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太妃传-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抱着这样的想法,姜素敏就动作自如地对着海鲜进攻。这样,美人配着自若的姿态和优雅的动作,就格外引人注意了。
昌平长公主心里装着事情,用膳也用得漫不经心。因为她的皇兄,就是皇帝陛下居然要在这个赏樱宴上选妃。传得沸沸扬扬的事情是真的,而且初选名单还有可能落在她的头上。
自从皇后仙逝,每几年都有一些什么要选妃,选后的传言,但是皇帝都只是草草地点了一些品级较低的官家之女进宫,从来都没有在赏樱宴上选人。
现在朝上虽然说得热闹,但是精明的大臣都没有过份在意这件事。
原本她也像以往那样没有过分关心,毕竟一个出嫁的妹妹总是关心哥哥的后院,对谁的名声都不是好事。
谁知道前几天进宫请安,皇帝兄长说了选妃要在勋贵中选,以安定人心。她思索片刻后就明白了其中意图,毕竟大皇子那事,情况有些微妙,导致朝中有些失衡了。
昌平长公主是今上的庶出妹妹,在朝中颇得脸面。
她从出生就抱到先皇后跟前,后来就到继后身边讨生活。在皇帝兄长的登基中出了不少力,当年有些兄弟姐妹已经只剩下骨头渣子了,而她却在新朝中更得倚重。偶尔皇帝也会和她吐槽一些事情,她这个长公主当得比公主的时候风光多了。
她毕竟不是皇帝亲妹,能得到今时今日的地位,都是自己努力得来的。她能在继后手中活下来,还能为兄长出力,便说明她是个聪明人。所以,她虽然从来不和别人讨论朝中动向,但是她会在心里琢磨,琢磨明白了就烂在自己的肚子里,顶多是教导儿女的时候提点一下。
昌平长公主在用膳的时候,也在打量下面的姑娘,重点在勋贵的姑娘,确实有几个好人选。
比如说忠勤伯的嫡幼女,虽说忠勤伯府也有些颓败了,败在没有后继之人,但也是开国时封赏的世袭罔替的爵位。
不少勋贵家中都不复当年,毕竟勋贵家中放弃了兵权就等于放弃了一切,而且开国二百多年来,战役越发的少见,想用性命搏前程,也这个没有机会。
还有永宁侯家的嫡长女,都说性子开朗大方,也是一个不错的人选。这家虽在勋贵行列,却在百年前弃武从文,通过科考晋身官场。侯爷是个礼部尚书,嫡脉的老二也外放到江南当知州。
昌平长公主眼里看着姑娘,心里就迅速梳理着朝中的关系名单。
这时候就注意到了魏国公家的姑娘,虽然是庶出,但是她非常漂亮。一眼让人惊艳,再看就像是深水漩涡一样,使得人逐渐深陷其中,是个有味道的姑娘。
昌平长公主挑眉,她觉得自己又发现一个好人选了,看这个姑娘用膳的架势,身体一定是不错的,因为这次选妃除了朝廷中的考量,也有延绵子嗣的意思,这方面也要考虑周到。
撤下膳食后,昌平长公主便想让那些姑娘上前来,可以仔细看看。
在众人错愕中,第一个被宣召上前的是姜素敏。
昌平长公主对窦氏说:“一早就看见阿窦身边的漂亮姑娘了,能否借给本宫看看啊。”语气里都是笑意,想来长公主与窦氏是旧识了。
“长公主有命,又岂能不从。”窦氏微笑地示意姜素敏上前行礼。
“臣女姜氏见过昌平长公主,愿长公主福寿安康。”姜素敏行的是君臣大礼,下跪,双手叠放于额前,叩首。
长公主微笑着受礼,心里非常欣赏这个姑娘的规矩,宫里头就欢迎规矩人,要是弄一个搅家精进去,宫里头恐怕会更加不稳当。这么想着,就示意身边的女官扶起姜素敏。
长公主便招呼到姜素敏到自己跟前说话,内容就是一些闺名是什么,排行第几啊,喜欢今日的菜色么,今日玩得高兴么,这样一类的话题。
话题虽然老套,但是在姜素敏回话的过程中,长公主一直细心观察她的表情,发现她除开恭敬外并没有喜意流露,看不出在想什么。她不禁在心里点点头,心里能藏住事,这事在宫里生存的第一步。
经过这么一次简单的问话,姜素敏便回到嫡母身边,心里一直在忐忑不安,总是觉得有什么事情脱离了计划。
