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振兴攻略-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愿大宋山河永固,国泰民安。”

    赵桓的抚军圣旨写的极为简单,但是字字都出自本心。

    赵桓怅然若失的看着榆关的方向,此时此刻的他,觉得自己的心境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对于如何做一个皇帝,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当然赵桓对于如何做好一个皇帝,也不是平白无故,他最近在读帝王书。

    当然,不是资治通鉴,而是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是宋太宗时期太平兴国三年成书,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共计一千卷,可谓包罗古今万象。

    这本太平御览,本来是宋太宗赵光义装用的。

    他说自己每天读三卷,一岁而周。

    还把本来的名字,由太平总类改为了太平御览。

    当然,赵桓觉得赵光义说他一天看三卷,估计就是假的,这玩意就和御园和艮岳宫中刻意留下的那一亩三分地一样,都是装装样子而已。

    赵佶可从来没有收拾过那一亩三分地,所以,赵光义也没有真的通读过太平御览。

    虽然赵光义搞了个面子工程,但是现在却大大的方便了赵桓,他是切实的想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所以,他现在批改完札子,就是读这本太平御览。

    学习如何做个好皇帝!

    “学习,学习个屁!”

    赵桓看着密密麻麻都是字的太平御览,就满腹牢骚。

    他想起了当初高三时候,拼命的时刻。

    如果仅仅一千卷的太平御览的话,赵桓也不会发出这样的牢骚了。

    因为还有一千卷的书在等着他,那就是册府元龟,也是类书,无所不包。

    “系统,能不能兑换一本,皇帝是怎么炼成的?或者将这些书精研一下?字太多了。或者出个简易版的攻略什么的?”赵桓在空无一人的文德殿叹道。

    不能。

    系统啊,连你也欺负朕啊!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北宋振兴攻略》,微信关注“优读文学”,聊人生,寻知己~


………………………………

第三百四十一章 穷奢极侈

    册府元龟和太平御览,严格来说,是类书,而不是帝王之书。

    帝王之书,应该看《皇览》,那本书四十四部共计八百万字。

    什么是类书?等同于不列颠百科全书。

    可惜,编纂者尽心尽力的编纂了给皇帝看的百科全书,想要让皇帝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但是不管是主持编组太平御览的赵光义,还是主持编纂了册府元龟的宋真宗赵恒,都没有把这两千卷的书读完。

    虽然都是做的面子工程,而因为这两卷书的字数,实在是太多了。

    除了赵桓以外,大宋没有皇帝,真的研究过这两本。

    共计一百一十部,两千万字的古言。

    赵桓每天读书都要读到深夜,赵家祖宗们欠下的债,都得他来还。

    当然,在大皇帝系统的兑换书籍目录里。

    赵桓也是大浪淘金,而为了赵桓找书方便,系统特别分门别类的将书籍整理好了,供赵桓兑换。

    赵桓发现大皇帝很贴心出了一个屏蔽的功能。

    赵桓首先屏蔽的就是成功学类的书籍,例如卡耐基之类的书,统统屏蔽掉了,包括但是并不仅限于所有效仿卡耐基写的成功学。

    成功?怎么样才能成功?赵桓觉得这些书,完完全全都是瞎扯淡。

    第二类屏蔽掉的书籍,就是心灵鸡汤。

    这类的书籍对于赵桓来说,完全没有什么用。如果自己不是皇帝,还能把这类的书,写出来骗骗钱。

    他作为皇帝,还是不要给大宋喂心灵毒汤的好。

    第三类的书,赵桓屏蔽掉了绝大部分的经济学方面的书籍,尤其是西方经济学的著作,基本全部被赵桓给屏蔽掉了。

    还是年轻啊!

    赵桓在最开始的时候,也曾经为了大宋的金融和经济,换出过一整套的经济学的书籍。

    但是打开书籍之后,赵桓敏锐的感觉到了这些书籍。

    全部都是事后诸葛亮,事前猪一样。

    内容就是马后炮的翻版,统统都是在解释,西方经济为何更加发达。

    其目的就是忽悠欠发达地区,采用西方的经济制度。

    为什么赵桓觉得自己年轻,被系统骗了积分呢?

