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白袍雪甲-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不为世人所知的郭羽,在一座小城中,被人追着打了一天一夜。
………………………………

天岚一聚 第十七章 生子不生赵轻玄

    尽管已至春日,但位于北地的宋国依旧不是很暖。行走于宋王宫中的中年文士轻轻拢了拢衣服,旋即在一道门前停下。

    文士身体瘦弱,仿佛风一吹就会倒。由于常年劳于政务,脸色苍白。他冲守在门前的宫女笑了笑,笑容竟让那宫女脸颊微红。人到中年尚且如此,不难想象中年文士年轻时该是何等的英俊。

    中年文士轻声说道:“王上在吗?”

    宫女低头行礼:“回张相,王上正在与庞相商议大事。”

    听到那素来与他不和的庞渝在内,文士微微皱眉,说道:“劳烦禀报王上,就说我有要事要与王上汇报。”

    宫女再次向文士行礼,旋即走进殿内,中年文士则在原地默默等待。

    大宋的两个丞相,可谓是天差地别。右相庞渝,性格顽劣,面目丑陋至极。传闻其某次有事夜出让人撞上,那人当场便被吓晕在地。所以庞渝又被宋人戏称为“妖相”。

    而左相张彧则不同,少时游历九州,曾被好事者评为当世四大美男之一,从此事便可知其相貌是何等的出色,且其才华横溢,性格温和,与之相交者无不如沐春风。

    二人皆是大宋栋梁,为先王所器重。庞渝主谋,为先王谋划,定下平定九州之策;张彧主政,坐镇后方,将燕州之地治理的井井有序。

    正是庞渝与张彧,加上明君赵彻以及郭仪陈奚等良将,一手缔造了二十年前无敌于九州的大宋。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大宋这两位丞相也不例外。庞渝向来看他不顺眼,觉得他太过正经,顽固不化。他又何尝瞧得起庞渝?年过花甲却依旧吊儿郎当,带着新王终日玩乐。

    大宋百年国祚,先后五代君王,前四位哪个不是英明神武?开国君王感燕王无道而起义,白手起家,以平民之身,历经十年灭燕建国;二世南拒强魏,使九州各国不敢轻视大宋,北击蛮人,夺得燕北马场,一手建立起燕云铁骑;三世虽在军事上无甚建树,但大力发展农商,使大宋不再贫苦,为后来的大宋南下奠定了基础;四世赵彻,自不必说,若能多活五年,想必九州已经一统。

    而如今的宋王相较于其父,是典型的虎父犬子:不学无术,贪玩成性,不理朝政;军事一股脑交于陈奚,政事则全权托付于张彧。自己则要么与王妃高茗在宫中调情,要么与庞渝玩一些民间的游戏。

    张彧将这一切都归咎于庞渝,原因很简单,先王死时,将儿子托付给庞渝,并让其拜庞渝为师。而那庞渝呢?作为王师,不教王上如何治理国家,只教王上玩乐。一教就是二十年,一开始是教,到了后来,两个人一起玩。还美其名曰:人生苦短,当及时行乐。

    王上成了如今的九州之上的笑柄,庞渝便是罪魁祸首。如今天下人皆言:拜师不拜宋右相,生子不生赵轻玄。

    得到宫女的回复,张彧轻声谢过后,迈步进入殿中。未及走近便看到有两个人正相对而坐,左面那个年纪轻轻,相貌英俊得很,身穿黑色华服,此时正以手托腮,皱眉苦思;右边的则满头华发,面目可憎,闭上双眼端坐在位置上,似在等待着什么。这二人,正是当今大宋君王赵轻玄与宋右相庞渝。

    待张彧再走近些,就听得赵轻玄说道:“如今齐与雍战于蜀州,虽然齐军领军之人是那名将杨志勇,但雍国这些年也出了不少人物。”

    庞渝点了点头,旋即睁开了双眼:“雍王李鸿徒,年纪轻轻便已是入势,且深谙兵法;军师小明,出自蜀州诸葛世家,善谋略,雍王对其言听计从;大将军龙离之子龙翱天,师承九州枪神李任,亦是入势高手。还有那猛将齐申,据言其可能已经摸到了宗师的门槛,啧啧…”

    入势与宗师,俱是九州之上的武道境界。曾有武道宗师将练武一途分为五个阶段,又或是五重境界,从前至后依次是兵锐,虎威,入势,宗师以及最后的入圣。

    听到赵轻玄及庞渝讨论的内容,张彧心中一颤。倒不是因那雍国如何人才鼎盛,而是他们那不学无数的宋王,竟关心起天下大事了。

    难道苍天有眼,王上浪子回头了?

