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振兴攻略-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艘淮巍

    “这老头仗着皇帝信任,天天盯着我们兄弟!我们是天子的弟弟!这次看他怎么收场!”赵杞狂笑着看着局促不安的管家说道:“怎么了?前厅银钱不够了?去账房支取就是。”

    管家摇了摇头说道:“皇城司的察子们来了,把灵棚拆了,把景王府给封了!景王殿下!”

    赵杞的脸色突变,他忽然看着床上死掉的那具尸体,还好是个波斯人,要是宋人,他麻烦就大了!

    “都处理干净了吗?”赵杞低声问道。

    他一点都不蠢,仗着灵棚这几天的牵制,他转移了绝大多数对他不利的证据。

    “处理干净了,但是,就怕是瞒不住皇城司的察子啊。”管家一脸惶恐的说道。

    皇城司的察子,那是什么样的人?握着来自皇帝的授权,肆无忌惮,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办案的手段实在是太多了。

    管家很担心转移证据之事,会不会被皇城司的人发现。

    “景王殿下,跟我们走一趟吧。”程褚从前厅走来,亲从官和亲事官亮出了手里的兵器,指着赵杞。

    赵杞疑惑的看着程褚和亲从官问道:“怎么是你?”


………………………………

第六百四十五章 他要体面?那就让他体面!

    景王赵杞认为只有李纲会对付他,他以为会是开封府的衙役,来找他的麻烦,他有一万种办法,来对付衙役和开封府少尹李若水。

    但是现在找他麻烦的居然是皇城司的察子,而且是上一指挥使程褚亲自带队前来。

    他意识到了事情不太对。

    “是李清照!”景王赵杞终于想明白了一些其中的关节,愤怒的喊道。

    “这是圣旨,有什么疑问到大理寺再说?”程褚好以整暇的亮出了手中的圣旨。

    景王赵杞终于明白了自己终归逃不过这一劫,自己府中的奴仆,哪怕仅仅是管家,就知道他太多太多的秘密。

    他不相信自己的老管家,会扛得住皇城司的黑棺材,那玩意儿从出现到现在,只有李纲一人扛了整整三天!

    其他人基本上几个时辰,就把知道的吐露的一干二净。

    “我不服!!我要见官家!那个龙漦是在毁我大宋赵家的根基!”赵杞被带离景王府的时候,骂骂咧咧的喊着。

    程褚让皇城司的人留下,继续盘查景王府里的一切,将所有府中奴仆和家眷收押。

    程褚来到门口的时候,却听到了赵杞在门口继续大喊大叫,这让程褚有些疑惑。

    此时赵杞应该已经到了大理寺才对,怎么还在门口逗留?

    “循王殿下。”程褚走到门口,才看到了是同知大宗正事循王拦在了门口。

    赵士褭听到消息,第一时间赶到了这里,对于肃王和景王,他的内心是极为复杂的,是他告诉了李纲两人心怀不轨。

    同样肃王赵枢全家俱末之时,他就感觉到了风雨欲来的压力。

    而今天景王被皇城司带走的这一刻,他终于安耐不住,自责和愧疚让他这个有把年纪的老头子站了出来。

    “你们疯了吗!他是天子的亲弟弟!大宋景王!就这样五花大绑,归大狱之中!大宋现在还有我皇室尊严吗!”赵士褭愤怒的指着皇城司的察子,怒声呵斥着。

    他是赵家大宗正事,他负责维护大宋皇室的脸面,而前面肃王全家自杀,和今天景王被缚,都是丢尽了皇室的脸面!

    “循王殿下,这是监国太子的亲笔诏书,这是大理寺卿和邢狱宋世卿的抓捕凭证,我们按规矩办事。”程褚拿出了手中的札子,上面的印章,赵士褭当然认识。

    “今天说什么也不能带走他!”赵士褭查验过文书之后,依旧坚定的摇头说道:“我维持的是大宋皇室的脸面,今天就是谁来了!也不能带走他!”

    程褚看着这个固执的老头子,轻声说道:“循王殿下!景王涉嫌谋反!循王殿下这种时候不应该把自己摘出来吗?”

    “我一把老骨头,今天就是在这里没了,也没关系,但是我大宋皇室的脸面,不能再丢了。”赵士褭依旧坚定的摇头说道:“要绑杞儿!那就连我一起绑了吧!”

