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振兴攻略-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也要给自己的子孙留下征伐世界的积累,以及看向海外的目光!
赵桓看着李邦彦说道:“你既然有心为国朝做事,朕这里有几分图样,你找到李太宰,你们不是关系好吗?让他帮你做出来,临到了用的时候,肯定管用。”
“还有本奇人奇书,倒是可以给你参详。”
赵桓从袖子里佯装掏了半天,从系统里兑换了一本大宋绝密·《环球航行日记》。
脱胎于《麦哲伦航海日记》,由当初亲历环球航行的安东尼奥·皮加费塔写下的书。
当初麦哲伦因为是一次自己组织的探险活动。
三艘船,二百四十人男子,历经三年,到最后只有十八个人回到了西班牙。
麦哲伦本人,也在马克坦,陷入了当地土著人的战争中,最后丧生。
赵桓这次的大航海行动,那是借着宣扬中原王朝国威的名头去的。
仅仅木兰舟,就能装一千人,船仓里还能养牲口的超级大船!
一艘船能顶麦哲伦十五艘船!
而且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有海图,甚至有赵桓这个大宋的bug作为指导,自然不会让大宋的舰队,有如此离谱的伤亡率。
赵桓掏了半天,还是没把《环球航行日记》给摸出来,看着李邦彦期盼的眼神说道:“朕会给你五千大全装的步兵,以及相应的决胜战车相随。若是情况有异,可阵斩之!”
【系统,你今天有点不给力啊!】赵桓默默的想到。
这本价值仅仅0。3成就积分的东西,用了这么长时间都没换出来,他还以为系统坏掉了。
【历史事件提醒:《麦哲伦航海日记》仅存法语、意大利语版四册,从法语泥金装饰手抄本翻译成汉语,再中译中,翻译成能让大宋接受的语境!还要调整时间顺序,合理改编!】
【还要煞有其事的编个仙人授梦的故事,让其逻辑自恰!慢点咋的了!耽误你吃饭了,还是耽误你泡妞了?!】
赵桓愣愣的看着眼帘的字母,系统今天的脾气有点暴躁啊。
【一大清早就被喂了一大口狗粮!你火气大不大!还要干活!】
【系统辛苦了。】赵桓不再理会抓狂的系统。
他拿着已经翻译好的《环球航行日记》说道:“这是一本奇书,序言开篇就是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说的极为神奇玄妙,但是内容上,倒不像是假的,到了海上,可以拿去参考下。”
李邦彦拜谢之后,问道:“官家,什么时候动身啊?”
赵桓想了想说道:“看你筹备情况,今年秋天能走,就今年秋天走,今年不行,就明年开春,一艘木兰舟,还不够,那就再建一艘就是。”
“唯服圣命。”
李邦彦看着官家沉思的神情,就知道官家心里有了难事。他在等,等官家想明白。
赵桓看着李邦彦问道:“士美啊,你说怎么才能让我们大宋人变成虎狼之人,去海上争取财富呢?”
“故土情节的大宋人啊,就是海外发财,也会慎之又慎。”
“咱们一旦开始了全球航海的路数,其他地域的人,也会动起来,必须要比他们更快,防止为他人做了嫁衣啊。”
赵桓想知道这个人精一样的李邦彦,有没有什么好主意。
“官家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臣以为官家所思所想的问题,压根就不是个问题。”李邦彦皱着眉头说道。
嗯?
搜狗阅读网址:
………………………………
第五百四十五章 马可波罗,你被偷梗了
“你来说说,为何说朕想错呢?难道朕说的有错吗?”赵桓看着李邦彦,坐直了身子。
在他的观念里,不只是大宋,甚至到了后世,都有这种故土情节。
每年春节的春运就是一个极好的道理,不管在哪里,就是在天涯海角,该回家,还是得回家。
自己哪里有错了不成?
李邦彦俯首问道:“官家,可知为何朝臣们都支持官家打仗吗?现在闹腾着打金国,一个个都摩拳擦掌,要什么给什么。”
赵桓呵呵一笑说道:“现在朝臣的听话,那都是朕收复河东路之后,慑于朕的威势,开疆拓土,帝王之功,他们不听话,朕就换了他们就是!还能怎么样?”
