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振兴攻略-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宝物?
岳飞打开了箱子,一大堆崭新的铁器,出现在了岳飞的面前,里面还躺着一封书信。
【此物名曰板甲护具,由契丹精钢和军器监的水力锻机,打造出的第一幅骑兵所用护具,爱卿作战勇武,特赐宝物防身。】
岳飞看着板甲护具,仔细揣摩着,越看越是心惊!
相比较之下,由大量细小金属环制成的锁甲和小金属片制成的鳞甲、札甲而言,这个,塑形的大块板状金属,制造而成的板甲护具,非常具有冲击力。
岳飞将铁手套、护臂、护腿和大型的护心镜,用皮带穿在了札甲之上。
军器监的板甲护具,是用大块板型金属做出的配件。
给链甲和鳞甲、札甲的加强部件,增加防护力,并不是整体式的铠甲。
整体式铠甲,得等到高炉和水压机出现,才有可能制作,冶金技术和锻造弧形金属的技术,大宋的工匠们,还不是很擅长。还有性能试验,是一件道阻且长的事。
但是这些配件还是让岳飞在双层冷锻甲上,增加了一层防护。
在配件箱里,岳飞看到了另外一封书信。
【特赐软猬甲作为内衬,爱卿神力无双,双层甲披甲而行,自是不难。】
赵桓给了岳飞一个护具大礼包,刚出现的实验产物,就抓紧时间送到了前线。
软猬甲是收郭京的那件,环环相扣的软猬甲,对体形的要求并不是很高。
岳飞将所有的装备和配件穿好,跨上战马,看着眼前的伏羲山。
“抵抗者,杀无赦。”
8)
………………………………
第三百八十七章 脚踏武林
伏羲山连绵数十里,横卧在郑州的西南,传说人文始祖伏羲女娲,曾经在此地,正姓氏、演八卦、置嫁娶、开人类之起源。
刚走许里,泉水欹危,映带左右,晨起的大雾遮挡了山路,烟霞弥漫,望去万顷皆茫然,峰峦尽露其巅,影影绰绰,清风其,烟移峰动,如众鸟浮水而戏。出自:山海经
古亢树铺满了整个伏羲山的山谷,风萧萧瑟,而落叶缤纷起舞。
泉水旁的巨石,被洪期的溪水,打磨的如同镜面,平坦入境,洁净而平滑。
岳飞挥手止住了本部兵马前行,他看到了危险。隐藏在山雾和簇拥的花草之中的是伏羲山的流匪。
“嗖!”岳飞满月拉弓,箭矢激射而出,如同总攻的信号一样,无数的箭矢,飞向了岳飞箭矢的方向。
惨叫连连。
“杀!”震天的吼声响起,无数的人影如同鬼魅一样,从山林里扑了出来,衣衫褴褛,手里的武器破破烂烂。
看起来还有几分可怜。
但是岳飞看到了这些人眼中的凶狠,还有刀斧剑戈上未擦干的血迹,就知道这群人并不是那么容易应对。
岳飞深知,那没有擦掉的血迹,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说不定是炊烟下的女人,正在等待着丈夫田间归来,说不定是耕种的农夫,正殷切的期盼着丰收,说不定是村头奔跑着的顽童,盼望着快快长大。
杀死村寨中的男女老少,抢夺他们的粮食,对田地里的粮食肆意践踏,却懒得弯腰拾取,这都是死不悔改的流匪所犯下的罪孽。
官家是无比仁慈的,这毫无疑问。
登基至今,心心念念牵挂天下悠悠百姓。
但是流匪却肆意的践踏了军卒们用鲜血换来的安泰。
不可饶恕!
这是岳飞心中真正的想法。
他不会违背官家的命令,所以一直等到秋收时,才开拔剿匪。
如果仁德是官家治国的左手,那军卒的悍勇就是官家卫国的右手!
现在到了官家一直藏着的右手,出击的时候,岳飞就是官家手里的那把剑,实现官家以剑犁天下的宏愿!
是到了出鞘,让天下人都见识它的锋芒!
