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太妃传-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过提醒,张嬷嬷也从自己的思绪中抽离,跟着洪涛的脚步向东侧殿疾步而去了。她方才想,明熙公主喝过奶水以后,突然就放声大哭,怎么哄都哄不好。现在看来,不是她侍候得不好,是因为公主心里记挂着弟弟呢。真不愧是天家子弟,尚在襁褓就这样聪敏。

    ――――――――――――――――――――

    天方破晓,小太原王竟又发起热来,这一次的体温来势汹汹。他的小脸憋得涨红,紧闭着的眼睛轻微红肿的,身上更是一片滚烫。他似乎想要扯开嗓子大哭,可原本就人小力弱的他,如今就只能小声地哼哼着、抽噎着,向父母亲诉说着自己的痛苦。不多时,他的呼吸再次急促了起来,还时不时发出一、两声细嫩的呛咳声。

    在一旁当值,完全不敢合眼的钱嬷嬷一发现,便立刻到隔壁去请黄太医了。

    在睡梦中,姜素敏隐隐约约听见儿子细弱中带着沙哑的哭泣声。她霍然睁开双眼,即刻想从床踏上爬起来,好去查看儿子情况。岂料,忽然天旋地转地,她腿脚一软,便直接跌坐回床榻上。她缓了缓神,才再次强撑着床沿起身。

    姜素敏发现儿子的小手,正牢牢地圈着她的小指头。这是儿子对她这个母亲的深深依恋,但她却只能看着他痛哭,却毫无办法。

    此时此刻,心像是被石磨碾碎了一样,她恨不能即刻以身代之。

    因为离得近,黄太医来得比庆和帝还要快上一步。他仔细察看过小太原王的情况,心里也是猛地一提,表示新的一轮降温措施必须要尽快开始。如果还不行,怕是要用重药了。

    昨晚姜素敏害怕小孩子病情反复,曾经叮嘱过这薄荷水要一直热在灶上。有主子的吩咐,小厨房的人自然不敢掉以轻心。于是,钱嬷嬷很快就把薄荷水端上来了。

    庆和帝来到东侧殿的时候,只见殿内与昨晚的某种情境重合了起来。他耳边听着这双小儿女的哭声,心突然有些沉沉的、闷闷的。

    过了一会儿,洪涛和张嬷嬷抱着手里的东西,也都到了东侧殿。

    洪涛看见主子有些愣神,便上前一步,轻声地劝说:“陛下,不如先穿好衣裳吧。若是陛下着凉了,娘娘和王爷的心里定是难受得很。再过一小会儿,便是大朝会的时辰了。”

    “洪涛,传朕口谕,就说今日的大朝会延后……”

    姜素敏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她用没有被小阿建握住的那只手,捏着钱嬷嬷递来的帕子,轻轻地擦拭着他的小脖子。在现代,婴儿高烧发热,引起肺炎的、烧坏脑子的都屡见不鲜。

    姜素敏情不自禁地拿脸贴近他小身子,感受那滚烫的温度。她的心里真的,真的很害怕。

    她害怕,身处没有抗生素的古代,如果他得了肺炎应该怎么办?

    她更害怕,如果这场发热导致他智力有损,以后要浑浑噩噩地过一辈子,那又要怎么办呢?

    姜素敏想到这里,不禁潸然泪下。

    ――――――――――――――――――――

    太华殿。

    朝会的时辰一早就到了,依旧迟迟不见皇帝的身影。原本安静肃穆的大殿,也慢慢地变得吵杂。大臣们议论纷纷,后宫难道出现什么意外,绊住了庆和帝的脚步。

    魏国公这么一听,眼中闪过一丝忧色。听闻陛下留除了初一、十五以外,都是留宿长泰宫的。

    难道…不是陛下出什么意外了。呸呸,陛下可一定要身体康健,太原王还没有没长大成人呢。他歪歪脑袋,又想,难道是长泰宫有什么大事发生,绊住了陛下的脚步。

    还没等魏国公想出长泰宫能发生什么大事,洪涛便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洪涛站在御案前方的台阶下,清了清嗓子,“本官奉陛下之命,送一道口谕给诸位大人,陛下有旨:这次大朝会延后到丑时正。”然后,他才向大殿内的诸位大臣行礼躬身。

    什么?押后到丑时(下午一点)?到底什么事情需要耽搁这么久呢?

