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太妃传-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素敏认为,在宫中行事,就是要面面俱到才好。纵使有些麻烦了,也比他日成为别人嘴里的话柄强。

    长泰宫。

    姜素敏就端坐在书案边上,提起笔,准备给大姐姐回信。

    她昨晚把大姐姐的信,又掏出来读了一遍,就发现她的字里行间都混杂着一些复杂的情绪,可以从中读出抑郁、愤懑、沮丧和自我怀疑。

    因为送信不易的缘故,她一开始并没有打算给大姐姐回信。

    但是,在品读出了她这么多的负面情绪以后,姜素敏就决定要给她回信了。希望能够尽一尽姐妹的情份,劝慰一下大姐姐。

    无论因为什么,一个人在病中,负面情绪太多,对身体都是毫无益处的。

    对于这一点,她在前世的时候,就知之甚深了。

    姜素敏思索一番后,笔尖才落到纸上,奋笔疾书起来。她的字迹圆润清秀,只能算是中上而已。

    她在开篇的时候,就劝慰大姐姐要放松心情,心情好了,病就自然会好得快一些。不要总是窝在房间里面,等到天气好些时候,要记得到外面走走。

    然后,推荐了几本介绍西疆的游记给她。

    一方面,好让她在病中也有些消遣。另一面等到她病好了以后,就到这些游记介绍的奇景中游玩。

    满天风沙、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这些西疆特有的风景,就会成她人生旅途中瑰丽的景致。

    也许游玩过后,大姐姐就会喜欢上西疆了。

    最后,她还叮嘱这位姐姐,就算要适应目前的生活,也不能把自己的身体逼迫得太过。毕竟身体好,才有一切的可能。如果身体坏了,那一切立刻就结束了。

    姜素敏还告知了她一个好消息,就是她有身孕了。等到她们姐妹明年在京城中相聚,她这位姨母可要早早地为外甥(女)备下见面礼才好。

    最后,你我姊妹于秋千下话别,妹妹不曾有一日忘怀,阿姊放心好了。

    写完以后,姜素敏拿起来通读了两遍,发现没有什么遗漏的地方,就让红绫用信封把它封装起来。等到嫡母进宫看望她的时候,就让嫡母帮忙捎到西疆去。

    纯和宫。

    王德妃一身殷红色的宫装,云鬓高髻,显得份外端庄大气。她端坐在正殿的主座上,等着儿子夫妻从宣华宫过来给她拜年。

    “儿臣给母妃拜年,愿母妃青春常驻、心想事成……”宁王脸上带着真诚的笑意,一手掀起下摆,便跪在王德妃跟前,口甜舌滑地说着一些吉祥话。

    跟在宁王身后的万氏,却看起来有些木讷reads;。她的声音语调平平,但却说得真诚,“儿媳,给母妃拜年,愿母妃身体安康、事事顺心。”

    王德妃看着这二人的模样,心里不由地叹了口气,面上却还是笑意盈盈的样子,“好好,本宫知道你们都是孝顺的。”轻抬下颌,示意阿槿上前把他们都扶起来。

    宁王和万氏谢过恩典后,就按照身份落座了。

    母子二人言笑晏晏地说了会儿话,期间,万氏都是低着头看着自己的手指,彷佛那里有一朵盛开的花。

    宁王突然提起,今早在太华殿的情形。他的父皇表现得对“幼子”相当喜爱,就连姜昭仪也水涨船高地晋升为正一品的贤妃。

    王德妃听见以后,脸上的神情并没有丝毫的变化。她只是微微地颔首,表示知道了,然后示意宁王说出他对此事的看法。

    宁王看着母妃云淡风轻的样子,心里的危机感也下去了不少。但是,他还是如实说出了,对于这个“幼弟”的忌惮之意。

    王德妃看了看这个外表精明,实际分不清主次的儿子。再转头看看那个身形消瘦,如同木头人一样的儿媳。

    饶是她这样强大的神经,也要深吸一口气来平复心情。

    “你不知道,你大嫂有身孕了。”王德妃冷冷地说出这个劲爆的消息。

    宁王“噌”地一下,就站起来,神情变得焦灼,“母妃,这是真的?!”

    就连在一旁只是静坐的万氏,也转过头看向王德妃。

    “你的风仪呢,”王德妃深色淡淡地扫了宁王一眼,“你父皇的嫡长孙都快要出生了,你还认为一个幼子是你的威胁吗?”

