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振兴攻略-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此举势必要引起极大的朝堂震动,想要纠正这种风气,和一百六十年来形成的习惯,难上加难。
他需要支持,而大宋的政治局势里,他最大的助力就是军卒。
“那官家想做啥,谁敢放…放肆?!”韩世忠疑惑的说道,不过他很快就意识到了,官家的难处。
官家是皇帝,眼下借着金人南下之事,把全国的力量整合在了一起,但是这朝廷依旧不是铁板一块。
大宋的聪明人有的是,一百六十年来,多少在历史的长河留下了璀璨印记的世才,都想在这上面动脑筋。
从范仲淹,到王安石,再到章惇,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个顶个的强人。
他们不知道大宋的问题吗?
知道。
他们不想改变这个问题吗?
想。
但是到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并且每一次的纠正,都会引来巨大的反弹,导致这种风气愈演愈烈,到现在俨然变成了政治正确。
岳飞看着凝重的官家,说道:“此事,怕是棘手,还是从长计议为好。眼下的局势还是不错的。”
对于国门之外的敌人,比如金人,岳飞丝毫不畏惧,那是异族,谁跳砍谁就是。
但是对于国门之内的敌人,他更喜欢的是交通,通过沟通来达成共识。
赵鼎就是一个例子。
在原来的历史线里,赵鼎是一个中立议和的人,但是岳飞和他的关系非常好,目的就是不希望伐金收复失地的时候,后方有人掣肘。
也因为两人的私交甚好,绍兴十一年岳飞被害,赵鼎也被贬出了临安行在。
“眼下的局势是不错,但是我们总得未雨绸缪。”赵桓敲着案牍,看着两位将军,说道:“本来就是个打算,容朕再想想吧。你们先下去,继续伐金之事。”
“让朕好好琢磨琢磨。”
“末将告退。”岳飞拉住了还想说话的韩世忠,离开了行辕。
韩世忠莫名其妙的走出了行辕,看着岳飞不解的说道:“官家这是在为我们军卒谋福,我们为什么不能明明白白的支持呢?”
岳飞看了眼韩世忠,对于这种事,韩世忠的性子,就是莽到底,谁跟自己不对付,就干架到底。
这种行为方式,岳飞不敢说是对是错,他在这方面也不是很熟悉。
岳飞笑着说道:“官家曾经传下过一本军事集。你看过的那本署名湖南人的书,还记得吗?里面有一句话,就是军队不能有自己的想法。”
韩世忠点头说道:“军队有自己的想法,就会变的山头林立,就会内斗凭白消耗。我记得。”
“所以我们不能有想法呀。”岳飞摇头说道。
韩世忠嗤之以鼻的说道:“打仗我服你,是真的猛,但是他们都明目张胆的欺负到我们头上了,我们难道还束手就擒,坐以待毙不成?”
“想要老子的脑袋,先问问老子手里的枪答应不答应!”
“哪有这样。”岳飞笑着说道,拉着韩世忠回到了中军大帐,继续忙活攻城之事。
赵桓坐在躺椅上,突然说道:“别扇了。”
赵英的手一听,官家这是有些烦躁了,他听话的收起了蒲扇,身子一缩,发动了隐身术,就退到了阴影处,让官家自己琢磨去了。
赵桓自己晃着摇椅,他能够理解岳飞在这件事上的选择,他的性子就是这样,从来不把国内的人当做敌人。
………………………………
第六百五十八章 要朕有啥用?
赵桓此举,在乡、县、州、府的基础上,再加一个国老,自然是为了一些以后的政策做准备。
当然他本来想在辽阳之战之后,再做打算,但是王禀的请战,还是让赵桓,提前把两位得力干将拉过来,放了个口风出去。
赵桓对王禀是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态,若不是王禀固守太原城,大宋现在的局势,哪怕有种师道辅佐,从河东到河北,再到京畿四路,可能也是遍地疮痍,惨不忍睹。
而之后王禀千里袭击了临潢城,为大宋的军改争取了一年的时间,为了应对金人突袭奉圣州未建成的军堡,他又冒着白毛风,去黄龙府的征战,留下了一万多的军卒的尸骸,还有他一身的伤病。
赵桓是不忍心让他继续征战了,再这么拼下去,赵桓很害怕忠魂铭上多一个王禀的名字。
所以他想把先把这个国老的职位给王禀定下来,具体的职务,大宋军事学院的山长,是个不错的选择。
“岳飞啊,你不把他们当成敌人,他们可是会要你的命的呀。”赵桓晃着摇椅连连感慨的说道。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是他的忠魂;】
【爱民如子爱兵如子是他的美德;】
【苦心孤诣谋策北伐是他的信仰。】
【他唯一的“错漏”就是只知注意前方的剑戟,却忘记了背后的匕首。】
【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
这就是赵桓在初次全面了解岳飞之后,写过的一段话。他过于盯着前方的征战,而忘记了后方的可能会给他致命的一击。
和岳飞那种华夷分明的态度不同,韩世忠的性子就忍不了。
赵桓很喜欢韩世忠身上的那股劲儿,就是谁特么的造次,干就完事了!
