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振兴攻略-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君精神,高丽王沿用这个制度,专门培养的效忠自己的武士。

    而这些武士可以说是王楷最后的力量。

    金安用力的点了点头,说道:“不敢欺瞒魏提督,高丽王正在谋划着诛杀魏提督。听闻到这个消息,我就跑来告诉了魏提督。”

    魏承恩仔细的看过了消息之后,他始终不能相信,高丽王要杀自己,但是眼下却是证据确凿,甚至连名单和隐藏的集会地点都写得明明白白。

    魏承恩用力的砸了咂嘴,自己保住了高丽国国门安州,才没有让高丽清川江沿线尽入金人之手。现在高丽王好吃好喝,待在高丽王宫里玩高丽秘色,每天玩的不亦乐乎。??

    他每一项国政都要找到高丽王商量之后,再做出定夺。

    他以为自己做的并不过分,甚至还时时刻刻想要还权给王楷。

    王楷请求大宋皇帝册封的札子,他也没有任何阻拦。

    这鸟不拉屎的贫寒的地方!谁愿意待在这里,给你劳心劳力?

    结果,王楷要杀他魏承恩!

    “沈指挥的一千燕京骑卒赶到开京了吗?”魏承恩的神情终于变得冷漠起来,他拍了拍腰腹部的腰带,略微有些安心。

    你不仁,休怪我不义。

    阴影里一个全甲的皇城司察子俯首说道:“回禀魏提督,应该是快到了。”

    魏承恩点了点头:“传令给金福辙,按着名单上的人先抓起来,若真得有大逆行径,查实之后……就全部杀了吧。”

    魏承恩犹豫了一下,大宋的官家治国靠的是仁善,可是这个他学不来。这里是高丽,不是大宋。

    若是强行仁义,就变成了东施效颦。

    魏承恩继续对着阴影里的皇城司察子说道:“皇城司的察子把武库接手,防止花郎狗急跳墙。还有城门四壁守御使,安排皇城司的人。”

    “传令给宫门禁卫军关闭宫门,防止王楷跑了。”

    魏承恩端坐在城墙上,看着安州的方向,等待着沈从一千骑赶到开城。

    当晨曦的第一缕阳光照在城头上时候,大宋的虎骑,从远处的地平线,带着扬起的尘土和轰隆的马蹄声,来到了开城城下。

    “开城门!”

    魏承恩终于松了一口气,这全甲一千宋军,才是魏承恩最大的底气。

    不是高丽军队的忠诚度有问题,而是高丽军队的战斗力,有问题。

    搜狗阅读网址:


………………………………

第五百七十四章 高丽王最后的作用

    “慢!高丽王令!若是大开城门,皆为叛逆!”一个花郎策马奔驰而来,冲到了城门之前,高举手中的王御令,阻拦着城门打开。

    机括叽叽喳喳停了下来,吊桥放到了一半,挂在半空中,而城门也是半开,停在了原地。

    魏承恩脸上挂上了森罗的笑意,站起身来,下了城墙,走到了花郎面前,笑着说道:“高丽王让你来的吗?”

    花郎蹭的一声抽出了腰间长剑,策马向着魏承恩冲了过去,花郎接到的命令,就是看到魏承恩,并且杀死他!

    魏承恩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拍了拍腰腹,抽出了一把软剑,看着冲过来的花郎,屏气凝神,待到花郎近身的一瞬间,一个闪身,闪开了马匹和长剑挥舞的范围内。

    “你很不错,可惜还差了点。”魏承恩快步的追向了正在调转马头的花郎,手中的软剑,在马腿上一裹,用力的一个拉扯。

    那匹马哀嚎着翻倒在地上,不停的挣扎着,花郎从马匹上翻滚而下,稳住身形之后,快速欺身冲向了魏承恩。

    “漏洞百出,下盘不稳。”魏承恩嗤笑了一声,荡开了花郎的长剑,左手用力一抓,扼住了花郎的喉咙。

    “高丽王在哪?”魏承恩的语气依旧非常平稳。

    花郎这才注意到,魏承恩的手臂上,套着泛着金属光泽的笼手,他那黑色的大氅里,是一层甲胄。

    花郎被扼着喉咙,断断续续的说道:“杀…了…我。”

    “如你所愿。”魏承恩的力气不断的增大,一只手掐死了这个花郎,扔到了一旁。

    魏承恩对着守城的将官说道:“开城门。”

