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太妃传-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衡量。直到笔尖的墨汁都在纸上晕开了,还不知道要怎么下笔。

    “咿呀”,缺乏保养的大门,打开时总一些杂音。

    大皇子抬头一看,是他的发妻吴氏。

    便连忙起身,把她小心地搀扶到身旁坐下。他原本棱角分明的眉眼都变得柔和起来,“天都已经黑了,怎么还过来呢。若是摔倒了,可怎么呢?”

    吴氏几个月前看着还有些单薄,如今的她却变得丰盈起来了,腰部更是有些臃肿,只是脸色比以往多了点不见天日的苍白。她伸手握着大皇子的手,“没关系的,妾身让嬷嬷她们扶着过来的,能够到处走走就是好事儿。”

    “阿眉,你受委屈了。”

    大皇子心里不由有些酸楚,他的妻儿,因为他的缘故要困在这里受委屈。堂堂一个皇子妃,怀着身孕想出门散步还要避人耳目。要等到入夜了、人少了、看不清了的时候才敢出门。

    吴氏拉着那只消瘦略着薄茧的手,放到自己隆起的腹部,声音温婉而动听,“夫君,现在孩子终于会动了呢,”抬头看向书案,那里平铺着一张被墨点污了的宣纸,“夫君不用在给父皇的信中,提及请太医的事情了。”

    大皇子已经不是第一次抚摸吴氏的肚子,但是这一次,柔软的肚皮下方是正在活动的胎儿。那一下一下的鼓动,让他不由自主地变得僵硬,从指尖开始蔓延,就连身躯都绷得紧紧的,心里却柔软得放佛可以掐出水来。

    过了好一阵子,直到他感觉胎儿重新恢复了平静,从慢慢地收回手掌。沉默片刻等待情绪缓和后,才把他的打算都一一道来。

    原来,大皇子他们刚刚开始害怕被有心人谋害,就一直把吴氏有孕的消息瞒得死死的。然而,快要六个月的胎儿,却仍不见胎动。大皇子就打算在信中把此事告诉庆和帝,好请一个太医来。还有,生产时需要的产婆,也是必须用到的,现在就要准备起来了reads;。

    看见吴氏有些久坐难耐,他便伸手帮着调整好坐姿,继续说:“你以后就不用这么委屈避着人散步啦,况且,生孩子是一道坎,我只要你平平安安的。”

    吴氏听了这些,心里如同吃了蜜一样的甜。她从来就不觉得困在永明宫是苦的,如果不是有这一段时光,他们二人可能永远都会是一对相敬如宾的夫妻,哪能有现在的情比金坚。

    吴氏的眼睛里都是坚定,“夫君,我一定能够平安生产的,不能给被旁人钻了空子。”

    他们连父皇都不敢告诉的原因,就是怕书信的内容会被有心人知晓,就连太医或者派来的产婆之类的,都是不敢相信的,就担心被收买了。

    “但是……”大皇子的眼中还是有散不去的担忧。

    吴氏伸手轻轻地捂住他的嘴,拦下他要劝她的话,“没有但是。”

    吴氏是国子监祭酒的女儿,她太清楚那些读书人的价值观了。若是她能生下一个男孩,那他就是尊贵的嫡长孙,长子所出的嫡长孙,其中的政治意义不言而喻。

    嫡长子、嫡长孙,才是这个时代正统的代名词,还有比这个孩子的身份更加名正言顺吗?

    没有!那么,那些一生以捍卫正统为己任的臣子,就算不冲着这个目标而奋斗。至少,在夫君有脱困希望的时候,他们一定会不遗余力。

    吴氏下定决心,就算是付出她的性命,这个孩子一定不能有任何差错。

    这一刻的她,就如同一个殉道者。

    纯和宫。

    昏黄灯光下,阿槿快步地穿过长廊,打算和主子汇报最新的一些情况。

    “娘娘,长泰宫那边,根本传不来任何的消息。看来那两枚棋子是暴露了,被昭仪娘娘严加看管了,”阿槿侍立在主子的身边,神色有些担忧,“娘娘,长泰宫那边有身孕了,若是要联系上里面的人动手,就有些困难了。”

    王德妃听见了这个消息,没有感觉到丝毫意外,“姜昭仪是一个聪明人,她是想着引蛇出洞之计呢,”她微微一笑,“动手?本宫并不会动手的。”

    一个还不知道能不能长大的幼子,怎么知道她冒险出手呢?

