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白袍雪甲-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吧。”
他们如何都没想到,这个庞渝平日里不靠谱,关键时刻仍是搞这种幺蛾子。
庞渝与张彧不和的事,他们也大多都知道。不过不和归不和,若是放在平常,你怎么斗都行。偏偏在这种火烧眉毛的时候报复,这不是坑人呢吗。
“人家说什么就信什么,你们都是锤子吗?”
庞渝耸肩道:“什么满城的叛军,你们看着吧,就是再给他们一天的时间,那些围在外面的军队也不敢闯进来。”
“这场骚乱没你们想的那么严重,就是几个人在跳而已。而这其中,最大的反贼头子…”
庞渝伸出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小指扣了扣自己的鼻子,随即朝着张彧的脸上一弹,“不就在这里吗?”
张彧本就已是怒火中烧,蓦然间受此侮辱后脸上怒色更甚。
“庞渝,你…”
“行了行了,别装了,怪累的。”
庞渝蹲下身子,用手拍了拍张彧的脸,“你别说,嘿,还真挺像。”
“亏我先前还特意让公主告诉那小子离你远点,结果还是闹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庞渝摇了摇头,“不过也没所谓,只要制住了你,这场闹剧也就结束了。”
“庞相,你的意思是…”
孙泊不可置信地看了看被摁倒在地的张彧,他咽了口口水,“此次动乱,张相也有参与?”
“岂止是参与。”
庞渝嗤笑道:“这场动乱,不就是这位张先生一手谋划的吗。”
“什么?!”
“这…”
满场皆哗然。
张彧,这位为兢兢业业多年,劳苦功高的大宋左相,竟然是这场动乱的谋划者。
“庞相,你可有凭证?”
这件事说出去任谁都不会相信,在场的诸位官员登时对庞渝发起了质疑。
“张相为国劳心多年,乃是我大宋的头号忠臣,又岂会做出这等谋逆之事来。”
“嗯,你说的有道理。”
庞渝从地上站起身来,点头道:“以老妈子的为人,让他造反根本就不可能。”
这句话听得众人是一头雾水。
既然你也是这么觉得,为何还要制住张彧?
孙泊皱眉道:“那庞相你…”
“我是说老妈子是大忠臣,可又没说张先生是。”
庞渝低下头,冲着地上的张彧笑道:“张奕,老夫说得可对?”
张奕?!
众人的目光一齐看向那尚且被两名甲士摁住的中年文士。
难不成…
殿中的这位,并非他们的左相,而是左相的胞兄,张家那不恋权势,只喜笔墨的家主张奕?!
“呵呵。”
原本还满脸怒色的张彧,轻轻笑了笑。
“不愧是毒师,竟然如此轻松的就看穿了我的身份,张某佩服。”
张彧,又或者说是张奕,他摇了摇头,询问道:“你是怎么看出的?”
他本就与张彧有七八分相似,稍加打扮后便更是可以乱人耳目。表情举止言谈,张奕皆自认为自己已是做到无懈可击的地步。他实在是想不通,庞渝究竟是怎么看穿的。
“原因很简单,你笑得太多了。”
庞渝冷笑道:“而且,老妈子那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么爱干净的人,若是被我用鼻屎弹到脸上,表情也不会只有生气。”
“……”
张奕默然。
竟然是因为一颗鼻屎。
“所谓的叛军包围王宫,怕不过是你用来引走殿内将军的幌子,你苦心孤诣的伪装成老妈子潜入宫中,为的就是王上吧。”
“果然瞒不过庞相,早知道真该听他的,优先除掉你,而不是郭羽。”
张奕叹了口气,笑道:“不过,庞相以为,就这么结束了吗?”
骇人威势自张奕身上迸发而出,那原本摁着他的甲士双目一瞪,随即便飞了出去。
庞渝后退两步,摸了摸胡须,嗤笑道:“向来修文不修武的张家,家主竟然是个虎威境界的武夫…张子册若是知道,还不得从坟里被你气的蹦出来。”
“文也好,武也好,都无所谓,都只是握紧权势的手段而已。”
张奕晃了晃自己的脖子,冲着庞渝笑道:“任你机关算尽,向来也猜不到这一点吧。眼下大殿能战之人也不过只有你手下的那两个甲士,其余人皆是在宫外与王荣对峙。张某不才,虽只练出一个虎威境界,但眼下在这宫内逞威已是绰绰有余。只要抓住了王上,那这场闹剧也就结束了。”
“大胆张奕,你竟敢伙同王家一同谋逆,你们就不怕被诛九族吗?”
