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振兴攻略-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显然这对于出身并不差的张棠华来说,也不是非常困难。
经过二审之后,就是第三审,宫中女官们摸其,探其秘,闻其味,察其肤,没有一点缺陷才能通过。
张棠华被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了解清楚,归档之后,才进入了终审。
终审是直面皇后的笔试。
进宫当妃子,可不是目不识丁的人可以胜任的。
而张棠华的才学,也是没有太多缺陷,朱琏抽出了功夫点了几道题,张棠华全数通过。
朱琏给张棠华赐下了八等妃嫔侍御。
本来张棠华经过了考核,还要在女官手下学上一个月的宫廷礼仪,才能够走马上任,但是冲喜之事,迫在眉睫,朱琏也顾不得上那么多。
草草办了仪式,朱琏就把张棠华送到了赵桓的床上。
此时的张棠华看着一脸惊恐的赵桓,内心充满了悲愤!
自己的样貌端庄得体,否则怎么能通过那么严格的四次审核,然后进入了后宫?
但是官家那一副见了鬼的模样,让张棠华格外的难过。
果然是皇帝,眼光不是一般的高。
赵桓这才确认了自己面前是个人,不是个鬼。
现在是深夜,宫里虽然灯火通明,但是窗幔一层层的把烛光打散,影影绰绰的灯光,把张棠华的脸打的极为朦胧,她还有一身轻薄的白衣。
怎么看都像个鬼啊。
“官家官家,你醒了!”朱琏风一样的从延福宫的大殿外冲了进来。
也顾不得衣衫不整的张棠华,直直的扑倒了赵桓的床边。
形容枯槁,黑眼圈比熊猫还深的朱琏,哪里还有过去艳丽的模样?
自己睡了整整两天,看来是苦了朱琏了。
“好了,好了,朕醒了。你去睡一觉吧。”赵桓下了床,把朱琏扶了起来,摇头叹息。
这皇帝有什么好的,那么多人打破头了要当皇帝,连生个病,都是这么大的动静。
赵桓不是刚来到大宋的那个时候了,他已经知道了自己存在的意义。
自己生病,就代表着朝政一定程度的瘫痪。
只是没想到,事情比自己想的更加严重一些。
自己睡的昏天暗地,吃了个瓜,看了个很长时间的烂片电影,外面的人怕是急疯了。
“这个鬼,不是,这个女人是怎么回事?”赵桓指着床上的女人说道。
“张侍御是冲喜选进来的秀女,官家醒了,她就是三等婕妤了。官家。”朱琏回了一句。张棠华冲喜成功,就是大功一件,自然要格外升等。
赵桓只有一等贵妃一名,就是朱琏,整个后宫也就这一个妃子,所以,后宫的事,也都是朱琏一手操持。
赵桓这才明白,感情自己生个病,多了个老婆。
头疼!
“你别哭啊!”赵桓更加头疼了!
他一回头就看到了张棠华在不停的抽噎。
她很委屈,自己好好的一个端庄秀丽的女子,在没有人应征纳妃的时候,自己独自一人来到了宫中,结果被人骂成了鬼。
床幔被打开之后,赵桓也看清楚了面前的张棠华不是鬼。而且是个肤白貌美大长腿的绝世佳人。
朱琏也是轻笑,开始劝慰张棠华。
而赵桓也穿上了衣服,自己搁这里躺了两天了,肯定是一大堆事情要处理。
赵桓刚走到大殿的时候,就看到延福宫宫门被猛地撞开,一个人影飞奔而来。
鬼魅一样的步伐,没有任何脚步声的奔跑,速度快到了跑出了残影。
“镇定!镇定!”赵桓反复告诉自己,这是个唯物的世界,没有鬼怪。
不能自己吓唬自己。
“官家!”鬼魅突然定住抬头看了一眼,又用更快的速度冲到了赵桓的面前。
来人正是赵英,赵英跑过来匍匐在地上,哭哭啼啼的说道:“官家!”
“官家没事就好!老臣还以为再也看不到官家了。”
“臣抚军归来途中,听闻官家重病,三天三夜未合眼,跑死了八匹马才赶了回来。看到官家没事。没事就好。”
“真的是苍天有眼啊!”