李邦彦俯首说道:“官家所言句句在理,正是这个道理!不想干,换掉他们就是。”
哈哈!
赵桓笑了两嗓子,觉得干巴巴的,他看了眼李邦彦,这货真不如李纲。
李纲那是真的刚,有什么说什么,从来不遮遮掩掩,这个李邦彦,却不是如此!
看看这糟糕的台词!都是些什么!明明是话里有话!
赵桓盯着李邦彦说道:“你若是再这副吞吞吐吐,朕就不让你出海去了。朕也不让你继续领着大宋书坊了!回家去种地去!”
李邦彦一听,赶忙说道:“别!别!别!官家,君无戏言啊,官家,这才答应了臣,这就变卦了,这不行,不行的!”
“其实官家,开始的时候,官家说金人是生死大敌,亲征河东路,收复燕云之后,就一直有人反复上书说,大宋差不多这样就行了,不知道官家还有印象吗?”
赵桓一琢磨,自己回京之后,好像再没有了这等声音,搞《吊古战场文》这出戏的幕后黑手还是黑水司。
好像是朝臣们的反对情绪,一夜间,被清一干二净了一样。
赵桓已经回京六月有余,眼看着马上就要再次出发了,依旧没有收到任何朝臣关于停止征伐的札子。
这事,透着古怪。
“这是为何?”赵桓好奇的问道。
李邦彦看着官家,一个字一顿的说道:“黑,土,区。”
“撒一把种子,什么都不做,收获四石半的粮食,不管是朝臣、还是百姓,都等着官家拿下金国之后,实行域外均田令呢。”
赵桓皱着眉头紧紧的盯着李邦彦说道:“真的如此吗?”
李邦彦笑道:“官家说的故土情节,倒是个极好的词,土,土地也。只有地,而且是能种庄稼的地,就能让宋人变成官家所说的虎狼之人,扑出去。”
赵桓一愣,这个土,土地也,解的很妙。
他笑着说道:“那朕要是告诉你,你所言的方外之地。”
“有很多地方,当地的人,都是撒一把种子,然后不管不顾,不浇水、不施肥、不拔草、也不捉虫、更不会驱赶鸟兽,别说精耕细作,连埋下种子,在哪块地都不晓得。”
“但是却可以养活自己。你信不信?”
李邦彦却摇了摇头说道:“那怎么可能,不浇水会旱死,不施肥会焉苗,不拔草会杂草丛生,不捉虫连粮食都没有,不驱逐鸟兽,粮食不都给鸟兽吃了吗?天下岂有此等的道理。官家莫要逗弄臣。”
赵桓依旧盯着李邦彦看,李邦彦被看的有些不自在,依旧是有些不信。
赵桓非常肯定的说道:“士美,你刚才跟朕说,君无戏言!”
李邦彦的脸色变了数变,说道:“官家所言非虚?”
赵桓点头,老神在在的说道:“那黑土区可是有王彦和五万将士担保,在此之前,你见过可以撒一把种子,什么都不管的田吗?”
“这一切尽在奇书之中,你可一观。这书里所记载的几样万里海塘的特产,可是分毫不差,想来所言也是真的。”
“而且,市舶司也有很多船工,往来于万里海塘之中,你可去问问,天下有没有此等地方!”
“他们如此糟蹋田地,还能活得好好的,完全是因为那里可以,一年三熟。”
李邦彦极为惊讶的看着赵桓,失声的说道:“一年三熟?可当真?即使岭南无冬日,也只能一年两熟罢了!”
赵桓再次点头说道:“市舶司的很多船工都是知道的,你可以去问问。”
李邦彦俯首说道:“臣这就去查,若此事为真,那真是,真是天佑我大宋啊!”
赵桓沉默的看着李邦彦说道:“此去万里海路,切记要把这等地方,找出来,这都是我大宋的粮仓啊。”
“官家所言极是,这都是我大宋之粮仓!”李邦彦满脸的激动,至于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他都懒得想一个了。
儒家教他那些礼义廉耻类的东西,在巨大的开海之后的利益面前,他已然忘得一干二净。
而这个时候,李邦彦的说辞提醒了赵桓,很早以前,赵桓还在后世上学的时候,他就思考过这个问题。
为何明清明令禁海,尤其是螨清禁海,可以说是严苛到了极致。
现在赵桓得到了一部分的答案,人口流失。
可是禁海真的禁得住吗?只能禁的住思维罢了。
其实李邦彦的逻辑非常现实。
归根到底,就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芸芸众生都在各自的利益而奔波。
或者根据《天演论》的论调,那就是人的本质是趋利避害。
一年三熟的千里沃田,谁不心动?