    守城将官极为犹豫,看着被扔到地上的花郎,脸色更加难看,他先是看了眼城外严阵以待的大宋军卒,又是看了一眼灯火辉煌的高丽皇宫,最后闭着眼睛,死活不肯下令。

    这将官古怪的举动,让魏承恩有些好奇,然后恍然大悟。

    他们是高丽军卒,他们不愿意高丽提督将权力归还于怯懦的高丽王,他们同样不愿意背负叛逆之名。

    有点像樊楼的那些娼妓们,总是做梦嫁给员外和大官人们做小妾,不愿意放弃奢靡的生活,同样不愿意接受现实的残酷。

    有点小确幸呐。

    “真是一群懦弱的人啊。”魏承恩看到将官的模样,嗤笑了一声,不就是要高丽王的御令吗?

    魏承恩从十几个亲从官的手中,拿出了兜鍪带在了头上,向着皇城而去。

    他之所以要等到沈从的千骑宋军赶到,目的就是为了稳住开京的局势,即使无法进城,他们也带着大宋的压迫而来,能逼迫着高丽军卒们哪怕不帮魏承恩,也不会帮高丽王。

    魏承恩将自己的软剑固定在腰间,向着高丽王宫而去。

    不断的有花郎跳出来,想要杀掉全身具甲的魏承恩,可惜都被魏承恩毫不留情的杀掉,扔到了一旁。

    魏承恩再次杀死一名花郎,软剑一抖,将剑上的血珠抖散,他看着花郎年轻的面孔,摇头说道:“真的是一群蠢货啊,他们难道不知道用箭矢吗?这些花郎都被蛊惑成了弱智吗?”

    都什么年代了,还用短兵搞刺杀?

    魏承恩顺利的走进了城墙之内,看到了金福辙正在宫里等着自己。

    “高丽王在哪里?”魏承恩看着面前的金福辙问道。

    金福辙握着手中的仪刀颤抖的问道:“大宋的皇帝是要魏提督,杀掉高丽王吗?”

    “我说金二,你一个书生,能拿得动这个仪刀吗?我看你手都在抖了。”魏承恩看着金福辙的模样,哭笑不得的说道。

    囚禁高丽王是金富轼的主意,这个金福辙作为金富轼的兄弟,对此难道不知情?

    若是知情,他的选择就极为有趣了。

    “魏提督,大宋皇帝要杀掉高丽王吗?”金福辙依旧颤抖着紧紧的握着手中的仪刀,他是一个书生,这刀将近三十斤,对他来说,太重了。

    魏承恩这才有点明白金福辙的想法,解释道:“官家的命令,是将他抓起来,送到燕京去。”

    金福辙听到这话,心气一卸,手中的仪刀咣当的掉在了地上,喘着粗气瘫在地上,说道:“那就好,那就好。”

    魏承恩越过了金福辙的时候,看着瘫软在地上的金福辙,突然停下了脚步问道:“我要是缓兵之计,诓骗了你,官家要是下令杀了高丽王,你怎么办?”

    金福辙看了魏承恩一眼,神情恢复了恭敬,说道:“魏提督说笑了。以魏提督的身份,是绝对不会拿大宋皇帝的敕令开玩笑。”

    “再说也没必要。”

    魏承恩哑然失笑,信步向前走去,找到了高丽王的寝宫,看着王楷带着那是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带着的十二冕旒。

    “高丽王,僭越了。”魏承恩看着王楷笑着说道。

    “你拿着剑杀到了我皇宫里,就不是在僭越了吗?!”王楷愤怒的拍着桌子,歇斯底里的喊着。

    魏承恩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他是大宋的宦官,效命于大宋皇帝,这高丽王还命令不到他的头上。

    “普天之下,只能有一个皇帝,那就是我大宋皇帝!”

    “请吧。”

    魏承恩依旧保持着大宋惯有的礼仪,请高丽王离开寝宫,正式前往大宋。

    “来人!来人!诛杀此等叛逆!赏钱万贯!官至太傅!来人!”王楷大声的喊着,一队花郎从寝殿走了出来。

    魏承恩眼尖看到了窗帘闪动,后面哭的梨花带雨的高丽王妃,他就知道发生了什么。

    高丽王疯了。

    权力从手中失去的之后,他就疯了。

    “魏提督!我乃高丽国第一勇士朴…唔…你!”一个花郎赤裸着上身,跳出来喊了半截,就捂住了自己的喉咙,软倒在了地上。

    魏承恩笑着对高丽王说道:“其实我最擅长暗器。”

    剩余的花郎嚎叫着冲向了魏承恩,魏承恩带着十来个皇城司的察子一起入的宫,这些花郎赤裸着上身冲了上来之后,就倒下了。

    毕竟花臂的防御力肯定不如步人甲。

    “高丽王,请吧。今天夜里死了太多人了。”魏承恩看着王楷,将自己的话重复了一遍。

    王楷左看看右看看,除了高丽王妃的哭泣声以外,那些花郎都没了声息。

    他指着魏承恩歇斯底里的喊道:“都是你!都怪你!若是你不来,我还是万人之上的高丽王!你来了!我什么都没有了,都是因为你!”