“行了,去洗漱一番,休息一下吧。”赵桓看着蓬头污面的赵英,笑着说道。
这赵英本来车马劳顿就很辛苦,马都跑死了,他要是不好好休息,剩下这口气也没了。
眼看着赵英眼眶深陷,连嘴唇都是干裂的,赵桓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自古的皇帝,对身边的太监那么的信任。
赵桓让所有人休息,独自坐在延福宫的大殿上,批阅这札子,这三天重病,两天昏迷不醒,耽误了不少的国事。
为了方便照顾赵桓,朱琏把文德殿的公文,都搬到了延福宫来,赵桓也看到了朱琏娟秀的笔记,留在了札子之上。
当然还有大殿上刚刚被抬回府中的李纲。
赵桓洗了一把脸,喝了两碗稀粥,精神正好,开始加班。过了两个多个时辰,东方的天空泛起了鱼肚白的时候,赵桓才伸了个懒腰,加班加点的把积压的札子忙完了。
有几件需要拿到朝会上讨论,有一件事就是必须要马上处理。
自己生病仅仅三天的时间,皇室宗亲里居然冒出个燕王密谋的事来。
“沈从!把他们给朕抓了。”赵桓将那份皇城司的密报,交给了沈从。
燕王赵俣,越王赵偲居然给赵佶写信,联名称皇帝病重,让赵佶主政。
赵俣、赵偲都是赵佶的弟弟,赵佶能够主政自然对他们有利,而这封信沈从假装没看到,就很顺利的传到了艮岳宫中。
赵佶什么人?他是除了做皇帝其他都不太差劲的家伙。
能不明白其中的危急?赵佶就看了个开头,连看都没看完,就赶紧把这封信,给了亲从官。赵佶倒是保住了自己一命。
赵俣、赵偲俩人就露馅了。
………………………………
第三百六十章 二十五万万贯
李纲睡的昏天暗地,官家醒了,就一切都安定了,汴京的牛鬼蛇神们,也就安生了。
“官人,你醒了?康王府送来了一株老人参,说是辽东千年老参,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除邪气,张夫人送来的。”李纲的发妻扶起了李纲,略带疑惑的说道。
李纲笑了笑没有正面回应,他随便吃了两口,就准备前往宫中常朝。
走在半路上,李纲就听说了赵桓刚醒,就砍了两个亲王。
赵俣、赵偲俩人被大理寺卿意图举事谋反,直接被赵桓给抓了,连夜审讯,一人一杯毒酒送他们上路了。
自己这个官家的起床气有点大啊,这刚醒就开始杀人了。
不过赵俣、赵偲两人的事情,他李纲也是一清二楚,本来都已经布局好了,一旦官家崩了,这俩人也是立马死。
自己也不会留着他们。
李纲为何让亲从官布局艮岳宫,就是等待着赵佶和赵俣、赵偲串联在一起的时候,一道收拾了。
在延福宫的几天,李纲也终于感受到了为何赵桓当初非要杀赵佶了。
赵佶的存在,肯定让官家如鲠在喉一样,不吐不咽,实在是难受的厉害。
李纲辅朱琏当政这三天,切实的感觉到了那种如鲠在喉的感觉。
李纲在看到赵俣、赵偲两人的各项行动的时候,恨不得立刻把赵佶这个不安定的因素给除了。
得亏赵佶上道,连信都没看完,直接把信交给了皇城司,要不然官家醒来,赵佶恐怕也是性命堪忧。
当李纲仔细询问之后,才知道官家只是把赵俣、赵偲两个蠢货杀了,流放了七名五品官员之后,没有广为牵连。
甚至两座王府都没有查封的时候,李纲也是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果然自己的官家还是一如既往,仁善。
这事真要牵连起来,可不止赵俣、赵偲两人,比如还有七名五品官员,都是涉案之人。
真的要追查下去的话,又是腥风血雨,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诛首恶,不牵连。
李纲挂着笑容走进了宫中,笑着说道:“参见官家,贺官家痊愈。”
“李太宰辛苦了。”赵桓也是真心实意的说了一声,李纲也算是士为知己者死了。
得亏自己不是真的宋钦宗,骨子里是个冒牌货
要不然李纲安排太上皇赵佶这一手。
换成任何一个皇帝,知道他李纲一个外臣,居然安排自己亲爹太上皇,最轻的也是一个流放。
可惜,赵佶不是自己亲爹,那只是个赵桓仁善孝的牌子。
指望赵桓跟赵佶父慈子孝?