窦氏看看回到身旁的阿素,虽然面无表情,可是熟悉的人却能看出她的不安,眼神有些飘,没有过去那么宁静漂亮。
窦氏轻轻拍了拍姜素敏放在膝前的手,权作安慰,低声道:“得长公主召见,不管因为什么,都是好事呢。”
姜素敏听见窦氏的低声劝慰,便立马调整表情,冲嫡母微笑,表示她并没有什么不妥。
接下来,长公主不断地宣召贵女上前说话。
席间便有人猜测,长公主是否替儿子提前相看媳妇,可是这年纪不对啊。刚要再思索,脸上还带着些许稚气的窦珠,也被宣召到长公主身边,再看看两人就一幅相谈甚欢的模样。
一时之间,夫人们彻底拿不准长公主的目的何在了。
看见长公主在不断宣召贵女,姜素敏松了口气,便收敛心神跪坐在宴席,听着诸位夫人与嫡母在聊天了。
这时有宫女上前启禀长公主,说是男子那边都诗兴大发,在作诗咏樱,要呈上诗作给长公主还有夫人们品评。
长公主瞬间就来了兴致,让捧着诗作在殿外等待的太监进来,呈上诗作,便打发他到殿外等候了。
长公主让身边的女官逐字逐句读出诗作,却不许读作诗人的名字。然后拉着所有夫人还有姑娘一同品评,要选出诗中魁首。
夫人们还有姑娘都在七嘴八舌的评论着诗句,一时之间都统一不了意见。看了半叠诗作,就是没有选出魁首来。
期间,就连窦氏也兴致勃勃地品评了两句。
姜素敏一直都在沉默地端坐着,腰背挺直,听着大家发言。
至于姜丽敏,她在二姐姐被召见时有点嫉妒,但长公主一开口就说姜素敏漂亮,这个她确实是服气的,也就丢下那点嫉妒了。到后来这品评诗作也不是她的长处,很是郁闷地在那里发呆。
在众人的争论中,女官已经在读着最后一张,“樱花烂漫几多时,柳绿桃红两未知。劝君莫问芳菲节,故园风雨正凄其。*”
听着这一样的一首诗,争辩的声音已经停下来了。大家都一致认为,这首诗应当是魁首,即描写樱花的景致,也凸显出诗人的内涵。
朝阳郡主更是大力赞赏,她的学识很好,在众多夫人和姑娘中算是顶尖的几个。长公主因为担心她嫁到夫家,跟夫家人没有共同语言,从小就送到她宫中,跟着大儒学习。郡主自己也下了一番苦功夫。
此时,诗作魁首已定,是状元郎王穆之。
在大殿中,许多夫人纷纷恭喜王夫人,都说她的这个长孙实在是状元之才,状元之名实至名归。
听见王穆之的名字,姜丽敏终于回过神来,心里也开始疯狂地长草,有那么一瞬间渴望超越理智,但又被硬生生地压下去了。
过后就是姑娘们自由活动的时间,大多数姑娘都选择坐着小游船沿着水流游览樱花林海,若是能遇见一位如意郎君,那就是最浪漫的相遇方式。
姑娘们对这个游园最为期待,都纷纷行礼退出了大殿,准备参与这个有趣的活动。
姜素敏正当以为可以愉快游园的时候,她却跟几位曾被长公主宣召聊天的贵女一起,留下来陪着长公主和众位夫人们看戏。
没错,是看戏。
在姑娘们和男子都有可能坐着小船来一场浪漫相遇的时候。这个时代的娘亲就这么开明的,在一旁搭起戏台子来看戏,樱园的戏台从来请的都是有名的戏班,唱最新的戏。
姜素敏被留在大殿,就只剩下姜丽敏一个人去游园了。窦氏不大放心,就让她跟着永宁侯府的姑娘一起活动,互相有个照应。更是便叮嘱她,万事小心,不要跟别人起冲突,也不要站在船边。
姜素敏也拜托窦瑶照顾一下这个三妹妹。
姜丽敏心里的草在压制下又蠢蠢欲动。她低声应诺后,就跟着窦瑶和窦环出去了。
*诗词引自唐代李商隐的作品
………………………………
第11章 只有相遇
太阳已经快要下山了,樱园的风光别有一番味道。橘红的阳光铺洒在粉红的花瓣上,偶尔落花飘飘,显得温暖而又美好,看得人不由心头一暖。
姜素敏她们也踏上了回程。
华丽的驷马大车里,窦氏眯着眼睛在小憩。
姜素敏突然察觉姜丽敏的眼眶有些发红,似乎哭过一样。这让她觉得有些奇怪,分别时也没有听到窦瑶说她们曾经遇到什么,看三妹妹的样子却是很伤心。思来想去,姜素敏开始不免有些担心。