事实上也证明了,韩世忠这种莽到底的态度,在朝堂昏暗的时候,是多么明智的选择。
绍兴十一年的时候,赵构打算议和,就派出了张俊、秦桧和岳飞三人去调查韩世忠贪腐案。
赵构一开始也不想杀了岳飞换和平,而是想杀了韩世忠。
岳飞是个心思极为细腻之人,张俊和秦桧没有发现的问题,岳飞发现了,但是岳飞并没有检举韩世忠,一切按着张俊的札子为主,完成了那次的调查。
韩世忠怎么躲过这次杀身之祸的?
张俊秦桧车驾一到,韩世忠命令亲卫把刀一抽,把张俊秦桧的车驾团团围住,一句哪来的回哪去!气势十足,吓坏了秦桧和张俊。
岳飞当时三十岁建节,乃是赫赫名将,自然出入没什么禁忌。
还是岳飞把张俊和秦桧被围的窘境,破了局,领他们进了个军营。
韩世忠这种态度,吓到的不仅仅是张俊和秦桧,还把赵构给吓坏了!
赵构为了议和,总得拿出点诚意,才确定,开始向岳飞下手。
岳飞出事之后,韩世忠炸了毛。
韩世忠亲自闯到秦桧府上问岳飞什么罪名,才出现了名垂千古的【莫须,有】的罪名。
秦桧说这句话,那是韩世忠刀架在他脖子上。
胆敢说一句污蔑的话,韩世忠就把秦桧的脑袋给剁了。
秦桧哪里敢胡编乱造?
韩世忠闹完秦桧府上,就提着剑带着兵,闯进了临安行在,问赵构要说法,赵构左右言他,不敢明说。
韩世忠造反又不想造反,又气不过赵构的态度,一气之下,辞去了一身的军职,跑到秦岭,和梁红玉过起了神仙眷侣的隐居生活。
赵构每年屁颠屁颠的送蜂蜜赏赐去秦岭给韩世忠,韩世忠都卖给了山民,换了蜂蜜。
为何?
还不是杀了岳飞,韩世忠归隐,赵构手下没人能打仗了?
所以,赵桓非常喜欢韩世忠的这种性子,敢爱敢恨,谈不拢就干,干到对手服气为止。
这种性子在朝堂昏暗的时候,别的不敢说,自保绝对是毫无问题。
岳飞这种活法,那得天下所有人都是君子才行。
赵桓忽然笑盈盈的看着堪舆图说道:“本来嘛,军队要的就是纯粹,岳飞不打算掺和这件事也是明智的。”
“啥都让他干了,朕还怎么给他遮风挡雨呢?什么都靠他,要朕有啥用?你说是吧。”
“赵英?”
