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振兴攻略-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投降派为何投降金国,完全是因为金国能要了他们的命,能把他们优越的生活统统化为乌有。
而现在的赵桓,在种师道军威下,显然也有这个能力。
“陛下,金国议和正使宇文虚中到了大理寺,请陛下决断。”大理寺卿何铸,站了出来说道。
鸿胪寺卿在苏轼查抄高丽使臣之后,就搁置了,再没有任职。后来也完全将大理、李朝等地的朝贡体系给停了。
宇文虚中,沈从问自己要了个皇城司监事一职。
“宣吧。”赵桓倒是想见见这个人,现在金兵围城,他这国事其实少之又少,闲着也是闲着。
朝臣被刚才的杀头戏吓得不轻,杀就杀呗,还拉着群臣一起看,杀鸡儆猴的意思不要太明显了。
没多久,宇文虚中气宇轩昂大踏步的走进了文德殿,仰头挺胸,脸上满是冷峻,完全像是金人一般的打扮,走进了朝堂之内。
他看到城墙上的小官啐的一口,就知道自己在大宋早就没了立锥之地。
自己察子的身份无人知晓,怕也不会有人知晓了。
“金国使臣宇文虚中参见宋王。”宇文虚中就欠了个身,别说跪了,连个弯腰都没有。
“宇文国师一路车马劳顿,真是辛苦了。”赵桓无不感慨的说道。
“赐座,赐座。”
………………………………
第三十五章 我有奥斯卡小金人,你要不?
蔡攸一脸懵逼,这个国师的称呼倒不过分,在金国宇文虚中可是身挂数职的国师,称之为其中最大的官职就是金国国师,虚职类比宋国太傅,看似没有实质的权利,确实金国皇帝最信任之人。
大宋进士第,金国讲书人。
只是赵桓的殷勤实在让人匪夷所思,在此之前,新帝是绝对正式的主战派,种师道直接变成了枢密使,知枢密院事,中书省到现在看着那份圣旨头皮发麻,不敢发往各州府。
李纲四壁守御使,韩世忠不知去向,宗泽老矣,依然挂着河北制置使的名头在河北两路收拢义军,怎么看都是一副死战到底,决不投降的样子。
之前派出去了康王和左丞相去议和,不过是照顾朝堂的颜面,夜袭也是派了点人,象征性的营救了一下。
这会儿怎么对金国的使节如此殷勤。
这新帝的心意变了吗?
“陛下,金使远道而来,赐座本是应有之义。我于尚膳酒楼准备酒席,今夜大宴宴请宇文使者,请陛下准许。”白时中率先出列,这新帝的变化,他非常敏锐的感觉到了。
大概是陈州门城门被破吓到了新帝,吓得他都把李擢给杀了,李擢身上可是有元丰党人和元祐党人两派的赌注,可是中书侍郎的热门人选,直接把他给剁了,一下子得罪了最大的两个派别,看来是真的慌了。
“准奏。”赵桓很大方,朝堂这群投降派,个顶个的都得感谢宇文虚中,如果不是宇文虚中的情报,说不定现在都城已经破的干净了。个个都在草原上玩牵羊礼呢。
汴京无宵禁,无戍卫值守。
禁军驻扎很远,不是宇文虚中的情报,以完颜宗望的进度,说不定打到汴京城的时候,汴京城的防务还没准备呢。
青山有幸埋忠骨,毫无疑问,宇文虚中是大宋的忠臣,身在异国,依旧满心故国。
讲道理,完颜阿骨打也好,还是后来继任的金太宗完颜晟也罢,对宇文虚中不薄,虽然做了一段时间的讲书人,可是在金国履任之时,就直接就是文散官升为特进,类比的话大约相当于副国级。
实际担任礼部尚书。
如无大才,安能如此委此大任?
完颜晟继位之后,直接散官再升一级,成为了金国的国师,类比就是蔡京那种权倾朝野的太傅。
不管是辽国,还是宋国的降臣、降将?哪里有这个待遇?
赵桓看的简介里,礼部尚书和文散官特进,还是完颜阿骨打硬塞给宇文虚中,三推不就,最后威胁才当了官。
“坐就不必了!宴也不饮了。吾王曾言,金宋两国若要议和,唯有岁币、割地、赔款尔!岁币百万两白银,割地河东路、河北东路、河北西路三镇之地,赔款就依宋使所言,赔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牛马万头,绢帛百万!”