    张彧眼含热泪,走上前对着赵轻玄深鞠一躬,声音颤抖:“臣张彧,见过王上。”

    赵轻玄似是才看到张彧,匆匆忙忙地站起身,脸上似有愧色:“孤与庞公谈事太过专注,竟未注意到张相到来…张相快起,不必多礼。”

    说罢,赵轻玄伸手将张彧托起,后者不说话,看着面前的这大宋之主,眼中带有欣慰之色。

    或是张彧的眼神太过炽热,赵轻玄侧过头去,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张相不必这般看孤,孤亦知这些年太过荒唐,让卿等操碎了心。昨日王妃的一席话,如当头棒喝一般让孤惊醒,决议痛改前非。”

    宋王妃高茗相貌绝美,温柔娴淑。其被赵轻玄纳为妃时,无数人哀叹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张彧点了点头:“王妃秀外慧中,遇到王妃乃是王上之福啊。”

    赵轻玄点头称是。

    张彧好奇道:“王妃昨日说了什么,王上可否透露一二?”

    本来身为臣子,实不该有此一问。怎奈张彧实在太过好奇,是什么话能让赵轻玄有如此大的改变。

    赵轻玄哈哈一笑,说道:“张相有所不知,昨日孤与王妃行房之时,见她双颊桃红,故意笑着问她:‘爱妃,孤厉害否?’谁知王妃竟说:‘王上只令妾身一人快乐,算不得厉害。’

    这下孤就奇了,王妃性子虽好,但却最爱吃醋,因此除她外孤再无一妃。这话莫不是教孤纳妃?孤心里头那个高兴,身下动作就激烈了些,她连连求饶。孤就问她:‘这还不算厉害,那怎的才算厉害?’

    王妃当时就一边喘着气一边说:‘能让整个大宋,乃至整个九州之民都快乐,才算是厉害。’

    孤当时就笑了,跟王妃说:‘这孤还真有心无力,若是全九州的美女,孤还可以试试。但那些年长的,以及男人,孤就办不到了。”

    说着,赵轻玄冲张彧笑了笑,后者面容有些僵硬。

    赵轻玄接着说道:“孤说完这句话,王妃就直接将孤踹下了床榻,还说一月之内不要再来见她。这孤如何能忍得?

    王妃可是孤的心头肉,一月不见,那还不要了孤的命?当下就回到寝宫之中,思索起王妃为何生气?

    在排除了王妃让孤纳妃、王妃想让孤纳男宠、王妃想让孤抱大金砖等选项后,孤思来想去,得到了答案。”

    赵轻玄咧嘴一笑,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王妃想让孤,做个明君。”
………………………………

天岚一聚 第十八章 竟恐怖如斯

    张彧为人正派,且未曾娶妻。赵轻玄说的这些他哪里遭得住?当下便向赵轻玄告辞,逃也似的离去。

    赵轻玄与庞渝对视一眼,后者摸着花白的胡须,赞赏地点了点头:“不错。”赵轻玄颇为得意的一笑,抖了抖衣袖,回身坐下。

    庞渝道:“王上知那张彧前来,免不了一番说道,故意与他言及男女之事。而那张彧为人迂腐,听过之后必然落荒而逃。妙,妙啊。”

    说罢,庞渝从袖中掏出一叠方形硬纸片,平铺在桌面上,看了看赵轻玄,问道:“我们继续?”

    见赵轻玄点头后,庞渝将硬纸片的顺序打乱,两人各取五张,放在手中。纸片大约一指长,宽半尺,上面画有袖珍人像,大抵是画师颇有造诣,小小的人像竟画的栩栩如生。人像下方写有名字,纸片右上方则写有数字。

    这些纸片乃是九州十分流行的玩意儿,人们称之为“九州牌”。纸片上的人像俱是当世一些知名人物,右上角的数字则代表这些人物的能力。规则很简单,参与的人各取五张,一人先出,其他人则可用点数更高者压之,若无则过,手中先无牌者胜。

    这本来算不得有趣,但奈何画师太过出色,纸片上的人物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曾有富豪散尽千金只为购得某张“美人”,被人笑话为“不爱美人偏爱纸片人”。且“九州牌”还会随着朝代更迭不断推出新牌。故而引得无数人追捧。

    “老夫年纪大,先来。”

    庞渝也不在乎面前之人乃是大宋之主,从手中拿出一张牌放在桌上:“雍王李鸿徒,入势高手,点数九十一。”