    阿槿听见以后,眉头微微皱起,眼神里带着不赞同。在她想来,任何会带来隐患的敌人都应该尽早铲除。也许如今的姜昭仪不会给主子和宁王带来威胁,但是会造成变数的,都应该先下手为强。

    王德妃一看阿槿的表情,就知道她在想些什么。不过,看在她平日忠心又听话的份上,王德妃还是愿意耐着性子,慢慢地和她说个清楚明白。

    “你真的以为迎新宴上的猫腻,陛下都不知道吗?”王德妃淡淡一笑,“不过是没有证据罢了。”

    阿槿闻言,眼睛不由地睁大,一副很是惊讶的样子。自从她那个伙伴(王德妃当年地另一个丫鬟),死在了自作聪明身上,她就愈发得忠心和听话了。智慧什么的,对她都不太重要。

    王德妃看阿槿还是一副吃惊又似懂非懂的样子,便把其中的因由都一一道来。

    关于后宫的子嗣问题,庆和帝一直都怀疑有人动过手脚,经过一番调查和思考以后,他就把怀疑的目光放到王德妃的身上。

    可是,王德妃出身大家名门,传承已有千年之久的琅琊王家。

    虽说王家已经有些没落了,但是仍有不少族人占据着中低级官员的位置,散布在郑国各地的县城乡野reads;。况且,她还是一个已经成年的皇子的母亲。想要定她的罪,没有一点真凭实据,是很困难的。

    而且,王德妃行事十分周全,杀伐果断。一次不能成事,她绝对不会出手第二次。而是,思考第二套方案,在静待时机的到来。她有的时候,就像一条潜伏的毒蛇,另人防不胜防。

    在迎新宴的猫腻当中,她用的是避孕的秘药。仅仅能造成避孕效果较长的避孕药,对人体的伤害并不大。纵然遍寻名医,摸出来的脉象顶天不过是小小的宫寒,一个调理调理就能好的毛病。不像那些绝嗣的狼虎之药,太过于伤身,使得太医能摸出脉象来。

    其次,就是王德妃从来不对胎儿和孩子下手。

    也许,当时的董贵妃她奈何不得。相反的,常才人就是一个她能搓圆按扁的角色,三公主还是平安出生了。除了因为生母的出身卑微,这个孩子的竞争力不大。

    更多的是,因为王德妃认为,要在一个人重重戒备中下动手,步骤、环节都过于繁琐。那样会有更大的几率出错,也就更不容易扫尾了。

    所以,这么多年来,庆和帝只能对子嗣一事心存怀疑,却又无法求证。也许出其不意地搜宫,能取得奇效。但是,又有什么站得住脚的理由,能够支持庆和帝光明正大地搜一位正一品宫妃的宫殿呢?

    但是,现在姜昭仪有了身孕后,情况就有所改变了,迎新宴的猫腻就被这样的事实,间接地印证了。

    王德妃要是敢在这个时机下手的话,盛怒中的庆和帝估计就不会再费劲去查什么真相,直接就把谋害皇嗣的罪名往她脑袋上扣了。紧接着,前朝那些突然看见小小希望的勋贵们,一定会闻风而动,一涌而上地把她们母子咬死(咬死了他们,就剩下大皇子了,怎么算都是赚了)。

    阿槿听完这一翻话,恍然大悟。便抛开这个话题,继续跟主子商讨别的事情了。

    “娘娘,永明宫里的消息还是没有办法知道。只能一直让人在门口守着,看看能不能窥得其中一二。”阿槿说着说着,就露出了一个疑惑的表情,“那几个打理桃林的宫女都说,最近永明宫的宫门很少开启,每次开启都只见大皇子一人在散步,不见了他身旁的大皇子妃。”

    姜素敏对王德妃而言,从来都不是矛盾的重点。她一直关注的人,是那个被圈禁起来的大皇子。

    虽说大皇子被夺爵,一日没有被贬为庶民的他,还是宗谱上记着的,那一个名正言顺的长子!

    王德妃使人渗透进永明宫差不多一年了,依旧无法打入内部得到任何有价值的消息。内部没有任何原本宫中的人员,都是大皇子被圈禁后,从前晋王府带进去的。还因为守门的军士油盐不进,无论怎么旁敲侧击,得到的回答都是无可奉告。

    这个情况,让她不得不怀疑,庆和帝对这个看起来是被放弃、圈禁的长子,并不是面上那般的绝情,他把永明宫封锁起来未尝不是一种维护呢。

    听见阿槿的话,王德妃眉头紧皱,半眯着眼睛在沉思,脑子在飞速地转动。

    一个女子突然消失在众人的视线,有可能是因为身体抱恙、生病了,然后需要静养?可是太医署并没有传出永明宫有谁生病的消息。

    一对恩爱的夫妻突然剩下一个人独自散步,但又不见担忧、悲伤,那就说明吴氏的消失是一件好事,一件需要避人耳目的好事。

    一对夫妻有什么好事儿呢?