赵桓回头一看,赵英早就不知道溜到哪里去了。
“倒是个缩头乌龟啊,一看风向不对,溜得比兔子都快。”赵桓笑骂了一声。
赵英是个宦官,大宋的宦官的地位可不比前唐,唐朝那宦官做的比做皇帝的还威风。
赵英参和到这等事里,瞬间就融化了。
赵桓是个军盲不差,但是他自己传下去的书,还是认真研读过的,军队是不能有自己的想法的。
他们不能觉得自己的待遇好,也不能觉得自己待遇差。
在军队的时候,唯一要做的事,就是服从军令。
做一台没有感情的杀人机器,指哪打哪,就是军队的天职。
所以,岳飞选择不掺和,这是好事。
赵桓站了起来,还没走出来,一阵香风传来,就看到朱凤英端着盘子走了进来,说道:“官家心情郁结,我特意带了点甜点过来呢。”
“甜点不甜点的,赵英去找你来的吧。这家伙还真把自己当成花鸟使了呀。”赵桓笑着说道。
朱凤英掩嘴轻笑,说道:“这赵英也是为了官家心情好嘛,甜点不好吃,不是还有臣妾给官家解闷嘛。”
“你是甜点?”赵桓敏锐的把握到了事情的重点。
朱凤英身子一歪,扑到了赵桓,晃动着摇椅笑着说道:“那得看官家想怎么吃了。”
“不过臣妾这个甜点,也就能吃这么几天了,打完辽阳,官家回京,臣妾想见官家,就难上加难了。”
“你穿成这样,也不怕外人看到。”赵桓把握着事情的重点,笑着说道。
朱凤英穿的很清凉,身上凉丝丝的没有多少热气。军营里没那么多冰鉴,看来是刚洗了个澡才过来。
朱凤英的手指头在赵桓身上画着圈,身子调整了下位置,用力一坐,仰着脸发出了舒适的嘶鸣声。
“我穿成这样,自然是来找官家才这么穿的嘛。嘶,慢点,这摇椅…”朱凤英伸着手制止了赵桓的大幅度摇动。
赵桓笑着说道:“朕会在辽阳待到秋末才折返汴京,你莫要为了贪欢,弄坏了身子。”
“官家不走?”朱凤英惊喜的说道,连眼角都带着惊诧,她其实已经做好了官家辽阳战事结束回京的打算。
没成想赵桓居然决定留在这里。
“朕要在辽东郡找个地儿建行在。”赵桓点头说道。
辽东郡这块地方是一个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还有黑土地这种宝库,他自然不会放弃,这也是早就定下了事。
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彻底消化掉这片领土,现在的敌人是金人,后面还有后金,也很跳。
………………………………
第六百五十九章 友谊赛中下辽阳
风雨皆休之后,赵桓心中的烦躁少了几分。他烦躁的原因,并不是听不懂岳飞话里有话。
岳飞的不支持,就是支持。
军队一旦萌芽了自己的思想,那将一发不可收拾。
但是岳飞的忠诚度决定了,赵桓要调动部队,岳飞压根连眉头都不皱一下。
“岳将军惹到官家吗?”朱凤英的手指头还在画着圈,她就在行辕里,自然知道官家召集了岳飞和韩世忠议事,但是没说两句,岳飞和韩世忠就离开了行辕。
所以矛盾的集中点,就在岳飞的身上。
赵桓摇了摇头说道:“没有的事。这种事你不要瞎操心,你没看赵英都躲得远远的吗?你们轻易的涉及,这条小命怕是受不住折腾的。”
赵桓是好言相劝,完全对金国的全面优势之后,赵桓会有一系列的举措,来彻底抚平大宋过去重文轻武的陋习。
而这些手段,必定会引起一系列的朝局动荡,而这种动荡,朱凤英掺和进来,直接融化都是小意思。
他爹朱伯材,作为姻亲节度使,在这种冲突的酝酿阶段,就直接顶不住了,离开了朝堂。
可想而知,这种冲突下,朱凤英掺和进来,死的结果还是好的。
“臣妾这不是关心官家嘛!官家的训诫,臣妾记住了。”朱凤英看着赵桓的脸色,赶忙说道。
她不是后妃,吹枕边风这种事,还轮不到她。
她的脸上带着些许的委屈,自己只是关心官家开心与否,对于朝局大事,她也看不懂。
“朕知道,朕一直在提拔岳飞,弄的很多人都说朕偏心,就连岳飞自己都有点郁结,但是眼下岳飞的一切,都是他自己争来的,靠着一枪一兵,一阵又一阵的胜利打下来的。”
“朕只是给了他个机会罢了。”赵桓看着朱凤英的模样,用指头挂了挂朱凤英的鼻子,笑着说道。
朱凤英的想法,其实代表了绝大多数不从军的百姓们的认知,那就是岳飞圣眷太盛?