“什么伙同王家。”
庞渝冷笑道:“谋反的,只有他一个而已。”
“啊?”
孙泊惊道:“此话何解,城中动乱已是事实,庞相为何说只有张奕一人造反?”
“虽然不知道具体为何,但大体上也能猜得到。”
庞渝道:“以王无敌的性子,充其量也就耍耍威风,他哪里敢真的造反。十有八九是他的家里人受到了张奕的蛊惑,从他身上偷来了令牌,借机调兵行事。”
“精彩,实在是精彩。”
张奕拍了拍手,“难怪那个人无论如何都要我杀掉你,庞公,你实在是太可怕了…”
“诸葛家那小子对吧。”
庞渝冷笑道:“这种低级的局也就只有他们诸葛家能做得出来。”
“低级也好,高级也罢,还是那句话,只要能赢,怎样的无所谓。”
“你赢了?”
“难道不是吗。”
张奕摇头笑道:“有大旗军在,卢伯的新军根本撑不了多久。至于散城军,在郭羽与陈简钊全都不在的情况下,他们又如何会是中军将军的对手。”
“哪怕我的行动失败,所有变数也已是消灭个干净,你们已经翻不了身了。”
张奕拍了拍身上的灰尘。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五十五章 家国
眼见张奕朝这边走来,无须庞渝招呼。那被他称之为刀斧手的两名甲士,各自拎着武器迎了上去。
一人手中钢刀向着张奕的咽喉撩去,另一人的大斧则直接劈向他的头顶。这两人虽称不上是什么武道高手,但其配合确实称道。
面对两人的攻势,张奕笑容不变。他伸手朝前一探,穿过刀锋斧刃,最终握住了那使刀之人的手腕。
“铛!”
张奕一牵一引,最终竟是用那人的刀挡住了那柄劈来的大斧。
他手一发力,被其捏住手腕的甲士登时发出一声痛呼,下意。。。。。。
………………………………
第五十六章 既言冲阵,自当豪情万丈
天岚长街。
身为散城军统领的侯锦永此刻亦是周身血红。
先前已知晓宋军阵战无敌的他,在经过一番厮杀后,对大宋甲士的强大更多了一份认知。
只不过,这份认知,眼下似乎派不上任何用场。
先前交战片刻后,自知不敌的侯锦永立时下令全军后撤,向城中大营退去。
兵士战力比不得对方,人数也是不如,再加上自己的统军能力明显逊色于那指挥大宋甲士的将领,这仗根本没法打。是以,他便想着先与留守在大营中的人马汇合后再做考虑。
这一路上,。。。。。。
………………………………
第五十七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
尸堆成山,血流成海,残肢遍地,整座东军营俨然已成了人间地狱。
新军甲士被大旗军杀得丢盔卸甲。战线全面溃败的他们,不住向后退去。而在他们之中,有不少人哭爹喊娘,扔下武器扭头就跑。不过被宋军堵在军营中的他们,又能逃去哪里?才跑出去没几步,便被宋军甲士从后面追上,随即便被一刀砍翻在地。
新军甲士一个接着一个的倒了下去,临死前,他们的眼里满是怨恨与不甘。
天卫关下,他们曾经被车恬关在关门外,而现如今,他们又是为。。。。。。
………………………………
第五十八章 急
“来得晚了点儿。”
郭羽回过身,看向陈简钊,“不过也算是及时。”
本应是回散城的陈简钊,之所以会出现在天岚中,自然是因为郭羽的缘故。
昨夜郭羽与赵轻语分别之时,赵轻语传达了庞渝对他的警告。虽然不知道庞渝的用意,但这无疑让他生出了警惕之心。
听完赵轻语的话,郭羽脑海中所想起的第一件事,就是肖莘给陈简钊写信。
信中内容与字迹真伪姑且不论,写信这种事,对于肖莘来说,实在是有些违和。
以肖大姐的性子,若是真的想见狗子。。。。。。
………………………………
第五十九章 再来一杯
寒芒一闪。
“嚓!”