    牌中人看着才刚及冠,长相颇为英俊,可称得上面冠如玉四字。且持银枪,骑白马,料想纵是郭仪复生也不过是这等风采。

    赵轻玄暗中腹诽一句倚老卖老,脸上却挂着笑容:“庞公运气倒是好,上来就有一张艾斯啊。”

    艾斯啊算是九州牌的等级,从下到上分为四级,分别是嗯,啊,艾斯啊,艾斯艾斯啊。

    庞渝咧嘴一笑,脸上的皱纹叠起,本就丑陋的他,此刻好似一朵绽开的菊花。若旁人见了,怕是要连魂都吓掉了三分。

    赵轻玄却不以为意,皱着眉问道:“说到李鸿徒,那‘入势’境界,究竟是什么?”

    庞渝翻了个白眼,“老夫虽知道你小子不学无术,但未想到竟连这种常识都不知。啧,有如此君王,真乃国之不幸。”

    赵轻玄满脸陪笑,心中暗想,也不知平日里是哪个玩得比孤还起劲。

    庞渝清咳两声,说道:“也罢,老夫就给王上讲上一讲。

    前朝曾有武道大宗师将天下武夫分为五重境界。

    第一重,名叫兵锐,是为对兵刃运用娴熟,且对与人对战力道的把控十分准确。若一剑在手,断金碎石,易如反掌。不过就是听着厉害,大宋军中稍微能叫得上名的都差不多是这种,就连公主都是。”

    原本听得兴致勃勃的赵轻玄吃了一惊:“小妹都是武道高手了?”

    庞渝摇了摇头:“也就比些寻常甲士强,碰上精锐也不行。当然这里的甲士说的是我大宋甲士,若是齐国的那些酒囊饭袋,呵,公主一个能打十个。”

    赵轻玄拍手鼓掌:“如此,小妹孤身去散城,孤就放心了。”

    庞渝嘲讽道:“我看,王上就没担心过吧。”

    赵轻玄嘿嘿一笑,也不否认,问道:“那第二重境界又是怎么回事?”

    “第二重,叫做虎威,此等境界,技艺纯熟,与人争斗时可引发体内气机化作威势,与之交手身体则会受其影响,气力削减三分。不过这威势也就能吓唬人用,虎威境界的人根本不会运用势,甚至不能收放自如。曾有虎将如厕时不小心太过用力,放出威势来,将隔壁的厕友吓得站不起来。”

    赵轻玄哑然失笑,面前的老人明明手无缚鸡之力,口中确是谁都看不起。只听得庞渝继续说道:

    “虎威也不算稀有,如今我大宋军中,老人不说,年轻一代赵轻权,刘大猛,还有肖海阳都是。赵轻权甚至已经摸到了入势的门槛,年纪轻轻便能如此,也算不易。”

    “虎威之上,便是入势,又可称为入室。到此境界武艺才真的算得上是在武道一途登堂入室。入势者,其势收放自如,并可化势为己用,能以势伤人。话本中的那些个剑仙发出的剑气便是由此而来。”

    “想要到此境界,天赋与努力缺一不可。能到入势境界之人,无一不是惊才绝艳。寻常每一代也不过三四人而已。当年我大宋的一帅四将,除了儒将陈奚外,皆是此境。尤其是那郭仪,更是入势巅峰。传闻当年郭仪在与那赵文奇的一战中,更是突破到了宗师境界。不过其中真假,就不得而知了。”

    “入势之后,便是宗师,亦可称之为万人敌。这种人,百年难得一遇。九州数百年历史,宗师一共也不过才出了两手之数。对于这种境界的描述就更是寥寥,只有一句话…”

    庞渝一字一顿的说道:“夫万人敌者,万军从中取敌将首级犹如探囊取物。”

    赵轻玄惊道:“万人敌强者,竟恐怖如斯?”

    庞渝点了点头:“这可是放眼整个九州也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那有天下第一之名的齐国卫将军赵文奇,便是此境界。如果当年郭仪没有撞上他,没准就真的领着数万精锐一路杀回了燕州,我大宋如今也不会这般狼狈。造化弄人,横扫九州未尝一败的军神郭仪在最后遇到了赵文奇这种百年难得一见的怪物,时也,命也。”

    庞渝语气中满是唏嘘,大宋远征之时,他亦在军中。当时郭仪为了保护年幼的赵轻玄,教陈奚领着少数精锐扮做逃难百姓护着赵轻玄和庞渝往东而逃,自己则领主力北上,吸引雍军与齐军的视线。