赵桓从来不觉得盛,岳飞是世之猛将,这点圣眷,还是太轻了。
“官家很信任岳飞。”朱凤英点了点头笑着说道:“臣妾不懂这些了,臣妾呢,就是哄官家开心,以色乐人。”
赵桓没有再次回答朱凤英的问题。
岳飞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而且赵桓并不怀疑他的忠诚和能力。
很多人对岳飞的印象就是刻板、不知变通和愚忠。
他的孩子岳云十三岁从军,因为战马畏惧战阵未曾冲锋,都被岳飞以怠战为由,差点砍了岳云的脑袋,这是刻板、不知变通。
愚忠,自然是碰到赵构这种皇帝,居然忠君之事,最后被捉拿进了大理寺,依旧对赵构持有幻想,直到临死前,才明白了赵构的想法。
其实岳云之事,并非岳飞刻板,而是军阵无父子。
而忠于赵构这件事,岳飞做一个将领,尤其是带着国朝最精锐的士兵,忠诚也成了可以诟病之事?
他是一个很纯粹的人,他的目的一心就是北伐,前后十年,四次北伐,一心一意的团结所有力量,直捣黄龙!
反了他赵构,淮北以南再打几年,还怎么团结一切应该团结的力量?
岳飞北伐的事业心有多重?
【岳少保既死狱,籍其家,仅金玉犀带数条,及锁铠兜鍪南蛮铜弩镔刀弓剑鞍辔,布绢三千余匹,粟麦五千余斛,钱十余万,书数千卷而已。】
岳飞死后,秦桧觉得岳飞做了这么多年的节度使,执掌一方营田,家中应该很有钱才对,就派人去查抄了岳飞的家。
搜出来的仅有赵构御赐腰带以及兵器、少量钱财、御赐之物之外,剩下的就是书了。
而宋廷档案记载的对岳飞所有家产的一个折算——包括房产和田地,总价也不过九千缗,约合现银272两有余。
272两!
他把自己所有的钱,都花在了北伐之上!
他在大理寺里,依旧不停的支持着北伐,他以为赵构不会杀他,等他出来了,还要砍金人。
他的家中,还有一些粮草,是岳飞筹措,送往河北、河东、京畿四路的义军的粮草。
至于岳飞被杀,完全是因为赵构的自己不想打了,想着偏安一偶,尽享奢华而已。
杀掉岳飞,向金人表明自己的没有北伐的志向,让金人撤兵,臣构言这三个字,就表明了赵构,他的心志被金人打败了而已。
岳飞的死,和迎回二圣和劝立太子没有丝毫的关系。
迎回二圣的口号是赵构为了自己执政的合法性,喊出的口号。
终南宋一朝,南宋的都城都是汴京开封府,而非临安,临安从头到尾都是行在。
绍兴五年,在赵佶死在五国城的之后,迎回二圣这个口号,赵构就已经不再喊了。
但是赵构犯了难,因为要和金国写国书,对于宋钦宗赵桓的称呼上,他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岳飞就给赵构发明了一个叫天眷的称呼,天眷,天子家眷的意思。
这个称呼,也被群臣喷到岳飞称病目疾,交出兵权跑到庐山修养去了。
秦桧在岳飞死后,做了十三年的宰相,权倾朝野,堂堂的一国宰相,手下笔杆子和狗仔无数,赵构都靴子里藏着匕首,唯恐秦桧害他。
但是秦桧居然连岳飞如此明显的大奸臣,任何一丝一毫的黑料都没挖出来,直到最后还只能用莫须有来搪塞。
不仅仅让他自己留下了千古骂名,还连累我神文胜武的高宗皇完颜构被泼脏水!
后世民国大师,新朝键盘侠们,分分钟整出迎回二圣,撺立太子这等岳飞必须要死的理由,让你杀得理直气壮!冠冕堂皇!
为了博人眼球,为了流量,还拿着狗屁不通的说法,四处标新立异,糊弄粉丝博取利益。
这脏钱,他们赚的一点都不怕遭天谴吗?
赵桓摇头看着远处的辽阳城,他对岳飞的信任完全是基于历史,还有自己那废物系统的忠诚度上。
而岳飞并没有让自己失望,随着大宋军力的不断提升,岳飞的仗打的也越来越让人放心。
“官家,大喜事,大喜事!岳将军军报,说辽阳西城墙外墙拿下了!”赵英在门外大声的喊道。
赵桓疑惑的看着朱凤英,自己就和朱凤英来了场友谊赛,这就拿下了外城墙?!