严阵以待,军纪严明的河间飞军,用最快的速度变阵,散入了山林里,开始了对流匪的清剿。
而岳飞更是下马,手中沥泉枪随手一划,就是带走一个敌人。
所向披靡的岳飞带着自己的亲随杀进了敌人阵营之中,无一合之敌。
太弱了。
岳飞随手抓到了一个流匪刺过来的长枪枪尖,用力一拽,将对方拉到近前,手中湛卢剑寒光化成一道流虹,斩下了敌人的头颅。
这个看起来有几分实力的流匪,到死了,还保留着那副惊讶到了极致的表情。
这个流匪应该是自负,仗着自己有几分武力,想要挑战岳飞。
或许是震惊岳飞武力的强悍,结果只一招,就分出了胜负。
或许是震惊岳飞徒手抓住兵的奇怪举动,为何抓住了枪刃,依旧毫发无损。
但是他的人生定格在了最后一次惊诧之中。
岳飞握了握手中的铁手套,板状钢材打造的铁手套,意外的灵活,这幅官家赠送的笼手,比过去的护手好用的多。
这板甲手套,刚才抓住了兵刃,现在居然没有丝毫的划痕,依然崭新如初。
“大当家死了!大当家死了!”
惊恐的喊声在惊慌失措的流匪口中喊出,逐渐形成了一**的喊声,伴随着惊呼和哀嚎声,流匪溃不成军。
原来刚才杀死的是这支流匪的大当家。
应该算是有几分实力。
“变阵,三才阵推进!一个不留!”岳飞愤怒的大喊声,响彻了整个战场。
岳飞之所以如此愤怒,就是他看到了这个流匪脖子上的配饰,居然是拳头大的骷髅头,满满的共有十八个之多!
这让岳飞出离的愤怒!
这要洗劫了多少村寨,创造了多少杀戮,才从孕妇的肚中,剖出大小差不多的十八个婴儿头颅呢?
这个头颅是在太小了,连新生儿都不是。
杀死百姓,并不能证明自己的英武!这是一群彻头彻尾的懦夫!
岳飞的愤怒像是会传染一样,不断的在军中发酵,军卒们用最激烈的手段,杀死了这些流匪。
他们喜欢把人骨作为挂件,穿孔挂在身上,不怕冤魂索命吗!
岳飞终于明白了,为何情报上显示,七十二寨主在进行歃血升仙会。
这是一群不折不扣的疯子!
当天大亮时,岳飞也停下了自己的杀戮,因为他刚刚把最后一个,喊着我欲成仙的流匪,砍倒在地。
流匪没有军功,没有赏金。
岳飞曾经一度谏言皇帝,十个流匪一个人头功勋,以鼓励军卒奋勇杀敌。
但是官家最后都没有答应。
他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简在帝心,圣恩极隆,但是他却知道官家对他有多么的偏爱。
板甲护具极为好用,做出来的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自己。
那是他的札子里,唯一被拒绝的一次。
他现在终于明白了为何官家不愿意流匪做人头功勋。
他看到了自己军卒眼中的明亮,他们坚定的看着大雾初开的伏羲山的峡谷,无数猿猴在上面攀爬着,嘶鸣着。
穷凶极恶的流匪,不配当人,甚至连猿猴都不如。
他们要杀死的是人间恶鬼。
岳飞脚踏武林的消息,经过伏羲山一战,终于传了开来,大家都知道了,朝廷终于对混乱不安的武林开始了梳理。
就连潭州两股争夺蔡京遗物的流匪,都停止了争斗,坐在一起商量对策。
但是流匪终究是流匪,第一天商量的盟约没有任何约束力,第二天就开始了继续厮杀。
武林世界的扛鼎之人,自然要数,蹲在大同府挖煤的中神通王重阳了。
年纪轻轻的王重阳盯着眼前的小车,眼睛都不眨一下。
面前是他铺设的木轨,厚厚的三合土之上堆满了碎石,这些碎石名为道砟,专门用来少震颤。
碎石上铺着榆木做的枕木,在拐外的地方,用上了云杉木,作为岔枕。
而在枕木之上,就是王重阳重新设计的铁轨了。
但是因为大宋四处都要用铁,所以他只能用铁包木将就一下。
之所以王重阳能够设计好这个铁轨,完全是因为喜好金石学的李清照,曾经出过一本书,名为秦驰道全考,这本书是李清照早年所做,在汴京城都有刊印。
史记有云:书同文,车同轨。
在王重阳的理解里,车同轨就是将两个车轮规定为六尺,使车轮的距离相同,则天下道路就有了标准,来往方便。
直到王重阳看到了,金石学大拿李清照的插图版秦驰道全考时,他才知道为何是六尺这个数字。
因为车辆跑在车轨上,车轨之间,就是六尺!