一颗长满白发的头颅应声落下,随即在地上滚了两滚。
那颗头脸上的表情仍是很镇定,想必他直到最后,都没有想过自己竟然会就这般死去。
“啊!”
看着老人的尸体,旁侧的人不由得发出一声惊呼。
“你杀了他,轻语怎么办?!”
那眉眼与赵轻语有几分相似的美貌少妇红着眼眶,对着挥剑杀掉张家老仆的赵舜吼道:“为了你那死了二十年的兄长,你就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女儿去死吗?赵舜!你竟如此狠心?!”
“小红,你误会了。。。。。。
………………………………
第六十章 兄与弟,国与家
张奕拿起张彧递给他的酒杯,放到鼻前闻了一闻,开口笑道:“阿彧这酒,倒是要比愚兄昨日带的好上太多。明明有此等美酒,昨儿偏偏又不拿出来,阿彧你藏私啊。”
“不过,想来阿彧应该是不急着喝这酒吧,若是不急,且让愚兄再与你絮叨一会儿。”
张彧沉默半晌,随即点了点头。
“爷爷将张家托付与我,我装疯卖傻多年,暗中积蓄力量,自以为此趟能带着张家一飞冲天,结果仍是棋差一招。”
张奕苦笑道:“若说输得心服口服,那自然是骗人的。。。。。。
………………………………
第六十一章 大典始
时至正午,天岚城中已是站满了百姓与负责维持秩序的甲士。
尽管街道上的尸首与血迹都被清洗了个干净,但毕竟先前动静闹得着实不小,这些百姓对于上午的动乱或多或少也能知道一二。
是以,百姓们看着那座高台的同时,心中不免有些诧异。
出了如此大的乱子,竟然还有心思继续弄大典,这宋王还真是心大到了一定境界。
不止百姓这么想,那些大臣们想法也是如此。
在处理完事情后,官员们全部返回到大殿中静待赵轻玄祷告完毕,以开始加冕大典。。。。。。
………………………………
第六十二章 永昌
“所以…”
郭羽仰起头,看着上方那些越来越小的人影,对身旁的王子玮询问道:“你知道咱们接下来应该干点啥吗?”
“末将不知。”
王子玮十分诚实地摇了摇头。
郭羽又将目光看向身后的陈简钊,后者则冲着他咧嘴一笑,露出两排大白牙来。
尽管陈简钊什么话也没说,郭羽却是知道了答案。询问无果的他再次仰起头来。
难道这场大典,他们这百十来号人的任务,就是杵在这里看赵轻玄爬台子?
郭羽耸了耸肩。
不过这样也好,至少省事。
看上面人的。。。。。。
………………………………
第六十三章 罚与赏
喧嚣声早已停歇,街道上的百姓与甲士也逐渐散去。就这样,加冕大典算是落下了帷幕。
不过虽然大典已然结束,赵轻玄却还不能休息。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他这个宋王去着手解决。
先前那场兵变虽是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但在城中多少还是引起了叛乱。如若不尽快善后,总会带来些不好的影响。
是以,当赵轻玄从天命台走下后,尽管他万般不情愿,但还是在张彧的强迫下坐回了大殿的王座上,听起众臣的汇报来。等他们说完罹难将士的抚恤及城中被。。。。。。
………………………………
第六十四章 镇边大将
“平蛮将军刘大猛,擢为征北将军,镇北军副统领。”
“镇军将军梅志盛,擢为征东将军;护军将军李奎,擢为征南将军。”
听到这里,郭羽不免有些诧异。
这四人里,除去刘大猛外,俱是在灭齐之役中立下过大功,而且在军中的资历也够。原本的征南将军之位只是杂号将军而已,可看赵轻玄这架势,显然是要设置一个官位在杂号将军之上的四征将军。
不过既然把李奎升为征南将军了,那自己呢?