    王德妃“嚯”地站起来,紧缩的眉头突然放松,取而代之的是冷峻的眼神。

    除非是怀孕了!
………………………………

第46章

    在短短的几天内,姜昭仪有了身孕的消息,就如同一场风暴,席卷了整座皇城。

    那些小嫔妃听见这个消息,恨不得马上躲进被窝里大哭一场,不知道是该为自己感到心酸难过,还是应该对当事人充满嫉妒。心情太过于复杂,或许二者皆有吧。

    当初谁也有过那么一段承宠的时日。心酸的是,别人轻而易举地就怀上了,自己却没有任何消息,最后沦落为这宫里的透明人。嫉妒的是,别人出身大家名门,现在还有宠有子,愈发得把自己衬得如同低贱的脚下泥。

    可是,哭过一场擦干眼泪,再撕碎了几条帕子以后。

    贺仪什么的,还是要精心地准备起来,先不要说讨一个欢喜,只要千万不出差错就好了。也有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她们暗搓搓地关注着昭和宫、纯和宫的动态,想看看这“三方战役”会不会因此一触即发。

    与她们想象的相反,两位身居高位的嫔妃,都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乐意。

    消息传开的第二天,她们就吩咐各自的心腹姑姑把贺礼都送过去了。还带了贴心的话语,大概的意思就是,姜昭仪有身孕可能需要静养,她们就不过来打扰了,一点心意就请收下吧。

    所有嫔妃送到长泰宫的贺礼都十分雷同。娘家不错的,送的大多都是一些好意头的摆件。娘家一般般的,送的大部分都是一些自己手工制作的小衣裳。里面完全没有吃食、香料这等容易引起事故的危险物品。

    乘着冬天的西北风,耗时十五年,庆和帝很快要再次当爹的新闻,也很快就传遍了京城。

    大多数脑子清醒的大臣,听见以后,就回到书房写了一份贺折,准备放完年假以后呈上去。然后,就跟平时一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彷佛这个突如其来的孩子,对他们完全没有任何的影响。

    小部分想要投机取巧的大臣,写完贺折以后。思考了两天,无论是倒向哪边,支持哪位,如今都为时尚早。最后,也就决定再给魏国公府补送一份厚礼就罢了。

    宁王知道这个新闻的时候,他只是微微愣了一下,心里嘀咕着父皇真是老当益壮。而后,他就走回书房里用华丽的辞藻堆砌了一份贺折,里面除了表达了对父皇的祝贺,还表达了他对这个年幼弟妹的热烈欢迎。

    被大家关注着的魏国公府,又再一次地沉寂了下来。

    魏国公高兴归高兴,除了咧开的嘴巴合拢不起来以外,他也就是在府里自己小酌两杯,顺便畅想一下魏国公府成为皇子外家的那天reads;。对于外面那些什么喝茶、饮酒、上青楼的邀请,他怕于好事中添堵,便全都一一婉拒了。

    陈姨娘在院子里听见这个消息后,一时悲喜交加,便偷偷躲到小佛堂里大哭了一场。她一边为女儿日后有所依靠而高兴,另一边又担心她在生产的途中有什么不测,礼佛就愈发的频繁和虔诚起来了。总是拿在手里做的针线,也发生了变化,多了一些小孩的贴身小衣裳还有布老虎之类的小玩具。

    窦氏由衷地为姜素敏而感到高兴。对于宫里的女人来说,恩宠什么的都是虚的,唯有子嗣才是真实的。

    她一边严厉地约束起府中的下人,另一边手写书信回到姜家的族地,希望族老们能约束族人,不至于为昭仪娘娘添堵。她估计宫里的宣召就在这几天,便忙着为姜素敏准备一些孕妇专用的补品,等到时候送进去给她。

    为什么要专门准备这些,皇宫里不是什么都有吗?