    大宋皇室,自从宋金开战之后,从赵佶匆忙禅让、赵楷那场人尽皆知的坠马之事,再到二十五王在八门进京之时,逃离都城,康王赵构在南方作乱。

    再到亲王燕王在官家重病时意图归政赵佶,还有眼下这腌臜事。

    每一桩,每一件都是在砸自己的招牌!赵士褭作为大宗正事,不能再看着皇室脸面,就这样持续不断的被践踏了。

    现在连皇城司的这群察子,都欺负到了郡王的头上!

    “再说了是涉嫌,又不是证据确凿!你们要办案,我不反对,但是要在这景王府查!你们不能带走他!”赵士褭依旧坚定的说道。

    程褚看着固执的赵士褭,满脸的为难,这赵士褭年龄大了,这要是把他气出好歹来,他程褚也不好交差。

    他叮嘱亲从官去请示太子和宫正。看着气急败坏的赵士褭劝慰的说道:“宗亲把大宋皇室的脸面都丢了,但是我大宋官家不是把皇室脸面都给挣回来了吗?大宗正事不要这么生气,身子是自己的。”

    李清照收到皇城司亲从官回禀的时候,正在教赵谌词格韵脚。

    “姨娘,是不是把四爷爷给气坏了?”赵谌听到回禀,有些懵懂的问道。

    他的年龄,并不知道这背后的权力角逐,但是却知道他的四爷爷,现在很难。

    李清照闭眼想了很久,才睁开眼说到:“告诉程褚,他要是体面,你就让他体面,他要是不体面,你就帮他体面。左右不是一个面子的事。”

    “姨娘,这是何意?”赵谌看着李清照一脸糊涂的问道。

    这句太拗口了。

    李清照笑着说道:“这是你父皇说的一句话。”

    “什么时候说的?”赵谌一脸糊涂的问道。

    李清照翻出了《起居注》说道:“当初太上皇南幸归京之时,太上皇不太愿意回艮岳宫。当时的皇城司上一指挥还是沈从。”

    “沈从问着艮岳宫的皇城司亲从官,要做到什么地步。你父王就说了这么一句体面和让他体面的话来。”

    赵谌才翻动着起居注看了半天,这个起居注是起居郎写的,一共设有两名,左史言,右史记,防过失,记注之职。

    “所以太上皇选择了体面,肃王和景王他们只能被体面吗?”赵谌看完之后,摇头说道:“这位御侍,按着姨娘的意思办吧。”

    赵谌是年龄小,但不是笨蛋。

    李清照并没有针对赵士褭的意思,这位宗亲在大宋汴京被围的时候,坚定的选择留在了汴京,积极组织宗亲抵抗,甚至亲自爬到城头击发箭矢射杀金卒。

    一把年纪的赵士褭,是不愿意自己子侄受这样的委屈,死要面子罢了。

    “很奇怪,很多人对皇位的向往,都表现的极为急切。但是娘亲却不愿意让我当太子。”赵谌歪着头靠在椅子上,愣愣的说道。

    李清照并没有言语,赵谌能不能做皇帝,那得看官家下面孩子出生的时间了。

    否则再等两年,随着赵谌成年,逐步建立自己的东宫势力的时候,不管是他自己还是他的手下,都不会让他轻易放下皇位的争夺。

    李清照的脸色有些担忧的看着赵谌,以后这大宋皇位的争夺,恐怕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程褚仔细的品了品这拗口的话,决定还是回宫问清楚的好。

    他自知自己是个粗人,虽然听了沈从的话看了两天的书,但是这等需要阅读理解满分的话,还是问清楚才好!

    万一要是办错了事,会增加多少麻烦?

    程褚在皇宫和景王府来回折腾了两趟,才将邢狱和大理寺卿拉倒了景王府。

    审讯景王就定在了景王府里。

    李清照并不是武则天,她的目的只是帮官家稳定住后方,而不是真的要无端诛杀赵家宗亲。


………………………………

第六百四十六章 朕要做吉祥物,谁都拦不住!