    朝堂上的大臣听完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发现彼此的脸上都刻着大大的“惊异”。他们从未听说过,庆和帝曾经延后或者缺席过大朝会。在这位勤奋帝王的执政生涯中,这还是第一次呢。

    因此,三位尚书令的心里都非常担忧,担忧是不是皇帝的龙体出现什么意外,才导致需要延后大朝会呢。小声讨论过后,他们其中一位资历最老的尚书令上前,向洪涛拱拱手,“有劳洪公公告知,陛下到底是因何事耽搁了呢?”

    后面的众多大臣都纷纷点头,口中直道,“是啊,是啊,洪公公就说说吧……”

    洪涛看着那位老尚书令拉扯住他的袖子,一副你不说,我就不让你的架势。这位尚书令虽然算得上老当益壮,但是给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甩开他就走啊。如果这位老大人摔了个万一,皇帝也未必会保他吧。

    他想了想,反正陛下也没有说过要保密。他就犹豫了那么一瞬,便把太原王生病了,陛下在那里守着的消息说了出来。

    这个消息,对魏国公来说简直就如同五雷轰顶。他一副眼珠子快要掉出来了的模样,心里有无数的念头在乱飞,是不是宫人侍候得不好了,是不是宫里有人使坏了……想来想去,他只想赶紧回家,和母亲、和夫人好好商量。

    晋王和宁王听见后,脑中都不约而同地闪现着一个念头,传说中这个幼弟身体孱弱,难道是真的?

    前者只是在心底为幼弟叹息一声,就继续烦恼西北旧案的事情了。

    后者的第二个念头就是,难道母妃动手啦?他在心底摇摇头,不可能!母妃曾经告诫他,目光要放得长远一些,幼子不是他的威胁。因此,母妃是不会对此一举的。他突然闪过一个念头,难道……

    此时,晋王感觉有一道如同实质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他顺着目光的来看过去,发现宁王用一种复杂扭曲的眼光看着他。他与之对视一眼后,复又挪开了目光。

    宁王又再次摇头,大哥这人,怎么可能呢。他在心底不禁窃笑,看来出生封王的好命,无福之人自是无福消受啊。

    既然皇帝已经有口谕了,诸位大臣也不必再留在这里傻等。他们都成群结伴地离开太华殿,文臣便回到六部的礼文阁,武将便回到武德馆。他们各自当差的当差;办公的办公;点卯的就点完就走。

    魏国公回到武德馆,发现今日不是轮到自己当值后。他就跟同僚打个招呼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回家。

    ――――――――――――――――――――

    彼时,陈幼安就一直留在刑部,研读着关于“西北兵器案”的宗卷。他的书案靠近窗边,可以看见鲜花,也可以听见悦耳的鸟鸣。

    忽然,他好像听见外头两个近卫军影影绰绰的声音,似乎在讨论着本朝年纪最小的藩王――太原王。他心中一动,立刻竖起耳朵、聚精会神地听着。谁知道,那个声音就这样嘎然而止了。

    陈幼安愣了愣神,低头看看脚边个贴有刑部封条的两个大箱子,那里面都只是刑部关于西北旧案的宗卷。看完这些,他和晋王还要去兵部查看,历年来兵器坊的兵器造册与兵部拨发军饷的账册。

    宗卷看到这里,陈幼安觉得有一件事很奇怪。当年这桩案子牵涉范围如此之广,但是只有少数被判处了抄家灭族。但大部分的罪犯,包括恶首,前淮乡侯一家都仅仅是被判处抄家流放。

    难道,陛下早就已经知道这案子有猫腻,判处的时候手下留情?

    要说,陛下是看在和亲到东胡的□□公主份上,才会有所轻判的。对此,他是不相信的,因为这个理由根本就站不住脚。

    一个嫁到外族做大阏氏的公主,与娘家祖国的关系,必定是相互相成的。怎么会为了一个通敌卖国的母族,和娘家祖国这个最大依靠有龃龉呢?

    陈幼安有一种预感,这桩案子的背后一个噬人的漩涡、深沼。像他这样丝毫没有背景的举人,别人一个指头就能轻易地按死。这个案子所带来的价值,足够他用命去冒险吗?

    他想,这个案子最后要他怎么出力,那就要看晋王这个人值不值得了。

    此时,一阵嘈杂由远及近。陈幼安侧耳凝神,应该是刑部前去上朝的官员都回来了。他看看摆放在墙角的沙漏,现在才辰初二刻,按照平时来讲,大朝会不是才刚刚开始吗。他秀眉微挑,难道今天没有政事可议?