    因为大皇帝系统在赵桓换出书的时候,对这些书的评价,让赵桓吐血三升。

    【我们用一把梯子爬上了房顶,然后把梯子收走,告诉你们,不用梯子就可以上到房顶上来。】

    赵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觉得十分不妙!

    在看了几卷经济学类的书之后,赵桓算是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也彻底放下了这些西方编纂者的著作。

    没有任何一种经济制度,可以通行世界,不基于所处地区文明、文化、工业化程度建立的经济体系,只是空中楼阁。

    对于大宋的经济体系,有专门的计省依据生产力,不断的给赵桓谏言,出谋划策。一点都不比这些书籍差。

    赵桓最后屏蔽的就是时尚杂志和娱乐杂志,类似于《意林》和《青年文摘》之类的杂志。

    对于图集类的书,穿衣服的基本都被屏蔽了。

    至于不穿衣服的,赵桓倒是没有屏蔽,等到积分富裕的时候,兑换两本。

    当然,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这些不穿衣服的书籍,是馆藏类的藏书解刨学方面的著作。

    并不是什么iptd…xxx,ipz…xxx之类的东西。

    而此时此刻的赵桓非常的羡慕赵佶,这个没心没肺的家伙,住在艮岳宫里,倒是异常的优雅和潇洒。

    赵佶被沈从取走了童贯给他留下钱以后,就穷的叮当响,而赵佶又不太愿意向赵桓要钱。

    毕竟赵佶做事不地道在前,而现在舔着脸问赵桓要钱,赵佶拉不开面子。

    所以,赵佶最近写了很多的字帖,画了很多的书画。

    赵佶是个艺术家无疑,赵桓看了两三幅字帖,又看了几幅画,也不得不感慨,赵佶这家伙,浑身都是艺术细胞。

    那种古韵的美,让赵桓这个不懂艺术的家伙,都能看上半天。

    赵佶想要办个书画展,通过收门票,来弄点钱花,在李师师的把关之下,这些书画倒是一点都不敏感。

    赵桓准了艮岳宫办画展的请求,并交给了李师师去运作。而赵佶也有自知之明,完全没有参与其中的意思。

    赵桓为何同意了这个决定?太上皇这种危急皇权的生物,不是应该全方位的封锁吗?

    为了仁义二字。

    当然,赵桓并不是为了什么狗屁的青史留名,父慈子孝之类的字眼,他要宣扬的仁义,是对流落在外的二十六名皇子宣扬。

    你看,太上皇在京中不仅日子过得极为潇洒,连个人抱负都可以实现,个人书画展都是被允许的。

    甚至赵桓还提议了赵佶出席书画展的开幕仪式,结果赵佶非常明知的选择了称病身体有恙,不适合抛头露面。

    你不去也得去啊!

    赵桓让程褚专门跑了一趟,和李师师说了一下,赵佶这才同意了出席。

    而且赵佶还上书保证,绝对不说话。他的求生欲是极为强烈。

    赵桓的目的自然是将那些皇子们,赶紧麻溜滚回京城,不要给自己捣乱。

    赵佶的日子,是赵桓极为羡慕的。

    抚琴弈棋,宴吟歌舞,踏青赏花,带雨种竹,汲泉煮茶,古鼎焚香,悠然而惬意。

    “赌书消得泼茶香。”李师师轻轻抚琴,轻音在宫殿里悠扬而出,轻灵的歌喉在宫中传唱。

    龙团胜雪、顾渚紫笋、阳羡、日铸、瑞龙、双井的茶罐,摆在茶架上,而今天李师师点的茶就是龙团胜雪。

    龙团胜雪,银丝水芽精制而成,其茶品色白如雪,故此得名。

    茶叶有紫芽,中芽,小芽。

    小芽乃是刚生长出的茶芽,中芽乃是一叶一芽,也称之为一旗一枪,而紫芽,多为紫色,很少有人用于泡茶。

    而这龙团胜雪中的银丝水芽,就是将已经拣熟的中芽再剔去,只取其心一缕,用珍器贮清泉渍之,光明莹洁,若银线然,而得名水芽。

    “一枪已笑将成叶,百草皆羞未敢花,十六水、十二宿火、正贡三十銙、续添二十銙、创添六十銙。官家请用茶。”

    李师师笑着将茶点完,而赵佶也将手中的笔停了下来。

    他刚刚写完最后一个字,接过茶水,细细一品,说道:“茶之妙,至胜雪极矣!每斤计工值四万贯,可是造价过于惊人。”

    “师师,还是不要再饮此等奢侈之物了,这乃是专供皇帝享用。”

    “老拙现在已经不是皇帝了。”

    赵佶现在没有丁点复政的想法了。

    他对现在自己的生活非常的满足,他不知道沈从和李师师,联合取走了童贯留给他的钱?