“赵俣、赵偲朕杀了,还有七个五品官被朕送岭南了。太宰还要找人补缺了。”赵桓笑着说了一句,给李纲说了这事。
“死就死了,不值一提。”
李纲也是满不在乎的说了一句,那是你赵家人,你自己砍自家人,犯得着我什么事?
其实也就是大宋没有藩王,如果有的话,杀两个藩王,绝对不是如此轻松两三句话就带过的。
大宋的王爷,徒有虚名,既没有封地,也没有兵权,皇帝要砍他们,还真没人给他们说话。
事实上,如果不是赵桓忙得头晕,按照大宋的制度,赵佶的这两个弟弟,在赵桓登基的时候,都是要被削去王爵,变成公爵的。
也正是因为随时有可能被削爵的危险,两个王爷才冒着大风险,联袂抚赵佶复政,可惜赵佶自己都没有一丝一毫复政的想法。
混日子大概比当皇帝要舒服的多。
“官家,前段时间的除恶之事,已经在河北路和河东路进行完了。官家这是细表。”李纲递出去个细表。
他看到了赵英回来了,也是互相见了个礼。
“二十五万贯钱吗?有点少了。”赵桓摇了摇头,这两路打了这么多天的恶,就扫了二十五万贯钱出来,着实有点让人提不起兴致来。
李纲擦了擦额头的汗说道:“官家涉案总价,折算后是二十五万万贯。”
“二十五万万万贯?”赵桓刚喝了一口赵英端出来的茶水,差点没给喷出去!
“大宋国库去岁年收一万万贯吧。两路打恶,打出二十五万万贯?李太宰,没多写一个字吧。”赵桓再次打开了札子,才看到自己的确是看漏了一个字。
“是涉案总价共计二十五万万贯,最后追缴回不足万万贯的钱帛。”
“其他都是些田契、地契、宅契,金银珠宝之类的东西,都还没有卖掉。都已经收押在了汴京府库,择日押卖。”
“大约能追缴回十万万贯钱粮差不多了。因为官家废了地契,所以,大半是折不了现。”
李纲说着说着声音小了很多,这个数字,李纲已经不知道核对了多少遍,才确定了这个数字的真实性。
“官家,开封府库都装不满了,臣就命人,在城外修了个大大的仓,现在河间军卒守着开封府仓,里面的金银珠宝宅契大约价值八万万贯钱。”
“前几日这些财货才从各地拉回汴京,臣也没想到能有这么多,直到拉回来赃物越来越多,臣才准备,向请命让官家调动河间军守开封仓。”
“结果官家就病倒了,臣就私自调动河间军卒把守开封仓。”李纲这才小声说道。
他调动河间飞军,可不仅仅是为了不让开封动乱,而是那个富可敌国的开封仓。
“这么多钱吗?为什么他们有那么多钱?”赵桓被巨大的数字震的有点发昏,他想不明白。
大宋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强干末枝的政治格局。
汴京很富有,他可以理解,河东路,被金人打掉大半。另一个河北东西两路,是驴车皇帝起,就遍地大坑。
两路居然也有这么多钱!
赵桓这才知道,皇权不下县的恐怖后果。
多了一层乡绅员外的中间商,这群中间商,经过一百六十年的发酵,变成了何等恐怖的模样。
直到此时,赵桓也才知道,现在躺在棺材里的赵构,为何有信心在江南谋求自立了。
赵构和乡绅员外合作,收泥腿子的钱,三七分账,为何乡绅员外们要如数奉还,而且这七成的收益给乡绅员外是何等的道理了。
这群员外乡绅,何止是吃的七成啊!这吃了超过九成!
赵桓看着规模极小的大宋皇宫,有些说不出话来,驴车皇帝在制定国策的时候,能不能动动小脑?
能把商税和农税扑买掉,让民间去收,是何等可怕的失策!