    说完高丽王疯了一样的冲向了魏承恩。

    “到现在你还认为是我魏承恩来到这里,才让你丢到的王位应该有的尊严吗?”魏承恩抓住了高丽王手,一个巧劲,卸掉了他手中的兵刃,一把将他扔到了寝宫的角落里,一脸怀疑的问道。

    “高丽国的军卒们为什么不阻拦大宋军卒?任凭一千余骑兵大摇大摆的来到开京?”

    “高丽国的大臣们为什么不阻拦我魏承恩?任凭我这十几个人,就冲进了寝殿内?”

    “高丽国的贵族们为什么不清君侧,把我斩杀于满月台?而是任凭某在国事上指手画脚?”

    “你还没活明白吗?”

    魏承恩看着高丽王如同一只受惊了的大虾一样,蜷缩在地上,皱着眉头,对着亲从官说道:“去给高丽王妃披上件衣物。”

    “把准备好的札子拿来,让高丽王盖个章吧。这也是他最后的作用了。”

    王楷缓缓的从地上站了起来,拿着一把匕首,大声的喊着:“这个没有第五肢的阉货!我今天要杀了你!”

    王楷说完,拿着匕首冲向了魏承恩。

    魏承恩又是一脚,把王楷踹到了地上。

    魏承恩满脸怒气,闭着眼睛,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带走吧。”

    官家的命令是带王楷回去,而不是杀了他。

    开城的风波很快就平息了,那一百一十三名花郎,是最后肯为高丽王尽忠之人,连开城王家,都在这次的宫闱之变中,保持了沉默。

    王楷没活明白,王家人活的却很明白。

    魏承恩坐在城头的五凤楼里,看着开城中人来人往,喝了一口闷酒。

    “魏提督,这闷酒喝的无聊,我给提督带了不少的下酒菜。”金福辙安抚了官僚,让他们各司其职。

    “高丽王会被送到汴京,大宋王爵待遇。不会委屈他。”魏承恩看着金福辙献媚的模样,知道他想问什么。

    金福辙脸上充斥着惊喜:“谢官家隆恩。”

    “金福辙,其实高丽国的军队并不弱。你看他们安州之战,打的就是有声有色,悍不畏死的军卒,虽然无力进攻,但是防守绰绰有余。”魏承恩喝了点酒,恍惚的问道。

    金福辙点头:“那是自然!”

    不过金福辙的脸色很快就黯淡下来,高丽的军卒在魏承恩的手里,守住了安州,保住了开城,保住了高丽国。

    但是在王凯手里,只能向金人俯首称臣。

    魏承恩看着自己的手,这双手,今天杀了不少的人。而且悍然发动了宫闱之变。

    “某估计自己不日就要回京了。”魏承恩用力的拍了拍金福辙说道:“这高丽岛都是某与你们俩一点点弄好的,看好它,别弄丢了。”

    “好好的魏提督为什么要回京?”金福辙不解的问道。

    “回京请罪啊。”


………………………………

第五百七十五章 劫富济贫的大宋商贾?

    魏承恩脸上挂着无奈,他是个宦官,在高丽搞这种宫闱之变,会被文臣用最疯狂的态度针对,所以他以为自己会被文官怒喷,然后被召回请罪。

    这个想法很大宋。

    唐末宦官干政,宦官专权几乎贯穿了唐末的中后期,一批批的宦官逼宫弑帝,专权横行,无恶不作。

    比如自号欺压皇上的老奴李辅国始,继而有逼宫弑帝的俱文珍与王守澄、经历六代皇帝的仇士良、人称皇帝之父的田令孜这些赫赫有名的宦官,给唐朝的统治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文臣能饶得了自己?