    童贯走的时候,已经明明白白的告诉他,李师师不是他赵佶的人!赵佶安能不知道李师师就是赵桓埋在他身边的钉子?

    他心里一清二楚,但是他依旧选择了将童贯的钱藏匿的地方,告诉了李师师。

    其目的,就是为了求活。

    如何做一个太上皇?

    在他从临安跑回汴京的路上,那一个月的时间里,赵佶已经想明白了。

    那就是竭尽全力的表现自己的无害,他已经失去了所有的政治博弈的资本,而童贯的死,其实也是为了赵佶的活。

    明白了这一切的赵佶,竭尽所能的表现着自己的无害。

    “上皇多虑了。当今官家乃是至仁至善之人,这龙团胜雪,就是当今官家赐下来的。有十多斤重。上皇安心饮就是了。”李师师连连摇头,赵佶有点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嫌疑。

    胆子有点小。

    这龙团胜雪,乃是凉茶类,煮沸冷却后,放入冰鉴之中,待到放凉正适用于消暑。

    李师师忽然想到了什么,轻笑了起来。

    当今官家对龙团胜雪的评价就不自觉的发笑。

    当时李师师求龙团胜雪的时候,赵桓还专门泡了一杯,问道:这冰红茶有啥好的?

    在赵桓看来,这玩意儿就是后世两块五一瓶的冰红茶而已,居然作价四万贯一斤,端是恐怖。

    当然,龙团胜雪的颜色更好看一些而已。

    “亶儿做这个皇帝,是真的不错。比某要强上万分了。但是某比亶儿善于饮茶!哈哈!”赵佶自嘲的笑道。

    赵桓的小名就是亶儿,但是他现在已经没有资格当面叫了,他现在只能叫陛下。

    赵佶自认为自己的皇帝做的不错,可是面对赵桓的种种功绩,赵佶却深知,自己输了,而且输的彻头彻尾。

    这也是赵佶彻底死心的理由,毕竟大宋越强,他就能享更多的乐。

    “亶儿让某去参加书画展,事先声明,某到后,一言不发,不给亶儿找麻烦。”赵佶尤为慎重的说道。

    李师师点头,说道:“上皇圣明。”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北宋振兴攻略》,微信关注“优读文学”,聊人生,寻知己~


………………………………

第三百四十二章 钢铁直男的直男表现

    赵佶的称呼也从官家,变成了上皇。

    这一点上,李师师很把握分寸。

    在赵佶不在称孤道寡之后,李师师才改了称呼。

    她愿意把赵桓交待的事情做好。

    尽心尽力的让赵佶没有任何雄心,只要赵佶还活着,她的地位就一直稳固。

    李师师自然不愿意回到教坊去,那样的日子,不是人过的日子,而她能一步步的走到今天。

    有依赖于李纲的提携,更多的是她自己不断小心谨慎的做事,才能安稳的走到现在。

    “这几幅画,刚画完盖上了章,师师来看一看。”赵佶笑着说道。

    而李师师走到前面,看着这幅画,佯装的惊讶的说道:“煞是好看。”

    “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烧银烛照红妆。官家这幅画,登峰造极也。”李师师笑着说道。