    她一想到嫡长孙,就不禁想起万氏小产的那胎,然后就想到这个儿子办的糊涂事儿。再看到儿媳一副活死人的模样,她的心里不禁有点火冒三丈。

    此时,宁王马上把“幼子”抛之于脑后了,注意力都被“嫡长孙”给吸引住了。他想了想,“母妃,如今能不能对永明宫动手?”

    王德妃就快要气炸了,神色里透出几分凌厉,“是谁教你这样的手段,光是盯着后宫内宅?!”

    一个日后的君王,只会盯着后宫、内宅的一亩三地,简直是让天下人耻笑。

    她不等宁王回答,就继续说道,“你在朝堂上历练已经有数年了,怎么不见你在政务上下一些功夫?没有一点确实的功绩,就算你再怎么礼贤下士,也不会有真正的有识之士来投奔你的。”

    宁王听了这些话,回想了一下最近的所作所为。他也知道自己走进了盲区,当即跪在王德妃的跟前,行了一个大礼,“儿臣,谨遵母妃的教诲。”

    宁王从地上起身后,有些期期艾艾,“那大嫂那里……”

    王德妃睨了这个儿子一眼,“本宫自有分寸,”挥挥手,打断宁王接下来要说的话,“你就到书房那边好好检讨一下,阿万就留下陪本宫说说话吧。”

    阿槿在主子的示意下,快步走到宁王的跟前,屈膝行礼,“宁王,请。”

    然后,阿槿就引着宁王去后殿的书房了。

    宁王走了以后,正殿就被寂静包围了。

    王德妃看着万氏,幽幽地叹了口气,“阿万,坐到本宫的身边来。”

    一直低头沉默的万氏,便走到王德妃的身旁落座reads;。

    王德妃握着那只冰冷的手,看着依旧低头的万氏,“阿万,本宫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怎么就跟自己过不去呢。”

    她没有在意万氏的继续沉默,“阿万,再苦,也有过去的一天的。”

    万氏听了这句话,潸然泪下。

    自从小产以后,她的心就好像一直在油锅里一样,备受煎熬。

    先是亲子被谋害了,却被丈夫的一句话不了了之。后来,婆母知道了此事以后,她原以为会被查一个水落石出,凶手也会得到严惩。没想到的是,真相是水落石出了,但是凶手却被丈夫以日后大业为由,不惜违逆婆母的意思,也要偏袒维护起来。

    那一刻,她的心是凉的。

    如果哪天,她成了丈夫的绊脚石。那她,是不是也如同腹中的骨肉一样,去得悄无声息。

    “母妃……儿媳……”想到这里,万氏泣不成声。

    王德妃看着她那头原本乌黑油亮的秀发,如今已经变得有些枯黄。还不到二十的年纪,就可以夹杂着的一两根银丝。

    她不由地在心里直叹气,这个儿媳的性子,还是弱了一些。

    宁王违逆了王德妃的意思,留下了那个祸害的性命。如果,当时万氏奋起下手,把那人除得干净利落,不要留下什么让人闲话的把柄。王德妃不仅绝对不会在这件事上帮着儿子,相反地,她还要称赞万氏一句呢。

    万氏哭了一场,心里的郁结也散去了些。

    王德妃又继续说:“阿万,若你就这样伤心得去了,那就没有以后了。”

    这个瞬间,万氏明白王德妃话里的未尽之意。若是她就这样死了,她的孩儿也就这样白死了,没有人还会记得给他,更没有人记得给她们母子报仇。

    这么一想,万氏木然的眼睛也开始出现了光亮。

    她先从袖子里掏出锦帕,擦干脸上的泪水。然后起身走到正殿的中央,向王德妃行了一个大礼,“儿媳,谨遵母妃的教诲。”

    万氏对王德妃这个婆母,是完完全全的感激。

    她出身寒门,父母的感情甚笃。她在家里从来都没有见识过侍妾这种生物。嫁给宁王后,她面对偌大的王府,还有一些孺人、通房什么的,完全不知道从何下手。

    王德妃发现她的短处以后,并没责怪她,反而手把手教她如何管家,怎么做一个有威仪的王妃。

    就算是她对宁王如何地齿冷,也不妨碍她尊敬、爱戴她的婆母。

    因为她知道,今天的这些话,也就只有母亲才会这样劝慰自己的女儿,没有哪个婆母会这样劝慰自己的儿媳妇的。

    王德妃看着万氏恢复生气的样子,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宁王妃若是突然去世,那其中的是非因果定是瞒不过旁人的,那宁王的名声就有如堕入泥潭,怎么洗都是满身的污秽。再加上,大皇子一家其乐融融,嫡长子也要出生了的情况下,宁王就会被衬托得愈发不堪了。