王重阳的蒸汽抽水机已经完全做好,效果很好。
但是契丹人在井下挖矿,一筐子一筐子往外背,实在是有点慢。
所以他就套用当年驰道的车轨,做了拉煤车轨。
“叮铃铃。”铜铃悦耳的欢动声传来,王重阳挥动了手臂!
十三匹驽马拉动着粗壮的绳子,沉重的煤车,压的轨道嘎吱嘎吱作响,煤车黝黑的脸庞,也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成了!”
………………………………
第三百八十八章 修仙有成王重阳
王重阳看着装满煤炭的斗车,速度不是很快,却极为稳定的向前行进,心满意足的笑了。
他亦步亦趋的跟着斗车走出了矿洞,豁然开朗,王重阳看到了矿洞门口,围满了人。
当看到斗车慢慢出现在了视野之中的时候,人群爆发出了喧天的欢呼之声。
大同府的煤田挖矿,并非只有契丹人在做,还有很多汉人在其中,虽然挖矿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但是因为报酬极为丰厚,所以做工的人依然不少。
最辛苦的不是挖煤,而是运煤,从坑下将煤炭背上来,是最要人命的事。
没有人会忽视站在斗车旁,脚步有些虚浮的王重阳。
是这个人的蒸汽抽水机,抽干了矿道上的水,保证了矿工们的安全。
也是这个人首次发现了地下会有爆炸的燃气,并且插入了深深的铁管,解决燃气的人。
也是这个人,一心一意的在矿洞内耕耘,有了今天的斗车。
从此以后,就不用再那么辛苦。
王重阳有些腼腆的向着人群挥了挥手,让大家散了去,他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向了职工的工舍,他有点累,需要休息。
哐当哐当的响声,伴随着王重阳的脚步,那是巨大的蒸汽抽水机连杆,抽动的声音,还有刺鼻的烟气,让人鼻头发痒。
这台巨大的抽水机是他的试验品,也是他第一个建造的抽水机,经过了反复的计算和论证,他终于做出了这台高约三丈的抽水机。
如同俯卧在山丘上的巨兽一样,不断的喷出炙热的蒸汽,还有火光不断的在巨兽之下燃烧,明灭不定。
连杆用极快的速度落下,又缓缓的升起,汩汩地下水,汇成了一股股河流。
还有燃烧后留下的黑灰色烟气冲天而起。
“烟气性浊,天势为清,浊升腾而清混,这样不对。”王重阳依旧在思考如何解决那蓬勃的黑灰色的烟气。
他是一个道家修士,他下意识的认为这样的浊气升腾,违背了道法自然的道理。
暂时还没有想到办法的王重阳,不由的挠头。
他忽然皱着眉看着那巨大的连杆,又看了看那牲畜们拉动的斗车。
大宋的大型牲畜并不多,即使是王重阳,寻找的来的都是些驽马,来拉动斗车。
斗车的速度有些缓慢,满载着的煤车,上的煤炭。
会顺着直道一路南下,从雁门入忻州,在太原城分成两个方向,一路向关中,一路向赵州,供给大部分云中、河东、关中、河北等地。
而京畿路的煤炭,多数由官家督办的磁州矿区供给。
王重阳看着这黑乎乎的石块,它们蕴含着无数蓬勃的力量,还有大宋的希望。
这是一股神奇的力量,王重阳一度以为这就是天地之间所蕴含的真力。
只是王重阳的眼神,依旧在蒸汽抽水机和斗车上来回巡视,他总觉得这里有大奥妙在内。
杨沂中看到了蓬头垢面的王重阳,就莫名的心疼。
这是一个进士,这是一个道家修士,这是一个朝堂的五品大臣,但是现在他现在满脸的黝黑,浑身上下写满了狼狈二字。
君子远庖丁,但是黝黑的王重阳在杨沂中眼中,依然是个君子。
君子是一种品行,而不是道德束缚。