    凭心而论,这幅画,的确达到了古画之名画的要求。

    朦胧的幽雾,伴随着鹅黄色的月光,洒在了黝黑的短亭和长廊之前,一朵朵犹如淡抹著胭脂、醉卧在绿沙中的海棠花们,吸引着仆人和屋内主人的目光。

    在烛火和月光下的海棠花,再加上屋舍里主人,依靠着凭栏,望著这万重绰约如仙的红颜,还有那花海中的人影,如痴如醉。

    “这是你,这是某。”赵佶笑着对李师师的说道。

    这幅画,他画的本身就是自己和李师师。

    “臣妾,受宠若惊。”李师师一听,赶忙说道。

    她只是一个名妓而已,此时的赵佶如此对她,让她感怀不已。

    当然,如果没有游走在她身上的手,或许李师师现在早就感动的一塌糊涂。

    但是赵佶居然一边说着情话,一边上下其手,尤为的过分。

    李师师回到宫中之后,就再没有让赵佶碰过自己,她在自保,万一有了身孕,那么她只有一死了之。

    现在的皇帝,绝对不会允许有新的皇子诞生。

    所以李师师小心巧妙的避过了一切可能被赵佶得手的机会,而这一次,李师师赏画,被赵佶抓到了机会。

    “上皇,您该吃药了。”李师师言笑晏晏的说道。

    这是不二法宝,赵佶选择了药方,就要禁欲三个月。

    太医院的御医们,就是这样的医嘱,每次赵佶想要动手的时候,李师师都要以此理由推脱。

    她已经想到了绝妙的避开赵佶的方法,只等书画展办起来时,就是下手的机会。

    到那时,李师师自信自己不会再被赵佶所骚扰了。

    “君且暂歇,臣妾又编排了一曲新舞,但请上皇鉴赏。”李师师一个滑不留手的转身,就离开了赵佶的身边,音乐起,舞姿艳丽。

    “一杯浊酒两篇诗,小槛黄花共醉。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直须座上千种酒,浇起胸中万卷书。”李师师悠然的唱了起来。

    赵佶灵机一动,拍着桌子打着节拍朗声说道:“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归去凤城时,说与华楼道,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

    “官家谬赞。”李师师手中丝巾半掩面,脸色羞红的说道。

    赵佶无疑是一个风流才子,诗词张口就来,书、诗、画三绝,换个女人或许早就臣服在赵佶的文采和风流之下。

    可是李师师是什么人?教坊出来的女人,什么样的男子没见过?

    当初的武功员外郎贾奕是怎么离开京城的?不就是被面前的男子,发配到了琼州做了个参军,终生没有回朝吗?

    李师师当初是极为无奈,对贾奕被贬,没有任何抵抗的能力,除了终日以泪洗面以外,再无他法。

    但是现在的李师师,缺成了赵佶的唯一依靠,不得不感慨,造化弄人。

    虽然身份的天差地别,她不能怎么样赵佶,甚至要小心护着赵佶,不让赵佶出现任何意外,但是不让赵佶碰她,她完全有信心做得到。

    “好好好!师师舞姿天下一绝。赏!好!”赵佶喊完就满脸的尴尬。

    他突然发现自己手中无钱,赏什么都赏不了。

    赏赐什么都是李师师低三下四,从皇帝那里求回来的恩裳,发现这一点之后,赵佶有些沮丧。

    不过他一低头,就看到了桌上的书画,令人拿来笔墨,写上自己刚刚即兴所作诗词,写在了画卷之上。

    《凭栏望月美人图》就成了。

    “师师姑娘跟着某有些委屈,这幅画,就赏给师师了。”

    “我活着的时候,画肯定不值什么钱,但是我要是哪天死了,这画,就名贵的多了。师师收好,可做传家。”

    赵佶为自己的机智点了个赞,而李师师也是俯下身子谢恩。

    赵佶说的很对,因为赵佶这个皇帝干的差劲,让天下百姓满是怨怼。

    但是人总是善忘的,等到新的生活不断的洗刷着人们的记忆,人们伤疤愈合之后,也就忘记了赵佶在皇位上的为非作歹。

    到那时,这赵佶亲笔书画,可想而知,其价定会飞涨。

    书画展在李师师的张罗下,正式在东华门外的酒楼里开张了。

    赵桓甚至把自己的东华门外的商铺,腾出一座楼来,来彰显自己的仁义。

    效果是极为不错的,在赵佶在三楼露面的时候,人山人海一样的议论声入耳,都是在夸当今的官家,是真的仁义。

    赵桓刷了一波声望。

    李师师抛头露面的主持了整个局面,轻灵的嗓音唱了几句长短句,又有佳丽作舞,还有才子佳人吟诗作对,深受汴京百姓的好评。

    当然,首日免费,次日之后,一律五十文入楼一观。

    当然不仅如此,还有茶会、诗会等,李师师善于经营,这书画坊,想不赚钱都难。

    比如赵桓就知道,这书画坊光是入门费,就要五万贯。

    这里的入门,就不是简单的观赏看画那么简单。

    还有名画赏析,还有拍卖书画之类的活动。做的很高端,门槛极高。

    宋人爱酒,李清照就有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流传于世,一女子尚且如此爱酒,多少能看出宋人有多么爱酒。