伐齐时,郭羽当过他们的统帅,如果赵轻玄再继续让自。。。。。。
………………………………
第六十五章 万般皆是注定
午后的阳光映照在斑驳的城墙上,使得这座雄关在地上拖出了一道长长的影子。
天卫关的城门正大敞四开,关口处站着不少身穿黑甲的大宋士卒。
无论是从天岚去到北方,还是自北方赶往天岚,天卫关都是必经的关卡。每天通过关口的百姓数量及其夸张,而这自然是苦了那些负责把守关卡并检查过往平民的甲士们。
中年甲士冲身前的百姓挥了挥手,示意他赶紧离开,继而喊道:“下一个!”
听得喊声,那已等候多时的布衣男子走上前来,将手中的通关。。。。。。
………………………………
第六十六章 半个
小明答应了李鸿徒的请求,并且为之努力至今。
稳王位,养兵士,说凉州,退齐师,占江州,盟北宋。
不过,他也只能走到这里了。
莫说问鼎,他连这天下的一角都未能让友人看到。
数月前那场将整个九州全部席卷进去的国战,得利最大者终究是北宋。他大雍虽也得以拿下两州之地,但比之于北宋还是相差甚远。
照这样下去,北宋终会如他祖父所推衍的一般,在五十年内一统天下。
马车里放着先前准备好的笔墨纸砚,小明艰难地俯下身子,他握住笔沾了沾墨,手指微颤的在纸上写着字。
趁还有一口气,他还可以再做些事情。
“今天下三分,北宋据于东北,兵多将广,且又有庞渝张彧这等智谋之士,乃王上成大业的最大阻碍。”
“北宋虽强,却有蛮族之患。臣之小妹已前往北疆,以她之才,定能尽快让蛮族统一。蛮族南下之日,便是王上大军东出之时。”
“林峑也被臣派去了北疆,他虽为家仆,却是一块上好的璞玉,这些日子经过臣雕琢后,已经露出些许光芒。若是王上能再打磨一二,他便能成为可以镇守一方的大将。”
“另外,公主殿下也在北疆,有小妹和林峑跟着,性命无忧,王上还请安心。”
“新齐位于东南,相较于其余两国偏弱,却也不可小觑。新齐与北宋有着无法解开的仇恨,王上可联齐伐宋。”
“大雍与北宋的盟约,可以用祁安来做文章。至于祁州的困局,王上不妨试着用那杨天渊来打开局面。”
“凉州的那群亡国遗佬,王上还需提防一二,可用之而不可信之。”
“咳咳…咳咳咳!”
小明一手捂着嘴巴,另一只手继续写着。
“齐申勇武过人,但粗心大意;龙翱天虽有帅才,却过于自负;聂小言守成之人,进取不足。至于叶佳时、赵昊、龙翎、孙一锋等人,只可为将,不能大用。”
“尤其是龙翱天,王上如若对其分外重用,本就在蜀州一家独大的龙家将会更加难以掌控。为保安定,还应另扶持起两家与之互相牵制。”
“北宋名将如云,其中最需王上警戒者,便是辽陵侯父子二人以及郭羽。赵舜与赵轻权统军虽强,总也有迹可循。唯独郭羽,诡异难测,战场上多出奇招,颇有其父之风。日后王上若是对上他,不可不慎重。”
“还有,宋王赵轻玄…”
小明轻轻放下手中的毛笔,再次将身体贴向车厢壁上。
“姑且…就写这些吧…”
眼皮越来越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觉得万分疲累的病弱文士将头往后一靠,轻声道:“人生…二十年…不恨匆匆…只叹…匆匆…”
文士缓缓阖上双眼,口中犹自呢喃着。
“真想…一观…那九州…皆扬雍字旗的…风景啊…”
……
祁州,宋军大营。
“唰唰唰!”
营帐内,一名相貌稀松平常,作书生打扮的青年男子正飞快地翻着他手中那本厚厚的书。
他的表情似是有些苦恼,一边翻书的同时,口中还嘟囔道:“怎么就手贱把书签给扔了呢…这么厚一本书,老子得他娘的翻哪年去…”
良久,书生手上的动作忽然一停,他仔细看了两眼,旋即咧开嘴角。
“可算是找到了。”
书生正欲仔细阅读一番,大帐外突然传来声音。
“黄参军。”
不等书生回应,一名身披战甲的将军已然掀帘走入。
这名将军年纪大概二十五上下,长得十分文静,身上没有一丝军中儿郎的彪悍之气。他的相貌亦是十分出色,虽不似李鸿徒那般丰神俊朗,但也是难得的英俊。一身的铠甲再加上那儒雅的长相,光从外表看上去活脱脱就是位青年儒将。
“这不是镇西将军吗?”
