,抬手轻轻将其接过,珍而重之的收入怀中。
……
偌大的军帐中,只剩下陈奚一人。
二十年重担一朝卸下,他躺在榻上,脸上神情是从未有过的轻松。
素有儒雅之名的他,此刻咧着嘴骂道:“狗日的郭仪…一句话害得老子辛苦二十年…你祸害我…就别怪我祸害你儿子…哈哈哈…咳…咳!”
虽然在骂,却是满面笑容。
视线渐渐模糊,这名为大宋戎马一生的儒将,嘴唇微微张开。
“大将军…这杆宋字大旗…未曾倒…”
(新的一月,新的一周,新的上架,自当照例厚颜无耻的求收藏,求推荐。只不过这次还要加上一个求订阅,哥几个,看我眼色行事,?)
(本章完)
………………………………
天岚一聚 第一百二十二章 军议
宋军将领再度汇聚一堂,只不过坐在主座上的人由陈奚变成了赵轻玄。
原本镇北军的位置已不剩下几个人,而那位老将军的椅子上更是空空如也。
眼下帐中的将领数量大抵上只有原来的六成。其中,大将军与镇北将军不在;三名杂号将军,镇军将军梅志盛重伤正在急救、中军将军王军杰由于擅自撤军致使战线崩溃已被革职收压,护军将军李奎。
赵轻玄看着台下众人,开口说道:“大将军还在养伤,不便前来,是以此次军议就由孤来主持,诸将可有异议?”
为了避免本就不稳的军心更加糟糕,赵轻玄并没有将陈奚的死讯公之于众。
在座的诸将哪里敢有异议,他赵轻玄就是再不堪,那也是大宋的君王,这等时候出声,那跟脑子被驴踢了又有何分别。
“好。”见台下一片寂静,赵轻玄点了点头,继而说道:“此趟召你们前来,为的便是商议眼下这天卫关的战事。”
赵轻玄转头看向那名此趟大宋征南军的随军参事,“李参军,汇报一下我军各部的伤亡情况。”
“诺。”
李奇鹏来到场中央,先向赵轻玄一拱手,接着说道:“南下大军共计五万一千六百七十二人,算上后来加入的散城军,则为五万七千九百三十五人。经过倾裕一战后,除去阵亡将士,以及留守倾裕的士卒,此趟来天卫关的军马共计五万两千四百五十五人。”
李奇鹏顿了顿,继续说道:“天卫关一战,我军战死两万零九百一十三人,伤五千三百二十二人,其中有一千四百一十四人重伤,已无法再上阵。我军各部,伤亡不一,以镇北军以及大将军的亲卫军伤亡最为严重,镇北军全军仅剩八百二十六人。大将军的亲卫军则是全军覆没。
是以,加上昨日驰援而来的燕云铁骑我军大致还有三万五千名可战甲士。”
“将领伤亡情况,大将军陈奚重伤,镇北将军刘笑尘战死…”
提到刘笑尘,军帐中的将领们神色为之一黯。哪怕是与镇北军向来不合的镇南军将领,亦是面泛哀色。
谁也没想到,作为大宋的三朝老将,入势巅峰境界的刘笑尘,竟然就这么死在了天卫关下。
“镇军将军梅志盛重伤,十二名偏将军,战死四人,重伤两人。”
话毕,李奇鹏又向赵轻玄一揖,继而走回座位中。
赵轻玄点点头,抬眼望向台下神色沉重的众人:“孤对军事一窍不通,是以孤想问在座的将军,接下来该如何?是战,还是退?”
诸将为之沉默。
才至天卫关,大军便已伤亡近半,高层将领近乎全灭,中层将领也死伤半数。而天卫关中,尚有十万齐军。
战与退,似乎已不需多言。
“王上。”
那参事再次从座位上站起:“眼下大军伤亡惨重,且锐气尽失,不亦再战。臣请王上撤军,南下之事,日后再图不迟。”
“嗯,李参军言之有理。”
赵轻玄抬手示意他坐下,接着说道:“可有其他建议?”
面对赵轻玄的视线,诸将尽皆低下头去。
他们是骄傲的大宋将领,自是不愿意,也不甘心说出退字,可正如李奇鹏所说,眼下的宋军已是锐气尽失,不亦再战。
“不能退!”
一声大喝蓦然在人群中响起,兰云霍然站起,抱拳说道:“王上,此刻若退,那两万将士岂不是成了白死。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