“请宋王赐岁币国书、割据文书、赔款限期一月凑齐!不然金国大兵瞬至,汴京倾覆只在须臾之间!望宋王慎重!”宇文虚中慷锵有力的回答,丝毫不像是个身受重伤之人。
赵桓准备打造个小金人,名为奥斯卡,下次颁给他。
宇文虚中对大宋的忠诚度依然是百分之百,对自己的忠诚度也有三十点,和开始的沈从一个样子。
宇文虚中这奥斯卡受之无愧,七年时间里,他都是带着面具生活着,即使进了这宋廷的文德殿。大宋的权利枢纽,他依然戴着面具。
谁知道这里面有没有金国细作?自己态度稍微有异常,怕是回到军营就是一个死字。
他刚才的情绪激动,背后的伤口再次殷出鲜红的血迹,透着长衫都能看到。但是他置若罔闻一样,似乎感觉不到痛苦一般。
他对大宋的朝堂是极为失望的,他走的时候,朝堂内还有几个铮臣,现在满朝堂都是佞臣,这些朝臣看自己的眼光里只有怯懦和讨好。
白时中他怎么不认识,自己一个使节尚且如此巴结,要是换了个金国皇帝,岂不是立马跪下?
他的情绪有些激动,所以说话更加慷锵有力。
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赵桓忽然想到了这句话,如果不是知道宇文虚中的身份,他一定以为这宇文虚中借着金国的势,在咆哮朝堂,但是他却品出了几分无奈。
种师道眨了眨眼睛,那天赵桓和沈从的对话中,他已经知道了这一号人,他脸上没有任何波动,一如既往,一言不发。
沈从也是一脸郁结,他不知道宇文虚中是怎么样的心情,一直希望回到的故国,居然是如此模样,还要在朝堂上作为金国使臣耀武扬威。
“欺人太甚!小贼!若不是在朝堂,定取你狗命!”一直在朝堂上不说话的一名武将姚平仲终于忍不住了,大声的呵斥!
堂堂大宋朝堂!胆敢如此说话!朝堂蝇营狗苟之辈,居然没有半点激愤!气急之下的姚平仲终于忍不住的跳了出来,除了亲从官之外,朝堂不可带刀,否则现在宇文虚中怕是小命不保。
“虚张声势。”宇文虚中头稍微一扬,不稳不吐的说了一句,傲慢和张扬尽显。
“我要杀了你!啊啊!羞煞我也!我要杀了你!沈从把刀借我!”姚平仲面红耳赤的喊着。
蔡攸脸色一整,严声厉气的喊道:“胡闹!这是文德殿!朝堂岂能容你咆哮?!耽误军国大事,是你这个小小的都指挥使能担待的起的事吗!还不退下。”
赵桓拍了拍手说道:“好了,好了,宇文使者曾是我大宋进士第,这刚进城还是歇歇脚的好,议和之事,从长计议即可。若金兵真有破城之能,也没有这么多的饶舌了。还是坐下来慢慢谈的好。”
“今夜还是好生休息为好。既然金使不愿赴宴饮酒,自是不去。沈从,送金使去休息。”赵桓打圆场,骂宇文虚中,赵桓真的骂不出来。
骂蔡攸,他实在懒得骂,在他心里,蔡攸就是个随时可以提款的ATM。
“宋王,金国廷议条件如此,少一分!少一毫!都绝无可能议和,还请明白金国之决心,今日议和,明日议和都是这个结果。晚一天早一天而已。莫要推延了,毫无用处。”宇文虚中看起来十分客气的说着,话中带刺。
“时势如此,金强宋弱,即便此次魏王殿下未曾攻下汴京,但是还有下次!宋根本无力抵抗,拖沓毫无意义!宋王,推一两天的也无关大局。还是早些看清时局为妙,莫要自误!”宇文虚中步步紧逼,看似要逼迫赵桓现在就低头。
“朕说,让你暂且休息。宇文虚中。”赵桓的声音已经趋于平静,这个宇文虚中这个表现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演戏归演戏,太过火,自己易怒爱杀人的人设就崩了啊!