    皇宫里的东西,经手人都太多了,可能不大安全。自己家里精心准备的,可能比不上贡品的品质,但是安全还是可以保证的。

    长泰宫。

    自从腊月二十六以来,每一个在长泰宫侍侯的太监、宫女都是喜气洋洋的,走到外头去的时候,总能遇到大家不着痕迹的巴结。虽然在令姑姑的管束下,仗势欺人的事情都没有发生。但是,大家能明显感受到长泰宫的士气不一样了。

    就在几天里,姜素敏的孕期反应就全部都来报道了。嗜睡什么的都是小意思,她居然开始孕吐了。无论是前两天还吃得津津有味的海鲜,还是一些郭姑姑特意准备的营养药膳,她每次吃下去以后,就立马会吐出一大半。

    “呕――”刚刚吐完的姜素敏靠在卧榻上,脸色有些发白。

    红绫一手轻轻地拍着主子的后背,一手把温水递过去,好让主子好好簌簌嘴,去一下嘴里的味道。而红罗则麻利地端起卧榻旁的痰盂走到外面,交给小宫女处理好这些污物。

    红缎熟练地把橘子剥开,果肉放到一旁的小碗里,摆上小银钗。然后递到主子跟前,让她压压嘴里的味道。然后,橘皮平铺地放到熏炉的上方,不一会儿,后殿里就弥漫着橘皮特有的清香,连呕吐以后带来的异味也消散下去了。

    至于红绸,则以为她过目不忘的特殊技能,被令姑姑分到小厨房专门看管主子的饮食。

    这时,红绸小心翼翼地捧着手里的托盘进来了,那上头放着两碗已经煎好的安胎药。她慢慢地走到主子的跟前,“娘娘,该要喝安胎药了,太医还叮嘱过,这药一定要趁热喝。”

    为什么会有两碗?那是因为姜素敏喝进去一碗会吐出一半的缘故,所以就备足了份量。

    尚未在呕吐中回过神来的姜素敏,闻着弥漫开来的有些酸苦的中药味,嘴巴已经条件反射地泛苦了。这种中药特有的味道,让她想起了上辈子每天中药不离口的日子。

    令姑姑正在后殿里,亲手用棉布和棉絮包裹着家具的转角,以防主子不小心撞到了,发生什么意外。

    刚好回头,她就看见主子用那副“痛不欲生”的表情看着那两碗安胎药。心里不禁觉得有些好笑,主子从小就一副小大人的模样,但每次到了喝药的时候,就表现得既幼稚又赖皮,撒娇打滚都是常事儿。

    一直侍立在后殿里郭姑姑快步走上前去,先用银针试探过碗里的药汁,没有发现异常。然后,还倒了一些出来仔细辨认品尝。最后,她才表示没有问题,主子可以入口了。

    令姑姑见到这样,就放下手里的东西,端起安胎药送到主子的嘴边,用眼神示意她不可任性。

    只见姜素敏倚在卧榻上,身子微微向后移,试图远离那些中药的味道reads;。但是在令姑姑的眼神下,她只能摆出一幅慷慨就义的模样,闭着眼睛,捏着鼻子,端起安胎药就一饮而尽。

    可是,两碗安胎药下肚以后,新的一轮呕吐又开始了。

    “呕――”

    后殿里又开始忙乱起来。

    庆和帝看见姜素敏弓着腰,伏在卧榻边上,吐得可怜。也顾不上什么脏不脏的,他快步上前,一把揽着她尚未显怀的腰身,一手轻轻地拍打着她的后背。

    “爱妃,你到底怎么样了?”转头看向令姑姑等人,声音里添了些恼怒,“你们怎样侍侯的,主子这样难受,也不到宣太医过来。”

    姜素敏吐出嘴里簌口的水,手里握着庆和帝搀扶着她的手,“陛下,这是孕吐,太医也没有办法的。”有过前世经验的她,对自己现在的状态很是了解,孕吐这个东西,一般前三个月熬过去了,自然就好了。

    也曾听闻过孕吐这件事儿的庆和帝,就侧身坐在卧榻旁,把姜素敏揽在了身前,“爱妃,有什么想吃的就吩咐下去,让底下的人办妥,可不能委屈了自己。”

    又继续说,“朕的册封旨意已经拟好了,爱妃孕育皇嗣有功,就晋升为贤妃。爱妃的玉印和宝册,就等到初二开年以后,朕就吩咐礼部正式办妥。”

    姜素敏一听,心里十分惊讶,这个晋升不是应该等到孩子生下来以后,才有的吗?