赵桓看着李邦彦惊讶的态度,满意的点了点头。
李邦彦哆哆嗦嗦的走了,他要去找到市舶司那些船工详细打听下,那一年三熟的地方到底存在不存在。
当然他非常快的得到了答案。
占城稻来自占城,一年三熟绝非虚构,而且还有靖康元年,从琼州赶来的数千义军,依旧有留在汴京之人。
琼州就可以一年三熟。
据说熟练的操船之人,可以找到大片的一年三熟之地。
这一事实,让李邦彦浑身颤抖着!
这得告诉大宋所有的人!这世间居然有如此奇迹之地。
海外之地,遍地都是沃土!
赵桓看着李邦彦的札子,总是有些头疼,怎么好像整了个大宋版的马可波罗出来。
马可波罗吹捧中原王朝,遍地都是黄金,乃是黄金之国。
李邦彦吹捧海外之地,都是沃土…
马可波罗,被偷梗了。
赵桓准备这道札子,一个时代的开启,需要所有人参与,大宋有足够的人丁,却没有足够的田地,随着生活越来越好,错非精耕细作,化肥管够,天气预报可以良好运作。
否则大宋这片地,再有几代,就真的放不下了。
赵桓需要一个引子,让大宋人知道这个世界是如何模样,然后,他们会用自己的双手,去改变整个世界。
赵桓同意了这道李邦彦偷梗的札子,甚至添油加醋的写上了真的偷了马可波罗的梗。
【海外有一岛屿,富硕,有金山垂天,有银海漫地。】
他加上了一个指导,让目的就是让李邦彦,学会添油加醋。
赵桓终于做了他一直想做的事,看着岳飞送来的札子,这是明年的战略。
而这个战略,在赵桓看来,确实非常的合适。
不给金人任何喘息的机会,步步紧逼,令其自乱阵脚!
当然,占据了地利优势的金国,也并不愚蠢。
完颜宗翰担心完颜宗磐闹出事来,当着金国的皇帝的面,说让完颜宗磐到他府上饮酒作乐。
完颜宗磐如约而至,完颜宗翰准备好了酒菜,迎来了完颜宗磐。
完颜宗磐有足够的勇力,但是脑子不够用。
这其实也是金人的毛病。
完颜娄室的死,让完颜宗翰耿耿于怀到现在,若是完颜娄室还活着,完颜宗望爱干什么干什么,辽阳城有完颜娄室守着就行。
但是突袭燕京给金国创造时间的战略,效果却是极差,到最后,金人并没有保住大鲜卑山以西之领土。
所以完颜娄室的死换来了什么?完颜宗望的地位稳固?
这样做值得吗?
完颜宗翰始终觉得那笔买卖,做的太亏了。
“一转眼,当初的小老虎都长这么壮实了,站到这里,都比我要高了。”完颜宗翰看着完颜宗磐,笑吟吟的说道。
完颜宗磐憨笑的看着完颜宗翰,这个老者即使衰老了,依旧是金国的定国柱石,他只要还活着,金国就不是很慌张。
“你知道我叫你到我府上来做什么吗?”完颜宗翰笑着问道。
完颜宗磐点了点头,说道:“知道,让我放下成见,放下对完颜的偏见,支持他为金国的皇帝,不要再让金国东西两朝分治。”
“将拳头握起来!这样打人才会疼!”