    除了以上的缘由外,也是因为万氏历来的行事手段,很得王德妃的欣赏。她便不吝于跟这个儿媳多说几句。

    看着万氏恢复生气的模样,王德妃十分欣慰,果然,这是个受教的。
………………………………

第50章

    自从进了正月以来,都是难得的好天气。

    天清气朗,就连吸入鼻腔的空气,也变得湿润温和了起来。

    虽说初春的气象已经小露头角,但是姜素敏还是裹得严严实实的,以免得了风寒需要在孕期内用药。

    她像往常一样,闭着眼睛,静静地仰卧在小花园的摇椅上晒着太阳,远远地看去就如同是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只要是阳光好、天气好的日子,她都会到外头晒一晒太阳,好促进钙质的吸收。毕竟,古代没有各种的孕期营养补充剂,只能从饮食还有这样的小细节中下功夫了。

    这时,令姑姑疾步走到主子的跟前,屈膝一礼,“娘娘,礼部的大人已经在宫门外候着了,说是来给娘娘送玉印、宝册的。”

    纤长的睫毛轻轻地颤动,姜素敏的眼睛微微眯起,似乎不太适应变得明亮的光线,“让严格前去招待这些大人,等本宫换上大礼服后,再过去吧。”

    ――――――――――――――――――――

    过了好一会儿,姜素敏身穿着一品宫妃的大礼服,她的左手搭在郭姑姑的手上,身后跟着令姑姑她们一行人,缓缓地行至宫门外。

    礼部的官员们远远地看见那身繁复的大礼服,便纷纷低头,拱手长揖,“臣等见过贤妃娘娘。”

    姜素敏微微颔首,“诸位大臣不必多礼。”话音刚落,就用眼神示意站在一旁的严格把他们都扶起来。

    这些大臣直起腰身后,礼部侍郎便转身向后,从下属的手里接过放着玉印和宝册的托盘。

    有些比较年轻、不太稳重的,都不约而同轻抬眼睑,悄悄地用余光往上瞄,似乎对如今这位炙手可热的宠妃相当好奇。

    “咳咳,”礼部侍郎清了清嗓子,“陛下口谕,贤妃娘娘不必跪接宝册、玉印。”

    话虽如此,姜素敏还是坚持向着太华殿的方向行了一个君臣大礼。毕竟她只是怀孕了而已,还没有到残疾的地位。况且,吃了一段时间的安胎药以后,下腹坠痛的感觉已经没有了。现在的肚子还没有显怀,没有到真正行动不便的时候,那她为何不做得更规矩一些呢?

    起身后,姜素敏便亲自从礼部左侍郎的手里,接过自己新的玉印和宝册reads;。

    简单的晋升仪式,就算是完成了。

    你说怎么这么简单?是的,嫔妃的晋升就是这样简单、便捷!

    无论品级高低,嫔妃都不可能有一个什么晋升典礼。像是高等嫔妃,只需要从礼部那里,接过代表在身份权利的玉印、宝册,就算是走完晋升的程序了。如果是低等嫔妃,那就仅仅有个通知,然后尚服局把新的大礼服送来了。

    想要一个盛大的晋升典礼,那就是要到册立继后的时候了。

    像是通房被提拔成姨娘的过程一样,顶天就是她们自己在房里摆一桌小席面,难道还会给她们办一个庆祝仪式不成?

    话,虽然是糙了些。但理,就是这样的道理。

    礼部的一众官员,纷纷拱手道喜。其中,左侍郎还笑吟吟地向姜素敏转达了他的顶头上司,窦尚书对姜素敏这位便宜外孙女的问候。

    姜素敏一一颔首谢过,也笑着拜托这位左侍郎转达自己对这位外祖父的问候。

    ――――――――――――――――――――

    姜素敏有身孕以后,庆和帝就把产婆这个事儿放在了心上,就怕自己难得幼子或者幼女,在这临门一脚的时候有个什么闪失。

    奈何,初三大朝会一开,庆和帝就迈入了新一轮的忙碌当中,什么春耕、春播、春汛水利等等的政务,都排着队等待皇帝的决断。忙到产婆这件事儿,他也只能交给他的头号心腹来办了。