    肃王和景王之案,在皇城司介入之后,不到三天的时间,就有了一个完整的证据链,随着查封了多处私铸银元的钱庄之后,肃王和景王谋反之罪,证据确凿。

    这些私铸银元获得利润颇丰,除了供给两人享乐之外,还有大量的弓弩箭矢以及甲胄被查货,随着越来多的证据出现,循王赵士褭终于不再阻止皇城司的察子带走赵杞了。

    而随着案情的不断进展,也挖出了倭国在大宋多项案子。

    李纲看着札子,略微有些为难的说道:“眼下大宋和倭国交易来往频繁,而大宋也需要倭国的白银,来铸造银元解决钱荒之事。”

    “可是这倭国的这些度种的女子和男丁,反复弄这些幺蛾子,这可如何是好。”

    李清照摇了摇头,说道:“这些事,交给官家定夺吧。景王的案子,官家说一查到底,可是终归只查到了肃王和景王两人参与其中,也只查到了他们和倭国的一些来往。”

    “只?”李纲疑惑的看了李清照一眼,难不成官家还有要查的人?

    李清照的本职是宫正隶属于内廷。

    对于官家那里的消息知道的更多一些,官家担心的郑太后和孟太后两人参与其中的猜测,她多少知道一些。

    但是眼下却没有任何证据指向二人。

    “那就暂时这样吧。”李清照摇头说道。

    这两天的事情很多,尤其是她带着皇城司的亲从官,亲自涉及其中之后,朝臣们弹劾她的札子,跟雪片一样从黄河渡口送到了燕京,再由燕京送到了来州。

    说什么的都有,武则天再世的说法也愈演愈盛,而李清照应付这些朝臣们的说法,费了不少的精力。

    赵士褭参和到了肃王和景王之事中,他自己本身没参与谋反,自然全身而退,但是李清照的日子,却没那么好过。

    赵桓待在来州的行辕里,身子骨都有些发霉了,这连续两天大雨倾盆,整个行辕里都是一股子潮湿的味道。

    好不容易雨过天晴,赵桓打算亲自到前线去看看,鼓舞一下士气。

    自己不会打仗,没有功夫傍身,但是他的身份足够的尊贵,到前线做个士气增加的吉祥物,也不是不可以嘛!

    重在参与嘛。

    “官家,不能去啊!岳将军战事顺利,雨前西城墙都快给金人轰塌了。官家去了,岳将军是接待官家,还是打仗啊。官家咱不去,咱不去。”赵英拉着跃跃欲试的赵桓,劝谏着。

    “你是说朕去前线是给军卒们添麻烦捣乱,是吧!”赵桓气急败坏的说道。

    自己都到来州了,去个前线怎么了!

    结果赵英死活不让,岳飞也委婉的表达了不想让官家去前线的意思。

    其实人就是这样,越不让做什么的时候,就越想做。

    原来赵桓也就是那么随口一说,结果随着将领军卒和赵英的反对,他倒是更想去前线看看了。

    “官家,汴京书信,汴京书信。”孙历跑了进来,怀里抱着一大堆的札子,走到了行辕之中。

    赵英面色一喜,其实他分析官家想去前线看看,就是闲的没事干。

    这两天的大雨天气,阻挡的不仅仅是大宋进攻的步伐,还有一些不太紧急的书信,也都暂缓了送信。

    现在汴京札子一到,官家忙碌起来,自然就忘记了亲上前线之事。

    “拿到军营再看也不迟。”赵桓琢磨了一下说道,他还是想去前线看看。

    他觉得自己就跟个老农民一样,春天埋下了种子,精心打理到了现在,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

    而且这个耕耘,从自己来到大宋开始就已经种下了种子,中间还有和自己一起耕种的老农种师道,离开了人间。

    连续耕耘了四年的时间,收获的时候,连看一眼都不让,这太憋屈了!

    赵英眼珠子一转,给孙历挤眉弄眼,孙历莫名其妙的看着赵英,忽然恍然大悟,一溜烟的跑了出去。

    赵英看着作势还要往外走的赵桓,故意大声的说道:“咦!李大家的书信。”

    赵桓的脚步终于停了下来,忿忿的拿起了札子,坐在案牍之前,说道:“处理完这些!朕还是要去前线的!谁都别想拦住朕!”

    赵桓看完札子,眉头紧皱的说道:“赵士褭也有问题?不应该。”

    赵英略微犹豫的说道:“他老糊涂了。”

    赵士褭岁数大了,这个大宗正事的确是越来越力有未逮,尤其是赵桓不在京的时候,这些纨绔给他惹了太多的麻烦,需要处理的事情更多。

    赵桓咂咂嘴,说道:“赵士褭岁数大了,也不能歇着啊,多辛苦两年吧。”

    赵士褭这个大宗正事,只能他暂时领着,赵佶还活着呢,没有赵士褭的汴京,赵桓出不来。

    宗亲处理起来本来就极为棘手。

    赵士褭这次的强行参与,看似是添乱,其实何尝不是以大宗正事的身份,掺和到其中,给李清照和李纲在京中抓捕景王之事背书?