“王五品,你让某送的等比小型蒸汽抽水机,官家已经收到了,官家说很喜欢。”杨沂中递上了一个水壶。
里面装的是来自契丹人的马奶酒,第一次喝的时候,可能觉得酸涩如同陈醋一般。
但是时间久了,这酒就离不开了。
解乏最为适宜,洗漱之后,小酌两口,呼呼睡去,悠悠然乘风欲仙。
“官家收到了就好,省的官家总是以为他任命的王五品,在尸位素餐混日子。”王重阳点了点头,将水壶拿在手里。
他又扭头看向了巨大的蒸汽机,看了眼斗车,这两样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只不过他一时摸不到头脑。
“官家说大同煤田的事处理清楚了,就回京。一个京官,老是在外面,飘着不是个事。”杨沂中看着巨大的蒸汽抽水机,非常敬佩王重阳,
他解决了一个大同煤田,数百年无法解决的问题。
明知道地下水之下,有无数的优质煤炭,却挖不出来。
“是官家给我的启示。”王重阳盯着锅炉里的黑烟,这种东西贻害无穷啊。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没想到某在这里,一呆就是数月。”王重阳将手伸向了巨型锅炉,眼神里有些迷离。
他当初只是想用蒸汽来进行抽水,觉得这个点子十分有趣而已。
但是解决了一个问题,就出现了两个,三个问题,然后就是无数的问题接踵而来。
解决一个困扰他很久的问题,足够让他心满意足。
但是扑面而来的无数问题,又让他无所适从。
偶尔他也会迷茫,不过多数的时候,这种迷茫都被忙碌所代替。
他在修道,准寻着人间的至理。
“有了!”王重阳用力的拍了一下杨沂中,大声的笑了起来。
杨沂中并不意外王重阳的这个模样,因为他已经见多不怪了,每次茅塞顿开的时候,王重阳都会如此。
他用力的揉了揉臂膀,那是王重阳拍的地方。
并不是因为王重阳手上的碳灰太多,弄脏了他的衣服,他还没那么矫情。
完全是因为王重阳手上的力气太大了,而且根本完全无法躲避。
本来该是一个风流无双、侠肝义胆的风流子的王重阳,并没有丢掉自己的武艺。
“下次拍人的时候说一声啊!”杨忻中一看王重阳的状态,就知道自己的话又白说了。
这个人又陷入了自己的小世界中。
“一气化三清,斩三尸而证天道!”王重阳喃喃自语的走回了工舍。
杨忻中害怕失神的王重阳在路上摔跤,一路尾随,走到工舍的时候,一股尿臭气扑面而来。
王重阳聚精会神的在纸上写写画画,而杨忻中却盯着尿臭气的来源发呆。
那是王重阳精心收集的一小瓶白色晶体,是王重阳从煤炭焦灼里灰烬里扒拉出来的宝贝。
王重阳非常重视这个尿臭气的白色结晶,他家里是关中大户,他见过这种晶体,也曾经闻到过这种味道。
洒在田地里的粪肥的味道,一模一样。
事实上,王重阳原来有十多罐这样的晶体,只留下的这一罐,都变成了门外郁郁葱葱的丁香。
整个大同府漫山遍野都长满了丁香花和槐树,这几束丁香,是王重阳随手移回来栽种。
两块丁香花田,有白色晶体的丁香花,明显要比没有白色结晶的丁香花,要旺盛的多。
真的有用,王重阳用实实在在的事实,告诉了他这东西真的有用。
真乃是天人下凡!
杨忻中认为这王重阳炼制的人间至宝。
如果王重阳哪一天白日飞升,杨忻中觉得自己一点都不会意外,这个人真的修仙有成。
常人怎么可能有如此神力,让上万斤(五吨)的傀儡,在他的调度下,有条不紊的运行?
《大唐三藏取经诗化》里的孙猴儿也能挥舞的那根能大能小的棍棒,也只有一万三千五百斤啊!【注1】
这是神仙人物!