但是在马车上,而且嫡母就在一旁,姜素敏便觉得不好问了。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适当的尊重是必要的。况且,依着姜丽敏的性子,若是受到了欺负当场就还回去了,现在只是眼睛有些红,也就是说这件事情可能已经过去了。
姜素敏放下这件事,就学着窦氏的样子,倚着马车眯眼小憩。她今天特别累,对一个习惯午憩的人来说,没有午睡就是一场磨难。她整个下午都非常困,可是要打起精神来,端好微笑的表情。幸亏今日的戏还不错,是一出才子佳人的戏码,与往常不同的是,负心汉才子最后受到了血的教训,让在场的夫人们都觉得大快人心。
姜丽敏呆呆地坐在姜素敏的对面,她有些难过,自己的初恋还没有开始就结束。唯一比较值得的是,她遇到的是一个好人。
她知道二姐姐在关注自己,是好心的关注,有些欲言又止是在维护她的脸面,想要向往常一样瞪回去,但是却提不起任何力气。
如果不是在马车上,姜丽敏希望能大哭一场,来祭奠这一场只有遇见便结束的初恋,她独自一人的初恋。
游园的时候,船只行到筑有凉亭的樱花林。
姑娘们和公子们都下了船,打算给彼此一个见面的机会,这也是历年赏樱宴的一环。双方也仅限于通家之好会熟悉地开玩笑说话,更多的是彼此客气的打招呼交流。
她就看到被众人簇拥着的王公子,他跟想象中一模一样,温文尔雅,待人有礼。所有美好的词汇都可以用来形容不远处的男子,在这瞬间,她听到了爱情花开的心音。之前她只是因为他的条件不错而心动,那现在就是可以说是一见钟情了。
趁着窦氏姐妹都在跟她们的母家表哥说话,姜丽敏就悄悄地跟着离开人群的王公子,走到了一座流水小桥边上。
那一刻,她鼓起了所有的勇气,上前说:“王公子,我,我,我心悦你,虽然我不懂琴棋书画,不懂诗词歌赋。”脸颊已经红了一片,彷佛被烫熟了一样。
这样破釜沉舟的一番话,她这辈子可能不会说第二次了,她希望能有一个答案,给自己一个交代。
王穆之的脸上满是惊愕,他没有想到居然会有一个姑娘这样直白地向他说出心声。惊愕过后,他收敛情绪,认真地看这位姑娘的眼睛,清楚地拒绝了她,“抱歉,我恐怕不能接受你的厚爱了。”
姜丽敏的情绪有些激动,眼睛开始泛有泪光。她知道得到肯定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事到临头还是很难过,“为什么?是因为我是庶出么?我知道我不配的……”她想要一个原因。
王穆之的表情依旧十分认真,他也觉得应该给一个拒绝的理由,“我的家中早已给我议亲了,人选也定下,只是没有过定礼罢。而且姑娘是个直白的好女子,不应该搅合到世家的生活来。”后一句话是他心中的大实话,他觉得能这样直白表明心事的女子就如同烈焰玫瑰,绚烂夺目,在世家这种*的土壤是会枯萎的。
他让姜丽敏擦干泪水,继续说:“姑娘要选一位家中简单的好郎君,方不负姑娘的终生,某便在此处祝福姑娘了。”
姜丽敏擦干眼泪,幽魂一般地离开原地,向着原来的方向走去。看到窦氏姐妹的背影,她像突然醒过来一样,收拾好表情,彷佛刚才只是一场飘渺的梦。
从赏樱宴回来已经好几天,依稀能听闻有那么几家的公子和姑娘定下亲事,可惜身份都不怎么尊贵,也就没有请旨赐婚。定亲的几家与魏国公府都不怎么亲近,府中也没有太过关注。
红罗和红绫都是国公府里头的家生子,红罗的母亲在老夫人的小厨房中管事,红绫的老子则是前院的帐房,两人对外头的消息都很是灵通的。
最近那两个总是在姜素敏耳边嘀咕外头的事情,也在旁敲侧击地问自家姑娘有没有看上哪位公子,又或者说最近怎么没有夫人到访之类的。
这让姜素敏有些哭笑不得,有句话是皇帝不急太监急,说得就是现在的红绫和红罗了。
“姑娘,器具库房的账册和对牌都取回来了,现在要看吗?”红罗奉命到姜丽敏处拿账本和对牌回来了。