完颜宗磐脸上依旧挂着憨笑,说道:“我知道我几斤几两,治国真没什么本事,又不喜欢汉人那些之乎者也,交给他去头疼,我只要能带兵打仗,那就行。”
完颜宗翰点了点头,小老虎真的长大了,风雨飘摇之际,有此觉悟,金国才有希望。
“好!”完颜宗翰大声叫好,和完颜宗磐喝了一杯,说道:“我叫你来,是告诉你,塔塔尔人绝对不可以相信。”
“最近燕京那边有句谚语,西夏人的王妃不能碰,塔塔尔人的奶茶不能喝。”
西夏人的王妃不能碰是一个最近流传的笑话。
说的是大宋皇帝娶了一个西夏的王妃,但是天有异象,说天北有赤者如席,长十余丈,或曰赤气,或曰天裂,天象就是不详两个字。
所以大宋的皇帝怂的很,不敢碰那个西夏人的王妃,甚至连见都不敢见。
而塔塔尔人的奶茶杯不能喝,却是一条从唐初就流传开来的传说。
据说塔塔尔人喜欢在马奶茶中放入秘药,杀死过往的旅人和游客,这个传说却是金人都知道的事。
完颜宗翰看完颜宗磐满不在乎的样子,继续叮嘱道:“你一定要小心他们。”
“若是他们让你在临潢城一起出兵攻打乞颜,切勿跟随。对他们厚以重礼和封王,目的都是让他们帮忙守住临潢城!”
“只要临潢城还在我们手中。辽阳、黄龙、会宁府无忧。”
“不让你去打乞颜部,是为了不和乞颜部结仇。”
“若是临潢城丢了,金国就彻底完了,北面有王彦和铁勒诸部,南面有大宋,我们根本顶不住的。”
完颜宗磐愣愣的问道:“那要是打静边城呢?”
………………………………
第五百四十六章 如何有效剔除害群之马
完颜宗翰是极为绝望的,完颜宗磐的目光,只有一城一地得失吗?
“去打静边城,然后切断王彦的补给线,这样东帅在会宁府的战局就会更加顺利,不知道东帅为何如此表情?”完颜宗磐擦了擦脑门上的汗问道。
完颜宗翰叹了口气,今天不把这个话说明白,完颜宗磐恐怕真的闹出什么事来,决计会在临潢城闹出大乱子来!
“完颜娄室为了临潢城的得失,把命丢在了燕京城,你守着临潢城,丢了,金国就完了,如此战略要地,你居然想着去打静边城。”完颜宗翰眼中充满着好奇。
临潢城被王禀突然袭击,占领之后,就一直是一座孤城。因为契丹人支持王禀,导致完颜宗翰久攻不下。
若不是完颜娄室舍命相搏,完颜杲、完颜希尹在天德州牵扯了大宋的主力,临潢城,还不见得能拿回来。
临潢城就在大鲜卑山的隘口处!
若是临潢城丢了,金国的防线就会直接崩溃。
虽然完颜娄室的千里袭击燕京的计划,并没有成功的吸引宋国的进攻步伐,最后丢掉了天德州和大鲜卑山以西所有的领土。
但是,他们至少拿回了临潢城。
现在完颜宗翰完全想不通,完颜宗磐始终对临潢城不放在心上的态度。
“这和攻打静边城的计划并不冲突啊。”完颜宗磐还是有些疑惑。
完颜宗翰叹了口气,说道:“我知道你的想法了,你觉得守着临潢城,还有能力攻打静边城?”
“今非昔比了,我们现在不是宋人的对手。已经不是过去二十七个金人撵着两千宋兵满山川跑的时候了。”
“你临潢城的兵力不足,岳飞这个人,绝对会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临潢。”
完颜宗磐愣住了,他想了很久,才说道:“我有五万人,留下三万守城,只出动两万兵马去攻打静边城,主力还是塔塔尔人。这样也不行?”
完颜宗翰点头说道:“不行。”
“你两万人加塔塔尔人拿不下静边城。宋人擅于平地起城,更擅长守城。静边城的城防,不是你这点人马能够拿下来的。很容易鸡飞蛋打。”
“宋人现在这么厉害?”完颜宗磐有些不信的问道。
完颜宗翰点头说道:“就是这么厉害。天德州那五万金人精锐,裴满氏的爷爷完颜杲,就死在了天德州,现在在雁门山种师道的坟前跪着。”
“而黑水司探听到的情报,是大宋军卒死伤三万余人,真的死掉的不到万人。”
“其他的伤兵能上战场的留在了河间军,不能上战场的,被大宋的皇帝转移到了荆湖南北路去做了各县衙的文书吏员。”
完颜宗磐一直没怎么关心过东朝战事,一直以为自己打的会宁府王彦,已经足够厉害了。
可没想到和王彦一样厉害的宋军,还有这么多!