杨忻中扭头一看,脸上露出了笑容,那个神仙一样的人物,睡着了。
“累了,就好好睡吧。”杨忻中将手中的大氅放在了王重阳的身上。
如果赵桓在这里,他会告诉杨忻中,那是尿素。
………………………………
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极道九千九百里
王重阳返京的行程再次被耽误下来。
对于腾起的浊气,他心里已经有了解决的方案,虽然还不是很成熟,但是足以解决一部分问题。
他真正不想走的原因是,那一罐罐收集来的白色晶体到底是怎么来的。
他需要搞清楚生产的过程,原理上不明白,可以以后研究,这种可以大规模提高粮食产量的神物,他必须弄清楚如何产生,才能归京给官家一个交代。
他不知道需要多久的时间,也不清楚能不能解决,但是他想要弄清楚事实的本质。
这是在寻道,也是在修道。
“杨经略,修一条到奉圣州的木轨吧。这是图纸。”王重阳拿出一个图纸,算是秦驰道的翻版,宽二十三仗,容纳二十车并行而绰绰有余的驰道图纸。
杨忻中看着这个图纸,盯着看了良久,才说道:“好东西啊!但耗费过重,还是得请示官家。不过有契丹奴能省不少的钱粮,官家应该会准了这道札子。”
杨忻中修书一封,让人加急送到汴京。
赵桓收到了王重阳送给他的手办,一台一只手,可以握住的蒸汽抽水机。
一根铁管在水里,点燃小火炉,就有了呼哧呼哧的蒸汽冒出。
赵谌、岳云、宇文重、赵臣夫,四个人扒着书桌,看着赵桓拿着小铲子挖煤。
“出水了!”赵谌指着出水管,惊讶的说道。
赵桓看着出水管,在最开始出水的时候,这个水管的水发出了嗤嗤的声音,水流断断续续,不是很大。
等到蒸汽机运行稳定之后,水流如注的流入了盆子之中。
扑哧扑哧的声音在小小的学宫响起。
赵桓今日没有在文德殿,自己被太宰、贵妃、朝臣,强行放了三天的假。
“父皇,这个有什么用吗?你都拿着玩了一天了。”赵谌指着这个小模型问道。
赵桓看着三个小孩渴望的眼神,笑着说道:“这是个玩具,等到军器监拆解之后,朕让他们做几个送给你们。”
“至于它有什么用?”赵桓出神的看着这个蒸汽机,笑着说道:“它呀,将带着大宋走向新的辉煌。”
“什么辉煌?”赵臣夫怯怯的问道。
赵桓看着三个小孩,想了想说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万国来朝。西极道九千九百里的超大疆域和战略纵深。丰衣足食、家给人足的百姓安乐。那是朕想要的大宋盛世。”
“跟你们说,你们也听不明白啊。”
赵臣夫歪着脑袋想了想说道:“王维的《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写的是万国来朝的盛景。”
“附和的是贾至的《早朝大明宫》,全诗曰:银烛熏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我更喜欢贾至那首早朝大明宫。”
赵桓看着歪着脑袋咬文嚼字的赵臣夫,这个小女孩是真的聪明,只是为什么她的头发这么浓密呢?
“但是我不知道官家说的第二句,西极道九千九百里是什么。”赵臣夫有些不满的说道。
“你还小,去的地方少,不知道自然正常。谌儿知道吗?”赵桓看着赵谌笑着问道。
赵谌皱着眉摇了摇头,说道:“儿臣不知,请父皇责罚。”
“又不是考校,为什么要责罚?”赵桓看着赵谌的模样,无奈的摇了摇头,赵谌有些紧张。
毕竟赵桓这个父亲,十几天都见不到一次,见到一次,有些畏惧实属正常。而赵臣夫则欢脱的多。
岳云眼睛一亮说道:“我曾经听闻父亲说过这句话,是碑文!应该是长安城。”
赵桓点了点头说道:“没错,是碑文。”
“立在前唐都城长安,开远门前的一个碑文,是前唐虞世南所手书,碑文的内容就这几个字,西极道九千九百里。”
“过开远门的唐人,大多是从关内道出发向安西都护府的军卒,或者丝绸之路上的商贾,都是背井离乡的可怜人。”
“这几个字,是在告诉军卒和商贾,莫担忧,前方的路并不远,也就九万九千里,连一万里都都不到。”
岳云的眼神中逐渐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