姜素敏她们今早到窦氏那里请安,窦氏认真检查了她们的功课,指导了一番后,就让她们交换差事了。现在变成了姜端敏管着针线房,姜素敏管器具库房,还有姜丽敏就管理厨房了。
红罗把账本都整齐摆放在书案,有继续说,“不过,奴婢看三姑娘好像不大好,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
姜素敏一听,就放下手中的针线,暗自沉思。
她也觉得最近的姜丽敏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变得沉默没有生气。平时她嘴巴总是不饶人,眼睛里都是倔强,从赏樱宴上回来就变了。
她想啊,该不会是赏樱宴上发生了难堪的事情,不好启齿,就抑郁至今。
这么一想,姜素敏就紧张起来,虽然这个三妹妹就像是个熊孩子一样,看着她们从来不说好话,但是怎么说都是一家姐妹,断没有一个遭殃,剩下的可以独善其身的道理。
姜素敏是个非常重视骨肉亲情的人,尤其关心姐妹。
上辈子她经历这么一些难堪的事情,都是因为有姐姐们在一旁接济安慰。虽然她们的经济条件不好,不能帮什么忙,可是身处困境之中,即便是一句亲人的安慰也是雪中送炭,况且她作为家中幼女,父母亲去世后,全靠姐姐照顾着长大。她对姐妹之间的情谊看得比一般人更重。
姜素敏就立刻行动起来,收拾手中的针线,要到姜丽敏的院子里看看。
“姑娘,姑娘,”彩云轻轻地推着趴在书案上的三姑娘,“二姑娘过来了。”
姜丽敏有些茫然地抬起头来,刚刚要开口说让姜素敏回去的话。
房门的帘子就被掀起,姜素敏已经走到她的跟前来了。
姜丽敏只能把嘴里的话再咽下去,斜斜地瞥了姜素敏一眼,“你来干嘛?”
“我看你这段时间都不大对,怎么回事?”姜素敏跪坐到姜丽敏的对面,认真地看着她。
姜丽敏原本想要呛声关你什么事的,但是一触到姜素敏那双温柔的眼睛,里面都是纯粹的关心,她抿了抿嘴唇,闷闷地叫了声“二姐姐”。
姜素敏看她的态度有所软化,心里就没有那么担心。
有些事情一旦说出来,心里面的那道坎就过去一半了,剩下的一半就只能靠自己了。
她挥退房中的丫鬟,包括陪着她一起过来的红罗,静候姜丽敏的诉说。
姜丽敏在心里衡量。印象中的二姐姐一直都是不说话不作声,超级没有存在感的人,就连小时候被她抢走东西,也都是笑笑就算了。但是如果说在这个家里,能让人放心地说出秘密,也就只有这个二姐姐了。况且这些话她不敢跟姨娘说,她的眼中除了弟弟然后就是富贵了,她也是要靠后的。
她整理整理语言,就慢慢地说起了那天赏樱宴的事情。
而后,姜丽敏像是松了一口一样,说:“我很感激他,能给我一个解释,没有冷眼地看着对我说我不配,说我不知廉耻。王公子是个好人,我没有喜欢错人。”
听完事情的始末,姜素敏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姜丽敏居然这么大胆,只凭借一首琴曲一首诗,跟一个没有见过面的男人表白。幸亏那人人品还行,要是遇到一些欺骗小姑娘的衣冠禽兽,握着这个把柄为所欲为,那这个亏她就要吃一辈子了。
“三妹妹,你如今得了一个答案,也知道你们二人无缘,就别太执着了。”
姜丽敏抿嘴一笑,眼睛里还是带着阴郁忧伤,原来的骄躁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我知道不能执着,只是心里的这样想,总是身不由己的。这些日子,他的声音总好像出现在梦里一样。”
姜素敏当年也曾经历过爱情,只是她不幸,没有把终生托付给一个忠诚的男人。现在身处古代,忠贞的爱情就更是奢望了。她已经有过经历,可以不再期待。但是对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来说太难了,毕竟少年慕少艾总是平常的。