被来人称为“黄参军”的书生随手将书合上,他站起身来,冲着青年将军笑道:“什么风把将军吹到属下这儿来了?”
青年将军并没有立即回答书生的话,他有些疑惑的皱了皱眉,开口问道:“镇西将军?王老将军不是在天岚吗?”
“属下说的是赵将军你。”
书生解释道:“王老将军已被王上封为镇西侯,丢到倾裕养老去了。”
“你的意思是…我是王上新封的镇西将军?”
赵轻权的表情更加诧异了,“你怎的会知道?”
书生翻了个白眼,“赵将军是不是忘了属下姓什么?”
他摊手道:“属下虽不能像祖父那般窥伺天机,但占卜个这玩意儿还是轻轻松松的。要是没几分本事,祖父也不能豁出老脸给我开后门,把我扔到这里当参军啊。”
赵轻权将信将疑地看了黄参军半天。
在他领军抵达祁州之时,眼前这个书生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并拿出一封书信和一块可以作为信物的令牌来。
信乃是黄先生所写,大概的意思就是讲自己的孙儿还有点能耐,可为国效力,让其做个什么参军就好。在信的末尾处,还印有黄先生独有的大印。
黄先生对与大宋的重要性自是不必多说,尽管赵轻权并未见过黄先生本人,但他也不敢有所怠慢。在检
(本章未完,请翻页)
查过铁牌后,赵轻权便将这书生留在军中做了参军。
不过黄先生信上写的倒是没有错,这书生虽然看着吊儿郎当,但本事确是不小。此趟西征能够接连大胜,这其中便少不了黄参军的功劳。而他这回过来,也正是为了与这个黄参军探讨一番祁州的战局。
“既然你连王上封我为镇西将军都能算,那能不能算出雍军的动向?”
雍王李鸿徒亲自领军来祁州这件事,无疑让赵轻权感觉到有些棘手。面对这位声名在外的玉面君王,赵轻权可谓压力颇大。
“你咋不直接让我算雍军的兵力分布和粮草位置呢?”
黄参军摆了摆手,没好气地说道:“我试试吧,不过你最好别抱希望,我这占卜的手段终究只是半吊子。你且出去,省得打搅我施展神通。”
“好,那我便敬候佳音了。”赵轻权倒也干脆,直接转身离开。
等到赵轻权的身影在营帐中消失,黄参军毫不客气地冲着营门竖起中指。
“淦!”
他愁眉苦脸的再度翻开那本厚书,“又得重翻!”
“唰唰唰!”
翻页声又一次在营帐中响起,所幸他还大致记得上一次所翻到的位置。是以,并没有花上多少时间,书生便停下了那只不住翻动的手。
“嗯…”
书生全身贯注地看着书上的内容,同时自言自语道:“这镇北将军…嗯,应该不是刘大猛了,十有八九要落到我那个便宜妹夫手里。”
他提笔在书上划了几下,“不过这样也好,省着我再花功夫把他弄到北疆去。赶紧让他们俩儿团聚吧,若是再等上几年,小妹怕不是要变成望夫石。”
“后面是…嗯,小明死了…然后…嗯,嗯?嗯…嗯!卧槽尼玛!”
看到某处,书生的脸色蓦然为之一变。他深吸一口气,仰起头就朝着上方破口大骂。
“干你娘!郭家父子本来就够我忙活的了,你还给我塞人?!你他娘的…”
“嘭!”
随着一声巨响,营帐的顶棚竟是破开一个大洞。
一柄蕴含着玄妙气机的罡气之剑从天而降,径直砸入书生的身前的地面之中。
“没事,挺好的,人多才有意思哈。”
罡气逐渐消散,看着那裂开的地面以及破碎的大帐,书生苦笑着摇了摇头,“待会就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