    洪涛接到这个任务以后,施展浑身解数,就是为了寻摸一批可靠的产婆,来侍侯贤妃娘娘。

    这件事儿,他办得十二万分地仔细,宁可办得慢些,也要办个清楚明白。

    因为,他就怕到时候,姜贤妃生产的时候有个万一。如果是个意外,那还可以说天意如此,想来陛下也不会说什么。若果是有心人所为,那他就算有十个脑袋,也是不够砍的。

    洪涛领着身后三个精挑细选出来的产婆,恭敬地来到姜贤妃的面前,拱手长揖,“奴才,讲过娘娘。”然后,他就表明来意,为姜贤妃仔细地介绍了一番这些个产婆。

    姜素敏顺着洪涛的指点,目光从这些人的身上滑过。

    这是三位都是大约四十来岁的中年妇人,身上的衣裳看起来还好,可能是因为要进宫来而特意准备的。她们进到大殿以后,都恭敬地低着头,双手也规矩地放着身侧,眼珠子更没有胡乱地转动。

    姜素敏看在眼里,心里暗暗地点头,很好,看着都是规矩人。她看向洪涛,面上带着一丝的感激,“这都很好,本宫有劳洪公公费心了。”

    听见姜贤妃这话,洪涛忙不迭地拱手行礼,“这是奴才的分内之事,哪能得娘娘的称赞呢。若是娘娘没有别的吩咐,奴才就先告辞了。”

    姜素敏再次谢过洪公公,然后就示意令姑姑前去相送。

    ――――――――――――――――――――

    洪涛离开以后,整个大殿再也没有人说话。在悄无声息当中,气氛慢慢变得有些紧张,原本三位淡定规矩的产婆,身子不由地绷紧,手指也不安地动了动。

    姜素敏打破沉默,问:“你们各自都什么绝活儿吗?”

    听见上首的娘娘发话,三位产婆都不禁舒了一口气,刚才安静的大殿太过吓人了reads;。很快地,她们便从左到右依次地自我介绍起来了。

    最左边的那位,她最擅长调养,无论产前还是产后。经过她一段时间的调养,产前不正的胎位也是可以纠正的。而且,产后经过她调养以后,什么恢复身材都是小意思,还可以三年抱两呢。

    中间的那位,没有什么特殊技能。不过,在她的职业生涯当中,但凡她经手的产妇,到最后都母子平安。看来,洪涛选择这位也有取个好彩头的意思。

    右边的这位产婆就厉害了,原来她对难产很有一手,难产的产妇在她手里都可以做到逢凶化吉。

    姜素敏听罢,微微一挑眉,看来都是产婆里头的精英呢,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内里藏奸之人了。

    她想了想,便示意送完洪涛回来的令姑姑,带她们到偏殿那里安置好。

    既然产婆已经送到了,那么宣召嫡母进宫的这件事,就要提上日程来。姜素敏转头吩咐红缎,“你到尚宫局那里一趟,就说本宫想要宣召魏国公夫人,让她们派人安排一下。”

    宫妃想要宣召外命妇,都是要统一报备到尚宫局那里。然后,再由尚宫局报备到皇后那里,若是皇后恩准了,她们就会把一切安排妥当的。当然,以上都是正常情况下的流程。现在后宫没有皇后,但是最基本的流程还是这么个流程。

    像是姜素敏这样得了皇帝恩旨的,使人跟尚宫局交代一声,她们就自会安排。

    “娘娘,分开三个产婆仔细问过了,没有什么怪异之处,”令姑姑从偏殿那边回来复命,她从袖子里掏出一张折好的纸,交到主子的手里,“娘娘,请过目。”

    姜素敏接过纸条,打开来一看,都是一些家住哪里,有几口人之类的基本信息。从上到下,粗略地看了一遍,她就重新折好,放回令姑姑地手里了,“等母亲过来,再劳烦她一下吧。”

    令姑姑闻言,便拿着纸条收好了。

    此时,天空已经被夜幕笼罩在内,明亮的月光也高再东边。

    红绸提着一个三层的大食盒进来了,红绫立刻上前接过食盒,两人就在案几边上忙碌了起来。

    几样份量少而精致的小菜,有碧绿可爱的油浇黄瓜,还有一些宫廷秘制的酱菜。一小盘炖得酥软的牛肉,一碗香葱铺面的鸡蛋膏,还有一碗香甜软糯的汤圆。

    膳食都已经被摆放齐整了,红绸和红绫来到主子的跟前,屈膝行礼,“娘娘,膳食已经准备妥当了。”