这些事情,更是只能等待本人想通了,看破了,也就过去了。
姜素敏看着她的模样,觉得彷佛一夜之间长大不少,气质也沉静下来。可惜的是任何成长总是需要代价。于是,便劝慰她,“你以后的日子还很长,等时间一长,就好了。”
姜丽敏的眼睛有些红了,吸了吸鼻子,点点头,“知道了。”
“你现在要打起精神来,莫让父亲母亲担心。阿瑶送来帖子,邀我们过几日一聚,算是给阿珠表妹接风并庆生。你出门走走,也可以放空心情。”
姜素敏的言下之意是,不要太过无精打采,要是引起父亲母亲的注意,查出她这么的不管不顾,定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姜丽敏领会了她的好意,想起以前总是“欺负”二姐姐,就有点不好意思,“二姐姐,谢谢你。还有……对不起。”
姜素敏有些愣,微微一笑,“真是傻姑娘,都是姐妹,不要道谢也无需道歉的。”
………………………………
第12章 永宁侯府小聚(上)
前段时间正值清明,对古人而言,清明祭祖是每年的一个重大而且严肃的活动,这时间各种婚姻配嫁的传言也消停下来了。
魏国公府里管家的三个姑娘遭受到重大的考验,最终在窦氏的指导下,完成了祭祖这个任务。虽然期间出现一些小差错,但也瑕不掩瑜,用蔡嬷嬷的话来说,姑娘们已经做得很好只是经验不足罢了。不过窦氏却十分严厉,不容许她们出错任何差错,因为祭祀除了是男人的权利以外,也是一个当家主母的重要责任。
姜素敏算是可以暂时松一口气,恢复往日较为清闲规律的生活。姜丽敏也在忙碌中渐渐从忧郁中走了出来。唯独姜端敏彷佛崩得更紧了,就连一些婚后打赏下人用的小荷包也要尽善尽美,针线房的人就挨了一顿排头。
不说别人,就连很少关心女儿的魏国公,都觉得姜端敏的状态不对。更何况是窦氏,她私底下也劝过闺女,但是姜端敏依旧是那样,随着日子的推进她就更显焦躁,怎么问也问不出一个所以然。
窦氏对这个女儿也没有了办法,只能是趁着窦瑶下帖子来邀她们小聚时,要求姜端敏一定要出席。一来可以散散心,有些心事不对父母说,小姐妹间却排解。二来,她每天都绷着神经准备大婚用品,也好松快一下。
其实最近一段时间里面,姜素敏都觉得姐姐妹妹都很奇怪,她以为大姐姐只是有点婚前焦虑,毕竟这个还挺正常的。至于三妹妹,这个不说也罢。
魏国公府高大的马车缓缓地行走在路上,路上的百姓都自觉地退让到一旁。
马车里,姜素敏仔细地打量着大姐姐,虽然管家议事每天都能见到,但是事务繁忙,来去匆匆的,也就没有太过留意。这一看,就发现,她消瘦了不少,神情里面多了很多的不安和焦躁,就连安静地坐着也无法掩饰这种萎靡的状态。
姜端敏这段时间过得并不安稳,随着赏樱宴的结束,噩梦就开始频繁起来。
睡梦中,她总是回到跪接圣旨的那天,转眼间又回到那座冰冷的宫殿。醒过来以后,她只能拼命地告诉自己,她已经不可能重蹈覆撤,她已经有新的婚姻新的生活了。
于是她就对大婚的物品更加上心,对自己的绣品精益求精,稍有不好就剪掉重做,对针线房呈上来的荷包就更加严苛了。为了能有一个安稳觉,她就让自己愈发地疲惫,彷佛这样,她就可以摆脱噩梦。
姜素敏有些担心地看着姜端敏,伸手握着她捏紧的拳头,“大姐姐可是没有睡好,眼圈都青了。”
姜端敏彷佛被开水烫了一样抽回手,低了一下头,目光放在不远的坐垫上,“是有一些呢,最近太累了,都累得睡不着了。”
姜丽敏看见姜端敏这幅样子,就在旁边说,“怎么突然就睡不着了,还是身边的人没有侍侯好啊。你啊,样子不像是累的,倒像是被吓的,该不会……”她就在那里巴拉巴拉地说下去了。
姜端敏的脸色越来越不好了。
姜素敏不得不打断姜丽敏,“好啦,这么多话。”
马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