“官家,明天就是开封府库官卖会就要开始了,官家要不去看看?”李纲小声建议着。
因为他提的这个建议,总有些官家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嫌疑,所以他说到这个事,就一直很小声。
“那就去看看吧。让朕也见识见识,价值十万万贯的财宝都是什么样的。”赵桓同意了李纲的建议。
他也想去见见世面。
………………………………
第三百六十一章 刘姥姥进大观园
赵桓来到还未开始的官卖的宣明楼,发现这个高四米的木制阁楼,已经披红挂彩。
明天才开始官卖,所以宣明楼里已经摆满了明日官卖的物品,赵桓可是大宋最高等的VIP用户,当然不会被拦到门外。
赵桓还没进楼,就看到了门口并排摆着的十辆大车。
“大驾玉辂共计四百三十五驾,这里摆了共计十驾。”
“多数都是四乘,四匹马拉动的。有几辆是九乘,违制僭越,已经悉数销毁,僭越之人,已经悉数收押,已经排到了峰峰矿区挖煤挖铁去了。”李纲先是指着面前的车驾说道。
乘之安若山岳,以措杯水其上而不摇的车驾,在赵桓面前摆着十驾。
赵桓自嘲的笑了笑,当初自己御驾亲征,就一辆从唐朝武则天皇后时期留下的车驾,还给种师道用了。
自己乘着个破车,颠簸的赵桓都懒得坐,徒步过几次,借着商量国政的时机,蹭过很多次种师道的车。
直到种师道葬于雁门山之下,这车才完全是赵桓的车驾了。
现在,自己面前摆着十辆这样的车辆,而且李纲说查抄了四百驾。
自己当初还笑话人家崇祯,缺四十万两白银灭了国,现在看看自己,其实自己也没有资格笑话崇祯。
这一辆车驾就是数万贯,赵桓用力的拍了拍车辆,很结实,比自己的车驾,不遑多让。
“官家,轻点轻点,好几万贯的东西,拍坏了就没了。”李纲心疼的说道。
赵桓摇头,自己又不是大力士,还能被自己拍坏了?
赵桓没走两步就看到了数匹骏马,这些骏马是车驾配套的马,个个神骏。
他还看到了一只披着红色马鞍的大象,一个马倌骑在大象之上,正在训练大象。
“那也是拉车的。”李纲擦了擦脑门的汗说道。
赵桓沉默,大象也能拉的车?是什么样的?
贫穷限制了他赵桓的想象力。
他也终于看到了那个用大象才能拉动的车,高大的车辆,比自己的车驾,更加巨大,光是顶上的华盖,都已经三丈多高的车辆,摆在自己的面前。
“这群员外们很优秀啊!”赵桓终于知道为何自己的均田令、商改、打恶的三项政令,为何没有任何人反对了。
你们这样招摇过市,很容易被戳着脊梁骨骂的啊!等到大厦倾塌的一瞬间,大家只会拍手称快,有几个人会帮你们呢?
自己都没有的超大型车辂,面前就有三辆!这群员外们,为了不僭越,还真是煞费苦心!
“走吧,咱们进去吧。”赵桓闭着眼,表示眼不见为净。
过几天,让刘益给自己做个更大个的车驾来,自己也耀武扬威一番。
“这是非卖台,官家,这都是神臂弩,官制弓弩。”
“共计四万多张,箭矢共计四十多万支,这里就摆了两张,上好黄花梨做的。大虫兽筋和麻拧的弓弦,都是上等的好货。”李纲指着面前的长弓说道。
大虫是老虎,猛兽的筋都很贵,这里的神臂弩,比自己的制式床弩的筋,用的料还要好很多。
这神臂弩是大宋制式装备,辛亏是分散收缴的,这要是员外们拧成一股绳,那剿灭这只叛军,需要付出多么惨痛的代价?
摆满了非卖台的是各种长短兵,还有涂着油的步人甲一件。
“步人甲三千余件。”李纲小声补充道。
当初王重阳带着一百件步人甲,就从赵桓这里骗了个官位,自己把他留在了大同府挖煤,到现在都没个好消息传来。
现在自己面前的步人甲就有三千多件。
赵桓又一次想起了当初在夹袄里塞砖头御敌的汴京军民,就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一群狗杂碎!
武器台走过之后,赵桓居然看到了三把名剑!