    “陛下,这个怕是不符合规矩。”

    庆和帝安慰地拍拍她的手背,“没事,现在为爱妃晋升,等到孩子出生以后就册封公主或者干脆就封王好了。”

    只不过是一道晋升嫔妃的旨意,又不是要册立继后。无论是谁,都不会在皇帝这么开心的时候,来泼冷水的。况且,魏国公府出身的姑娘,还孕有皇嗣,晋升为正一品宫妃,谁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顶多就是悄悄地嘀咕,皇帝也太过急切来一些,连孩子出生也等不到得。

    姜素敏听得心里一惊,三公主快要定亲了,还没有封号;大皇子甚至被夺爵关了起来。她的孩子居然刚刚出生就要册封,这样的恩宠已经是太过了。估计本来不太在意的宁王,也呀生出什么想法来。

    姜素敏回头看向庆和帝,看见后者温柔的目光都落在她的小腹上,她能感觉到这一切都是处于他的一片慈父之心。于是,劝阻的话已经到了嘴边,又被她咽下去了。

    庆和帝的大手紧紧地贴放在姜素敏的小腹,转头看向侍立在一旁的洪涛,后者立马把手里捧着的盒子打开,然后呈到主子和娘娘的面前。

    “这是晋升的旨意,让令姑姑替爱妃收起来吧。”

    洪涛在主子的示意下,就把盒子转交到令姑姑的手里。

    庆和帝低头看向姜素敏的侧脸,看向她深邃宁静的眼睛,伸手把有些散乱的发丝一一整理好,“等到开年以后,朕就送几个产婆到爱妃的宫里,你好好挑上一挑,就一直侍侯你到孩子出生为止。”

    姜素敏闻言,就乖巧地点点头。她知道他的这些安排,都是在为她着想。提前送产婆过来,一方面又有专业人事侍侯着,另一方面也可以好好观察一下,看看那些产婆里头有没有猫腻。

    “陛下,”姜素敏有些期期艾艾,“臣妾……有些想娘家了,可以把母亲宣召进宫吗?”她打算产婆送过来以后,可以拜托嫡母帮忙查一下她们的底细。

    庆和帝微微一笑,“当然可以,朕给爱妃一道恩旨吧,魏国公夫人每个月都可以进来看望爱妃。要是爱妃挂念家里的姐妹,也可以把她们都宣召进来。”
………………………………

第47章

    夜幕徐来,华灯初上。

    长泰宫。

    姜素敏身上的衣裳穿得格外厚了些,自打有孕以来,侍侯穿衣的红绫就怕她着凉了。但凡她一表现出要减一两件衣裳的时候,红绫就一脸坚贞不屈的样子,看起来是打算长跪不起,来一场劝谏。

    今日,姜素敏里头穿着一身天青色的常服,外面还裹着一件同色的袄裙。膝上搭着长毛毯子,正舒舒服服地窝在卧榻上看游记和打瞌睡,卧榻的周围了一圈燃好的炭盆子。她的保暖工作,好像已经成了这个冬天的头等大事儿。

    她看了看散发着清冷光芒的不周灯,再看向角落的沙漏,发现已经到了酉时正,除夕家宴就快要开始了。

    她便掀开身上的长毛毯子,走到占用了她的书案的庆和帝跟前,轻声地提醒他,“陛下,是时候出门了。”

    庆和帝闻言,侧头看了看沙漏,发现确实不早了,便放下手里一直在研究着的《尔雅》。书案上洁白如玉的宣纸上,已经写好了不少寓意美好的字,字迹苍劲有力、有如铁画银钩。

    姜素敏看见那张越来越多字的宣纸,心里不禁有些柔软。他这段时间手不释卷,细细地研读着《尔雅》,就是在为还没出生的孩子取名。

    庆和帝看见姜素敏的目光落在宣纸上,便挥挥手,让她走到自己的身旁来,“爱妃,朕想了几天,若是男孩,则取名建;若是女孩,则取名佳。”一边说着,一边提笔圈住了那两个字。

    他侧头看向姜素敏,问:“爱妃,以为如何?”

    姜素敏在心里默默地念着这两个姓名,崔建,崔佳。

    “建”,有建设、建造之意,也可以说是平地而起。

    “佳”,就是美、好的意思,简单直接。

    她的唇角漾起了温柔的弧度,笑意点亮了神遂宁静的眼睛,点点头,“臣妾认为很好,有劳陛下费心了。”

    姜素敏从洪涛手里接过玄色的大氅,打算为庆和帝披上。庆和帝见状,也配合地弯了弯腰,然后微微抬起下颌,好方便姜素敏帮他系好大氅的带子。

    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