    魏承恩惆怅的看着天边的火烧云,自己的未来到底在何方。

    魏承恩的所作所为传到了大宋之后,掀起的风浪,可比魏承恩想象的还要严重一些。

    李清照端坐在会宁阁里,看着面前堆成了小山的弹劾的札子,脸上露出了些许的疲惫。

    “李太宰,这可如何是好?”李清照揉着自己的太阳穴,赵谌也是端坐在案前,翻动着这些札子。

    赵谌翻动了几份,问道:“姨娘,这魏承恩我见过,为人比较憨厚,为什么被朝臣们说成了这等样子?他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吗?”

    赵谌看着札子,他的问题,被李纲详细的解答了。

    大宋宦官不得干政的铁律。

    李纲依旧在讲解着文官们为何会如此反应:“唐末的宦官干政,其实归根到底是皇帝对文臣武将的不信任,将神策军交给了宦官去把持,宫廷禁军被宦官掌控,宦官失去了束缚。”

    “其根源还是府兵制度的崩坏,导致中央政权失去了嫡系部队。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的皇帝对武将失去了信任。最终出现了这些权倾朝野的宦官。”

    “殿下,任何一股力量得到了完全信任,都会变的不可控制。”

    赵谌点了点头,他想到了自己父皇刚登基的时候,他那个儒雅随和的叔叔,就是带着亲事官,冲击皇宫。

    “可是魏承恩不是在执行爹爹的命令吗?”赵谌依然有些不解。

    李纲欲言又止的看了眼李清照,有些话他这个朝臣,说出来,不大合适。

    李清照摸了摸赵谌的总角,笑道:“谌儿啊,你爹爹太给他们脸了。”

    赵谌瞪着眼睛,吐了吐舌头,李清照这句,实在是有些霸气。

    “魏承恩干这些事,如同刀尖起舞,随时都有可能殒命,他们待在歌舞升平的大宋都城汴京,又怎么会知道魏承恩的危险呢?”

    “于礼于法,魏承恩未有任何一丝一毫的差错,但是他们就是抓着唐末宦官乱政的教训,非要让官家惩戒魏承恩,你觉得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

    赵谌想了很久,说道:“争权。”

    李清照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笑着说道:“今天的讲学就到这里,你去找臣夫玩吧。”

    赵谌点投诉,恭恭敬敬的对着李纲行了一个弟子礼,欢快的说道:“姨娘,那我走了。”

    赵谌一蹦三跳的离开了会宁阁。

    而李清照慵懒的靠在椅子上,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札子说道:“李太宰,当初你也在汴京搞了一出宫闱之变,到今天还有人,抓着这个不放,弹劾你呢。”

    李纲擦了擦额头的汗,魏承恩之事,他没有具体表态。也无法以太宰的身份压下这件事的原因,就是他当初也干过类似的事。

    他不好强行压制住这件事的不断发酵,朝臣们自然开始指桑骂槐。

    “独臣不好做吧。”李清照看了几份札子,言辞极为犀利。

    【袁绍诛常侍以逞,而曹操移汉。崔丞相血军容甘心焉,而朱温篡唐。大抵假威柄于外,以内攘奸人,则大臣专,王室卑矣。汉、唐相去五百岁,产乱取亡犹蹈一辙,非天所废,而人谋洄刺乃然邪!】

    这引经据典的力度,李清照就看的头疼,大有皇帝有点【假威柄于外,以内攘奸人】不是天要亡我大宋,而是人亡我大宋的味道。

    至于大宋亡不亡,大家都清楚。

    这些朝臣就差直接指责皇帝,在这件事中处理失当。

    李清照将手里的札子,仍在了案头上。这事她也没什么好办法,稍微处理的过分一些,朝臣们就该骂她龙漦易貌了。

    “全都把这些送到汴京去,让官家去头疼吧。”李清照做不了主,李纲也是爱莫能助。

    李纲沉思了片刻:“其实这事挺好解决的,官家若是想要安抚百官,就处罚那个魏承恩就是了。”

    “一个宦官而已。”

    惩罚那个魏承恩,可以最快的安抚百官,也能避免皇权和臣权的进一步的冲突。

    李纲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李清照脸上露出了笑容,她的那个顽劣子,可是个性情中人啊。

    要真的是处罚了魏承恩来安抚朝臣,那赵桓,就不是他认识的那个顽劣子了。

    天色渐渐变得昏暗,札子送到了汴燕驰道上,用最快的速度,送往了燕京。

    而赵谌也跟着赵臣夫几人回到了宫中,手里拿着几份小报,吵个不停。

    “我说的这种方式便宜!只需要每天去宣明楼领这张抵券,三天后,就可以用四百三十贯,买下那个价值五百贯的犀牛角饕餮纹盖觯了!”赵臣夫拿着小报指着一个犄角旮旯的地方说道。