    但是赵英说他老糊涂了,是说他不应该自己站出来。

    随便写封公文过问一下,然后在审讯口供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手段显得更加温和。

    大家也都互相体面。

    之所以在这么大的事上,显得如此急切,想来他也是犹豫了很久。

    大宋的宗亲不争气啊,赵士褭一把年纪了,还天天为他们操心。

    赵桓打开了文官的札子,没看几页就重重的摔了出去。

    他大声的喝问道:“这帮文臣一天到晚就知道酸酸酸!”

    “我家李清照吃他们家的醋了还是咋地了!天天龙漦、夔魖、穷妖的,屁话不老少!干点实事啊!山海关的粮草到现在都没补上,这是准备把朕饿死在关外吗!”

    “官家消消气,消消气,山海关的粮草快到了,宇文相公和李太宰办事,陆少卿盯着呢,耽误几天而已。”赵英赶忙端了杯茶水,给官家顺顺气。

    赵桓气急败坏的坐在案牍之前,忿忿的说道:“岳飞老是说朕对文臣有偏见!他让朕一碗水端平。这怎么端得平!”

    “你看看文臣这帮人,天天没事就骂朕,现在又骂着朕的人!一天到晚倒酸水,札子写的晦涩难懂也就罢了,连个标点都没有!一天到晚正事没有,感情领着俸禄就是骂朕来了是吧!”

    赵桓怎么能对文臣没偏见?换哪个皇帝也得有偏见,这头军将们舍生忘死,攻城略地,开疆拓土。

    那头天天阴阳怪气,换谁也对他们有意见,也不知道以前皇帝怎么忍下来的。

    “哎呦呦!这谁惹官家生气了?官家呀,气大伤身呐,我给官家刚冰镇的酸梅汤,正是喝的时候,解解暑,消消乏。”

    一阵香风吹进了行辕,朱凤英踩着花就进来了。

    的确是踩着花。

    不知道朱凤英什么时候弄了一身花裙,裙尾拖在地上,倒是应了那句花枝招展。

    赵桓看了一眼赵英,这个家伙为了阻止自己去前线,这么拼的吗?

    赵英知趣的离开了行辕,连带着把两个左史和右史拉走了,这种事,可不能上起居注,要是两个憨货写上了,他只能杀人灭口了。

    “孙历你再辛苦一趟,看看前线打到什么地步了。顺便告诉岳将军官家这里快拦不住了。”赵英叮嘱孙历说道。

    搜狗阅读网址:


………………………………

第六百四十七章 仰四十五!开炮!

    辽河水势滔滔,给金兵带来了一些喘息之机的同时,也给金兵带来了更大的绝望。

    水势滔滔的辽河,他们只能坚守在城中,面对宋军恐怖的武器装备的威力,金人毫无抵抗的能力和意图。

    西城墙五凤楼爆炸之事,深深的烙印在了金人的心里,久久挥之不去,就连做梦,有时候也会被噩梦惊醒。

    而噩梦随着大雨天气的结束,太阳再次升起的时刻,再次降临。

    太阳高悬,蒸腾着地面,连续几天大雨滂沱,的确将地面弄的一片泥泞,但是夏日的烈日,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把地面上的积水蒸发的一干二净。

    只剩下辽河的水,依旧在奔腾不息,让金人极为恐慌。

    而此时的辽阳城外的军营里,岳飞好以整暇的穿好了全套铠甲。

    这三日他一直呆在补给营内,仔细研究着轰天雷的保养方法和运输注意事项,同样还有神威镇远大炮的瞄准方式。

    “格老子,这老天爷一直下雨,下的老子身上都长毛了,这太阳终于出来了,又热的不行!”韩世忠走进了后勤营地,发现岳飞正在和陈规商量着什么。

    “韩将军来的正好,官家运来二十四门镇远大炮,现在正好要去试试炮,你要去吗?”岳飞笑盈盈的问道。

    “同去,同去!”韩世忠一听眼神一亮,神威镇远大炮运来之后,一炮未响,他也好奇这种铜制的火炮,到底又怎么样的威力。

    韩世忠拍着大炮的炮身问道:“官家说这玩意儿有五百多斤,赵英搬不动,岳将军你搬得动吗?”