“宋王!昔齐庄公出游,有一虫举起前肢阻挡,准备与马车的轮子进行搏斗,负隅抵抗,今日宋王拖延几日,自无议和之决心,不日再战,与这螳臂当车有何不同?金国大兵气势如虹,辽国尚且不能力敌,何况是宋国?莫要学夜郎自大,螳臂当车。”宇文虚中继续硬生生的说着。
这让赵桓非常不舒服,不气不气,这也是和沈从一样的家伙,有能力的人都这个模样,恃才傲物,自视甚高,更何况是一个在金国屈辱的呆了七年的忠臣,看在受了不少罪的份上,不气,不气。
“大宋幅员辽阔,百姓安居乐业。金国背信弃义撕毁盟约,屠掠百姓,此时要朕缔结城下之盟,甚至连时间也不给任何考虑,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欺人太甚了些?”赵桓这句话实打实的问宇文虚中。
宇文虚中有些失望,这个新帝好像没有听懂自己的深意。他眼中透着失望。
赵桓一愣,这个眼神他读懂了,这又是什么自己不知道的典故啊!
这群进士第说话能不能不要那么拐弯抹角!
………………………………
第三十六章 蓄力之中……
宇文虚中其实意有所指,能在这朝堂上满是进士第的地方,传个话真的是太难了。
“陛下,臣请与金国议和之事,到时有了结果,上书札子,请陛下用印。”白时中一看僵持住了,心思灵动的出班说道。
蔡攸连回头看一眼都没看,白时中在他的眼里,已经和死人没啥两样了。
这新帝内心肯定是不愿议和,这点揣摩的本事都丢掉了,到底是金兵南下围城吓的,还是本来就是如此蠢笨?
这个时候跳出来,跟找死没有任何区别。
赵桓连搭理白时中都没搭理,只是盯着宇文虚中看,品味着宇文虚中的话。
【历史事件提醒:螳臂当车:齐庄公出猎,有一虫举,足将搏其轮。问其御曰:“此何虫也?”对曰:“此所谓螳螂者也。其为虫也,知进不知却,不量力而轻敌。”庄公曰:“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矣。”回车而避之。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赵桓不傻,看到那句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矣。
赵桓又不笨,一点即通,他只是不知道这个成语的典故而已。
他也终于知道宇文虚中到底在说些什么了。
螳臂当车比喻自不量力,但是如若为人,自然是天下少有的勇武。
这宇文虚中说话拐的弯儿真的是大,引经据典不说,还要理解说话人的背景,才能彻底理解其表达的意思。
有话直说嘛!
“宋王,盟约今日签下和明日签下,没有丝毫区别,如此拖沓,与那妇孺又有何异?今日,必须签下盟约!否则明日,金兵必然倾巢而出,攻破汴京!”宇文虚中掷地有声的朗声说道。
他必须知道这位新帝到底是何等脾性,自己要效忠的新的大宋新帝,到底是怎样的人。
大宋已然危如累卵,千疮百孔,如若无勇、无谋、无智、无量,这大宋只会一日胜于一日的衰败下去。
他等不及了,因为他时日已然不多。
天下人都一样,一对眼睛,两只耳朵,会看会听,他做下了刺杀亲王盗取情报之类的事,是真的做下了。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金国的君臣已经有人在怀疑他了。
金国皇帝派他随军遣宋,就是在看他的表现。一旦信任出现了裂缝,怀疑滋生,皇城司的探子,就已经开始了死亡倒计时。
这也是他为何在刺杀郭药师当天,要自己伤自己的原因,即使如此,他也没看到完颜宗望的信任。
时日无多,只能如此。
赵桓站了起来,扶着面前的案牍,大声的问道:“真当要如此欺人太甚?”
“当真如此!”宇文虚中也是丝毫没有相让。
赵桓猛的一拍桌子,低声说道:“大宋国祚一百六十余年,自澶渊结盟以来,百年未兴刀兵,非不能,实不愿。刀兵起,则百姓流亡,安边休憩与民生息,则民安国泰,歌舞升平。汴京不宵禁,百姓乐得其中,今日金兵兵逼汴京!真当我汉家无男儿?真当我汉家儿郎不善战?昔汉朝武皇帝长驱数千里击溃匈奴,前唐朝高皇帝数万里之遥,灭突厥于金牙山上!赫赫文治武功,岂容小小金国这等撮儿小国能够置喙我汉家儿郎不擅征战?”