    觯(zhi):尊者举觯,卑者举角。是一种喝酒的器皿。赵臣夫和赵谌讨论的是宣明楼最近扑买的广告。

    小报要活下去,不仅仅要靠着贩卖报刊,同样广告收入,也是其收入的一部分,而且往往占了这些小报书坊盈利的很大的比例。

    赵谌想要买一个五百贯的犀牛角觯,赵臣夫觉得领过抵券之后,购买更加便宜。

    赵谌嫌弃的看了一眼赵臣夫:“我哪里有三天的功夫,去宣明楼领这个抵券?看到了,很喜欢买了就是,反正每个月的例钱都花不完。”

    岳云也是点了点头:“领那个抵券做什么,那抵券上的背上还写着字,宣、明、楼。缺一天都不行,麻烦的要死,但是五百贯太贵了,要是能便宜些就好了。”

    赵仁孝默默的记下了这个小报的内容,叹了口气:“犀牛角用的是南洋的上等货,但是五百贯还是太超过它本身的价值了。如果是四百贯的话,就合适了。”

    “听说过年的时候,宣明楼还要大活动,到时候应该能降到四百贯,我会买下来。”

    李清照款款而来,看到大学堂里四个小人,头挨着头,讨论的极为激烈。笑着走到跟前,听到他们的讨论。

    “你们呀,一个犀牛角觯罢了。怎么都能讨论半天?”李清照略带几分好奇。

    岳云是岳飞的儿子,赵谌是赵桓的儿子,这俩人的爹,在前线打的金人节节败退,他们俩为一个犀牛角觯讨论半天。

    宣明楼抵券的活动,是李清照专门设计的。

    宣明楼是汴京仓那十万万贯的财货,专门做得扑买楼。

    为了尽快将这些财货变成了钱财,李清照专门做了这抵券活动。

    赵臣夫给李清照见礼之后,笑着说道:“姨娘,我们不买那个犀牛角觯,就是讨论下,官家说这是社会实践活动课。”

    “原来如此。”李清照点了点头,为了增长这些孩子的见识,官家专门让大学堂开了一门社会实践课,看起来效果还算不错。

    赵谌拿着小报,递给了李清照指着那个小报上的广告说道:“姨娘,这抵券的算法为何这么麻烦?第一天只抵价十贯,第二天二十贯,第三天可以抵价四十贯,设计的好生麻烦。”

    “若是真的让利于民,何不简单些呢?”

    李清照坐在椅子上,看着四个小孩子眼中的疑惑,笑着说道:“这是官家告诉我的商贸的一个小手段,叫做筛选。”

    “你看像谌儿这样的顾客,丝毫不在意折扣抵券的人,就是甲等。他们通常不在乎价格,看到喜欢就买下。”

    “像岳云这样稍微有点理性,或者手头不像谌儿那么阔绰的人,就是乙等。他们通常对价格不太在意。”

    “像臣夫这样极为理性,喜欢抵券折扣这种行径,手头也不宽裕的顾客,就是丙等。这类人购买的时候,就极为喜欢折扣,也愿意花时间去拼凑抵券。”

    “像孝儿这样手头比较拮据,对折扣抵券比较在意的顾客就是丁等。不见兔子不撒鹰。”

    赵谌左右看了看,才明白为何他们的姨娘,李大家做这个抵券活动的终极目的。

    并非让利于民,而是为了筛选。

    “遇到甲等、乙等都是能卖多贵就卖多贵,碰到丙等、丁等就是价薄量多,多多盈利?”赵臣夫喃喃的问道。

    李清照点了点头,摸了摸赵臣夫的小脑袋瓜,这个小姑娘一直聪慧早熟,触类旁通。

    商贾逐利,这样根据所属类别,进一步盈利。

    赵谌拿过来小报琢磨了很久,又跟几个人凑在一起激烈的讨论着,李清照正打算回延福宫的时候,却被赵谌拦住。

    “姨娘,我有个疑问。”

    “比如这个犀牛角觯,我花了六百贯买下,岳云花了五百贯,而臣夫花了四百三十贯,赵仁孝花了四百贯。”

    “这是不是代表着大宋商贾在劫富济贫?让喜欢这个犀牛角觯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