    由于郭仪那白马银枪的无敌姿态太过深入人心,分别之时,大家虽知郭仪此行凶险,但都没有太过担心。哪成想虞都城下一别,竟是永别。连带着郭仪、刘天霸、赵染等人在内的十万精锐,最终回来的不过数百人。

    “不过万人敌虽强,也不是就真无敌了。名叫万人敌,却也不能一人杀万人。唐时曾有‘太平刀圣’之称的武道宗师陈甄,听闻北地百姓苦受蛮人侵扰,拖刀赴北境,为大唐守国门。结果被暗通北疆蛮人的守将所害,遭到蛮人一万铁骑围攻,一人一刀,杀了四五百骑后便气力耗尽,最终被踏为肉泥。”

    庞渝又道:“而且这种情况还不是少数。军中那些自恃勇武之人,有几个能善终?那陈甄作为武道宗师,为求大义而远赴边关,听着就令人心神向往,结果呢?还不是死无全尸。他死后陈家就没落了,如今甚至不知还有没有后人,啧啧。”

    赵轻玄笑道:“孤原本还担心,有那赵文奇在,大宋岂不永无南下之日?听庞公如此说,孤便放心了。”

    ”嘿,你小子还会担心这个呢?老夫还以为王上心中除了玩,就是王妃了呢。”对于赵轻玄的话,庞渝十分惊奇。

    “至于那入圣境界,也只是知道个名字罢了,有没有还是两说。”庞渝接着说道:“传闻若是以武证道,达到入圣之境,便可称人间无敌,为天道所不容,会引来天道镇压,降下什么裁决之刃。”

    庞渝嗤笑道:“真不知道是哪个异想天开的家伙想出来的说法,还天道镇压,裁决之刃,他怎么不说入圣者能斩碎虚空,飞升太虚呢?”

    赵轻玄亦是对这等说法啼笑皆非,觉得太过荒唐。他点了点头:“想来入圣之说,不过子虚乌有。庞公,这武道之分孤已知晓,你看是不是…”

    说着他瞟了一眼桌子上的纸片,讲道理,听到一半之时他已觉的乏味。毕竟武道什么的,与他八辈子沾不到边。

    庞渝眼睛一瞪:“是什么是,该你出牌了!”

    “喔喔,不好意思,看孤这张,大雍军师小明,足智多谋,点数虽只九十,但李鸿徒对他言听计从,所以能压之。”

    “什么小明,不过一毛头小子。大宋右相庞渝,才通天地,老奸…咳,老而弥坚,点数九十六,王上,承让了。”

    “庞公手气好啊,不过终是不如我,大宋军神郭仪,白马银枪,绝世无双。点数九十八,抱歉。”

    “这不可能!”庞渝猛的站起来,面红耳赤的叫道:“这张牌我明明撕了!”

    “孤知道庞公撕了它,故而花重金又抽了一张。啧,因为这张艾斯艾斯啊,王妃五天没让孤上她的床。”

    “老夫承认你很强,不过王上要明白,姜还是老的辣。大宋姚薇,九州第一美人,点数虽只有九十,但那郭仪是个宠妻狂魔。故而能压之,王上,承让了。”

    “你竟然耍诈,九州牌里哪有这张,而且你这牌的画风跟别的不一样!”

    “画风当然不一样,因为这是老夫自己画的。”

    “自己画的哪能作数?这局不能算。”

    “你说不算就不算?你买牌就行,我画牌就不行?只许宋王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孤就是宋王,孤说不算便不算。”

    “老夫还是王师呢,小兔崽子,你不要得寸进尺!”

    “老东西,孤早就看你不顺眼了,来打一架啊?”

    “就凭你这个连兵锐都不是的酒囊饭袋?谁怕谁?”

    惊觉忘了与赵轻玄汇报事宜的张彧,去而复返,一进殿就看到一个年纪不到三十的英俊年轻人与一丑陋老人扭打在一起,两人你来我往,一时竟不相上下,当真是棋逢对手。
………………………………

天岚一聚 第十九章 依稀故人来

    赵轻玄坐在椅子上低着头,一旁的庞渝则双手插入袖中,老神在在的靠坐在椅背上。张彧看着两人,脸色阴沉的好似要滴出水来。

    “王上…”张彧正想对赵轻玄说些什么,就看到后者仿佛死猪不怕开水烫般冲他咧嘴一笑。

    张彧叹了一口气,他也算熟知赵轻玄的心性,明白此刻无论说些什么,赵轻玄都左耳进右耳出。他无奈地摇了摇头,接着转头冲着庞渝喝道:

    “庞渝!”