“那今日朕就告诉朝堂上的衮衮诸公,也告诉这天下黎明百姓,你也告诉你背后的主子!”
“从即日起,我大宋!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此前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国君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生生如此!至死方休!”
赵桓最后的几句话声音非常低沉,没有歇斯底里的咆哮,也没有肆意的狂怒,如同陈述着一个事实一样,他的确在陈述一个事实。
都是历史上真是发生过的事,汉家儿郎并非不善战,只是不愿轻易兴刀兵罢了。
“陛下,能说出这样的话,想必您也是一位读书人吧。”忽然一个一身白色长袍,左衽,窄袖,衽襟之中藏有一白色方巾的金人俯首说道。
赵桓这才看到宇文虚中的身后有一名金国人,说的也是,宇文虚中毕竟是一名宋人,金人怎么可能放心他一人来此议和?
虽然主使是宇文虚中,但是主事的人,是这位!
“此人是?”赵桓问宇文虚中,正使是宇文虚中,这位毫无疑问乃是副使。
“金国万户少主完颜宁吉。少时聪慧,曾在大宋太学就学,重合元年取进士第后,回到金国。金国宗亲。”宇文虚中说道。
赵桓等着系统的人物简介,等了半天还是没有等到任何提醒。
系统,出人物简介啊!赵桓催促道。
【国别不同,无法读取人物简介,请自行处理此事。】
……这破系统不仅仅无法加载各种模块,仅有的模块居然还区分国别。
啊呸!垃圾。
完颜宁吉笑着说道:“陛下,想必您也是一位读书人,我是重合年间的进士第,也算是读书人,既然是读书人,金宋两国之事,不妨用读书人的方式解决?正所谓道理不辩不明,无从有道而正焉,如若陛下输了,就把议和的协议签了如何?”
赵桓倒腾着自己的系统,没有搭理完颜宁吉的话。
“怎么不敢吗?”完颜宁吉继续追问道。声音高了几分,整个朝堂都是这种带着浓郁口音的中原话。
赵桓都懒得搭理这个连衣服都穿不好的金人,宇文虚中乃是宋人,从身体到内心都是,他才愿意,见一下,聊两句。
如若是这金人作为使者,怕是要直接被射杀了。
“不是不敢,而是不屑。”赵桓坐到了椅子上,看猴戏一样看着完颜宁吉。
完颜宁吉歪着嘴问道:“读书人之间,辩经明理,以正大道,何以不屑?”
“不识仁爱忠恕,不懂礼仪廉耻,何敢称读书人?手持屠刀,暴戾凶残,枉杀良善,又与那禽·兽何异!是以不屑。”赵桓笑着问道。
读书人,中国的读书人是什么模样?即使满朝堂的大宋朝堂,也比这个完颜宁吉更像读书人。即使是孔乙己,也比这个完颜宁吉更加像读书人。
“陛下,这话说的不对啊!”完颜宁吉狞笑着说道。
赵桓身体前倾,问道:“哦?难道你的手上,没有我大宋臣民无辜之人的鲜血吗?!你的手未曾染红吗?!那你配当读书人?就是这满朝堂的大臣,个顶个的奸臣,可曾像你这衣冠禽·兽一般?”
完颜宁吉点了点头,笑的更加猖狂,哈哈大笑之后说道:“是,我的双手沾满了鲜血。可我记得老聃曾经说过:甲兵者,不详之器,圣人不得以而用之!”
“圣人也有举起屠刀的时候,这要看他举起屠刀对准谁!举起屠刀干什么!虽然这是贵国的先贤所言,但我女真族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擅取他人之长,永远锐意进取,绝不自视高明,固步自封!”
“不像有的人,时至今日,依然坚信什么蛮夷之辨!永远睡在往日旧梦里,却不知天理昭昭,变者恒通!”
“不识进取,腐朽守旧的民族,早已为今日世界抛在潮流之后。早已成了应该被淘汰的垃圾!”
“我手上是沾满了鲜血,可我粘的是废物的血。我所做的是扫除废物!消灭落后!这就是兵者不祥,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的道理。”
“现在大宋就是蛮夷对抗王化,是优秀扫除垃圾,先进消灭落后的障碍!是我大金帝国平蛮攘夷,必须搬掉的绊脚石!”