    听罢,姜素敏微微颔首,就在众人的侍侯下,开始了一顿边吃边吐的晚膳。

    ――――――――――――――――――――

    姜素敏艰难地用完晚膳,刚刚吐出嘴里漱口的花茶。

    “爱妃。”

    姜素敏听见庆和帝的声音有些奇怪,今天是元宵节,也就是初一十五的十五,庆和帝他怎么会过来呢?她奇怪归奇怪,连忙拿起帕子拭了拭,便起身迎接圣驾了。

    虽说长泰宫的赏赐一直不断,但是距离庆和帝上次亲临,已经有小半个月。因为一直繁忙,庆和帝批完折子就已经半夜了,考虑到姜素敏的身体情况,他也没有来打扰她的好眠,都是处理完政务以后,就在他自己的寝宫安歇的。

    今夜,庆和帝是特意腾出时间来看望姜素敏的。他快步地走到姜素敏的跟前,扶着她的肩膀,仔细地打量着她的神色,问得有些急切,“爱妃,最近的身子怎么样?”
………………………………

第51章

    “臣妾的身子没有什么大碍。”姜素敏的声音放柔,眉眼不禁变得柔和,唇角也微微弯起,用她那双深邃平和的眼睛看着庆和帝。

    她拉着庆和帝的大手,和他一同在卧榻上落座,“下腹坠痛已经大好了,太医也说安胎药可以停了。”

    可是,姜素敏的脸色还是有些不好。庆和帝眉头微微皱起,伸手摩挲着她的脸庞,“怎么脸色还是这样苍白,可有好好用膳?”说完,便抬起头来,看向一众宫人的眼中就带了些恼怒。

    姜素敏见状,便伸手拉了那只玄色滚着金丝线的衣袖,打断了庆和帝正要发怒的动作,“陛下,想来是臣妾刚刚孕吐了的缘故……”她微微偏头,看见他的脸色因为她的话而慢慢变得柔和,就愈发耐心地解释道,“臣妾每日用膳后,孕吐就接踵而至了。想来是晚膳过后孕吐,臣妾还没有缓过来而已。”

    那双漂亮的眼睛里流淌着的是宁静和温柔,庆和帝看着看着,也就收敛起了心里的火气,有些怜惜地伸手,把她有些松散的青丝一一理到耳后。

    这时,案几上的残羹冷炙都已经收拾妥当了,红绫也端着一盏刚刚泡好的清茶上来,小心翼翼地放在庆和帝地手边。

    姜素敏端起案几上的茶盏,“陛下,喝一口热茶吧,暖一下身子吧,”把手里的茶盏递到庆和帝的手里,“对了,陛下用过晚膳了吗?”

    还没等庆和帝说话,侍立在不远处的洪涛就插话,“陛下太过想念娘娘了,还没有用膳就着急过来长泰宫啦。”

    庆和帝手里端着茶盏,睨了洪涛一眼,“就你话多。”

    洪涛心里明白主子并没有在意他胡乱插嘴,但是,他还是小小地、轻轻地扇了一下嘴巴,“奴才多嘴。”

    姜素敏闻言,忙不迭地让红绸到小厨房传话,让他们赶紧备一份晚膳给陛下。

    幸好,姜素敏这个主子正在孕期,小厨房里每时每刻都备着各式的吃食reads;。只要主子有需要,他们就可以立刻上菜。那些在小厨房当差的御厨,准备得这样充分,就是为了防止哪天孕妇胃口大开,各种想吃,然而小厨房却没有预备好。到时候,就要论他们一个怠慢主子的大罪了。

    所以,姜素敏吩咐下去没多久后,红绸就提着食盒回来了,红绫等人也跟着上前帮忙布置案几。

    姜素敏接过红绫手里的动作,挥挥手,示意红绸也退下。然后,她就亲自给庆和帝布菜了。

    他们两人,一个夹菜,一个埋头吃,静静地不需要任何语言,就显得份外的有默契。

    姜素敏用余光看了看沙漏,发现已经戌时三刻了,看看案几上快速清空的碟子,就连一些葱蒜都没有被剩下,再看看这个吃相优雅但是速度不慢的男人。她不禁在心里感叹,其实当皇帝也是一份苦差,要忙到差不多深夜九点才能吃饭呢。

    片刻以后,庆和帝搁下银箸,接过姜素敏手里用来漱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