    房门像是被轻轻叩响,然后才被推开,来人正是晋王。这是第一天晋王突然推门而入时,吓到正在思考的陈幼安后所养成的习惯――进门前,先敲一敲门。

    陈幼安抛开心底的诸多想法,从案几后起身,向晋王拱手行礼,“学生陈幼安,见过晋王。”

    “陈兄不必多礼,你我平辈相交,何须这些繁文缛节。”

    陈幼安再次拱手,认真地回答,“礼,不可废。”

    晋王从他翻看宗卷的手法,就知道这陈举人是个有大才的人。没准能不能找到证据,为外祖家翻案,就是要靠他出力。因此,他是真心想要和对方结交,可惜对方每次都是这样客气周到,距离感十足。

    陈幼安落座后,随口一问,“王爷,今日怎么这么早就过来?”

    晋王原本以为今天也像之前那样,上面的套路走完以后,然后就各自落座,继续研究手里的宗卷。然后,等到他看不懂宗卷哪一部分的时候,就向对方讨教。以上这些,就是他们的基本日常交流了。

    因此听见他提起别的话题,晋王感到有些受宠若惊,“今日父皇将朝会延后了丑时初,”皱了皱眉头,语气里多想了丝叹息,“本王的幼弟重病了呢……”

    陈幼安听见后,感觉心头似乎蒙上一层不明情绪。他点了点头,“原来如此啊。”

    二人再也无话,各自专注着自己手中的宗卷。

    ―――――――――――――――――――

    京城的河间王府。

    河间王一身青苔绿的锦袍,前段时间干瘪了的肚子,现在又好像吹气球似的鼓了起来。他背着手不停地在前厅原地转悠,看起来就像一只肥青蛙。他的五官都遗传自父母,因此看上去不错。如果不然,配上他肥硕的身板,倒像是一只癞□□了。

    他时不时站立在门前眺望,好想这样,目光就能穿透重重大门,能够提前一步看见来人的身影。

    来人也知道主子等得焦急,飞快地窜到河间王跟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奴才见过王爷。”

    河间王回转身形,三步并作两走地就来到这人的跟前。他的眼神中透着热切,还有无尽的向往,“来说,打听得怎么样啦?陛下今天的心情如何?”

    他自从中秋家宴借醉行事失败后,隔天就被庆和帝以御前失仪为由,停了半个月的进宫牌子。饶是如此,他仍对娶贵女当王妃的想法,念念不忘。

    何况不过是不能进宫,又不是断手断脚,一点都没有威慑力。压根就不能使河间王放弃这个目标,反而精心制定了一个计划,简直是越战越勇。

    今天是他解禁的第一天,他使人打听一下皇帝大朝会后的心情。他要选一个好日子,进宫去跪求一个王妃,得皇帝堂兄一句准话。

    你说,河间王可以直接看上谁了,就去提亲就好啦。

    这厮心里十分明白,他那个比茅坑还要臭的名声,郑国里没有几个大家族会把女儿嫁给他的,特别是他看上的那几个。因此,他的策略是借皇帝堂兄的威名,然后到别人家中花言巧语、坑蒙拐骗、威逼利诱,不择手段也要讨一个王妃。

    这个长随迎着主子热切的眼神,不由地咽了一口唾沫。平日说话的算是流畅的他,一紧张就会结巴,“回…回禀王爷,今日陛下,延…延…延后了朝…朝…朝会……”

    河间王这话都听习惯了,一点儿都没有在意。如果哪天这长随不结巴,他都该怀疑是不是被人调包了。他的眼中透出一丝深思,这个皇帝堂兄从来都很勤奋的,怎么会延后呢。如果出现什么特殊情况,他也要为河间王府打算了。

    “你说,为啥延后了呢?”