完颜宗磐愣愣的说道:“必须要严守临潢城吗?”
完颜宗翰忽然笑道:“你现在知道我为什么老的这么快了吧。宋人现在是一个难缠的对手啊。”
“死了个种师道,现在又蹦出个岳飞来。人多就是好啊。”
“必须严守临潢城,此地万分紧要,一旦临潢城在宋人手中,甚至塔塔尔人都得听命宋朝。你可明白?”
“等我在会宁府将王彦打出兀惹城和黑土区去换防,你再和塔塔尔人一起出击静边城。”
完颜宗磐气急的说道:“唉!这老是被动守在城里,不像我们金人的风格啊!”
“就是再委屈,也得忍着。”
完颜宗磐和完颜宗翰喝的酩酊大醉的走出了王府,晃晃荡荡的向着自己的大元帅府去了。
韩昉刚好从刘府出来,安抚下了刘婉之后,就等着大宋皇帝的密令,他才好做事。
他看着通宁门的方向,守城的军卒都是汉儿,守将何鸣是他的心腹,若是皇帝应下了这门亲事,他可以将刘婉从通宁府送出城去。
而且等到完颜宗翰、宗望、宗磐都赴任之后,这个会宁府,以他的官职和力量,送个人出城,简直再简单不过了。
韩昉先去完颜宗望的府中,找到了完颜宗望,将刘家的种种做了分说。
完颜宗望的眼神中透着杀意,恶狠狠的说道:“这么说来,刘婉还是不愿意嫁给亶儿了?不识抬举的狗东西!”
“看西帅说的哪里话?长兄为父,刘筈都同意了,他刘婉能如何呢?”韩昉笑着说道:“臣也去劝过了,刘婉也同意了。”
“哦?”完颜宗望笑着说道:“韩参知出马,那自然无忧。”
韩昉想了很久说道:“我这里有道札子,西帅看一下。”
完颜宗望拿起札子看了半天,说道:“韩参知,你这治国十策,不是得送给亶儿看吗?给我看算怎么一会儿事?呵呵。”
韩昉脸上带着谄媚的笑说道:“西帅哪里话,这金国谁不知道,没有西帅,哪里金国啊,早就变成了东西两朝了。”
韩昉这个马屁拍的完颜宗望飘飘然而不知所以乎。
在完颜晟死的时候,是他辅佐了完颜亶登基,一力促进了东西朝的合流!
这就是他的功绩!
韩昉说的正中要害!
“所以这治国十策,西帅不过目,我哪里敢给陛下看。毕竟陛下年龄尚幼。”韩昉嘿嘿的说道。
完颜宗望哈哈长笑了两声,说道:“那我就勉为其难,看上一看,说上一说。”
“这第一策,倒是极好。”
“废除大哥的谬政,这个菜刀令,不能再实施下去了。收天下之兵,连菜刀都只有金人里正保管的政令,再执行下去,金国的百姓都要跑到那宋国去。”
“倒是这第二策的减丁令,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吗?”完颜宗望不解的看着减丁令。
这减丁令是金国一直执行的命令,对乞颜、塔塔尔人、兀惹、渤海、汉儿人金国一直用的减丁令。
只要得空,金国岁岁用兵北边,恣行杀戮,车轮以上男丁皆征为役。
若有抵抗,凡是域中发一矢,即为拒命,既克,必屠之!
这个减丁令,是国制。
韩昉笑道:“年年去杀,结果他们还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这道札子就厉害了。”
“西帅你请看这里,只要许给乞颜、塔塔尔人、兀惹、渤海人勋贵些许的好处,就不用再年年岁岁用兵。”
“只需让他们保证所辖之地,每户独子。”
“以最多的汉儿为例,金地汉儿约有两千余万,三十年,就变成一千万了,百年,就只有两百万了。此举的目的就是让金国变成金人之金国,而不是汉儿之金国。”
减丁令是金国的国制,对这个国制的讨论,金国也从未停下,每年征伐,都是金国的头等大事。
这个政令有好有坏,年年兴兵,其实对金国的负担也很重。
之前金国对宋作战极为顺利,还能够兴兵征伐,但是现在金国已经没有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