    庞渝满不在乎的抠了抠耳朵,歪着脖子说道:“干啥?”

    见庞渝这幅模样,张彧冷笑道:“好,很好。你庞渝真是为我王‘尽心尽力’,不愧为我大宋之栋梁。”

    庞渝用没抠耳朵的那只手摸了一把胡子:“老夫身为大宋右相,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左相大人不必夸赞。”

    “好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张彧嗤笑道:“庞渝你可真是当世良臣,有你在,真乃我大宋之福。可惜,若那齐国能有几个像你庞渝这样的人物,哪里还需要我宋国儿郎在边关拼命,不出一年那齐国便会自取灭亡。”

    “张彧,你少在这里跟我阴阳怪气的。”庞渝冲张彧一瞪眼:“老夫长你三十岁,不用敬称就算了,还对老夫直呼其名?读了那么多圣贤书,就不知尊老爱幼吗?”

    说罢,庞渝抬起那只抠耳朵的手,屈指往张彧脸上弹去,口中叫道:“食我耳屎。”

    一坨黄色不知名物体砸在张彧的脸上,张彧表情一僵,旋即用袖子狠狠地抹了把脸,怒喝道:“有辱斯文…你妄为一国之相!”

    庞渝见状,笑道:“嘿,不服是吧,再接招!”说完便又要伸手往耳中抠去,张彧连退三步,以袖掩面,脸上满是警戒。

    赵轻玄不由得一笑,两位丞相不和久已,但平日里也大多是口舌之争。似这等如孩童般打闹,倒是头一回见。他站起身来,走到两人中间,朗声道:“两位丞相,莫要再闹了。”

    他冲着张彧微微作揖,口中说道:“张相莫怪庞公,是孤贪玩,一切全是孤的错。”

    张彧后退两步,接着一揖到底:“臣不敢怪罪。王上若能不耽于玩乐,稍稍用心于国事,臣便是死,也无憾了。”

    赵轻玄有些动容,正欲开口,就听庞渝嗤笑道:“那你就赶紧去死。才四十多岁就唠唠叨叨跟个老妈子一样,老夫都没你磨叽。”

    “正所谓老而不死是为贼。”张彧恢复了平静,“我若是活到你这等岁数,准会找个地方自尽,免得招人讨厌。”

    眼见两个人又要吵起来,赵轻玄连忙岔开话题:“张相,不知你来找孤,是有何事?”

    张彧猛的一拍头,有些惭愧道:“光顾与这老匹夫争论,竟险些误了大事。”

    庞渝冷哼一声,没有说话。

    张彧没有理他,冲着赵轻玄说道:“禀王上,北疆王遇刺身亡,整个蛮人部落已乱成一团,无暇南下。辽陵侯派遣三万北境边军驰援玉门关,现军队已行至燕平。”

    “什么?”赵轻玄显然是被这个消息惊到,“北疆王,死了?”

    张彧点了点头,微不可察的看了庞渝一眼,后者不知何时又将双手插回袖中,靠着椅背闭目养神。

    ……

    北疆蛮人,一群生长于极北之地的野蛮人,艰苦的环境创造了他们强健的体格,每个人皆是天生的战士。历朝历代,九州之上每个北方政权都不得不在北境驻扎重兵,已防止蛮人南侵。

    而大宋与其的战争,自建国起已持续了近百年,双方在北境死掉的士卒数目已经不可计数。

    正是北疆蛮人的存在,才使得大宋甲士战力远超各国。但也是因为北疆蛮人,大宋一直拨不出多余兵力逐鹿中原,以至于长年偏居一隅。

    直到二十年前,郭仪率燕云铁骑北击蛮人,长驱直入,一直打到了北疆王庭,在王城下与那北疆王斗了一场。经过酣畅淋漓的一战后,二人英雄惜英雄,当场结为异姓兄弟。北疆王立下誓言,只要郭仪在一日,北疆永不南下。也正是因为此事,北宋才得以兵出燕州,横扫九州。

    “所以说…”赵轻玄骑着一匹黑色骏马,身边是一辆马车,周围一群披着黑色重甲的骑士。他有些无奈的说道:“支援玉门关也好,迎战齐军也好,为什么孤也要跟去?”

    马车帘子被一只满是皱纹的手掀起,庞渝有些幸灾乐祸的说道:“老妈子不是说了吗,让王上亲自去犒劳边军,激励边军士气而且还能稍微提升些百姓对王上的评价,一举两得。”

    想起临走时张彧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