“快快快,让朕去看看!”赵桓大喜过望,赶忙穿上了衣服,连鞋子都穿反了尤不自知,穿着常服就冲向了行辕之外的车驾。
“赵英你快点!平日里你跑的比谁都快,这会儿慢吞吞的!”赵桓气不打一处来的看着远处搬着箱子的赵英喊道。
………………………………
第六百六十章 被岳飞嫌弃的高丽军
赵桓来到辽阳城前,发现大军云集在了城外,而城头上已经挂上了红底黄字的赵家旗。
赵桓在军中,自然不能再挂岳字旗,就挂上了赵字旗帜,代表这是皇帝,亲自拿下了城头!
虽然官家在打友谊赛。
赵桓举着千里镜,看着远处的辽阳城头,大量军卒在城墙的周围修缮着被炸毁的五凤楼,还有千疮万孔的城墙。
这段时间的炮轰,把西城墙砸坍塌了几段,也在修补当中。
赵桓的车驾也是停在了军营中,并未赶到城墙的位置。
“让朕瞧瞧,哈哈!拿下了!”赵华掐着腰,指着辽阳城张狂的笑着。
这种肆意的笑容,赵英从来没有在官家脸上看到过。
“老种呀!你看到了没!朕,又拿下一个关键的要点!辽阳郡尽入我大宋之手!哈哈哈!”赵桓指着辽阳城,兴奋的说着。
岳飞和韩世忠陈兴杨再兴等人默不作声。
沈从看着官家的模样,摇了摇头。
他的义父种师道,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在大宋皇帝的支持下,拿下了一连串的胜利。
但是这也给大宋皇帝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若是大宋的皇帝,在失去种少保后,无法继续胜利,那只能说明种师道这个人厉害,不能说明大宋厉害。
而眼下辽阳城拿下了,就代表着是大宋厉害。
也算是解了官家心头的心结。
赵桓喜不自禁的看着辽阳那破败的城头,对着岳飞说道:“赶紧给朕找一合适的地方,朕要建行在。”
岳飞指着赵桓脚下的鞋子说道:“官家,鞋。”
赵桓低头一看自己鞋子穿反了,也没在意,盘腿坐在地上,把鞋子换了过来,问道:“岳将军这城墙是怎么攻下的?不是说后天天气大晴之后,才会攻城吗?”
岳飞看着满不在乎的官家,笑意盎然的说道:“杜充的四壁守御使被完颜宗望给下了,也不知道忙什么去了。”
“西城墙就换了个契丹人做守将,这契丹人姓耶律,命煌。今天刚上任,就命人挖开了外城城门的沙土,率众投降了。”
“末将也是很意外。”
赵桓闻言也是一乐,大笑着说道:“一点都不意外啊,你再轰两天,估计完颜宗望都走出来投降了。哈哈!”
这轰天雷和神威镇远大炮的威力,赵桓住在行辕,天天都能听到,每天响起的炮鸣声,不说杀伤力,给人心理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岳飞点头说道:“全仰仗官家兵器之利,才有今日之局面,此乃官家首功。”
“你就捡好听话糊弄朕吧,从哪里学来的这些。”赵桓哈哈大笑起来,他指着辽阳城,又是一阵狂笑,马上疯狂的咳嗽起来,眼看着是笑岔气了。
赵英赶忙上前,拍着赵桓的背说道:“官家慢点,慢点,慢慢呼吸。”
“朕有这么矫情吗?还慢慢呼吸,空气要钱啊!笑岔气了而已。”赵桓看着辽阳城,笑骂着说道。
赵桓注目良久,突然感慨的说道:“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今天!”
都说君子,喜怒不形于色,好恶不言于表,悲欢不溢于面,生死不从于天。
赵桓是个大俗人,他就是高兴,他就是想笑。
这个时候都不准自己笑,那太难为人了。
他笑着说道:“犒赏三军,犒赏三军,把朕带来的酒分下去,舒服。”
“官家,这仗没打完,不适合喝酒犒赏,等打完再说吧。”韩世忠赶忙劝道。
这不是捣乱吗?
这刚拿下西城墙,正是一鼓作气的时候,这一犒赏,军心涣散,还打个毛?
“也对,那就发点钱,这个不过分吧。”赵桓商量的问道。
韩世忠才满意的点了点头,不大规模庆典,发点钱却可以鼓舞军心。
赵桓志得意满的看着城头,忽然看到了一大片的赤背男子,大花臂,纹身的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