    这书画坊被命名为观澜阁,开张大吉,收了不少入门费的李师师,自然少不了饮酒作乐。

    李纲很不舒服的待在了尚膳楼的宴会中,他与这些名士雅客们其实说不到一起去。

    他是一个公事公办的人,贵为宰相,但是不结党,不营私。

    与这些名士雅客们就更凑不到一起去了。

    他其实在朝中人缘也不是很好,大家平日里对他的尊敬,也多是皇帝给他的权力,让人不得不对他低头。

    刚正,是与名士雅客不相关的词,至少在这吟诗作对的宴吟集会上,李纲极为不自在的左右看看,想要走了。

    太宰府还有一大堆的公文要检视,荆湖北路的宗泽今天递上来的札子,李纲还没有和官家商量如何回复。

    川中两路已经开始了风风火火的均田,反对之声此起彼伏。

    胡世将请旨以更为激进的手段对付反对之人。

    李纲觉得人抓了押解进京,已经非常严苛。他已经看出来胡世将的意思有杀人的想法。

    这事也得和官家商量,再做决定。

    河东路和关中的均田已经完成,李纲想劝谏,让官家把孙博和何栗回到京中,现在燕京路需要人主持大局。

    这都是李纲今天要处理的要事,其他的琐事更多。

    正待他想偷偷溜走的时候,李师师笑吟吟的坐到了李纲的旁边,说道:“李太宰安泰,臣妾敬李太宰一杯。”

    “呀!李太宰,你这是这是要走了吗?”

    李师师表情极为惊异,眼中居然带着婆娑,眼看着就要哭出来了的样子,带着些许的哭腔,显得更加软弱的说道:“李太宰是看到小女子向着这边来了,故意的吗?”

    “非也,非也。”李纲有点慌。

    他不喜欢逛窑子,确切的说他没钱逛窑子。

    他之前的俸禄除了家用,其他的都添补到了军器监,恢复工坊生产,可是要不少的钱。

    当时的朝局昏暗,没有钱给他操办军器监的事。

    也就是做了太宰这几个月,他的俸禄涨到了三百贯一个月。

    李纲手头才阔绰起来,但是太忙了,也没得功夫逛窑子。

    他也不喜欢。

    所以,李纲和名人雅客们合不来的另外一个理由,就是他不擅长说风流话,那些和青楼女子打情骂俏的荤腔,他实在不会太多。

    “姑娘误会了。”李纲赶忙说道。他对付这等名妓没有多少招数。

    李师师巧笑嫣兮的说道:“那就好,那就好。敬李太宰一杯。”

    李师师的酒李纲不能不喝。

    李师师是李纲把赵佶诓骗回京的重要依仗,甚至有很多古画,都是出自汴京官家的内帑之中。

    赵佶之所以在江南花钱那么快,其实多数钱都归了国库。

    那本来就是国库的钱。

    李纲用李师师做媒介,用古画,做了几次周转,就把赵佶的带走的钱,骗了不少回京。

    而这些钱,最后都归了国库,官家把从内帑出去的画,从童贯手里收回了。

    这些画没什么损失,就是多了些赵佶盖的章和题的字。

    此时李师师敬酒,李纲不能不喝,自己不喝有点瞧不起人,过河拆桥的味道。

    他端起酒杯就喝了下去。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纲笑着说道:“时间已经不早了,某也要回府了。”

    “那就请太宰饮下这最后的一杯。”李师师巧笑着给李纲倒了一杯酒,用了个障眼法,将握在手中的一些粉末,放到了李纲的酒杯之中。

    而此时躲在阴影处的一名亲从官,就要上前。

    这些亲从官,是赵桓派出来,保护李纲的亲从官。

    李师师的这些江湖伎俩,利用视线的遮挡下药,能瞒得住江湖之远的李纲。

    可是瞒不住这些亲从官的眼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