赵桓手里有一把当初童贯献上来的买命的剑,湛卢。当然童贯是给赵佶买命。
而自己居然在这里看到了两把名剑。
青釭剑和冷血剑。
青釭剑是曹操的佩剑,后来辗转到了一个员外手中,而这个员外的发家史,就不是那么好看了,最后被税稽查缉拿归案,这青釭剑就到了这官卖会上了。
冷血剑比较冷门,是班超自己铸造的佩剑,一直在西域流转,在一个流匪手中缴获。
赵桓也是看了冷血剑的介绍之后,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个剑。
大开眼界。
“这是什么?”赵桓看着眼前长长的白色之物,他开始以为是玉器。他拿到手里,洁白如玉但又不是玉,并不是玉品的冰凉,而是温润。
“从万里长塘流转而来的象牙,三尺有余,人间罕见的至宝。”李纲说完,说道:“官家请看,天宝三年,广州承运司。前唐留下的物件。”
赵桓拿着这象牙,稍微瞄了一眼配价,差点手抖没给扔出去。
“四十万贯,你李太宰这是要吃人啊!”赵桓赶紧小心翼翼的把月曜牙,放到了架子上。
月曜牙是这个象牙物件的名字,和明月一样的象牙,很漂亮。
李纲叹气的说道:“也就是官卖,才这个价,若是放到民卖去,这四十万贯也是低价了,官家,这次的财货,实在是太多了,估计得卖个好几年才能卖干净。”
“一次放出去的宝物太多,不见的能卖的上价。”李纲说道。
赵桓也点了点头,说道:“奇货可居的道理我还是懂的,慢慢来就是,反正也不是很缺钱。”
“国库缺钱啊!到现在国库还欠着官家四千多万贯没还,还有一千万的银元,都没算上。”李纲擦了擦了脑门的汗,看了赵桓一眼。
他带着赵桓,可不是来见世面的,其实说的是欠账的事。
赵桓稍微品了品李纲这话里的意思,笑着说道:“欠朕的钱啊,慢慢来就是。”
赵桓说完就哈哈大笑起来。
内帑不知道借出去了多少次钱,多数用于国事。
赵桓那么多钱,放在库里,也是烂掉,还不如拿出去做事。
李纲其实表达的是,国库现在有了缴获,可是这些缴获短时间内无法变现,也就没办法还钱了。
赵桓如同刘姥姥进大庄园,是真的头一遭。
他看到了如此多的财宝堆在这里,也是被震慑到了。
一米高的红珊瑚,十多个!还有无数的珍珠、宝石,差点晃瞎了赵桓的眼,金银制品,各种全金佛像,数目繁多,赵桓看了小半天,只看了个一层,都没看完。
“还有一千多万两的白银,四十多万的黄金。官家,这是账目。”李纲指着一个屋子说道。
光账目都堆积了满满三间房。赵桓也没有了查看的兴趣。
“这里要划拨三成到内帑里。”赵英突然小声的说道,提醒了赵桓。
赵桓一愣,这里还有自己的事?感情自己也有收益吗?
“是的,官家,有三成是要划到内帑的。”李纲也跟着说道。
赵桓点了点头,这项国政施政到现在,看来收益最大的还是自己啊!
“国库暂时先帮朕存着吧,不着急。”赵桓摇头。
这钱是大宋中兴要用的钱!是整个大宋一百六十年存的钱!这钱是乡绅员外们,一百六十年欠整个大宋的钱!
赵桓这个钱,拿的烫手啊!他不敢拿啊!
“留做国事用吧。”赵桓最后下了决定。
………………………………
第三百六十二章 陈规的火枪不太优秀
这笔钱属于整个大宋,而不属于赵桓本人,他对此有清楚的认识。
赵桓也就看了个一层而已,剩下的三层,越顶层越稀有,可惜他也懒的上去看了。
他摆驾回宫的时候,赵桓意外的在门口,看到了李清照和朱凤英两个人。
赵桓侧着头看了一眼李纲,他今天一直擦汗,这天气也不热。
果然是有事瞒着自己,看来不是在财物之事上,而是这李清照和朱凤英了。
李清照摆脱了赵明诚,这个渣男之后,气质上又升了一个档次,如同谪仙一样,带着一丝傲然于物外的神情。
而朱凤英就是满眼的幽怨了,这个眼神让赵桓浑身一抖!
自己可没跟你朱凤英发生什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