    “太……”这人憋了个半天,“原”字怎么都憋不出来,就只好跳了过去,“王,病了。”

    河间王听得呼吸都屏住了,终于等到长随说出是太原王生病了,皇帝堂兄才延后了大朝会。

    “呼――”河间王抚了抚胸口,心中微松。真的是被这结巴吓死了,他还以为皇帝堂兄的身体有什么问题呢,然后,就要轮到他的堂侄上台。

    哎,说起太原王这个豆丁。他也是羡慕嫉妒恨的,才两个月吧,就有一块封地。而他,却亲手把祖宗传承下来的封地给弄丢了。

    河间王晃了晃脑袋,罢了,罢了,不想了。一想就不禁悲从中来啊。

    然后,他转念一想,那他岂不是要重新选一个日子进宫。

    ――――――――――――――――――――

    长泰宫的东侧殿。

    这么多人忙活了将近一个半时辰,太原王身上的高热都还没有下去。他的小身子始终都没有发汗的迹象,浑身像柴火一样滚烫的。

    黄太医松开小太原王的天池穴,只见那根小胳膊上都已经带上淤青――揉按的时间还是太长了。他的脸上都带着一些疲倦,走到庆和帝的跟前,拱手躬身,“陛下,王爷现在的情况,只能用重药退热了。”

    庆和帝走到儿子的床边,凝视着那副红通通的小身子,声音里带着一股冷硬,“此药,有何利,有何弊。”

    黄太医面对庆和帝的无形压力,身子躬得更深,“重药一用,王爷身上的高热便会褪去。但是,王爷的身子再也无望调养到正常了,恐怕有损天寿。若是不用……”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语句,“若是不用,恐怕于日后的神智有碍。”这一句话,说得特别轻,似乎害怕惊动到了什么。

    黄太医的话说白了,就是如果还不用药的话,太原王可能会被高热烧坏了脑子。

    对于太医说的话,姜素敏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心脏的深处依旧不停抽痛。她低下头看着小儿子紧紧圈着她的小手,他那么弱,但是从来都没有放弃。可是,她却要……

    抬起袖子擦干眼泪,她声音异常冷静,“陛下,用药吧。

    就算用药以后,他会更加体弱,家中也能供他用药一辈子。也许,有那么一天,他能够得遇神医。只要他的神智健全,他可以识字,可以看书,有自己的思想,就可以活得相当精彩。

    但是,如果他没有了神智,注定要浑浑噩噩地一辈子。不知道生之欢,死之悲,分不清世间所有的辛酸苦辣,那样的人生,是人生吗?”

    姜素敏说完,心如刀绞。

    小阿建,你就当作是母亲自私,替你做出这样的决定。如果你的生命注定短暂,母亲希望你能偿到生命里的喜怒哀乐,见识到世间的悲欢离合。假如有缘份,你也可以清醒地经历一次爱情。人生的价值不在于长度,而是在于深度。

    日后你若有怨,就怨恨母亲没有给你一个健康的身体吧。

    庆和帝深深地看着她,这个年纪不大的姑娘,已经能够肩负起一个母亲的责任了。他的眼中似乎泛起微光,眨了眨眼睛,叹息道,“既然如此,用药吧。”

    东侧殿内的宫人,眼圈一下子都红了。原本已经哭累了,沉睡在摇篮里的明熙小公主也再次啜泣起来。

    姜素敏紧紧地咬着下唇,克制着面临奔溃的情绪。她手里的动作依旧不停,还是那样有条不紊地擦拭她小身子。

    钱嬷嬷的眼中不知觉地流淌着泪水,看见主子没有停下,她拧帕子的手也没有停下。更何况,她的心里是不想停下的。

    墙角的沙漏似乎滴得特别快,黄太医亲自熬好了药汁,已经端到了姜素敏的跟前。

    姜素敏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眼泪滂沱。她伸手抱起小阿建的身子,软软的、烫烫的。她俯身向下,贴在他的耳边轻声呢喃:“小阿建,你要坚强啊,以后要坚强啊……”眼泪滴落在孩子红通通的脸颊上,“小阿建,熬过去,熬过去就好了……”

    庆和帝上前扶着姜素敏的肩膀,似乎想要给予她力量。他从黄太医的手中接过那小碗药汁儿,红褐色药汤散发着苦涩的味道。

    姜素敏一手抱着儿子,一手有些颤动地取过药碗中小调羹,小小的一勺。她的眼神变坚定起来,克制着手中的颤动,缓缓地、缓缓地把药汁往小太原王的嘴边送去。

    “啪――”纯白色的陶瓷小勺掉落在,霎时间便粉身碎骨了。

    姜素敏的瞳孔一下子就放大了,脸色变幻不定,神色悲喜交加。她的声音听起来有些飘忽,“陛下,你看阿建,他的额间是不是出汗了?”

    还没等庆和帝有什么反应,黄太医已经一个箭步上前,抱过小太原王放在大床上,认真地检查。

    黄太医宣布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太原王开始退热了!