“现在汝为蛮夷,大金乃是王化之战。是正义之战!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哈哈哈哈!”赵桓简直要被笑死了。这等强词夺理到如此模样,果然是北夷之人,即使他来自后世,不擅长这辩论,就这几句话的逻辑,都能驳斥。
“陛下。不知您笑什么?”完颜宁吉问道。
………………………………
第三十七章 从来如此,便对吗?
赵桓将身子猛的探出了案牍,伏在桌子上,对完颜宁吉说道:“笑歪嘴和尚念不了真经,笑橘过淮水而为枳。笑蛮夷始终为蛮夷。”
“请陛下赐教!”
“什么叫先进,什么叫优秀,什么叫平蛮攘夷!什么叫推行王化!你这乳臭未干的金国副使,真的不是来搞笑的?”
“让我来告诉你吧。我中原之国,自古以礼仪立邦,以德化服人。何曾暴戾欺人,何曾以强凌弱!”
“你们金人所依仗的重骑兵铁浮屠,不也是学我唐朝的冷锻甲技术?你们女真一族,金国一系在百年前,就来我中原大地学习,因为我们比你们优秀,比你们先进。”
“那我们先进优秀之中国,去扫除你们这些垃圾了吗?去消灭你们那些废物了吗?”
“没有!我们以教化服之,以文明导之,不以你女真一族粗鄙落后,愚昧无知而将其视为可欺可压任我宰割的犬羊!”
“而是敞开国门,大张教化,我之先进,我之优秀,任尔学之!你金国蕞尔之邦,蛮夷之地,才得以有了文字,有了衣冠,才有了礼数,才学得了三分人样!这才是真正的王化!”
“再说说平蛮攘夷,是,中原之国,兴兵动武也在所难免,可那也是蛮夷跳梁,先扰我疆土,一如今日!”
“你们侵我家园,杀我同胞,中原遍地义士,奋起抗争,这才是真正的平蛮攘夷,这才是为真正的佳兵者不详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的道理!”
“你现在应该明白了吧,王化是什么,德化也,何谓德?道义二字,可惜啊,可惜你们学不会,三分人样还没学出来,七分兽性却根深蒂固!”
“圣人之言,怎么到了你们金人的口里,就变成了烧杀抢掠,野蛮凶残的遮羞布?”
“铁蹄之下,中原大地大地已是尸横遍野,血流漂杵。以你们这般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禽·兽,也配谈先进?也配谈优秀?也配谈平满攘夷?也配谈推行王化吗?!”
“不!你们根本就不配做人!”
赵桓说完一大段话,慢慢收回了身子,做到了椅子上,喝了一口茶,如果完颜宁吉就这点战斗力,他根本无所畏惧。
完颜宁吉愣住了,他准备了一大套说辞,就这样止步于这个看起来有些孱弱的新帝手中。
他手颤抖着,不知如何应答。这场辩论,他输掉了。
“沈从,带金使去休息。”赵桓下了命令,让沈从带宇文虚中下去,既然金使已经彻底输掉,就没留在这的理由了。
而朝堂到宇文虚中完全离开之后,依然陷在寂静无声之中。
“陛下,万万不可啊!金兵此次南下即使破不开我汴京城防,下次一定会做足准备,到那时才是国朝倾覆的危急时刻啊!陛下,得罪金使,就得罪了金国,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哎!陛下啊!”白时中一脸慌张,虽然惊讶于赵桓的嘴炮的战斗力,但是事情还是没能解决。
如何才能让金兵不攻大宋?
仿照祖制和辽国签订的澶渊之盟一样,与金国再签一遍就是,不就是点岁赐吗?
大宋国还是能出得起这点钱的。这是白时中的想法,也是大多数朝臣的想法。
花钱买和平而已。
实在不行少贪点就是,当然也可以再往下加点苛捐杂税就是。
大宋不一直如此吗?今日给辽国岁赐,明日给西夏岁赐,还给过吐蕃岁赐,这给金国岁赐而已。这新帝为何如此大的反应。
金人兵逼汴京城,比其他的周围国度都凶悍了很多,那就多给一点就是。
“金国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如果诸公依旧以为金国南下是为了打秋风而来,还停留在些许钱财,就能把金兵打发走的幻想中,就好好想想刚才的金国使臣的那些话,平蛮攘夷。我大宋堂堂正朔,今日被蕞尔小国称为南蛮,不知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