    岳飞想了想,笑着说道:“可以,但是没必要。”

    “真的?俺咋一点都不信呢?”韩世忠瞪着眼睛问道,五百斤都能够搬得动?

    岳飞无奈的看着韩世忠,再看了看炮身说道:“搬起来没什么用。这东西又不是用来砸人的。”

    岳飞带着辎重营推着炮车来到了辽阳城外一千五百多步的距离时,陈规再次认真的测算这距离和风向。

    而此时的西城墙城头的五凤楼,因为大雨停工,依旧没有修好,也不知道是谁,突然爆喝了一声:“他们来了!”

    紧接着恐慌的情绪,在整个西城墙的城头迅速蔓延起来,城头上汉儿和契丹人猛地窜了起来,就往城下跑。

    而站在城下的督战队,手中的长刀根本砍不过来。

    显然杜充作为四壁守御使,已经意识到了大宋军队的再次到来,势必会影响城头上士卒的士气,他提前准备了防止城墙军卒逃跑的措施。

    督战队和拒马桩都被搬到了城墙之下,大刀打磨的锃亮,但是吓不住,那些已经失去了胆量的契丹人和汉儿,疯狂的逃窜。

    其中还有不少的金人的将帅和军官混在里面,一起逃跑。

    面对未知的时候,人们都会下意识的联想到神秘的力量,而大宋的轰天雷前几天的爆鸣,显然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震动。

    金人也是人,他们也无法完全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这种超越时代的武器,让他们心生畏惧。

    而这种畏惧在没有任何疏导的情况下,逐渐转化为了一种恐慌的情绪,进而发生了溃营。

    如果是在节节胜利的时候,士气旺盛的时候,旺盛的士气还能抵消一部分的恐惧。

    但是如同惊弓之鸟的金兵,已经彻底失去了看岳飞他们一眼的勇气。

    “快回去!退者!立斩不赦!快回去!”杜充卖力的嘶吼着,手中的长刀砍翻了两个汉儿,但是依旧阻挡不了金人的溃营。

    完颜宗望和完颜宗弼,在听说岳飞军队又来了时候,下意识的选择了远离西城墙。

    “让杜充亲自上城墙上看一看,岳飞他们到底来做什么!”完颜宗望擦了擦额头的汗,也不知道是天气太热导致,还是他心虚导致。

    杜充接到军令的时候,面如土灰!

    他猜测的果然没错,金人压根就没把他当成个人看待。

    他硬着头皮,趴在城垛里看着远处岳飞的军阵,发现那个让自己极为恐惧的重型投石机并没有跟过来的时候,暗自松了一口气,那玩意儿的威力,他记忆犹新。

    既然不是轰天雷就好。

    而此时的岳飞看着摆好的炮说道:“这个炮身也就三尺长?”

    如果蒺藜炮是一个矮蹲炮,那面前的神威镇远大炮,就是一个臼炮。

    其炮身短粗,外形石臼。

    陈规点了点头,想到了官家说的话,笑着说道:“嗯,所以官家说这种炮的射程比较短,命中上,也就比蒺藜炮稍微好一点,官家说等哪天把炮身做长做细,还要把前膛炮变成后膛炮,这火炮的威力就够用了。”

    “新的炮已经有图纸了,是一种又长又细的方案,同样还有一种短身猪鼻炮身,官家说都做出来,试试再说,还说什么火力不足,数量凑数的话。”

    孙历骑着一匹快马从远处赶到了岳飞的身边,翻身下马说道:“可算是找到岳将军了。”

    岳飞看着孙历,有些奇怪,难道官家又带来了什么圣旨不成?

    孙历看着神威大炮说道:“官家非要来前线看看,赵英想办法把官家拦在了行辕里,可是拦不住了,官家非要来。”

    岳飞看着远处的辽阳城头,想了想说道:“官家来与不来,也不能打乱进攻的节奏,眼下金人的士气尚存,依旧有不怕死的金人,还在西城城头上。”

    “而且神威镇远大炮的威力依旧不知其详,还待试射几日之后,才能攻城。”

    岳飞虽然非常想要在官家来到之前拿下辽阳。

    但是行军打仗,并不能为所欲为,眼下看似一打就破的辽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