    姜素敏如释重负地靠在庆和帝的身上,伸手把他手里端着药汁儿打落在地。然后,她转身抱着庆和帝,嚎啕大哭起来。

    庆和帝也太瘦搂着这个备受煎熬的姑娘,轻轻地拍着她的后背,动作娴熟,就像是哄明熙小公主一样。

    霎时间,东侧殿内所有人都不禁喜极而泣。

    即使庆和帝下过封口令后,不知道为何,有关太原王今天的生病的消息还是满天飞。有人传说,太原王重病时,用力狼虎重药,使得日后的寿数有损。更有些人说,太原王发烧的时间太长了,可能于以后的神智有碍。
………………………………

第76章

    秋日的午后,阳光与秋风共舞。枝头的枯叶,被那秋风一吹,便打着卷儿飘在空中。迎着阳光,仿若一只只翩跹起舞的蝴蝶,正在雀跃欢腾。

    姜素敏侧身坐在大床边沿,背脊倚在床头。

    两个孩子肩并肩地躺在床上,睡得很是香甜。原本姜素敏是想把女儿和儿子分开的,免得到时候没有生病的女儿被传染了。但是,明熙小公主就格外地不配合。如果有谁趁她睡着的时候,把她从房间里抱走。她醒来后,就即刻扯着嗓子大声嚎哭。直到回到弟弟的身边,她才安静下来睡觉。

    后来,明熙小公主更是只要被抱离大床,就闭着眼睛嚎叫。试过几次都是这样,姜素敏就只好把两个孩子都放在一起了。

    她目不转睛地看着儿子沉睡色的容颜,眼神中氤氲着无言的温柔。她正在用目光隔空描绘着他的轮廓,白嫩的小脸、秀气的眉毛、挺直的鼻梁、还有微微起皮的小嘴,就这样一点一点地镌刻在心头。

    她心里的恐惧和担忧都被儿子的睡脸驱散了,窗外的阳光好像能照进心田,那么明媚、温暖。就在这半天里,她仿佛在天堂与地狱走了一个来回。

    殿门被缓缓地推开,红绸的手里端着的一个小碗,脚步轻巧地往里面走去。

    可能因为生生煎熬了一晚上的缘故,姜素敏觉得脑袋又些沉重,不由身手揉捏了一下眉心。

    令姑姑看着主子那缓解不适的动作,心里不禁微酸。她从红绸的手里拿过小碗,走到主子的身边,刻意压低了声音,“娘娘,”把小碗递过去,“先喝口参茶提提神吧。”

    姜素敏循声看去,抬手从令姑姑的手里接过小碗。一阵特殊的清香扑鼻而来,她抬头看了看令姑姑,复又低头看看小碗里金黄的汤色,这个味道……有点像花旗参?

    令姑姑看主子面带疑惑,便低声解释道,“娘娘,奴婢已经问过太医了。也特意嘱咐过小厨房,这里头用的是洋参,并不妨碍喂养王爷的。”

    洋参性凉,产自于海洋那头的一个遥远国度。朝廷派出的航海通商大船,用郑国特有的丝绸、瓷器,与当地人特地换来的药材。经过太医署的研究,发现它的长相与人参相仿,但其药性却大大不同。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有一些其想不到的药效。因此,每次出海的航船都会刻意收集一些。但是,由于量比较少,基本上都被珍藏于宫廷,民间罕见。

    姜素敏想了想,这应该就是这里的花旗参了吧。她端起小碗,轻啜了一口,仔细品味。入口香气蔓延,微苦回甘,确实是花旗参的味道。

    令姑姑看看主子眼下愈发浓重的青色,忍不住温言劝道,“娘娘,不如还是回去歇歇,奴婢替娘娘守着王爷就好了。”

    姜素敏端着小碗的手一顿,摇了摇头。她目光再次落在儿子身上,声音带了些低沉沙哑,“本宫看不见他,心里就不得安宁的。等他醒来吃过奶以后,再说吧”

    那时,庆和帝看儿子没有大碍后,便强行拖着她回去正殿休息。但是,她心里一直惦记着孩子的情况,躺倒在床上怎么都睡不着。她没有看见他清醒过来的样子,始终都不是放心不下。于是,她在床上翻了两下,又执意来到东侧殿了。

    姜素敏似乎想起了什么,“对了,陛下呢,他可用过午膳?”

    “陛下看着娘娘歇息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